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恩格斯演讲稿
这是带花园的宽敞的三层洋房,恩格斯诞生的地方,恩格斯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办的一个纺织厂,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开始扩大营业。在当时看来恩格斯算是典型的富家子弟了,衣食无忧,上个学认几个字挥霍下青春不想干了就下学继承他老爸的工厂,继续着祖辈的生活。。。。但是恩格斯就是恩格斯啊!从小恩格斯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在他老爸看来这孩子就是不上道!恩格斯的老爸对子女的教育就是宗教的虔诚主义还有无条件服从。但这点小恩格斯就是做不到。即使畏惧老爸打他屁股也不愿意无条件服从。
后来恩格斯被送进了巴门市立学校,在学校里我们的恩格斯同学可了不的啊,简直就是个全才什么音乐美术骑马射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样样精通,恩格斯同学对外语的造诣更是非同一般,只是在中学时期就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英语 后来的恩格斯同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共学会用20多种语言。
爱北斐特中学代理校长汉契克博士曾称赞恩格斯“操行优异”,“谦虚、真诚、热情”,“资质很高”,有“独立的思想”,“理解能力很强”,并善于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中学毕业后恩格斯便被他的父亲强迫退学回家了,随后就到了不莱梅商行进行学习。
中学时代的恩格斯十分注意观察生活,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极端贫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憎恨虚伪的工厂主,同情劳动人民,常常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分文不剩地送给穷人。
在小学时就显露才华。他的学识全是靠自学而成的!恩格斯精通二十几种语言。,恩格斯的更多才华在自然科学和军事学方面!恩格斯在自然科学方面著有<<自然辩证法>>,在军事学方面,他能准确的预测战况!因此了解恩格斯的人都将其称为将军。
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革命共产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
第二篇:恩格斯名言
恩格斯名言
1、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2、自然,要不是每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
3、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
4、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5、资本家为自己的利润而斗争,工人为自己的健康,为每天几小时的休息而斗争,以便在工作、睡眠和饮食之外,还能人一样地从事别种活动。
6、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的最后一句话始终将是:工人阶级的解放!
7、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期待产品的另一种分配,那就等于希望电池的电极和电池相连时不使水分解,不在阳极放出氧和阴极放出氢。
8、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9、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10、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
11、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仅这一点就已堵塞了任何要求独裁的密谋狂的道路。
12、婚姻本身和以前一样仍然是法律承认的卖淫形式,是卖淫的官方外衣,并且还以不胜枚举的通奸作为补充。
13、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14、共产主义者一向是最活动最有知识的会员。
15、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
16、城市和农村的对立的消灭不仅是可能的。它已经成为工业生产本身的直接需要,正如它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需要一样……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地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也不是什么空想。
17、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18、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
19、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20、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的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
21、只有通过大工业所达到的生产力的大大提高,才有可能把劳动无例外地分配于一切社会成员,从而把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使一切人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参加社会的理论和实际的公共事务。因此,只是在现在,任何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才成为多余的;也只是在现在,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无论拥有多少“直接的暴力”,都将被无情地消灭。
22、家庭,即以生产为目的的社会结合的最简单和最初的形式。
23、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使用奴隶服役。为了能使用奴隶,必须掌握两种东西:第一,奴隶劳动所需的工具和对象,第二,维持奴隶困苦生活所需的资料。
24、复杂的劳动包含着需要耗费或多或少的辛劳、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
25、幽默是表明工人对自己事业具有信心并且表明自己占着优势的标志。
26、如果成员之间在分配方面发生了比较大的不平等,那么,这就是公社开始解体的标志了。
27、在最古的自发的公社中,最多只谈得上公社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妇女、奴隶和外地人自然不在此列。
28、只有获得胜利的可能性非常大时,才可进行决战。
29、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
30、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
31、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
32、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33、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
34、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35、他(傅立叶)第一个表明了这样的思想: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36、普选权会强迫统治阶级对工人表示好意。在这种情形下,无产阶级的四、五个代表便是一种力量。
第三篇: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txt结婚就像是给自由穿件棉衣,活动起来不方便,但会很温暖。谈恋爱就像剥洋葱,总有一层让你泪流。恩格斯在从1873年开始撰写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试图通过各种自然科学成果,将辩证法引入自然界建立辩证的自然观。概括他的辩证自然观主要有如下观点:
1,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前提,但这种统一并不在于存在,而在于物质性。它包含3层意思: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多样的,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中,存在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的区别。高级的物质形态及运动形式总是由低级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产生。但前者却不能完全还原为后者;同时也不存在物质运动的终极和根本形式。一切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处在永恒的变化和发展中。各种运动形式既有本质上的差异性,也有相互转化上的同一性。
2,这个世界的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物质和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离的;物质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都只有被各种不同的事实所充满,才是实在的和可以计算的。由于时间和空间本质上是物质的,因此也是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的。正是处在各种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中,时间和空间才获得意义;正是各种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处在永恒的相互转化中,才使得时间和空间无始点无终,是一个无止境的展开过程,这也就形成了时间的永恒性和空间的无限性。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的;正如比较早的哲学家(笛卡尔)所说的:存在于宇宙中的运动的量永远是一样的。因此,运动不能创造,只能转移。”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从单纯的位置移动到思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其中机械运动是最简单、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因此不论是分子、原子还是生命或思维运动,都不能没有机械的位置移动。各种运动形式都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自然界的整体系统。
4,宇宙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眼下的地球、生命和整个太阳系都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而决非一次创生。正是这个逐渐生成的历史填平了诸多“不可逾越”的鸿沟。新的自然观点获得完备:“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据此,他根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概括了整个宇宙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非生命到生命,直至自我意识的载体??人类得以出现的发展演化过程。有了人,就有了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
根据辩证法,“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现存的事物不论经过多少亿年和多少万代,最后都会无情地死灭。但并不是说,一切事物来到这个世界只有一次。“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永远不会丧失,因此,它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5,自然界的辩证法是恩格斯自然观的核心内容。在他看来,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都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它集中地体现了自然、历史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并具体表现为: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3条规律都曾经被黑格尔作为思维规律加以阐明,并强加于自然界和历史。而恩格斯则是坚定地表明:“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些对立,以其不断的斗争和最后的互相转变或向更高形式的转变,来决定自然界的生活。”
那么,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究竟与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存在着怎样的差别与联系呢?
就其同一性而言,都是立足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来看待自然和社会,都把整个世界看作是物质的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就其差异性而言,马克思更加强调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或人和自然之间的中介作用,认为认识自然不能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作用。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实现这种统一的中介就是人的社会实践。因此,思维的运动在马克思那里决不只是对事物的单纯反映;进行反映的意识同时是人的“实践批判”活动的一个要素,因为思想作为现实的本质之组成部分,总是潜入被思想所反映的现实。
而恩格斯却把自然辩证法分为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两个系列;前者是后者在头脑中的反映。尽管这两个系列的规律本质上是同一的,但在表现上却不同。主观辩证法描绘的规律是可以为人的头脑自觉运用的;而客观辩证规律则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这样,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或者宁可说,不是用头立地而是重新用脚立地了。”因此在恩格斯那里,自然和人、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不是被人之历史实践结合起来的,人作为自然过程的进化产物,不过是自然过程受动的反射镜,不是作为生产力出现的。这样,有关外部的现实就被恩格斯僵化地看成只是“事物”的总和。“我们头脑中的辩证法只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进行的、并服从于辩证形式的现实发展的反映。” 在马克思那里,自然和历史难分难解地交织着,而恩格斯则把二者看成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不同的适用领域,并把辩证法的各个要素从具体的历史内容中分离出来,紧缩成《自然辩证法》中表述的“三大规律”。
第四篇: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后感1《自然辩证法》导言,体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总体思想。
历史的发展是任何力量也阻止不了的。“哥白尼革命”使“自然科学从此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己发展的权利,开始了新的历程。当然,在中世纪,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是科学家们用鲜血和生命顽强斗争而开创的历史。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科学的发展必将推动人类认识的进步、促进哲学思维的发展。正由于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恩格斯还以大量的科学史实为依据,说明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近代,自然科学多数处于搜集材料阶段。由于力学有了较高发展,人们似乎以为力学规律是万能的,企图用力学的观点去说明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把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机械论的观点,从而逐渐形成自然科学研究中长达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被培根和洛克移植到哲学中来,就形成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其中心思想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从本质上来说,是与自然科学相悖的,阻碍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最终使它陷入神学的禁锢之中。由于产业革命的推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也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到系统地整理材料并把它们上升到理论概括的高度。自然科学各领域的划时代发现,导致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破产,恩格斯在此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确立了新的自然观。从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到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再到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完成了人类自然观的伟大变革。
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为指导,具体地描绘了从原始星云到地球,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命起源到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图景,表明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恩格斯以物质永恒运动和无限发展的思想为指导,说明自然界总是处于各种运动形式的生灭转化之中,整个自然界就是在这种转化过程中展开自己的发展历程。恩格斯最后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无限循环的重要思想并确立了它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重要地位。
读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我掩卷沉思。在恩格斯的眼里,历史上所有的科学成就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对此感到特别佩服。这是对知识掌握到一定层次的境界,一种永远激励我们后人上进的境界。通过《自然辩证法》导言的.学习,对我启迪最大的,是前人博大的哲学思想,是前人为科学奋斗甚至献身的精神,当然,那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可以这样说,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技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它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同步,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社会大系统中。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而且,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能够使我们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上,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该永远牢记,“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更应以前辈科学家们用鲜血和生命顽强斗争而开创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历史的精神为榜样,力争开创我们事业的新天地。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后感2其实,笔者真正的在对哲学有概念上正确的认知,已经是很晚的时候了。而且相信我身边的很多同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哲学就和宗教一般“虚无缥缈”和“不知所云”,虽然事实并非如此。在初次意识到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于当今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的时候,我决定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做进一步了解,因此我找到了恩格斯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攥写的《自然辩证法》,打开这本书后,我阅读了其中的第一篇论文,也是整本《自然辩证法》的导言。这篇文章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涵盖众多学科,其内容涉及领域浩繁广阔。同时,也令我从新认识了这位对当今世界影响深远的德国大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总体而言,《自然辩证法》是想要揭示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毕竟,这本书中的内容是建立在百年间无数自然科学家对自然界的观察,探索,研究和实验过后所得出的一系列结论之上的。正如恩格斯在书中写到,“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这在“导言”里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博学的恩格斯给读者展示了众多学科领域的巨大发现,涉及了天文学、生物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一些宗教文化领域;星云假说,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也有被称之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细胞理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在这样繁杂的学科发现成果里,恩格斯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将之整合为一个整体,建立了一套自然哲学理论体系。通过自然辩证法理论中的对立与统一,一般与特殊,联系与发展等关系,指导科学工作者们更多地横向思考问题,将自然哲学当作从“自然科学”通向“大自然”之间的灯塔航标。
从星云假说到能量守恒,再到生物进化论,恩格斯看到了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有力佐证。文中反复提到的太阳系和所谓的“宇宙岛”——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恒星系,其产生与消亡的始终,也让恩格斯更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永恒的运动。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了解人类与猿的区别,即直立行走、有准确音节的语言、手的特定分化和工具使用与制造等等,阐明了人对自然界的具有改造作用的反作用,即道出了生产的终极意义;并且指出了只有人类能够利用自己的大脑与双手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这一切其实都揭露了一个问题,事物的普遍联系,自然科学的发展虽然是在不断的往精细化的方向进发,但是其相互间的固有联系是永远也抹杀不了的。这一辩证的思维正是指导一切自然科学研究的法宝。正如恩格斯在“导言”中说到的,“用思想的彻底性去补救有缺陷的知识”。
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自然科学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得益于人类所制造的工具在不断地革新改进,而结果就是,人类所获得的知识也是呈现爆炸式增长。而一个个惊人的发现与理论成果正不断地检验着自然辩证法,证明着后者的科学性。也许我们现今的普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量都远超两个世纪前的科学家们,但是因为我们所欠缺的是拥有站在哲学高度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所以科学发现的灵光总与我们失之交臂。而一些诸如诺贝尔奖得主一样的科学家,他们往往也是优秀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拥有着卓越的思辨能力,以及运用自然辩证法理论来审视整个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可以把握永恒运动的真谛所在。
人类社会因分工得以进步繁荣,自然科学也因不断分支细化的深入研究而高速发展,然而当一切走向瓶颈的时候,我们应当在此时停下埋头摸索的脚步,直起腰杆,抬起头展望一下整个大自然,领略感悟她的伟大与非凡,跳出自己熟悉的小领域,拨云见日,一览众山小!也许就会闪现出柳暗花明的感悟。这就是自然哲学的价值所在,就是哲学的魅力!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后感】相关文章:
1.恩格斯名言
2.恩格斯名言汇编
3.恩格斯名言精选
4.有关恩格斯名言
5.恩格斯经典名言
6.恩格斯名言赏析
7.恩格斯的名言
8.恩格斯个人介绍及名言
9.关于恩格斯名言精选
第五篇:恩格斯名言17句
恩格斯名言17句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且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众望所归的领袖。
恩格斯名言
1、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2、只有获得胜利的可能性非常大时,才可进行决战。
3、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4、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
5、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
6、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
7、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
8、幽默是表明工人对自己事业具有信心并且表明自己占着优势的标志。
9、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10、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
11、复杂的劳动包含着需要耗费或多或少的辛劳、时间和金钱去获得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
12、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
13、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14、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
1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16、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
17、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