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江西省高考满分作文:我想和您同行
2013年江西省高考满分作文:我想和您同行尊敬的鲁迅先生:
你好!
风停,雨静。穿过时光隧道,我终于见到了您。我真的想和您同行,我有很多话想跟您说,请容许我慢慢道来。
近来,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文,三怕周您。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怕奥数怕英文,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很困惑:他们为什么要怕您呢?莫非是因为您的文字太尖锐,他们不喜欢您直刺现实的文字?尖锐一点不好吗?我不懂,真的不懂。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很喜欢您,喜欢您冷峻的文字,喜欢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还喜欢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语一词,铿锵有力。我喜欢您的率直与坦然。
如今的社会,敢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的人似乎在减少,这个世界需要像你一样正直的人啊!我想和您同行,一起直面人生!我需要您做我坚强的后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听说有些地方的教材禁止选您的文章。知道这个消息,我是多么愤怒啊。那么好的文章为什么不可以入选教材,难道是因为中学生怕您吗?您的文章有那么多的闪光点啊,也可以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不过呢,您也不要难过,其实您有很多“铁杆粉丝”的,比如我,嘻嘻„„我没有骗您哦!还有呢,我们班也有好多同学喜欢您的作品呢!您的文字就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我们的心间。
还有啊,我十分敬佩您那种针砭时弊、勇于解剖的精神。您为了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毅然放弃学医,走上了文学之路。我想当时肯定没有几个像您这样有勇气有魄力的人吧!不过,我坚信:您那尖锐冷峻的文字一定唤醒了不少国人。在那个昏暗的年代,有您真好!我愿与您同行,倚笔走天涯!
对了,偷偷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哦。其实呢,我也很喜欢文学,我想长大以后成为一名作家,像您一样。我很喜欢文字,有事没事地写点东西。我都写了几千篇日记了,也是记录一些时事的。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要把它们编成书,您千万不要笑话哦!
呀,糟了,快下课了。我得先遛了„„拜拜。
此致
敬礼
您的“粉丝”
2013年6月7日
第二篇:2014高考江西省满分作文
2014年江西省高考满分作文
【作文真题】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以及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字数不少于700字。【文题简析】
根据材料语和提示语,锁定关键词“探究”“形式”“学习”“形式”等,解读出材料语的中心,确定中心论点。如“探究式一种乐趣”“学会探究学习”“学习在探究中升华”“在探究中学习”“赞探究性学习”等。
【优秀作文】
学会探究学习(议论文)
对于探究学习,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甚至是抱怨,但这些都不能改变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的事实,尽管在日常的课内外探究学习中,有着这些或那样的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仍然觉得:探究学习不可弃,我们必须学会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对未知和疑惑的不断追问。
在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想到闻一多先生回忆梁启超讲授古乐府《箜篌引》时说,梁启超先把那首古诗写在黑板上,然后摇头摆脑地朗诵了一遍,接着大声喝彩,叫一声“好”!“好,真好,实在是好!”并无半句解释。
那么,任公先生到底为什么要喝彩这首古诗呢?真的是如闻一多所说的“大师讲学,就是这样”吗?
究其实,我们分明看到任公先生对白发狂夫寄予了敬佩之情。先生为什么会对白发狂夫有如此情感呢?
“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它的主题,乃是疯狂与死亡。究竟是什么驱使一个人急急奔赴死亡?答案只有一个: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
虽然事情的发展会以生命为代价,但仍有不屈者勇敢前行,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在戊戌变法中慷慨就义的谭嗣同。这位湖南热血男儿,他本来是有机会躲过这场劫难的,可他却选择了做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流血的第一人。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诗篇,谭嗣同与白发狂夫有着同样的执着,梁启超对他们有着同样的敬佩!
任公先生演讲中十六个字的《箜篌引》,二十多年后为什么又让梁实秋先生仍然记忆犹新呢?
究其实,二十年后的梁实秋看到“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就想到了中国当时沧海横流的现状,想到了疲弱的祖国又到了该要革新的时候了,于是又一次想起了梁任公先生的那一次演讲,想起了先生讲的那首古诗。
是探究学习,是不断地追问,让我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有了全新的认识。
探究学习,是对权威和规则的勇敢挑战。在学习《秋兴八首》(其一),“塞上风云接地阴”一句中“塞上”一词在教科书中注解为“这里指夔州的山”,我对此质疑。
站在寒秋之中的诗人,极目远望,诗人看到了:“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这似乎暗示了是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衰败了,衰败到“气萧森”,在这就似乎流露了诗人的忧国之情。诗人还看到了:“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时的望,已经远远的超出了诗人的目力范围。诗人不能释怀的是时局的安宁,诗人知道此时此刻在边塞之上吐蕃人正在大举入侵,烽烟四起,阴云压地。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说明国家战事吃紧,有多少家庭都有在外征战和流落的人,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
在尾联,诗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思乡之情终于与忧国之情交织在了一起。
因此,通过探究学习,我认为,从诗的首联和尾联可以读到颔联中“塞上”是指“边塞”,而不是教科书上所说的“指夔州的山”。
探究学习,是发现答案和真理的有效途径。
在《过秦论》中,贾谊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先说“仁义不施”。两千多年来,“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的代名词。然而一想,哪一个王朝不残暴呢?你很难举出一个“不残暴”的帝王来,因为封建统治就是专制统治,即使是父子兄弟,也可能会遭到无情的杀戮。
再说,不是也有讲“仁义”的君主也亡国了吗?可见,贾谊讲的这个“仁义不施”不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或直接原因。
再看“攻守之势异”,那么秦攻天下与守天下的形势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贾谊在文章中说到“废先王之道”。就是说秦王朝废除周朝的领主分封制而实行中央集权制。
当年秦在攻取天下的时候,是举国同心,不管是贵族还是百姓,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些人图的是什么呢?图的是日后能列土封疆,所以,他们能与秦王同心协力去攻取天下,这样,胜算的机会就大得多。
而在守天下的时候,秦王“废先王之道”,打破了新贵族封王立侯的美梦,使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齐心协力了,所以,形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因此,通过探究学习,我懂得了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攻守之势异”。
平日里,在课内外的探究学习中,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每忆及,心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如在感遇的波纹里,一叶扁舟掠过思念的海,浪花满怀蔚蓝的恋情„„让我们在学习中愉快的探究,在探究中愉快的学习吧!
学习在探究中升华
探即探索,究即思考、明白,探究即去探索、明白事物。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都是必须的。
在课内学习中,探究是一种思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在课堂上教给我们知识,解疑答问,这就够了吗?不,不够,我们还需要对其内容进行思考、分析、论证,要有发问的精神。对比中外教育的模式,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是由上到下的传递式,即老师教,学生接;而外国呢,例如美英,则是平等地面对面交流,你的看法是那样,而我的看法是这样。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的平台。没有他人强加的观点,是纯粹的自己的观点。有这么一个对比,一名学生因喜爱小鸟,将其带入课堂,破坏了课堂纪律,老师发现后,转而对学生讲起了鸟类知识,并鼓励了这名学生,最后这名学生成为了生物学家。同样是将动物带进课堂,另一名学生却被老师当众责罚,沦落为一名“不良学生”。前者,对老师的话进行探究,探究成了生物学家,后者,轻信了老师的判断,一事无成。可见,探究之于人,如鱼之于水,不可或缺。
在课外学习中,探究是一种实践。走出课堂,走出考场,探索自然的奥秘。远离终日伏案的酸痛,远离纸上谈兵的苦恼,在实践探究中,明白事物的真理。鲁迅曾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既然吃过螃蟹,也许吃过蜘蛛,通过实践,他探究出螃蟹能吃而蜘蛛不能吃的结论。神农遍尝百草,为人们留下良药,在无意中发明了茶,这也是探究。而我们学生,要想认识自然必须得亲历自然。要知道:苹果是长在树上,花生是埋在土里,而芝麻是长在秆上。通过实践,我们既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又可以增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课内外学习的探究,才能塑造成人。哲学上讲,实践出真知。哲学上还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认识的思考。探究是塑造人们思考能力的炼金石,是培养人们实践能力的试验田。只有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的人才算是成人,只有真正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才算是成人。
重视探究,努力探索,让学习在探究中升华。
在探究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行乃知之始。”的确,“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可以通过书本获得知识,但是,我们更要在探究中学习。
这个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用双手去触摸,用眼睛去见识。在实践探究中,你会有新的学习感悟。没有体验过山区孩子们的生活,你很难学会如何面对苦难的生活,你很难学会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不幸。只有在实践探究中,你通过新感悟、新经历,你才学会如何去面对。很多优秀品德也不是靠老师、父母教育就能培养的,只有在具体的探索活动中探究才能成长,学会一些书本无法教授的东西。
在探究中,学习培养团队意识。一个教授曾为孩子们上过一节课。他想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于是,他给孩子们做了一个逃生实验。第一次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拉出装在玻璃瓶中的小球,结果因为瓶口太小,他们的争先恐后让他们失败了。正是在这种失败的实践中,他们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不一会儿,他们商量一番后,第二次,他们有条不紊的依次拉出了小球。他们成功了。在这样的探究中,他们学会了合作,正是这样的探究活动,让他们学习到了书本上无法教授他们的知识。由此可见,探究是一种多么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中,获得对知识新的感悟和思考。我们应该鼓励开展探究活动。有多少科学家不正是在一次次实践探索中获得灵感、吸取教训,从而取得重大突破。我们不应该让课本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我们需要到野外去考察,需要到实验室去研究。只有在探究中,我们的双手才会触碰到我们的思想,我们才会有创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我们需要自己扬帆掌舵,去探索已知或未知的世界。在探究中,检验已知或未知的世界。在探究中,检验勾股定理的奇妙,探索生物的生衍繁殖,让你的思维跟随探究的脚步飞翔。
在探究中学习,做一个真正的学者,在自己扬帆掌舵的船上,探索出一番新天地。
赞探究性学习
探究成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的学习方式之一,让学生们体验探究性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听取老师的教导。探究会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学习。
从古至今,教育不外乎就是老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而对这种教育方式,韩愈曾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可见,早在唐朝,便有学者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在探索中,我们可以对所学知识提出疑问,通过自己或团体的力量去证实,去解惑。期间,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合理运用已学知识来解答的能力。这样,我们便能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领悟这个知识,也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经过辛苦后获得知识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样便是学习中的快乐了。
在探究中,更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不论在哪个领域,真正的天才都是在探究中成就的。没有哪个伟人是靠他人传授而成为巨人的。倘若牛顿没有去探究那个掉下来的苹果,他能够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吗?倘若伽利略没有探究,又何来著名的斜塔实验?在探究中,我们能不断深入,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充实自己,也许你会在探究中发现自然的秘密、生活的真谛。
探究,要求我们主动思考。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便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先贤多么重视思考的重要性。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需要思考,思考我们所学知识的正确性,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在学习中的运用,思考过后,便是收获。在探究中,学生们乐于思考,乐于学习,更能收获到学习的快乐。
探究,是一个学习过程,他要求我们去发问、去思考、去解惑。这种学习方式,会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当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接收时,你便会发现它是多么可爱,多么令人惊喜!
探究,创造学习最高峰。
探究,成就学习上的巨人。
第三篇:妈妈,我想和您聊聊天(700字)作文
精选作文:妈妈,我想和您聊聊天(700字)作文
妈妈,感谢您十二年来对我的关怀。我们常常聊天,要么信口开河,要么倾诉着快乐与苦恼。但我有一句话一直不敢当面开口,只好用书写的形式表达。那句话是什么,听完您就知道了。
是谁帮我挤好了牙膏?是您,是谁将厨房划为危险区域?是您,是谁不让我接触扫把?还是您,您对我的关爱让我很是反感,下面我就举两个最令我反感的例子。
中午了,您正在厨房里做饭,我听着那锅碗瓢盆演奏的厨房交响乐,心不觉痒痒的,想一展我的才华。无奈,您正坐镇虎门关,硬闯不行,得智取!于是,我趁着您拿东西的空儿,溜进了厨房,岂料被您发现,刚要夺路而逃,又被您逮回来了,您不厌其烦、滔滔不绝地念紧箍咒厨房的危害。我听着,耳朵快磨出茧子了。我想:总有一天我也得做饭,为什么不让我学学呢?此后,您将厨房划为危险区域。我真想喊出心中的那句话呀!
还有,您不让我做家务,连扫地也不让我干。一个周末,我发现地板上有了灰尘,我多想有个有一个让自己打扫卫生的机会啊!但我又怕您的责怪,我迟疑了,到底该不该打扫呢?我有些举棋不定,看着近在眼前的扫把,我的脑子里仿佛出现了一白一黑两个小人。白小人说:你十二岁了,应当学着做家务,不然长大会吃大亏的。黑小人不耐烦地插过话:别听他的,现在还早呢,等你长大再学也不迟。最终,我听取了白小人的意见,鼓足勇气拿起了仿佛重如千斤的扫把,扫了起来,过程很顺利,没有人打搅。当您看见了干净的地板时,不由大吃一惊,我得意洋洋的炫耀了一番,招来的只有一阵责怪,说什么小孩子学好知识就可以了之类的话,我的心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凉了大半,我真想说出埋藏在心中许久的话呀!
妈妈,请给我一片自由吧!海南琼海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初一:全业弘 篇一:妈妈聊聊天
和妈妈聊聊天
妈妈,每当看到您头上的白发一天比一天多,脸上的皱纹一天比一天深的时候,我总想对您说:“妈妈,您辛苦你了,我爱您??”可每次话到嘴边,不知怎么的又咽了回去。今天我就借此机会跟您说说心里话吧。
十二年来,您为我花了多少心血,有多少个夜晚,您陪在我身边,与我一起完成作业,说实话,我也不想这样,可是那些题,我真的是狗吃刺猬,无法下手,您总是一道题一道题地给我讲解,又是画图,又是分析,不厌其烦;每当我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您总是尽量满足我的要求,于是就文具盒家里就有十几个。每次去到超市,您总是先看看有没有合适我的衣服,再找找我喜欢喝的奶,我拿了一大袋,您还告我拿两大袋吧,这些,我心里都记着。
因为我一到星期天就想到奶奶那边,您曾经说过,我不喜欢您,就喜欢奶奶,其实我并没有这个想法,您说,我怎么能不喜欢您呢,您那么爱我,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只不过我去奶奶那边,是因为那边更自由,在咱们这边,关在家里就是这么几个人,去到奶奶那边,住在平房里,可以随时出入可以随时串门,来家里坐的人也很多,家里热闹,再加奶奶这边,我想尝试干什么,奶奶都允许,您就不同了,什么事都不让我干,总怕我干不成,您想想,不尝试,能学会本领吗?我不是还学会焖大米饭了么?
妈妈,您爱我,我更爱您,希望您理解我,支持我,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篇二:我想和月亮聊聊天
我想和月亮聊聊天 夜幕降临,月亮悄悄挂在了夜空中。仰望那轮皎洁的明月,我的心中浮想联翩„„月亮,我想和你一起聊聊天。
你知道吗?你在我眼里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你时而弯弯像小船,时而圆圆像玉盘,时而又摇身一变躲在云层里,让我怎么也找不见。
你知道吗?古人写了多少赞美你的诗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看到你,远在他乡的游子就似乎看见了家,回到了妈妈身边。
你知道吗?我多想乘坐神舟十号去和你作伴。虽然有一颗颗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可她们离你那么远。在你孤单的时候,嫦娥姐姐会不会为你唱首歌跳支舞,陪你说说心里话?
你知道吗?你就是我的知心姐姐。把心事告诉你,烦恼立刻烟消云散;把快乐告诉你,我的喜悦就增加了一半。一次,我取得了好成绩。回到家中,你正挂在窗外,好像等着我给你报告喜讯呢。那天夜里,我睡得很香,还梦见你鼓励我继续努力呢!你知道吗?我多么希望妈妈能像您一样和蔼可亲。在家里,我是太阳,妈妈是月亮,而爸爸是地球,爸爸妈妈天天围着我转。妈妈以前总是那么亲切,可现在却常常阴云满面。看见我摆弄玩具,训我;看见我看漫画书,吼我。我多希望她能天天把微笑挂在脸上。
月亮,我还有好多好多心里话想要对你说。我和您相约,在明年的今天,我会再次和你聊聊天!
篇三:小学作文与某某聊聊天
和春天聊聊天
春天,正迈着轻快脚步向我们走来,小草钻出了地面,柳树吐出了嫩芽,迎春花也绽开了笑脸。“沙沙沙”,春雨下着,是春天的声音吗?我要和春天聊聊天。我问春天:“你是画家吗?”春天点点头,看呐,灰白的天空变得湛蓝湛蓝,光秃秃的树枝上变得嫩绿,大地上花儿的色彩数不胜数。迎春花也是娇黄的。我不禁对春天说:“你真厉害,大地被你涂上了富有生机的色彩。春天摇摇头,谦虚极了。我又问她:“你是个音乐家吗?”春天也点头,听呐,鸟儿在春天的指挥下,停在电线上,放开歌喉:“唧唧喳喳,唧唧喳喳。”小溪重新奔流起来,哗哗哗,我侧耳倾听:“真美妙啊!”春天挠着脑袋,咯咯地笑了。我说道:“春天,你真可爱,你是舞蹈家吗?”春天做做鬼脸:“当然咯,我可是大自然的舞蹈家,大家都跟着我跳呢!”春天的话不假,瞧,柳树摇起自己的绿辫子翩翩起舞,小草柔柔眼,在春风中,也开始跳舞,蝴蝶也在花丛中飞舞,春天真是舞动了大地。我睁大眼睛:“哇,春天,你真不愧是个舞者。”春天用手摸摸我的脸,问:“人们对我的印象怎样呢?”我拍拍春天的肩膀,说“很好哇!你的到来让我们脱下沉重的冬装,换上了漂亮的春装,你带来了温暖,驱走了冬日的严寒,还让大地恢复了生机。”春天兴奋地问:“真的?”我拍拍手说:“当然是真的!”“哈哈哈!”我们相视一笑。
春天要接着唤醒生命了,我和她握握手,看着她跳着舞,唱着歌儿远去。.和太阳聊聊天 清晨,一抹阳光照射在我的脸庞,睫毛微微颤抖着,懒洋洋地睁开了眼睛,这是什么?一粒粒微小的生物在太阳光中漂浮!我急忙跑到窗台前,啊!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刺激着我的鼻腔,这?是春泥般的味道,是小草刚出土时的清新味道,这使我不禁贪婪的多吸了几口。窗外,一栋栋高楼大厦上的玻璃在太阳光下显得闪闪发光,反射出一束束光芒。远处公园的柳树、河流更是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我抬头看了看太阳,没有中午时的火烈,没有傍晚时的唯美,给人一种很温暖的感觉,让我放松心态,深深吸了口气??“太阳公公,您真多变阿。”“呵呵。”一阵憨厚的笑声传来,我不禁一抖,立马带着警惕的语气问道“你是谁。”“呵呵,孩子,别怕,我是太阳。”可能是声音的缘故吧,我居然放松了警惕,可是不知为什么我居然相信了!我轻轻一笑:“太阳公公,您为什么如此温和?您的光真的好温暖,我喜欢。”“我想把温暖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微微一怔,“这样把自己的温暖献给别人不累么?您为什么这样做呢?如果您自己没了温暖变得冰冷冷了,要怎么办??”无数个问题换来的是一阵浅浅的回音,之后是一片寂静。
房间里还残留着一股淡淡的太阳气息,脑海中始终响应着刚刚那句话“我想把温暖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再次看了看太阳,沉默不语,心中的想法很复杂,可我依旧挂上了一抹浅浅的微笑。伸开双手,尽情享受着这些温暖。
太阳,谢谢你给我的温暖,谢谢你为我们所做的。“太阳!我喜欢你—你—你—”遥不可及的天空着荡涤着一串串回音。我仿佛又听到了那声憨厚的笑声。
和希望聊聊天
“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它栖息在灵魂里,唱着没有歌词的歌曲,永远不会停歇。”我正在读美国诗人狄金森的《希望》。希望是多么美好的呀!我闭上眼睛默默祈祷:上天,让我和希望聊聊天吧!这时,一朵棉花似的云,飘到了我的脚底,带我飞上了宝石般的天空。
“你好,我听到了你的祈祷,所以让棉花云接你到这里来。”这是希望在用她温柔的声音向我做出解释。
我睁大了双眼,面前这朵五彩的云上坐着一位天使,浑身散发着金光。
“你„„你是希望?”我惊讶的问她。
“是的,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吗?”她微笑着回答。
“我„„我想和你聊聊天。为什么我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你呢?”我认真的说出了心里的疑惑。
她微微一笑,对我说:“谁说的,你当然能够看到我,只不过我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形的。”
“无形?”我脑袋里全是问号。
“你想想,我的定义是什么?”她严肃地问道。
“你的定义是期望„„你„„在地震中期望过!”我激动地叫起来。
“是的,”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其实每个人出生时,我就把?希望?放到他们的心里,只是他们从未发现。当遇到灾难时,有人能从心里发现?希望?,有人却只能得到绝望。”
“是的,”我点点头,“我在书上读过这样一篇故事:汶川地震那天,有一位母亲的女儿不幸身亡。这位母亲并没有绝望,反而将自己的希望给予了其他孩子。她和救援队一起救人,每当救到一个没有母亲温暖的孩子时,她就会充当这一阵温暖。当她救到
妈,我是人类中的一员。”地球妈妈一听到“人类”这个词,身子颤抖了一下,恨恨地说:“你们又来干什么,又想来加害我是不是,你以为你们人类可以主宰我的一切,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是不是,咳咳。”我听了她的话,羞愧得无地自容,惭愧地说:“对不起,地球妈妈,我们错了,我们现在已经知错了,我们正努力保护您呢!”地球妈妈听了这句话,叹了一口气,说:“刚才是我太激动了,这也不能全怪你呀,你们人类是开始保护我了,不过自觉保护我的人少得可怜,去告诉人类,叫大家?亡羊补牢?吧,否则就没有生存的地方了。”电话挂了,我想了很多。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吧!
和小草聊聊天
冬爷爷的到来使世界变得冰冻,唯有生命顽强的小草还在与命运做抗争。一棵平凡的小草竟能这么顽强,在寒冷刺骨的天气里还能保持一点鲜绿。
一天早晨,我路过一片草地,听到了微弱的哭泣声,仔细一看是一棵小草在悄悄地潸然泪下。我很是奇怪,便走进问道:“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啊?”小草似乎被我吓到了,小声地说:“你是谁?”过了一会又说“都是因为你们人类,我的命运才会这么悲惨!”“我们人类?”我被它的问题问得莫名其妙,不知我们到底错在了哪。“你们人类如果不乱踩草坪,我们就不会面黄肌瘦的了。”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最近总有人在我们身上踩来踩去,从来不顾及我们的感受,好心人立了一个木牌:小草也有生命的,还没过两天木牌就被人摘了。”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这是我们的错。”说话间,一个人拿了一盆脏水泼到了小草身上,我责骂道:“你怎么这么没道德啊,小草也是有生命的!”那人不仅没有一点认错的态度,还凶狠狠地对我说:“小孩子不要多管闲事,知道我在干嘛吗?我这是在给小草“施肥”。”我火冒三丈,但没有还口,我知道我一个小孩子怎么说的过一个大人。小草连连叹息、泪如雨下:“算了,这样的事多了去了,我们小草的命运就是任人宰割的,活不了多久,我已经有很多同胞因为营养不良而死去。”我无奈的摇摇头:“我们人类太对不起你了,我代表伤害过你们的人类向你们道歉,对不起!”小草转过身去。我很同情它,安慰道:“没事的,虽然你现在面黄肌瘦的,但你听过一
首诗了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相信你们会变得茁壮成长的!”小草听了很感动,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谢谢你的安慰,我一定努力长大的,变成一棵健康的小草。”
回到家,我心里感叹到:我们人类做了太多错事了,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弥补它们,不能再让那些人伤害小草了,它们是无辜的,它们也有生命!
和小草聊聊天二
春天到了,小河边的小草露出了,绿绿的,充满了生机。我来到了河边看着那可爱的小草。突然,在我面前的一棵小草说话了:你好,小学生!来踏青吗?”我惊奇地问:“是的,来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谈谈吗?”小草有气无力地说:“你们人类太坏了,你刚才踩了我一脚,把我踩痛了。”我不好意思地说:“很对不起,不小心踩到你了,请原谅,我以后一定注意!”
这时,一个年轻人把一桶污水倒在了河岸边。小草毫不客气地说:“你们人类都把污水把花草树木污染了,有的小草被中毒死,有的树木被烧残废了??哎呀,我的身体里又吸进了污水,真恶心,想吐呀??”看着小草痛苦歪倒的样子,我连忙说:“小草,你太可怜了,忍耐一下,我这就给你洗一洗。我急忙找来一个小瓶,灌满清水浇在小草的身上。不一会儿,小草身子有点直了,我关心地问:“小草,你好些了吗?”小草喘了一口气说:“谢谢你,我现在好多了。你真好!你赶快给其他的小草了洗一洗吧!”我连连点头说:“好的!”我接着有给其他小草洗了身子,忙的我满头大汗。小草看到伙伴们都挺直了身子,脸上充满了笑容,高兴得跳起了舞蹈,其他的小草也都围着我边唱边跳起了舞蹈。我顿时感觉不好意思,脸有点红,但心里感到比吃了蜜还甜。这时,一个高些的小草说:“你这样关心、爱护我们,我代表小草家族感谢你,希望你一直这样,你长大一定会成为环保专家的,地球也会更加美丽的??”“谢谢你们的祝愿,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的,同时不让其他人给你们带来伤害的!”我坚定地说。这时,一棵小一点的草,高举着双手说:“这是我写给人类的一封信,你能替我带给你的同伴吗?”我双手接过信,说:“请放心,小草,我一定把你的信送给每一个人??” 我打开信一看,只见信中写到:“亲爱的人类伙伴们,我们同住在一个绿色的地球上,这是我们共同
下页 余下全文篇四:和希望聊聊天 和希望聊聊天
“‘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它栖息在灵魂里,唱着没有歌词的歌曲,永远不会停歇。”我正在读美国诗人狄金森的《希望》。希望是多么美好的呀!我闭上眼睛默默祈祷:上天,让我和希望聊聊天吧!
这时,一朵棉花似的云,飘到了我的脚底,带我飞上了宝石般的天空。“你好,我听到了你的祈祷,所以让棉花云接你到这里来。”这是希望在用她温柔的声音向我做出解释。
我睁大了双眼,面前这朵五彩的云上坐着一位天使,浑身散发着金光。“你??你是希望?”我惊讶的问她。
“是的,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吗?”她微笑着回答。
“我??我想和你聊聊天。为什么我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你呢?”我认真的说出了心里的疑惑。
她微微一笑,对我说:“谁说的,你当然能够看到我,只不过我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形的。”
“无形?”我脑袋里全是问号。
“你想想,我的定义是什么?”她严肃地问道。
“你的定义是期望??你??在地震中期望过!”我激动地叫起来。
“是的,”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其实每个人出生时,我就把‘希望’放到他们的心里,只是他们从未发现。当遇到灾难时,有人能从心里发现‘希望’,有人却只能得到绝望。”
“是的,”我点点头,“我在书上读过这样一篇故事:汶川地震那天,有一位母亲的女儿不幸身亡。这位母亲并没有绝望,反而将自己的希望给予了其他孩子。她和救援队一起救人,每当救到一个没有母亲温暖的孩子时,她就会充当这一阵温暖。当她救到
远处的她神秘的一笑,好像在说:“这需要你自己去发现!”
回到家中,窗外,日落之景映衬着,染红了半边天。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她的笑,也找到了我心中的“希望”。如今,我面临的“小升初”竞争激烈,尽管我没有收到目前我考过的任何一所中学的通知书,但是只要有希望,就不会停止。
走出门,抬起头,天空中云起云涌,万般变化,孕育希望啊!郑州市九十二中学六年级:徐佳玥
第四篇:高考满分作文 与探索同行
升格例文
问,与探索同行
大千世界充满了无数未知的领域,形成了一个个诱人的谜团。喜欢探索的人们往往不屈不挠,总要坚持不懈地调动一切智力、毅力和体力的因素,去探索,去征服。
问,与探索同行。
人们问自己也问他人,探索出那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真理。18世纪中叶,维也纳一个叫盎布普格的医生诊治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始终查不出症结所在。病人死后,经过解剖才发现胸腔内积满了脓水。他问自己,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还这样束手无策吗?不能!最后,他从用手指敲击酒桶的情景上得到启发,探索出了通过叩击胸腔、倾听胸腔音变就可以诊断出胸部疾病的方法。
人们问前人也问自己,从前人的理论中深入探索,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发现真理。亚里士多德认为,推一个物体,当不再推它时,物体会归于静止。1000多年后,伽利略对这个似是而非的论断产生了疑问。于是,他用实验推翻了这个结论,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
有的科学家在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中,不断生发疑问,问前人问自己,进而获取丰硕的新成果。卢瑟福从阿尔法粒子小散射的实验中证实原子核存在后,发现原子核的质量数与质子数不符,他产生了疑问。于是,他不断地问前人问自己,继续研究,坚持实验,终于成功地证实了中子的存在,极大地推动了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这对于一个只知重复实验,不善于提出质疑并思考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们都像卢瑟福的那位学生那样,只知埋头工作,而不善于发问,不善于思考,成功了不知为什么成功,失败了也不知为什么失败,好像是在兢兢业业工作,其实这只是木偶度日。问,引发了思考;问,又能牵引思考。问,是荒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始终激励着在荒漠中勇敢穿越的旅人;问,是暗夜里永远悬在北方的夜空中的璀璨的北极星,始终为在探索中无畏的勇士们指明方向。问,不但能使人类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而且还能使人类占领高科技领域,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哥白尼说过:“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而在勇于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问的精神,好问,勇问,善于问。让我们问天问地,从天地万物中获得知识;让我们问自己问他人,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吸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让我们带着问上路,让问与探索同行,不断上下求索,去获取知识,获得真理。
问,与探索同行。
第五篇:2013年江西省高考满分作文选
2013年江西省高考满分作文选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不少于7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今年看似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一道考题,出题者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来做评价,讲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但出题者显然是转了一个弯,他并没有让你评价所怕的对象——奥数、英文、周树人,而是让你就“怕”与“不怕”展开感想和思考。这样,作文实质上还是由具体的事件让学生上升到生活中的普遍性的道理上来思考。
先说说中学生为什么会怕——奥数、英文、周树人。
首先说奥数。国际上有奥数比赛,也许外国人并没有怎么当回事,而我们中国人因为历来有讳忌别人说我们“病夫”“弱智”的口实,所以向来重视各种比赛,尤其是国际上的比赛,——我们可以不管全民身体素有多差,但奥运会一定要多拿金牌;我们可以不管全民的文艺素养有多低下,但钢琴比赛、歌剧大赛一定要出现朗朗、李云迪和戴玉强、廖昌永等样人;甚至我们可以不管文化保护得如何如何,但我们的“申遗”一定要多。因此,有国际奥数比赛,中国的孩子的聪明劲就必须得显露出来。所以全中国的中学生就得学奥数,学好奥数就可以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甚至保送上重点大学,问题是中国这些年获得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金牌没少往回拿,可是风云消散过后,并没听说他们后来发明创造什么。不过后遗症显然出来了,那就是奥数似乎是理科思维、聪明或是能上名牌大学的代名词了,于是普天之下莫非奥数。这样,对于那些不喜欢奥数的同学而言,自然是怕之又怕了。
再说,英文。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学习一门外语甚于学习本国语言的。其原因也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英文也是晋级食禄的台阶,中考要考,高考要考,大学“四级”、“六级”要考,研究生要考,出国更要考。所以,作为中国的孩子其学英文苦不堪言的情状就可想而知了,说起“英文”就不是一个“怕”字了得的事。
说起怕“周树人”,这恐怕是出题者有些落伍了。因为现今的初高中教材中“周树人”已经删得没几篇了。前些年确实有“怕”的现象,鲁迅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晦涩难懂,再加上有些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就使得一些中学生怕“周树人”,其实,这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就今天而论,“周树人”也可以代指传统语言教学,学生确有“怕”的现象。
从客观上分析这些“怕”的对象,并不是本材料要论述的重点,这只是帮助我们明确一些问题。而本材料要论述的重点应是“‘怕’与‘不怕’”的主观态度。其实,不光是奥数、英文、周树人,对于任何一个科目来说,都有其对其“怕”与“不怕”的学生;而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也都有其“怕”与“不怕”的科目。“怕”与“不怕”总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可能有些喜欢挑战的学生正因为有此“三怕”而喜欢它们呢?因为叫别人“怕”的东西正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所以,写作此文,考生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考“奥数、英文、周树人”,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是在一定时期内都无法撼动的。这正如世界上的许多事一样,它不因我们个人的“喜欢与不喜欢”“怕与不怕”而存在,“喜欢 1
与不喜欢”“怕与不怕”,这只是我们个人的思想态度而已,外界客观改变不了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来改变它。
(一)《为学》中有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套用这样的说法我们来问自己:学习有难易乎?怕之,则易者亦难矣;不怕,则难者亦易矣。喜欢,则难者亦易矣;不喜欢,则易者亦难矣。“怕”与“不怕”不在难易,而在态度。
(二)有些人因为距离而密切,有些物因为可怕而喜欢,有些事因为繁难而接近。因为距离,我们想拉近彼此;因为可怕,我们想战胜畏惧;因为繁难,我们想迎接挑战。因此,“怕”是“不怕”的开始,“不喜欢”是“喜欢”的前缘。
满分作文:
“树人”需要鲁迅
在当下,中学生有三怕,怕奥数、怕英文、怕鲁迅。对于前两者,我倒心有戚戚焉;对于后者,我不仅不怕,反而喜欢。
当今中国的中学生,目光盯着升学,压力山大。奥数、英文是两种特别的东西,它能帮助中学生走上升学的捷径,中学生总是怕学得不好,拿不到高分,而语文学科无论怎么考,分数既高不上去,也拉不下多少(这是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共识”),且语文课程中的“鲁迅”更是难得如同蜀道,以致大部分同学都“仰天胁息坐长叹”。
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甚至晦涩难懂,确实并不浅显。但这能成为我们怕的理由吗?纵观先秦诸子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又有哪一个是既浅显的?对于精华,唯有一字一句仔细琢磨,方得真滋味。“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生活安逸了,人就被生活所累了。”“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发人深省,难道都让红尘掩盖了它们?
世事沧海桑田,思想却亘古不变。
“鲁迅”这个名词就其本质,已经不再是周树人的笔名,也不是一代文豪的代称,而是正义力量的象征。试看当今社会,孔乙己化身为教授,不是“窃书”,而是“抄书”;阿Q复活了,在网络炫富炫阔;祥林嫂复活了,在底层呻吟;乏走狗复活了,披着专家学者的镀金外衣,依然向着穷人狂吠;闰土复活了,失学打工,没有了美丽的家园„„谁怕鲁迅?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鲁四老爷之流。
中学生不应怕鲁迅,应当正视社会现实,不能只沉迷于书本。脱离社会的书本知识断然不能有助于中国的进步!
如果中学生只被奥数、英文统治头脑,只为分数而学,到头来,思想必定是一片废墟。急功近利的学习只能损毁我们的未来,未来中国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学者。怕鲁迅,就必定不能“树人”。“人”树不起来,地平线上就不会升起复兴崛起的希望晨曦!
【名师点评】文章首先援引材料,概述了‚三怕‛的原因,随即迅速将话题重点转到‚怕周树人‛,表现出考生对材料的深切理解以及把握重点的写作能力,接下来驳斥鲁迅文章‚晦涩难懂‛的论调,并以古代文学作为反证,指出‚对于精华,唯有一字一句仔细琢磨,方得真滋味‛,并枚举了鲁迅的一些格言。尤为醒目的是,联系当前社会阴暗面,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复活‛来表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正义的渴求。这样写文章,本身就有对鲁迅精神的传承。最后,文章站在国家繁荣富强的层面上论及‚怕周树人‛的后果,回应本文立论‚‘树人’需要鲁迅‛。文章首尾呼应,脉络清晰,论理有据,表现出了一种人文情怀。
在怕的背后
“奥数、英文、周树人”,大多数中学生谈之色变,我们因奥数难寻的解题方法而退缩,因英文脱离母语原则而不敢迈进,最后面对周树人艰深难懂的文字,我们彻底恐惧。这一系
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
“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维”。
我们所惧怕的“奥数、英文、周树人”恰恰是需要我们进行长时间、深度思考的。但如今的中学生早已被家庭、社会圈养成一个个只知享乐、不会思考的“沙发人”。现盛行的娱乐节目一步步地蚕食着青少年走向勇于探索的好奇心,一步步地引导者青少年走向仅仅满足于大脑皮层微量兴奋的深渊。想想古时“闻鸡起舞”的志士,“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还有“凿壁偷光”的读书人,他们抛却惰性思维,勇于向课本中艰深难懂的知识发起挑战,终将难以降服的知识收入囊中。“奥数、英文、周树人”,确有难以接受之处,但如果我们能破除惰性思维,征服这一切自然不在话下。
“怕”的背后,有老师的引导不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一语点破老师的作用。著名英语专家俞敏洪在创立“新东方”初期,便坚持“新东方式教授方式”,并规定所有新进老师,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这是因为俞敏洪知道,只有正确的教学之道,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只知道照着教辅念,不注重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打开知识这扇大门,最终让学生对知识感到恐惧。“怕”的背后,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在德国,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将文化知识不断运用到生产实际中,也正因为这样,德国的青少年乐于接受知识,也乐于应用知识。相反,在我们国家,不健全的教育体制制造出一堆眼睛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扫描仪,而非真正四肢健全、头脑发达的知识分子。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应试教育制度下学习目标的绝对化,让我们对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东西产生不满、厌倦甚至恐惧的情绪。
在“怕”的背后,我们逐渐慵懒的思维宣告着对“难点”的让步;老师的不当引导尘封了我们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另外,教育体制存在的漏洞抹杀了我们探索的兴趣。“奥数、英文、周树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惰性的思维、学校和国家不完善的引导方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社会的畸形的价值取向。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头扣住材料中的‚三怕‛现象,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一系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观点明确,旗帜鲜明。紧接着从个人(自己)、学校(老师)、国家(教育体制)三个方面,设置了三个分论点(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维‛,‚怕‛的背后,有老师的引导不当,‚怕‛的背后,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并逐一展开论证,思路清晰,说理透彻。最后又对这三个方面加以总结,结束全文,铿锵有力,引人深思。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时时处处紧扣材料,既不旁逸斜出,也不拖泥带水,充分挖掘‚三怕‛背后的原因,深入思考学校教育的现状,既显示了考生善于思辨、精心布局的能力,也表现了中学生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揭露问题的胆略和勇气,确实是一篇立意深刻、结构严谨的考场佳作。
难易相生,怕与不怕相生
道学学派的鼻祖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几千年前的老子就道出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有时,怕与不怕就像天平的两端,你起他就落,你落他便起。
“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流行语,一定有其根源。
何为畏惧?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说:“畏惧是当一个人没有能力解决某一事物时产生的恐惧、退缩的情绪。”
在此,我便暂且以“怕奥数”为例来说明吧!众所周知,奥数是一门十分难的学问,特别是文科生,更想对其敬而远之。我们可以把“奥数”理解为“深奥的数学”,对一般人而
言,深奥的数学往往超出其承受范围,所以,同学们会对奥数产生畏惧感,怕触碰奥数;然而,俗话说“跳一跳,摸得到”,对于一些智商较高的同学,他们有能力去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于是乎,他们对于奥数的喜爱便胜于害怕。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说是如此,大多数的中学生智力相当,却还会出现害怕与不怕的区别。
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而我要说: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并不是一个数学天才,然而他有一颗强大的心,面对数学问题,他从不退缩、不逃避,反而选择直面难题、认真钻研,体味其中的乐趣。于是,他强了,畏惧便弱了,他对数学的喜爱也就多了一分。最终,他登上了数学的“高峰”。
徐志摩在《想飞》中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怕与不怕,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只有当你鼓起勇气,鉴定你那颗追求向上的心,直面问题,你的喜爱便会战胜畏惧,你便会攀上高峰。
【名师点评】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引用。一开始就引用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的名言,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指出‚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既巧妙地切入了所要论述的话题,又自然地引出中学生‚三怕‛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三怕‛时,先引用理查德•怀斯曼的名言,进而引出第一个层面的分析,指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后又化用林徽因的话,从第二个层面展开论述,指出‚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两个层面各有侧重,前者侧重思维能力,后者侧重思想心态。最后又引用徐志摩的话巧妙地结束全篇。这些直接引用或化用的名言,既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衔接起论证的过程,同时也彰显了考生丰富的文化积淀。
我想和您同行
尊敬的鲁迅先生:
你好!
风停,雨静。穿过时光隧道,我终于见到了您。我真的想和您同行,我有很多话想跟您说,请容许我慢慢道来。
近来,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文,三怕周您。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怕奥数怕英文,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很困惑:他们为什么要怕您呢?莫非是因为您的文字太尖锐,他们不喜欢您直刺现实的文字?尖锐一点不好吗?我不懂,真的不懂。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很喜欢您,喜欢您冷峻的文字,喜欢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还喜欢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语一词,铿锵有力。我喜欢您的率直与坦然。
如今的社会,敢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的人似乎在减少,这个世界需要像你一样正直的人啊!我想和您同行,一起直面人生!我需要您做我坚强的后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听说有些地方的教材禁止选您的文章。知道这个消息,我是多么愤怒啊。那么好的文章为什么不可以入选教材,难道是因为中学生怕您吗?您的文章有那么多的闪光点啊,也可以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不过呢,您也不要难过,其实您有很多“铁杆粉丝”的,比如我,嘻嘻„„我没有骗您哦!还有呢,我们班也有好多同学喜欢您的作品呢!您的文字就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我们的心间。
还有啊,我十分敬佩您那种针砭时弊、勇于解剖的精神。您为了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毅然放弃学医,走上了文学之路。我想当时肯定没有几个像您这样有勇气有魄力的人吧!不过,我坚信:您那尖锐冷峻的文字一定唤醒了不少国人。在那个昏暗的年代,有您真好!我愿与您同行,倚笔走天涯!
对了,偷偷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哦。其实呢,我也很喜欢文学,我想长大以后成为一名作家,像您一样。我很喜欢文字,有事没事地写点东西。我都写了几千篇日记了,也是记录一些时事的。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要把它们编成书,您千万不要笑话哦!
呀,糟了,快下课了。我得先遛了„„拜拜。
此致
敬礼
您的“粉丝”
2013年6月7日
【名师点评】文章有三忌:忌庸、忌陋、忌袭。本文作者围绕题意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信,在阅卷现场瞬间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作者多用短句,叙事风格直白,语言浅显清新,如叙家常,还略带调皮,符合书信体和高中生的性格特征,相较于那些板着脸孔来说教的文章,更舒展,更能让人容易接受。同时,文章联系现实进行论述,更显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