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养儿才知父母恩
当我偶然知道自己怀孕而兴奋不已时,我在想:妈妈当时肯定也是这样;
当我在壬辰反应期间难以进食却无怨无悔时,我在想:妈妈当时肯定也是这样;
当我临产身心深感惧怕却仍然期待宝宝出生时,我在想:妈妈当时肯定也是这样;
当我躺在产房,身体虚弱不堪,却因听到宝宝呱呱坠地而倍感幸福时,我在想:妈妈当时肯定也是这样;
当我听到宝宝的哭声而揪心的疼痛时,我在想:妈妈当时肯定也是这样;
当我不顾自己身体受凉而精心的呵护宝宝时,我在想:妈妈当时肯定也是这样;
当我不嫌脏不嫌臭地给宝宝洗屎洗尿时,我在想:妈妈当时肯定也是这样;
当我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而心生喜悦时,我在想:妈妈当时肯定也是这样;
当我无怨无悔地为宝宝付出而不图任何回报时,我在想:妈妈当时肯定也是这样。
我不由得感叹:
养儿才知父母恩!!
第二篇:父母恩大
父母恩大
——《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同学们,当你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时;当你们放学回家,看到饭桌上摆好的饭菜时。你们可曾想过,家在贫困山区,与你年龄相当,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的同龄孩子。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电影《背起爸爸上学》就是讲述了一个出生贫困家庭的孩子的一段令人心酸的求学生涯。
石娃出生在甘肃的一个贫困家庭。妈妈因病去世。他和姐姐、爸爸相依为命。石娃到了上学的年纪,因为家里贫困,爸爸用一把铜勺决定了石娃上学的命运。而他的姐姐却退了学,早早嫁了出去。用收到的彩礼钱为石娃付了学费。石娃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很努力。就在石娃的学习取得可喜成绩时,不幸和事发生了。他的爸爸从拖拉机上摔了下来,下半身残废了。石娃一边坚持上学,一边照顾爸爸。每天放学后他跑着回家,给爸爸做饭。自己再拿馒头跑着去学校。一天两三个来回,他从不叫苦。也从未耽误过学习。高中毕业时,石娃考取了师范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位大学生。
当他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想到学校在城里,离家太远,怎么照顾爸爸呢?石娃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不去上学,在家照顾爸爸。经过一翻曲折,爸爸为了不拖累孩子,跳井自杀。被石娃救了上来。最后石娃决定背起爸爸到城里去上学……
看完电影我哭了。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石娃又要上学,又要照顾家里,十分辛苦。石娃本想放弃学业,但他后来决定背起爸爸是学。
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举动啊!石娃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回想起自己是多么幸福。妈妈在家专门为我做饭,家里的一切也不用我操心。学校的条件这么好,教室里也安装了空调,冬暖夏凉。和石娃比起来,我幸福多了。所以我要把握学习机会,努力,勤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关心我的每一个人。
【教师点评】小作者将电影里的石娃与自己做比较,石娃的生活条件如此艰苦却学习成绩优异。而自己条件优越却不好好学习。感到万分惭愧。作者决心勤奋学习,回报关心自己的人。文章条理清晰,叙述清楚,中心明确,语言生动,是一篇佳作。
第三篇:下乡养儿读后感(精选)
下乡养儿读后感
之前在三川玲的微信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内心向往无比,心想估计是一对极懂教育的父母带着孩子去乡下过“采菊东篱下”式的田园生活的风情记录书,书到手后迫不及待就开始看,书很好读,一中午看了大半,从第一章开始越看心越凉,天哪,与我想象差距太大了点吧!
如三川玲在序言中所描述“《下乡育儿》里的角色是软弱无力的。孩子天天换了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最后辍学在家,一直延续到九岁,最后变得连睡觉都害怕,因为总是噩梦连连,一家人只能在深夜里玩倦了才躺下,以至于很久没有见过太阳。”,即便看到这段我还心存幻想,不至于吧,能有多“软弱无力”!
那天中午我刚经历过与桃子就不睡午觉的问题展开的大战,最后小丫头战败流着小眼泪抽抽嗒嗒的睡了,我翻开了第一章。天天因为种种原因以至于噩梦连连到害怕睡觉,“就这样,整整一个冬天,我们每天晚上陪天天玩到她困才睡。她睡得越来越晚,醒得也越来越晚。到最后,天天整个晚上玩,早上睡,晚上天黑了才醒。”,对比之下天天比桃子的睡眠问题严重一百倍都不止,戎爸冯妈不急不躁就这么陪着,这是多爱孩子呀!可越看越觉得有些不对劲儿的地方,一个九岁的孩子,光幼儿园换了五个,原因皆是孩子不适应,夫妻俩就给换;孩子不愿一个人玩夫妻俩就会有一个人放下手中事陪玩;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不知如何解决,他们立马张开双臂护在身后;还有,戎爸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小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一边看一边感叹,竟然真有这么没有力量的父母,而且这么一个失败的案例竟然能写出来。然而就是这样的勇气与真实支撑我看完它,因为我太想知道他们后来会怎么样。
每个家庭是不同的,每个孩子也是不同的。在我看来冯妈戎爸都是很普通的人,就和我们一样,打心底里爱孩子,却常常方向不对头。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也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反思自己这三年的养育生活。
对于天天的考验随着时间越来越多,从帮厨到独自承担做饭、洗碗收拾灶台,再到自己照顾“宠物”。就连生病拉了一晚上肚子,第二天去医院看了病吃过药仍要继续准备午饭,没有哪个家长能不心疼,冯妈内心一样难过,自己暗自垂泪但仍坚持。因为她知道孩子需要的不是照顾,而是别的!看到这里我暗想如果是我,我是否还能坚持呢?真不一定!
冯妈戎爸觉得孩子更需要和伙伴一起玩,主动承担了原本属于天天的”放羊“工作。“你们现在急于为孩子着想,提前扫除孩子的障碍,这种思路还是一种‘你不必负责’的思路,这样天天会无力承担任务。……我知道做父母的很难做到放手,但是为了孩子,有些事必须做。”。生活中的父母替子女”包办“的情况实在太常见了,我们拥有放手的勇气么?
天天被热粥烫了脚,找妈妈撒娇让妈妈帮她倒水盛粥,冯妈心疼女儿替她都做了。“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照顾她的身体。”,我们总是会觉得因为孩子还小,所以需要我们照顾,然而需要帮助的是成长,孩子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学会如何照顾自己。给予爱不代表代替她成长。
对天天的教育起了很大作用的乔老师,因为之前的一个学生因考试失利而精神分裂,便毅然考了教育研究生,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但是上完研究生还是不知道答案。她选择去幼儿园当老师,从孩子最小的时候开始,观察,思考。“最后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不健康的,把智力,也就是学习知识,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身体、意志、情感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其实这些才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智力就是建在沙丘上的大厦,是很脆弱的。”
关于教育我也读过几本书,也了解一些理论,当我带着我的价值观及认知看待这对父母时,我从有些轻视看不上到由衷的敬佩。很少有人能如此直面自己的不足,并满怀巨大的勇气去面对成长。当我从老六的附录中看到戎爸因为坐班制而放弃了被杂志社正式聘用的机会,我是真的被感动了。“按照常理,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努力挣钱,孩子可以过得更好;还是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时间,让孩子过得更好?只存在一种抉择吗?”。
作为父母,我们要相信自己,不要怕错,就凭着我们的心去养育孩子吧!
第四篇: 下乡养儿读后感
为人父母要学会面对问题,对孩子放手
这本书在群里流传了很久,持久而沸腾的讨论激起了我的内心多次涟漪,早早地将它纳入当当购物车,但最后因勉励自己“学习为重”又移回到收藏夹,三个多月后忍不住再次放到购物车,直到快过年终于购买。于是远大理想抛之脑后,连着两天熬夜将它读完,从起初的心情沉重,感受到最终的释放。为人父母不要害怕问题,因为就如读库经营者老六所言”生活还在继续,问题层出不穷“,我们要学会面对问题,学会对孩子放手,孩子一次看似”悲痛欲绝“的哭泣不一定是”立马行动,急于改变“的信号,我们首要做的是情感上理解,学会等待,这个等待也许1个小时、1天、1个月、1年……等待着孩子敏感的觉察力和处理问题的思辨。
可贵的是,父母两人诚实、努力、耐心,也不自以为是
看到《下乡养儿》这书名,本以为是家长对现有教育环境和理念的不认可、不接受,主动选择了乡下养儿,事实上是一个有社交障碍的孩子被现有环境所排斥、所抛弃,家长不得已而为之。父母不仅不善交,而且还过于溺爱孩子,这种对孩子过分爱护成为孩子交往障碍的致命杀手。可贵的是,父母两人诚实、努力、耐心,也不自以为是,当有着改变现有教育理念远大抱负的乔老师出现时,他们愿意接受、改变。竟然孩子害怕学校、害怕学习,索性给孩子另一种生活,感受自然、养殖动植物、在相对简单的社交环境中,让孩子自然体验、自然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因此,孩子在父母放手、培养责任感的基础上慢慢变得自信而善交,并从不能上学到成为同学们乐于交往的班长。
人是社会性动物,他最终是要合作,是要沟通的回到实际中,其实极少的孩子会严重到无法上学、见到书本就害怕、见到老师就恐慌、遇到挫折就哭闹的程度,而且有的孩子生命力极强,即使遇到很多不幸叠加,也能很顽强地在逆境中生活下来,并表现出色。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冯老师在最初推出自己的故事时遭受如洪水般批评。然而,仔细想想,有多少看护人会随意让6岁以内的孩子尽情的在公园里玩耍,更多的是挖土不能用手,玩耍的前提是衣服不能弄脏,家务活有退休的爷爷奶奶、甚至外公外婆或者保姆,爸爸妈妈,更是轮不上孩子,他们的责任是学好、玩好,而上了小学之后甚至连玩好也成了奢侈,小学六年、中学六年都在各种能力评级、各种成绩考核中度过,和我们是上了初三开才始忙碌相比,真是差别太大,全国上下始终在喊“给孩子减负,给孩子减负!”,教育局终于决定小学3点放学,可是孩子依然没有减负,各种特长班、辅导班排着长队,总之父母不能让孩子闲着。家长到底需要什么?到底什么不安全因素在作用?是竞争、是名誉、是为了以后考大学找好工作?孩子的生活意义是什么?责任感又是什么?是学习?
学习好是万能的吗?高学历的孩子无法就业、无法自我自理、无法自我选择、无法夫妻共处这些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都如何解?孩子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家务可以请人做,孩子可以请人养,老人请人照顾,真的这样就是完美的吗?人是社会性动物,他最终是要合作,是要沟通的,孩子、老人不仅仅需要生活上的被料理,还有情感上被支持。更何况,社会在进步,人力选拔上早不是智力因素的单维,而是智力、情商、道德、行为能力等多维度组合。《来吧!灰姑娘》综艺活动都在说“演戏先学会做人”,个人素质即使优秀,责任感、道德修养等根基没做好,很容易在如”地震“类重大事件中功亏一篑。这样看来,冯丽丽夫妇最终选择下乡养儿为明智之举,自然的力量推动孩子主动求取知识的需要,孩子间或玩或闹自然有其解决之道,故事主人公天天在与孩子交往的自然体验中觉察到与人交往的合作之道,而现在的我们总是“不能等”,为了避免双方伤害,急于去处理事情,孩子本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这样一点点被磨灭,某一天又责怪孩子”没用“。孩子养个小动物,家人不是嫌弃太脏,就是耽误学习,熟不知《哈佛女孩刘亦婷》就是得益于对狗那份特有的亲昵,才被英国中学校长惜爱。可以预见,天天从小生活自理、热爱动物养育动物、为人处世的这份特有的觉察力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收获颇丰。
生活本没有对错,只要不自以为是、固步自封,不随意贴标签,真诚以待,以理解、合作的态度去行动,总有一道彩虹属于我们自己。
第五篇:感谢父母恩
感谢父母恩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诗句,表达了慈母对儿女的无限牵挂。从小每个人最依靠的就是自己最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孤独地闯入这个世界,一丝不挂、手无分文、一无是处地来了,是妈妈爸爸小心翼翼地呵护,无胃部至地关怀,从胎儿、婴儿、幼儿、少年到青年直至长大成人,父母替我们安排学习、生活、游戏一切所需,一步步地为我们精打细算,直至成家立业,他们还是忘我地继续投入付出给再下一代,可以说父目把他们最宝贵的身口意无私地奉献给了儿女,而子女在接受父母恩宠的同时,也应知恩报恩。但是从许多经文中可以看出,任你用尽人间的多少方法,也无法报答他们的恩德啊。在我的记忆中,世界上最亲最爱的就是我的父母。从呱呱落地到蹒跚学步,从牙牙学语到走进学校,从莘莘学子到为人夫、为人父,是父母用他们温暖宽厚的双手搀扶着我一路走来,不管遇到多大的风霜雨雪,只要有父母在身边,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这一切在我还是懵懂少年的时候,有多少次我为父母的唠叨与无休止得让你吃让你喝让你穿而感到厌烦。如今在我也为人父之后,才体会到了养儿方知父母恩的真正内涵。
感谢父母,是你们给了我血肉之躯,让我有幸来到这个世界。有缘目睹宇宙的浩渺无限、,日月星辰的斗转星移与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有缘目睹神奇的大自然孕育的万物,从南极到北极,江海湖泊、山川沟壑、奇花异草、参天大树、珍禽异兽、飞鱼游龙„„数不尽的世间美景我无暇观赏。我恨人生太短,叹时间过得太快。甚至幻想你们生我的时候再多给我几双脚和一双翅膀多好啊!
感谢父母,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是你们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的精心呵护我,我病了,你们焦急在心彻夜不眠的守护在我们身旁,用深沉的父爱母爱为我们祈祷,祈福我们早日康复。我出门在外,你们日夜牵挂,天冷了为我捎去了御寒的衣服,天热了又为我捎去了避暑的用品。我在外受委屈了,你们用和风细雨般的教诲为我消除烦恼。正是在你们百般呵护、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才能从从容容的步入社会开始自己的人生之路。
感谢父母,感谢你们的教诲之情。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你们用平凡朴实的做人准则教我如何做人,没有深奥的道理,没有华丽的词语,你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我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在我踏入社会,开始自己的人生之路之后,你们那朴实的做 人准则让我受益匪浅。我曾在心里无数次的感谢你们,你们让我的人生之路少了许多坎坷,多了几分快乐。因为你们的教诲,我的人生之路走得稳健了。感谢父母,我最最崇敬、深爱的人,再生之德,养育之恩,教诲之情终身难报。恩情难报,我会把你们的恩德传承下去,我会像你们一样善待生活、善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用宽容、真诚、善良、豁达对待生活中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我会像你们一样努力的工作,尽职尽责地履行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有生之年我会像你们一样在颐养天年之际于心无愧的享受生活,平安健康、快乐祥和的度过一生当我抱怨父母的罗嗦时,当我抱怨父母的苛刻不通情达理时,当我抱怨父母的种种的时候,即使父母有很多的不对,我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想到这是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我们应该洋一颗赤诚的感恩之心来回报父母。是他们赐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绚丽多彩。我们要感谢他们,是他们一直用温暖的羽翼保护着我们。我们要感谢他们,是他们一直赐予我们力量与勇气,是他们对我们永不言弃,是他们一次次在十字路口为我们标明前进的方向——他们更是我们停泊的港湾。
我爱我的父母,普天下的孩子们都爱自己的父母.让我们一起对父母说一声:“我们爱您!”让我们一起行动,知恩图报,学会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长,幸福快乐就时刻陪伴在你我身边
系别:计算机科学系 班级:计多111 姓名:任洁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