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热点回答
7、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不可偏废
我国城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即使将来实现了高度城镇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不可偏废,要协调推进,“双轮驱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现阶段应将县城和中心镇作为重点,构筑新型城镇体系。县城和中心镇是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重点发展县城和中心镇是低成本推进城镇化的做法,可以使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较好协调起来,应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进行建设,鼓励引导城镇通过多种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财力普遍吃紧,建议国家财政逐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省级财政相应加大对下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建立项目专项资金等方式,加快建设县城和中心镇道路、交通、供水、排水、供气、网络、教育、医疗、环卫等配套设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应出台政策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的积极性,利用好社会资金。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培育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
认真处理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一是高度重视耕地的有效保护。加快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和激励机制,设立国家耕地保护基金。二是构建以保障农民权益和推进农村发展为核心的土地动态调控管理机制。对各地涌现的“迁村并镇”现象要加强规范引导,及时纠正一些不良倾向。三是加快改革土地使用制度。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修订完善相关土地法律制度。鼓励地方探索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体系,在符合规划和农民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平等权益,实现在统一土地市场中“同地、同权、同价”,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四是加快农村住房制度建设。应探索给农民发放房产证的途径,允许以房产证申请质押贷款。可选择一些地区进行试点,积累经验。
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1.在政策导向、金融信贷、市场培育上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2.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加大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尤其要大幅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3.保持惠农政策连续性,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加快出台政策,切实扶持农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二是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补贴力度。扩大建材下乡政策试点范围,尽快全面实施。对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民,各级政府应给予一定建房补助。三是加大对牧民和林农的扶助力度,缩小惠牧、惠林政策与惠农政策的差距。
加快促进“空间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变。城镇化绝非单纯的城市空间扩张,其实质是通过相关制度改革和建设,使农民转化为市民,真正融入城市。其中,各项制度建设,如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统一就业制度、土地使用和住房制度、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是最为根本的,只有农民变市民才真正城镇化了。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速推进相关制度的改革,争取在“十二五”期间有突破性进展。
推进城镇化要善待农民。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搞强迫,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周转指标使用所获得的收益应全部返还“三农”,这也是产权在法理上的要求。农民进入城镇或集中居住区居住后,要切实解决好长远生计和社会保障。对已进城的农民,要让他们在就业择业、劳动报酬、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租购、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8%-60%,届时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8-9亿人,这势必会推动城市能源消费量和二氧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因此,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实现城市向低碳化转型,已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2010年,国家启动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被列为首批试点城市。试点目标着眼于研究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但总体而言,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所需关键技术尚不明晰,相关部门也很难进行有效的引导、管理和评价。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应该以下述战略目标为突破口:
1、能源低碳化。一是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潮汐能等清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二是加快研发煤炭制取氢气技术、氢气储存与运输技术、碳中和技术、碳捕获和埋存技术等,实现煤的清洁安全、高效利用。
2、经济低碳化。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二是实现经济结构的低碳化。经济结构决定经济发展的能耗总量和强度,也决定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因此,应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避免重化工业过度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3、社会低碳化。一是推行建筑低碳化。建筑的建设和使用是刚性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发达国家建筑使用能耗占其全社会总能耗的30%-40%,我国的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约28%,且还有上升趋势。二是推动交通低碳化。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创建低碳机动化城市交通模式。据测算,同等货物通过铁路运输的碳排放仅为高速公路的5%-20%;自行车作为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在城市有限空间内的通行能力是小汽车的20倍。三是引导消费方式低碳化。通过经济激励和宣传教育,促进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低碳产品,减少能源浪费,如:尽量使用节能电器、节能灯、新能源小排量汽车,选择公交出行等低碳消费习惯。
4、排放低碳化。排放低碳化指在温室气体从城市系统排出后,通过人为手段对温室气体进行吸收和固定。排放低碳化一是扩大碳汇,即利用林木生长吸收二氧化碳的生态功能,通过植树造林、生物固碳,提高森林捕捉、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二是研发和推广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技术,即通过人为技术手段捕获和固定大型发电厂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这将成为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法。
根据发展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提出以下具体对策建议:
1、以制度创新推动低碳城市发展。我国城市要向低碳化转型,就要在政府层面建立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体系、行动计划、推进机制,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并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政策的实施。在低碳城市的制度安排方面,应加强能源立法,建立健全能源
法律体系。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鼓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税收、贸易、产业、政府采购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激励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和产品,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等。
2、以科学规划引领低碳城市发展。一是在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方面,应提高高碳产业的规划准入条件,降低其发展速度,加大其退出力度;加大低碳产业的规划发展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加快经济结构向低碳化转型。二是在交通规划方面,应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优先规划低碳出行的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设施,同时保证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系统完备。三是在建筑设计方面,应充分考虑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设计,采用供热计量控制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延长使用寿命等。通过规划手段增强碳汇能力,就要求在城市规划中,多建生态景观,少建体现“形象工程”的大面积硬地广场和草坪广场,多造树林绿阴地,提高城市绿地单位面积的绿化功能和吸碳功能,保留自然山体和河湖水景,进行城市屋顶绿化等。
3、以低碳技术支撑低碳城市发展。为克服制约低碳城市发展的技术瓶颈,我国应高度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术,尤其针对提高重化工行业能耗的新技术;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着眼于中长期,做好战略技术的储备。同时,应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争取发达国家的技术转让,如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等。
政府应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尤其在新城建设规划中,应将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必建内容,纳入住房小区建设规划。
现状:“两小养四老”现象普遍
“随着30年前独生子女政策的施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两小养四老’的普遍现象已经越来越突出。”全国政协委员王孝询对重庆老龄化的情况曾做过仔细调查。
截至2009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513万人,占老龄人口总数的16.2%,高出全国3.7个百分点,其中需要照护的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有66.2万人,占老龄人数的12.9%,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这些老人不同程度地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
但另一组数据却显示,养老服务机构的现状让人忧虑。2009年底,全市1262所养老机构只有床位6.8万张。王孝询说,按照3%入住养老机构的社会需求计算,全市513万老人需要15.4万张床位,目前缺口达8.6万张。
问题:高投入低收益导致发展缓慢
市场需求大,养老服务机构为何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一床难求”的状况?
委员们调研发现,主要原因是建设成本高,服务收费低,经营效益差,投资回收期长,从而影响了社会资金的投资积极性。
调查发现,目前我市养老机构每张床位平均造价在7万元以上,其中包括房屋建设费、设施购置费和税费等。而社会办养老机构平均每人每月收费800—900元,全护理老人收费标准最高不超过1500元。收支相抵后,大多数养老院只能勉强维持营运,甚至略有亏损。如江北区侨发老年公寓,总投资700多万元,自2003年建成开业以来,经营状况一直较好,但到去年才开始赢利25万元。据测算,建设投资需20多年才能收回。
另外,进入养老院的老人大都体弱多病,有的甚至失能失智,容易出现老人意外受伤甚至死亡事件,但目前没有责任界定、赔偿标准等相关制度,养老机构的权利缺乏保障。在调查的30所社会办养老机构中,有14所养老机构发生过意外事故,共赔偿医药费和死亡赔偿金等38.5万元,其中最高的赔偿金额达6万元。
“如此高投入、低收益产业,绝大多数企业不愿投资,一般个人也无能力进入,由此,便形成全市社会办养老机构低投入、低服务、低收费、低效益的低质营运怪圈。”王孝询说。
呼吁:政府大力支持养老机构。“如果养老困局不能得到有效破解,最浪漫的事未必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委员们在集体提案中呼吁,政府应大力支持养老机构的发展。
按床位补贴养老院。提案认为,应该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把养老服务业作为一个产业予以扶持,对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进行补贴。
参考实际情况,建议由财政按新增床位数对养老院给予5000—10000元的建设补贴;按实际收住老人数,每人每月给予50—100元的运营补贴,帮助社会办养老机构新建和改扩建,增强服务能力。
税费及水电气价给予优惠。如果说发补贴是鼓励养老院开起来,减免税收则是减轻养老院营运负担。
委员们建议中央尽快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包括免征养老机构企业所得税、育养服务收入营业税,免征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产税和使用税;减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集中绿化建设费、排污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水、电、气、电视等的安装增容费、初装费,用水电气按居民价格收费,有线电视维护费减半收取等。
城市改造预留养老院地盘。为了避免养老院无地可建的尴尬,委员们还建议将养老机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优先解决建设用地。在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规划中,要求住房小区按一定比例配建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
统一购买保险防范风险。针对老年人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现状,提案建议政府健全相关保险制度,制定《养老机构意外事故处理办法》,确保社会办养老机构健康稳定运行。王孝询说,还可以由政府出钱,统一为养老院的老人们购买意外事故保险,提升养老机构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
我国于2009年6月1日正式施行《食品安全法》,2010年1月20日正式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好转。但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系统性的、长期性的工作。以奶粉为例,继2004年阜阳奶粉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2009年皮革奶粉事件为引爆点的奶粉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重大打击了我国乳制品行业,2010年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产量开始出现下降,且下降幅度在12%-13%,同时严重挫伤了我国乳制品的消费者信任度,2010年我国婴幼儿奶粉的供应量大约56万吨,其中外国品牌的婴幼儿奶粉的提供量已经接近一半,上升明显。
我们认为必须从制度层面上改革创新,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为此,建议:
1、完善现有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健全的法律体系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赖于欧盟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制定详细、执行到位。其包括一般食品法规、食品污染物规范、饲料卫生规范、动物用药残留规范、农药残留规范、渔产品检疫规范、肉类加工产品规范、基因改造产品规范和植物检疫规范等方方面面。借鉴欧盟的经验,我国在实践中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食品安全法》,且执行落实到位。
2、明确政府责任,建立国家层面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目前我国有食品安全委员会、卫生、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等多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既存在工作交叉也存在工作盲区。建议在国家层面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在全国统一执行,同时明确应急机制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主观上故意瞒报、不作为、隐瞒信息的追究法律责任,严格执行问责制。根据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食品贸易的不断国际化,尽快建立与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相一致、相协调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对已经检出的尚无标准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尽快制定标准和检测方法。加大科技投入,尽快研制和开发食品安全关键检测技术与设备,提高快速、准确检测和鉴定食品中危害因子的技术和能力,检测技术和标准也要与世界接轨。
3、确立“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管理。将监管执法重心向下移,建立协作机制,严把食品源头、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严查严办各种违法行为。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加大力度宣传食品安全。在配货方面采取集中管理,支持现代食品流通网络的建设,规范农村食品销售标准,加强对农村集贸市场的管理。充分发挥农村维权网、安全监督网、12315举报网,卫生监督网的作用,建立农村消费维权监督点,设立协管员,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4、细化并认真执行食品安全召回制度、食品市场巡查制度、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案卷制度。关于食品召回制度。对于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食品,生产者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对于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安全标准被召回的食品,生产者在采取补救措施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关于食品市场巡查制度。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制定详细的巡查计划,突出巡查重点,完善巡查方式,增加巡查频次,提高巡查效率,层层落实巡查监管责任,从查主体资格、查经销食品、查包装标识、查商标广告和装潢、查市场开办者责任、查经营者自律情况等方面严格巡查操作。关于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案卷制度。既重视监督检查的现场笔录,要求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记录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监督检查记录经监督检查人员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签字后归档;同时重视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信用档案,要求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5、及时公开食品安全信息。目前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信息公开情况很不理想,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 只有少数食品生产企业公开其信用信息,部分政府网站食品安全信息已经一年没有更新。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食品安全法、行政许可法等的规定,与食品安全监管有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食品生产标准、食品安全执法等方面的信息,都应当得以主动公开、周期性公开,便于人们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情况。如果出现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要及时进行有关信息的披露,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慢性病防治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一类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研究证实,慢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慢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和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从2005年到2015年的10年间,我国仅由于糖尿病心脏病、中风导致的医疗费用就达5580亿美元。慢性病不仅严重影响社会劳动力的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导致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由慢性病引起的巨大经济负担越来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形成沉重压力。
另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较低也是令人担忧: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29.79%、安全与急救素养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15.86%、基本医疗素养7.3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和肥胖病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与营养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现出总量大、增长快、城乡差别小等特点。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中,有高血压患病人群1.6亿;糖尿病人9700万;成人超重2.0亿、肥胖病人0.6亿多,分别为成年人口总数的22.8%和7.1%。大城市中这个比例则达到30.0%和12.3%;成人血脂异常病人1.6亿,为成年人口总数的18.6%。
10年来,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窜升了31%,农村中患病率同样迅速窜升;同1996年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上升了39.1%;同1992年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了39%、肥胖率上升了97%。从高血压患病率来看,城乡差别已经不明显;血脂异常患病情况也是如此,城乡差别不大。如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仅为26.6%、24.7%、6.1%。患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儿童肥胖率、血脂异常这种被认为属于老年人的疾病,已经年轻化。
第三方面,我国慢性病防治的公共卫生建设还亟待加强。主要体现在我国对公共卫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一个地方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往往重视医院的建设和医疗设备的投入,对人民群众健康教育的体系和队伍建设显得比较单薄。大多数城乡居民只有患病后到医院看病,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得到健康知识的指导,这就导致了往往因为小病发展成为大病,损害了身心健康,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另外,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人才队伍建设也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基层公共卫生队伍的建设,主要是针对一些急性传染性疾病,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急性传染病防治的地位已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替代,这就导致了老一代公共卫生人才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之基层公共卫生事业人员,长期缺少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的机会和新一代公共卫生事业防治人才培养跟不上,使我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第三,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上也明显不足。由于我国整体卫生事业的投入占GDP总量就较小,加之仅有的投入又主要用在医疗条件的改善上,这就导致了我国严重的卫生公共安全隐患。如2003年的“非典”事件,给我国现行的公共卫生政策带来的严重警示。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有两个思想误区: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迷信,认为经济发展了就会带来公共福利的改善。二是对市场的迷信,我国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了改革,把医疗卫生事业逐步的推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但是忽略了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和产出,导致我国的卫生事业出现了
“重医疗,轻预防”和卫生保健的严重不足。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彦峰同志指出:那种认为“医疗卫生只是社会福利,是单纯花钱的”观点是错误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强国富民的基础,“保护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胡锦涛同志也在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健康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形成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才能创造世界、改变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
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时,应该把医疗卫生费用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体系以及医疗保健网络,将会使国民的健康素质大大增强,患病的人就会大大降低。这既是最大的节约,也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投资。
加强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思考建议:
第一,充分认识发展人民卫生事业、人民健康是重要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准确定位各级政府公共卫生中的职责,加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要摒弃区域经济发展GDP唯一的思想误区,要把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机的协调。要完善相关法律,强化行政手段,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定位,保证公共卫生的公共性、公益性和公平性。建议对地方行政领导的考核,把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成绩做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第二,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资金的投入与管理。我们建议各级地方政府组织,要针对本地区、本部门社会经济发展和流行病学的变化,不断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资与管理。一方面,对一些公共卫生设施比如:地方基层防疫站的检验检测设备、地方妇幼保健站的卫生设备、基层公共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一些相关的健康科普书籍的投放等等,要给予一定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要纠正那些公共卫生投入是赔钱的买卖错误思想,对一些挪用公共卫生资金用做它途的做法,要坚决查处和纠正。第三,对公共卫生资金的投放,要做到公正、公开、公平、透明,并做到对边远和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投入的倾斜。
第三,理顺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的关系。公共卫生应当是一种城乡一体的、覆盖全民的、完全免费的体系。而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则应根据国情,城乡分治,稳步渐次推进,特别是不能把城市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混为一谈,从而模糊两者的责任主体和功能定位界限。我们认为,医疗机构可采取多元化的办医方式,可以引入一定的市场行为,而公共卫生系统,应由充分体现社会公益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政府投入作为主体,其它社会公益组织和个人投入做为辅助的形式。
第四,明确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3大体系。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城市应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预防、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加强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建议农村每村和城市的每个社区建立健康教育中心,由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基层医疗单位,长期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并做到健康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长期化。
第五,要重视和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对推进我国公共卫生的建设发展着重要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中国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所推行的农村医药卫生扶贫、边远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欠发达地区培养医学人才“爱心阳光工程”,中国医学基金会糖尿病基金委员会所倡导和推行的“防治糖尿病,服务在基层活动”,对我国慢性病的防治、健康科学知识的普及,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议政府部门,重视这些公益组织的地位,总结其成功经验,表彰其先进个人,推广其先进做法,营造全社会关注人民健康事业是光荣之举的舆论氛围,倡导更多的社会人士,参予到发展人民健康事业的行列中来,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公共事业建设不足;反复拆建规划性差;城市建设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多;大拆大建的矛盾突出;脱离实际追求国际大都市。
近3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但城市建设中的痼疾非但没有得到根治,反而又有新的发展,令人忧心忡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城市规划论证不充分、不合理。人们常说的“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政府换届,规划改样”,无视专家意见“搞一言堂”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治,从而犯了不少常识性错误。超高层建筑防火问题未得到切实解决,就遍地林立。道路交通规划缺乏全面的前瞻性研究,就盲目发展这个中心区那个核心区,以致交通堵塞在许多城市成了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首都效应。所谓首都效应,就是北京干什么,外地也跟着干什么。北京建了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等建筑,地方上也照葫芦画瓢,盖了不少剧院、体育馆。钱是花了,效果如何?任何建筑,要从本地实际需求出发,不仅技术上要可行,经济上也要合理。现在,各地许多标志性建筑都存在经营成本过大、后续利用困难等问题。
千城一面。到大陆城市去看看,感觉每个城市都差不多。类同的规划,类同的建筑,类同的景观,甚至连楼盘的名称也类同。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大家热衷于大拆大建,结果把城市的个性和灵性给扼杀了。真是令人痛心!
高大全思想横行。各地竞相攀比高、大、全——你高我比你还高,你大我比你还大,如同放卫星一样,你一亩地搞1万斤,我就搞2万斤,这难道不是大跃进思维模式的翻版?
建筑师缺乏话语权。建筑的决策权不在建筑师的手里,建筑师往往只能起到参谋、陪衬的作用,政府投资的建筑,大都是谁官大谁说了算。值得注意的是往往还有暗箱操作,导致建筑造价飙升。
非洋莫取。我国在科学技术上还相对落后,所以总在找差距,这是完全正常的。可是,建筑上的差距,往往仅是形式上的差距。要知道,形式上只存在差异,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即使外国是好的,中国人也不一定接受。近年来,我们对外国人的建筑方案奉若神明,如果外国人做了在国外都不敢用的新、奇、特,就更以为了不得啦!总认为洋和尚会念经,瞧不起中国建筑师。1958年我们自己设计的人民大会堂,现在看,也很好嘛!5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自信了?
被破坏的近现代建筑和被不断复制的假古董。对古代建筑,痛定思痛,大家脑子里还有根要保护的弦,可是对近现代建筑,却几乎没有保护概念。10多年来,在城市大发展中,不知拆了多少有历史意义的近现代建筑。有一个城市为了建新楼,把一个一百多年的天文台给拆了,试问全
国还有几个百年前的天文台?当年德国人建的济南火车站拆了,哈尔滨的老火车站也给拆了。你说可惜不可惜?相反,各地却热衷于造假古董,“中国传统文化城”、“明清一条街”,花样翻新,不一而足,甚至有人想复制老北京的“八大胡同”,简直不可思议。这些劳民伤财的假东西又有多少价值?
建筑的质量问题。据有关资料介绍,大陆建筑物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年。在地震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幢幢的学校、民居在瞬间烟消云散。楼房下陷、倾斜甚至倒塌也时有发生,被网民戏称为“楼脆脆”、“楼歪歪”,这说明在建设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管、或者在设计上有欠缺、或者存在腐败问题,令人担心的是,这些被曝光的建筑质量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建筑质量人命关天,所以一定要尽快进行全面的、扎实的检查及修补。
献礼工程、政绩工程、标志性工程仍大量存在。许多地方政府为了面子,为了政绩,违背科学,不少建筑缺乏充分的前期论证和准备,匆匆上马,赶工期,抢时间,刚剪完彩又花大钱改造,总是这样折腾的话,老百姓受不了,国家也受不了!
第二篇:公务员热点
【热点面对面】第三十九篇——公务员辞职 背景简述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2年12月4日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总书记在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提出整治四风问题,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对于革除时弊的决心和实干精神是上至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下至平民百姓都有目共睹的。
正是对作风问题的真抓实干,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务员首先感受到“改变”,首当其冲的就是所谓“灰色收入”的断绝,津补贴的取消,甚至是合理福利的扣发。一时间,网络上大量出现“吐槽”公务员收入太低,养家困难的博文或帖子,与公务员收入相关的话题在网上被热议。一些知名的学者、教授也相继加入到这场讨论中来,如某党校教授的《公务员涨工资,洗洗睡吧》、某博主的《公务员涨工资,谁不痛快?》、甚至还有《公务员涨工资与“东莞挺住”》。
有评论就认为公务员的待遇降低有可能会导致“队伍不好带”的问题,影响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还有人担心会有大规模的公务员“辞职热潮”。辩证观点
一、灰色收入的不合理性
所谓的灰色收入,就是指曾几何时,某些公务员拿到手的见不得光的收入,如吃拿卡要的所得、企业或者相关单位的“礼物”、单位擅立名目发放的福利(如过节费、年终奖等)。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灰色收入”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是涉嫌违规违纪甚至是涉嫌犯罪的。取缔“灰色收入”自然是民心所向,也是巩固共产党领导的重要举措,是整治不正之风的具体践行。对于某些人因 “灰色收入”被取缔所表达出的不满,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有坚定的立场,不能对因失去“灰色收入”而哭穷的公务员表示任何的同情(与抱怨工资待遇低虽实质上相差无几,但意义上却丝毫不能划等号)。
二、公务员待遇的高与低
除去“灰色收入”之后的公务员待遇也不能简单的根据工资数额定性其待遇的高低,我们应当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物价特别是房价的水平,以及通过与当地地位相当的企业员工相比较,得出相对合理的评价,如上海的8000/月与贵州的8000/月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公务员待遇的高低,与企业员工一样,只有一个原则,就是其待遇是否与其付出,其劳动成果相匹配,当然,因为公务员工作性质及其成果考核的特殊性,怎样科学评估公务员的工作绩效,恐怕是摆在政府相关部门眼前的重大课题。
三、“金饭碗”破碎后求职目标的理性回归
以前公务员这一职业被称为“金饭碗”,一方面是存在诸多的隐性福利、特权,另外一方面是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缺乏合理的考核退出机制。只要一朝成“公”,便可逍遥一生。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作风运动的常态化,“金饭碗”的含金量已然大不如前,这其实不是一种退步,而是巨大的进步。公务员这一职业只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不应是“官老爷”,也不应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金饭碗”破碎后,我们期待报考公务员的求职者们求职目标的理性回归,报考是因为这一职业能够满足我们的职业预期,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符合我们的兴趣爱好,发挥我们的性格特长优势。
这篇文章对公务员辞职热并没有很清晰的分析,需要再找资料。
【热点面对面】第四十篇——舌尖上的安全 【热点关注】
李克强总理在今天上午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3月5日人民网)
【热点分析】
在国家对食品监管屡出重拳的当下,近些年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有问题不能忽视。除了监管不力等因素,食品监管标准漏洞较多。
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中只涉及62种化学污染物,而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公布了相关限制标准2522项,美国多达4000多项,日本则达数万项。对于生鲜奶,我国标准规定每毫升细菌含量不得超过200万个,但欧盟等地区的规定为20万个。还有,我国允许的“农残”量要比欧盟和美国高出数倍;植物奶油被曝光有危害,但我国没有强制性的限量标准等。这些年,我们的食品标准却一直未能与时俱进,更没有随着社会发展态势进行提升和提高,比如近年来接连出现一些跨国公司的产品在海外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但跨国公司随后都声明其在华产品“安全”、符合中国标准,正是因为我们的安全标准低。
《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也就是说,食品安全标准是“活”的,而非“僵尸”。而我们的不少食品安全标准却能保持二三十年不变。有的大企业甚至会为了自我利益、行业利益,而绑架标准,坑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如果将食品监管比作一个筛子的话,我们的这个筛子网眼太大,很多“问题食品”都被监管者“筛”下去了,所以,才总是出现“舌尖上的不安全”。食品问题,光批评监管者是不够的,更要堵上这个“标准太低、门槛太低”的漏洞。
据报道,2007年上半年之前的若干年间,我国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2007年以来的有关数据则再次显示,我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始终稳定和保持在99%以上。为什么出口食品就安全了呢?因为国外的食品安全标准非常苛刻,比如“欧盟几乎是国际上公认对食品安全要求最严格的地区,我国企业生产的乳制品很难进入欧盟、美国等标准严格的市场。”再比如发达国家的食品标准往往处于“动态”更新中,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有较好的联动机制,一旦发现了不良态势,食品标准马上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这些高标准,迫使中国食品企业不得不入乡随俗,提高食品安全系数,用精益求精的心态对待安全生产。
因此,应该早日修改“内外有别”的食品安全标准,对标准进行“大换血”,让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祐康集团董事长戴天荣所言,“加快清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尽快发布实施,早日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既要补漏,更应从严,破除部门利益,“舌尖上的安全”才有望得到真正落实。本人总结:
食品安全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1、监管不力;
2、标准较低且滞后 措施:
1、加强监管;
2、标准和国际实时接轨,【热点面对面】第四十一篇——雾霾治理
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下,没有人会成为看客。人民日报在今年1月14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
(一)控制措施
一是对主要污染源进行控制,包括对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区域联防联控等。
二是加强灰霾天气预测预报,如开展灰霾天气预测预报方法研究和业务平台建设,为公众提供防御指引,为政府实行动态调控环保措施决策服务。
三是根据气象条件动态调控,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根据气象条件预测,对主要污染源实行动态调控。
(二)治理措施
一是政府完善法律。国外治理大气污染立法先行,现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立法尚不完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已实施13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订,PM2.5控制的法规体系。如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增加区域联防联治内容,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通过立法修订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等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化石能源占中国整体能源结构92.7%。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化石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三是企业节能减排。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就是要‘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要推进清洁生产,靠科技的投入转变生产方式,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进而实现节能减排。
四是提倡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需要全民参与的事业,每个人都应该增强减排意识。需要全面实施绿色转型,包括发展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就每个公民而言,环境的清新需要每个人的力量。从自己开始,努力做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自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三篇:公务员政审有关问题及回答
公务员政审有关问题及回答
!问:读大学的时候受过学校处分,这个对报考公务员影响大吗?是不是 政审的时候就会被刷掉啊!答:如果处分进了档案,政审的时候影响很大。问:通过政审了就能当公务员吗? 答:到了政审这一关,一般都可以过了,除非你报考时作假了,不过这一 段时间有点长要耐心等。
问:我的人事档案在人才交流中心,随便找了个档案挂靠的单位,请问 政审的时候会有影响吗,我应该如何办?是尽快把档案拿到现在单位还 是? 答:一般来说是不会有影响的。
问:公务员的政审是如何具体运做的? 答:政审就是了解一下你的社会情况,比如:学校里的表现,街道的情 况等。
问:政审是怎么回事情,流程如何?政审是否和提档是一回事情? 答:政审是用人单位对你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进行一次调查,包括查看个 人档案以及到你工作和学习过的地方进行实地访问,另外对你的直系亲 属也进行考查。有关规定,自己曾经受过刑罚及直系亲属中有正在接受 刑罚的则不能录取,如果你曾经被单位开除或者有重大处分都有可能影 响录取,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直系亲属的政治立场如果与当前社会相背离 的也不能够录取。提档是指,体检和政审合格后,单位正式录取你,由 用人单位出面到你档案的存放地提取档案。机关单位的个人档案一般由 用人单位人事和政工部门保管或者由当地人事局管理。
问:公务员政审会不会去银行调查个人信用情况 答:政审指政治审查 政审工作一般应由基层党组织负责进行。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可以派党 员前去调查,也可以发函请有关单位的党组织协助调查。有些政审工作,由于情况特殊,也可以由上级党组织负责进行。
跟你的个人信用情况没关系。
问:我瞒报了在职的身份报考了公务员,现在要政审,怎么办? 答:报考公务员是有限制的,但是你现在的身份实际应该是事业单 位下属企业的在职人员,确实属于瞒报,比较麻烦。如果当时招考 中没有要求一定是应届“待就业”毕业生,原则上只要原单位开具职同 意报考的函并在录取后同意你离转档就行了,如果确实有要求,由于你 的就业报到证是开到这个单位的,所以是隐瞒不了的。所以,请你要先 与现单位沟通好,请他们先同意你报考公务员。其次,再到公务员职位 所在单位咨询,看是否有这个要求。否则,有一方不同意,就算你通过 笔试面试体检和政审,调档案时也是会出问题的,到时两边都得罪就不 好了,可能让你连现有的职位都丢掉。
问:我是 07 年的应届毕业生,尚未参加工作,现在考取了公务员,到 哪里政审,是我毕业的学校还是我的档案所在地 答:你的档案是以什么名义那出去的!如果是工作的话,那就是档案所 在的。如果不是,则应该会到学校。
问:治安处罚影响公务员政审吗 答:不影响,只要不被判刑,都不要紧的。但如果被刑事拘留,在公安 部门会留有案底的,不过也不会影响公务员政审。
第四篇:公务员面试回答技巧汇总
公务员面试回答技巧汇总
问:你认为你自己有哪些优点,你认为你比较适合做哪些工作?
答:我从不认为自己有特别突出的优点,我认为自己大学5年最重要的收获是学到了一些分析问题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我是学计算机的,在日常维护中,尤其是在检修的过程时,经常牵涉到一些复杂问题的简单化,经常需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反复验证,以便能够把握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我觉得这对我十分有益。另外在计算机及一些计算机软件、网络的设计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计算机及一些计算机软件、网络是要考虑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在日常工作中常常要考虑使用者的因素,因此。以上两点我认为非常重要,而这两点已经扩充到我对待生活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口头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还不错,我觉得我能够胜任。。的工作。
问:假如领导派你和一个有矛盾的同志一起出差,你如何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样的事情你是如何处理的?试举例说明。
答: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观点和立场,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假如我和一个和我有矛盾的同志一起出差,我想首先应该开诚布公,因为有矛盾,就把许多东西隐藏起来,这只会加深误会,假如互相坦诚相见,以一种客观,不带个人情绪的态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你原先自认为十分得意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你先前反对的看法和观点可能只是一个事物的另一侧面,你们原来在许多方面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我个人认为在处理矛盾问题上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俗话说的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心胸狭隘是化解矛盾的大敌,而一个心胸狭隘的人是绝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我在上大学时,同寝室一个同学喜欢在寝室随地吐痰,我很不喜欢这一点,但他脾气比较暴躁,如果我直接向他说,矛盾就会激化,对此我采取了以下方法:一是通过别的同学委婉地表达我对他随地吐痰的反对态度;二是经常拿一些有关随地吐痰危害自己和他人健康的书籍放在寝室的桌子上,使他能够看到;三是我在他在寝室的时候也吐痰,但是不在寝室里吐,而是在外边吐,暗示其应到外边吐痰.3你有一个很好的工作设想,你经过实际调查认为这个设想既科学又可行,但你的领导和同事们很固执,你采取什么办法说服他们与你合作?
答:第一如果产生这种情况我会感到很遗憾,但要一片公心,不能心存怨恨觉得领导和同事不同意你的方案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第二认真查找自己方案的可行性,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会出现自己意料中的效果而且也不会出现不良的后果.第三和领导和同事们进行沟通,问清楚因为是麽原因不同意你的方案,并虚心听取他们对你方案的意见,很多时候由于阅历不足等原因,方案并没有可行性.第四如果方案没有问题,那么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说服工作,统一思想.如果是涉及到荣誉的问题,可以将你的想法公开当作大家讨论集体的结晶.当你和领导意见有冲突时,你如何做?
当我的意见和领导的意见发生冲突时我会做如下处理(1)、服从领导,严守纪律---这是我党的一条工作原则,我会首先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处理问题(2)、假如我认为自己的方式会更好的话,那我会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私底下把自己的意见以比较婉转的方式向领导提出,私下向领导提出后如果没有被接受,还应服从。---因为我们的工作经验不足,政策水平有限。所以,要相信领导,相信组织。(3)、假如领导的事的方法违反法律,那么应当不执行领导安排,并及时向上级组织反映。依法治国是党和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所以是不能眼睁睁看着领导违法办事而予以配合的。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如果觉得领导的方法不是很好,经过适当的交流后,还是应当执行领导的最后决定。
当前青少年犯罪成上升趋势,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关注,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并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措施。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目前所出现的青少年犯罪上升的状况林人担忧,他们本应该坐在教室里学习,为明天打基础,由于社会原因.家庭.及个人因素等原因,他们却进入高墙之中,接受改造,浪费了人生中最可宝贵的时期,也势必会对其以后的人生之路产生影响,希望全社会都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关心爱护青少年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青少年的良好氛围(2)在学校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制教育,加强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提高青少年的判断力,防御力和自我控制力(3)家庭中家长要及时和孩子沟通了解思想动态,防患于未然(4)多设置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场所,引导其离开歌舞厅,游戏室,网吧,开展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有人拿着上级领导签名的条子来推销《领导艺术全书》,你怎么办?
答:首先要承认这种情况是有的,当前正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这是一种不正之风,我相信我们的领导是不会这样做的.其次往往签名的这位领导和本部门之间是有比较广泛的业务联系的,如果直接拒绝的往往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买的话又不符合政策,请示科室负责人如何处理.我觉得可以介绍他去办公室,有办公室全权代理.最后如果是在赶不走他的话,那就自己掏钱买一本,往往他会不好意思不走的.假如你的一位经常需要合作的同事,和你的工作常常有较大的分歧,影响了工作效率,你怎么与他合作共事?
答:首先要认识到,和同事之间,尤其是经常需要合作的同事间,和睦相处形成一个和谐一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否侧刻定要形象到工作效率.不能有分歧就和他吵,吵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其次人都是有感情的,有可塑性的,是可以被说服的。因此和同事友好相处是完全权可以做到的.第三和任何人相处都要尊重对方,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真诚的对待他,有分歧时要多做沟通,不在背后传播谣言.第四要谦虚谨慎,自己可能比较年轻,资历浅工作经验少,要本着请教学习的态度和他交流,不时才傲物.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苛求别人.第五分析为何他老师和你差生分歧,如果是脾气性格上差别导致分歧,在平时工作置于要多和这位同事沟通,生活上能提供帮助的时候尽量提供.如果是关于工作荣誉的分配问题,要有主动承担繁重工作的精神,有成绩不要自我夸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有忍让精神等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该能过很同事友好相处.共同促进工作效率。
你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什么看法?
答:首先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本意.他的本意好像是讲佛家对修行者的告诫,致修行到一定的境界后会有魔障出来干扰修行者的修行.比喻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仍然可能前功尽弃,在现实中主要是要正确看待成功,做大不骄不躁,喜中思忧,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其次这个成语也比喻正义和邪恶的力量对比.这里可以新词新解,道可以说成是自己要学习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魔就只来自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的诱惑.作为公务员,政府的一个行政管理人员,要自觉的学习道,抵制各种社会不良现象的侵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者他也说明法律总是晚于法律应用的,尤其是入世后.国家法制化建设要加快速度.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如果你在这次考试中没有被录用,你怎么打算?
答: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从这次面试中也可看出这一点,有竞争就必然有优劣,有成功必定就会有失败.往往成功的背后有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如果这次失败了也仅仅是一次而已,只有经过经验经历的积累才能塑造出一个完全的成功者.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正确看待这次失败.第一要敢于面对,面对这次失败不气馁,接受已经失去了这次机会就不会回头这个现实,从心理意志和精神上体现出对这次失败的体抗力.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经历了这次之后经过努力一定能行.能够超越自我.第二善于反思,对于这次面时要认真总结,思考剖析,能够从自身的角度找差距.正确对待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辩证的看待自己的长短得失,做一个明白人.第三走出阴影,要克服这一次失败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弱点,防患于未然,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第四认真工作,回到原单位岗位上后,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工作,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争取在本岗位上作出一定的成绩,第五再接再厉,成为国家公务员一直是我的梦想,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仍然后再次参加竞争.你对加班的看法?
答:加班作为特殊情况下完成工作的非常规工作方法,国家在劳动法中作了相应的规定,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看待
第一分析加班的原因.个人由于个人的原因,使本来应该在上班时间内就该完成的工作没有做完,那么加班责无旁贷.单位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要临时加班的,可以进行加班,不过要和职工说清楚.第二要分清行业的特点,有的行业由于本行业的特点必须采取加班这种方式,比如道路施工单位,为了工程进度符合建立的要求,职工们必须做到早出晚归.第三加班的时间,频率要符合国家劳动法的规定,确实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第四加班要给于一定的物质补贴,这样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你如何看待社会上的跑官现象
答:1、官现象是社会上个别人利用权钱交易而形成的一个丑恶现象。一部分领导干部腐败,谋取私利。社会上一些人自身水平达不到要求,为了当官,拉关系,用金钱等种种手段,跑官现象助长了贪污腐败之风,在强调反腐倡廉的今天应该坚持抵制这种不正之风
2这些人利用金钱或其它手段谋取一官半职后,能力不足,办不好事,必会影响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权钱交易会产生恶性循环,也更容易腐败变质。使一些有能力,有水平的同志无法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去。
3加强社会监督作用,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开展思想整顿工作,健全法制约束滥用职权牟取利益,完善领导干部任免制度,实行“三公开”,保证领导干部的素质
“沉默是金”谈人际关系
答案:1、沉默是金这句成语的出现有它的时代背景,在建国之间,中国是个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基本处于一个人治的社会,所谓祸从口出,从趋利避祸的角度人们选择了沉默。而且过去的皇帝为了维护尊严,让大臣们觉得高深莫测也选择了沉默,这客观上助长了这种风气。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言者无罪。老百姓敢说也可以说。对社会上的坏现象就要敢说,发现腐败就要敢于检举。
3、另外现代行业内行业间存在越来越多的联系,需要进行大量的沟通,比如说团队的合作需要信任,达成这种信任需要进行沟通,不能沉默。
4、该说的说,不该说的还是不能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
长期从事比较琐碎的事会丧失进取心,谈谈如何保持进取心。
答案:1、我觉得一个人在工作上的进取心,取决于他的职业目标,或者说是工作动机。我想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长期从事比较琐碎的事是我实现工作目标所必经的一个过程,我认为牢记信念是报纸进取心的关键。
2、长期从事比较琐碎的事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搞自己的政治素养,关心国家大事,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虽然工作的事情是琐碎的,但处理的事情是不完全相同的,而且随着时代进步,必然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思路,工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不断与国际接轨更要加强自我学习等等。这些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进取。
4、学习和发扬各种兴趣爱好,让自己的业余时间过得充实满足。家庭和睦朋友之心每天都有一个快乐的性情来投入工作。
你得到提拔后A同事对你十分热情,言听计从
B同事反应冷漠,不言不语
C同事冷言冷语,你如何处理与3人的关系
答案:我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与人的关系是具有连续性的,不可能说我得到提拔后别人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除非两种人,一种是趋炎附势的小人,一种是对我得到提拔不满的人。无论对哪种都不能摆出一夫领导的架势,自己觉得高人一等,领导职位只是便于工作的开展才设的。平时大家还是同事,还是朋友。由于要涉及到工作安排,跟他们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
和A同事相处,不管它是是麽样的人,也许本来是我的好朋友呢,还是以平常的态度对待他。
和B同事相处,他可能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跟我关系一般,但他对任何人当领导都不关心,只是想干好自己的工作。继续以平常的心态来交往也未尝不可,也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法表示一下热情。比如周末完成工作后既跟人一起去吃吃饭,在酒桌上聊聊天。
不言而喻
C可能在某些方面对我存在看法或者是偏见。我认为可以从别人那里打听一下他对我有事么看法。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以下建设性的沟通,找出两个人间的问题症结所在,表示一下友好消除误会。我相信C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问:假如你是一位乡镇党委秘书,让你组织一次会议,你如何进行?
答:假如我是一位乡镇党委秘书,由我组织会议,我会把会议的组织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会前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吃透会议精神,确定会议举行地点,明确会议开始和持续时间,通知需要参加会议的人员,准备好会议上需要分发的文字材料;第二个阶段是会议举行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主要是围绕会议的精神,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群策群力,充分理解会议的精神和目的,把各种局限性或错误的理解消灭在萌芽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会后的监督和落实,会议的召开有特定的目的,但绝不是为了开会而开会,会议过后的行动才是会议的目的。所以必须加强对会议过后是否采取措施、措施是否得力进行监督,没有达到要求的应督促其落实。
问:你是新上任的副镇长,根据镇政府的决议给下属安排工作,在会上同时有几个下属提出理由不能执行,使你很难堪你该怎么办?”
答:正确的做法是虚心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认真调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如所提问题确实有道理,可暂不实行,切忌强调面子,一时冲动,一棍子打死,这是正确对待群众意见的大问题。
你手头上有许多重要的工作,你的领导又交给你一件任务,而你没有多余的时间,你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答案:1、应该相信这是领导一时疏忽,忘记了有许多重要的工作,或者是人手实在少,没办法才交给我的,正确看待,不心存怨言,觉得市领导在给我穿小鞋。
2、如果可能的话,在给领导处理新任务的时候,首先调整手头上的工作,加快工作进度,看看是否可以挤出时间完成,如果加班可以解决的话,就加加班。
3、实在不行的话,向领导说明情况,将手头工作的重要性向领导提示,如果手头的工作不急能第二天做最好,如果不行问领导,这件任务是否急着要办,如是,而且由我来做最合适,那就请领导协调,将我手头上的许多重要工作交由其他人承办。如不是,告诉领导,我要等这些重要工作作完才能着手去做。
你有何特长?
答案:所谓特长一般指的是我有的而别人没有的优点,或者是大家都有的但是我必被人强的优点。我这个人呢特长谈不上,但还是有一些优点。
1、我的性格较强偏向文静,待人热情彬彬有礼,,办事稳重认真,有事业心。我觉得这个性格比较适合办公室的工作。
2、我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通过了二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平时能帮助单位科室做一些文字工作。另外我喜欢编程,曾经在网上发布过一些自己编的小程序,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管理。
3、我比较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日常工作中都在不断钻研业务。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过很好的实际效果。比如路面摊铺标高不合适的处理,发表过工程监理的论文。
4、我有很强的团队精神,而且在工作中这种精神得到了提高和完善。从事的工作对团队的要求很高,细化管理,我想科室工作依然要求很强的团队精神。我对团队精神是这么理解的:能合同事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合其他人互动,共享信息和荣誉。对待工作认真努力,能够及时完成,并且很乐意帮助同事,乐于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
5、我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容易接受新知识,喜欢摆弄一些新东西,新思路。
你在领导和被领导之中喜欢哪一种?
毛语:干工作不分贵贱高低,都是为人民服务。、两者岗位不同,工作性质一样,都是为了单位的事业。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这是每个人都肯定会遇到的事情,不能说你不喜欢就不去作这件事了,关键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妥善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先分析领导与被领导这样的关系是肯定存在的,人在社会,总归会有自己的领导,而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领导,也会领导一部分人去作工作。
2、如果自己处在被领导的岗位,首先要服从领导安排,做好本职,争取领导的信任与支持。
3、如果自己处在领导的岗位,应该作好模范,以身作则,关心下属的工作与学习,带领大家作好工作。
4、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一般不可能直接到踏领导的岗位,应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勤政为民,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相信总有一天会踏上领导岗位。
5、如果这次被招录,我将怎么样怎么样,只要真正能够为人民谋利益,愿意服从组织的安排和考验
你在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客户向你提出了一个你回答不了的技术问题,你当时又无法与其他人联系,你怎么办?
答案:1、出现这样的问题我感到很遗憾,这说明我的基本功还有欠缺,但我觉得在科技发展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今天,一个人不可能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2、我会跟他说对不起,我不清楚这个问题,我会在是麽时候给你答复。同时我会对他说非常感谢你的问题让我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
3、以此为鉴,平时加强业务的学习,不断根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尽量少出现这种局面。
评价:这也是考查你的应变能力。为客户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是公司的起码要求。你回答不了客户问题,说明你的基本功有欠缺。可现在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又很难说谁就能够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因此,实事求是地说明自己的情况,保证平时加强基本功训练,尽量少出现这种局面,并向客户承诺在其能允许的最短时间里将其问题做出圆满答复是可取的。因此,D、A的回答可参考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什么意思,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案:1、“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意思是学齐画的神韵,并不是学画的临摹,做到神似形不似。这句话其实是白石老人的切身体会,他学画晚而且只是个爱好,他去北京寻求的是其他方面的发展,桥的是他身无分文只好在街头卖画糊口,更巧的是好像是北大的一位美术大家路过,觉得他的画的确有真品的韵,告诉他类似这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话。这也是从那以后白石才专著与画道的。
2、好的东西呢我们不光要学习,而且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办事方法,但在运用中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我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现代化建设,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尝试,对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精神。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不就变成资本主义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就很符合这八个字很吻合。
问题:如果你的工作出现失误,给本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你认为该怎么办?
答:1、我本意是为公司努力工作,如果造成经济损失,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想方设法去弥补或挽回经济损失。如果我无能力负责,希望单位帮助解决;
2、其次才是责任问题。分清责任,各负其责,如果是我的责任,我甘愿受罚,咎由自取,如果是一个我负责的团队中别人的失误,也不能幸灾乐祸,作为一个团队,需
要互相提携共同完成工作,安慰同事并且在可以的时候帮助同事查找原因总结经验。
3、总结经验教训,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能从自己的或者是别人的错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去避免同类的错误。检讨自己的工作方法,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力度是否不够,乃至出现了应该可以避免的错误,如果你在这次考试中没有被录用,你怎么打算?
答: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从这次面试中也可看出这一点,有竞争就必然有优劣,有成功必定就会有失败.往往成功的背后有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如果这次失败了也仅仅是一次而已,只有经过经验经历的积累才能塑造出一个完全的成功者.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正确看待这次失败.第一要敢于面对,面对这次失败不气馁,接受已经失去了这次机会就不会回头这个现实,从心理意志和精神上体现出对这次失败的体抗力.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经历了这次之后经过努力一定能行.能够超越自我.第二善于反思,对于这次面时要认真总结,思考剖析,能够从自身的角度找差距.正确对待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辩证的看待自己的长短得失,做一个明白人.第三走出阴影,要克服这一次失败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弱点,防患于未然,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第四认真工作,回到原单位岗位上后,要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的工作,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争取在本岗位上作出一定的成绩,第五再接再厉,成为国家公务员一直是我的梦想,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仍然后再次参加竞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社会将有什么好处?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安全制度。从经济角度讲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和手段,从法律的角度讲它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执行的安全制度,他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三个方面。我们追求的是全社会范围内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降低了人们社会生活的风险,可以保障弱势群体,解决其基本生活.医疗等方面的需要,免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
2、通过调整社会成员收入的差别保证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现在社会上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这香猪肚也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有利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可以保证劳动者的生产不会因为生活困难而中断,通过对是也残疾的社会保障可以使其恢复劳动力,对家庭的救助,有利于下一代的顺利成长。
4.分担社会责任,降低个人或部门的风险,集中主要精力搞经济建设
5.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调节作用。社会保障能够刺激社会总需求,保证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
同时它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一些基金类的社会保障基金可移用于社会的生产建设。
谈谈你对“有偿家教”的看法?
有尝家教他是一个新的事物,他区别与我们平时的上学教育,对于家长来说,给自己的孩子请个家教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掌握知道文化。所以在着点上我支持。
当今的市场经济大形势下,出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有尝家教便于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家教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我认为也是无可厚非的。
为他人提供家教,我觉得应该摆正心态,不要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在家教过程中认真对待,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同时也丰富自己的阅历和能力。作为一个商业的行为。他不可避免是的以有尝来计算的,所以对于这个新事物我们社会要加强监督,政府要规范他们的定价。
从家长的角度上来看,家长更多要考虑到孩子的态度,所谓家教家教我觉得主要的还是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我觉得比提高成绩耕种要。一个懂事的孩子可能会更自觉的投入学习。而且给家长省下了精力和MONEY,家长不应该盲目的为子女找家教,不要在学校减负的同时,在家给孩子加负,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真的需要家教的,家长也要精心选择素质高的教师。
我并不反对有尝家教的存在,但是有关部门应该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使其健康的发展。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制定教学任务目标责任制,防止教师课堂上少讲,课后挣黑钱。
你作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碰到上级的某一批示精神与本地实际情况不一致、发生矛盾时,你将如何处理?”
思考准备时可明确三点:
一是对上级批示精神要认真学习研究,领会实质,把好政策关;
二是树立全局观念,部署工作,服从大局,立足于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到令行禁止;
三是如发现上级批示中确有不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的问题,可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意见。
“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在使用下属干部时,是否采用‘用人不疑’的观点?”
评析这个问题,不应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对古人格言要作辩证分析,此句有其可用的一面,也有弊端。
“用人不疑”体现了在用人上,经考查、分析、判断之后应有的一种充分信任、大胆使用的气魄和风格,应感化、激励被用者,促其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状态。
但用人完全“不疑”也不可取,因为所用之人的成长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断发生变化的,而“不疑”论会把事物看死,容易以偏概全、以优掩劣,产生放任现象,忽略使用、培养、教育、考查、监督的措施,使被用人发生变故,所以正确地用人的疑与不疑是辩证的,不应绝对化。
为何要报考公务员?
答:1、人和工作的关系是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的。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发现我的性格特点我的自我认知敢让我觉得我做公务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2、我是一个进取心或者工作成就心很强的人,我不喜欢闲着。公务员活动比较多而且能遇到不同的新问题我我觉得很有挑战性,我喜欢挑战。现在的工作比较清闲,虽然我可以用其他广泛的兴趣爱好来弥补工作悠闲这个缺憾,但对工作的过程我感到不能满足。
3、我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很传统的,喜欢助人为乐,很佩服古人的高风亮节。公务员有广泛的社会功能,这个职位能让我实现我的社会理想,因此对这项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宁愿放弃现在单位的高收入来报考公务员。
4、而且我的专业很对口,在原单位怕技术荒废了。
5、我是一个家庭观念很强的人,以前的工作属于野外施工性质,在外的时间比较多,没法顾及家庭,报考公务员既能实现我的理想抱负又能解决大家与小家的问题那何乐而不为呢?
6、总之人们都在追求美好的东西,都有自己的职业目标,我的职业目标可以通过公务员来实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竞争激烈,尤其是人才的竞争,请谈谈看法,指出自己的不足,以及公务员应如何做?
答案:开放的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需要中国,中国加入世贸可喜可贺,但我想中国加入世贸是为了更好更多的赚外国人的钱,提升国力。这需要国家的政策但更需要人才。赚钱的过程时需要一个一个具体的单位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来做的,因此这种竞争尤其是人才的竞争。
1、首先我觉得要知道选人才,懂得选人才。昔日赵国轩赵括为大将乃至有长平之败。刘备三顾茅庐才成三国鼎立之势。司马懿说刘备之所以成大业是懂得用人。
2、入世后的竞争更加残酷,需要从业人员拥有很强的业务素质,学习能力,知己知彼。
3、精通外语成为一项要求,自己在听说上还需要进步。
4、国家要留住人才
5、公务员要有很强的使命感,肩负中华有一次复兴的使命,有很强的责任心
6、加强学习,与时具进。
“无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强调规矩有时又不利于创新,请你谈谈“规矩“和“创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案:“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本意是指没有圆规也就是画圆的工具和思路就画不出圆来,也就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后来规矩引申为做事情的基本办法,僵化的思想。我认为规矩和创新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首先规矩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要创新必须在规矩的举出上进行创新,也就是说规矩是基础,创新是发展。过去大跃进时期我们搞经济认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写几张大字报就能赶英超美,那么创新以下写一张超越外星人的报纸就能走出地球了,显然是不可能的,搞经济的基本方法就是错的。
2、创新是在规矩上的发展。举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例子,要解放思想引进国外的现在有些人收入比公务员高,有些人心理不平衡了,你怎么看?
答案:
1。有些人收入比公务员高,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公务员成了高收入阶层,才是不正常的。从发达国家的现状来看,公务员的工资要低于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标准也是参照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来制定的。
2。公务员的工作要比企业员工稳定,因此他们的工资水平要略低于企业员工——高薪和稳定不可兼得,必然要牺牲一方面,这是国家调节收入,保证社会公正的一个原则。如果公务员又要求稳,又要高薪,这对其他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3。认为公务员应该成为高薪阶层,见其他人收入高于公务员,心里就不平衡——这实际上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封建社会里有“千里为官只为财”的说法,而社会主义的公务员在适当满足个人经济需求的情况下,应该努力贯彻“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出一番事业。
4。当公务员是不可能发财的,每一个人在加入公务员队伍之前要对此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慎重的选择自己的职业。
5。某些公务员如果确实认为自己收入低了,不喜欢公务员职业的话,可以选择辞职——这对组织和个人都是有好处的。
现在中央对安全生产很重视,但有的地方总会出现小煤窖倒塌、爆炸的事情,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一、这你年来新闻媒体读者方面的报道和曝光比较多,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从源头上查找原因。中央部刚对安全工作很重视,而且对煤炭资源开发企业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而出事的这些小煤窑很多都不具备开发资质,很多根本就不具备安全生产的要求,出现事故在所难免。我认为小煤窑的出现由以下一些原因:
1、政策宣传和监管的力度还有待于加强,没能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对地方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2、一些地方的领导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是国家政策于不顾,公开支持小煤窑。
3、地方官员存在腐败现象
二、处理方案
1、政策宣传和监管的力度还有待于加强,没能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2、对现有的小煤窑进行普查,登记在册,对不符合开发资质的坚决予以取缔,对符合开发条件的进行安全大检查,限期整改。
3、提高地方干部的素质。坚决查处腐败。
有人把党群关系说成是“鱼水之情”,请你结合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和见解。
答案:1首先老毛把这关系比做鱼水情,很形象,肯定党群关系是鱼水关系的说法.2.我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侍从群众来,党的政治理想的实现与群众的参与是分不开的、到群众中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当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也是群众路线得到实施的手段。,我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革命战争时期,群众起到重要作用,在经济建设的今天,群众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小看;
3.在现实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勤政爱民的好干部,象焦裕禄,孔繁森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鱼水情深,可歌可泣.另一方面,也有极个别的干部拿人民赋予的权利不是为人民牟利益,而是为个人为一小部分人的私利,这种行为与我党的去众路线相背离,必将失去民心受到严惩;
4.表一下态,应做一个和人民有深厚感情的好干部,建立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为我们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个在京就读的外地学生,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私企工作,放弃了户口、档案,自己租房,在京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你对他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答案:1、户口、档案在相当长的时间已经成为人们生命的一部分。让他们有归宿感,同时也成为来百姓就业和获取社会福利的必要条件。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又起到了稳定社会,进行人才配置的有利作用。
2、时代在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新问题不断出现,这样制度开始漏出它的弊端。它限制了人才的流动,这是位外地大学生他想留在北京,显然这项制度限制了不能留在北京的国有单位工作,只好选择外企。
3、外企与国企对人才的认知标准存在区别,任人维能,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4、自己租房体现了现在大学生自立自主意识的提高,不想过去过于依赖单位
5、户口、档案制度需要改革,但不能一刀切,它有利的一面还是应该保留。现在是诚信社会也需要建立个人的信任档案。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你的看法?如果你上司是这样一个人,你会怎么样?
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当前普遍存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中一种极其不良的现象,能否加以制止,对于确保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至关重要。
(1)“添工加料“、附加条件的执行。在这种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往往会添加一些原政策所没有的东西,而添加的这些东西往往是不合理的,不可行的,但执行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把它们加进去,使这些不合理不可行的东西变成了合理的可行的,这样也就会影响原定目标的实现,这就是“土政策“,他们口头上喊的是政策执行原则将与灵活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口号,实际上是自立一套,谋取私利。
(2)象征性、“走过场“式的执行。我国政策制定、执行属直线网络系统,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必须按照一定规则来,下级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所作决策,必须维护上级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意见、有看法可以利用正规渠道和方式反映,但同时也必须严格按上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执行,这是政策执行的最高准则,但是在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象征性执行甚至抗拒执行的现象。
(3)改其实质、曲解其义的执行。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政策执行者根据自身有利的部分予以实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政策无法得到真正地贯彻落实,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
(4)表面一致、阳奉阴违的执行。当执行机关执行的政策对自己的利益有损害的时候,他们就会制定表面上与上级政策一致,实际却相违背的实施方案。
江总书记最近提出要倡导“五种精神”,请你就其中的“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精神谈谈你的认识.答:①当今时代发展迅速,只有紧跟时代,勇于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落后是要挨打的。②在以往的改革开放中,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保持斗志,继续努力,勇于创新,决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③紧跟时代,勇于创新,实际上是要求在家与时俱进。这也是江总书记在新历史时期对全国人民作出的激励与动员,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并在实际生产与工作中加发落实与发扬。
现代人际关系非常重要,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现代人际关系就是搞好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人际关系不好,就会感到苦恼,一旦陷入苦恼中,还会有精力做好工作吗?所以我认为,要搞好工作,决不能忽视人际关系。
“相传古代有个叫柳下惠的人夜宿旅店,因天骤冷,一住店女子冻得快不行了,柳将其抱入怀中,一直坐到天明,没有非礼之举。分析这个‘坐怀不乱’的故事对领导干部从政的启示。”
回答这个题,当然主要是领导干部应该品行端正,作风正派。但除了这一点以外,对这个故事还有几点启示,要善于助人、敢于破俗、意志坚定、遵纪守法等,都是应该提出的,这样才能较圆满地回答出面试题的本意,体现一个考生对社会问题、对各种情况的丰富思想、正确见解。
“作为副职,在和主要领导研究问题时,你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提出后却不被采纳,面对这种情况,你如何处理?”
你在思考时,应明确以下思路:
一要处以公心,冷静对待;
二要再全面分析自己意见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三是如确认自己的意见切实可行,则可以向主要领导进一步反映陈述;
四是经过反映陈述,仍得不到赞同和支持,可保留意见,若属重大问题可向上级反映。
请你谈谈最理想的工作集体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答:最理想的工作集体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
第一、这个集体的成员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说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较高的道德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
第二、这个集体所有的成员都能把心放在工作上,而且工作都能认真负责,都能为了这个集体创造一流的成绩,都能为了这个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这个集体的成员都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爱护、互相关心,而不是互相拆台、互相攻击。第四、这个集体的所有成员都集体主义精神,爱惜集体的荣誉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拥有极强的凝聚力。有人说: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你怎么看?
答:(1)如果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它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那么反腐败就是错误的。但现今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在抓经济的同时,反腐败也紧抓不放。说明,腐败不仅对经济发展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还是经济发展的拦路石。(2)。腐败非但不是润滑剂,而是社会的大毒瘤与癌细胞,它侵袭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危害着国家发展的事业。就象厦门远华走私案件,表面似乎给厦门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但是在远华走私最猖狂的时候,也是我国石化行业亏损最厉害的时候,它混乱了市场秩序,给我国的财政收入带来了数以百亿计的损失。所以反腐败势在必行。(3)。作为公务员,更应以史为鉴,在腐败问题上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与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益观、地位观与权力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
在完成某项工作时,你认为领导要求的方式不是最好的,自己还有更好的方法,你应该怎么做?
答:1.原则上我会尊重和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同时私底下找机会以请教的口吻,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看看领导是否能改变想法;2.如果领导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我也同样会按领导的要求认真地去完成这项工作;3.还有一种情况,假如领导要求的方式违背原则,我会坚决提出反对意见;如领导仍固执己见,我会毫不犹豫地再向上级领导反映。
外地有人过来参观、学习,你如何组织会议?
1、准备相关资料
2、了解来人的一般情况,如人数,级别安排食宿,参观内容,做好迎接的一切准备
3、选择并布置会场,布置好主席台,写好嘉宾的牌子,横幅,鲜花水杯等,现场设置路标
4、确定发言人,记录员,摄影师等,必要时通知电视台
5、开始会议。
6、听取来访者的其他意见,做好善后工作。
如果你担任副处长,与处长发生矛盾,这时候有人向你建议,要你向领导反映处长的专横作风,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我是副处长,毫无疑义,应该尊重处长。如果和处长发生了矛盾,我不会接受别人的建议,向领导反映处长的情况。我想,如果这样做的话,不但不会解决与处长的矛盾,相反还有可能激化矛盾。处长会认为我不地道,向领导告他的状,以后他就回处处防范我。这样我自己也会处于孤立的处境。所以我决不会接受别人的这种不能够解决矛盾的建议。要解决与处长的矛盾,我会主动找处长沟通,首先主动地检查自己的不足,并诚恳地接受处长的批评。我想我的这种诚恳的态度是一定会感化处长的,处长也一定会检查自己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达成了相互谅解,矛盾毫无疑问也就解决了。
我国经济发展了,可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你了解长江、黄河的情况吗?应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
1、的确现在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副产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我了解长江和黄河的情况,长江和黄河由于污染严重,已经失去的以往的活力,已经变成了当地的污染重地。长江和黄河以前是我们的文化起源的骄傲,正因为污染严重,人们才发出救救母亲河的呼吁,可见污染情况如何。2、我觉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紧密相连的关系,是互补互成的。不能够盲目的看到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也许现在的工业发展对于当今社会进步而言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推动工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未来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毁坏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来求这个短期效益这是可怕的而且是愚蠢的。3、应该加强环境保护,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环保,目前的绿化环保措施远远不足,相信长江和黄河等污染带来的生态警告,会让人们明白环境保护警钟长鸣,更加爱护我们生活的地球。
北方某市加强新闻监督,经常对政府部门一些问题进行暴光,请评价这种做法的利弊?
1、我想在新闻的监督下,政府部门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一些堆积很久的老问题也许就能够得到解决。应该说新闻监督就是通过舆论压力使得政府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能力,在这个方面来说,新闻监督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象“焦点访谈”报道公布的政府问题就通常可以得到很快很好的解决。
2、但是,一味地依靠新闻监督就能够解决机构本身存在的问题吗?新闻监督的惯性会让政府部门有个依赖性,新闻媒体没有报道到的问题就不整改、不解决,反而使一些本应该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堆积成为新的老问题,等待新闻媒体发现了在解决。在这方面来说,新闻监督助长了政府部门的懒惰性,变得消极行政。老百姓会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新闻不报道的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
3、让新闻来监督政府行政是正确的,但是一味地强调新闻监督,而忽略其他监督程序,甚至忽略政府部门本身的职能作用,就有些走入歧途了。除了新闻监督外,我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工作,应该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减少问题的产生。
单位一、二把手有矛盾,如何协调?
1、应该先了解情况,看是什么矛盾引起一、二把手的不和。只有了解情况找到矛盾的根源,才能够进行协调。2、根据掌握的情况,分别找一、二把手谈话(我从作为上级领导的身份来回答),跟他们分析闹矛盾的利弊,告知作为第一、二把手的他们如果矛盾继续深化,会影响单位的团结和下属工作的开展,让他们出于为集体利益和单位效益的考虑,放下个人的情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起把单位的工作做好。3、根据两人的态度,如果可能的话,就约他们两人一起,当面把心结说开。
你的工作技术性很强,而你的主管领导对技术操作不熟悉,经常叫你做这做哪,让你无可适从,怎办?
1、尽量适从。我想领导尽管对技术操作不是很熟悉,但是他知道具体的工作计划安排,才会给我下任务。2、如果确实是无法适从,工作压力特别大,做这做哪并不能够取得工作成效的话,我会和主管领导进行沟通,把自己关于技术方面的知识和他进行交流,详细地和领导就工作技术操作方面进行讨论。我想通过交流,不熟悉技术操作的领导会慢慢地对这方面有了解,这样就有利指导我做有用工,而不是无用工了。
假设你在某单位工作,成绩比较突出,得到领导的肯定。但同时你发现同事们越来越孤立你,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准备怎么办?
(1)、成绩比较突出,得到领导的肯定是件好事情,以后更加努力
(2)、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对工作的热心超过了与同事间交往的热心了,加强同事间的交往。共同的兴趣爱好。
(3)、工作中不做别人的工作,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4)、不在领导前拨弄是非
(5)、乐于助人
(6)、和领导私人间的接触不能太过分,造成马屁精的形象。
关于第三道问题,我觉得要加上和器重自己的领导的沟通和谈心,委婉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点到即止(避免弄成告状),如果这个领导真的器重自己,一定会体谅,并顾及其他同事的感受。成绩比较突出,得到领导的肯定是件好事情,以后更加努力,工作中不做别人的工作,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加强同事间的交往。共同的兴趣爱好。
这些应该回答上。
“为什么有的单位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而有的单位则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对待后一种情况,如果你去上任,该怎样处理?”
听题后可首先简要思考前单位“赛过诸葛亮”的经验,再按新形势的要求思考后单位的解决办法。比如:
(1)
寻找根源,激发合力;
(2)
合理用人,各尽其能;
(3)
明确职责,按制奖惩;
(4)定编定岗,引进竞争机制。这样答问就与当前形势结合得紧密,体现出新意。
当前对有些单位实施的‘末位淘汰制’,有不同争议,你怎么看待这种用人措施?”
客观的答案应该是:“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向竞争机制发展的过渡性措施,可以试行;但要因情况而异,不能一刀切。
再说“末位淘汰制”也不完全等同于竞争机制。对于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单位最初实行,然后实施竞争机制,未尝不可。如果在规模小、人数少的单位实行,效果就不一定好,因为也确有些单位人数不多,几乎所有人员都很努力,成绩都不错,甚至难分上下,如果实行就会造成人心惶惶、人际关系紧张的不利局面。
北方某市加强新闻监督,经常对政府部门一些问题进行暴光,请评价这种做法的利弊?
其实现在新闻监督对政府部门的问题进行暴光,从某种角度是有利有弊,但还是利多弊少。以《湛江走私案》、《厦门远华走私案》为例,干部犯错误人数之多,国家蒙受经济损失之大,走私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建国以来实属罕见。如果新闻监督得力,及时将这些问题暴光,上述的损失可以减少到最低点,既然是问题就不怕暴光。暴光可以减少腐败现象,可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但如果新闻失实,也会给政府工作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组织上派你到基层协助贯彻16大精神,如何做?
答:16大精神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精神指导。要使16大精神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心须从基层抓起,只有做好了基层工作,才能使真正地使16大精神落到了实处。
1、首先自己认真学习领会16大精神
2、根据基层情况拟定相应计划,争取与上级领导取得一致
3、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激发群众学习热情,把16大精神落实
4、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处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5、总结经验及不足之处向上级汇报,发扬好的,改正自己的不足,争取进步。
假如你是一位乡镇党委秘书,让你组织一次会议,你如何进行?
答:假如我是一位乡镇党委秘书,由我组织会议,我会把会议的组织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会前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吃透会议精神,确定会议举行地点,明确会议开始和持续时间,通知需要参加会议的人员,准备好会议上需要分发的文字材料;第二个阶段是会议举行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主要是围绕会议的精神,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群策群力,充分理解会议的精神和目的,把各种局限性或错误的理解消灭在萌芽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会后的监督和落实,会议的召开有特定的目的,但绝不是为了开会而开会,会议过后的行动才是会议的目的。所以必须加强对会议过后是否采取措施、措施是否得力进行监督,没有达到要求的应督促其落实。
“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在使用下属干部时,是否采用‘用人不疑’的观点?”
评析这个问题,不应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对古人格言要作辩证分析,此句有其可用的一面,也有弊端。
(1)“用人不疑”体现了在用人上,经考查、分析、判断之后应有的一种充分信任、大胆使用的气魄和风格,应感化、激励被用者,促其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状态。
但用人完全“不疑”也不可取,因为所用之人的成长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断发生变化的,而(2)“不疑”论会把事物看死,容易以偏概全、以优掩劣,产生放任现象,忽略使用、培养、教育、考查、监督的措施,使被用人发生变故,所以正确地用人的“疑”与“不疑”是辩证的,不应绝对化。
你认为你自己有哪些优点,你认为你比较适合做哪些工作?
答:我从不认为自己有特别突出的优点,我认为自己大学5年最重要的收获是学到了一些分析问题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我是学建筑设计的,在设计上,尤其是在设计大型和功能复杂的公用建筑时,经常牵涉到一些复杂问题的简单化,经常需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反复验证,以便能够把握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我觉得这对我十分有益。另外在建筑的学习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建筑是因为人而存在的,经常需要考虑人的感受和感觉,所以尊重人已经成为我思考问题的一个习惯。以上两点我认为非常重要,而这两点已经扩充到我对待生活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口头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还不错,我觉得我能够胜任秘书或其他岗位的工作。
“同行是冤家”在同一部门工作难找到知心朋友,你认为如何与同事相处?
1、对这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本意进行解释是必要的,你可以适当地扩展一下,同时可以引用名家对一个人成年后上进和责任的名句,比如关于美国总统林肯的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2、如何才能够做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呢?也就是成为一般意思上的小有成就,肚子有内涵的人呢?那就要在年轻的时候怎么怎么样,你就看着填词吧。3、表明自己有成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希望,自己将努力充电学习之类的。呵呵,我想应该差不多了吧。呵呵
bora,呵呵,答这种题目还是分步走比较好:1、先解释同行是冤家的意思,认为其是错误的认识和看法。现在应该提倡的是友好竞争的良性竞争工作模式,大家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而不是互相排挤的恶性竞争。同行是冤家的敌对态度对工作没有好处对部门的利益也没有好处。2、你应该提倡同行是同事的观念,大家一起工作共事,应该有个融洽的工作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可以互相学习,一起合理竞争。自己将报着学习和谦虚的态度和同事相处,相信自己和同事会相处愉快。
中国京剧艺术团去拉美国家访问表演,受到热烈的欢迎,载誉而归,再次体现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名言。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和理解?
1、我承认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民族特色的物品比较受外国朋友的欢迎,似乎民族的东西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部文化。民族在外国人甚至我国人的认识中,都仅限于古代的文明,就象外国人说起中国,必定说唐朝文化,喜欢我国的京剧和古代陶瓷,对我国的了解也停留在清朝以前,反而忽略了今日中国的变化。2、我觉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看法比较片面。固然民族特色的事物比较收欢迎,像京剧等民族的东西。但是,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不能仅仅依靠古代民族的东西。我们应该把民族的和现代的结合起来,在民族文化中创新。(这道题目我觉得我想表达的东西没有表达出来,大家看看吧,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啊)
你有何特长?
答案:所谓特长一般指的是我有的而别人没有的优点,或者是大家都有的但是我必被人强的优点。我这个人呢特长谈不上,但还是有一些优点。
1、我的性格较强偏向文静,待人热情彬彬有礼,,办事稳重认真,有事业心。我觉得这个性格比较适合办公室的工作。
2、我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通过了二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平时能帮助单位科室做一些文字工作。另外我喜欢编程,曾经在网上发布过一些自己编的小程序,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管理。
3、我比较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日常工作中都在不断钻研业务。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过很好的实际效果。比如路面摊铺标高不合适的处理,发表过工程监理的论文。
4、我有很强的团队精神,而且在工作中这种精神得到了提高和完善。从事的工作对团队的要求很高,细化管理,我想科室工作依然要求很强的团队精神。我对团队精神是这么理解的:能合同事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合其他人互动,共享信息和荣誉。对待工作认真努力,能够及时完成,并且很乐意帮助同事,乐于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
5、我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容易接受新知识,喜欢摆弄一些新东西,新思路。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请你结合工作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解释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一个篱笆想要稳固就需要三个桩的支撑,一个人之所以有成绩成为好汉少不了其他人的帮助。2、我很赞同这句话,我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而且一个人的知识面也不可能宽广到什么都懂都精通,所以在工作中应该抱着谦虚和好学的态度向别人学习,从而完善自己,取得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紧密联系的,在工作中,我会牢记这句话,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和同事融洽相处。
市里准备在元旦其间举行市直机关篮球比赛,从现在起直到比赛开始,由你主抓我局球队组建和训练工作。你具体应当怎么做?
1、挑选合适的人员,组成一支篮球队伍,其中即包括本身有篮球底子,还有包括身体素质比较好的人
2、召集这些人员开会,并根据每个人的运动特点进行比赛位置安排和大家讨论固定的训练时间。
3、联系学校的体育老师或者篮球专业运动员、教练,让他们来给予训练指导
4、训练开始后,注意具体的人员发挥情况,然后进行必要的位置调整。
5、训练要总结经验,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如果你遇到了挫折你将怎么办?
答:事业有成一帆风顺时许多人的美好想法,其实很难做到一帆风顺,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的背后会有许许多多的艰辛,痛苦甚至挫折.在人生的一段时期遇到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只有经验知识和经历的积累才能塑造出一个成功者.我觉得面对挫折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敢于面对.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爬起来,小平同志还是三起三落呢,不要惧怕困难,要敢于向困难挑战.再者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根究源,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挫折中掌握教训,为下一次奋起提供经验.还有在平时的工作生化中要加强学习,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不可能经历所有的事,要在别人的经验吸取教训.最后可能由于当局者迷或者知识经历的不足,自己对于挫折并没有特别好的处理方法,这是可以求教自己的亲人朋友,群策群力渡过难关.假如你见义勇为做了好事,而家人和亲人并不理解,你怎么办?
1、我坚持认为见义勇为是件好事,面对坏事坏人,每个公民都应该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和利益。如果每个人都选择明哲保身,高高挂起,那么我们这个社会连最起码的道德都沦丧了,那么坏人和犯罪份子就更加嚣张,这次他们伤害的是别人的利益,下次伤害的可能是我或者我家人朋友。
2、能够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十分重要的。我会和我的家人和亲人讲道理进行沟通,我想他们不理解我是因为担心和爱护我,怕我因为见义勇为受到伤害。我会安慰他们,告诉他们我会保护好自己,同时告诉他们见义勇为是好事情,罪恶是敌不过正义的。如果他们还是不理解的话,我想我也仍然会坚持见义勇为,我相信时间会让他们理解和支持我的。
现在有些人收入比公务员高,有些人心理不平衡了,你怎么看?
答案:1、有些人收入比公务员高,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公务员成了高收入阶层,才是不正常的。从发达国家的现状来看,公务员的工资要低于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标准也是参照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来制定的。
2、公务员的工作要比企业员工稳定,因此他们的工资水平要略低于企业员工——高薪和稳定不可兼得,必然要牺牲一方面,这是国家调节收入,保证社会公正的一个原则。如果公务员又要求稳,又要高薪,这对其他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3、认为公务员应该成为高薪阶层,见其他人收入高于公务员,心里就不平衡——这实际上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封建社会里有“千里为官只为财”的说法,而社会主义的公务员在适当满足个人经济需求的情况下,应该努力贯彻“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出一番事业。
4、当公务员是不可能发财的,每一个人在加入公务员队伍之前要对此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慎重的选择自己的职业。
5、某些公务员如果确实认为自己收入低了,不喜欢公务员职业的话,可以选择辞职——这对组织和个人都是有。
怎样看待朋友越多越好?
不可否认,就如社会上所言,朋友多了好走路。但我认为,交友要慎,要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交朋友。一是要多与领导和同事交朋友,多交流、多谈心,沟通思想,增进了解,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其根本是加强团结,从而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时刻正确衡量自己,职人之长,补己之短。二是要多与工作联系单位的同志交朋友,以诚为本,虚怀若谷,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一切从大局出发,肝胆相照,求同存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这样才会深交朋友和广交朋友。三是不交和少交生意场上的酒肉朋友和吃喝朋友,对这种朋友可以一言以蔽之“君子之交淡如水”。
如果进入新的岗位,你的现阶段目标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是什么?
一是不能空谈目标,目标必须要和一定的现实环境和自身素质能力结合起来,根据主观、客观和内在、外在条件来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二是奋斗目标要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起来,将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自我的目标;
三是具体来讲,如能有幸进入财税部门工作,作为年轻人,我认为,首先要虚心学习,要向老同志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不断丰富、提高自我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在此基础上,近期能达到尽快适应工作、投入工作、创造成绩的目标;远期则达到在工作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的目标。如果这次你没有被录取怎么办?
我以为,既来之,则安之。即敞开心怀,坦然处之,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要经过自己的奋斗,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不必十分在乎最后的结果。既不因通过而沾沾自喜,也不因失利而丧失信心。应当从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教训和其他选手的优点,避免在今后工作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就这点来说,就是一种收获和胜利。
能谈谈你的优点和缺点吗?
分析:这个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人才的基本素质的正确认识以及能否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考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考官还能看出考生是否自信(或者自傲、自卑)。
考生回答时除了注意上面三个要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尽管这是你的主观评价,受个人自信程度、价值取向等影响很大,也就是说你所描述的优、缺点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但你的陈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官对你能力的判断。例如考生谦虚他说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尚需完善,那么尽管你实际在面试中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且能够充分利用非言语符号,但考官下结论时多多少少会受到考生自己否定性结论的影响。
作为一个“社会人”,考生实际具有的优点是很多的,如:勤奋学习、集体观念强、善于分析问题。人际沟通能力,甚至连听母亲的话、对爱情忠贞也是优点,但考生一定要突出重点:非常出色的特质和与报考职位相关的优点。若考生反复强调的优点其实很一般,就会适得其反了。同样谈缺点也应从这两点出发,不过具体处理却恰恰相反;一个是“避实就虚”,谈一谈无关紧要的小缺点,而不要过于坦白暴露自己能力结构中的重大缺陷,另一个是谈一些与报考职位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缺点,例如考生报考某局资料室档案管理员,就可以坦然相告自己组织大型社会活动能力较差。此外还有一个“投机”的办法,就是谈自己的“安全缺点”,就是那些在某些场合是缺点,但在另外一些场合下又可能是优点的缺点,如你与那些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很难相处,经常由于苛求自己做事十全十美而导致工作的延误等。不过这种“安全缺点”由于易让经验丰富的考官认为你是“油嘴滑舌”,所以应慎用!
③谈论优点应注意表情、神态、语调等,请“低调”处理。有时可表示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希望和努力;谈论自己的缺点不要停留于缺点本身,可将重点放在自己克服缺点的决心和行动上。
④不要泛泛而谈,可以结合事例具体说明——尽管考官未明确要求。
⑤谈优点不要超过三个(具体或强调谈论的优点);谈缺点只谈一个并不少。
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为官应出自公心,这样才能处理问题明了,公正,了然于心。若自身又廉洁,则能在同事和下属中确立威望,树立威信。这是对一个干部的要求,也是为官者成功的准则。所以现实生活中,我们讲求公开,公正,公平,要求为官者出于公心,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办事;同时要求干部杜绝腐败,维护形象。出于公,才能认准方向,只有廉,才能抗拒腐蚀。
有人说“成功是对人有益的“,也有人说“失败是对人有益的“.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答:①成功是对努力的一种回报,一种肯定,能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对自身是一种动力,能激发人们继续创新,学习的勇气!
②失败对人是有益的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它给予人更多的是经验与坚韧顽强的精神,能激发人的不屈的斗志。(举例)
③作为一名公务员,应用正确的心态去处理成功与失败,做到成不骄,败不馁!
假如有两个职工正在吵架,而且吵得非常激烈,在继续下去,就会大动干戈,甚至有可能伤害身体或者闹出人命,你作为单位负责人怎样处理这个问题?
答:如果我是这个单位的负责人,对这个问题采取这样的处理方法。首先命令两位职工停止吵架,因为一般来看,职工吵架,发现领导过来,只要领导命令他们停止吵架,他们是会停止吵架的。然后了解情况,弄清楚吵架的原因,分清发生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再根据了解的情况,客观公正地分清是非,开展坦城的批评和规劝,我相信,这个矛盾也就会解决的了。
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那本?
答:
我喜欢读书,一个人最早看的一本书可能会对个人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小时候最早看的一本书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这本书博大精深,书中描写的一些人物我对我的成长起了许多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看来我还是最喜欢三国演义.如果我说我喜欢关羽,可能俗了一点,但从关羽身上表现出来的诚信和忠诚一直是我很推崇的.我觉的诚心实立身之本,而对单位的忠诚是你能不能做出一番事业的前提条件.当然这个忠诚还包括对领导的忠诚.从周瑜身上我学到对别人要宽容,不要又嫉妒心.从诸葛亮那学到要加强自己学习等等.三国演义这本书博大精深,对我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时间原因我不再赘述。
谢谢
我省实现“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目标后,为进一步实施省委、省政府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你认为当前在基础教育方面要抓好哪几项主要工作?
答:1、采取有力的措施,全省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教育质量。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突出办好师范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4、落实科研兴教工程,提高教育水平。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但在现代社会又强调表现自我,你怎么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一个工作成功准则。现代社会中虽然强调表现自我,就并不说要骄傲就能不断的表现自我的成绩如何。反而会适得其反,认为只有自己是最好的,固步不前。另人对你反感。如果这样得不到别人支持到最后就落到个众叛亲离地步,工作就不能展开,不可能提高成绩,更不可能进步。相反,如果一个在工作中默默无闻,谦虚学习、工作的人,往往就能不断的提高自身各方面发展,才能在强调表现自我现代社会永远会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一条不变的成功准则!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对个体的要求,不仅仅适用在工作上;而社会要求的表现自我是社会对个体个性化的要求,是其本身的进步所要求的,特别是对个体在工作上的要求,那是两个层面不同性质的要求。一个是内涵上的培养,一个的外延上的扩张。
如果让你组织一次查“三无人员”的行动,你将如何组织?
1、确定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先对辖区内的“三无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确定辖区内的“三无人员”人数和集中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方便活动展开。设计活动方案和制定“三无人员”安置计划2、进行人员分组和负责地分配,根据准备前期掌握的资料,清查活动开始。按方案进行灵活行动。3、对此次活动进行工作总结,并制详细的工作报告。
你对“听证会”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听证会对行政政府和老百姓来说是个双赢的举措。1、政府机关通过听证会可以公开自己的行政措施,使政府部门的行政公开和透明化,有利于政府部门廉明办公,多听老百姓的心声可以修正自己不合理的举措,成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使政府建设取到显著成效2、老百姓通过听证会可以更大程度的了解自己的权益,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监督政府部门公正办公。督促行政机关提高办事能力。同时也是我国公民民主和法律意识进一步深入的生动体现。
我想听证会随着法制的完善,将越来越重要。
北方为优化县级干部结构,决定今年引进50多博士,计划3年时间引进150博士生进入县级领导岗位,对此,你有何看法?
1、北方为优化县级干部结构,决定今年引进50多博士,计划3年时间引进150博士生进入县级领导岗位,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其实为了优化县级干部结构,引进博士的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我感到这做法不妥。
第一、在一个县级单位用博士来优化干部队伍,是提高知识面,但现在要求的是事事要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用博士在县级实践。
的切大才小用。第二、这种做法不结合中国的国情,很难收到效果,因为中国每年还不知道能否出到几个研究生以上的人才。如果每年都要这么多的博士人才在现在加强四化建设,全面升级到小康社会的前提下,不切实际。所以我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应该实事求是的结合现状来提高自身干部结构,才能起到优化结构的效果!假如在实行政务公开中,收到一些企业的投诉,称公开的项目不全,一些新的政策规定也没有及时分开,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领导要你负责处理此事,你如何向群众解释?
“政务公开”是中央提出的一种帖近人民的一项民心工程,目的就是做到要群众可以了解自己本身的权利和知情权。解决以前的暗箱操作的工作方法的重要措施。正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上的问题在现在政务公开过程中的确存在,但有些政务基于保密的要求不可能公开,还有些问题是因为在操作中还是第一次没通过实践所以没法公开的等……我应该通过召开一次听证会来沟通开诚布公向群众解析,群众一定会谅解的!
你对新工作有何长短计划?
答:参加新工作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我觉得在正式工作前对自己进行能力评估,定个长远计划来评比自己工作后的工作表现,可以激励自己更加进步。
第一,我的短期计划,尽快熟悉新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节奏和认识同事,让自己能够很快上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向同事学习,与同事融洽相处。
第二、我的长期计划,就是继续深造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海无涯,不能够自满于现在的知识量。
你最不喜欢的工作是什么?为什么?
1.就工作本身而言,它不存在优劣和高低,工作或就业最基础的是我们谋生的手段,所以,就工作着的人而言,那只能说是个人对从事工作的适应度和驾驭性。而我们首先应该的是去适应工作,适应环境,而不是去抱怨和用喜好做事。
2.当然如果在工作中能够找到自己的挖掘点,那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兴趣是第一动力”,它带动良性循环。但我们不应该是在工作中一味去讨论主观上的喜欢不喜欢,而更多的应该是用心去体会和积累,从而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那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3.从客观上讲,一个人接触工作的种类是有限的,所以,只存在相比之下的适合与否。在现代社会,人们或许更多看重的是个人在工作中被社会承认的价值,放弃原有工作与喜好没有太大的因果关系,当然不排除在积累状态下的随心所欲。
4.作为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更多的是考虑个人与社会客观上的结合,而不是主观上的感情因素。“干一行胜任一行”应该是工作者的较高境界。
你认为你自己有哪些优点,你认为你比较适合做哪些工作?
我从不认为自己有特别突出的优点,我认为自己大学5年最重要的收获是学到了一些分析问题和看待事物的方法。我是学建筑设计的,在设计上,尤其是在设计大型和功能复杂的公用建筑时,经常牵涉到一些复杂问题的简单化,经常需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反复验证,以便能够把握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我觉得这对我十分有益。另外在建筑的学习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建筑是因为人而存在的,经常需要考虑人的感受和感觉,所以尊重人已经成为我思考问题的一个习惯。以上两点我认为非常重要,而这两点已经扩充到我对待生活的各个方面。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口头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还不错,我觉得我能够胜任秘书或其他岗位的工作。
假如领导派你和一个有矛盾的同志一起出差,你如何处理?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样的事情你是如何处理的?试举例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观点和立场,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假如我和一个和我有矛盾的同志一起出差,我想首先应该开诚布公,因为有矛盾,就把许多东西隐藏起来,这只会加深误会,假如互相坦诚相见,以一种客观,不带个人情绪的态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你原先自认为十分得意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确,你先前反对的看法和观点可能只是一个事物的另一侧面,你们原来在许多方面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我个人认为在处理矛盾问题上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俗话说的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心胸狭隘是化解矛盾的大敌,而一个心胸狭隘的人是绝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我在上大学时,同寝室一个同学喜欢在寝室随地吐痰,我很不喜欢这一点,但他脾气比较暴躁,如果我直接向他说,矛盾就会激化,对此我采取了以下方法:一是通过别的同学委婉地表达我对他随地吐痰的反对态度;二是经常拿一些有关随地吐痰危害自己和他人健康的书籍放在寝室的桌子上,使他能够看到;三是我在他在寝室的时候也吐痰,但是不在寝室里吐,而是在外边吐,暗示其应到外边吐痰。
你认为怎样的环境适合你?怎样的工作适合你?(你为何要报考这个职位)?(你的择业观?)
答: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期望,这个期望值
首先是和自身的爱好和兴趣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名公务员是我从小的梦想.其次要看这个职位能不能发挥自家的优势和专业知识,我觉得在这个专业对口职位上能充分发挥我在管理上的长处.2.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往往进步意味着向上发展,取得一个更重要的脚色.3.希望工作能与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如果在行政执法时有亲戚朋友向你求情怎么办?
答;对待这个问题我觉应该从处理和处理后两个方面来看问题
第一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要看这位亲戚做的事情错误严不严重,如果非常严重那么只有大义灭亲,依法处理.如果错误的性质不是很严重就可以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因为很多时候对方也是无心之失,他的心里也很惭愧,如果从严处理的话倒可能差生逆反心理.这是可以接受他的请求从轻处罚,但是罚款时不需上交的,只不过是我掏钱包罢了.第二是针对这件事情的反思,如何让这种情况在以后的执法活动中不再发生?我觉得有两种途径
一是在平时的工作生化中杂亲戚朋友中建立一个公正严明的形象,让他们觉得你是一座推不倒的长城,遇到这种事情不会来找你
二是在平时与亲戚朋友的交往中刻意向他们灌输知法守法的思想,不去犯法.你是新上任的副镇长,根据镇政府的决议给下属安排工作,在会上同时有几个下属提出理由不能执行,使你很难堪你该怎么办?
正确的做法是虚心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认真调查和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如所提问题确实有道理,可暂不实行,切忌强调面子,一时冲动,一棍子打死,这是正确对待群众意见的大问题。
你作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碰到上级的某一批示精神与本地实际情况不一致、发生矛盾时,你将如何处理?
思考准备时可明确三点:一是对上级批示精神要认真学习研究,领会实质,把好政策关;
二是树立全局观念,部署工作,服从大局,立足于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到令行禁止;
三是如发现上级批示中确有不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的问题,可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意见。
如果你遇到了挫折你将怎么办?
事业有成一帆风顺时许多人的美好想法,其实很难做到一帆风顺,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的背后会有许许多多的艰辛,痛苦甚至挫折.在人生的一段时期遇到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只有经验知识和经历的积累才能塑造出一个成功者.我觉得面对挫折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敢于面对.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爬起来,小平同志还是三起三落呢,不要惧怕困难,要敢于向困难挑战.再者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根究源,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挫折中掌握教训,为下一次奋起提供经验.还有在平时的工作生化中要加强学习,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不可能经历所有的事,要在别人的经验吸取教训.最后可能由于当局者迷或者知识经历的不足,自己对于挫折并没有特别好的处理方法,这是可以求教自己的亲人朋友,群策群力渡过难关。
都说同事关系很难处?你如何看待?如你被录用你如何和同事相处?
答:首先要认识到他家同在一间办公室里工作,和睦相处形成一个和谐一致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否侧科室的正常工作可能都要受到干扰,作为公务员要有和同事和睦相处的能力
其次人都是有感情的,有可塑性的,是可以被说服的。因此和同事友好相处是王权可以做到的.第三和任何人相处都要尊重对方,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在科室中应真诚的对待他人,有分歧时要多做沟通,不在背后传播谣言.第四要谦虚谨慎,自己刚进科室比较年轻,资历浅工作经验少,要本着请教学习的态度和同事交流,不时才傲物.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不苛求别人.第五同事和同事又有不同的地方,有的工作性质和你不擦边,有的工作性质完全相同.对待后一种同事,除了正常相处之外还要注意一些问题,要有主动承担繁重工作的精神,有成绩不要自我夸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有忍让精神等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应该能过很同事友好相处.共同促进科室工作的工作效率.你有一个很好的工作设想,你经过实际调查认为这个设想既科学又可行,但你的领导和同事们很固执,你采取什么办法说服他们与你合作?
第一、如果产生这种情况我会感到很遗憾,但要一片公心,不能心存怨恨觉得领导和同事不同意你的方案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第二、认真查找自己方案的可行性,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会出现自己意料中的效果而且也不会出现不良的后果.第三、和领导和同事们进行沟通,问清楚因为是什么原因不同意你的方案,并虚心听取他们对你方案的意见,很多时候由于阅历不足等原因,方案并没有可行性.第四、如果方案没有问题,那么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说服工作,统一思想.如果是涉及到荣誉的问题,可以将你的想法公开当作大家讨论集体的结晶.单位经费紧张,现只有20万元,要办的事情有下列几项:(1)解决办公打电话难的问题;(2)装修会议室大厅等以迎接上级单位委托承办的大型会议;(3)支付职工的高额医疗费用;(4)五一节为单位职工发些福利。很明显20万元无法将这四件事情都办圆满。如你是这个单位的分管领导将如何使用这笔钱。
答案:1、告诉职工单位目前有困难,五一劳动节大家都辛苦了祝大家节日快乐,福利可以象征性的发一点,然大家感到大为的关心,相信大家能体谅。
2、支付职工的高额医疗费用,根据具体人数,油饼职工的家庭情况,适当的先给与一些补贴,其他的慢慢想办法。
3、办公电话可以先装办公室的跟领导办公室的,没必要每个科室都有。
4、重点放在装修上,这是上级的任务,而且这个会议对提升单位的形象和知名度很重要,给职工交代一下相信大家能够接受。
一份机密文件不见了,当你准备向领导报告。第2天有出现在你的抽屉里。如何处理这件事?
答案:1、我认为还是要向领导报告,这份文件失踪的事,并向领导检讨自己的过失。机密文件涉及到国家或部门机密,因此他的发放和传阅是很严肃的,不想干的认识不能
看到的,否则将构成犯罪。
2、追查资料被何人传阅过,有什么人接触过资料,保证资料内容不落入别有用心的人。并向领导报告,并请示处理意见。
3、深刻检讨自己的工作过失,提高对保密工作的认识,严格按照单位的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办理,没有相关规定的可以向领导提出建议。
早上8点时,你正在为第二天的会议起草一份发言稿,写这份稿件大约需要6个小时;你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你的一个朋友重病住院,需要5000元钱交住院押金,你有能力帮他筹到这笔钱,但做这件事约需用要两个小时(借钱、或取钱及送钱)。这笔钱需要在下午3点钟之前送到;刚放下电话,领导又交给你一个任务,有一低频外地的同志将来你处办事出有因此领导派你去火车站接一下,火车到站的时间在上午11点钟,去车站来回约需要1个小时。你打算如何办这几件事?
答案:1、由于发言稿第二天采用,不用很着急。接着写,十点到十点半左右去车站,尽量提前去车站防止堵车。
2、在前往车站的路上,如果需要借钱,可以用电话联系好,说一个时间比如中午一点到哪个地方取钱。如果自己有的话,而且不堵车可以到车站的银行取钱。
3、接人回单位帮助安排。
4、下班回家吃饭,取钱,一般是两点上班。时间来得及送到医院回来上班。来不及的话打个电话请个假。
5、回单位写报告交给领导或第二天交给领导。
怎样消除城镇居民的贫困现象
答案:1、我国城镇低收入人口的收入一般都来自工资,如果失业获知单位效益不好的话就会出现贫困现象,我们国家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相信,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将逐渐消失。
2、首先对于没有生活来源又没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可以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得到改善;
3、对于下岗失业人员,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可以根据其年龄层、知识水平以及社会所需开办技能培训班,增加社会竞争力,也可提高自身的素质。要加强引导和做好舆论宣传,号召贫困对象自强不息,勇于自主创业。通过政府各方面优惠政策的出台,对失业人员的创业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4、加大国企改革力度,提高经济效益。
5、招商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让更多的人上岗
6、监督执行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保障金的发放
专家谈公务员面试技巧
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跟大家探讨关于公务员面试的一些问题。首先我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公务员面试的基本情况。公务员面试采取的主要形式是问答的形式,由主考官和考官进行发问,由应试者做答。根据考试的环节考试能够命题和结构化的程度,也就是说事先设定的内容是多还是少的程度,我们分为有完结构化的面试、半结构面试、非结构面试。所谓完结构化的面试就是说,所有的发问的内容和答案在事前全部设定,考官所起的作用是将应试者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相互比较,以做出分数的判断,这种完结构化大部分可以用笔试进行替代,所以在公务员考试中运用得很少。非结构化面试就是说现场的问题以及对答,根据考官跟实际情况决定,随意性比较大。非结构化考试在面试比较高级的公务员或者高层次的面试中往往采用比较多。我们现在所讲主任科员以下的公务员考试中,采用比较多的是半结构化的面试,就是说考试的基本程序,考试的内容在前面是确定的,通过对应试者现场表现进行分析,做出到底能够程度的判断,同时考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以及扩声做答的情况进行追问,这是我们公务员考试的基本情况,通过笔试的人已经开始准备,一会我们再跟他们谈一下公务员面试的技巧和要准备的方面,以上是公务员考试形式的基本情况。
主持人:郑老师,今年面试的结构是一种什么形式?
郑品石: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公务员面试采用的最主要的面试形式是结构化面试。也有一些单位根据自己的单位情况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这种方式面试,比如说公安部之前采用无领导小组的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的特点是同时由若干个应试者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一定的讨论,考官在旁边观察应试者在讨论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协调、反映以及情况控制等方面,根据职位的要求所反映出来的能力进行判定无论,重新决定应试者是否被录取的方式,这种方式除了个别机关外,大部分的公务员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多数采用这种结构化的面试。就是说采用考官发问,考生做答的形式。
主持人:就是说大部分还是结构化面试。特殊的部门可能是采取无领导小组的讨论。
郑品石:针对不同的面试,有无领导小组的,还有文件框角色扮演等。这种面试的形式在公务员面试中极少出现,因为有的是因为考试成本比较高、考试时间比较长,一个人要考一个小时左右,公务员考试不大可能采用。另外对考官的要求都比较高,我们现在对公务员考试的情况下,采用起来都比较困难。相比较而言,结构化的面试,成本最低。现在来看,从命题到答案出来,判定的过程是越来越标准化,同时它的可信度也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的被招考公务员单位所采用。
主持人:考官和2007年有什么区别吗?
郑品石:从历年公务员考试,包括针对考生的反映上看,考官的水平提高是非常快的。最早面试的时候,可能是一些简单的谈话和问答,问一些你的基本情况,从而做出判定。现在的考官越来越专业化,大部分考官是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同时在考试前经过严格培训,对考题以及所应试的考生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大家对于考官水平的认可程度也是一年一年在提高。总的来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考官的水平相当高的。但是至于构成以及基本的考察形式都是没有变化的。
主持人:今年在考官这块,国家更规范了。郑老师,公务员面试和普通公司面试有什么不同之处?
郑品石:公务员面试和普通公司或者普通的非公务员职务的面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形式都很相近,都是考官发文,应试者作答。不同之处,它的结构化、正规化程度更高,很多公司尤其是一些小一点公司,虽然是问答形式,但是事前的约定规划并不是很严格,只是主考官和公司负责人根据自己公司所招考人的情况和要求进行发问,同时进行判定。这是区别的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公务员在面试中所问的问题,通常专业性不会非常强,如果职务要求专业性非常强,他会对专业提出要求。其次安排专业的笔试,比如说有一些公司职位的面试,很多时候是把专业的对象放在笔试的内容中,考察前对专业方面,比如你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了解程度,在公务员考试中,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需要你特别高时,他一定先有一个要求,在面试过程中测查你的工作能力、基本素质等等这样的内容。
主持人:公务员面试跟公司面试还是不一样,主要侧重哪几个方面?
郑品石:一般测查从小的方面是十几个方面,大的方面是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他会看你的仪容、仪表和气质,这实际上是观察应试者和所招考单位文化上的认同感。换句话说,如果考公务员的时候,你梳一个爆炸头,穿一个超短裙去,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就看你文化上的认同感觉,你是倾向这种方式,考官根据自己的单位的情况会认为你是比较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你对我们单位的文化是不是认同,看到我们是不是有一种亲切感,很快可以融合到我们这个集体中。如果我们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很有可能你在这个单位中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考官会考察你气质、仪表、风度,以及你流露出来的东西,都是考察的范围。第二个是考生基本素质的能力。基本素质包括诚实、基本的应变能力、基本工作的责任心、基本的求职取向和动机,这是我们要考察的内容。一般情况下,认为你的文化认同感比较强,同时基本素质又比较好,可能你的第一关就差不多了,第三个是对你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做一个判断。这和基本素质只有程度上的不同。你可以发现这个人反应非常快,而且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比一般人要深刻。同时你回答问题中,比如说考察你的组织能力问题,发现你对全局的把握非常好,就说明你在今后职业生涯发展中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前途,会发展得非常好。反之比如说你对一件事整体性把握不强,或者说你有时只是有基本的责任心,如果谈不到很强责任心时,这就可能会影响考官对应试者的评价。从三个大方面来看,可能底下还有一些小细腻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一会儿我回答其他的问题时,再把这些细节的问题跟大家讲一下。
主持人:您刚刚说了有关面试技巧上的问题,郑老师是不是谈一下面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郑品石:我想简单说一下关于面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方面的问题。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刚才讲了面试一定要测查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有三个大的方面和12个小方面。12个小面基本上包括仪表风度、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反映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态度自我控制情况的变化能力、业余兴趣(业余爱好)、上进心、进取心、求职动机和职位匹配性,说起来有很多,可能不太好把握,我下面举几个小例子,跟大家说一下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刚才我讲了,首先你一进门给大家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实际上这个重要是指你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穿着,这实际上不用说,在文化认同感是一种。看你的穿着打扮是不是跟我们这个机关的文化相符。我以前的同学中有一个确定这方面的办法,当然这是一个小的技巧,如果你有机会的话,比如说,在早晨上班,或者到晚上下班,你要到报考的单位的门口看一下他们的打扮,比如说,你经常戴着婚戒,但是你在报考门口看到的多数人没有戴婚戒,这时候,你就应该把婚戒摘下来。因为在文化氛围中,对文化氛围并不是认同的,包括你看到机关当中很多年轻的女同志,她可能并不像有的单位中化妆比较浓,发型比较时尚,也可能你发现她的穿着比较保守,但是如果你喜欢化浓妆的话,就要改正一下,尽量和这个机关的人靠近,让面试的考官从心理上有一种认同感,让他觉得,一看这个同志就像我们这个单位的人,首先对你有一种心理上一个认同。
主持人:很多大的公司对企业文化要求很多,政府这块是不是也是这样啊?
郑品石:是的,政府每个单位也有自己的文化,公司也有自己的文化。高校理工科的学校和文科的学校都是不同的。越大的机关越是这样。员工气质和说话做事的方式不一样,可能差别不大,但是细微的差别会有的。如果你有机会了解这些差别,针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些调整,对你的面试会有帮助的。
主持人:对考生如何注意呢?注意什么问题?
郑品石:刚才我们说到,关于服装、仪表、风度、穿着、气质方面的问题。一般公务员考试中,男同学是西服。现在这个季节你可以穿得更清凉一点也不合适。女同学选择比较多,有时社会也不太公平。但是总的来讲,要穿得朴素和大方,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因为根据我们讲仪表风度上,这跟主考官有关,他如果感觉你和他距离很远,或者正好是我们机关里不太常见的类型,你这个第一印象分就会减少很多,如果你第一眼让他看到你的感觉和机关氛围比较融合的话,印象会很好。这是仪表风度方面的问题。有的同学有一些经验,但是有一些同学没有经验。虽然没有经验,但是一些学生一直在做学生会干部,比如说学生会主席、副主席,这些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我想给你们提一点建议,不要陷入自己工作经验、生活经验陷井中。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如果我准备一个会议,你应该怎么准备?其实,我们作为一个组织者,首先要掌握会议的全局,要站在会议整个组织程序流程的高度上组织这个会议。比如你以前是负责后勤,你负责会务的宣传,很有可能着重谈你自己擅长的那一方面。实际上往往有时越谈越会以篇盖全。实际上会议前、会议中、会议后、前期准备、中间的召开以及后期的宣传和总结工作是同样重要的。如果你之前是负责哪一个方面的工作,你认为要着重谈,你可能想突出自己的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实际上有时反而适得其反。这是第二个方面需要注意的事。第三个我想说一下需要注意的事项:一定要注意在公务员考试中追问。现在我们公务员在复习时,(不仅是公务员面试,所有的面试大家都会看到)比如你对什么问题如何看,如果出现什么情况怎么处理,多数都是这样。随着考官水平的提高,现在公务员考试以及公务员面试的结构化程度的调整,追问在公务员在面试区分应试者的过程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有一些题目上追问才是真正问题的核心所在。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在机关当中工作,难免和其他同志会产生矛盾,如果遇到一件事时,你是一个新人,你自己有新方法,既提高效率又节约费用,可以减少大家的付出,但是另外一个人倾向旧的方法,他认为旧的方法多年沿袭,没有什么错误,又可以保证这件事做得很好,面对这样的事,你怎么办?我想大部分包括我接触到同学,应试者会说,我们会找这个同志去谈,找自己或那位同志的上级领导去谈,去说服他,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又节约,又提高效率。甚至有的同学可能回答时会说,主动协调跟这位同志的关系,希望借这个机会搞好关系。大家倾向这样的答案。这道题目是一道普通的面试题,面试不是很大,如果加一句追问,最后证明你错,你怎么办?如果前面你在说话时,说得很多,讲得很绝对,同时觉得自己那个想法一定是正确的,你到后面再回答这个东西时,你怎么办?这个题就变成有相当难度的题。有时在机关当中常常会发生,因为创新是有代价的,并不是新方法一定会比旧的方法要好,也有可能会失败,失败会怎么样?加进这个追问,马上这道题跟之前味道就不同了。可能有的同学在准备这个题时,觉得这个题没有什么难度,包括很多题都是这样,有一些很平淡无奇的题,比如说自我介绍,如果抓住你自我介绍中一点,你刚才说什么什么过程,你哪件事做得比较好,有没有人说你做得比较好,这个角度越刁,甚至是主考官临时想出的题,往往有一些同学会不知所措,很有可能会导致面试的失败。这是我们在处理追问时要提出的的建议。而且现在公务员面试中追问越来越多,他们会根据情况多问你一句或者两句,如果正好问相对有缺陷的地方,你现场的反应、你的口头表达就非常重要了。这时,你的表现往往会体现一个人真实能力的反应。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可能是应届毕业生,他没有面试的经验,怎么办?
郑品石:按照我国的教育制度,从小学考试,一直到初中、高中、硕士生、博士生。我们在考试过程中,几乎没有面试的,都是笔试的。有时我们研究生、博士生有面试,但是那都是专业的面试,很难有测查能力的面试。很多应届毕业的同学,公务员面试是人生第一次重要的面试。我们国家的学生都不怕笔试,可能有的同学觉得面试好象也没有什么可以准备的,现场就说,现场有什么题再想。实际上这种方法是错误的。面试和笔试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准备,才可以回答好。比如说我刚才举的几个例子,如果你准备了,你心里会有底,如果你没有准备,你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就慌了手脚,就会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是一位没有面试的同学,首先要看面试方面的书籍,要对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因为你了解公务员面试有助于公司面试,很多方面都是相通。在了解的基础上,对刚才我讲的关键的测查能力的点以及大的方面,比如说仪表风度上、基本能力素质上以及职业发展方面,你要对自己以往的情况做一些总结,因为问到这种情况时,你完全没有准备过,有准备过,也可能完全不一样,比如在自己心里想想,之前做过什么主要的活动,如果考考察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时,怎么办?你可以找几道题看一下。如果我第一次碰到这个题,要怎么样处理?经过分析这个题,应该怎么样进行回答,准备几个应答,之前要对关键性的题目有一些答案。无论他问什么,你都知道大致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向。再有一个,如果你觉得我们准备的也差不多了,至少每个方面自己觉得有话可说了,题型等各个方面都比较熟悉时。如果有可能,你可以找一些辅导的专家或者同学、朋友给你做一些模拟的面试,这非常有用。因为面试不光是测查你对这个问题如何认识,还有很重要方面是你的表达,也就是说一种表演。我们国家的教育,其实我们仅仅是在上学时举手发言,但是我们这种面试不同,比如说你的手势、小动作。如果你进行过模拟面试后,有一些人会提出,有一些什么问题需要你自己解决。包括你回答时,从考官的角度看你自己,和你自己看你自己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进行提高。
第五篇:公务员面试回答问题要领
公务员面试问题回答要领
在面试答问中如何把握要领,运用技巧,获得好成绩呢?专家提醒大家,要想面试取得好成绩,就要回答时把握好一下几个特性。
1、观点的正确性
在面试答问中,观点是其灵魂,观点不正确,所答一切都是徒劳。观点的正确性是答问的基础,所以要使答问观点不出错,就必须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政治、时事、理论的学习。如面试题:“你是新上任的副镇长,根据镇政府的决议给下属安排工作,在会上同时有几个下属提出理由不能执行,使你很难堪,你该怎么办?”正确的做法是虚心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认真调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如所提问题确实有道理,可暂不实行,周建老师提醒大家切忌强调面子,一时冲动,一棍子打死,这是正确对待群众意见的大问题。如果回答为“刚上任,应体现‘三把火’的特点,为树立自己的威望,说一不二,可施加压力,不允许提反面意见”,则是错误的。
2、要点的准确性
对每一个面试题都应该首先弄清回答应把握的要点,明确从几个方面来说明面试考题,思考准备时理清思路,要点准确,要做到不含糊、不罗嗦、不庞杂,要直截了当,重点突出。如面试题:“你作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碰到上级的某一批示精神与本地实际情况不一致、发生矛盾时,你将如何处理?”思考准备时可明确三点:一是对上级批示精神要认真学习研究,领会实质,把好政策关;二是树立全局观念,部署工作,服从大局,立足于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到令行禁止;三是如发现上级批示中确有不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的问题,可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意见。
3、解析的辩证性
有很多面试题的回答要求辩证地分析,思想要开阔,思维忌绝对化,大多应采用辩证的观点去评析,防止答问出现片面性、简单化。如面试题:“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在使用下属干部时,是否采用‘用人不疑’的观点?”评析这个问题,不应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对古人格言要作辩证分析,此句有其可用的一面,也有弊端。“用人不疑”体现了在用人上,经考查、分析、判断之后应有的一种充分信任、大胆使用的气魄和风格,应感化、激励被用者,促其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状态。但用人完全“不疑”也不可取,因为所用之人的成长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断发生变化的,而“不疑”论会把事物看死,容易以偏概全、以优掩劣,产生放任现象,忽略使用、培养、教育、考查、监督的措施,使被用人发生变故,所以正确地用人的疑与不疑是辩证的,不应绝对化。
4、答案的圆满性
回答问题谁都想答得完整些、圆满些,使其尽量不漏要点,以提高成绩。若求回答圆满,就应思路开阔,思考深刻。如面试题:“相传古代有个叫柳下惠的人夜宿旅店,因天骤冷,一住店女子冻得快不行了,柳将其抱入怀中,一直坐到天明,没有非礼之举。分析这个‘坐怀不乱’的故事对领导干部从政的启示。”回答这个题,当然主要是领导干部应该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周建老师认为,除了这一点以外,对这个故事还有几点启示,要善于助人、敢于破俗、意志坚定、遵纪守法等,都是应该提出的,这样才能较圆满地回答出面试题的本意,体现一个考生对社会问题、对各种情况的丰富思想、正确见解。
5、陈述的逻辑性
面试要求测试的能力中有一条是逻辑思维能力,在听到面试题后的思考准备中,首先要求思维的逻辑性,然后便是陈述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要求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前后衔接紧密,表述前后呼应。依此作答才好征服考官。如面试题:“作为副职,在和主要领导研究问题时,你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提出后却不被采纳,面对这种情况,你如何处理?”你在思考时,应明确以下思路:一要处以公心,冷静对待;二要再全面分析自己意见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三是如确认自己的意见切实可行,则可以向主要领导进一步反映陈述;四是经过反映陈述,仍得不到赞同和支持,可保留意见,若属重大问题,可向上级反映。回答时,一步一步,将自己的观点逐层展开,使之环环相扣,从而增加回答陈述的逻辑性
6、见解的创新性
面试的答问,在思考准备时,应以新的观念推出新的思路,在新的形势下,周建老师建议大家要摒弃老一套的惯性做法,提出新的见解,这样做才更有利于你面试答问成功。如面试题:“为什么有的单位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而有的单位则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对待后一种情况,如果你去上任,该怎样处理?”听题后可首先简要思考前单位“赛过诸葛亮”的经验,再按新形势的要求思考后单位的解决办法。比如:(1)寻找根源,激发
合力;(2)合理用人,各尽其能;(3)明确职责,按制奖惩;(4)定编定岗,引进竞争机制。这样答问就与当前形势结合得紧密,体现出新意。
7、理论的深刻性
面试答问本身就有理论测试的特性,回答问题应该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比方说,回答问题要有依据,或是党的方针政策,或是国家法律法规,或是名人名言,或是具体事例数据,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才能更好地引经据典,综合升华,论证问题。如面试题:“当前对有些单位实施的‘末位淘汰制’,有不同争议,你怎么看待这种用人措施?”客观的答案应该是:“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向竞争机制发展的过渡性措施,可以试行;但要因情况而异,不能一刀切。再说“末位淘汰制”也不完全等同于竞争机制。对于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单位最初实行,然后实施竞争机制,未尝不可。如果在规模小、人数少的单位实行,效果就不一定好,因为也确有些单位人数不多,几乎所有人员都很努力,成绩都不错,甚至难分上下,如果实行就会造成人心惶惶、人际关系紧张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