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施工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建筑施工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项目成本构成主要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应按成本计划将项目成本控制既定计划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及时监督、反馈和调整,分析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距并消除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项目控制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增加项目的盈利,也在于提高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在项目施工的实际操作中,必须重视项目的成本控制,将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让实际成本尽量靠近计划成本,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目标。因此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员性,项目成本控制涉及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级岗位,企业全体人员对项目成本控制均负有一定责任,项目成本控制不仅仅是会计部门的工作,更是建筑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二是过程性,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包括工程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遵循PDCA循环将成本管理的每项工作都纳入目标管理;三是实时性,项目成本控制要能及时对施工过程的问题做出反馈以保证项目成本控制模型随实际项目实施过程的变化而变化。
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有着其综合性和群众性,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都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各负其责,只有把所有的参建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因此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项目经理负责制是项目管理的特征之一。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否则难以完成预期的成本目标,必然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以下是从7个方面简单的叙述成本管理责任的内容:
1、合同方面:依据施工图,承包合同为依据,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等指标,详细地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以此作为制定计划成本的基础。对合同中的暂定项目和存在变更的分项工程,及时申报。尽可能的增加工程收入。用合同赋予的权利合理的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2、技术方面:首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施工现场的布置,为减少浪费,节约开支创造条件;依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近可能的扩大成本控制的范围和深度。
3、质量和安全方面;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办事,减少和消灭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各种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4、机械管理方面:根据工程的需要科学、合理的选用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要合理的安排施工段落,以期提高现场机械的利用率,减少机械费成本;定期保养机械,提高机械的完好率,为整体进度提供保证。对于必须外租的机械设备,要搞好市场调查摸底。
5、材料方面:材料采购要遵循“质量好、价格低、运距短”的原则,进场材料要正确计量,认真验收,最大限度的减少采购过程中的管理消耗。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科学组织材料的使用计划,避免停工待料现象发生;材料的领用应严格控制,定期盘点,随
时掌握实际消耗和工程进度的对比数据;对于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场,这样有利于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6、行政管理方面:首先要精简管理机构,避免人浮于事,减少不必要的工资性支出;控制业务费等各项非生产性开支的数量。行政办公用的财产物资,一律登卡使用,防止损坏和流失;
7、财务方面:财务部门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平衡调度资金以及建立各项辅助记录和配合经理部对各部门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等手段,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并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项目成本的偏差。
鉴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成本控制:
(一)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首先,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处、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作业管理班子,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他的代表人管理项目的工作班子,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所以他不是一经济实体,应对处整体利益负责任,同理应协调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
其次,明确成本控制者及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了,费用超了,项目亏了责任却不明的问题。
(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
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三)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始终贯彻我局“至精、至诚、更优、更新”的质量方针,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理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四)加强安全管理,控制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
1.加大立法力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立法比较完善,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也较强,建筑企业作为法律的监督和约束对象,要积极配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依国家法律而行,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切不可因敷衍、隐瞒,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要想实现既定的安全生产目标, 就要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这不仅能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 体现“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的原则, 实现全员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 有利于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
3.树立安全生产检查的意识
主要内容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机械设备,查安全设施,查安全教育培训, 查操作行为, 查防护用品使用、查伤亡事故处理等。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务必要高度重视起来。如因安全管理不到位,出现重大的安全
事故,除了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因人身伤害的发生,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使企业名誉受损,失去社会的信任。因此,一定要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把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五)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攻意味着在合同执行期间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都要突出强化施工现场管理这个重点,将文明施工贯穿施工全过程,加强档案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把每个员工的工作意志和行为规范始终统一和约束到企业管理的各项制度中来,以优质、快速、安全、低耗的产品形象和成本控制,力争提前竣工交验,并按合同约定及时竣工结算和财务结账,做到工完、场清、料净,以确保工程款资金按时回笼,防止成本流失。
综上所述,经过反复实践,我们就可以比较科学地把握住自主投标报价尺度和工程成本控制目标,逐步适应承包国内外工程的报价竞争。总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可以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因此,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真正认识到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控制项目的施工成本,这将是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篇:物业公司是微利劳动密集型企业
物业公司是微利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经管物业建筑面积大小起点要求高,物业及附属设施设备技术含量发展变化快,给物业公司的经营管理的压力不断加大。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安居物业公司所经管的物业建筑面积规模较小、点面分散、物业及附属设施设备逐渐进入大修期,形成岗位总量比常规配置要多,人员规模慵肿机构职能重复, 造成公司员工薪酬偏低,而社会市场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员工工作积极性受到冲击,影响了公司的效能水平。要转变这种不利的局面,除要增加经管物业建筑面积外,须设法加强基础管理建设、优化岗位结构、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公司全员劳动工作效益。
工程部作为物业公司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日常物业正常运转的关键职责,物业机电设备设施的安全、连续、平稳地运行是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工程部的主要工作:一是承担日常物业机电设备设施正常运转、二是对房屋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三是对房屋设备设施维修更新改造,根据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的状况和所管理服务的物业及设施设备的具体情况,拟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程部的工作:
一、整合人员组合、优化岗位设置、明确工作职责。工程部下设运行操作值班组和巡检维修机动组,各施其职。
1、运行操作值班组负责所管辖物业机电设备设施日常运转、监控工作。一方面正确规范使用操作各类物业机电设施设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以有效地延长各类设施设备的物理寿命周期,降低设施设备故障的修理费用;另一方面实行交接班制度和值班巡视记录制度,加强设施设备运行中的监控,发现异常情况按规定的预案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通知巡检维修机动组处理,分析原因吸取教训,理清责任改进工作,提高机电设备设施安全稳定可靠运转无故障率。
2、巡检维修机动组负责所管辖物业房屋机电设备设施日常定点定期巡检维修养护计划及更新改造和业主客户零星临时修理工作。通过科学安排管理巡检测试房屋机电设备设施的重点部位、时间间隔周期,及时发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苗头,主动采取预防性和改善性维修措施,将突发性故障和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设备设施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减少设备设
施突发性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根据公司多年实际维修保养工作经验,结合设施设备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优化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周期结构,延长设备大、中修间隔的周期时间,节省设备设施大、中修的平均费用,在业主心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公司工作开展赢得优良氛围。
1、物业管理服务企业是微利型的经济实体,节约每一元钱开支是一项长期性的硬任务。工程部应对常用维修用的零备件采购,贯彻落实货比三家,实施价格预算报批审核手续。建立长期供应商合作渠道关系,以大幅度降低维修零配件的成本。日常小维修注意修旧利废,变废为宝。购置必需的维修保养工具和设备,小修工程由部门组织力量管理完成,提高内部维修施工管理能力。
2、建立物业设施设备的相关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各类物业设施设备的技术档案资料,是正确使用、维修、保养物业设施设备工作的基础,收集、整理、保管历年维修、保养、改装、新增物业设施设备的技术档案资料,是使工程部工作更上一个台阶的必要条件。所有设施设备都要规范地建立技术档案卡帐,分类细化记录设施设备的使用维修情况,做到对所管理操作的物业设施设备状况中心有数,遇事能及时应对、排除故障,提高物业服务的保障水平。
3、加强物业设施设备大修外包的管理。选择技术能力强,资信信誉好,服务质量有保证,维修价格优惠的承包商。明确维修服务的技术指标标准,落实专人监控跟踪外包设备的维修保养的全过程,保全维修过程的记录资料,对维修保养效果定期进行评估,以优化选择更新各方面条件更适合本公司要求的外包商,提高外包维修保养的性价比。
三、做好房屋设备设施维修更新改造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业主客户都不愿意出钱对自己房屋内的各种大型设备附属设施进行维修更新改造,给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埋下安全隐患,容易形成各种突发安全事故,因此,工程部要根据具体掌握的设备设施情况,经常及早地告知业主客户知晓,宣传因此带来的严重后果,督促业主客户引起高度重视,配合工程部
进行设备设施维修更新改造工作。
第三篇:标准--劳动密集型企业
徐州市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
社会单位自查自纠标准
基本标准
1、是否依法办理消防行政许可或备案手续,是否经备案抽查合格,是否存在擅自改变使用性质或违章搭建的行为。
2、是否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是否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是否依法履行职责。是否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
4、是否按规定开展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
5、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6、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定期维护保养并完好有效,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消控室管理和应急处置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7、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材料、建筑保温材料是否为不燃或难燃材料。
8、是否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是否组织开展消防专业技能训练。
9、单位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电(气)焊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和现场监护制度。
3、是否制定并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10、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是否按照火灾高危单位管理要求,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采取更加严格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自查自纠标准
1、严禁在住宅或出租房屋设置生产加工企业,宿舍、生产、库房不得设置在同一建筑内;当必须设置在同一建筑时,应采取实体墙进行防火分隔,住宅部分应有独立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2、场所的安全出口数目一般不应少于2个,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窗口、阳台等部位严禁设置封闭式金属栅栏。
3、严禁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堆放货物。
4、建筑面积大于300平方米的厂房应设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箱内的水枪、水带等配件应齐全,且有充实水柱。
5、场所内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且不应被遮挡。
6、场所按照每50平方米1具的标准配备灭火器;每层至少配备2具4公斤ABC类干粉灭火器;灭火器设置在便于取用的明显地点,不影响安全疏散。
7、车间、员工宿舍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电气线路明敷时应穿管保护。
8、车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不得动用明火作业。
第四篇: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文化建立分析
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文化建立分析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的一大优势。从纺织服装、皮具箱包、塑胶制品、玩具到家具,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福兮祸所伏,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功也为自己招来了众多的阻力:贸易保护主义,成本上升和由此而来的产业向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压力„„全球性经济危机更令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遭遇数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此之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计将安出?对于面临国内外各种压力的前提下,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更好的迎接挑战。笔者认为,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抵抗压力解决困难的有力措施,本文旨在整理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用企业文化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字:劳动密集型产业 ;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引言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特点是不可替代性。在当前技术水平下,相当部分劳动仍然无法被技术取代,即使能取代,对于资本短缺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使用技术的成本往往高于使用劳动的成本。特别是为了满足市场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或者对精湛手工艺品的追求,必须保留或采用人工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但是目前劳动密集型企业遇到了国内外的压力和困难,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企业充满生机不断创造不断发展成为百年企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力。
一. 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企业文化的意义
1、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信念的体现。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吸引人,留住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未来的竞争优势是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力的忠诚度。劳动力素质越高忠诚度越高,在企业干的时间越长,经验曲线积累越长。经验曲线越长出次品率越低,次品率越低质量越好成本越低。所以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力的忠诚度必将成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会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还会培养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企业文化理念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劳动合同法》),该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和实施,必然提高部分人工成本,使企业竞争优势下降。而在企业文化的带动下员工高涨的工作热情和高效的工作效率不仅弥补了由劳动法带来的经济损失而且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3、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打造了良好的企业氛围。比如企业理念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精神成果,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企业理念文化通常包括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核心理念还有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专项理念。这些理念涵盖了企业发展战略和战术问题的方方面面,更加细致的引导了管理者和员工的前进之路。
4、企业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调试功能、教化功能、维系功能和辐射功能会使企业这个系统更加强大有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三军统帅,是行动的指南针,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文化能达到“熔炉”的结果。最终达到企业是树,文化是根;企业是大厦,文化是地基;企业是躯体,文化是灵魂的理想效果。
5、企业文化对外部适应和内部整合这两个基本问题具有深刻影响。外部适应。企业根据各种环境审视自我,适时的调整自身的使命、战略、系统,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把握机遇,在外部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内部整合,有效的整合“人”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热情和智慧,团结一致、上下同欲,使企业的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内生力量。
二、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立企业文化的过程
企业文化可以等同于企业习惯。文化的养成等于习惯的养成。思维习惯,行为习惯,道德准则,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愿景,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制度和行为的积淀。开始由先知先觉者发起,是少数人改变多数人的游戏;等大家都改变过来了新来者就成了少数,于是又变成了多数人改变少数人的游戏。广为流传的实验室故事,《猴子与香蕉》,实际上就是一个表达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好文化可以通过制度与行为的固化积淀而形成,坏文化也可以通过制度与行为的固化积淀而形成。如何形成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应该解决的问题。对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可以总结为以下四步:
1.企业文化的设定。一个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有的资源和能力以及分析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设定适合本企业利于本企业发展企业文化。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五个维度之一的理念表达要到位。只有理念设定并表达到位了,员工才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清晰的发展方向。比如华为公司将企业文化定为“狼性”文化,认为狼最显著的三大特性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的意识是企业扩张所需要的必要条件。这个适合华为的企业文化使得华为不断发展壮大。九牧王将核心价值观设定为“团结凝聚力量,奉献赢得尊重”归结为责任、健康、高效、执行,在“牧心者,牧天下”的指引下,带领九牧王不断前进。
2.企业文化的固化。用制度加以固化下来,制度是为精神文化服务的。这就是文化建设维度中的制度支持要到位。员工对于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精神不一定全部接受和执行这就需要进行企业制度和机制建设。用制度进行约束和引导,最终将企业文化精神固化下来,形成员工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指导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突破创新和发展。
3.企业文化的反复刺激,只有反复刺激才能形成习惯。也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维度中的理念传播到位和领导执行到位、员工认知感受和执行到位。通过这三个维度实现文化理念的反复刺激,让员工逐渐形成习惯。比如对员工不断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集体评选出先进员工进行表彰学习,设定公司庆典日举行活动等等,这些 措施不仅加深员工对企业制度和文化的理解还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将公司理念和精神执行到位。
4.企业文化用故事传承。企业文化,并不仅仅只是把口号上墙,也不单单是做做活动。企业文化应该是融入企业质量管理、品牌运作、人才策略等各方面的经营理念中的。企业文化更应落地生根,让每一位员工认同,并在行为上体现这种文化。“撰写企业文化书,在公司上上下下搜集典型故事,就是从全方位提炼企业文化的过程。”海尔凭借《海尔品牌之路》《海尔的故事与哲理》两本企业文化书,传播了海尔的“洗地瓜的洗衣机”、“砸冰箱事件”故事,让众多消费者知道了海尔“用户永远是对的”的理念;蒙牛、格力、华为也纷纷通过《蒙牛内幕》、《棋行天下》、《走出混沌》,让消费者了解并认同了它们的企业文化,自然而
然也就认同了这些品牌。企业文化书因为具备充足的典型故事、独到的总裁论道、易于创造效应三个基本特点,让海尔、蒙牛等知名企业均借助企业文化书的出版,从而扩大消费者和社会对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品牌运营的关注,无形中迅速提升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并改变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为建立百年企业创造了条件。
三、总结
越是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越是在拜金主义盛行的年代,尊重,平等,关爱似乎愈加稀缺,也就愈发彰显出其弥足珍贵。这也向企业家们预示一点:企业文化建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企业文化更能留住人心,事实证明的确如此。现如今,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想永续发展要想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想创立百年企业,需要企业文化的精神指引。用先进文化打造先进的系统,用先进的系统创造先进的文化进行推动企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黎群.企业文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曹兴邦.浅谈如何建设企业文化[J].企业文化,2007,(10).[3] 约翰·P·科特,詹姆斯·L·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M].华夏出版社,2003.
第五篇: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前景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前景
从纺织服装、皮具箱包、塑胶制品、玩具到家具,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纺织服装工业,堪称“衣被天下”。但福兮祸所伏,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功也为自己招来了众多的阻力:贸易保护主义,成本上升和由此而来的产业向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压力……全球性经济危机更令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遭遇数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此之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否应该继续长远发展?他们该如何谋求生存与发展,实现战略突围?
国际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决定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关闭在中国的唯一直属工厂,这一调整已经开始波及其在华的众多代工商。关闭苏州工厂前,阿迪达斯在华的生产和采购业务分作两块,一部分通过苏州工厂将订单外包给代工厂实现,这部分订单主要用于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约占中国市场总需求的60%;另一部分则由阿迪达斯的国际采购部门(LO)完成,该部门的采购及供应覆盖其全球市场。而调整后,所有在华订单的发单权将全部被转移至其国际采购部门。此前,阿迪达斯全球CEO赫伯特•海纳就曾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国政府制定的工资标准逐渐变得过高,阿迪达斯希望部分地撤出中国,转移至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
事实上,除了阿迪达斯,其竞争对手耐克2009年3月也关闭了位于中国的唯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江苏太仓工厂。同时,到2010年,耐克鞋越南生产的份额为37%,已超过了中国代工厂所占的34%的份额。不仅如此,其实涉及不少行业的跨国公司近年来都已开始调整全球布局,随着低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中国与“世界工厂”似乎渐行渐远。根据中投证券的分析,由于成本的上涨,纺织服装行业中有70%的企业利润率在4%以下,大多为中小企业。前不久,江浙一带更是传出中小出口企业因不堪负重而破产倒闭的消息。
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可替代性,发展阶段性,存在广泛性等的特点,随着中国劳动力等成本的上升,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危机等等阻力,原有的“中国制造”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正在丧失,类似阿迪达斯这样的外资制造业撤离的案例将越来越多,中国的代工产业亟需转型。关闭苏州工厂,将在华采购业务并入国际采购部门,表明阿迪达斯正对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趋势作出判断和反应。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约是东南亚的两倍,同时,法国纺织品协会公布的研究表明:中国纺织品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为
188-300欧元,比全球纺织业工资最低的国家——80欧元左右的孟加拉国高出很多。因此,老挝、柬埔寨、越南这样的东南亚国家被阿迪达斯认为是更好的市场。但是因为那里尽管人
工成本较低,但工人效率、相应配套等比起国内要差等要素影响,东隆在缅甸开厂后目前仍在观望,是否进一步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被淘汰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陈代谢的必然现象。贸易壁垒的确增多,汇率的升值,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再加上原材料的变化,会迫使企业升级换代,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这应该是对企业产生影响中的一个好的方面。
不过,“中国制造”的概念比较宽泛,其中部分对成本敏感、使用较多劳动力的低端产业转移的动力相对较大,而一些更多考虑整个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及产业配套能力等的,未必会出现迁徙的风潮。总体而言,“中国制造”还难言会因这些现象的出现而发生逆转。但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就其自身而言,这些中国代工产业都亟需尽早踏上转型之路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国的一大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如何,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中国产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但我们现阶段还得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依据国情的要求,并且它是促进农村就业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出口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它也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其等人救,不如先自救。首先,要善于调整经营策略。在困难的情况下,要发挥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的特点,主动求变。第二,要善于调整发展思维。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利用廉价劳动力和牺牲环境两种手段。但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这两种“优势”都在萎缩。中小企业必须充分认清形势,积极主动调整发展思维,把眼界放到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设备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达到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第三,要善于加强内部管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加强内部管理的立足点可放在堵塞管理漏洞、控制原材料价格、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积极利用新材料和新能源、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多币种结算,不断提高流动资金周转率,真正实现降本增效。第四,要善于寻求对外联合。中小企业必须抛弃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地走到一起,联合起来。2.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3.提高品牌意识,增强国际竞争力。4.实现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
对于国家来说,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发达国家把核心技术留在本国,而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看中的是劳动力成本低,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这一优势。这说明中国的比较优势仍然集聚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内涵也在上升,很多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度高的环节都渗透了较高水平的技术,比如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第一的机电产品就存在着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环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同时提供了大量就业,在深圳、珠海、汕头等地外资企业占本地总企业数一半以上,对提高就业水平、培养技术人才有积极的作用。
在寻求走出危机和发展之路时,中国需要确立大国思维方式。
真正的出路在于产业的区域转移,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加快向中西部转移。实际上,为促进这一战略性转移,国家应强化政府政策扶持,国家在财政和金融上都应给予优惠政策,让中西部地区在发展上重复当年沿海的情况,保住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优势,同时利用增长调整期,中国企业要扎实地练“内功”,创造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劳动密集与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是发展方向。为此,要大力发展围绕高科技产业终端环节或外部配套的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业,如IT业和新兴家电业。此外,还要鼓励发展为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需采用人工作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个性化服装和用品,以及采用电脑设计的陶艺、雕刻、刺绣等工艺品的生产。
在寻求走出危机和发展之路时,就整体而言,中国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坚持切入价值链中高增值环节与持续占据价值链低增值环节并举的方针。“重塑中国品牌”!——数年以来,产业升级的呼声已经非常高涨而占据了压倒性优势,中国企业必须努力占据国际分工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已成普遍共识,但仍然要强调不能完全放弃所谓的低端环节,仍然需要继续占据相当一部分所谓的低增值环节。
有鉴于此,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做好危机旷日持久的准备。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和升级缓解“用工荒”生命周期优势符合中国静态比较优势属低层次的产业经营形式将面临劳动力供给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