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涧回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推荐]

时间:2019-05-12 22:3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赛涧回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赛涧回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推荐]》。

第一篇:赛涧回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推荐]

赛涧回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一、概况

赛涧回族乡成立于1998年5月,属姜唐湖行蓄洪区。位于颍上县城东南25公里处,北靠颍河,东、南两面紧临淮河,南部是姜唐湖行蓄洪区,全乡面积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678亩,外滩地12000多亩。辖6个行政村,其中1个少数民族村,人口24310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3.6%。主要农作物是一麦一豆,全部是旱粮作物。

过去唐垛湖种植模式较为粗放,种植品种单一,品牌较杂,小麦主要以撒播为主,靠天收成分大。近年来,由于采取统一供种,小麦品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现在我们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同志全部包村到户,每个人都联系村,其中联系10户,辐射20户,帮助解决群众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就请县农委的专家帮助解决,如病虫害的防治、氮肥后移技术、纹枯病、白粉病、小麦锈病等,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乡的小麦、大豆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把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乡政府多方筹资、协调下,在周台民族村建起1个200多亩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反租给种菜大户,我们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同志全程跟踪服务,和村委会的同志到谢桥矿帮助联系销路,现在双方已签定购销合同。目前,周台民族村的大棚蔬菜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今年,周台民族村又增加近百亩的大棚蔬菜。在我乡张楼村,大部分劳动力都出门做生意及务工的实际情况,在乡政府和村支“两委”班子出面协调下,本着自愿原则,近两年张楼村已流转可耕地2000多亩,我们农业综合服务站全程为种植大户服务,去年,我乡种粮大户李万胜种植的玉米,获得了丰收,取得了可观的收入。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群众得到了实惠。今年我乡李台村实现了500亩的土地流转,通过种植大户的带动下,我乡的种植模式也逐渐在转变,由过去小麦种植以撒播为主转变为现在的机播,机播率达到95%以上。在八里垛村,由于靠近外滩地,水草资源较丰富,当地群众又有养殖习惯,现在八里垛村群众散养肉牛130多头、羊1000多只,较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收入。在张楼村,经上级业务部门的帮助下和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协调下,已建成了一个近千头猪的肉猪养殖场,在赛涧村和周台民族村建起了4个养鸡厂,目前经济效益可观。

我乡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也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同志一定要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使我乡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再上一个新台阶。

赛涧回族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2012年2月19日

第二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谷里镇2012年上半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汇报材料

今年上半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全县农业产业 “54321”工程要求,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及“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无性系福鼎大白茶推广、青蒿和蔬菜种植为突破口,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化,实现全镇“游古镇、看产业、泡温泉、品绿茶”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推动谷里经济跨越式发展。现将半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是强化组织、加强领导。为确保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顺利进行,特成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和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抓,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强大合力,让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分项实施、狠抓落实。在茶叶种植方面。继续与黔西艺鑫有限公司合作,在五里、新金等村种植茶叶4273亩。在蔬菜种植方面。继续沿袭“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香山、中狮、龙井沟等村种植1000亩二金条辣椒和1000亩大葱。在青蒿种植方面。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在乌木、牛角、健全等村流转土地种植青蒿7100余亩,着力建设万亩青蒿示范基地。在经果林种植方面。我镇在五里、天桥、中狮、龙井等村流转土地种植200余亩葡萄、3333亩核桃。在烤烟种植方面。我镇在新阳、仙鹅等村种植烤烟3000余亩,完成了县下达的种植任务。在畜牧养殖方面。建成建全村、松林村生猪养殖基地两个,辐射带动农户零星养殖,现有生猪存栏量8000余头。

总之,我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财政资金紧,建设难度大;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步的工作中,竭力采取措施:一是加大投资力度,整合资金,拓展融资渠道;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多措并举,为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谷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第三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谷里镇2012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现将我镇2012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谷里镇位于黔西县东部,距县城17公里,经贵毕高等级公路距贵阳102公里,距毕节135公里,总面积6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584亩,其中田5991亩;全镇辖16个村1个社区,共8283户、33264人,森林覆盖率达41%。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除探明煤炭上表储量达2.5亿吨外,还有大量的硅、铝、铁等矿产。谷里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奢香夫人设立“龙场九驿”,谷里驿就是其中之一。同时,谷里镇素有“煤海茶乡”之称,现有生产型煤井7对,2011年累计生产原煤149万吨;拥有规范种植的茶园近万亩,其中“谷里毛尖”更是享誉省内外的优质明前茶。

二、2011年完成情况

我镇按照全县农业产业化要求,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着力建设茶叶、金瓜、大葱、辣椒、青蒿、马铃薯、经果林等示范基地。在贵毕路和运煤大道沿线流转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完成了500亩二金条辣椒,2022亩日本钢葱,1000亩金瓜种植任务。在乌木、牛角等村流转土地种植青蒿,完成了3139亩青蒿种植任务。在五里、新金、天桥等村流转土地种植福鼎大百茶,完成了4135亩福鼎大白茶种植任务。带动农户种植早熟马铃薯、大蒜、白菜等作物,完成了5000余亩早熟马铃薯,2000余亩大蒜,5000余亩白菜种植任务。

三、201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目标:按照全县农业产业化“54321”工程及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沿袭去年“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无性系福鼎大白茶推广、青蒿和蔬菜种植为突破口,完善产业链,推进产业化,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谷里产业化发展的新飞跃。主要目标是:一是完成县下达的8000亩茶叶示范园种植任务;二是完成万亩青蒿和万亩蔬菜示范园基地建设;三是完成经果林和烤烟种植。

(二)主要做法:为确保我镇茶叶种植工作顺利进行,将种植任务进行分解落实,我镇成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和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共同抓,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强大合力,让责任落实到人。在茶叶种植方面,继2011年我镇完成4135亩茶叶种植任务后,继续与黔西艺鑫有限公司合作,拟在五里、新金等村完成8000亩茶叶种植任务。目前,已平整土地4500余亩,已栽种茶叶2500余亩,其他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当中,预计4月底基本完成全部种植任务;在蔬菜种植方面,继续沿袭“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贵毕路沿线涉及的香山、中狮、龙井等村建设万亩蔬菜核心示范基地,主要种植1000亩二金条辣椒和1000亩大葱。目前,土地平整工程已全部完成,育苗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4月份开始移栽;在青蒿种植方面,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在乌木、牛角、健全等村流转土地9800余亩种植青蒿,着力建设万亩青蒿示范基地。现已完成土地平整工作,育苗工作正在进行,预计三月底开始移栽;在经果林种植方面,我镇拟在五里、天桥、中狮、龙井等村流转土地3833亩,规划种植葡萄500余亩、核桃3333亩,截至目前,已完成100亩葡萄种植任务、2200亩核桃种植任务,预计4月底全部完成。在烤烟种植方面。我镇拟在新阳、仙鹅等村规划种植烤烟3000余亩,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当中。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虽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财政资金紧,建设难度大;二是种植面积小,集中度、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技含量低。针对这些问题,我镇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资力度,整合资金,拓展融资渠道,打破资金短缺这个“瓶颈”制约因子,开展培训班、专题讲座、技术咨询、外出学习等不同形式,对干部、种植户进行重点培训,提高科技到位率,做大做强我镇农业产业示范园。

第四篇:第三铺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

第三铺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汇报

(2009年7月15日)

第三铺乡共辖19村112个村民小组3566户16953人,总面积1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189.8亩,人均5.8亩。地势北高南低,山梁起伏,深沟大涧,境内平均海拨1920米,年降水量42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均气温5—6摄氏度,苦水河流经其境。土壤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适宜种植冬小麦、洋芋、豆类、胡麻、玉米以及小杂粮等农作物。

一、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提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水平。全乡按照“压夏扩秋、压粮扩经”的思路,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继续扩大马铃薯、小杂粮种植面积和优质牧草留床面积。全乡农作物种植面积8549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7690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800亩,粮经比10:1;夏粮播种面积16191亩(其中小麦12500亩、洋麦1901亩、豆类1790亩),秋粮播种面积69299亩(其中玉米25100亩、马铃薯35600亩、其他8599亩),夏秋比1:4。由于受地势北高南低的影响,全乡农作物种植具有“南玉米、北洋芋”的明显特点。近两年来,在县乡农业结构调整思路的指引下,小区域出现“川台地种玉米、浅山区种洋芋、深山区种牧草”的农作物分布特点。

一是大力推广全膜玉米种植技术。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带动”的思路“一年示范带动、两年全面铺开、三年巩固提高”的总体部署,在全乡大力推广全膜玉米种植技术,抢抓农时,实行秋覆膜和顶凌覆膜相结合,抓点带面,点面结合,户户种植,不断扩大种植

面积。全乡按照2.5万亩的种植目标任务,户均覆膜种植3亩以上,并在通高公路沿线的万岔、小岔、三铺、石庄、金川、马坪和马李公路沿线的郭山、郭坪等村形成万亩示范片带,户均覆膜种植5亩以上。一是加大投入,人机结合。乡村干部和县直单位帮扶队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组织群众组成互助作业组进行覆膜,投入起垄机32台、畜力覆膜机16台、机械覆膜机2台。二是调动群众积极性,奖励与扶持相结合。乡上制定奖励政策,对已覆膜面积3亩以上且春季扩大覆膜面积的农户,乡上无偿配套地膜,对种植面积10亩以上的农户分层次予以奖励;对种植大户、缺劳力户进行免费机械支持,县直帮扶单位出资购买化肥、农药予以支持。三是强化服务,技术与信息相结合。乡农技站在街道设立了农技服务部,从县种子管理部门引进良种5类20吨,根据地域海拨高度,指导购买,确保了群众购买好种子和选准种子。散发病虫害防治资料3000份,指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有效防治了幼苗虫害现象。全乡覆膜种植面积25100亩,完成任务面积的101%,其中秋覆膜10800亩,春覆膜14300亩,当前全乡旱情较为严重,但全膜玉米长势较好。

二是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全乡种植洋芋面积3.6万亩,其中以去年梯田点为核心落实示范片带面积3500亩,从定西、渭源等地引进新大坪、陇薯3号等洋芋良种102吨,群众乡内兑换160吨,使全乡良种种植覆盖率达70%以上。引导和支持农民进行机械化种植,解决了种植大户和缺劳力户种植难的问题。

三是扩大小杂粮种植面积。按照压夏扩秋、压粮扩经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的侯坡、阴坡、蒲湾、西坪、姚

岔、城湾、马坪等村大面积种植荞麦、粟谷等优质高产小杂粮,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增加销售渠道,逐步形成区域优质特色产业。

二、发挥优势资源,实施草畜转化增加农业效益

通过近年来郭山、万岔、侯坡、芦滩等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辐射带动全乡群众转变了养殖观念,从以前的“养牛为耕田”逐步向发展养殖产业转变,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王河、侯坡等村涌现出了以育肥贩运为主的养殖大户。全乡现有养牛户1100户,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牛存栏1340头,3头及以上养殖大户52户,养殖最多的达10头,其中70%以上的养殖户有能繁母牛。养殖品种以秦川牛、南阳黄牛及土种牛为主,近年来引进了鲁西黄牛、安格斯等优良品种。饲草以麦杆、紫花苜蓿和草高梁为主,饲料以自产小杂粮为主,大多数农户仍是传统的简易养殖方式。

一是合理利用玉米桔杆资源,引导群众走草畜转化科技养殖之路。按照“一年示范带动、二年扩群打基础、三年巩固上规模”思路,今年确定在养殖基础较好的王河、万岔、侯坡3村示范实施,乡上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实行科级领导包点、驻村干部包组责任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资金筹措办法,每村确定发展养殖户60户,其中3头及以上养殖大户10户,户均能繁母牛1头以上。全部新建标准化圈舍和青贮氨化池,整合沼气项目资源,同步实施,一次到位。至目前王河、万岔、侯坡3个示范村已发展养殖户126户,投入资金42.8万元(其中贷款20万元,群众自筹22.8万元),引牛42头,新建圈舍84座,购置铡草机和饲料粉碎机65台。

二是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引导群众种草养畜。结合人均耕地面

积大,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基本乡情,引导群众种植紫花苜蓿、草高梁等优质牧草8000亩,使牧草留床面积达13000多亩,特别是西坪村由于部分农户外迁,闲置耕地面积较大,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建成1000亩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种植基地,将25度以上山坡地全部种草。通过引导群众种草养畜,解放农村劳动力,让青壮年劳力发展劳务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时让有限的经济收入增收亩均投入,增加亩产效益。

三、鼓励兴办企业,延长产业发展链条

为了解决当地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乡上积极引导在外掌握相关技术和有经济实力的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企业。王河村上王河社村民王建在王河村创办了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占地面积750平方米,投入资金30万元,年加工马铃薯650多吨,年创收入10万元以上,让当地群众的马铃薯在本乡内能卖到较好的价格,彻底解决了当地马铃薯销售难的问题,调动了群众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王河村村民王尚学通过多年的养殖,掌握了养牛技术,积累了资金,2008年投入资金20万元在王河村建成了鑫全养殖厂,建标准化圈舍480平方米,实行自繁、育肥、贩运相结合的经营方式,牛存栏24头,年创收入5万元以上,明显的养殖效益,带动了全村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乡情出发,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全膜玉米、马铃薯、小杂粮和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不断探索增加农业效益新途径,实施草畜转化、粮畜转化,延长产业发展链条,鼓励在当地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使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人均耕地面积大,亩均投

入不足,亩产效益低,投入产出比低,制约着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二是农业基础建设滞后,川台地只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大部分梯田是近几年新修的,肥力不力,增产效果不明显。三是群众观念转变慢,大部分群众仍以“小打小闹”为主,没有规模化种植或养殖意识,影响了示范点建设和形成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四是筹资渠道有限,农业投入资金仍以群众自筹为主,限制了个别农户的种植和养殖规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从种、养、加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水平。一是示范引导,在群众观念新,经济基础好的村组建设示范点,通过对比算帐,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二是整合项目,将良种补贴、草畜转化、沼气池建设等项目同步安排,同步实施,使项目效益发挥最大化。三是强化服务,通过引导组建产业协会,推动种植业、养殖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积极协调农技、畜牧、金融等部门,解决群众无技术、筹资难等问题。四是兴办企业,创造投资环境,在当地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解决农产品出不去的问题,形成“种植带养殖,养殖促种殖,鼓励加工业”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第五篇:颍上县赛涧回族乡中心学校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赛涧回族乡中心学校义教

育均衡发展迎检汇报材料 2017、4、8

赛涧回族乡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为了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市教育局《关于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工作》文件要求,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赛涧回族乡中心学校创办于1964年,学校位于淮河和颍沙河之间,地理位置偏僻。学校占地面积14805㎡,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和乒乓球场等运动场地总面积4200㎡,校舍面积5159㎡,不含宿舍面积为4889㎡,绿化面积341㎡,藏书10800册。

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6人。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30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二、办学达标情况

1、校园校舍

(1)学校占地面积14805㎡,生均41.59㎡;校舍建筑面积5159㎡,生均14.49㎡,不含宿舍面积为4889㎡,生均建筑面积13.73㎡。生均面积达标。

(2)体育活动用地:学校现有篮球场个,排球场个,一个多功能运动场,运动场地总面积4200㎡,生均11.79㎡,达标。

2、装备条件

(1)专用教室配备及装备配置:

①学校建有音、美教室,器材配备基本达标; ②体育活动及器材室1个,器材配备基本达标; ③学校各班有班班通教室达标;

④理化生实验室4个,仪器配备达到省定基本要求;实验室配备达标;

⑤学校建藏书室阅览室各1个,图书共计10800册,生均30册,达到省定要求达标;

(2)学校配备有完备的安全设施。几年来全校无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学校建有校园网,且更新及时,互联网接入宽带30M,达标;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使用率100%,达标;生机比:12:1达标;

(4)课程按照国家标准开足开齐,达到国家标准。

3、队伍建设(1)教师配备

学校现有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30人,占教职工总数100%,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2)其它配备

学校各个功能室配备齐全,有专职管理员,达到国家标准。

4、教育质量

学校始终把抓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巩固率100%,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9%。

5、落实“四项工程”

(1)学校认真落实上级救助政策,及时向贫困学生发放救助资金。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午餐等。

(2)建立了完备“留守生”档案。成立了留守学生之家,做到了有留守档案、有亲情视频、有值班教师、有家长联系电话、有亲情联系记录,增进了父母与留守学生的感情交流,培养了留守学生感恩父母和关爱社会的情感。

(3)建立了完备“三残适龄儿童”档案。做到对随班就读的三残适龄儿童关心爱护,没有随班就读的三残适龄儿童送教上门,细心辅导。使这些孩子能够和正常儿童一样,开心快乐的成长。

(4)爱心传递工程。学校领导和老师要把“真爱”为核心的价值观渗透到学校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把上级有关部门对孩子们的关心、关爱并落实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让孩子心中充满正能量。

6、积极开展教师校际交流

根据教育局统一布署,2014、2015、2016年,我校分别派出10名、8名和10名教师参加了校际交流到农村学校支教。

三、主要做法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克服困难开齐开足课程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执行课程计划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我校克服困难,多方面作好教师思想工作,本着“相对专兼,错位排课”的原则,动员部分教师兼教音乐、体育等缺编科目,实行走教制度,确保开启开足课程。

2、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做好新生招生工作

学校领导坚决执行市教育局招生要求,顶着压力,确保“学区内学生一个不少,学区外学生一个不多”。

3、严格控制流失,保证学生受教育权落到实处

学校建立“流动学生花名册”,班主任是班级控辍的第一责任人。对没有按时到校的学生,一是摸清学生去向,二是逐一家访,耐心做好家长的工作,坚决不让一位学生辍学。

4、平行分班,不分快慢班,确保教育的公平性

颍上县赛涧回族乡中心学校多年来的传统表明,不分快慢班,可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均衡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育。今年,我校在9个教学班的师资配备上,做到力求均衡,不偏不倚,不搞重点班,也不搞变相的重点班、特色班,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性,保证每一个学生以新的公平的起点,此举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我校争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5、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政策,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学校不单独收取任何名目的费用,学生的作业本费统一按标准收取。课辅资料,尊重学生意愿,由学生自行购买,每年开学初,学校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告知家长:补课不是救星,资料亦非法宝,以各种方式私自动员学生缴费补课或者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的行为都是违规行为,欢迎社会监督举报。学校无任何违规收费现象。

6、开展教学模式的革新,开创具有符合本校特色的教改之路

“有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是教学工作规范化与科学化的基础。我们以“有效课堂”的研究为载体,开展课堂模式的改革,寻求更加适合我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和讲学稿教学模式,适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将有效教学的研究向更高标准的“高效课堂”研究推进。

7、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

在深化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充分发挥现有的特长,走特色之路。

文明平安校园文化是我校在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校园文化。我们通过在师生中持续开展扎实有效的文明平安校园文化教育来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我校教职工有很好群众的基础,我们将继续抓好传统体育项目来突显特色,力求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近年来,学校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继2016年兴建高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后,2017年学校又新修了一栋综合楼,2017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2016年秋,又对校园电、水网进行改造,为学校节约了日常用电、用水开支,也方便了教职工宿舍楼用水。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班额没有大班额。教师的教学和管理的任务重,学科结构不尽合理,教师信息化装备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校园整体布局不合理,运动场位于教学楼的前面,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

(3)教师专业不匹配,按照师生比我校教师满足教学要求,但是专业不对口特别数理化教师奇缺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对照上级要求,直面我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的问题,加快发展步伐。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颍上县赛涧回族乡中心学校2017、4、8

下载赛涧回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赛涧回族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汇报

    关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汇报 盘山县人民政府 二00九年十月十一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向本次会议作以汇报,请予审议。 一......

    2014年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五篇范文]

    抓结构调整,促农民增收 -----XX镇农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2014年,XX镇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各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把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抓......

    XX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根据广协办发〔2006〕12号文件的通知要求,结合我乡农业结构调整和布局的实际,下面,我就底圩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十五”期间,我乡的......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的根本性变化,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由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了需求约束。在此形势下,农业进一步发展,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材料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人......

    乡镇2015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汇报材料

    *****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位于会宁县东南部,东靠宁夏西吉和甘肃静宁两县,南邻太平店镇,西连八里乡,北接平头川乡,中部高,东西侧低。全乡总面积138.3平......

    XX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XX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近年来,XX乡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放在农业农村工作首位常抓不懈,在不断地探索,努力寻求适合XX乡发展的产业。在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情况下......

    冷水溪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冷水溪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生产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首要任务。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乡始终把质量和效益放在农业发展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