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央视台长点评感动中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
央视台长点评感动中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
东风浩荡,又是一年春来早。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将如期而至,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一张张至刚至伟的面孔点亮了观众的目光,一段段至真至柔的故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广袤的神州大地再一次响起“感动”的旋律。
这一幕,至今已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开启了10个春天。
10年来,100多位“感动”人物和群体,无数次让我们泪眼婆娑,怦然心动。他们那执著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已然成为民族气概的缩影与写照;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更成为中国前进的动力与见证。
10年来,《感动中国》(微博)作为中央电视台一档年终人物盘点节目,始终以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深切的人文关怀,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中央领导同志赞为一部“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被广大观众称为是“一部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年度精神史诗”,被专家学者看作“一部记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年度发展报告”。(一)
作为今天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公益品牌,《感动中国》最早的节目雏形诞生于2002年的金秋十月。一群心怀新闻理想的电视人为了策划《东方时空》创办10周年的特别节目,开始了激情碰撞,最终以“梳理一年重大事件,发掘人物精神内涵,定格历史瞬间,放大人性之美”盘点年度人物成为这档新节目的思想内核。有了这个触及心灵的创意火花,最本源的情感呼之欲出,“感动”二字瞬间迸发。
2003年2月14日晚,《感动中国2002》首度出现在春节期间的观众面前,郑培民、张荣锁、王选等10位当选人物第一次以“感动”的符号走进观众的视野,“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百万移民以平民英雄的群体形象第一次登上了国家荣誉的舞台,接受最崇高的致敬。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强烈反响,亿万观众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和泪水。从此,“感动”成了人们最温暖的春天记忆。
身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全面提速的变革时代,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国需要有主流的核心价值观,迈向富裕之路的人民更需要一种精神信仰的指引。面对社会上一些物欲膨胀、思想迷茫的现象,人们呼唤这种主流的价值导向能给予前行的力量,期待这种精神信仰的引领能满足多元的需求。
《感动中国》准确抓住了时代精神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适时顺应了人们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它从诞生之日起就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获取灵感,铸造了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精神品牌”。
在团结鼓劲的主旋律之中,《感动中国》唱响了中华民族英雄楷模的精神赞歌。我们的时代并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感动中国》借助国家电视台的传播主渠道,给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而清晰的示范。从创办初始,《感动中国》就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无论是坚守正义和良知的弱小女子刘姝威,还是扫恶打黑、除暴安良的铮铮女杰任长霞;无论是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还是20年跋涉传心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无论是收养多民族孤儿的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还是自费奔赴汶川救援的唐山十三农民
兄弟群体……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之下,《感动中国》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都历时数月,经过推委委员推选、组委会推荐、公众投票等多个环节,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推出自己所在地的感动人物,形成了一股全国性的教育热潮。庞大而广泛的参与者是《感动中国》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群众基础。而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存在的“感动”远远不能用数字来衡量与体现。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越来越多的“感动”,越来越多的“感动”已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昭示着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茁壮成长。
(二)10年之中,《感动中国》常常会碰到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什么是感动?什么样的感动能让整个中国为之动容?
对此,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感觉。也许它是对大美生命的憧憬向往,是对纯洁灵魂的怦然心跳,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善良寄托,等等。时至今日我们也仍然无法为“感动”做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知道,这份感动绝不是作家画师笔下个体而细微的感觉,它一定是属于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这份感动更不是坊间的空穴来风,它一定源于传统美德的召唤,源于生死抉择的震撼,源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10年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的每一次播出都是举国上下难以平静的时刻。一个个普通平凡的名字,代表着一个个鲜活而富有热度的生命扑面而来。他们或因舍生而忘死,崇高得让人感动;或因信诺而忠义,真诚得让人感动;或因朴素而高贵,纯粹得让人感动;或因善良而坚强,执着得让人感动;或因大爱而无疆,无私得让人感动——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跨过了年龄与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和地域的界线,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深地烙刻在中国人的心灵丰碑上。
这也许就是我们寻找的感动吧。中国,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把“感动”这个博大恢弘的命题书写得这样动人。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最精准地把握住这个概念的真谛与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讲,《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它所倡导的感动,它所追逐的梦想,就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三)回首10年走过的道路,《感动中国》由一个普通的年度人物评选电视节目,成长为今天堪称弘扬民族精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经典力作,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之一,其探索精神令人欣慰,其创作经验值得回味。从第一次播出《感动中国》开始,中央领导同志就立刻给予密切关注,称赞“《感动中国》节目办得好,看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弘扬了主旋律”,并要求节目创作人员再接再厉,精益求精,让这个“精神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使我们备受鼓舞,深感使命光荣。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树立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意识,是打造这个精神品牌并使之具有强大公信力、引导力的根本保障。《感动中国》的创作人员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节目的生存之基,把弘扬民族
精神作为节目的思想之魂,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节目的立足之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缜密构思节目主题,紧扣时代特色精心提炼节目内容,根据群众意愿严格评选年度人物,从而在党和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打了一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宣传主动仗。《感动中国》的实践再次证明,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虚话、套话,它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刻的了解,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感情。只有对国家和人民了解得深,爱得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新闻原则,这是一部优秀电视作品具有鲜明时代性、艺术性的重要法宝。《感动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央电视台第一公益品牌,就在于它强烈的时代特色、浓厚的人文关照和真实的思想意境。这种风格与特色的形成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着脑袋凭空琢磨出来的,而是创作者们自觉地遵循新闻宣传规律,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创作方式,这是一部优秀电视作品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10年来,《感动中国》从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年年出新意,届届有亮点,为广大电视观众奉献了一道道极具震撼的心灵盛宴。以“感动”作为切入点弘扬民族精神,本身就是主旋律宣传的一个创新之举。今天,它所独创的节目样态被媒介同行广为借鉴,并形象地称为“感动体”;它所推出的人物颁奖词和形象歌曲为人们诵读传唱,甚至成为社会流行的热词与金曲;它所建立的“全国感动联盟”成为跨媒体合作的成功典范,“央视主办、媒体联动、群众参与”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感动中国》的实践再次证明,创新是一个电视品牌节目永葆活力的生命源泉,更是一个主流媒体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不竭动力。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我们有信心期待《感动中国》能够继续感动你我,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电视新闻工作者能够不断总结,坚持“三贴近”,推出更多更好的名牌栏目,打造更多中国的“精神品牌”。
第二篇:微笑给人以力量
微笑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勇气。微笑,那是阳光的味道。
走在街上,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无时无刻都嘴角上翘,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你会不会嘲笑他傻?他痴?也许你不知道,这种人获得健康,活得乐观,活得积极。他们用微笑面对生活,走进他们,你会闻到一股阳光的味道。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幅画面——傍晚,夕阳褪色在天边,太阳降到地平线时,只剩下一抹余晖。繁华的街道旁,一位老妇人坐在轮椅上,她的丈夫在后面慢慢的推着。两位都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的脸上却始终带着微笑。当他们用微笑面对众人时,众人也会还给他们微笑。看到这里,我不禁加快了脚步,想看一看到底是多么可爱的脸会有这么富有感染力的微笑。难以置信的是,这个老夫人竟然是个盲人,她的两个眼窝深深地凹陷下去,那到底为什么别人向她微笑。她也会意地点点头呢?
原来,这就是微笑的力量。
深夜,临近考试,我还在埋头钻研复习题,妈妈轻移脚步来到我身边,将一杯热腾腾的牛奶轻轻的放在桌子上。她温柔地抚着我的头说:“早点休息,别总熬夜,记得把牛奶喝了。”自始至终,她的脸上一直挂着亲切的微笑。我手里握着那杯温热的牛奶仔细端详着妈妈挂着微笑的脸,我闻到了幸福的微笑,心里仿佛流进了一道暖流。
微笑是常开不败的花,微笑是温暖人心的风,微笑是滋润心田的雨。走在人生的路上,就要用微笑面对生活,用微笑为自己代言。
回想这十几年的一个个片段,每天都会收到各种人给予的微笑。每天早上,面对镜子,给自己一个最美丽的微笑,在生活中,给别人一个最美的微笑,你会闻到阳光的味道。
微笑,温暖。
第三篇: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
东风浩荡,又是一年春来早。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将如期而至,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一张张至刚至伟的面孔点亮了观众的目光,一段段至真至柔的故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广袤的神州大地再一次响起“感动”的旋律。这一幕,至今已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开启了10个春天。
10年来,100多位“感动”人物和群体,无数次让我们泪眼婆娑,怦然心动。他们那执著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已然成为民族气概的缩影与写照;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更成为中国前进的动力与见证。
10年来,《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一档年终人物盘点节目,始终以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深切的人文关怀,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中央领导同志赞为一部“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被广大观众称为是“一部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精神史诗”,被专家学者看作“一部记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报告”。
(一)作为今天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公益品牌,《感动中国》最早的节目雏形诞生于2002年的金秋十月。一群心怀新闻理想的电视人为了策划《东方时空》创办10周年的特别节目,开始了激情碰撞,最终以“梳理一年重大事件,发掘人物精神内涵,定格历史瞬间,放大人性之美”盘点人物成为这档新节目的思想内核。有了这个触及心灵的创意火花,最本源的情感呼之欲出,“感动”二字瞬间迸发。
2003年2月14日晚,《感动中国2002》首度出现在春节期间的观众面前,郑培民、张荣锁、王选等10位当选人物第一次以“感动”的符号走进观众的视野,“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百万移民以平民英雄的群体形象第一次登上了国家荣誉的舞台,接受最崇高的致敬。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强烈反响,亿万观众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和泪水。从此,“感动”成了人们最温暖的春天记忆。
身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全面提速的变革时代,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国需要有主流的核心价值观,迈向富裕之路的人民更需要一种精神信仰的指引。面对社会上一些物欲膨胀、思想迷茫的现象,人们呼唤这种主流的价值导向能给予前行的力量,期待这种精神信仰的引领能满足多元的需求。
《感动中国》准确抓住了时代精神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适时顺应了人们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它从诞生之日起就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获取灵感,铸造了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精神品牌”。
在团结鼓劲的主旋律之中,《感动中国》唱响了中华民族英雄楷模的精神赞歌。我们的时代并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感动中国》借助国家电视台的传播主渠道,给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而清晰的示范。从创办初始,《感动中国》就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无论是坚守正义和良知的弱小女子刘姝威,还是扫恶打黑、除暴安良的铮铮女杰任长霞;无论是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还是20年跋涉传心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无论是收养多民族孤儿的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还是自费奔赴汶川救援的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群体„„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之下,《感动中国》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都历时数月,经过推委委员推选、组委会推荐、公众投票等多个环节,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推出自己所在地的感动人物,形成了一股全国性的教育热潮。庞大而广泛的参与者是《感动中国》具有
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群众基础。而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存在的“感动”远远不能用数字来衡量与体现。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越来越多的“感动”,越来越多的“感动”已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昭示着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茁壮成长。
(二)10年之中,《感动中国》常常会碰到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什么是感动?什么样的感动能让整个中国为之动容?
对此,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感觉。也许它是对大美生命的憧憬向往,是对纯洁灵魂的怦然心跳,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善良寄托,等等。时至今日我们也仍然无法为“感动”做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知道,这份感动绝不是作家画师笔下个体而细微的感觉,它一定是属于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这份感动更不是坊间的空穴来风,它一定源于传统美德的召唤,源于生死抉择的震撼,源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10年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的每一次播出都是举国上下难以平静的时刻。一个个普通平凡的名字,代表着一个个鲜活而富有热度的生命扑面而来。他们或因舍生而忘死,崇高得让人感动;或因信诺而忠义,真诚得让人感动;或因朴素而高贵,纯粹得让人感动;或因善良而坚强,执着得让人感动;或因大爱而无疆,无私得让人感动——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跨过了年龄与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和地域的界线,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深地烙刻在中国人的心灵丰碑上。
这也许就是我们寻找的感动吧。中国,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把“感动”这个博大恢弘的命题书写得这样动人。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最精准地把握住这个概念的真谛与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讲,《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它所倡导的感动,它所追逐的梦想,就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三)回首10年走过的道路,《感动中国》由一个普通的人物评选电视节目,成长为今天堪称弘扬民族精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经典力作,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评选活动之一,其探索精神令人欣慰,其创作经验值得回味。
从第一次播出《感动中国》开始,中央领导同志就立刻给予密切关注,称赞“《感动中国》节目办得好,看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弘扬了主旋律”,并要求节目创作人员再接再厉,精益求精,让这个“精神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使我们备受鼓舞,深感使命光荣。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树立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意识,是打造这个精神品牌并使之具有强大公信力、引导力的根本保障。《感动中国》的创作人员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节目的生存之基,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节目的思想之魂,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节目的立足之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缜密构思节目主题,紧扣时代特色精心提炼节目内容,根据群众意愿严格评选人物,从而在党和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打了一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宣传主动仗。《感动中国》的实践再次证明,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虚话、套话,它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刻的了解,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感情。只有对国家和人民了解得深,爱得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新闻原则,这是一部优秀电视作品具有鲜明时代性、艺术性的重要法宝。《感动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央电视台第一公益品牌,就在于它强烈的时代特色、浓厚的人文关照和真实的思想意境。这种风格与特色的形成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着脑袋凭空琢磨出来的,而是创作者们自觉
地遵循新闻宣传规律,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创作方式,这是一部优秀电视作品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10年来,《感动中国》从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年年出新意,届届有亮点,为广大电视观众奉献了一道道极具震撼的心灵盛宴。以“感动”作为切入点弘扬民族精神,本身就是主旋律宣传的一个创新之举。今天,它所独创的节目样态被媒介同行广为借鉴,并形象地称为“感动体”;它所推出的人物颁奖词和形象歌曲为人们诵读传唱,甚至成为社会流行的热词与金曲;它所建立的“全国感动联盟”成为跨媒体合作的成功典范,“央视主办、媒体联动、群众参与”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感动中国》的实践再次证明,创新是一个电视品牌节目永葆活力的生命源泉,更是一个主流媒体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不竭动力。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我们有信心期待《感动中国》能够继续感动你我,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电视新闻工作者能够不断总结,坚持“三贴近”,推出更多更好的名牌栏目,打造更多中国的“精神品牌”。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台长)
第四篇:给人以力量的句子
给人以力量的句子
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浅望幸福,不写忧伤,红尘三千,不道惆怅,不问花开几许,只问浅笑安然。——红尘一笑 《浅望幸福,不写忧伤》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老天给我们两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多听听别人的善言,做事之前,三思而后行。还要做一个处事圆融之人,古人讲究外圆内方,处理事情要掌握尺度。但是我们的内心一定要诚实忠厚,做人要保持诚信。该坚持的事一定要坚持,该放弃的事绝对不要挽留。
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人生总是这样,得失无常,再美好的东西,也无法拥有太久。再痛苦的东西也会离你远去。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修炼,等走远了再回首,会发现,这一切会让我们变得坚强和清醒。缘合则聚,缘灭则散,不执于苦,不执于乐,不悲过去,不贪未来,怀平和之心,恬淡的活在每一个当下。
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往往谦逊,不会逢人就教;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往往慧心,不会逢人就表;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圆融,不会显山露水;一个真正有品味的人,往往自然,不会矫揉造作;一个真正有修为的人,往往安静,不会争先恐后。
不懂的事就去问,问完了就懂了。英语不好尽管去说,不必在乎语法、发音,别人连猜带蒙明白就好了,时间久了自己水平就上去了。人活着脸皮就要厚点,这也不好意思,那也不好意思,那你怎么好意思活着?出错了出丑了一笑而过,有什么好怕的?当你对这个世界好意思的时候,成长才会与日俱增。——琢磨先生
能拴牢一个女人的,未必是爱情,而是呵护。享受别人的照顾,的确是会上瘾的。这就是为什么“爱你的”总能打败“你爱的”,因为人性的需求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孤单地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找到一个人,能对自己好。
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奢望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
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那条路,总想过别人的桥。所谓幸福,就是一个笨蛋遇到一个傻瓜,引来无数人的羡慕和嫉妒。逆风的地方,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人生是一场戏,你来我往皆天意。活着就是简单的幸福;当生活不公的时候,微笑面对,用肩托起一方天地,总会发现:阳光总在风雨之后;当感觉无路可走的时候,凝视周围,用心感受一份亲情一份温暖,你会惊奇地发现:路的旁边还是路
渐行渐远其实是件挺美好的事。它美好在,既释放了别人,也解放了自己。如果以前会为一段关系的疏远而感到歉疚,那么现在大可把这歉疚收起。每个人终究生而孤独、死而孤独,没谁能在路上陪你长久,我们的终点不一样,所以也就别太在意中途分手了。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我们有一种天生的惰性,总想着吃最少的苦,走最短的弯路,获得最大的收益。有些事情,别人可以替你做,但无法替你感受,缺少了这一段心路历程,你即使再成功,精神的田地里依然是一片荒芜。成功的快乐,收获的满足,不在奋斗的终点,而在拼搏的过程,该你走的路,要自己去走,别人无法替代。
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所以我们必须深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我微笑时,如果你懂,只要握紧我的手,对我微笑就够了。我哭泣时,如果你懂,只要借我一个肩膀,静静陪我就够了。我委屈时,如果你懂,只要给我你的怀抱,让我只在你面前脆弱就够了。我任性时,如果你懂,就会包容,因为是你,所以我才对你任性。全世界都可以不懂,如果你也不懂,我还有什么话可说。
人要记住:房子再贵,你睡的只是一张床。车子再好,超速还是要吃罚单。包包再贵,也只比塑料袋多一个炫富的功能。别人的老婆再美,总有一天会变成老太太。别人的老公再有钱,不如一个穷光蛋老公爱你。不要为了追求没有的,而忘了自己已有的幸福。知足常乐!
太容易说话,不一定能证明你人好,反而能证明你立场不定,原则模糊。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西蒙娜·德·波伏娃《独白》
世间的一切都早有安排,只是,时机没到时,你就不能领会,而到了能够让你领会的那一刹那,就是你的缘份了。不多也不少,不早也不迟,才能在刚好的时刻里说出刚好的话,结成刚好的缘。——席慕蓉《在南下的火车上》
别人给你的糖,甜过一阵就涩了,面前朝你伸来的手,绕过这个峭壁就没空牵你了。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炒的菜最香,自己种的果最甜,自己抹掉眼泪才是成长,自己翻过山峦才算到过天空,你就会知道,幸福需要经营,你想要的人生,只能自己给自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昙花一现,蜉蝣一昼,寿命自有定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枯荣定有安排;自然之界,冥冥中,当心有为为无为,有力为无力;不争风雨、不贪欲念;万物随性而生、随道而长;不违常规,不落尘俗。三千烦恼丝,尚化为乌有
你的善良要留给那些懂得感恩的人,而不是那种将你的善良接受的理所应当且会欲求不满得寸进尺的贱人。
平静,随缘,客观,欢喜,坚强与启迪。选择了走开,体会了无奈,选择了离开,感受了明白。与其担心未来,不如现在好好努力。调整心态,保持好心情是很重要的。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不管什么样的挫折,总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忧伤和埋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有积极面对。
【余光中:写给未来的孩子的信】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希望你不要媚俗;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寡。
手上青春,还剩多少。思念的煎熬,还有多少。时间带走青春也带走思念了吗?
们的梦想就必须足够宏大,只有这样,在追寻的过程中,她才不会消失。
品味苦涩,方懂得甘甜的滋味;经受了苦难,才知道坚强的美丽。
爱,就是没有理由的心疼和不设前提的宽容。—— 周国平
常常听人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都不是。今日看到了一个很靠谱的解释,说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___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人生如同大江水,有时平静无波,有时波涛汹涌,我们要调整好心态,依据自身的客观实际来确定人生目标,不脱离实际,不把目标定的太高,在得与失面前,要乐观、平和、宽容。
幻想可以漫无边际,信念却时刻都要用全部的生命支持才能连续。
第五篇:央视台长评感动中国
央视台长评感动中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
2012年02月02日11:03人民日报胡占凡
东风浩荡,又是一年春来早。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将如期而至,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一张张至刚至伟的面孔点亮了观众的目光,一段段至真至柔的故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广袤的神州大地再一次响起“感动”的旋律。这一幕,至今已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开启了10个春天。
10年来,100多位“感动”人物和群体,无数次让我们泪眼婆娑,怦然心动。他们那执著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已然成为民族气概的缩影与写照;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更成为中国前进的动力与见证。
10年来,《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一档年终人物盘点节目,始终以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深切的人文关怀,大胆创新,不断进取,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中央领导同志赞为一部“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被广大观众称为是“一部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精神史诗”,被专家学者看作“一部记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报告”。
(一)作为今天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公益品牌,《感动中国》最早的节目雏形诞生于2002年的金秋十月。一群心怀新闻理想的电视人为了策划《东方时空》创办10周年的特别节目,开始了激情碰撞,最终以“梳理一年重大事件,发掘人物精神内涵,定格历史瞬间,放大人性之美”盘点人物成为这档新节目的思想内核。有了这个触及心灵的创意火花,最本源的情感呼之欲出,“感动”二字瞬间迸发。
2003年2月14日晚,《感动中国2002》首度出现在春节期间的观众面前,郑培民、张荣锁、王选等10位当选人物第一次以“感动”的符号走进观众的视野,“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百万移民以平民英雄的群体形象第一次登上了国家荣誉的舞台,接受最崇高的致敬。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强烈反响,亿万观众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和泪水。从此,“感动”成了人们最温暖的春天记忆。
身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全面提速的变革时代,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国需要有主流的核心价值观,迈向富裕之路的人民更需要一种精神信仰的指引。面对社会上一些物欲膨胀、思想迷茫的现象,人们呼唤这种主流的价值导向能给予前行的力量,期待这种精神信仰的引领能满足多元的需求。
《感动中国》准确抓住了时代精神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适时顺应了人们崇尚美好构建和谐的心愿。它从诞生之日起就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获取灵感,铸造了一个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精神品牌”。
在团结鼓劲的主旋律之中,《感动中国》唱响了中华民族英雄楷模的精神赞歌。我们的时代并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样的偶像与英雄。《感动中国》借助国家电视台的传播主渠道,给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而清晰的示范。从创办初始,《感动中国》就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成功评选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伟大、朴实而真诚的典型人物。无论是坚守正义和良知的弱小女子刘姝威,还是扫恶打黑、除暴安良的铮铮女杰任
长霞;无论是创造卓越成就的科学巨擘钱学森,还是20年跋涉传心的普通邮递员王顺友;无论是收养多民族孤儿的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还是自费奔赴汶川救援的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群体„„在人们眼里,他们都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之下,《感动中国》实现了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动员。每届“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都历时数月,经过推委委员推选、组委会推荐、公众投票等多个环节,这本身就是发现先进、褒扬先进、学习先进、效仿先进的宣传过程,更是先进人物感动公众、传承精神、延伸理想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各地也纷纷推出自己所在地的感动人物,形成了一股全国性的教育热潮。庞大而广泛的参与者是《感动中国》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群众基础。而事实上,我们生活中存在的“感动”远远不能用数字来衡量与体现。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越来越多的“感动”,越来越多的“感动”已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昭示着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茁壮成长。
(二)10年之中,《感动中国》常常会碰到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什么是感动?什么样的感动能让整个中国为之动容?
对此,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感觉。也许它是对大美生命的憧憬向往,是对纯洁灵魂的怦然心跳,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善良寄托,等等。时至今日我们也仍然无法为“感动”做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知道,这份感动绝不是作家画师笔下个体而细微的感觉,它一定是属于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这份感动更不是坊间的空穴来风,它一定源于传统美德的召唤,源于生死抉择的震撼,源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10年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的每一次播出都是举国上下难以平静的时刻。一个个普通平凡的名字,代表着一个个鲜活而富有热度的生命扑面而来。他们或因舍生而忘死,崇高得让人感动;或因信诺而忠义,真诚得让人感动;或因朴素而高贵,纯粹得让人感动;或因善良而坚强,执着得让人感动;或因大爱而无疆,无私得让人感动——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跨过了年龄与性别的范畴,突破了职业和地域的界线,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深地烙刻在中国人的心灵丰碑上。
这也许就是我们寻找的感动吧。中国,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把“感动”这个博大恢弘的命题书写得这样动人。人民,也只有中国人民,才能最精准地把握住这个概念的真谛与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讲,《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它所倡导的感动,它所追逐的梦想,就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三)回首10年走过的道路,《感动中国》由一个普通的人物评选电视节目,成长为今天堪称弘扬民族精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经典力作,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评选活动之一,其探索精神令人欣慰,其创作经验值得回味。
从第一次播出《感动中国》开始,中央领导同志就立刻给予密切关注,称赞“《感动中国》节目办得好,看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弘扬了主旋律”,并要求节目创作人员再接再厉,精益求精,让这个“精神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使我们备受鼓舞,深感使命光荣。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树立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意识,是打造这个精神品牌并使之具有强大公信力、引导力的根本保障。《感动中国》的创作人员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节目的生存之基,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节目的思想之魂,把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节目的立足之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缜密构思节目主题,紧扣时代特色精心提炼节目内容,根据群众意愿严格评选人物,从而在党和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打了一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宣传主动仗。《感动中国》的实践再次证明,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虚话、套话,它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刻的了解,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感情。只有对国家和人民了解得深,爱得深,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新闻原则,这是一部优秀电视作品具有鲜明时代性、艺术性的重要法宝。《感动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央电视台第一公益品牌,就在于它强烈的时代特色、浓厚的人文关照和真实的思想意境。这种风格与特色的形成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着脑袋凭空琢磨出来的,而是创作者们自觉地遵循新闻宣传规律,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感动中国》10年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创作方式,这是一部优秀电视作品具有长久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10年来,《感动中国》从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年年出新意,届届有亮点,为广大电视观众奉献了一道道极具震撼的心灵盛宴。以“感动”作为切入点弘扬民族精神,本身就是主旋律宣传的一个创新之举。今天,它所独创的节目样态被媒介同行广为借鉴,并形象地称为“感动体”;它所推出的人物颁奖词和形象歌曲为人们诵读传唱,甚至成为社会流行的热词与金曲;它所建立的“全国感动联盟”成为跨媒体合作的成功典范,“央视主办、媒体联动、群众参与”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感动中国》的实践再次证明,创新是一个电视品牌节目永葆活力的生命源泉,更是一个主流媒体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不竭动力。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我们有信心期待《感动中国》能够继续感动你我,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电视新闻工作者能够不断总结,坚持“三贴近”,推出更多更好的名牌栏目,打造更多中国的“精神品牌”。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