旅游开发对诸葛村社会文化影响调查问卷

时间:2019-05-12 21:1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开发对诸葛村社会文化影响调查问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开发对诸葛村社会文化影响调查问卷》。

第一篇:旅游开发对诸葛村社会文化影响调查问卷

旅游开发对蚌埠村社会文化的影响调查问卷

尊敬的村民:

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贵地的旅游开发现状,及时发现旅游开发产生的问题,从而促使旅游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真诚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为我们填写这份调查。本调查问卷不计名,答案无对错,你的基本情况绝对保密,仅做调查之用,不做他用。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浙江林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

2006年7月1日

一、您的基本情况

问题01:您的性别1.男2.女

问题02:您的婚姻状况1.已婚2.未婚

问题03:您的年龄1.15岁以下2.16-24岁3.26-35岁4.36-45岁

5.46-55岁6.56-647.65岁以上

问题04:您的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中专、职高、高中

46.大专5.本科及以上

问题05:您认为你属于下列哪一类情况(限选一项):

1.农、林、牧、副、渔业劳动者2.教师、医生、技术员等3.乡镇企业工人4.个体经商者5.私营企业主6.乡镇企业管理者7.村干部8.学生9.离退休人员10.家务劳动者 11.旅游从业者12.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_

问题06:您的收入水平1.1000元以下2.1001-20003.2001-30004.3001-4000

5.4001-50006.5000元以上

问题07:您家是否从事下列生产经营活动(可选多项)

1.商业2.餐饮业3.住宿业5.建筑业6.运输业7.加工制造业8.外

出打零工9.手工业10.出租房屋或出租土地11 其他(请说明):___

问题08:您的家庭结构在您家中有几口人?A、________口人

B、在您家中现在有几口人劳动?___________口人,其中,从事和旅游有关行业的有几口人?___________口人

C、从事旅游有关行业的时间?___________

二、您对下列问题的看法

问题01:您认为人们旅游是为了:1.休闲2.观光3.花钱娱乐、购物4.探亲

5.增长知识6.寻求新鲜感7.其他目的___________

问题02:您对游客的态度1.很欢迎2.欢迎3.无所谓4.不欢迎5.讨厌

问题03:您支持把本村开发为旅游风景区吗? 1.支持2.不支持3.无所谓4.反对

问题04:您认为开发旅游风景区的目的是为了 1.挣钱2.保护文化3.娱乐4.不知道

5.其他___________

问题05:您认为旅游开发的结果是1.利大于弊2.弊大于利3.利弊相当

问题06:您认为旅游开发后村里最大的变化是1.现代化建筑增多2.基础设施改善 3.经

济条件改善 3.人流量大增,环境嘈杂4.一些消失掉的传统、建筑、工艺品重新出现 5.生活质量提高6.其他___________

问题07:您作为本地人,您的自我感觉1.感到自豪2.一般,没感觉3.觉得还是外

面地方好

问题08:您对传统节日、风俗、工艺品、建筑物的态度1.不重视2.重视

问题09:您觉得传统节日、风俗、工艺品的存在是因为1.纪念意义,是一种历史文化

2.吸引游客、为了挣钱

问题10:您觉得下列哪些人在家庭中地位比较重要1.老人2.妇女3.男人4.青年

5.知识分子6.孩子

问题11:您觉得旅游开发对子女有影响吗?1.有好的影响2.有坏的影响3.没有

问题12:旅游开发对您的家庭劳动力分配有影响吗? 1.有影响,但是不大2.有很大影

响3.影响一般4.没有影响

问题13:旅游开发对您家的家庭关系有影响吗? 1.有影响,比以前和睦2.有影响,关

系恶化3.没有影响

问题14:您认为旅游开发后,村里的贫富差距有变化吗? 1.有,拉大了2.有,比以前

平衡3.没有变化

问题15:您觉得旅游开发对村民关系有影响吗? 1.有,关系改善2.有,关系恶化

3.没有变化

问题16:您认为旅游开发后,村里的治安有变化吗?1.有,比以前安定2.有,比以前

更乱了3.没有变化

问题17:您认为旅游开发对村民的普通话水平有提高吗? 1.有很大提高2.有提高3.有些提高4.没有提高

问题18:您觉得旅游开发对当地的物价有影响吗?1.有,提高了 2.有,降低了 3.没有

问题19:您觉得旅游开发后当地的环境状况怎样 1.有改善2.有所下降 3.没有变化

问题 20:您觉得旅游开发后,村民的环保意识怎样? 1.明显增强2.增强3.一般

4.没有变化5.下降

问题21:您喜欢穿什么样的服饰(可多选)1.当地古老服饰2.当地现今服饰3.城市

居民一般服饰4.现代流行服饰5.新奇服饰

问题22:您怎样支配您的钱财(可多选)1.存银行2.盖房子3.子女教育4.扩大

生产5.购买大件用品6.公益事业7.旅游休闲、娱乐8.其他

___________

问题23:您认为和外界的人打交道有必要吗?1.绝对必要2.有必要3.可有可无

3.不需要5.反对交往

问题24:您对本地以外的地方了解吗?1.不了解2.一般3.了解 4.很了解

问题25:您最喜欢外地游客的哪些方面?1.有钱2.生活方式3.思想观念

问题26:您认为外地游客给当地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可多选)1.腐朽的生活方式的带入,当地社会风气恶化2.打扰和妨碍了本地居民正常生活3.本地区自卑

感和媚外思想逐渐加重4.接待地固有文化的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5.接

待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6.__________

三、您对本村旅游开发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

再次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谢谢!

第二篇:乡村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综述

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影响综述

摘要: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是当地居民通过与游客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所受到的影响,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论述,并对一些学者提出的关于保护乡村地区社会文化的措施做了总结。关键词:乡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

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 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 来。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 80年代后期。在旅游开发对乡村地区的经济影响及物质环境影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的同时,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也逐渐受 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对其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以期能把握现状,为今后乡村旅游的研究提供借鉴。

1、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概况

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是从1950年代开始的,1970年代开始了乡村旅游对农民的经济效益分析,其间还出现了对乡村旅游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心理影响的一系列问题的批评声音。进入1990年代,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更加广泛,在乡村旅游研究的过程中进行了对女性问题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态度的研究,认为当地人对发展旅游的态度影响旅游者的感受,从而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的关系研究方面,大多数国外学者认为由于根植于乡村文化的乡村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非乡村文化逐渐渗透,乡村文化势必被异化、削弱,从而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与保护乡村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在对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中,学者们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应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即保护乡村的“乡村性”特征,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独特卖点,是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1]总的来说,国外学者在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不但范围广,且具有一定的深度。

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在1990年代的初期才开始。1990年代末期,涉及乡村旅游的研究开始明显的增多,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目前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开发,概念的阐释、乡村旅游的规划与设计、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的等方面,而有关

[2]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则比较少。杜江,向萍分析了乡村旅游中的主客互动关系,提出就乡村旅游而言,特别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主客关系的不对称和不平衡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乡村旅游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受到威胁。左晓斯[3]认为作为一种思潮的后现代性与作为一种行动的乡村旅游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密切关系、通达性或不谋而合,乡村旅游的命运取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较量无论较量的结果如何,而它的最终结局都是悲剧性的;我国大多数学者赞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产生的文化“涵化”现象;宋章海等[4]引入“新殖民主义”的概念,旅游社区的文化涵化程度是影响社区居民心理承受力的社

[5]会文化方面的原因;此外,金方梅对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保护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要实现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优化、发展与保护的统一,主要是对各种旅游因素和旅游地居民思想意识的引导规范,在适当的时候还要采取强制管理的措施,否则会造成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的破坏。

2、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的主要影响 多数学者在探讨旅游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时,都能辨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社会文化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1)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人,缩小城乡差距,加速贫困地区的脱贫。

在条件成熟的农村地区,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很多地方通过这一农旅结合的新模式,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了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成功地开辟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向“三高”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的效益型农业发展道路,为农业经济乏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6]。过竹[7]等学者在南丹甘河白裤瑶新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中得到启示,认为旅游开发是解决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2)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乡村地区的文化传统。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这些无形的资产又获得了新的价值体现,原本无法衡量的文化在经济杠杆的调节和作用下成为了财富,促进当地居民对当地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8] [9]

(3)增强乡村社区居民的自豪感。

与游客的接触会唤起当地乡村社区居民对自身的关注,强化对自身身份和自身表述的关注,尤其是具有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重新唤起了当地居民的历史记忆,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游客的认知和评价中获得新的肯定和认同[8]。此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使乡村社区的多元化发展,促进社区进步,促进乡村人口素质的提高[9] [10]。(4)乡村旅游对乡村的社会结构的改变。

乡村旅游对乡村妇女具有特殊意义。在传统农业活动中,妇女由于身体等条件限制,在乡村社会经济中大多处于从属地位。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在旅游行业,妇女与男子在体力上的差别变得不那么重要,相反,妇女与生俱有的善于与人沟通、细心周到的天性在旅游服务行业有了用武之地。在许多地方,妇女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不仅增加了妇女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她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而且通过职业培训及与外界的交往机会的增加,提高了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扩大了她们的视野。Evansh等认为,乡村旅游“潜在地改变了农户丈夫和妻子的能力分布范围”,在对英国斯塔福德郡、林肯郡和多塞特郡212个农户调查中,发现58%的权利由妻子掌握;Dernoi通过奥地利乡村旅游的调查显示,妇女在劳动中承担了多种角色,81%的妇女在从事旅游活动的同时也从事其他农业活动和家务劳动;Nilsson的研究也表明,妻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在乡村旅游中,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妻子控制着旅游业”;然而Gasson和Winter的调查结果有些不同,认为旅游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只有32%的农户妻子真正从事旅游业”。[1] 2.2 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2.2.1 乡村旅游对当地居民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引起接待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示范效应是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发生影响的主要途径。[1]

发展乡村旅游大大拉动农村经济,带动人员的交流。人的流动,必然带来信息、资金、人才、人际的流动。城镇居民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乡村,促进了当地农民的意识观念、价值认同、生活习俗的改变和演绎。这种互相渗透的交流,对几千年的小农意识和小生产者习俗,无疑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改造过程,使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了解。由于时尚高消费的城市游客的进入,在游客财富和生活方式的诱导下将对部分村民产生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地居民在日常言行中向旅游者的模仿。这种模仿既包括动态的如言语、表情、手势等,也包括静态的如衣着、仪表等。[2] [11]

(2)经济观念增强: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当地居民长期、持续地接触这样一群来参观当地民居、风光,对当地生活方式充满好奇,并愿意因此而支付一定费用的人群,并从旅游的开发中获得了一定收益,突然发现很多传统上跟钱无关的活动原来也是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12]于是对传统活动重新以盈利为目的加以审视。

(3)民族自豪感降低: 和占琼通过对纳西族的调查,发现而当今许多年轻的纳西族父母,特别是跟外来人群接触最频繁的城区或城郊父母不教子女说纳西话,这是民族自豪感降低的一个典型表现。

(4)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降低:旅游业的发展,增多了乡村地区的就业途径,然而旅游经济所创造的服务性就业岗位所提供的绝大部分是较低层次的就业机会,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不受更高的教育也能很容易地找到打工的机会,致使当地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及支持程度

[12]降低,导致子女出现厌学后即弃学,或完成一阶段学习后不再升学,或干脆弃学打工。2.2.2 乡村旅游对当地居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中国的城市居民和部分国外游客,乡村居民会对游客产生羡慕心理,模仿游客的生活方式,导致自己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接近于游客的生活方式,这种现象叫做文化的同化现象。这样就会降低

[7]文化差异,乡村旅游很快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文化吸引。

[12]和占琼在纳西族的调查发现在丽江古城过分浓重的商业气息破坏了宁静的生活,在古城的商业繁荣下,居住在那里反而不方便,使得很多居民选择外迁,随着古城原有居民的外

[14]迁,本地人独特的婚丧嫁娶、柴米油盐的活动自然也就随之不在。而刘昌雪等在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作调查时发现旅游发展对古村落的文化环境造成一定损害,一些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的古村落,过浓的商业气息冲淡了古村落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甚至有居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破墙开店、拆除古民居改建餐馆、旅店等,破坏古村落原有的建筑和环境,使古村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游客的不良行为对古村落的优良传统形成一定冲击,旅游发展也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道德标准下降。2.2.3 乡村旅游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乡村文化意象是乡村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必须通过作为实物的景观触发而引起。乡村传统文化意象是乡村传统文化的缩影,由乡村一些地方性、传统性景观表现出来。乡土建筑、乡村劳作形式、乡风民俗这些乡村景观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它们共同烘托出[15]乡村传统文化意象。乡村旅游形式的出现实质是异质文化群的相互吸引,是从城市文化角度对乡村文化的考察和欣赏,是城里人对乡村又一价值的发现和承认,它为传统和现代的对比提供了平台,使之在共时条件下体会传统与现代的差异:现代化城市和典型传统农村社区串联起传统与现代的两个异质文化群。乡村旅游形式的出现,将建设、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现实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发展[4][16]价值。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因而

[12]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对当地文化的一些消极影响,将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对当地文化方面的影响一直是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道德水平的下降

一些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致使乡村居民的道德水准下降,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赌博、卖淫、投机诈骗、贪污受贿、走私贩私等犯罪和不良社会现象,进而影响乡村社区秩序

[2][17]的安定,这将断送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2)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同化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旅游是一种“新殖民主义”活动、一种文化移人活动,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旅游,无疑会把自己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带到东道社区,即“文化移人”。当旅游者渗透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的时候,文化在旅游时空中必须形成高差或势差,双方的文化和社会差异才会真正显露出来。而从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来看,旅游又是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互动过程,旅游地区自然而然成为多种文化交融、碰撞的交汇点,两种文化相互发

[4]生影响,发生变迁,必然产生文化涵化问题。由于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一般都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城市发达的经济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经济欠发达的乡村旅游地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城市游客的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最后被同化。同化导致城乡差别的日趋缩小或最终消失,乡村也就因此失去对都市旅游者的[18]吸引力,乡村旅游也将会不复存在。

(3)民俗风情的失真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吸引游客前来的最主要的还是乡村所蕴涵着的独特的民俗风情,而这点往往被忽略掉了。[19]一些开办农家旅馆的农户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盲目化大本钱改善硬件设施,如购置卡拉OK机、游戏机等,大规模建多层住宿楼房、房屋过分装修,向豪华宾馆的客房装修看齐,接待设施建设陷入了城市化的误区。可惜这些举措非但没有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反而使旅游者失望,因为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恰恰是为了逃避其惯常的城市环境而选择生动野趣的乡村旅游的。[20]

3、保护乡村地区社会文化的措施:

乡村旅游离不开乡村民俗、民间文化;乡村民俗、民间文化同样需要借助乡村旅游而被外界所认识。自乡村旅游的开发之始,就与乡村文化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必须要有所创新的处理好这些矛盾,这样才能吸引旅游者,也才有助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国外学者们在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这组矛盾时,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即保护乡村的“乡村性”特征。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独特卖点,是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但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开发的深入,乡村的“乡村性”特征会受到削弱,从而使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挑战。因此,在发展策略上要变“给予游客们想要的(giving the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为“生产我们能出售的(producing what we can sell)”。[1]

农村社区居民面对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振兴和地区繁荣的同时,不得不忍受随之而来的各种不适与矛盾:他们是乡村旅游消极影响的主要承担者。我国多数学者认为为了协调社区居民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矛盾与不适,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倡导社区参与乡村旅游[4]发展。宋章海等提出在文化的整合中,吸收外来文化要以不导致社区原有历史文化传统的丧失和价值观念的异化为原则。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社区文化:(1)以社区经济发展推动社区社会进步进程,努力改变旅游地社区文化的弱势地位。(2)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推动和加强社区传统文化的内容,确保传统文化的内容,确保传统文化的核心传承。(3)在正常生活中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强化居民的文化评估同感,减少社会张力,促进社区文化的[13]整合。王兴水提出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为了满足游客休闲的需要,还要以丰富当地居民文化生活为目标。只有让当地居民从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受益,才能培养居民热情友好的待客态度,避免旅游主体文化与旅游客体文化问的冲突,同时也能激发当地居民对文化的创造力,创造出更加多彩的文化,加深游客对乡村旅游的美好体验,提高重游率,从而才有可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杜江等认为实现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单纯依靠乡村旅游的供需双方是不够的,它需要政府机构的参与。他们认为通过政府有关旅游环境意识的有效宣传和旅游者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充分尊重,特别是通过提高接待地居民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乡村旅游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可能实现的。

4、小结

通过对有关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国内大多数学者已经注意到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问题,但系统科学的研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尚未完全形成,多是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而定量分析尚缺。

乡村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直接关系到乡村地区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和旅游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为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重视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理论体系建设,更多地借鉴并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加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衡量指标和分析因子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旅游学刊.2003,18(1):76-80 [2].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旅游学刊.1999(1):15-18 [3].左晓斯.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广东社会科学.2005(1):179-185 [4].宋章海,马顺卫.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5):426—430,[5].金方梅.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保护开发模式探讨——重视文化旅游者在文化保护中的作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4):13-17 [6].毛勇.关于我国农业旅游开发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2004:17-18 [7].和占琼.旅游业对纳西族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52-56 [8].何婉,吴杰.我国乡村社区与乡村旅游开发关系之探讨.产业经济.2005:74-76 [9].王宏星,崔凤军.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西藏大学学报.2005,20(1):81-86 [10].李德明,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人文地理.2005(3):84-88 [11].周慧颖,吴建华.国内有关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述评.旅游学刊.2004,19(6).[12].过竹,邵志忠,执笔.旅游开发与乡村社会发展——南丹甘河白裤瑶新村旅游开发启示录.广西民族研究.2003(1):109-116 [13].王兴水,甘巧林,尚志海.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6(4):48-51 [14].刘昌雪,汪德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旅游发展限制性因素探析.旅游学刊.2003,18(6):100-106 [15].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3):70-73 [16].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旅游学刊.1999(2):38-42 [17].陈晓燕,段德君.后旅游扶贫时代的乡村旅游探析.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431-433 [18].吴建华,郑向敏.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3):5-9 [19].谢雨萍,李肇荣.乡村民居旅馆的开发与经营初探——以桂林阳朔为例.经济地理.2005,25(3):418-421 [20].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 [21].尹振华.河北乡村旅游中的农耕文化问题解析.经济坛.2004:32-33.[22].张建雄.关于乡村旅游若干问题的思考.大理学院学报.2003,2(4):11-16 [23].宗晓莲等.国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人文地理.2004,19(4):14-21 [24].张朋.乡村旅游中的问题探讨.世纪桥.2005(3):69-70 [25].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旅游学刊.2004,19(4):33-37

第三篇:旅游的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旅游的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要讲的课程是《旅游学》的最后一章旅游影响中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引用美国学者学者弗克斯的一句名言“旅游是把火,可以煮熟你的饭,可以烧毁你的屋!”形象鲜明地道出了旅游影响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对于旅游的影响,我有两点体会:一是旅游所产生的影响是相互的,被影响的事物也会对旅游产生第二次影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案例1:1984年,澳大利亚孤独星球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旅游指南》第一版,其中就有关于阳朔旅游的专门介绍。作为一本世界著名的自助旅游指南,这本书成为当时国际自助旅游者到阳朔旅游最重要的了解途径。随后,有越来越多的背着沉重行囊的西方游客充斥着阳朔的大街小巷,1984年,阳朔的外国游客达219500人,是1983年的十倍,这种爆发式的增长把阳朔进一步的推向了世界,吸引更多的游客。二是旅游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时空上互相转换,即某一时期属于积极影响,在另一时期就变成了消极影响,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旅游积极或消极影响在时间上的变化,一般经历欢迎、冷淡、不满、厌恶、和谐/对抗(愤怒指数模型);在某一方面是积极影响,而在其他方面就是消极影响,有些地方开展乡村旅游,虽然获取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排污、环卫设施十分简陋,大量农田,河流都受到了污染。

旅游影响理论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谢彦君在《旅游基础学》中认为旅游影响又称为旅游效应,有正负效应之分,旅游影响是指由于旅游活动包括(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中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对旅游活动主体本身的影响,也包括对其他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旅游影响的范围、波及面是十分广泛的。我们按照旅游影响的内容结构来划分,主要分为旅游经济影响、旅游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三个方面;按旅游影响的性质划分为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按旅游影响的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隐形影响和显露影响,隐形影响是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旅游地居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直接有旅游业发展而增加的就业机会、旅游服务设施;按照旅游效应产生的时间可分为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旅游者的进入直接向当地经济注入货币收入是一种即时影响;滞后效应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旅游带来的局部环境污染很有可能发展为全局性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始于1963年努涅斯(T·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分析居民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发生的变化,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旅游活动的开展之所以会对社会文化具有影响作用,主要因为:(1)旅游活动是一种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以及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之间相互往来和接触为根本特征的活动。--不经意的文化沟通和无意行为的“文化示范”影响当地社会。(2)旅游的发展已经历了个别偶然现象到大众经常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旅游活动发展的规模之大,已使其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单个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接触是短暂的,不足以对当地社会和文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随着成千上万的旅游者的不断来访,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接触就会变成群体性的文化交往,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必然会对目的地社会文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对旅游者的积极影响

(1)旅游即生活,旅游是有别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特殊生活方式,通过旅游,人们陶怡了情操,舒展了身心,恢复了体力和精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工作当中,是一种很好的“充电”方式,维系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2)“走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活动有助于人们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惯常环境对思维的束缚。旅游活动中,与各种事物、各种各样的任务交际,开拓了视野,旅游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生物、考古、艺术、宗教、建筑、园林等众多学科知识。

(3)培养爱国情操。旅游活动能让人们领略祖国壮丽河山、名胜古迹、风土民情、建筑风貌中激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珍视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人爱自己的国家和乡土。

2、促进地区间的友好往来,加强各民族相互了解

旅游是民间外交的一种重要形式。旅游活动的开展所涉及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的直接接触与交往,旅游交往方式更有助于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接待入境旅游也是旅游目的地对外树立自身形象的有效手段。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所见所闻的可信度更胜于改过利用各种媒体所做的自我宣传,不仅如此,旅游者还会将亲身体会传递到更大的人群范围,是更加有效的宣传手段。

3、有助于促进目的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发展,原本被人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有重新得到了开发和恢复,这些文化遗产不仅随着旅游的开展而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旅游目的地独特的旅游吸引物。例如:丽江旅游业的发展重构重建了一系列纳西族传统文化,如东巴舞蹈、音乐、文字、民间银器制作工艺、纳西古乐;修复了木府、文峰寺、洛克故居等文物古迹,受到了旅游者的欢迎,也使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增添了信心和自豪感。

4、促进了科技交流与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旅行和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旅游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手段,中国70年代末期发展旅游之初,非常看重的就是旅游业所带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信息。旅游活动的开展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交通运输工具、通信技术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方面,要求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从而也推动了这些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保护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加高,处在水库边缘的武当山遇真宫面临着被库区淹没的危险,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的旅游资源,遇真宫被72个千斤顶抬起,在原址上整体顶升抬高15米,顶升高度约为世界纪录的5倍。听说遇真宫顶升后,还将复原,有市民难掩兴奋:“以后这里会更好看,以前来武当山旅游,多数人都去紫霄宫,以后大家也会来遇真宫了。”

5、促进落后旅游目的地的现代化

旅游业发展可以促进接待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吸引游客,契合游客的需求,接待地会出现新的文化设施,文化环境会不断的优化,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比如在发展较好的乡村旅游点,会拥有KTV、网络、博物馆、展览馆、传统工艺作坊等文化设施。

旅游对目的地居民个体素质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旅游者带来的异族文化或异地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居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更新,社会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人文素质不断提升,更趋于现代化、开放化。

在金竹壮寨长期坚持族内通婚,与汉族不通婚,20世纪80年代开展旅游业一开,当地的择偶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族内婚”已退居次要位置,逐渐与外界通婚,通婚范围甚至远达广东、香港,婚姻观念已经从过去的“金换不嫁外面人”转变为“不嫁本地人”。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旅游对社会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又称为旅游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良的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是指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当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被称为示范效应,旅游的发展把先进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输入到旅游地的同时,也把都市观念和腐朽的东西传播开来。旅游者在旅游地的某些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当地居民。

2、影响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旅游者的道德弱化助长某些不良行为,处于“反结构”状态的旅游者摆脱“熟人社会约束”,具有明显的“责任约束松弛”等特征,随手丢弃生活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等。

随着外来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和游客密度的增大,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致使交通、商店、公共娱乐场所变得拥挤不堪,从而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是他们产生厌恶情绪,甚至在某些国家,已出现了反旅游的浪潮。

3、冲击民族传统文化

(1)民族文化被同化,异质文化冲击与相互影响使民族传统文化日益趋同、弱化、扭曲,目的地居民纷纷效仿来自文化强势的旅游者,抛弃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性逐渐消失。

(2)民族文化庸俗化,受经济利益驱动,对民族文化嫁接、篡改、编造甚至误读,以低俗、噱头来迎合旅游市场,商品化、舞台化的处理使传统的民族文化丧失了真实性。如传统的民间习俗、节庆活动、宗教等,都是按照传统方式,在特定的意义下进行的,但是为了迎合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随时进行,并被随意的改头换面,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3)“伪文化”充斥市场,大量粗制滥造的工艺品已失去了传统的风格和制作技艺,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甚至出现赝品,起着传播“伪文化”的不良作用。

(4)历史文化遗产被破坏

不少地区把风景名胜当做摇钱树,超负荷接待游客;在风景区内乱箭滥造旅游设施,使得一些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迹遭到破坏。

从上述讨论和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

1、强势文化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强于当地弱势文化对旅游者的影响

2、旅游地受游客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而旅游者所受的影响是短暂而浮现的。

三、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赞歌论”经济收益与“告诫论”,着重强调旅游业发展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对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积极影响则不予重视,以上观点显然是两种极端的认识。

旅游对文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都不是无条件存在或必然产生的。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方面,同样也并非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然结果。

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一般应是指潜在性和可能性而言,促使旅游消极影响转化为现实问题的条件可能会有很多。

旅游的文化影响是自然而有限的(大旅游)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并非必然

如何规避消极影响:

1、做好旅游规划和分流措施,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

2、有意识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原因在于旅游对经济和社会文化

关键是提高全民对旅游的正确认识,防微杜渐,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能力,应充分调动起积极因素,趋利避害,化害为利,引导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造福于全世界。

第四篇:浅析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浅析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摘要: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在旅游者与旅游资源或当地居民接触时产生,这种影响是双向的。本文从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两面性出发,讨论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与消极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而研究如何将消极的影响积极化,将积极的影响扩大化,以达到更好的促进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均衡。关键词:旅游;社会文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均衡 现代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对旅游接待地的经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旅游接待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日益突出。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以及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之间的相互接触的活动,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发展,这种接触的规模逐步扩大,也正因为此,旅游活动的开展对接待地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影响

1.为文化的传播提供平台,促进文化交流。开展旅游活动为旅游接待地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文化传播的平台,促进了接待地对外文化交流,使当地文化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更快的速度发展。首先,不同的文化会伴随着旅游者的游览旅程,传播到接待地的每个角落,接待地居民可以通过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旅游者的言行、举止、装束,感受到他们带来的“别样文化”,然后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色进行借鉴、吸收,从而促进当

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其次,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的居民不断的接触,能更有效地宣传旅游接待地的地区形象,能提升旅游接待地的社会文化的可信度,让更多的人接受旅游接待地的文化。2.为文化的保护提供动力,促进民族文化的复兴。旅游是一项文化内涵丰富的产业,它能满足旅游者体验和了解异域文化的心理期望,所以接待地在旅游开发中就会重视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传统的民间艺术重新受到重视和传承。在接待地原本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被远道而来的旅游者所崇敬,习以为常的建筑、物件被各地旅游者叹为观止,自娱自乐的吹拉弹唱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欣赏,于是当地民众感到了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使原本遗忘的传统习俗进行开发和恢复;使几近湮灭的文物古迹得到维护、整修甚至重建;使正濒临绝迹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得到传承、发展。

3.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机遇,促进城市社会文化现代化。旅游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重要活动,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机遇。首先,为了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参观游览,当地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城市建设,增加文化设施,优化文化环境,形成具有城市独特风貌以及具有创造性的人文景观,为当地增添新的文化风采;其次,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科学技术要求,尤其是在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业、通讯业以及旅游服务的基础设施等方面,要求更加快速、便捷、舒适和安全。城市 的发展有了传统文化氛围、有了科学技术的支撑,才有可能实现城市社会文化现代化。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1.文物古迹被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活动的开展本身就会对文物古迹带来或轻或重的破坏:一类是由旅游者造成的破坏,另一类是旅游开发和保护不当造成的损坏。首先,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将废纸和果皮等垃圾随处丢弃,这种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文物古迹的破坏;其次,部分游客文化素质低,缺乏审美及保护意识,对文物古迹随手乱涂乱画,处处留名纪念,直接对旅游资源造成了破坏;再次,旅游开发和保护过程中由于缺乏规划、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出现了污染文物古迹历史风貌的建筑,出现了文物古迹被破坏或者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2.传统文化失去原有意义。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可以被归结为艺术、工艺、舞蹈、音乐、建筑和节日等几个方面,在发展旅游业之前,由于与外界的接触较少,其传统文化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原本在旅游地自然存在的、能吸引游客的传统文化,被人为的安排成一种间接的东西呈现给游客;工艺品也因为异地风情、异国文化、不同意识的进入在社会和精神意义以及艺术含义上发生了改变,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复兴”了的“传统文化”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因为其割断了与当地地理环境、核心文化、价值观、社会背景和历史传统的联系,没有了生命力,变成了

迎合旅游者需求的商品,使得传统文化正逐渐失去原有的意义。3.引发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外界文化冲击也可能导致旅游地居民思想道德观念的变化和退化,对原有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构成了威胁,形成了破坏,从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一方面,旅游的开发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往重义轻利、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见利忘义,坑蒙拐骗,强买强卖以及触犯法律的行为和现象;另一方面,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由于旅游者在陌生的旅游地约束力下降,往往会在旅游活动中参与一些“特殊”的活动,如色情活动、赌博等。

三、发展旅游中的文化均衡

在旅游发展中旅游接待地要对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给予高度的重视。鉴于社会与文化的多层性、多样和复杂性,旅游接待地要均衡文化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文化均衡一般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1.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均衡。在接待地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均衡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之间的矛盾,首先就要认识到对于传统文化来说,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要继承实质性的传统,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加快设施设备现代化、思想观念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为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科学技术的支持,结合现代化中的合理性内涵,作为传统的发展和创新。

2.传统文化开放与限制的均衡。旅游接待地要发展旅游,就必须

开放自己的社会文化门户,接收外来的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但是,每个社会的文化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为了使主客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能够在互不伤害的前提下进行,在有些情况下,有必要对以旅游者为媒介的外来文化的进入和扩散给予适当的限制。通常采用的办法是错开旅游区和居民区,使主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任何限制措施都应避免本地文化的变相的隔离排外,否则不仅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且影响旅游业的繁荣。参考文献:

[1]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2]骆高远,吴攀升,马骏.旅游资源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3]张是满,王守恩.旅游与中外民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4]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第五篇:《乡村旅游开发情况》调查问卷

《乡村旅游开发情况》调查

农民朋友:

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政府开展农村旅游帮扶工作提供咨询,促进农村发展,我们组织了这次关于农村旅游开发等问题的调查。您的所有资料仅用于研究分析和政策决策,请如实填答。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助!

课题调研组

2012年7月

编号:____;受访者姓名(受访者自己签名):____________; 受访者电话:_________ 受访者地址:____省______地区(市、州)______县______镇(乡)_____村_____组

受访者所在的农村社区类型_____(1)山区(2)平原(3)丘陵(4)矿区(5)草原/牧场(6)林场 家庭所在地____(1)大中城市郊区(2)县城或小城镇郊区(3)远离集镇的一般农村(4)其他(注明)__ 访问时间:2012年__月__日___时___分始注意:受访者一定是留守在村的农民(不能有打工者、学生)

文化程度:1.不识字2.识字、未上学3.小学4.初中5.高中6.中专、中技

7.非全日制大专、大学8.全日制大专9.全日制大学本科

职业是指(详细情况看调研要求):1.一般农民2.从事种植业、牧业、林业等生产的农业大户3.个体经营户

4.农村私营企业主5.旅游景区工作6.乡村干部7.农村知识分子(医生、教师、文化工作者等)8.其他(注明)____ 政治面貌是指:1.共产党员2.民主党派 3.共青团员4.群众

宗教信仰是指:1.佛教 2.道教 3.天主教 4.基督教 5.回教/伊斯兰教 6.民间信仰

7.无宗教信仰8.其他(请注明)________

二、乡村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1.您在本地居住时间____(1)5年以下(2)5—10年(3)10-20年(4)20-30年(5)30年以上

2.您村里开发旅游是从_______年开始的? 旅游景区(点)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村有_____户,有______人?其中有_____户、_____人参与了旅游经营?旅游经营大户又有____户,这些大户平均每年的旅游经营收入约为_______元?全村人均年收入_______元(这个问题找村干部调查)?

3.您家离该景区(点)的距离为___(1)0~1公里(2)1~3公里(3)3~8公里(4)8~12公里(5)≥12公里

4.您家处在常规旅游线路的何处? ___(1)在旅游线上,许多游客经过(2)在旅游线路边缘,游客不多

(3)不在游线上,几乎没有游客

5.您认为本地区(景区)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可多选,不要超过三个)_________

(1)农业观光(欣赏山水田园风光)(2)少数民族民俗风情(3)观看民间老行当表演(如手工艺制作等)

(4)休闲轻松的氛围(5)历史人文知识厚重,值得人学习了解(6)特色农产品出售

(7)良好管理与服务(8)特色项目设置(采摘新鲜水果、垂钓等)(9)其它______

B1.您们当地的乡村旅游的类型是____1.大城市近郊农家乐2.高科技农业观光3.农业新村 4.古村落

5.民俗文化6.自然景观 7.其他(注明)______

B2.来你们当地旅游的人数最多的是什么时候(可多选)____1.周末 2.春节 3.元旦 4.清明 5.五一

6.端午7.暑假8.中秋9.国庆

B3.总体来说,您认为平时来当地游玩的游客数量是____ 1.有点多 2.有点少3.刚好4.过多5.过少 B4.游客来当地或您村寨旅游,一般停留的时间是____ 1)半天2)一天3)2天4)2天以上 B5.游客来你们当地旅游的最常见类别是____1.自驾车旅游2.乘坐公共交通工具3.旅行社组织

B6.根据您的估计,每位来村寨旅游的游客平均每次花费约____1)100元以下 2)100~299元 3)300~499元 4)500元以上

6.旅游开发前,您的家庭年收入(毛收入)是___; 旅游开发后,您的家庭年收入(毛收入)是___(1)5千元以下(2)5千~1万(3)1~2万(4)2~3万(5)3~5万(6)5万以上

7.开发旅游前您家主要经济来源(可多选)________;开发旅游后您家主要经济来源(多选)________;(1)务农(2)在外打工(3)旅游景区销售小商品(4)一般的个体经营(5)开企业(6)跑运输(7)在景区上班(8)开农家乐(9)其他(注明)____

B7.您对现在的家庭生活情况____1.很满意2.比较满意3.一般4.不太满意5.很不满意

B8.您觉得自乡村旅游开发以来自己生产、生活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可多选)___

1.生产条件改善,收入增加2.生产条件改善,收入没有增加3.自己生产、生活没有任何变化4.对知识的需求程度提高5.对市场的关注程度提高6.其他(注明)______

B9.您认为从事旅游经营活动能改善自家收入状况吗____1.能够2.不能够

B10.自从当地搞乡村旅游开发以来,您感觉本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是____ 1.变大 2.持平3.缩小4.说不清

B11.考虑到您的能力、工作状况和家庭实际情况,您认为您目前的收入是否合理呢?____;您认为您所在的村寨里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否合理呢____;1.非常合理 2.合理3.不合理4.非常不合理5.说不清

三、居民参与旅游基本情况

8.您的家庭是否从事了相关旅游经营___(1)是(2)否 [此题中若选(2)否,则直接跳到第14题开始依次回答]若选择【1】,请问您从事有关旅游的工作时间______(1)1 年以下(2)1-5 年(3)5 年以上; 若选择【1】,请问旅游投资金额为________元;资金来源主要有____(1)自筹资金(2)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3)民间信贷(4)国家扶贫基金或政府补助(5)其他(注明)____ B12.若选择【1】,您每年因从事旅游经营而交纳的税费为___1)200元以下2)200~500元3)500~

1千元4)1千~2千元5)2千元以上

9.您的家庭主要从事那些旅游经营活动(可以多选)______(1)开餐馆/旅馆/棋牌歌舞厅(2)挑担、抬轿(3)开店铺或摊位经营土特产、服装或手工艺品(4)流动摊位卖饮料、水果或手工艺品等(5)提供导游服务或景区检票(6)从事景区清洁或卫生工作(7)乘车/船观赏景区(8)在饭店、餐馆当服务员(9)从事民俗表演等娱乐活动(10)出租相机,为游客拍照

(11)在旅游景区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打工(12)在当地旅游部门工作(13)其他(注明)______(14)没有参与与旅游相关的经营活动

10.您的家庭近几年年均旅游收入大约是____1)1千元以下 2)1千~3千 3)3千~5千 4)5千~1万 5)1万~2万 6)2万以上

11.您的家庭成员中(除了小孩子和在校学生),参与旅游业的人数是____

(1)没有人参与(2)全部参与(3)大部分成员都参与(4)有参与,但人数很少

*

B13.您从事旅游经营和别人竞争激烈吗? ____1.非常激烈 2.激烈 3.一般 4.基本没有竞争 5.完全没有竞争 B14.旅游经营中若要请人帮忙,您一般请____1.主人的亲属2.本村人3.主人外边的朋友或熟人 4.从社会招聘

12.您是怎样想到参与旅游业的(多选)_______(1)自己主动嗅到了商机,觉得有利可图(2)别人都这样做(3)政府鼓励(4)树干部带头(5)外部机会(比如一些旅游景区的招聘)

(6)生活所迫,除参与旅游业外没有别的生活出路了(7)农民合作社的带动(8)其他(注明)_____

13.您对您家现在参与旅游业程度和状态满意吗 ____1.很满意 2.满意 3.一般 4.不满意 5.极不满意 B15.您打算对您的旅游业务___1.依靠自己扩大规模2.维持现有规模 3.与别人股份合作 4.租给别人 5.停业*

14.您认为您参与旅游业最大的障碍是(可以多选,但总共不要超过6项):A内因______;B外因______ A内因(1)文化水平不高,能力不够(2)没有社会关系,无法参与(3)对旅游业缺乏认识

(4)信心不足,旅游业有风险(5)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方式,不愿意改变

B外因(1)缺少资金与信贷的机会(2)缺少政府支持(3)缺乏相关组织的引导(比如农民旅游合作

社等)(4)缺乏土地、房屋等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5)规章制度、手续繁琐(6)地点偏僻,游客不多(7)外来商家的竞争压力(8)本地居民受歧视

15.您认为参与旅游业,您最需要的是什么支持(单选)____(1)资金(2)技能培训

(3)政策(减免税、市场准入)(4)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5)其他(注明)_____ B16.您一年内参与村中有关旅游发展的会议机会____ 1)O次 2)1~2次3)2~4次 4)4次以上 B17.您的关于旅游方面的意见被村或所在企业的管理者听取或采纳过吗?____

1)没听取过2)听取过,但没采纳3)听取并采纳了4)自己没有提过有关旅游方面意见

四、旅游影响评估

16.您认为发展旅游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可多选)_____(1)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增加就业机会(3)旅游经营等方面的收入增加(4)生活水平提高(5)经济观念改变

(6)导致居民贫富两极分化(7)发展旅游只导致少数人受益(8)开眼界、长见识(9)增强了村民间的互帮互助(10)农业肥料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基本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影响生活质量(12)其他_____

17.您认为发展旅游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可多选)_____(1)公共设施改善(2)交通便捷

(3)环境污染(4)噪音污染(5)交通和人口过度拥挤、吵杂(6)环境卫生状况治理得越来越好(7)本地区自然环境得到有效开发和保护(8)居民环保意识增强(9)其他(注明)_____

18.您认为发展旅游对当地社区或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可多选)_____(1)偷盗、犯罪和不良现象增多(2)游人众多,正常生活打乱(3)村民间关系淡化、信任感降低(4)提高了本村的知名度和地方形象(5)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6)促进了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7)引发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冲突(8)本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商业化、庸俗化(9)居民有接受旅游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10)引发居民与旅游公司等外来经营者之问的冲突(11)其他(注明)_____

五、旅游支持条件

(一)旅游开发商篇

B18.如果某个外来开发商或旅游公司想加入本地旅游开发,您的态度是____1.非常欢迎 2.欢迎 3.一般 4.不欢迎 5.非常讨厌 19.如果外来开发商或旅游公司加入了旅游景区的经营,您对外来开发商的开发满意吗?_____(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极不满意(6)无所谓 20.您对景区门票的分红是否满意_____

(1)基本满意(2)不满意,自己分到的钱太少了(3)不满意,自己根本没有得到分成(4)无所谓 B19.您对日前的旅游利益分配方式和结果的态度_____1.很满意2.满意 3.一般 4.不满意 5.很不满意

21.您对政府、村集体、旅游公司、村民四个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感觉合理吗?____

(1)非常合理(2)合理(3)一般(4)不合理(5)极不合理

22.您觉得在外来开发商进入本地以后,您家参与当地旅游业的状况_____(1)有所好转(2)没有改变(3)不如从前 23.您觉得开发商/企业在招工时考虑到当地农户(尤其是贫困人口)了吗? _____

(1)考虑到了,如优先录用本地人(2)没有考虑到,无特殊照顾(3)对本地居民有歧视,不愿意雇佣本地人

(二)地方政府篇

24.您对当地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表现是否满意_____

(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极不满意(6)无所谓

25.您认为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是否应该分得一定收入_____(1)应该,大概比例为___%;(2)不应该

26.您了解当地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制度、政策、条例和手续吗? _____(1)非常了解(2)基本了解(3)不了解(4)完全不了解(5)与我无关

27.当地政府是否针对村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出台了相关优惠制度或者采取优惠政策?(如社会保障制度、减免税费、提供优先就业等)____(1)非常多(2)有一些,但不多(3)几乎没有(4)根本没有(5)不清楚

B20.在第27题中若选择(1)和(2),则接着回答具体出台了哪些优惠制度或优惠政策(多选)________

1.小额信贷政策2.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3.帮助宣传4.制定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5.提供用地优惠6.简化工商登记手续7.提供旅游经营方面的信息咨询8.为村民直接提供旅游经营项目9.提供旅游经营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培训

28.您对当地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对公共基础建设(道路、卫生设施等)的投入和态度是否满意_____(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极不满意(6)无所谓

29.当地政府对参与旅游业的村民(尤其对贫困人口)是否提供技能(素质)培训和开展宣传教育? _____(1)几乎没有(2)从来没有(3)一年超过1个月、但次数有限(4)一年不足1个月(5)经常

B21.日前您想接受哪些方面知识的培训?(可多选)_____1.厨艺技能及餐饮知识2.经营管理知识

3.本民族文化及当地民俗风情知识4.历史、地理、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5.接待礼仪及人际交往知识6.农产品加工及农业知识7.旅游商品生产技能8.语言知识(如外语培训、普通话培训)

30.您认为政府的旅游扶持政策对您家的帮助大吗?_____(1)很大(2)大(3)一般(4)不大(5)没帮助 31.您是否感受到旅游扶贫开发对贫困人口带来的好处? _____(1)没有感到什么实惠

(2)有一些,但不明显,还需要加大支持力度(3)明显感到了旅游开发对贫困人口的好处(4)不大清楚 32.您觉得旅游扶贫开发能否让贫困人口得到实惠? _____(1)不大现实(2)通过努力可以(3)不大清楚

B22.您所在村庄有没有农村旅游合作社?_____ 1.有2.没有 [此题中若选(2)没有,则直接跳到第33题回答]

若选择【1】,请接着回答:您认为农村旅游合作社在旅游开发中起的作用是____1.提供相关信息、资金等

方面帮助2.大力开发旅游,帮助我们一起致富3.官僚机构,没做什么事4.我不了解

若选择【1】,请接着回答:您加入当地农村旅游合作社了吗____1.加入了 2.没加入,但想加入 3.没加入,也不想加入

33.您是否为了配合开发旅游景区愿意出让土地?_____(1)非常愿意(2)愿意(3)不愿意(4)视情况来定

旅游开发占了您的土地吗? _____(1)没有;(2)占用了→若选择【2】,请接着回答:占用了____亩; 当地政府进行补偿了吗? _____(1)进行补偿了,补偿的价格是____元/亩;(4)没补偿→若选择【1】,请接着回答:对于您家被征收的士地,政府是否有其他补偿方式_____(1)提供就业机会(2)物资补偿(如粮食)(3)其他(注明)___ 您觉得土地被征用后的补偿或安置标准是否合理?___(1)很合理(2)比较合理(3)不合理(4)很不合理

六、您对乡村旅游开发认知及其发展建议

34.您对当地旅游发展的状况是否满意_____(1)非常不满意(2)不满意(3)无所谓(4)满意(5)非常满意 35.对今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您所持的态度_____(1)非常反对(2)反对(3)无所谓(4)支持(5)非常支持

36.您认为景区应该由谁来经营? _____(1)旅游开发商(2)地方政府(3)村委会集体主导(4)农村旅游合作社(5)村民个人承包(6)各方面协调(包括开发商、村民代表等)

B23.为进一步搞好您所在村寨的乡村旅游建设,您认为目前还需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 1.提高旅游服务水准 2.合理分配好村集体的旅游经营所得3.加强交通、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4.要保护好本民族文化5.要保护好特色建筑及自然风光环境6.要加强经营管理,避免大家恶性竞争7.合理规划、有序开发 8.要加强培训,让村民都有一定技能9.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10.要鼓励全村人都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11.完善旅游接待设施12.加强乡村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13.整治旅游卫生环境14.加强宣传 15.其他(注明)_____

37.您认为还有什么因素影响了您家从旅游开发中受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您认为当地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您对您村的旅游发展还有哪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目前影响家庭提高收入的首要因素是____;次要因素是____;第三位因素是____(1)没有门路(2)没

有资金(3)没有技能(4)家庭负担(5)没有劳力(6)耕地少(7)其他(请注明)_____

41.如果从以下四个方面将人分成五个层次,您认为您的家庭在本村中属于哪个层次?在相应栏内打“√”

下载旅游开发对诸葛村社会文化影响调查问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开发对诸葛村社会文化影响调查问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旅游开发对环境影响[精选合集]

    旅游开发对环境影响 旅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之一,海南旅游产业的确给一方经济带来了发展 机遇,可以往政府和人民只注重旅游事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综合效益的 研......

    旅游开发对环境影响

    旅游开发对环境影响 旅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之一,海南旅游产业的确给一方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可以往政府和人民只注重旅游事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综合效益的研究;......

    电影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请通过对一个或一些具体例子的描述,说明电影对中国或中国某一地区的社会、文化、民俗等各方面的影响,并加以简单分析、阐述你对这一个或这一些现象的理解。 电影自诞生至今也......

    社会文化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广告创意的影响摘要:现代广告语言创意是深深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是从哲学观念、思维模式、道德观念、生活观念这四个方面对广告语言创意产生影响的。本......

    宗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宗教学》结业论文 摘要:宗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它曾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而广泛的影响,渗透进人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今天的文化活动、国际事务、和日......

    旅游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 本活动旨在通过系列调查,了解游客在游览少林景区时所关心的问题,不满意的领域,比便能为你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助!祝您和您的家人生活......

    论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论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摘要:旅游影响又称旅游效应,是由于旅游活动而引发的各种厉害关系,主要指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旅游对社会文化的......

    社会文化要素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社会文化要素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带来的影响。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跨国营销实质是经营者跨越文化障碍,到异质文化环境下销售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与单一文化环境营销相比,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