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信仰而牺牲——《风声》观后感
为信仰而牺牲
——观《风声》有感
《风声》讲述了我党谍报人员在陷入险境后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通过顾晓梦的牺牲保证了信息的及时送出,拯救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故事。其中顾晓梦遗言中的一句“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于你们同在。”更表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敢于为革命牺牲,勇于牺牲自己顾全大局的大无畏精神。而这一句正是革命时期所有真正的共产党员内心的真实写照。
为信仰而革命,即使粉身碎骨,仍无怨无悔。
《风声》之后,再无风声。看过之后,我深感其之高屋建瓴的思想表达方式和独辟蹊径的叙事手法。虽然场景单一,时间跨度小,但是它通过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感人至深的革命过程,生动的表现了当时革命之不易和共产党员奉献精神之伟大。虽然它没有说教,没有一般抗日电影程式化的歌功颂德,但是看过之后我们却会对我党我国多一分热爱和敬意。
人生短暂,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羡慕战争年代的共产党员,他们可以举刀抗日,救民族于即倒,或拔枪除奸,助革命之胜利。所以在此关乎国家兴亡的危难时刻,在这拯救天下苍生的紧急关头,他们每个人的牺牲都是有价值的。也正是有了这些共产党员、仁人志士无私的奉献以及有价值的牺牲,才换来了如今的祖国昌盛、国泰民安。
回想祖国建国至今六十余载,历经沧桑岁月,我党涌现了无数仁人志士和英雄楷模,焦裕禄、王进喜的事迹也早已家喻户晓。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繁荣而抛家弃子,把血汗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奉献是一种精神,奉献更是一种觉悟,和平时代的我们虽然已经不需要通过牺牲生命来实现自己报国的理想,但我们仍然应该以奉献为己任,将实现自己的价值与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相结合,用我们的双手托起祖国兴隆昌盛的明天。
“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故人已矣,信仰犹存,它是开在所有中国人心中的一朵奇葩,它顽强的生命力就是我党拥有的最珍贵的宝藏。而那些为祖国牺牲的英雄们,也必将化作一盏明灯,指引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为信仰而战--建党伟业观后感
为共产信仰而战
——《建党伟业》观后感
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指南针。(出自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信仰的本质是相信其正确,甚至宁愿相信其正确,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所以,信仰无所谓真假,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为坚持这种信仰使自己有所追求、有所寄托。
《建党伟业》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然而在这十年里,发生的许多著名事件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地走向,比如: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真可谓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
那是一个混乱动荡的时期,各类思想缤纷繁杂,美、日、英、法、俄各国都拥有自己独到的变革,但是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当时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中国,我们的先辈们站在历史的节点上陷入了深深地忧虑和思索中。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不用再为自己的信仰而去疑惑,作为一名党员我清楚的意识到共产主义事业将是我奋斗终身的目标。同样,我们的先辈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没有被利益所迷惑,经历起了血与火的考验,最终走上共产主义救国的道路。而令人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有识之士都对此认同。辜鸿铭:“我头上留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我有形的辫子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胡适:“凡事须以理服人,他们不可以批判吗?马克思的学说只是个理论,岂可东效西颦、邯郸学步。”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自身的才华,可惜信仰的不同使得他们只能起到阻碍中国历史变迁的脚步。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影片用他独特的手法更多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民族英雄。国民党先驱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暗杀身亡,临死时跟他的好朋友托孤“家贫,老母望照顾”; 蔡锷将军与小凤仙车站诀别“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年轻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简单婚礼,毛泽东坦诚告诉自己的新婚妻子:“做我的媳妇,是要吃苦的,跟了我,从此就没有了安生的日子„„”,然而杨开慧却无限深情地回答他:“我愿意。”„„ 我们的英雄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一样有自己的亲人,一样有自己的挚爱,一样有自己的牵挂,但是他们只能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他们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于我们同在,他们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为共产主义而舍生忘死的“大道”。
那是一个充满耻辱的岁月,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说的那些话:“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当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 想自救就必须自强,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90年前,13名代表,50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艰苦辉煌,90年风雨历程,最终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餐饮部:于杰 2011年7月3日
第三篇:风声 观后感 两篇
风声 观后感 两篇
人的一生,或短暂、或漫长,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而后离开这个世界,时间无情的吞没所有,所有曾与你有关的记忆、有关的事情,甚至你是谁,也将不会有人记得。身体将化为灰烬,名声、荣誉、钱财将只是过眼烟云,那么“风声”过后,留下的究竟是什么呢?
谷子地义无反顾、慷慨激昂的追求的是什么,难道只是那一枚勋章吗?
顾晓梦、吴志国牺牲自己、奋不顾身,难道只是为保家人的平安吗?
多少人不顾艰险、奋不顾身?多少人铤而走险、义无反顾?多少人宁死不屈、惨遭凌辱?风声过后,留下了什么……
回首过往,从破除封建制度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长久的战争,长久的革命,长久的饥荒,使国民经济低迷萧条,科技落后,却正是延续了中国人民这种几千年来的不懈奋斗、坚强不屈的精神,如今,才有发达的交通路线,高耸云立的摩天大楼,高科技的载人飞船。正是一代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延续,才会有中国的如此成就。
这是我第4次看《风声》这部片子,第一次只是感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日本人血腥刑罚的不人道,是义愤,是怒火;第2次却十分感动,感动的是那些为解救民族存亡而奋不顾身、甘愿牺牲的精神,多少次,他们在绝望的时候,不曾想过儿女情长,不曾想过尘世世俗,而只是坚定的要将信息传出,即使是付出生命;第3次却感到了无力,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奈,无奈于战争对人的摧残,无奈于世间的世态炎凉,无奈于人们的麻木,人们之间的猜忌;而再观这部影片,更多的是感慨,无数的地下党员、无数的人民为了和平与解放流血了、牺牲了,顾晓梦、吴志国、谷子地只是还原了少之又少的为民族解放牺牲的人,董存瑞、刘胡兰这些至今人们仍然能记得的名字,已经不再仅是他们的名字,太多我们无法知道、无法查证甚至无法记住的名字,是“风声”过后留下的一种精神,是我们用来代替“奋不顾身、义无反顾、坚定不屈”的代名词。他们的身体陨灭了,但是精神却一直留了下来,他们可能并未曾想过自己会留名于世,他们只是用生命在民族危难之际,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而当我们心怀这些信念的时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与回报。
顾晓梦、吴志国作为地下党员,他们孤独的时候没人来安慰,深陷危机的时候没有人来救援,甚至在临死前还要散播假信息迷惑敌人,而他们却仍然巍然不动,坚定信念,他们只是用行动回答了李宁玉的问题“传递消息比生命还重要吗?”
从错误情报发出去的那一刻,从被困在裘庄的第一天起,他们完全在日本人的监视之下,他们没有丝毫的行动机会,开始他们仍然在等待机会,等待可以将情报传出去的机会,但是,当白小年成为第一个牺牲者后,吴志国、顾晓梦便已经了解到若要将信息传出,势必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从单独审讯时顾晓梦便将矛头直指吴志国,到就餐时二人的争锋相对,再到后来的揭发,他们是同志,他们无声的便以达成协议,在二人同时被怀疑时,一定要站在对立面。
我惊讶于二人的默契,通过一首变调的“空城计”,他们展露了同志的身份,通过这首“空城计”,他们达成了“情况危急,一定要将信息传出”传出时两人对立的决定;同样通过这首“空城计”,吴智国成功将“情报是假,切勿行动”的消息传出。是什么样的默契使二人如此信任?什么样的默契是二人心照不宣?
我震撼于吴志国的坚强,如果当一个敌人承认“这个人不是普通人”时,那么这才是真正的强者。他是老枪,老鬼的直接上司,他在最后一刻告知了老鬼——顾晓梦这个信息,并要求顾晓梦保全自己,他在顾晓梦的手心上写下了“我顶”二字,便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那是同志之间在艰难时的鼓励与支撑。他受电击仍牙关紧锁,承受针扎的痛苦,直到执行者无计可施,那一根根长长的银针刺穿了他的身体,他却仍然能够在被送去急救时,哼着“空城计”将信息传递出去。怎样的人可以如此坚强?怎样的人又可以如此坚定?
我感动于顾晓梦的无谓,从一开始她便已经料定、也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打算,她总是在为她的玉姐缝补着衣服,那是她留下的遗言,她是以怎样的心情看着做着这些事?酒吧里跳着舞的她,是不折不扣的有钱人家的大小姐,骄纵任性的性格,“目空一切”的神态,在第一次看《风声》时,从未想到过她会是老鬼,会是那个默默无闻,潜伏得最深的人。是怎样的环境使一个本该柔弱、骄纵的女子变得如此坚强?她可以对家人、对如亲姐姐一般的李宁玉无情,无视玉姐的痛苦,就这样一直蛰伏,就这样让李宁玉直接将自己暴露给日本人以传出信息。当她终于以真面目与李宁玉相对时,确是决绝的准备牺牲的时候。在吴志国与她无声的对话说“我顶”时,她含着泪将同志“出卖”,但她却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正如武田所说:“她就是想死”。是因为只有死人可以离开裘庄,只有这样才可以确定的将信息传出去。
很多人感动于顾晓梦在炼狱中留下的话:“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为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而我最感动的是那句“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那是一种怎样的气魄,一个怎样的千金小姐说出了这样的话,一双柔弱的肩膀是怎样扛起这样的重担?在她面临死亡的5天中,在她灿烂无畏的笑脸下,究竟隐藏着什么?面对着酷刑,面对着武田的威逼,她难道不害怕吗?一双如此柔弱的肩膀上究竟怎样扛下这么沉重的责任?她是以怎样的心情留下了这些话?
其实,这不仅仅是顾晓梦的话,更是无数默默无名的牺牲了的人们的话,他们为了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小家,而转身投入革命,面对着敌人的严刑,面对着敌人给与的屈辱,他们咬牙承受,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这只是一种精神,一种敌人永远不会了解的精神,正如晓梦的话: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永恒的精神、永远的信仰。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无数中国人民在最艰难、最危险的时候,舍身成仁,英勇就义。他们用生命证明了、诠释了这样一种精神。
风声,它的声音是什么?是低声的吟唱,是灵魂的呼唤,是眼神的坚持。我在流泪,看到了晓梦和吴志国两只手紧紧的握在一起,眼神里的泪,那一句“我顶”,是我听到最阳刚的话。我不知道,活着的人如何去面对死亡的恐惧,但是他们为了信仰坚定了意志。吴志国对李宁玉说:晓梦是用自己身体来传出消息的。晓梦说;虽然我的肉体陨灭了,但我的精神和你们同在。
凛冽的风声呼啸而过,耳畔仍萦绕着吴志国那曲“空城计”,眼前仍浮现出顾晓梦那巧笑盼兮的身姿,仿佛她依旧坐在那里缝补着衣服。是的,她在那里,她会一直在那里,虽然身躯陨灭,但她永远被定格在那一瞬间,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
裘庄上空挡住日月的乌云已经散去,危机已经化解,以一个年轻女子的生命为代价;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以数十万、数百万的生命为代价。正是他们用生命换取了今日的和平与发展,换取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他们用鲜血诠释了这种精神,用生命书写了这种信仰。
风声响起,乌云密布;风声过后,雨过天晴。有多少人记住了风声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究竟带走了什么?究竟传递了什么?究竟牺牲了什么?又究竟留下了什么?
风声 观后感二
刚看完《风声》,眼泪止不出地流。
此刻,内心很乱……
每当看这种抗日时期的电视或电影,我就特别特别恨日本人。同为人类,为什么大家不能好好相处,非得以那么残忍的手段残害我们。每当看见那些残酷无情的刽子手以极其残忍的酷刑残害我们的同胞时,我真恨不得以相同的手段让那些可恶的日本人受同样的罪—让他们也尝尝生不如死的感觉。(我知道我这样想显得很小气,很不理智,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高明,只是某些时候很赞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且作为女子,小气自古以来似乎被认为理所当然。)
我想,日本人其实蛮可笑的,一边用极其残忍(说实话,我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简直连畜生都不如)的手段杀害我们中国人,一边还要轻蔑的说我们是“支那人”。是的,在他们看来,我们确实是低下.无知的民族,我也不想辨别,可是他们的行为就可以显示出他们有多么高明吗?我不知道。但是,如果说一个民族以侵略他国.残害其他名族来作为衡量民族贵贱的标准,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日本人确实很“高贵”,日本这个名族也确实很“伟大”!
其实,我也知道,那些都是过去了,不应该耿耿于怀。就如一个人,也许他以前犯了不可原谅的错,可是只要他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错了并且改正,那他还是个好同志。可偏偏有些“高贵”的日本同志不但不承认,还大言不惭的说是来帮助我们解放,真是可笑至极!如果说一个人这样,我会觉得他本质已经坏掉了(但是一个民族这样,是不是就说明这个名族天性就是残暴之徒,我一介女流之辈,学识浅薄,不好妄作评判)。
前段时间,日本海啸+地震。刚开始听说,我想真是活该!刚开始我真是这么想的,可是后来也觉得自己不对,毕竟犯错的不是他们,而且大难当头人人都是受害者。但如果我们政府真要搞个募捐,我想我是不大愿意捐这个钱。甚至有个恶毒的想法:捐钱给他们,让他们强大了好再来侵略我们?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我不迷信,但还是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也许,日本人该想想是不是老天在惩罚他们先辈的罪行!看新闻时,我也想,日本岛遭受了这么严重的破坏,会不会再次激发他们的残暴本性。你想想,他们国家被破坏得一塌糊涂,会不会又想“解放”别的国家呢?(呵呵,可能我想多了)
其实,如果我们自己国家强大,民族团结,别说一个小小的日本,就是十个也不怕。怕就怕国难当头,举国都是贪生怕死之辈。清政府闭关锁国,自以为是,最终破灭也是理所当然。其实一个国家就好比一个人一样:你原地踏步,虽然你也没有退步,可是人家一直在进步,那么你就相对落后了。
以上纯属一个浅薄.无知的小女子的个人拙见,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别无他意。
第四篇:《风声》观后感
《风声》观后感
“风声”过后
2008级车辆3班葛欣20080410307
人的一生,或短暂、或漫长,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而后离开这个世界,时间无情的吞没所有,所有曾与你有关的记忆、有关的事情,甚至你是谁,也将不会有人记得。身体将化为灰烬,名声、荣誉、钱财将只是过眼烟云,那么“风声”过后,留下的究竟是什么呢?
谷子地义无反顾、慷慨激昂的追求的是什么,难道只是那一枚勋章吗?
顾晓梦、吴志国牺牲自己、奋不顾身,难道只是为保家人的平安吗?
多少人不顾艰险、奋不顾身?多少人铤而走险、义无反顾?多少人宁死不屈、惨遭凌辱?风声过后,留下了什么„„
回首过往,从破除封建制度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长久的战争,长久的革命,长久的饥荒,使国民经济低迷萧条,科技落后,却正是延续了中国人民这种几千年来的不懈奋斗、坚强不屈的精神,如今,才有发达的交通路线,高耸云立的摩天大楼,高科技的载人飞船。正是一代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延续,才会有中国的如此成就。
这是我第4次看《风声》这部片子,第一次只是感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日本人血腥刑罚的不人道,是义愤,是怒火;第2次却十分感动,感动的是那些为解救民族存亡而奋不顾身、甘愿牺牲的精神,多少次,他们在绝望的时候,不曾想过儿女情长,不曾想过尘世世俗,而只是坚定的要将信息传出,即使是付出生命;第3次却感到了无力,那是一种深深的无奈,无奈于战争对人的摧残,无奈于世间的世态炎凉,无奈于人们的麻木,人们之间的猜忌;而再观这部影片,更多的是感慨,无数的地下党员、无数的人民为了和平与解放流血了、牺牲了,顾晓梦、吴志国、谷子地只是还原了少之又少的为民族解放牺牲的人,董存瑞、刘胡兰这些至今人们仍然能记得的名字,已经不再仅是他们的名字,太多我们无法知道、无法查证甚至无法记住的名字,是“风声”过后留下的一种精神,是我们用来代替“奋不顾身、义无反顾、坚定不屈”的代名词。他们的身体陨灭了,但是精神却一直留了下来,他们可能并未曾想过自己会留名于世,他们只是用生命在民族危难之际,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而当我们心怀这些信念的时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与回报。
顾晓梦、吴志国作为地下党员,他们孤独的时候没人来安慰,深陷危机的时候没有人来救援,甚至在临死前还要散播假信息迷惑敌人,而他们却仍然巍然不动,坚定信念,他们只是用行动回答了李宁玉的问题“传递消息比生命还重要吗?”
从错误情报发出去的那一刻,从被困在裘庄的第一天起,他们完全在日本人的监视之下,他们没有丝毫的行动机会,开始他们仍然在等待机会,等待可以将情报传出去的机会,但是,当白小年成为第一个牺牲者后,吴志国、顾晓梦便已经了解到若要将信息传出,势必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从单独审讯时顾晓梦便将矛头直指吴志国,到就餐时二人的争锋相对,再到后来的揭发,他们是同志,他们无声的便以达成协议,在二人同时被怀疑时,一定要站在对立面。
我惊讶于二人的默契,通过一首变调的“空城计”,他们展露了同志的身份,通过这首“空城计”,他们达成了“情况危急,一定要将信息传出”传出时两人对立的决定;同样通过这首“空城计”,吴智国成功将“情报是假,切勿行动”的消息传出。是什么样的默契使二人如此信任?什么样的默契是二人心照不宣?
我震撼于吴志国的坚强,如果当一个敌人承认“这个人不是普通人”时,那么这才是真正的强者。(读后感)他是老枪,老鬼的直接上司,他在最后一刻告知了老鬼——顾晓梦这个信息,并要求顾晓梦保全自己,他在顾晓梦的手心上写下了“我顶”二字,便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那是同志之间在艰难时的鼓励与支撑。他受电击仍牙关紧锁,承受针扎的痛苦,直到执行者无计可施,那一根根长长的银针刺穿了他的身体,他却仍然能够在被送去急救时,哼着“空城计”将信息传递出去。怎样的人可以如此坚强?怎样的人又可以如此坚定?
我感动于顾晓梦的无谓,从一开始她便已经料定、也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的打算,她总是在为她的玉姐缝补着衣服,那是她留下的遗言,她是以怎样的心情看着做着这些事?酒吧里跳着舞的她,是不折不扣的有钱人家的大小姐,骄纵任性的性格,“目空一切”的神态,在第一次看《风声》时,从未想到过她会是老鬼,会是那个默默无闻,潜伏得最深的人。是怎样的环境使一个本该柔弱、骄纵的女子变得如此坚强?她可以对家人、对如亲姐姐一般的李宁玉无情,无视玉姐的痛苦,就这样一直蛰伏,就这样让李宁玉直接将自己暴露给日本人以传出信息。当她终于以真面目与李宁玉相对时,确是决绝的准备牺牲的时候。在吴志国与她无声的对话说“我顶”时,她含着泪将同志“出卖”,但她却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正如武田所说:“她就是想死”。是因为只有死人可以离开裘庄,只有这样才可以确定的将信息传出去。
很多人感动于顾晓梦在炼狱中留下的话:“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为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而我最感动的是那句“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那是一种怎样的气魄,一个怎样的千金小姐说出了这样的话,一双柔弱的肩膀是怎样扛起这样的重担?在她面临死亡的5天中,在她灿烂无畏的笑脸下,究竟隐藏着什么?面对着酷刑,面对着武田的威逼,她难道不害怕吗?一双如此柔弱的肩膀上究竟怎样扛下这么沉重的责任?她是以怎样的心情留下了这些话?
其实,这不仅仅是顾晓梦的话,更是无数默默无名的牺牲了的人们的话,他们为了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为了民族的生死存亡,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小家,而转身投入革命,面对着敌人的严刑,面对着敌人给与的屈辱,他们咬牙承受,即使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
这只是一种精神,一种敌人永远不会了解的精神,正如晓梦的话: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永恒的精神、永远的信仰。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无数中国人民在最艰难、最危险的时候,舍身成仁,英勇就义。他们用生命证明了、诠释了这样一种精神。
风声,它的声音是什么?是低声的吟唱,是灵魂的呼唤,是眼神的坚持。我在流泪,看到了晓梦和吴志国两只手紧紧的握在一起,眼神里的泪,那一句“我顶”,是我听到最阳刚的话。我不知道,活着的人如何去面对死亡的恐惧,但是他们为了信仰坚定了意志。吴志国对李宁玉说:晓梦是用自己身体来传出消息的。晓梦说;虽然我的肉体陨灭了,但我的精神和你们同在。
凛冽的风声呼啸而过,耳畔仍萦绕着吴志国那曲“空城计”,眼前仍浮现出顾晓梦那巧笑盼兮的身姿,仿佛她依旧坐在那里缝补着衣服。是的,她在那里,她会一直在那里,虽然身躯陨灭,但她永远被定格在那一瞬间,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
裘庄上空挡住日月的乌云已经散去,危机已经化解,以一个年轻女子的生命为代价;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以数十万、数百万的生命为代价。正是他们用生命换取了今日的和平与发展,换取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他们用鲜血诠释了这种精神,用生命书写了这种信仰。
风声响起,乌云密布;风声过后,雨过天晴。有多少人记住了风声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究竟带走了什么?究竟传递了什么?究竟牺牲了什么?又究竟留下了什么?
是什么?是一种精神,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是一种信仰,一种不畏牺牲的信仰;是一份挚诚,用生命去守护的挚诚。
《风声》观后感
刚看完《风声》,眼泪止不出地流。
此刻,内心很乱„„
每当看这种抗日时期的电视或电影,我就特别特别恨日本人。同为人类,为什么大家不能好好相处,非得以那么残忍的手段残害我们。每当看见那些残酷无情的刽子手以极其残忍的酷刑残害我们的同胞时,我真恨不得以相同的手段让那些可恶的日本人受同样的罪—让他们也尝尝生不如死的感觉。(我知道我这样想显得很小气,很不理智,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高明,只是某些时候很赞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且作为女子,小气自古以来似乎被认为理所当然。)
我想,日本人其实蛮可笑的,一边用极其残忍(说实话,我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简直连畜生都不如)的手段杀害我们中国人,一边还要轻蔑的说我们是“支那人”。是的,在他们看来,我们确实是低下.无知的民族,我也不想辨别,可是他们的行为就可以显示出他们有多么高明吗?我不知道。但是,如果说一个民族以侵略他国.残害其他名族来作为衡量民族贵贱的标准,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日本人确实很“高贵”,日本这个名族也确实很“伟大”!
其实,我也知道,那些都是过去了,不应该耿耿于怀。就如一个人,也许他以前犯了不可原谅的错,可是只要他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错了并且改正,那他还是个好同志。可偏偏有些“高贵”的日本同志不但不承认,还大言不惭的说是来帮助我们解放,真是可笑至极!如果说一个人这样,我会觉得他本质已经坏掉了(但是一个民族这样,是不是就说明这个名族天性就是残暴之徒,我一介女流之辈,学识浅薄,不好妄作评判)。
前段时间,日本海啸+地震。刚开始听说,我想真是活该!刚开始我真是这么想的,可是后来也觉得自己不对,毕竟犯错的不是他们,而且大难当头人人都是受害者。但如果我们政府真要搞个募捐,我想我是不大愿意捐这个钱。甚至有个恶毒的想法:捐钱给他们,让他们强大了好再来侵略我们?正所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我不迷信,但还是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也许,日本人该想想是不是老天在惩罚他们先辈的罪行!看新闻时,我也想,日本岛遭受了这么严重的破坏,会不会再次激发他们的残暴本性。你想想,他们国家被破坏得一塌糊涂,会不会又想“解放”别的国家呢?(呵呵,可能我想多了)
其实,如果我们自己国家强大,民族团结,别说一个小小的日本,就是十个也不怕。怕就怕国难当头,举国都是贪生怕死之辈。清政府闭关锁国,自以为是,最终破灭也是理所当然。其实一个国家就好比一个人一样:你原地踏步,虽然你也没有退步,可是人家一直在进步,那么你就相对落后了。
以上纯属一个浅薄.无知的小女子的个人拙见,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别无他意。
第五篇:风声观后感
《风声》观后感
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描写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影片,都有大致相同的套路:龌龊凶残的敌人和高尚纯洁的我们之间的斗争。在那些影片中,我们恐惧并憎恨当年的日本侵略者,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屠杀中国人,倒好象日本人生而邪恶,本性就是要对中国人进行屠杀和掠夺;在那些影片中,我们崇拜敬仰我们的战士,那些看似没有七情六欲的勇士们,为了我们的祖国,像神一样战斗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革命者,在他们成为革命者之前,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日本侵略者,在他们屠杀中国人之前,他们也是人。是人,就有喜怒哀乐,就有七情六欲,就有自己的理想和生活。于是我们把他们都当成人,站在人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析,发现一切竟然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当抗日英雄走下神坛,当日本侵略者摘下魔鬼的面具,也更使我们多了一份感动和对战争的憎恨。2009年国庆期间上映的《风声》,就是这样一部影片。
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党支部组织观看了《风声》这部红色电影。与其说《风声》是一部谍战片,不如理解为一部表现小人物抗战的悲情大戏,一部我党地下组织与汪伪政权之间对决的谍战大片。看过这一部中国版本的《电锯惊魂》之后,相信大多数观众都会与我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既惊悚又震撼,惊叹国内居然也能拍摄出如此高技术含量的大片。
片中以审问为线索,兼有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为观众朋友们细腻地刻画出小人物在抗战大背景下的不屈抗争。可以说,这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精彩电影。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特效场景,乃至影片内涵都达到了一个顶峰。影片题材的选择很符合国内大陆的主流题材,抗战题材一直是国内大片的首选题材。不过这一次以小人,多角度,悬疑的形式来反映抗日斗争。
影片的时间定于抗日战争初期的1941年。正时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几个重要的人物角色被同时放于汪伪政府下的一个古堡式的建筑中。裘庄像油画中的城堡,室内场景也是油画感觉,华丽而庄重:大厅斑驳的墙壁,室内古典华丽的壁纸和家居,那么有质感,年代感一下就出来了。几个角色的身份,任务,都不竟相同。并且日军需要通过审问来抓住“老鬼”一名中共地下党员。片中由李冰冰和周迅扮演的密电人员虽然道不同,但为了民族大义,转为互相为谋。最
后周迅扮演的女密电专家为了掩护同志,毅然牺牲自己,转移了敌人的注意力,将情报送出了古堡。
影片内容并不复杂,但是片中对演员之间相互猜疑的刻画描写相当到位。让观众也体验了一把破案的感觉,可以说不到最后,不知道谁是片中的“老鬼”。片中也暗地里表现了国共抗战在地下的联合。反映出,国难当头,不论党派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民族精神。李冰冰扮演的角色原为国民党一名电报技术人员,技艺高超,却为在汪伪政府工作,而视为姐妹的周迅却是暗藏敌人内部的一名国名党情报人员。二人虽然身份不竟相同,但是都拥有高超的破译电报的水平。片中以莫尔斯电码为线索,沟通了同为“战友”的共产党潜伏人员。张涵予扮演的硬汉形象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本片在场景特效上处理很到位,在表现用刑的镜头上可谓恰到好处。既表现出了敌人残酷的刑罚,也表现了英雄的坚韧不屈!黄晓明扮演的日军头目,不仅在外在表现的冷酷无情,在内心也表现得阴险毒辣。可以说,每一次镜头转换到闻讯场景时,观众朋友们也一同身临其境,感受那紧张,恐怖的气氛。另外,出现在影片中的人物,都让人觉得突出而不突兀。
周迅扮演的“老鬼”顾晓梦,表面上,妩媚、性感、单纯,实际上坚强、勇敢,具有牺牲精神;李冰冰扮演的李宁玉,与顾晓梦相反,乍看上去冷傲、倔强、痴情、不畏强暴,防线一旦被攻破,就像一排被推倒的骨牌,难以复原;张涵予扮演的“老枪”吴志国,是个理智的硬汉,不仅拥有强壮的体魄,更拥有坚不可摧的意志;英达扮演的金生火,懦弱无能且贪生怕死;苏有朋扮演的白小年,是个擅长唱青衣的同性恋;黄晓明扮演的武田,残忍果断的外表下,掩盖着一颗自卑的心;王志文扮演的王田香,身为日寇走狗,心中却有一块纯净之地——爱着顾晓梦,然而,即使爱着顾晓梦,依然履行着走狗的职责而对顾晓梦进行酷刑折磨,使得这条走狗比通常的更肮脏了几倍。
通过这次观看红色电影,我了解到我党在抗战时期的艰苦与不懈的奋斗,终是这一代人的付出生命和鲜血的代价换来了祖国现当代的繁荣安定。我们要向革命前辈们学习,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