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政府教育汇报材料
XXX区XXX乡人民政府教育工作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乡人民政府向来我乡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在区委、区府的关心指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乡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乡战略,教育工作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现将我乡近几年的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区XXX乡位于遂宁城西30公里处,和XXX县的XXX镇、XXXX乡接壤,是一个较偏僻的丘陵农业乡镇,全乡辖X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18517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546元。
全乡共有学校3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民办小学1所。小学在校学生1089人,教职工39人;初中在校学生629人,教职工38人。
二、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乡党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基本途径。我们积极利用各种会议和重大节日加大尊师重教的宣传,在全乡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关心教育的良好氛围。
2、建章立制,保证教育有序发展
我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乡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分管教育领导,乡党政办主任,乡财政所所长、乡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实行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分管教育副书记直接负责制,把教育工作具体分解落实到相关办公室、村(居)委会和学校,纳入工作目标管理,严格进行年度考核,兑现奖惩。乡党政领导高度关注教育事业,坚持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定期召开教育工作大会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认真实施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年度考核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学校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乡政府年初就与各村、校和相关单位签定教育目标责任书,年底逗硬检查,利用教师节、教育工作会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等。
3、增加投入,完善办学条件,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
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近三年财政投入情况为:XXXX年区财政拨付我乡教育专款 427.1万元。XXXX年区财政拨付我乡教育专款 444.1万元,XXXX年区财政拨付我乡教育专款467.3万元。这些经费足额用于全乡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完善和落实中小学生助学制度,扶持全乡所有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落实奖教、奖学金制度,鼓励和宣传先进,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利用教师节、春节等节日慰问教师、与教职工拉家常,嘘寒问暖,对学校管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师生安全、校园建设及各类软、硬件建设等提出纲领性意见。
4、抓住关键,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我乡立足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一个都不能少,在入学管理上突出精、细、严、实,着力控制学生流失。我乡根据区教育局关于严格控制中小学生流失的规定,制定了《XXX乡关于控辍保学的实施意见》,实行了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认真执行中小学衔接入学制度。严格落实“控流”责任,全乡层层签订责任书。乡干部包片包村,村干部包社,学校校长包校,主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全乡中小学生无一流失。XXXX年各率情况:①入学率:小学100%、初中108.97%②辍学率:小学0%、初中2.07%③毕业率:小学100%、初中99.46%④完成率:小学100%、初中99%。
5、不断强化安全意识,细化安全管理,为实施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我乡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制度,乡政府与中、小学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各校都完善了安全制度,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健全了安全档案,责任明确,落实到人,坚持做到安全工作“细抓、实抓、严抓、常抓”。全乡各校都配备了必要的安全器材和监控设备,设立校园警务室,与派出所、聘请的法制副校长联系互动,为校园安全提供坚强的保障。不定期地联合公安、工商、综治等部门坚决打击“黑网吧”等不健康场所,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了教学秩序。各校充分利用壁报栏、黑板报、广播、升旗仪式等方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定期进行安全逃生演练。举办多次防控甲型H1N1流感知识讲座和专题防抗甲流等传染病会议,统一为学校购置消毒液及配置外线体温测量器,定时组织对学校防控甲型流感工作检查和监控。印发安
全卫生宣传教育资料20000多份,努力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把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为全乡实施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6、依法治校,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乡党委、政府历年把发展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优先保证教育发展。按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零收费”制度,各项教育经费全部纳入“教育财务管理中心”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全乡各学校都及时公布了校务、财务,接受了社会监督,创建了人民满意的教育环境。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做到了“四个坚决杜绝”: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坚决杜绝教师双休日、节假日补习文化课;坚决杜绝随意增减课程、增减课时;坚决杜绝不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增加学生课业负
担;加强了教研教改力度,定时对各校进行教学常规检查,中小学践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向课堂要质量,让学生在充满爱和快乐的教育环境下专心学习,以此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近年来中小学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名列全区同层次学校前茅。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回顾以往工作,我们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上级要求,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通过自查我们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受整体财力的制约,教育投入空间还不够充分,教育经费还不太宽裕,学校高品位的育人环境建设还不够完善。
2.学校多功能育人的配套设施、信息化普及水平标准还较低,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整体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3.教育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为青少年健康、生动、和谐成长发展的作用还不均衡,还没有完全形成强有力的综合教育网络和体系。
4.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孩子留守在家,或交由年迈的公婆看管,或寄托亲友照看,或让其独立生活,使这些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5.广大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及控辍保学工作还任重道远。
总之,我乡的教育事业正朝着教育“四化”的轨道前进,改革与创新的理念不断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规范化办学、教育科研等方面渗透,我乡采取制度引导与人文管理相结合,强化内部管理。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锐意改革,广大教师爱岗敬业、默默耕耘,全乡学生心怀理想、勇于进取,全乡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具有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强化学校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促进我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各位领导、专家,我乡的教育工作就简要汇报到此,敬请提出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二篇:县级政府教育督导汇报材料
XX省县级人民政府 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关于教育发展情况的汇报
XX县人民政府(2011年11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XX县县委、县政府向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的XX省教育督导评估验收团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给予我县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将我县近年来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如下:
一、全县教育概况
XX县位于XX省南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就有着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辖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人口 79万,是全省24个山区县(县)和首批22个扩权县(县)之一。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十强”第3位、全国“百强”县51位。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0所:其中小学124所,初级中学27所,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1所,幼儿园352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乡镇成人学校22所。在校学生15.4万人:其中小学6.7万人,初中3.1万人,高中1.5万人,职高1.2万人,特殊教育学生198人,学前2.9万人。教职工11230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4655人、初中专任教师2555 人、高中专任教师1166人,职教中心专任教师496人。
2007年以来,XX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坚持“科教兴县、人才强县” 战略不动摇,各级党政领导狠抓教育的决心不动摇,依靠人民群众办教育的路子不动摇,坚持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把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作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出台了一系列教育优先发展的保障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和工作力度,在全县营造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师以乐教为责”的浓厚氛围,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全县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四年成为XX教育投入最大、环境最优、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中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合格率均保持在100%;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保持在100%,合格率保持在99.2%。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7%,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2009年10月,我县高中教育通过省政府首批督导验收,同年11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交流会领导专家团到我县观摩。2010年,我县被评为“XX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职教中心被评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二、认真履行政府职责,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抓好教育工作,责任在于政府,关键在于领导。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强化政府责任。
(一)加强领导,建立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
XX县委、县政府把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任期目标,摆在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位臵。一是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县四套班子领导每年都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扶持教育发展,对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难点问题及时召开工作调度会、现场协调会等进行研究解决。人大、政协每年都要对教育工作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听取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报告。特别是每年教师节前夕,县委、县政府都要隆重召开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自2007年以来,已先后拿出 余万元,重奖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二是制定教育发展规划。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XX县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意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加快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教育阶段性工作重点。三是扶持教育快速发展。凡是教育部门举行的重大教育教学活动,县领导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参加,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每年给予倾斜,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时解决教育工作中需要帮助和解决的问题,在经费投入、校舍改造、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县主要领导多次亲自出面,沟通上级部门、协调平级部门、调动下级部门,解决问题办实事。在我县学校校安工程中,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听取工作汇报,制定改造方案,从工程设 计、配套资金等方面解决工程难题,疏通各方关系,使新改扩建的教学楼顺利完工。财政部门足额拨付教育经费;税务部门加大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力度;发展规划部门将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综治、工商、城管、文化等部门不断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公安、司法等部门通过警校共建、法制教育切实推进了依法治教的进程。在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了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大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全面建立了以“县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教育投入机制。一是教育经费持续保持了“三个增长”。充分发挥财政主渠道作用,严格落实“三保二控一监管”工作措施,2007、2008、2009、2010年县财政对教育拨款分别是36172万元、54883万元、55219万元、55771万元。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分别是1614元、2810元、2953元、2983元;初中分别为2056元、3487元、4040元、4080元;高中分别为1819元、3729元、3780元、3818元;职业中学分别为3083元、4077元、4343元、4386元;近年生均公用经费,小学分别为60元;初中分别为90元。高中分别为801元、896元、932元、941元;职中分别为1520元、1529元、1845元、1863元。
二是城县教育费附加按政策规定足额征收。四年来,按照有关规定我县实征2亿多元,全额用于教育。
三是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人均工资不断增加。我县坚决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一发放政策。我县财政设臵了教师工资专户,以人事部门核定的教师编制和国家规定的教师工资项目及标准,将教师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严格实行财政专户管理、银行代发、直达教师个人的办法,保证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无拖欠现象,各项调资政策均全面落实。
四是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按规定比例用于教育。2007、2008、2009、2010年,每年转移支付资金1665万元,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及补充公用经费为1012万元,所占比例全部高于省定标准。
五是教育支付中心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根据要求,我县成立了教育集中支付分中心,制定了《XX县教育局集中支付中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全县中小学各种经费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学校招生和收费政策,专款专用,收支两条线,严格实施校财局管,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保证了教育经费严格、规范、高效使用。
六是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我县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同时,县财政出资,免除了高中贫困生学杂费,并进行生活补助。认真落实国家政策,给予中等职业农村学生每人每年1500元资助。针对费用增高问题,加大了贫困生救助力度,对寄宿制学校特困生按每生每学年1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贴。
七是筹措社会资金。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捐资助学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捐资助学。近几年来,共救助小 学到初中贫困生8万余人次,救助金额4800多万元。今年,协调五家社会助学基金会,筹资114余万元,对301名优秀和贫困大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构建起“政府为主,社会参与”从小学到大学完善的贫困生救助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打造了“上学在XX”的幸福教育品牌。
(三)加速发展,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重点实施了四大工程。一是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坚持“做优城区、做强城郊、扶持农村”,通过新建与旧改并举,充分利用闲臵校舍等资源,强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先后筹资5亿多元,新建扩建寄宿制学校21所,撤并学校192所。其中,在城区新建了五中、师范附小,筹备启动光明小学和洺湖中学新建工程,将南关小学列为直属学校;在城郊重点加强了八中、九中、午汲中学、清华中学和兰村小学建设和管理;在农村依托四中、六中、七中等直属学校合并周边初中点13所,全面加快了规模化和标准化办学步伐。2010年,对22所校安工程项目学校进行了改造加固。二是专用教室建设工程。2007年以来,先后新建、改建、扩建专用教室 个,目前全县学校共有专用教室 个,为学校新配各类教学器材 万余件(套),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和师生的需要。同时,新增图书 册,使我县学校馆藏图书总数达到 册,生均图书 册以上,师生图书比例达。三是冬季取暖工程。2008年以来,投资 余万元,完成了 等 所学校的冬季取暖,彻底结束了农村学校师生使用蜂 窝煤取暖的历史,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四是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程。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着力打造“数字教育”:一手抓装备。在2007年率先实现“校校通”、“班班通”的同时,全面实施教学装备升级工程,如今年投入7000万元,在配齐配全“音体卫美劳”等常规仪器的基础上,对较大规模以上学校集中配备电子白板、建成一体化电子图书馆、数字探究室和机器人科技活动室。截至目前,全县共新建高科技数字控制科技活动室35个、借阅网管一体化图书阅览室60个,新增白板教室100个,更新整体实验室120个。一手抓应用。依托教育网和视频公开课系统,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同上一堂课”活动等渠道,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如农村的管陶小学和城区富强小学建立盟校,同学科教师,提前研讨备课,统一授课进度。管陶学生可通过远程网络视频系统,实时观看富强小学教师授课,并在网上交流心得和体会,实现了城乡师资资源共享。同时,以视频网络直播系统为平台,每天下午四点向全县展示优质课,组织同学科教师听评课,仅去年一年,就展示优质课586节,评出优秀课172节。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师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水平。为此,我们努力加强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重要的保证。
(一)抓核心,提高校长素质。
为建设一支“专家型、科研型、创新型”的校长队伍,我们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重培训。制定了XX县中小学校长中长期培训规划和阶段性培训目标,2007年以来,先后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参加全国、省、县举办的教育行政干部培训班、骨干校长培训班等各类培训 场(次),累计培训 人(次),全县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二是重交流。近年来,先后拿出 余万元,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到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知名学校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并定期组织校长相互学习、相互参观。(举例说明)三是重考核。制定出台了《XX县学校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办法》、《XX县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加强对校长任期实绩的考核,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民主管理、提升队伍素质等方面考实、考准校长的业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交流的重要依据,2007年以来,先后将 名优秀人才选拔到校长、副校长岗位上,形成了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机制。通过培训、交流、考核等多种形式,促进了校长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抓关键,提高教师素质。
以开展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三名工程”为载体,狠抓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在师德教育上,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做人民满意教师”这个主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 “三师”教育和正面典型教育,开展了“三名”(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培养工程、教师评议和师德标兵、模范教师评选活动,树立方方面面的典型,并组织优秀典型进行巡回演讲,举办报告会 场,用身边的典型教育了广大教师。三年来,先后有 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师德标兵、人被评为县级师德标兵,名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名教师被提拔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涌现出“邯郸县十大教育人物”段丽华等优秀名师。在师能培养上,实施了三大工程,即继续教育工程、业务达标工程和名师工程,开展了听课、评课、讲课、说课比赛和“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评选,举行了“教师基本功大比武”、“教师论坛”、“课题主持人培训”、“校本课程开发培训”和“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理论培训”。进行了“校本教研团队建设”,总结出了细化管理、自主谋划、强化培训、共同发展、关心激励、捆绑评价等六项推动措施,推广了南关小学、实验小学经验,努力实现团队内部的教学经验共享、教育理念共享。三年来全县教师继续教育科目阶段性考核优良率达到了100%。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大专率为96.6%,本科率为37.2 %。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2%,本科率为59.7%。先后有15名教师被评为省、县模范教师、优秀教师,351名教师在全国、省、县各类教学活动中获奖,512篇论文在县以上刊物发表和交流。培养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27人、县级骨干教师221人、省级教学标兵2人,县级教学标兵7人。在人事制度改革上,按照国家规定核定编制,足额配齐教职工,满足教学需要。合理调整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和职称结构,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持续深入实施了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校长竞争上岗制、结构工资制等制度改革和教育内部精细化管理改革。
(三)抓落实,提高教师待遇。
我县坚决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一发放政策。我县财政设臵了教师工资专户,以人事部门核定的教师编制和国家规定的教师工资项目及标准,将教师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严格实行财政专户管理、银行代发、直达教师个人的办法,保证了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按时足额缴纳,从无拖欠现象,各项调资政策均全面落实。
四、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一)积极推进依法治教。
开展依法治教是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依法治教工作中,我们认真执行教育法律、规章,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一方面抓学习,组织执法人员集中学习教育法律、规章及相关文件资料。另一方面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广泛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各乡镇宣传、讲解法律法规,举办教育法律法规、人口、国防、禁毒教育等专题讲座,同时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媒体加大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依法治教水平。
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会议精神,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强化收费管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收费标准。对经费支 出采取预算、审批等监控措施,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和学生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程序,增加收费工作的透明度。加强检查督导。深入开展“警校共建”创建活动,每年县政府组织教育、公安、物价、工商等部门协调联动,综合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取缔学校周围的歌舞厅、游戏厅、网吧、音响店,营造了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
(二)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建立部门参与的德育共建机制,积极开辟德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动场地,建立了以 为主的红色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场、体育馆,确保中小学学生有良好的增长知识、锻炼身体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新的高标准“四馆”建设正在有序进行。
(三)树立科研先导意识。
进行了“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和“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十一五”期间,共申报规划课题 项,其中省、县规划课题 项,省级子课题 项,已全部结题,并通过了专家组验收。“十二五”期间,共申报了 项省、县立项课题,均已开题研究。2007年,在全县率先建立了省级“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同课异构”研究、“一课多轮”研究和教师小课题研究,总结了 万字的《XX县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成果文集》,摸索出了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开发一套成型的经验,形成了“以校本研究制度为保障、以先进教育教研理念为引领,立足校本、团队共进、县域发展”的校 本教研工作特色。各学校在县教研室的引导下,相继开发出了()多门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使校本教研的成果得到进一步转化。由于我县校本教研工作起步早、效果好,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近几年来,先后在我县召开了()现场会。
(四)广泛开展艺术教育。
指导各校普遍建立了舞蹈、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小组,成立了XX县教职工艺术团。三年来,全县学校先后举办了 场艺术节活动,做到了校校有专场、班班有节目、人人都参与,使艺术教育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先后成功举办了 届、届学生艺术节和师生美术书法作品展,承办了邯郸县第 届中小学艺术节专场演出。(艺术教育荣誉与成绩举例)
(五)推进薄弱学校建设。
近年来,我们通过政策驱动、人才流动、特色推动等措施,努力改变薄弱学校的面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政策驱动,就是把薄弱学校建设的成果作为考核教育工作的首要指标,做到“不看强校看弱校,不看中心看边缘”,成立了由政府主管县长任组长、教育部门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的薄弱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薄弱学校建设的具体措施。人才流动,就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近年来先后对 等一批薄弱学校的校长及时进行了调整,将懂科研、善管理的优秀干部选拔到薄弱学校任职,他们到学校后,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扎实苦干,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校发生了明显变化,各项工作有了新气象。同时,又选派了 余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 到薄弱学校进行挂职锻炼,他们当中既有全县教育科研的带头人,也有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还有艺术教育的专家,都是薄弱学校急需的人才,帮助学校解决了一系列难题,成为了薄弱学校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特色推动就是要求薄弱学校要努力形成各自办学风格,做到“校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大力推进传统体育艺术项目进校园,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各校立足实际,普遍设立了校园体育艺术周(月)、艺术节,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安排,广泛开展足球、篮球操、健美操、太极拳、游泳、航模、棋类等活动,做到了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清化中学、兰村小学、实验小学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典范。推进了特色学校创建,形成了“一校一特色”的良好发展态势,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发展、持续发展。2010年邯郸县特色学校现场观摩会在我县召开。
(六)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依托教育网和视频公开课系统,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同上一堂课”活动等渠道,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如农村的管陶小学和城区富强小学建立盟校,同学科教师,提前研讨备课,统一授课进度。管陶学生可通过远程网络视频系统,实时观看富强小学教师授课,并在网上交流心得和体会,实现了城乡师资资源共享。同时,以视频网络直播系统为平台,每天下午四点向全县展示优质课,组织同学科教师听评课,仅去年一年,就展示优质课586节,评出优秀课172节。
(七)强化常规管理。把管理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措施,一是规范化办校。建立了学校“民主议事”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规范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程序。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尊重教师意见,启动实施了阳光财务、教育用品统一配送、服务超县“三项改革”,全面规范财务支出行为,促进了学校民主管理。二是精细化教学。全面细化完善备课、上课、教研、辅导、检测等教学管理制度,积极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提高。三是人本化管理。注重特色学校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双爱好”活动,涌现出实验小学、兰村小学、清化中学等一批特色学校。四是科学化评价。实行分层管理,分类考核,分步推进,使评价更加科学,竞争更加有序、更富活力。中考增加了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课程,建立完善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五、普及十五年教育,提升县域教育整体水平
(一)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按照“公办为主、民办补充、中心园示范、乡镇园规范,全面普及、均衡发展”的思路,三年新、改、扩建幼儿园113所,初步形成了“20所示范园、40所一类园、60所二类园”的办园格局,保证了每个幼儿有园上、上好园。同时,投资1000万元,建成城县省级示范园和邯郸县农村示范园各1所,启动实施了5所标准化幼儿园新建工程,对22个乡镇中心园配备了活动设施和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县二幼“龙头”带动作用,开展盟园教研,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学前教育向规范特色发展。
(二)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在硬件建设上,坚持“做优城区、做强城郊、扶持农村”,通过新建与旧改并举,充分利用闲臵校舍等资源,强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先后筹资5亿多元,新建扩建寄宿制学校21所,撤并学校192所。其中,在城区新建了师范附小,筹备启动光明小学和洺湖中学新建工程,将南关小学列为直属学校;在城郊重点加强了八中、九中、午汲中学、清华中学和兰村小学建设和管理;在农村依托四中、六中、七中等直属学校合并周边初中点13所,全面加快了规模化和标准化办学步伐。在软件管理上,坚持以组团支教和盟校教研推动均衡发展,城乡对口帮扶由过去“分散支教”变为“集中帮扶”,学校三年一期、教师一年一轮,派出学校明确一名负责人带队,双向管理,互相监督,责任捆绑,确保实效。2010年,共选派217名教师下乡支教,对口帮扶26所学校,支教经验破解了全国各地支教低效困局,荣获邯郸县教育系统惟一创先争优特别奖。中央、省、县各级媒体给予高度关注和报道。副省长龙庄伟做出“教育厅注意总结XX的做法,把支教工作作出成效”的重要批示,在全省推广。
(三)优质普及高中教育。
在全省率先普及高中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将重点转到提质量、培名生上来,积极对标名校,深化课改,加强与东师大、北师大等名校、高校的联系,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掌握高考前沿动态;积极创建高效课堂,构建低耗高效教学新模式,县六中被评为“全国课改名校”;强化联考机制和质量分析反馈机制,引 导各高中学校在竞争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争创特色。2011年,我县高考质量再创佳绩,一本上线653人,较去年增加 93人,上线率15.9%,增长3.3%;二本上线1300人,较去年增加172人,占邯郸县其它县区上线人数总和的五分之一。本科上线人数和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均居邯郸县各县(县、区)第一,以绝对优势保持了邯郸县第一的领先位臵。XX县一中本科上线,在大邯郸范围名列第二,超过邯郸二中、三中、四中
(四)提质升级职成教育。
始终注重职业教育发展,以利于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全面提升职教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就业率达到100%。一是校企合作促就业。坚持深化校企合作,“订单招生”,职教中心新建了综合实训楼,让学生将课堂理论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同时,积极和当地企业签订合同,定向培养,在北京、青岛等地开辟就业基地,给学生加强指导,提供服务,确保每一名职教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二是调优专业促就业。结合实际,立足XX,面向企业,科学设臵了机械制造、冶金、林果、旅游、戏曲等20多个专业,形成了具有XX特色、专业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县职教中心在校生达12000多人,保持了良好的职普并重、协调发展格局。三是服务三农促就业。构建起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县成教中心、乡镇成人学校为网点”的职成教育培训网络,依托XX远程教育网络终端,广泛开展了养殖、林果、刺绣等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年共举办培训346场次,培训人数达 30000余人次,帮助一批农村青年走上了致富之路。2008年3月,《中国教育报》头版以“中职大发展、有为才有位”为题对职教中心的办学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2011年,县职教中心获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六、维护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本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确保“三类”孩子有学上,努力打造“学在XX最幸福”的教育品牌。一是让贫困孩子有学上。建立了“政府为主、社会为辅”的救助体系,采取“奖、贷、助、补”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救助力度。如,按照小学每生750元,初中每生1000元的标准对困难学生给予补助;协调四家社会助学基金会筹资400多万元对1000多名优秀和贫困大学生予以资助。二是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学上。给予他们和城里孩子同样的上学待遇和政策,保证他们就近入学,享受平等教育。三是让特殊儿童有学上。按照特殊教育社会化、福利化的办学思路发展特殊教育,对特殊教育同等规划、同等发展,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沐浴“教育阳光”。总的看,我县教育工作几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提高,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城乡教育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发展还不够均衡;名师培养工作力度还需加大;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民群众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等等。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努力解决。
今后,我们一定以这次督导评估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乘势而上,再接再厉,不断开创我县教育工作新局面。以上汇报,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迎政府教育督导汇报材料
迎政府教育督导汇报材料
西塘镇中心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西塘镇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几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我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作简要的工作汇报。
一、学校基本概况
我校在职教师33人,其中本科学历8 人,大专学历 11人,学历达标100%,小学高级职称13人,教学班14个,学生656人。学校占地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
二、以德育活动为先导,规范化了德育常规
我校德育工作注重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以德育课堂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途径,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证,积极开创我校德育工作发展的新局面。我校的主要做法和成绩如下: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学校行政为成员,以班主任、思想品德老师为主力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并充分发挥作用。我校特别注意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行了区、校级班主任培训。
2、认真建章建制,保证德育工作正规化、经常化开展。我们规范了升旗制度、德育常规制度、德育检查与讲评制度。学校每期对老师的德育工作进行二次检查和讲评。针对教师的政治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培优辅后等工作进行了检查,对班主任的主题班会、班主任工作计划、家访、黑板报等作了检查和讲评。上学期依据检查评分评选了李勇、刘星明、王芳等优秀班主任。
3、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寓教于乐,是德育的一种重要方法。上期来,我校先后开展了推广普通话活动、与东方红小学开展了“让爱插上翅膀”助学关爱活动、创清洁校园活动、庆国庆诗歌朗诵比赛、“我是向善小明星”实践活动、秋季户外体验活动、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争做文明学生”活动、教学楼落成典礼升旗活动、段考总结大会、每周的升旗活动,并进行了时事政治教育、法纪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受到了家长、社会的高度赞扬。我校的“让爱插上翅膀”关爱助学活动、庆国庆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在红网岳阳论坛上反响强烈,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4、抓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政治思想教育。我校师资队伍变化较大,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上学期我们开展了向李黎明同志学习活动,认真宣传学习李黎明的先进事迹,写出了深刻的学习体会,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的召开,老师们更是欢欣鼓舞,做了几千字的学习笔记,写下了心得体会,评出了优秀的学习心得体会。
三、充分发挥了教研活动的作用
1、学校的教学工作都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在每期开学之初制定了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各教研组都相应地制定了计划,并在教学常规中予以落实。同时,为了提高青年老师课堂教学水平,我校在开学之初就制订了“青年教师教学开放日活动方案”,并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和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必须准备一堂课参加比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课改的要求进行设计。在教学比赛中,严格按照公开课的要求:上课前有说课、授课、评课及教出后的教学反思,并要求授课者写出授课的同时,积极参加后的心得体会。通过“教学开放日”活动的开展,我校青年教的同时,积极参加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李勇、王芳、易星如老师,在上学期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荣获了前三的好成绩。
2、认真组织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我校在开展了校内教师公开课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学区、校际教师观摩课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了校际间的教育教学交流。在2010年上学期的区级第二届“金鹗奖”教学竞赛中,我校的青年教师毛红玲、黄冬芳、喻鹏老师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3、积极撰写论文,总结教学经验。教学经验在于总结,更应该将经验写出来。开学之初,学校规定教师每人每期必须撰写一篇教学论文上交学校,然后学校评出优秀论文上交教文局。在湖南省2010年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论文评选活动中,我校的李勇老师荣获二等奖,宋丹、向林雯、刘煌、彭慧、喻鹏、毛星等老师荣获三等奖的好成绩。
四、创建安全、和谐、诚信的校园
1、每期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园内外安全进行排查隐患,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整治力度,并建立了学校校园周边环境工作台帐。把安全的职责意识分解落实到各班主任和任科教师的工作中,并与全体班主任签订了安全责任状,让每一位老师树立安全的责任意识。学校定期出墙报、班级黑板报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对交通、下河游泳、食品卫生、用电、防火等教育指导,教育学生进行自救、自护的基本常识。组织学生收看专题教育片和签名活动,开展遇到安全突发事件的紧急疏散的演练等,进一步加强安全的教育工作。同时,对有关假期,我们都印发通知要求和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借此提醒家长们配合做好安全防患工作。
2、加强师生的法纪教育。学校始终把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贯穿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坚持在学期初、学年结束都开展法纪教育,上期我们邀请了法制副校长刘剑同志开展了法制专题讲座,用浅显的案例,深刻地教育师生,平时我们还利用校会、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学生掌握了学法、知法、守法等,提高了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3、加强学生路队建设。开学初,学校对乘车上学、走路上学的学生进行了分类造册,并组织老师每天早晨接学生到校、下午送学生离校。几年来,我校的路队工作组织得井井有条,未出现一次上学、放学交通事故,得到了社会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虽然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尽了很大的努力,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思想、行为教育有待加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我们去不断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同时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发展观、人生价值观来对待我们的工作。我们相信今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理想。
西塘镇中心小学
2011年3月
第四篇:教育督导汇报材料(政府)2012年
会理县彰冠乡人民政府教育工作情况
汇报
一、全乡基本情况
彰冠乡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幅员面积103平方公里。会皎公路贯穿全境,东与会东县接壤,西与鹿厂镇毗邻,南与爱民乡相连,北与南阁乡相望,交通十分便利,是鹿厂区最大的农业乡。全乡辖8个行政村72个社,农户4010户,人口16830人,其中农业人口16318人。二○一一年全乡社会生产总值2.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63.00元。
二○一一年九月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0%,三残少年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辍学率为0.6%,初中为1.4%;小学毕业率为100%,初中毕业率为100%;15周岁完成率为100%,文盲率为0;17周岁完成率为98.53%。
二、近三年教育工作情况及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大力促进学校发展
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乡人民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新彰冠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1、专门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教育的领导为副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彰冠乡实际制定了《彰冠乡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使全乡干部群众和全体教职工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工作,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乡党委、政府与乡中心校及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签定了教育工作责任书,做到了目标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有力、奖惩逗硬。
3、政府负责人联系学校制度进一步健全。各级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帮助学校解决办学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4、确保教育投入,大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1)、依法管好、用好转移支付的农村教育费附加,全乡三年来的教 1
育费附加全部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2)、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管好用好国家投资、慈善机构捐资。大力改善乡内学校办学条件。面对突如其来的8.30地震,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变大灾难为发展大机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我乡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430余万元,通过三年的努力,重建了魁阁村小学,改扩建了彰冠中学、彰冠乡中心校、代管小学,对石河小学、万红小学、兴垣小学、古桥小学等四所学校进行了加固维修及风貌改造。使全乡8所学校的校舍焕然一新,校园绿化、美化、文化建设形成特色,图书、仪器逐年充实。在这块红军长征经过的土地上,学校成为全乡最美的建筑,校园成为全乡文化氛围最浓大院。
(3)、每年“六一”,继续发动乡级机关单位为学校捐款捐物,添图书、购仪器。
(4)、攻坚克难,发挥党员堡垒作用,着力破解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乡中心小学建教师周转房的征地过程中,由于涉及农户多,历史问题多,工作一时难以开展。我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堡垒作用,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协调小组,充分利用节假日,把工作地点设在了学校、农户家中,耐心宣传国家政策;努力把村民的过高要求转化为合理化的权利;全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合理利用政策杠杆;赔偿石榴树123棵,为乡中心小学征地712平方米,使乡中心校的整体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为乡中心校下一步建设打好了基础。
5、乡党委、政府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一是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二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让全乡干部群众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二)、扎实开展农技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我乡成人教育在1998年接受高标准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国检合格后,逐年巩固成果,按照“对接国家培训,提高村民素质,注重实效农技,引领农民致富”的思路。全乡除用电视和现场培训的方式搞好短、平、快技术的农技培训,巩固扫盲成果外,还千方百计地增加成人教育的科技含量,如每年积极争取国务院农民工技术培训项目落户我乡,每年请县农业局果
树站的老师定期到我乡进行石榴栽培管理技术培训,依靠县区农技站老师和乡农技专干指导乡农技工作,扎扎实实开展大田作物栽培和烤烟、生猪、黑山羊饲养等技术培训。使我乡85%以上的劳动力都掌握了一至二门实用技术,特别是农村学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后,利用远程教育的资源对党员干部和农村青壮年进行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为我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后劲。
近三年投入资金5万余元,举办农民工技术培训两期,开展各类乡本技术培训100多期,培训29825人次,广大干部和群众科技意识不断增强,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教育工作奋斗的主要目标
近年来,我乡的“双基”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未出现“五个一票否决”的情况,但与教育发达地区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按照中国教育中长期发展规的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把我乡的教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1、大力优化义务教育:着力建设彰冠中学与彰冠乡中心小学,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入200万元建成中心小学学生宿舍及学生食堂,为全乡优化学校布局,关爱留守儿童做更好保障。
2、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一镇三中心”教育发展规划,在十二五内,征地10亩,建设一所入园规模为200人,各类设施完善,教师配备合理的幼儿园,全乡3至6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
3、结合县委政府对延伸农业产业链的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如果果果业、雨润集团等),努力实现公司与农户对接,科技成果与助农增收对接,大力组织农村青壮年学习现代农业科技,落实科技兴农措施,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科技兴乡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理县彰冠乡人民政府
2012年3月13日
第五篇:市长调研教育政府汇报材料
工
作
汇
报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2012年6月12日)
**县位于宝鸡市东北部,全县总面积1704平方公里,辖7镇、100个行政村、4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07万人。境内生态良好,气候宜人,享有“天然公园”和“森林氧吧”之美誉,是避暑消夏和观光旅游的胜地。**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著名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发掘利用前景广阔。**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煤田煤炭储藏量在30亿吨以上,煤质优良,开发潜力巨大。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08、2009连续两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争先进位先进县,2010、2011连续两年工业增速位列全省前十位。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区等十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六大(强农富民、煤田开发、文化旅游、生态宜居、项目建设、民生民本)重点,彰显特色产业富民、煤炭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带动三大优势,狠抓十件实事,加压奋进,开拓进取,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1—5月份,预计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8.5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841万元,同比增长11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8亿元,同比增长88.1%;农民人均期内现金 收入达到2450元,同比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0元,同比增长16.5%。
下面,我重点就全县教育、卫生、计生等工作向刘市长一行作以汇报:
一、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全县现有中小学校26所(其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各1所,初中7所,完小16所,初小1所),在校学生11980人(其中小学5683人,初中3729人,高中1430人,职高1138人),教职工编制1065人,实有1021人(其中小学512人,初中359人,高中112人,职高38人),幼儿园3所(其中公办1所,民办2所),小学附设学前班13个,在园(班)幼儿1221人。近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按照“强基础、稳生源、抓管理、提质量”的总体要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狠抓内部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全县教体事业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8.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1.8%,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2005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实验教学普及县”,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两基”复查验收,2008年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今年5月,**中学成功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
1.加大投入,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近三年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实施了学校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师生宿舍、食堂餐厅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达到8.97万平方米。搬迁学校3所,撤并校点139所,投资 8371万元的九成宫中学今年9月开学投用,届时将完成4所初中和1所初小撤并任务,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将全面到位。装备中小学微机教室37个,多媒体教室8个,地面卫星接收设备85套,建成了教育专网,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添臵教学仪器设备2000多台(套)、图书10.3万册,购臵安装炊具、灶具、床具及取暖设施2000余台(件)。按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我县计划投资3604.1万元,新建4所幼儿园,改建5所幼儿园,建成幼儿班4个。目前,县城官坪中心幼儿园主体建设即将完成,两亭镇中心幼儿园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饰施工,两园今秋开学投用,招贤、丈
八、常丰3所镇中心幼儿园将在原三所初中今年撤并后改建,酒房、崔木2所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明春将全部投入使用。
2.强化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一是注重配齐配强师资力量。近三年面向社会招聘教师38名。今年,通过省市招录幼儿教师40名,切实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二是注重教研培训模式的创新。创新教研模式,建立和完善了县、片、校教研网络,成立了片学科中心教研组,开展了“送教下乡”、“老带新”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交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强教师培训,实现了教学与教研的有机统一。年均培训教师1000多人次,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目前,全县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100%、98.7%、97%和100%,其中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2.3%,初中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3.8%。三是注重教学能力的提升。坚持以全员岗位练兵活动为抓手,精心组织开展教师交流、送教下乡、教学基本功大赛和优秀教学案例、课件、论文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2011年涌现省、市级各类先进个人11名,省级教学能手(新秀)2名,骨干教师群体不断壮大。
3.深化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一是推行精细化管理。制定了《**县教育工作管理规程》、《乡校教育目标任务考评办法》 等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同时,以开展“教育质量管理年”、“学校精细化管理年”等活动为载体,指导学校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二是加强校本研究。坚持以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核心,以问题研究为突破口,本着有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组织开展了联片教研、“送教下乡”、精品课评比展示等研讨活动,推动教育教学科学发展。三是深化课堂改革。把“高效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作为提高质量的有力抓手,实行教体局领导包片、教研员包校制度,采取专题培训、示范引领、调研座谈、交流研讨等措施,整县扎实推进教改实验,被市教育局评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先进县。先后3次承办全市观摩研讨活动,4次在全市大型教研活动上介绍经验,省教科所进行了专题调研。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了高效课堂理念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邀请山东省课改名校、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课改名师于娜为全县700多名一线教师现场讲学、作课,传经送宝,随后又选派33名骨干教师赴山东、南京考察学习,全县课改氛围日益浓厚。
4.务实创新,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一是全面落实各类补助政策。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460.3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399.1万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大学生救助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中贫困学生资助、中职学生助学金发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等各项优教惠民政策,有效解决了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促进了教育公平。二是积极实施高中免费教育。今年,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210多万元,实施了高中免费教育。三是深入推进营养改善计划。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精神,在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考虑到我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享受“蛋 奶工程”多年,而且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因此,将城区1087名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也纳入了“营养计划”实施范围,全年所需资金65万元,由县财政全额承担。目前此项工作平稳实施,涉及学校22所,学生5622名,其中农村学生4535名,城区寄宿生1087名。
二、以深化体制改革为主线,推动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全县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35个,共编制床位489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5.39张。共有医疗卫生人员编制365个,实际从业人员53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5.4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要求,狠抓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重点工作,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荣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先进县、全省“十一五”地方病防治工作先进县、全省免疫规划工作先进县。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就医条件逐步改善。一是按照“六统一”标准对100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标准化改建,其中新建 21个,农村卫生工作的网底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实现了全县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二是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对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分院)房屋进行了改扩建,配备医疗设备1100多台件,购臵病床、药架等设施200多套(件),完善了功能,提高了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三是实施县级医院整体异地搬迁工程,投资1070万元,建成了县医院门诊楼;投资3952万元的县医院住院(医技)综合楼已完成主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 3000万元;完成了县医院二期工程可研报批、平面设计、后勤保障综合楼选址定点、地质勘测、初步设计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投资1763.11万元的县医院急救医技综合楼已开工建设。
2、大力实施“新合疗”,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坚持把提高参合群众受益面作为新农合工作的重点,先后在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和62所规范化达标村卫生室开展了门诊统筹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对大病救助和民政救助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初步形成了大病统筹、门诊统筹、慢病定额补助、大病医疗救助四位一体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2012年参合率已达到99.54%。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率先实现了“中医药费用合疗全额报销”,群众的受益面和受益度大幅提高。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累计为31366人(次)参合住院农民发放合疗补助3259.81万元,人均补助1039.28元,实施大病救助17例46.23万元,民政救助共1532例197.64万元,有效解决了城乡居民看大病难和因病返贫问题。今年1—5月份共为4600人(次)参合住院群众补助医药费797.06万元,人均补助1732.74元,平均补助比例55.31%,县内住院患者次均费用2351.78元,有效减轻了患者负担。
3、坚持预防为主,公共卫生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按照“县出思路抓督导,乡管协调抓组织,村执政策抓落实”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思路,加强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明确责任,强化督查考评,成功应对了禽流感、手足口病和甲流感 等重大疫情,传染病报告率年均保持100%,结核病、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等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切实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严格孕产妇系统管理,坚持高位筛查、三级转诊及分级分娩制度,全县住院分娩率100 %,产妇系统管理率98.55%,高危产妇管理率100%,高危住院分娩率100%,新法接生率100%,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84%。
4、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一是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县16所镇卫生院(分院)和100个村卫生室一律使用统一配送的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使用率分别达到95%和100%,县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率均达到了55%以上。实行药品“三统一”后,药价总体下降28%。二是在镇卫生院实行全员聘用制和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积极推行镇村一体化、县镇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加强县、镇、村三级优势互补,方便群众就医。四是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制订了《**县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安排》,对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药品“三统一”、取消药品加成后,省、市、县财政补偿进行了测算,经初步测算,取消加成后政府应补偿619.7万元,其中省级补偿247.88万元,市级补偿185.91万元,县级补偿185.91万元。对县级公立医院2011年底以前历史债务进行了全面调查,为历史债务统一打包剥离奠定了基础。五是大力实施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2.1%,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检查率达到91.2%;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率达到98%以上;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运行平稳,全县享受免费住院分娩孕产妇1896名,补助费54.27万元,补助率、补助满意率均达100%。0-36月龄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等项目顺利实施。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2067例。
5、全力抓好“国卫”复审工作,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动员会,对迎接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迎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集中办公,具体负责迎接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下发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了迎接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的标准要求。将县城主要街道、道路和重点部位划片分段,分别由19名县级领导包抓,并明确了牵头部门及参与单位的工作责任,形成了全民参与、职责明确、层层落实的抓落实机制,推动国卫复审工作按要求顺利开展。5月上旬,市爱卫办组织对我县迎接国卫复审工作进行了调研指导,针对复审专家组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组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整改,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迎验各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三、以“创国优”为统揽,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全县共有计生服务机构8个,有县镇计生服务站计生专干 13人、专业技术人员31人,社区计生协管员8人,村计生专干100人,村民小组计生信息员413人。截至5月底,全县共有已婚育龄妇女15538人,计划内出生492人,符合政策生育率100%,人口出生率5.5‰,自增率1.1‰,性别比112。我们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照“创建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标准,举县一致,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1、多措并举,进一步夯实计生工作基础。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强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和干部队伍建设,筑牢了全县人口和计生工作基础。一是严格执行检查考核评估制度。按照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指标要求,修订完善了《人口计生工作考核办法》,继续推行季度抽查评比,随时督查指导、年终考核评估制度,1-5月份,共全面抽查2次、督查19次,有力的推进了各项基础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要求,为全县7个镇级服务站增添了仪器设备。将县计生服务站和丈
八、常丰服务站列入今年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目前,三个项目均已基本完工。两亭、招贤、崔木三个镇服务站建成了镇级中心计生服务站,酒房、九成宫、常丰、丈八四个镇服务站建成了镇级普通一类计生服务站。三是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实行“县聘、乡管、村用”的管理办法,为全县100个行政村配齐专 干100名,为409个村民小组各配齐信息员413名,将组计生信息员的报酬由原来每人每月25元提高到50元,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为提升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夯实了基础。
2、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计生服务水平。把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作为人口和计生工作的主旋律,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一是扎实推进“母亲健康工程”。组织开展了第三轮育龄妇女健康检查,重点对城镇育龄妇女、流动人口和机关事业单位育龄妇女进行检查。截至5月底,共投入资金7.6万元,健康检查1459例,检查率9.6%(全年应查15234人);患病620人,患病率42.5%;治疗540人,治疗率87.1%;治愈415人,治愈率76.9%。针对育龄妇女患病率较高的情况,提出了“检查、治疗、预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采取举办知识讲座、编印宣传折页、发放预防大礼包等办法,不断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二是有序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把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及免费孕前优生筛查作为主要任务,组织计生部门与县婚姻登记处和镇村联动齐抓,动员领取结婚证的男女青年自觉参与免费婚检,各镇组织人员上门集中为待孕对象进行免费孕前优生筛查。1-5月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246对,婚检率92.8%,免费孕前医学检查988人,孕检率63.7%;开展优生健康教育1222人(次),优生咨询指导2190人,组织1108名待孕和已孕妇女服用叶酸制剂1027份。组织对全县二胎跟踪服务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积极实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降低了出生缺 陷发生率。三是进村入户上门“三查”。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组织技术人员定期携带B超等仪器进村入户开展“三查”,送生殖保健知识、优生优育知识到户到人,技术服务及时有效,节育措施落实到位。
3、创新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强化人口计生工作“统筹协调、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宣传倡导、利益导向、群众自治”六大机制,强力推进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工作力度。组织打击“两非”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集中对全县医疗单位、计生服务站和个体诊所的计划生育医疗器械、药品、B超使用、出生登记等项工作进行了清理和排查,强化了对二孩怀孕人员的跟踪服务,有效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二是认真落实流动人口管理责任。积极开展市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示范县创建活动,继续实行“两证两合同一承诺”管理模式。大力推行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提交、反馈各类信息1280条。三是认真落实优惠政策。今年,累计为全县城乡1153名独生子女领证户发放保健费15.8万元,为341名农村奖励扶助对象发放奖扶金92.4万元,为农村214户放弃二孩生育机会并领证的家庭发放奖励金56万元,为农村4261个“两户”家庭发放合作医疗补助金12.8万元,为全县1302户“两户”家庭兑现林改补助资金15万元。将独生子女保健费由每人每月5元提高到10元,将农村“两户”家庭成员合疗个人缴纳补助 由每人20元提高到每人30元,使计划生育的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四是积极探索计生依法行政工作新举措。在县市民中心便民大厅开办了人口计生咨询服务窗口,将人口计生方面的行政执法依据、程序、奖励、收费、处罚项目及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接待群众咨询。建立完善计生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在二孩生育审批、生育证办理、计生优惠政策兑现等方面,简化办事程序,方便了群众办事。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虽然我们在教育、卫生、计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困难:一是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缺口较大。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市的要求,狠抓学校、医院、计生基础建设,实施了大量的项目,但由于我县地理条件所限,大部分建材需从外地购臵,运距远,成本大,教育、卫生、计生项目的资金与实际招标中的差距较大,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经市审计局审计确认,去年以前全县教育债务达2054.39万元,正在实施的九成宫中学项目、幼儿园建设和九成宫初中改扩建项目资金缺口达10232.6万元,共计约1.2亿元;二是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受制于我县经济、地理条件的影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够稳定,存在优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人才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县教育、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受编制限制,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仍比较突出,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力量不足,镇级计生服务站服务力量薄弱。
建议:
1、建议市政府能够统筹考虑山区的实际情况,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中,对我县能够优先予以倾斜和支持,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推动山区县教育、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2、建议市上能够拿出一定的资金,建立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支持基金,支持山区县引进教育、卫生、计生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同时,能够统筹全市,建立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机制,为山区县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和带动山区县社会事业发展。
3、建议市政府能够协调编制部门,为我县卫生、计生机构增加一定的编制,解决卫生、计生队伍力量不足的问题。
总之,我们将以*市长这次视察指示精神为动力,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狠抓教育、卫生、计生基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创新实践,深化管理,努力推动我县教育、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