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核心制度及安全试题--答案(推荐5篇)

时间:2019-05-12 21:0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护理核心制度及安全试题--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护理核心制度及安全试题--答案》。

第一篇:护理核心制度及安全试题--答案

护理核心制度及护理安全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日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 10题,共 20 分)

1.患者安全目标规定,应同时至少使用几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B.两种)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

2.下列哪些病人需一级护理?(ABE)

A.脑外伤昏迷B.消化道大出血急性期C.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D.胃大部切除术后四天,病情稳定E.子痫病人

3.静脉输液时应注意查对(ABCDE)

A.液体名称及有效期B.液体有无浑浊、变色、沉淀

C.一次性输液器有无过期D.挤压软袋有无漏水E.使用多种药物注意配伍禁忌

4.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ABCDE)

A.医院规章制度B.病区环境C.相关治疗知识D.相关饮食知识 E.术前术后宣教

5、下列哪项不属输血查对内容:(B 性别)

A、床号B、性别C、血型D、血袋号E、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6、下列哪些病人需要床头交接班:(D)

A、手术后患者B、待产妇及分娩后C、危重病人

D、病情稳定的患者E、病情特殊的患者

7、腕带作为准确识别(ABCDE)的重症患者身份的一种手段。

A 手术B 昏迷C 危重D 神志不清E 无自主能力

8、科室健康教育的方式:(ABC)

A文字宣讲B 集体讲解C 个体指导

9、各种急救药品、物品应做到五定(ABCDE)

A 定品种数量B 定点放置C 定人保管D 定期消毒灭菌 E定期检查维修

10、医院评审围绕(ABCDE),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A 质量B 安全C 服务 D管理E 绩效

二、简答题(每小题 7 分,共70 分)

1、护理核心制度包括哪些?

答:①分级护理制度②护理查对制度③交接班制度④安全输血管理制度⑤护理质量管理制度⑥病区管理制度⑦抢救工作制度⑧给药制度⑨护理查房制度⑩健康教育制度⑾护理会诊制度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⒀患者身份识别制度⒁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⒂病区消毒隔离制度

2、“三查七对一注意”的具体内容是?

答:即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一注意: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注意有效期。

3、抢救中口头医嘱及记录如何执行?

答: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

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抢救后6小时内补记医嘱。

4、输血“三查八对”的内容?

答:三查: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

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5、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如何查对?

答:由接诊护士临时命名,命名方式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无名氏+字母(按英文字母顺序书写)。待患者身份明确后,由医师或护士按患者信息更正修改。

6、交接班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交接班内容有:

(1)住院病人总人数,出入院、转科(院)、手术、死亡人数,新入院病人、危重病人、抢救病人、大手术前后或者有特殊处置病人的病情变化及病人情绪变化等。

(2)病人诊断、手术名称、病情、特殊用药、护理要点及观察要点。

(3)执行医嘱、各种治疗检查结果及标本采集,对未完成的工作需向接班护士交待清楚。

(4)储备药、毒/麻药品及抢救物品、器械、仪器等数量及性能。

(5)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要求达到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

(6)床边交接内容:

①病情:意识、瞳孔、面色、脉搏、呼吸及各种专科情况等;

②输液情况:速度、有无渗漏和静脉炎、输液反应等;

③各种导管有无脱落或阻塞,是否通畅、引流液体、性状、量等;

④全身皮肤有无红肿、皮疹、褥疮、烫伤等变化;

⑤特殊治疗;⑥床铺是否整洁、干燥;⑦病人的情绪变化等。

7、护士给病人输血时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答:①两人核对、项目齐全;②每袋血都要床旁核对(带病历);③血液制品应在4小时内输入,前15分钟应缓滴,滴速不应超过20滴,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做好输血相关记录;④输血后将血袋及时收回,科室保存24小时,以备需要时检验。

8、消毒隔离制度要求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如何处理?

答:要分类放置,并有标识,生活垃圾放入黑色袋中,医疗垃圾放入黄色袋中,满3∕4时正确封包,做到日产日清,医疗垃圾应严格交接,及时送到医院暂存地,做好相关记录。

9、一级护理病情依据:

答:(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可以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10、护理制度修订的程序?修订后制度执行的程序?

答:修订程序:提出修订意见—分管领导同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议定内容—护士长会议定稿(征求意见稿)—网上发布征求意见稿—收集意见修订成稿。

修订后的制度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并有修订标示。

三、问答题(每题 5分,共10 分)

1、试述I级护理病人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做好各种应急准备。

(2)根据患者病情,定期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各种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气道护理和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防止发生并发症。

(5)观察患者情绪上的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6)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2、、患者安全十大目标是什么?

答:(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特殊用药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3)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4)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5)确立手术安全核对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6)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8)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

(9)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0)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管理。

第二篇: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试题答案

护理核心制度考试题答案

1.护理查对制度包括:(医嘱查对制度)、(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手术查对制度)、(供应室查对制度)、(饮食查对制度)。

2.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3.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操作前核对时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床号、姓名、住院号等),以确认患者身份。

4.服药、注射、处置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服药、注射、处置九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过敏史)。

5.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空瓶。

6.所有手术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核对信息依据。三方核对的时间是:(手术麻醉实施)前、(切皮)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实行“(暂停)核对”;三方是指由(手术者)与(麻醉师)、(护士)核对患者姓名、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

7.器械物品核对的时间是指:(手术开始)前、(体腔和深部组织手术关闭)前后、(手术结束)后,均需核对纱布垫、纱布、缝针、器械数目与术前数目相符。

8.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切除组织),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

9.各科室由护士长安排根据科室情况实行(APN)或AN排班,可在正常排班的基础上实施(弹性)排班,根据各时段工作量变动情况合理调配、使用本科室护理人员。

10.一线、二线听班人员必须保证电话(24)小时畅通,一线听班在接到电话后(30)分钟内到位,二线听班(1)小时内到位。

11.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12.血液在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取血后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不能将血液加温,防止血浆蛋白凝固变性而引起反应。冷藏血液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复温后输入。

13.输血前需两人核对,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核对无误后于(输血单)上签字。床边再次由两名护士进行“三查八对”,核对患者(床头牌)及(腕带),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及(血型),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

14.输血三查:(查血有效期)、(查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输血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剂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单的各项内容)。

15.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输入速度宜(慢),一般速度不超过(20)滴/分,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及(血液种类)调节滴速,成人一般为(40—60)滴/分,老年人、儿童、心功能不全者酌减,而输血小板的速度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快速输入。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生理盐水)维持通道,及时报告临床医师。

16.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液之间需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防止发生(血液凝集)现象。调换每袋血液时,必须坚持(二人查对)制度。输血器连续使用(5)小时以上,必须更换新的输血器。

17.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以防止血液变质。

18.输血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人情况,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与相应处理,并(保留余血),以供检查分析原因。若疑为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临床医师和(输血科)的同时,进行积极治疗抢救,并尽快将(余血)封存送检。

19.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检验,将《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输血治疗同意书》存入病历永久保存。

20.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

(四)个级别。

21.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属于(特级护理);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应属于(特级护理);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应属于(一级护理),应(每1)小时巡视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应属于(三级护理)。

22.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负担,并引发护理纠纷,包含(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及(护理缺陷),如:用药错误、跌倒、坠床、压疮、管道滑脱、严重药物外渗、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反应、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23.护理不良事件分Ⅰ、Ⅱ、Ⅲ、Ⅳ级。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的为(Ⅰ)级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的为(Ⅱ)级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的为(Ⅳ)级事件。

24.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可预防性,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不可避免的不良事件)和(可避免的不良事件)。

25.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立即口头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应及时了解情况,对(Ⅰ)级和(Ⅱ)级事件应立即电话上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

第三篇: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核心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护理分级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1 护理分级方法

1.1 患者入院后医师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1.2 护士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1.3 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1.4 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 护理分级。护理分级依据和护理要点 2.1 特级护理

2.1.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2.1.2 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2.2 一级护理

2.2.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3)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的患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2.2.2 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2.3 二级护理

2.3.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2.3.2 护理要点:

(1)每 2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2.4 三级护理

2.4.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三级护理: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2.4.2 护理要点:

(1)每 3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附表 1: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 附表 2:自理能力等级

表 1 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

序号项目完全独立需部分帮助需极大帮助完全依赖 1 进食105 0 / 2 洗澡5 0 / / 3 修饰5 0 / / 4 穿衣105 0 / 5 控制大便 10 5 0 / 6 控制小便 10 5 0 / 7 如厕10 5 0 / 8 床椅转移15 10 5 0 9平地行走15 10 5 0 10 上下楼梯10 5 0 / Barthel指数总分:分

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项目的对应的得分上划“∨” 表 2 自理能力等级

自理能力等级等级划分标准需要照护程度 重度依赖总分≤ 40 分全部需要他人照护

中度依赖总分 41 ~ 60 分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 轻度依赖总分 61 ~ 99 分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 无需依赖总分 100 分无需他人照护

注:依据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 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护理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1.1 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大对医嘱一次。1.2 处理医嘱及查对者,均须签全名。

1.3 临时医嘱执行后,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1.4 长期医嘱执行后,要在执行单上签名并保留执行单。1.5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向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1.6 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完整复述一遍,经医师复核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2 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

2.1 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操作前核对时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或使用 PDA 电子扫描。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床号、姓名、住院号、出生年月等),以确认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对新生儿及因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有陪同人员时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九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过敏史。2.2 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外观、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

2.3 摆药后需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2.4 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需经过双人核对,用后保留空瓶。2.5 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时方可执行。

2.6 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做好记录。3 饮食查对制度

3.1 每日核对医嘱后,按护理单查对患者床前饮食卡,对姓名、床号及饮食种类。

3.2 发放特殊饮食时,应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以确认为正确的患者发放特殊饮食。

3.3 患者进食时,查对饮食种类与患者的医嘱及病情是否相符。4 输血查对制度

4.1 输血前须两人核对,确保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血型单、血袋标签上的患者信息完全一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有无凝血块和溶血、血袋有无破损)、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剂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的各项内容(包括献血者姓名、血型-含Rh因子、编号、采血日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4.2 两人核对无误后于输血记录单上签字。4.3 床边再次由两名护士进行“三查八对”,核对患者床头牌及腕带,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及血型,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5 手术查对制度

5.1 进行术前准备及手术室接患者手术时,应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拟施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所带的术前、术中用药以及病历与资料等。根据要求认真填写“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患者交接记录单”及“手术安全核查表”。

5.2 所有手术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核对信息依据,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以确认患者身份。当家属面取下假牙和贵重物品(戒指、项链、耳环等),并由家属保管。5.3 查对手术名称及配血报告、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5.4 查对无菌包外、包内无菌指示卡是否符合要求,手术器械是否齐全。5.5 三方核查:手术麻醉实施前、切皮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实行“暂停核对”,由手术医师、麻醉师、护士三方核对患者姓名、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

5.6 器械物品核对:手术开始前、体腔和深部组织手术关闭前后、手术结束后,均须核对纱布垫、纱布、缝针、器械数目与术前数目相符。

5.7 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入物之前,必须详细核对各种标示内容及有效期。

5.8 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交由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切除组织,填写病理标本袋标签待检。6 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6.1 准备器械包时,要查对名称、数量、质量及清洁度。

6.2 器械、敷料消毒灭菌完毕,要查验化学指示卡是否达标,包外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完整,并分类放置。

6.3 发放各类无菌用品时,要查对名称、数量、消毒日期、包装完好性。6.4 收回器械及代消包时,查对名称、数量、质量及清洁处理情况。7 标本采集核对制度

7.1 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7.2 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7.3 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核对无误后打印条码,选择合适采血管,采集多种血标本时,采集顺序:无菌管血培养、凝血筛查、生化、免疫项目、血流变、肌钙蛋白、微量元素、血常规、血沉。

7.4 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验目的(必要时让家属参与确认,或采用 PDA 扫描)。

7.5 输血、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注明抽取时间并双签名。

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各科室由护士长安排护理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有效履行职责。2 根据科室情况合理排班,在此基础上实施弹性排班,根据各时段工作量变动情况合理配置本科室护理人员。各科室需设立一线、二线听班,听班人员必须保证电话24小时畅通,一线听班在接到电话后30分钟内到位,二线听班1小时内到位。在突遇护理工作量骤增,本班护理人员难以应对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立即启动一、二线听班,协助完成相应工作,保证护理质量。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应提前15分钟进入病区,阅读交班记录及相关护理文书。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交接后方可离去。各班必须写好交班记录,白班为夜班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实行床边交接班,交接不清不得下班。交班中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代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的问题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7 交班内容:

7.1 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危重患者、抢救患者、大手术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病情变化及思想情绪波动的患者。

7.2 医嘱执行情况、各项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及后续工作。7.3 查看昏迷和瘫痪等危重患者皮肤情况、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通畅情况。7.4 备用、贵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的数量,器械、仪器的数量、功能状态等。

7.5 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查看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7.6 晨会集体交班由护士长主持,当日当班护理人员均应准时到会,认真听取夜班交班报告,要求做到交班时护理文书要写清,口头要讲清,患者床头要看清,如交代不清不得下班。7.7 夜班护士汇报患者情况,对危重患者要重点交接,汇报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7.8 护士长布置当日重点工作,传达各项会议精神。

7.9 在保证交班质量的基础上,晨会交班应于 15 分钟内结束,小讲课日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应影响正常护理工作。遇有下列情况时,不得进行交接班:

8.1 遇紧急情况或抢救时(可在紧急情况或抢救结束后进行交接班)。8.2 交班或接班人员任何一方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交接班时。

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标本采集与送检

1.1 患者输血种类及剂量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1.2 根据医嘱打印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条形码,采血前须由两人向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核对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及住院号)与试管条码信息是否一致,核对无误后按要求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完毕,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1.3 采集时每次只抽取一位患者的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两名患者的血标本。需采集两人以上的血标本时,要严格查对,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标示清楚,明确区分。1.4 标本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送交输血科,双方对试管信息及相关申请项目进行逐项核对,准确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字。2 取血

2.1 患者需要用血时,由主管医师开具医嘱,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携带病历及取血专用箱到输血科取血。

2.2 取、发血双方必须认真核对:

2.2.1 核对输血记录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科室、住院号、床号、血型、供血者血型、血袋条码、血量及血液成分类别。任何一项不符不交不接。

2.2.2 核对血袋及血液外观,凡血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不交不接。(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需要查证的情况。2.2.3 血液发回后不得退回。3 输血

3.1 取回的血制品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输注:血液在 4 小时内输完,冷沉淀和血小板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输完,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输注,病房不得自行贮存,应将血袋交回血库代为贮存。3.2 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前需两人核对,确保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血型单、血袋标签上的信息完全一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三查:查血有效期、查血液质量、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剂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的各项内容。

3.3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实验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头牌、腕带,由患者陈述患者姓名、血型以确认受血者身份,再次进行“三查八对”后,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于医嘱执行单上签名(有条件的可用 PDA 直接扫描输血条码)。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不能确认患者,须通过询问患者家属及核对腕带进行确认。

3.4 输血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若确需加温,只能使用专用加温装置。

3.5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任何药品,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液之间需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防止发生血液凝集现象。调换每袋血液时,必须坚持二人查对制度。输血器连续使用 4 小时以上,必须更换新的输血器。3.6 严格控制输血的速度,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 15 分钟输注速度宜慢,一般情况下每分钟 2ml(约 30 滴),如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可酌情调整速度。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根据病情和医嘱调整输注速度;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右心功能障碍者速度宜慢。3.7 输血过程中应听取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达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其应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一旦发生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保留余血应备检查分析原因。(常见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其它。)

3.8 若发现输血严重危害(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不良反应及经血传播疾病)时,应按照医院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执行,并及时规范记录。

3.9 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粘贴在病历中,血袋送至输血科,在2~6℃冰箱至少保存24小时,以备需要时检验。将“输血记录单”及“输血观察记录单”存入病历。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应由工作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必要时设专人护理,根据医嘱及患者病情做好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并给予相应处理。严格执行医嘱,及时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对病情变化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并作相应记录。6 做好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7 对需要他科提供护理帮助的危重患者,由所在科室向护理会诊专家库成员或护理部提出申请,组织会诊。危重患者病情变化需要抢救时,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遵守“抢救工作制度”,正确及时执行医嘱,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9 及时、清晰、准确地做好每位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并签名。10 当危重患者需院内检查或转运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0.1 充分评估患者,备齐相应药品及物品,做好人力准备,有效应对意外发生。10.2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做好保暖。10.3 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0.4 保持输液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出、扭曲、返流。10.5 在转运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10.6 与接收科室医护人员认真交接患者病情、注意事项等,填写转科患者交接记录单。

抢救工作制度 抢救工作必须有周密、健全的组织分工。参加抢救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抢救器材及药品齐全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并有明显标记。抢救物品受医院统一配置管理。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听从指挥,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医师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给予必要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及时向医师提供诊断依据。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实施抢救措施,详细做好抢救记录。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需当场复诵一遍,经医师复核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医师应及时据实补全医嘱。7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接,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各种抢救药品用后及时补充,以备再用。抢救完毕,房间进行终末消毒。抢救过程中未能及时记录的,护理人员应于抢救结束后 6 小时内完成记录。

第四篇: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

一、分级护理制度

(一)特级护理

适用于病情危重、变化快、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各种复杂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病人;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其病人一览表用红色标志表示。

1.设专人24小时护理,备齐急救药品、器材,以备急用。2.按照医嘱和疾病护理常规,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

3.正确及时地做好各项治疗、标本收集及护理,并做好记录。4.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无并发症。

(二)一级护理

适用于重症病、各种大手术后尚需严格卧床休息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部分能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病人。病人一览表用红色标志表示。

1.根据病情需要,按照疾病护理常规,落实护理措施,建立护理记录。2.按病情需要,密切观察并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记录。3.按病情需要,配备急救用物以备必要时应用。4.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并发症。

(三)二级护理

适用于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慢性病限制活动或生活大部分可以自理的病人。病人一览表用蓝色标志表示。

1.做好晨、晚间护理,并协助病员做好生活护理。2.帮助和指导病员在床上或室内适当活动。

3.注意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协助处理。4.了解病员思想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5.协助病员定时理发、剪指(趾)甲、刮胡子。

(四)三级护理

适用于病情稳定恢复期病人;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的病人。病人一览表不做标志。

1.注意观察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协助处理。2.按时治疗和做各种检查。

3.指导病员遵守院规,保证休息。4.督促病员做好日常生活自理。

二、医嘱执行制度

1.医嘱要求清晰、准确,处理、输录、整理医嘱必须准确、认真,不得修改。

2.医师在计算机上下达医嘱后,护士先对医嘱进行认真复查,然后打印出医嘱本及各项治疗单,对可疑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3.护士处理医嘱时做到及时、准确,同时做到每天上、下午各查对医嘱一次(小夜班查当天医嘱)。

4.执行医嘱时要签全名,临时医嘱记录执行时间,长期医嘱执行后用蓝笔在治疗单上打“√”。

5.除抢救或手术过程中以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如医生下达口头医嘱,1 执行者需重复一遍,药物经二人核对准确后立即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空安瓿,医生补记医嘱后,方可弃去。

6.转抄、重整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7.每周由护士长和病房主治医生总查对医嘱一次。

8.病人手术、分娩后,应及时停止术前或产前医嘱,重新执行术后或产后医嘱。

9.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清楚,并在护士交班记录上注明。10.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执行医嘱,必须由有执业证书的护士核查和签名。

三、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抢救必备器材、药品齐全,器械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2.抢救药物数目正确,药品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如有两种不同批号,先用旧的批号。

3.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材等要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4.急救车用物、药品根据专科特点配备基数,并在卡片上注明,每日清点,每周总查一次,帐物相符,有记录。

5.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6.所有药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无过期。7.抢救物品如舌钳、开口器等用后需灭菌处理。

8.抢救工作完毕及时补充各种用物、药品并做好记录,保证随时可以投入抢救状态。

9.氧气、吸引器装置各部分完好,每日检查一次,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10.简易呼吸器、面罩及导管等配套完整,按卡片配备,每日清点一次,用完后与供应室交换。

11.保持急救车清洁、整齐、放置位置固定,并保持安全和使用方便。

四、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1.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

2.各种记录规格项目符合护理文书书写检查内容及评价标准。3.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4.记录项目齐全、字迹工整、清晰、无错别字;格式正确、无漏项。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简单扼要、版面清洁。

5.书写错误时按规范要求修改,不得采用刮、粘、涂等办法掩盖或祛除原来的字迹。每页版面修改次数不超过三处,否则由原来笔迹者及时重抄。

6.书写要实事求是,对患者负责,能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7.未取得护理执业证书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必须由有执业证书护士审查签名。

8.护理记录单应在病人出院后一周内连同医疗病历送病案信息科归档。

五、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的护理工作在科主任和科护士长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认真实 2 施医院、护理部计划,抓好本科护理管理及护理质量,达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定期检查落实。

2.病房财产、设备由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并分别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及放在固定位置,如有遗失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做好交接班手续。

3.病房陈设统一,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护士长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改变病房布局。

4.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5.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挂牌服务,操作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

6.保持病房清洁、舒适、安静、安全、美观、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7.定期召开病人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定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8.进行各项操作时不接私人电话,不得干私活,病人不得请假外宿。9.各班护士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疾病护理常规及无菌操作,防止医院内感染和差错事故发生。

六、交接班制度

1.值班者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巡视病房,了解病情,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

2.病房应建立物品清点交班登记本和剧毒麻药登记本,及时填写各种护理记录单,根据需要建立病情交班报告本。

3.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应提前10分钟接班,清点器械物品、毒麻药品,并做好登记。阅读有关护理记录单,清点住院人数,在交接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护理、器械、物品等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者未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去。

4.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班。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因接班不清,接班后再发现问题,则应由接班者负责。

5.每班必须认真执行“五交”、“五不交”制度(五交:交病情;交思想;交管道;交药物、器械;交陪人。五不交:危重病人床边护理不周不交;各种管道不通畅不交;本班工作未完成不交;未做好下班准备工作不交;器械物品未清理好不交)。

6.白班应为夜班做好物品准备(消毒敷料、标本容器、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及特殊治疗用品等),以便夜班工作。

7.每天应进行晨会集体交班,交接班者要共同巡视病房,做好床边交班,检查昏迷、瘫痪等危重病人基础护理情况,有无褥疮发生,各种导管有无脱落,引流是否通畅等。

8.病情记录要规范,书写字迹清晰、整齐、无涂改、版面清洁,内容重点突出,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如见习期护士或未取得执照护士、护生书写护理记录时,带教护士或护士长要负责修改和签名。

9.晨会交班前护士长应检查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及危重病人护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利于护理工作安排。

七、护理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护士过医嘱时应做到及时、准确,同时做到每天上下午各查对医嘱一次(小夜班查当天医嘱)。

2.临时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及签全名。

3.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方可执行。

4.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重复一遍,经二人核对准确无误后立即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空安瓿,医师补开医嘱后,方可弃去。

5.每天整理医嘱后应总查对一次,必须二人查对。6.护士长每周和病房主治医师共同查对医嘱一次。

(二)执行时查对制度

1.临床科室:

(1)执行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有效期、批号,药瓶有无裂缝以及瓶口有无松动。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若有疑问,应查对清楚后执行。

(4)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5)对易致敏的药物,用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品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便以核对,并做好记录。

(6)输血查对:需经两人查对,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输血前需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无误后方可输入。查对者及输血者必须在配血单上签全名,以示负责。输血时,注意观察,保证安全。输血完毕后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2.手术室:

(1)接病人时,应查对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

(2)手术前,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配血报告、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查对无菌包内无菌指示剂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切器械及敷料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等,查对无误后方可缝合。

3.供应室: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包装以及化学指示胶带。(3)收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八、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接触病人前后应及时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必须戴口罩、帽子。

2.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志清楚。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3.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6.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性疾病的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7.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应即时以用含有效氯500mg/L ~ 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洗,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8.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9.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10.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未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11.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未消毒处理。

12.病人被服每周更换l~2次,特殊情况下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的衣物。

13.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未消毒。

14.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应装入有明显标识的黄色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15.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16.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未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17.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8.传染科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及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

九、护理抢救工作制度

1.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未到以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 5 量血压,建立静脉通路,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配血,止血等。并及时提供诊断依据。

2.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对危急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应有专人留守,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要详细记录;所有用过药品的空安瓿,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加以复核。

4.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取得联系。

5.抢救完毕,除做好抢救记录、登记和消毒外,须做好抢救小结,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十、护理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

1.报告程序:一般差错当事人当天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三天内向护理部报告;严重差错及事故立即口头向护士长或科主任、护理部报告,并积极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护理部及时向主管护理院长报告。

2.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时,病人用过的药品、血液、器械、标本、检验报告、病历资料等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涂改、弃掉,以备鉴定。

3.发生差错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在一周内组织讨论,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确定其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填写差错登记表交护理部;护理部每月组织科护士长进行讨论一次,并把定性和处理意见反馈给科室,科室一周内再将登记表返回护理部。

4.各科室(病区)设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记录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

5.病人有投诉并要求经济赔偿时应及时向医务部报告,纳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程序处理。

6.按卫生厅制定的《护理差错事故标准》对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处理,做到护理部、科室有分析、结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并反馈。

7.发生差错或事故的科室(病区)及个人,如不按要求报告,有意隐瞒不上报,一经发现按医院有关管理办法处理。

十一、药品管理制度

1.各病房根据医疗需要保存一定数量的基数,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应根据药品种类分别定位存放,做到标记明显,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应用,并有专人负责领取与保管。

3.毒麻药与限制性剧药必须设立专用小药柜并加锁,每班清点,保证基数,使用后凭医生开具的专用处方及药品空安瓿与药房交换。

4.每月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发现有沉淀、污染、变色、瓶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有涂改者,不得使用。

5.抢救药品须放于抢救车上,或设立专用抽屉加锁并存放一定基数,每日检查,定位存放,保证随时应用。

第五篇: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

一、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护士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履行各班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

(二)每天晨会集体交接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一般不超过15分钟。由夜班护士做详细报告,护士长根据报告作必要的总结,扼要地布置当天的工作。(三)晨会交班后,由护士长带领交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进行床头交接班。(四)除每天集体交接班外,各班均需按时交接。接班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阅读交接班报告和护理记录单。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交班中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出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五)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护士站清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六)交接班内容

1.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危重、抢救、大手术或有特殊检查处理,病情变化及思想情绪波动的患者均应详细交待。

2.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对尚未完成的工作,交班者应向接班者交待清楚。

3.床头交班重点查看危重、抢救、大手术、昏迷、瘫痪患者的情况,如:生命体征、输液、皮肤、各种引流管、特殊治疗情况及各专科护理执行情况。4.常备、贵重、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技术状态等,交接班者均应签全名。

5.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周大查对两次。每次查对后进行登记,参与查对者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须向有关医师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2.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或手术进行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无误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药瓶,经两人核对后,方可丢弃。抢救或手术结束后,医生应及时补开医嘱(不超过6小时),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当时抢救时间。

3.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

(二)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时必须做到“三查七对”(即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执行各项处置时,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后方可实施操作。

3.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药瓶、针剂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4.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5.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性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药瓶。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6.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对各种原因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做好记录。

7.观察用药后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三)饮食查对制度

1.饮食医嘱需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打印膳食护理单。

2.在床旁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后,按膳食护理单悬挂或更换饮食标识。3.发放饮食前,应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及饮食标识。

三、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四个级别。

(一)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2.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2.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1.病情依据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安全输血制度

(一)备血

1、根据病历,两人核对输血申请单上的患者信息。

2、两人持输血申请单和试管到床旁核对患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血型等,无误后方可抽血配型。抽血完毕再次核对标签与输血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等,无误后将标签贴于试管,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全名。

3、同时有两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两名患者的血标本。

4、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

(二)取血

1、根据病历,两人核对取血单上的患者信息。

2、取血者携带取血单、取血箱到血库取血。

3、取血者和输血科发血者共同查对取血单、输血记录单与血袋标签,查对内容包括: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血型、血袋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血量。

4、不得擅自更改标签内容,血袋标签如有涂改时发血者需签名。

5、核对无误后取血者与发血者分别签名。

6、注意事项

(1)取血后立即送回,不允许转交其他人带回。

(2)勿剧烈震荡血液,以免红细胞大量破坏而引起溶血。

(3)血液取回后,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30分钟。临床用血科室不得自行储血,暂时不输注的血液应保存于输血科储血专用冰箱中,直至输血前取走,暂存血液需注明原因并由主治医师签字。

(三)输血

1、输血前由两名护士根据病历严格查对输血记录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液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无误方可实施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护士携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记录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注,并于执行单上签名。

3、输血过程中注意

(1)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2)一般成人输血,一个单位的红细胞类血液须在2小时内输注完;机采血小板和冷沉淀以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

(3)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液之间需用0.9%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管路冲洗干净,防止发生血液凝集现象。调换每袋血液时,必须坚持两人查对。输血器连续使用12小时以上,必须更换新的输血器。

(4)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它药品,以防血液变质。

(5)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记录输血情况。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保留余血,以供检查分析原因。

4、输血完毕两人在输血记录单及医嘱单上签全名。速将废血袋放置于黄色专用医疗垃圾袋中,并加贴感染性标签送交输血科,保存至少一天。

患者佩戴“腕带”标识的管理制度

(一)全院所有住院患者及急诊门诊患者均要佩戴腕带,进行各项诊疗操作、转科交接、手术前必须核对患者腕带标识。

(二)为患者佩戴“腕带”时,实行双人核对,护士应向患者或家属交代医用腕带的用途,取得他们的配合。

(三)若在住院过程中发生腕带脱落、损坏,由病房护士及时根据患者信息补填,双人核对后佩戴。

(四)佩戴“腕带”标示应准确无误,新生儿患儿佩戴双腕带,松紧适宜,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血运。

(五)在患者出院、转出、死亡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取下腕带,按污染性垃圾进行处理。

下载护理核心制度及安全试题--答案(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护理核心制度及安全试题--答案(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

    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

    护理核心制度

    一、医嘱执行制度 1、医嘱必须具备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及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方可执行。医生将医嘱直接书写在医嘱本或电脑上。为避免错误,护士不得代录入医嘱。 2、医师开出医嘱......

    护理核心制度[范文模版]

    护理核心制度 目录 1、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2 2、护理查对制度 3 一、医嘱查对 3 二、服药、注射、处置查对 4 三、输血查对 5 四、饮食查对 6 五、手术查对(含介......

    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查对制度 (一)临床科室 1. 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科室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核对者双人签名。护士长每周参与全面核对医嘱一......

    护理核心制度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

    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

    护理核心制度

    第一章 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