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总结[推荐]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
1.需求弹性①弧弹性计算
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
edA
③点弹性 dQAPAdPAQA
Q%Q2.需求收入弹性:EM %M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4.短期成本
①总成本(TC)= 固定成本(TFC)+ 可变成本(TVC)
②平均成本(AC)= TC/Q
③平均固定成本(AFC)= TFC/Q
④平均可变成本(AVC)= TVC/Q
⑤边际成本(MC)=d TC /d Q= d TVC /d Q
6均衡条件Qd = Qs
Y X
MU1MU2MUn8总效用最大化== …… == λ P2P1Pn7边际替代率MRS =
预算线:I = P1Q1 + P2Q2消费者均衡时MUx/Px=MUy/Py
9.边际产量:MP = d TP/d L平均产量:AP = TPL
三阶段生产函数 第一阶段 【0,MP=AP】【MP=AP.MP=0】【MP=0,无穷大)
10.给定成本,求产量最大 ;给定产量,求成本最小
MPL/wL= MPK/r,wL+ rK=C捷径 L=K=Q
11.平均收益AR = TRPQTR = P边际收益MR ==d TR /d Q QQQ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
13收入或利益最大化TR=PQ,满足一阶导数为0,即MR=0
14厂商的停产点:P =AVC的最低点求出AVC,再一阶导等于0 二阶小于0即可
15.垄断厂商 边际成本定价,即MC=P=AR
政府限定的价格为收支相抵的价格,即P=AR=AC,或TR=TC
16.假设垄断厂商面临两个分割的市场1和2,厂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最大利润原则为:
MC=MR1=MR2(Q=Q1+Q2)
列出方程组,解Q1 Q2代入需求函数得到:P1 P2两个市场的收入分别为:TR1 = P1Q1TR2 = P2Q2总利润=TR1+TR2-TCTC是关于Q1 Q2的函数
第二篇:微观经济学总结
微观经济学总结
第一章 导言经济学的含义:在微观层面上,研究人们社会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问题,包括消费和生产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在宏观层面上,研究社会经济如何增长、稳定和发展。研究对象: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稀缺资源)研究方法:实证和规范
实证经济学:在一定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行为后果的一种方法,力求说明是什么。具有客观性,结论可以被检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前提,提出行为标准,探索符合行为标准的理论和政策,力求回答应当是什么。(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处理经济问题)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
个量分析方法,又称个量经济学。
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即均衡价格理论。
宏观: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总量分析方法,又称总量经济学。
中心理论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①单个消费者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收入通过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资本通过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②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如何通过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共同作用而决定。
③所有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如何通过各个市场的相互作用而同时决定。微观经济学四大基本理论:
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分配理论(即生产要素的价格理论)
第三篇: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归纳总结
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
假设量 :氨基酸总数(m);肽链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核苷酸总数(c);核
苷酸平均分子量(d)。
1. 蛋白质(和多肽):
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出来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⑴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
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
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
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
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⑵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
n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n个;
⑶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m—n;
⑷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
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n 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 肽键总数+n个氨基数(端);
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n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 肽键总数+2 n个羧基数(端);
⑸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分子总数—水的分子量×(氨基酸数—肽链数)= ma—18(m—n);.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 DNA(基因)、mRNA 碱基数的计算:
⑴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⑵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⑶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⑷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⑸真核细胞基因:
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有关双链 DNA(1、2 链)与 mRNA(3 链)的碱基计算:
⑴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
A 1 =T 2,T 1 =A 2 ;
A=T=A 1 +A 2 =T 1 +T 2,C=G=C 1 +C 2 =G 1 +G 2。
A+C=G+T=A+G=C+T=1/2(A+G+C+T);
(A+G)%=(C+T)%=(A+C)%=(G+T)%=50%;
(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⑵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
(A+T)%+(C+G)%=1;
(C+G)%=1―(A+T)%=2C%=2G%=1―2A%=1―2T%;
(A 1 +T 1)%=1―(C 1 +G 1)%;
(A 2 +T 2)%=1―(C 2 +G 2)%。
⑶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
A 1 +T 1 +C 1 +G 1 =T 2 +A 2 +G 2 +C 2 =1/2(A+G+C+T);
A 1 +T 1 =A 2 +T 2 =A 3 +U 3 =1/2(A+T);
C 1 +G 1 =C 2 +G 2 =C 3 +G 3 =1/2(G+C);
⑶① 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若(A 1 +T 1)/(C 1 +G 1)=M,则(A 2 +T 2)/(C 2 +G 2)=M,(A+T)/(C+G)=M
② 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
若(A 1 +G 1)/(C 1 +T 1)=N,则(A 2 +G 2)/(C 2 +T 2)=1/N;
(A+G)/(C+T)=1;
若(A 1 +C 1)/(G 1 +T 1)=N,则(A 2 +C 2)/(G 2 +T 2)=1/N;
(A+C)/(G+T)=1。
⑷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
2A% =2T%=(A+T)%=(A 1 +T 1)%
=(A 2 +T 2)%=(A 3 +U 3)%=T 1 %+T 2 %=A 1 %+A 2 %;
2C% =2G%=(G+C)%=(C 1 +G 1)%=(C 2 +G 2)%
=(C 3 +G 3)%=C 1 %+C 2 %=G 1 %+G 2 %。.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 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⑴ 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n 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
⑵ 细胞分裂:
① 染色体数目=着丝点数目;
1/2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
体数(2N)=减Ⅰ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减Ⅱ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精子或卵细胞或极核染色体数(N)=1/2体细胞染色体数(2N)=1/2受精卵染色体数
② 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数目: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③配子(精子或卵细胞)DNA数为M,则:
体细胞中DNA数=2M;
性原细胞DNA数=2M(DNA复制前)或4M(DNA复制后);
初级性母细胞DNA数=4M;
次级性母细胞DNA数2M。
④ 1个染色体=1个DNA分子=0个染色单体(无染色单体);
1个染色体=2个DNA分子=2个染色单体(有染色单体)。
⑤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联会和减Ⅰ中期),四分体数=0(减Ⅰ后期及以后)。
⑶被子植物个体发育:
胚细胞染色体数(2N)=1/3受精极核(3N)=1/3胚乳细胞染色体数(3N)(同种杂交);
胚细胞染色体数=受精卵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远缘杂交);胚乳细胞染色体数=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极核染色体数;
1个胚珠(双受精)=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精子=1粒种子;
1个子房=1个果实。
⑷DNA复制:2 n 个DNA分子;
标记的DNA分子每一代都只有2个;
标记的DNA分子占:2/2 n =1/2 n—1 ;
标记的DNA链:占1/2 n。
DNA复制n次需要原料:(2 n —1)X;
第n次DNA复制需要原料:(2 n -2 n—1)X。[注:X代表原料碱基在DNA中个数]。
二、有关生物膜层数的计算:
双层膜=2层细胞膜;
1层单层膜=1层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三、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实际(真正)光合速率 = 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测定):
⑴ 实际光合作用CO 2 吸收量=实侧CO 2 吸收量+呼吸作用CO 2 释放量;⑵ 光合作用实际O 2 释放量=实侧(表观光合作用)O 2 释放量+呼吸作用O 2 吸收量;⑶ 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⑷ 净有机物(积累)量=实际有机物生产量(光合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呼吸作用)。2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
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 2 和释放CO 2 量是相等。
在绝对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但若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吸收O 2 和释放CO 2 就不一定相等。
解题时:
首先,要正确书写和配平反应式;
其次,要分清CO 2 来源再行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产生多少CO 2)。
四、遗传定律概率计算:
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
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
⑴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
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⑵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
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
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基因待定法: 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
解题四步曲:
⑴ 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
⑵ 写出表型根:aa、A_、X b X b、X B X_、X b Y、X B Y;I A _、I B _、ii、I A I B。⑶ 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
① 性状突破法;
② 性别突破法;
③ 显隐比例法;
④ 配子比例法。
⑷ 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
求:① 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
② 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
③ 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
解法:① 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② 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
③ 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
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 b X b +X b Y的亲本杂交组
来计算aa和X b X b +X b 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 B X_+X B Y概率。
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3 .有关遗传定律计算:
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
杂合子(1/2)n ;
纯合子各1―(1/2)n。
每对均为杂合的F 1 配子种类:2 n ;
配子结合方式:4 n ;
F 2 基因型:3 n ;
F 2 表现型2 n ;
F 2 纯合子:(1/2)n ;
F 2 杂合子 1—(1/2)n。
4.基因频率计算 :
⑴ 定义法(基因型)计算:
① 常染色体遗传:
A基因频率%=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AA个体数×2+Aa个体数)÷总人数×2。
a基因频率%=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aa个体数×2+Aa个体数)÷总人数×2。
② 伴性遗传:
X B 基因频率=X B X B 基因型频率+X B Y基因型频率+1/2×X B X b 基因型频率=(X B X B 个体数×2+X B Y个体数+X B X b 个体数)÷雌性个体数×2+雄性个体个体数)。
注:伴性遗传不算Y,Y上没有等位基因。
⑵ 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公式:
A%=AA%+1/2Aa%;a%=aa%+1/2Aa%;
⑶ 哈迪-温伯格定律:
A%=p,a%=q;
p+q=1;
(p+q)2 =p 2 +2pq+q 2 =1;
AA% = p 2,Aa% =2pq,aa%=q 2。
(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
(p+q+r)2=p2+q2+r2+2pq+2pr+2qr=1,p+q+r=1。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例如:在一个大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1/10000,则a基因的频率为1/100,Aa的频率约为1/50。.有关染色体变异计算:
⑴m倍体生物(2n=mX):体细胞染色体数(2n)=染色体组基数(X)×染色体组数(m);(正常细胞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数×每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
⑵单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2n=mX)÷2。6 .基因突变有关计算 :
一个种群基因突变数=该种群中一个个体的基因数×每个基因的突变率×该种群内的个体数。
五、种群数量、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计算:.种群数量的计算:
⑴标志重捕法:
种群数量[N]=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捕获数中的标志数
⑵ J型曲线种群增长率计算:
设种群起始数量为N 0,年增长率为λ(保持不变),t年后该种群数量为N t,则,种群数量N t =N 0 λ t。
⑶ S型曲线的最大增长率计算:
种群最大容量为K,则种群最大增长率为K/2。.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⑴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⑵同化量=摄入量-粪尿量;
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
⑶生产者固定全部太阳能X千焦,则,第n营养级生物体内能量≤(20%)n—1 X千焦,能被第n营养级生物利用的能量≤(20%)n—1(1161/2870)X千焦。
⑷欲使第n营养级生物增加Ykg,需第m营养级(m<n)生物≥Y(20%)n—m Kg。⑸若某生态系统被某中在生物体内有积累作用的有毒物质污染,设第m营养级生物体内该物质浓度为Zppm,则,第n营养级(m<n)生物体内该物质浓度≥Z/(20%)n—m ppm。
⑹食物网中一定要搞清营养分配关系和顺序,按顺序推进列式:
由前往后;由后往前。
第四篇:微观经济学感悟总结
微观经济学感悟总结
软件学院54101017余兵杰
大一的小学期我们开设了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为期三周将近36课时的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微观经济学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入门的认识,学习。当然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并不是一门微小的简单的学科,36课时的学习,可能我们了解到的只是九牛一毛,但是我相信在学习了这几章之后,每个人对微观经济学都有了自己个人的看法。下面就我个人而言,谈谈三周课程学习后,我对微观经济学的个人体会,感悟。
几周的学习,我们意识得到,生活其实到处都是经济学。虽然可能我并不知道具体应该用什么理论去解释,具体应该怎么样去解释,但是经过三周的学习,最起码我知道这些案件是可以应用微观经济学来解释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例子,都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来解释说明。例如几年来国内猪肉价格飞涨,国内石油价格一直上涨,又如几年前闹的很厉害的可口可乐收购中国汇源事件,还有现在让人渐渐“读不起”的大学,等等。下面我就关于国内近几年猪肉价格飞涨的情况和可口收购汇源事件结合自己所学到的微观经济学知识谈一谈自己的理解。也是在自己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后的一点点小小的感悟(下面的资料有些来自网络)。
谈起猪肉价格,很多人马上就说明显供求关系紧张嘛,其实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也认为是这样的原因。因为我认为只有买的人多了,货不够卖了,不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才会使人们出更高的价格去买这并不值这个价格的东西。从而价格飞涨。可是,学习了微观经济学之后,我发现其实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甚至也并不是很重要的原因。影响价格的因素其实很多,供求关系只是最为大众做熟知的,当然也是最经常最普通的因素。下面我们就联系有关资料,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描述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从去年8月份以来,生猪存栏和出栏都有明显的增加,但是猪肉的价格只有一个多月的微跌,后来又开始连续上涨。显然,如果我们仅仅用供求关系来试图解释这个现象是肯定无法明确彻底的解释的。
猪肉价格飞涨,从国家政策讲,主要是由于生猪生产专业化趋势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双重作用的结果(关于国家猪肉政策来源于网络资料)。现在,猪肉供给主要由定点屠宰厂和生猪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控制,猪肉供给已经高度组织化了。猪肉涨价联盟已经形成,他们完完全全可以毫不费力操纵猪肉市场价格。造成这种结果的制度之一就是生猪定点屠宰制度。为了让人们吃上放心健康安全的猪肉,所以国家就要规范屠宰市场定点屠宰。然而定点屠宰,一方面宰厂将农村生猪收购权高度集中到其附属的为数不多的猪贩子,独断生猪的收购价格,欺压养猪小农户;另一方面,养猪小农不能够直接进入市场参与供给,猪肉批发权垄断;与此同时,还实现猪肉零售商高度组织化,他们结成庞大的联盟组织,导致猪肉消费者受盘剥。
这个制度还规定了养殖生猪的农户不能宰猪在农村社区销售,这样就更加加剧了猪肉的一系列垄断,农村居民吃猪肉只能依赖农村猪肉零售商在城市(镇)定点宰厂采购猪肉后在乡村销售,导致养猪农民吃猪肉比城镇还贵。政府这样的政策虽然保证了一定程度上人们所吃的猪肉健康无污染,但是却导致了定点屠宰厂和依附其生存的猪贩子以及猪肉储藏批发商高度组织化,甚至垄断化,从而轻而易举获取暴利,而养猪小农和猪肉消费者任意受剥夺。
从农村猪肉价格高于城镇,可见猪肉供给阵营组织化程度之高、力量之强大了。现阶段,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阵营组织化水平尤其以猪肉和食用油最高,所以猪肉和食用油涨价最快最厉害。反调控的能力也最强。其实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在农产品市场上,供给阵营在快速组织化,而消费阵营却在日益分化,单位集中采购没有了,社区消费合作社垮台了,类似于政府组织供应“冬储菜”的制度也在逐步退出。个人认为,供需双方力量严重失衡是导致今天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这个局面不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农产品涨价的幅度和速度还可能会让人们甚至于经济学家目瞪口呆!
综上,政府有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的“垄断”,当然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垄断,同时供求双方力量上的巨大差距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今天的这个局面。因此我们如果要改变今天猪肉的价格局面,就必须要改变当今供求阵营力量失衡的局面。
下面再关于可口收购汇源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说起可口收购汇源,我想起来了课本上的1990年美国ADM收购CCP公司的事
件。1990年美国ADM收购CCP公司,但是美国司法部反对此收购。依据是ADM和CCP共占据玉米糖浆市场份额为40%,司法部认为此收购行为会导致玉米糖浆市场的垄断。ADM公司不同意司法部的裁决,它认为甜味剂市场不仅包括玉米糖浆还包括糖。在此市场界定下,ADM-CCP公司的甜味剂市场份额要小得多,不存在垄断的可能性,因此并购是合法的。最终美国司法部判决此收购符合有关法律,同意收购。
关于可口收购汇源事件,我们先来看一点资料。据市场研究机构欧睿(Euromonitor)预期,中国果蔬汁市场将以14.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至2012年的191亿公升。在中国的果汁领域,汇源是目前销量第一的品牌,并且已经形成一条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截至2007年底,汇源100%纯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的销售量分别占国内市场总额的42.6%和39.6%,汇源已经连续数年在这两项指标上占据市场领导地位。反观可口可乐,从2000年开始,可口可乐已经着手果汁市场。早在2001-2002年间,就专门针对亚洲市场研发出了一种特色果汁饮料“酷儿”,2004年,可口可乐(中国)又把对旗下的非碳酸饮料市场进行了整合,与中粮集团、太古饮料集团分别组成联营公司,主攻非碳酸饮料,推出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知名果汁饮料品牌“美汁源”果粒橙及原叶茶饮料。一旦可口收购汇源成功,那么可口的市场份额将会大幅加剧,完全形成垄断。因此政府阻止此次收购完全是合乎有关规定的.如果一旦收购成功,作为垄断者的可口可乐公司可以自己所以的制定出销售价格。这种销售价格的制定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垄断与竞争来解释。于是可口可乐,作为垄断者可以根据自由制定价格使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利润。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一下,作为国家当然也要考虑一下。如果可口可乐公司成功收购汇源果汁集团,那么这两家企业的合并必然使中国的果汁市场的竞争性大大减弱,可口可乐就更有可能在中国市场上形成垄断,结果,整个中国的果汁市场受到冲击,失去国际竞争性。这样一来,中国自己的民族企业就受到了影响,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
中的独立性就减弱了。这样势必导致我国对外国企业产生依赖。结果,引起整个国家经济福利减少。因此,中国政府将不得不采取政策,禁止其收购。对于中国政府而言,通过我国的《反垄断法》禁止他们合作,这样一来,有利于保护我国市场的竞争性,从而阻止整个国家经济福利的减少。
以上两个事件是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后一些个人的看法。
两周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我们学习了价格,市场,市场界定,实际价格,名义价格,供给需求,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边际效应,攀比效应等等各种经济理论,或者影响因素,或者典型事件。当然两周的课程我们肯定不能完全了解微观经济学,只能学习一点皮毛。学习一点最基本的知识。但是这些最基本的知识给我们所带来的也是很多的。例如,学习了微观经济学之后,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大部分常见的事件进行分析,来试着用经济学的观点给出自己的解释。可能我们给出的解释并不专业,并不足够的说服力,但是我们可以给出自己的而且正确的观点。而且相信,在我们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后,我们一定可以给出有足够说服力的解释。
以上是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之后,自己的一点点小小的感想,以及对生活中一些时间事件的分析,当然作为初学者,可能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第五篇:微观经济学概念总结
微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经济人
在经济学中,“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纪人”的假设条件。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3.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4.决定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5.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6.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Qd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7.需求表
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字序列表。8.需求曲线的特征
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是负值。它们都表示水泥股票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9.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10.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11.供给表
商品的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12.供给曲线的特征
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13.均衡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14.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5.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市场上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状态。16.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7.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18.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
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19.经济理论
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20.经济模型
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21.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参数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参数是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参数也往往被看成外生变量。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22.比较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23.动态分析
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4.弹性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25.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26.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7.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28.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29.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0.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31.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32.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33.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34.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3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36.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37.互补品
若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38.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与交叉价格弹性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39.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40.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的概念来表述它则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41.效用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42.基数效用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43.序数效用
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进行。
44.边际量
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45.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4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47.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48.商品的需求价格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49.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50.偏好
爱好或者喜欢的意思。
51.序数效用论者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
偏好的完整性;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的非饱和性。52.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他时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5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5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55.完全替代品
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56.完全互补品
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57.预算线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58.预算线的变动
两种商品的价格P和P不变,消费者的收入I发生变化;
12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P和P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商品1的价格P发生变化而商品2的价格P保持不变;
12消费者的收入I与两种商品的价格P和P都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1259.最优购买行为的条件
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 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60.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MRS12)一种商品的数量(即P)61.价格—消费曲线 1P
2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62.收入—消费曲线
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63.恩格尔曲线
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64.总效应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65.替代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66.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67.预算补偿线
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68.正常物品
正常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同方向变化的商品。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用必定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69.低档物品
低档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化的商品。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所以,总效用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70.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情况的原因。71.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总和。72.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某商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所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市场需求曲线上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73.期望效用
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就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
彩票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E{U[p;W1,W2]}pU(W1)(1p)U(W2)
彩票的期望值为:
pW1(1p)W2
彩票期望值的效用为: U[pW1(1p)W2] 74.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75.风险
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则可以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76.风险态度
某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1p)W2]pU(W1)(1p)U(W2)则该消费者为风险回避者。
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小于在风险条件下的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1p)W2]pU(W1)(1p)U(W2)则该消费者为风险爱好者。
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等于在风险条件下的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1p)W2]pU(W1)(1p)U(W2)则该消费者为风险中立者。77.生产者
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78.厂商的组织形式
厂商主要可以采取三种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个人企业指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合伙制企业指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公司制企业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79.交易成本
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80.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8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82.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也被称为线性生产函数。它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 83.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被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他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8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一般形式为:Q = A Lα Kβ 其中的参数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参数 α与 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 β >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α+ 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α+ 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85.生产的短期和长期
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86.总产量
总产量指与一定的某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87.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某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88.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某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89.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种可变生产要素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90.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显现出递减的特征。
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点。91.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就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92.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9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的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94.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
厂商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95.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应该通过对两投入量的不断调
整,使得花费在每一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96.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97.等斜线
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98.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它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99.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分析涉及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则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100.机会成本
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101.显成本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102.隐成本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103.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
企业的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104.短期成本
在短期,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部分和可变成本部分之分。具体的讲,厂商的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总不变成本TF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总可变成本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105.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因此,它也决定了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简单地表述如下: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正因为如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106.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L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L曲线和AP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LL107.长期成本
在长期,厂商的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边际成本LM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108.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张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或者说,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经济。相反,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不经济。显然,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于厂商变动自己的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作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109.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110.市场与行业
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行业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的厂商的总体。在经济分析中,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11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第三,所有的资源都具备完全的流动性。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112.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113.收益
厂商的收益是指厂商的销售收入。114.总收益
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115.平均收益
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116.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117.完全竞争市场收益曲线的特征
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重叠,它们都用同一条由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来表示。
此外,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斜率不变的上升的直线。
118.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119.收支相抵点
厂商无经济利润但能实现正常利润的均衡点也被称为收支相抵点。120.停止营业点
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出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121.短期供给曲线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122.短期供给曲线的特点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123.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一个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该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得到。
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市场的产品价格和市场的短期供给量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供给量都是可以使全体厂商在该价格水平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124.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
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125.成本不变行业
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126.成本递增行业
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127.成本递减行业
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128.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129.消费者统治
消费者统治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西方学者认为,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都得到最大的满足。130.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西方经济学中,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其中,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131.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132.自然垄断
有些行业的生产具有这样的特点: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而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部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它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这就是自然垄断。
13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由于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的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都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34.价格歧视
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要求对不同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135.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市场集团。
136.非价格竞争
在垄断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垄断场上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包装,改善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137.生产集团
垄断竞争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市场集团。
138.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的需求曲线。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生产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139.理想的产量和多余的生产能力
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作为理想的产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作为多余的生产能力。140.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又被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141.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
根据产品特征,可以把寡头行业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在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在差别寡头行业中,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142.占优策略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143.占优策略均衡
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144.纳什均衡
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145.囚犯的困境
略。见书P244 146.无限期重复博弈
所谓无限期重复博弈是指相同结构的博弈可以无限次的重复进行下去。147.有限期重复博弈
有限期重复博弈是指相同结构的博弈有限次重复进行。148.生产要素价格
西方经济学家们习惯于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即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则被分别称作地租、工资和利润。149.边际生产率分配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150.引致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学者认为,生产要素的需求又是派生或引致需求。151.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和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基本性质可以描述为: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要素没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要素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等等。152.完全竞争厂商与不完全竞争厂商 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称为完全竞争厂商。
不完全竞争厂商包括如下三种情况:第一,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要素市场上不完全竞争;第二,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产品市场上不完全竞争;第三,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不完全竞争。153.边际产品
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154.边际产品价值
它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VMP = P * MP 155.边际收益产品
它表示一般情况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MRP = MR * MP 156.边际要素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是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成本。MFC=[L*W(L)]’=W(L)+L*[dW(L)/dL] 157.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VMP=W,或者MP*P=W。158.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一般均衡即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局部均衡就是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的分析。一般均衡就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159.瓦尔拉斯定律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满足时,一般均衡体系存在均衡解。160.超额需求函数、不动点定理
瓦尔拉斯通过计算方程数目和未知数数目来证明一般均衡的存在是错误的。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只有在极其严峻的假设条件下才可能有解。证明的基本思路是:
设整个经济中包括n种商品(要素和产品)。从家户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出发,可以得到每种产品的需求和每种要素的供给;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出发,可以得到每种产品的供给和生产要素的需求。用每种产品和要素的需求减去相应的供给,可得到每种商品的超额需求。这些超额需求都是价格体系即价格向量的函数。由于所有价格同时按比例变化不会改变超额需求的值,故可以通过变换将原价格向量集合“压缩”为标准价格向量集合。于是超额需求函数确定了从标准化价格向量集合到超额需求价格向量集合上的一个映射;如果再“构造”一个从超额需求向量集合回到标准化向量集合的映射,并将这两个映射“复合”起来,则得到一个从标准化价格向量集合到其自身的映射。根据布劳尔不动点定理,标准化价格向量集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不动点。而这个不动点就是一般均衡价格向量。
16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
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162.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它是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前提下,提出经济行为的标准,并探讨怎样才能使经济活动符合这个标准。具体而言,它从生产资源有效配置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这两个方面研究一个国家实现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所须具备的条件和国家为增进社会福利应采取的政策措施。163.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164.帕累托最优条件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它包括交换的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165.契约曲线
契约曲线分为交换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和生产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交换的契约曲线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的集合。生产的契约曲线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状态的集合。166.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最优产出量的集合的几何表示。167.社会福利函数
需要知道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的相对大小,或者更一般地说,需要知道效用可能性区域或整个效用空间中每一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的相对大小:这就是所谓的社会福利函数。(课本)
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是社会福利水平与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明一个社会对效率与公平双重目标的偏好,它由社会无差异曲线构成。社会无差异曲线的统一特性是它必定关于从原点出发的45度射线对称。不同的伦理观念形成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和无差异曲线。(上海财大财政学演示文稿)168.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都代表一定的社会效用水平,其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表明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边际替代率。每条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福利水平相等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人大)。169.不可能性定理
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170.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试图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由旅美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首次系统阐述。在西方左翼学者提出的种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影响较大的是英国学者戴维·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美国学者约翰·罗默的“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和美国学者戴维·施威卡特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人民网)171.市场失灵
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一般来说并不成立,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换句话说,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172.反托拉斯法
从1890年到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反对垄断。其中包括:谢尔曼法(1890)、克莱顿法(1914)、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罗宾逊—帕特曼法(1936)、惠特—李法(1938)和塞勒—凯弗维尔法(1950)。统称反托拉斯法。
173.公共管制
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作是不公平的。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是多种多样的。统称为公共管制。174.外部影响
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的影响。175.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的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176.公共物品
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物品。只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用性的物品叫做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