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2 22:4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情况汇报》。

第一篇: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情况汇报

市人大常委会:

现就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和农村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2003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建设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全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产品区域布局更趋优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开步伐,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展顺利,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普遍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下面分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财政公共化、服务市场化、城乡统筹发展等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一)坚持战略性调整的主线,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提高我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区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以建设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我区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农业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蔬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5万亩(含开发区),年产量11.63亿公斤,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林果业突出抓好红枣规模扩张,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突出抓好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奶牛产业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等,玉米从2003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0万亩左右。

二是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我区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两区三带”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已建成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初具规模。畜牧业上,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农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去年我区有2家农业龙头企业被列入市“双百”项目,今年又有5家农业龙头企业列入“双百”项目,涉及金额上亿元。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全国性的商贸交易活动,发展外向型农业。如连续三届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晋中农业名品博览会、在香港举办的“黄河韵.山西风情展”、今年的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一方面,利用榆次工业园的品牌优势,不遗余力地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等9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6亿元。今年新引进的山西威特食品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业之一,是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另一方面,丰元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本地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经营机制,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针对我区十年九旱、生态脆弱、投资缺乏的实际,我区采取争取国家资金、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租赁承包、个人自办等方法,尽可能吸纳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去年新发展达标节水面积6.5万亩,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户均年收入2000元,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今年开工建设的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

五是大力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市政府提出的以108国道为轴线,打造“绿色科技园区”的规划,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前期规划已经制定。张庆乡打造醋业园区,组建了怀仁酿醋集团公司,力争形成8万吨的年生产规模。修文镇争取2000万元农业科技园区贷款项目,新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此外,根据市政府“兴办10件实事”、建设60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的安排,我区重点建设12个示范园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六是粮经兼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提高。我区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粮食工作的部署与要求上来,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实际工作到位,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了粮食安全。200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44.6万亩,比2003年增加10.6万亩,增长31%。今年粮食种植面积也达到了42万亩以

上。在今年年初市经济工作会上,我区被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一名的荣誉称号。

七是科技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我区卓有成效地组织和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近三年共培训农民58万余人次。如2003年的“双千双万”工程大培训,2004年的乡村技术骨干综合培训,今年的“20万人农技培训工程”、“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十乡廿村农业信息网络推广示范培训活动”、“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工程”等系列活动。同时组织科技骨干“走出去”,外出学习参观。如今年5月,组织6个乡镇参观永济核桃和扁桃基地,改变了“核桃要等十五年”的落后观念,农民发展核桃、扁桃的热情明显高涨。通过常年培训,农民的技术素质和科技人员创新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八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区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让农民从中分享更大的利益。截至2004年,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近达到12万亩,是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验收为优秀。今年我区又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5个试点县之一,全区认证面积将达到35万亩,占全区食用农产品面积的71.8%。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华玉荣香椿、中昌梨枣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行业标准化生产规程,《榆次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正在加紧制定中。

(二)用非农化的思路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促进农民致富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我区成立了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依托晋中农校、省职介培训学校、榆次一职中、晋中旅游学校等,对农民工职业技能进行实地培训。2004年培训农民工2317人,超额完成任务的45%,其中有1900名学员输送到北京、天津、珠海等地就业。本地转移渠道也逐步拓宽。修文镇利用民营园区就地培训转移劳动力500余人,不离乡,不误田,能赚钱,平均月工资达到800元。截止目前,全区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到4531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7.3%以上。从去年农民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动力,贡献率为26.6%。

(三)用财政公共化的思路增加投入,全力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这些年,财政面向农村的投入逐年增强,仅2005年支农资金预算达到300万元,比上年增长42.9%以上,绝对额增长90万元。但由于投资渠道多,资金使用分散,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我区积极推进资金管理和使用机制转变,实施项目捆绑,集中财力办大事。通过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用财政投入带动信贷投入,用内资带动外资,以小带大,长期坚持,收到了实效。先后引进国家“863”节水、旱作农业、世行贷款、日元贷款等项目,引进资金达到5700万元。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扩大信贷投放,2004年支农贷款发放达到2.2亿元。

(四)勇于实践创新,用市场化的思路全方位搞好农业服务

这些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服务体系的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取向。我区加快涉农部门职能转变,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目前已在农技推广、市场、信息、畜牧防疫和农业执法五个方面构建起了农业服务网络。一是抓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落实。农业五站由撤乡并镇前的63个精减为51个,人员由297人精减为243人,形成了一支精炼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二是市场体系建设。目前已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场、什贴葵花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已经由省计委立项。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达39个,会员3209名。农业综合服务超市体系已完成25个农村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今年重点建设普家乐物流配送中心、10个连锁超市和10个农资服务站,初步形成辐射全区农村的销售网络。三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全区上网农户已达到4900余户,17个乡镇、企业和大户注册了“一站通”。四是畜牧防疫体系建设,总投资113万元,整合原有的1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资源,建设5座高标准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五是农业综合执法队伍正在加紧筹建中。

(五)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建设乡村全面小康社会

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民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城镇化水平等等,从许多方面影响和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我区对此非常重视,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做好这方面工作。一是稳定党的政策,扎实推进改革,创造农村发展的宽松环境。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消了村级招待费;农村税费改革胜利完成,减少税费负担171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通过实施信用工程,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的金融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全区土地流转总体上平稳规范。农村初中全面推行毕业证书和绿色证书双证培训制度,全区双证毕业生累计达到10227人。今年财政投资1300万元用于农村道路、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其中投资8700万元改造调整农村学校危房50000平方米,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中小学布局。投资9000余万元建设“村村通”工程,总里程300公里,把一条条笔直宽敞的“小康路”修到了农户家门口。郭家堡、张庆等5个乡镇环卫管理所挂牌投入运行,彻底结束了乡镇农村无环卫管理机构的历史。

二是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进展顺利。我区东阳、北田、长凝、什贴、修文等八个小城镇建设被列入全省农村小城镇建设重点行列,其中东阳镇被列入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省35家中心镇之一。对“城中村”进行大幅改造,郭家堡乡北关、窑上、安宁、南关等村已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东阳、东赵、乌金山等乡镇,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发展旅游集镇。东阳的常家庄园、东赵的后沟古村、乌金山的森林公园等旅游品牌已经打响。今年我区选定郭家堡等5个乡镇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王湖、南关等20个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以示范乡村为突破口,积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经验,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

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开拓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我区民政工作在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优抚安置工作、抗灾救灾工作等方面都得到了健康快步发展。

一是贯彻执行《村委会组织法》和《居委会组织法》,积极推进城乡基层政权建设。村委会换届选举平稳交接,2004年全区283个行政村全部成功换届。村务公开实现了“三个加强”、“四个结合”、“五个统一”。社区改制,将原有的125个居委划分为61个社区,实现了新旧体制平稳交割。

二是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救助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城市低保对象由2001年的700余户,发展到目前的7493户,支出低保资金3000余万元。2004年启动的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对全区402户五保户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累计支付五保供养金150余万元;对农村特困户404户进行生活救助,发放特困救助资金20余万元。

三是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全区现有重点优抚对象1868人,累计发放各项优抚补助金690余万元;优待农村义务兵家属840余户,260余万元;扶持优抚对象7200余户,其中脱贫7128户,占扶持总数的99%;支出“解三难”专款20万元;先后两次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人均达到2540元/年;换发残疾军人证734人;妥善安置退役士兵1100。

四是搞好抗灾救灾,确保灾区社会稳定。全区累计发放救灾款180余万元。

虽然取得了上述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如市场建设缓慢、农产品加工龙头仍然不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有待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还显薄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待加强、农民大幅度持续增收还存在一定困难、社会保障体系还需拓宽等问题。我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三农”问题放在强区富民的战略高度,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紧紧扭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线,积极推进农业、民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实现我区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工作汇报

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工

作汇报

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工作汇报

市人大常委会:

现就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和农村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建设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全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产品区域布局更趋优化,农业和农村现代

化建设迈开步伐,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展顺利,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普遍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下面分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财政公共化、服务市场化、城乡统筹发展等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坚持战略性调整的主线,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提高我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区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以建设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我区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农业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蔬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5万亩,年产量亿公斤,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林果业突出抓好红枣规模扩张,由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突出抓好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奶牛产业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等,玉米从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0万亩左右。

二是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我区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两区三带”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规划实施蔬菜

面积34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已建成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初具规模。畜牧业上,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农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去年我区有2家农业龙头企业被列入市“双百”项目,今年又有5家农业龙头企业列入“双百”项目,涉及金额上亿元。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全国性的商贸交易活动,发展外向型农业。如连续三届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晋中农业名品博览会、在香港举办的“黄河韵.山西风情展”、今年的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一

方面,利用榆次工业园的品牌优势,不遗余力地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等9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6亿元。今年新引进的山西威特食品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业之一,是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另一方面,丰元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本地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经营机制,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针对我区十年九旱、生态脆弱、投资缺乏的实际,我区采取争取国家资金、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租赁承包、个人自办等方法,尽可能吸纳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去年新发展达标节水面积6.5万亩,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

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户均年收入元,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今年开工建设的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

五是大力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市政府提出的以108国道为轴线,打造“绿色科技园区”的规划,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前期规划已经制定。张庆乡打造醋业园区,组建了怀仁酿醋集团公司,力争形成8万吨的年生产规模。修文镇争取万元农业科技园区贷款项目,新建修文农业科技园区。此外,根据市政府“兴办10件实事”、建设60个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的安排,我区重点建设12个示范园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六是粮经兼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保护和提高。我区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粮食工作的部署与要求上来,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实际工作到位,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了粮食安全。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万亩,比增加万亩,增长31%。今年粮食种植面积也达到了42万亩以上。在今年年初市经济工作会上,我区被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一名的荣誉称号。

七是科技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和劳动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我区卓有成效地组织和开展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近三年共培训农民58万余人次。如的“双千双万”工程大培训,的乡村技术骨干综合培训,今年的“20万人农技培训工程”、“万户农民网上行工程”、“十乡廿村农业信息网络推广示范培训活动”、“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工程”等系列活动。同时组织科技骨干“走出去”,外出学习参观。

如今年5月,组织6个乡镇参观永济核桃和扁桃基地,改变了“核桃要等十五年”的落后观念,农民发展核桃、扁桃的热情明显高涨。通过常年培训,农民的技术素质和科技人员创新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八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区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把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让农民从中分享更大的利益。截至,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近达到12万亩,是全国55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连续两年被农业部验收为优秀。今年我区又争取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整体推进项目,是全省5个试点县之一,全区认证面积将达到35万亩,占全区食用农产品面积的%。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华玉荣香椿、中昌梨枣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已制定红枣、蔬菜、水果、畜牧等行业标准化生产规程,《榆次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

程》正在加紧制定中。

用非农化的思路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促进农民致富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我区成立了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依托晋中农校、省职介培训学校、榆次一职中、晋中旅游学校等,对农民工职业技能进行实地培训。培训农民工2317人,超额完成任务的45%,其中有1900名学员输送到北京、天津、珠海等地就业。本地转移渠道也逐步拓宽。修文镇利用民营园区就地培训转移劳动力500余人,不离乡,不误田,能赚钱,平均月工资达到800元。截止目前,全区非农产业劳动力人数达到4531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以上。从去年农民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动力,贡献率为%。

用财政公共化的思路增加投入,全力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这些年,财政面向农村的投入逐年

增强,仅支农资金预算达到300万元,比上年增长%以上,绝对额增长90万元。但由于投资渠道多,资金使用分散,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我区积极推进资金管理和使用机制转变,实施项目捆绑,集中财力办大事。通过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用财政投入带动信贷投入,用内资带动外资,以小带大,长期坚持,收到了实效。先后引进国家“863”节水、旱作农业、世行贷款、日元贷款等项目,引进资金达到5700万元。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扩大信贷投放,支农贷款发放达到亿元。

勇于实践创新,用市场化的思路全方位搞好农业服务

这些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服务体系的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取向。我区加快涉农部门职能转变,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目前已在农技推广、市场、信息、畜牧防疫和农业执法五个方面构建起了农业服务网络。一是抓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落实。农业五站

由撤乡并镇前的63个精减为51个,人员由297人精减为243人,形成了一支精炼高效的农技推广队伍。二是市场体系建设。目前已有东阳蔬菜批发市场、什贴葵花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已经由省计委立项。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39个,会员3209名。农业综合服务超市体系已完成25个农村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今年重点建设普家乐物流配送中心、10个连锁超市和10个农资服务站,初步形成辐射全区农村的销售网络。三是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全区上网农户已达到4900余户,17个乡镇、企业和大户注册了“一站通”。四是畜牧防疫体系建设,总投资113万元,整合原有的1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资源,建设5座高标准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五是农业综合执法队伍正在加紧筹建中。

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建设乡村全面小康社会

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特别是农民的

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城镇化水平等等,从许多方面影响和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我区对此非常重视,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做好这方面工作。一是稳定党的政策,扎实推进改革,创造农村发展的宽松环境。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消了村级招待费;农村税费改革胜利完成,减少税费负担171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通过实施信用工程,推广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的金融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全1 2 下一页

第三篇: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工作汇报

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工作汇报

市人大常委会:

现就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和农村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2003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建设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以推

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全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产品区域布局更趋优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开步伐,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展顺利,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普遍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下面分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财政公共化、服务市场化、城乡统筹发展等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一)坚持战略性调整的主线,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提高我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区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以建设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我区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农业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蔬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5万亩(含开发区),年产量11.63亿公斤,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林果业突出抓好红枣规模扩张,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突出抓好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奶牛产业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等,玉米从2003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0万亩左右。

二是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我区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两区三带”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已建成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初具规模。畜牧业上,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农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去年我区有2家农业龙头企业被列入市“双百”项目,今年又有5家农业龙头企业列入“双百”项目,涉及金额上亿元。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全国性的商贸交易活动,发展外向型农业。如连续三届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晋中农业名品博览会、在香港举办的“黄河韵.山西风情展”、今年的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一方面,利用榆次工业园的品牌优势,不遗余力地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等9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6亿元。今年新引进的山西威特食品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业之一,是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另一方面,丰元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本地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经营机制,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针对我区十年九旱、生态脆弱、投资缺乏的实际,我区采取争取国家资金、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租赁承包、个人自办等方法,尽可能吸纳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去年新发展达标节水面积6.5万亩,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户均年收入2000元,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今年开工建设的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

五是大力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市政府提出的以108国道为轴线,打造“绿色科技园区”的规划,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东阳镇无公

第四篇: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情况汇报

市人大常委会:

现就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和农村协调快速健康发展2003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建设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全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产品区域布

局更趋优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开步伐,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展顺利,农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投入普遍增加,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呈现出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200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628元,比上年增长12,走出了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一直在5内徘徊的低谷,为近年最高。下面分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财政公共化、服务市场化、城乡统筹发展等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一)坚持战略性调整的主线,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提高我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区坚定不移地实施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以建设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现代农业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的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增强。我区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农业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蔬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5万亩(含开发区),年产量11.63亿公斤,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林果业突出抓好红枣规模扩张,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突出抓好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奶牛产业从微到大,规模达到6879头。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等,玉米从2003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0万亩左右。

二是以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我区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两区三带”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已建成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初具规模。畜牧业上,先后建成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

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农业,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去年我区有2家农业龙头企业被列入市“双百”项目,今年又有5家农业龙头企业列入“双百”项目,涉及金额上亿元。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全国性的商贸交易活动,发展外向型农业。如连续三届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晋中农业名品博览会、在香港举办的“黄河韵.山西风情展”、今年的第五届全国“村长”论坛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形成了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真正意义上的龙形架构已初步形成。一方面,利用榆次工业园的品牌优势,不遗余力地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已有河南正龙、江苏恒顺老陈醋、娃哈哈等9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16亿元。今年新引进的山西威特食品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核桃仁出口企业之一,是山西农产品创汇第一大户。另一方面,丰元枣业、博瑞乳业、华玉荣香椿、德御小米、海玉饼干等一批围绕枣、菜、乳等主导产业的本地加工企业也迅速崛起。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经营机制,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针对我区十年九旱、生态脆弱、投资缺乏的实际,我区采取争取国家资金、股份合作、拍卖转让、租赁承包、个人自办等方法,尽可能吸纳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九五”计划农业高效用水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去年新发展达标节水面积6.5万亩,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丘陵山区根据立地条件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户均年收入2000元,成为我省乃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的示范工程。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80万元,可改造东阳镇25000多亩土地。今年开工建设的乌金山黑河滩涂土地开发项目,总面积1210亩,是我区有史以来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土地开发项目。

五是大力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市政府提出的以108国道为轴线,打造“绿色科技园区”的规划,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东阳镇无公害蔬菜及观光农业示范区前期规划已经制定。张庆乡打造醋业园区,组建了怀仁酿醋集团公司,力争形成8万吨的年生产规模。修文镇争取2000万

第五篇: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宜居城市—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领导: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历年来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分二个部分向大家汇报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不到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县

建设局是县人民政府主要职能部门,赋有城镇规划、城镇建设、城镇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内设11个科室,下辖6个单位,归口管理单位1个。职工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6%,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68%。

近年来,我局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工作全局,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积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开创了城镇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县城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新的商业中心逐渐形成,以开发区和新城区为核心的道路框架快速拉开,城市环境不断提升,住房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一批居住新区正如雨后春笋,奠定了“一城四区”的城市格局,一个新城市的雏形已经形成。我局先后被省建设厅表彰为“全省住房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拆迁工作先进单位”及多项南京市先进称号,并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南京市城市建设立功竞赛先进单位”。

到目前为止,县城建成区面积18.6平方公里,占近期(2010年)城区规划面积23.31平方公里的79.8%,县城框架面积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约12.2万人;经遥感技术鉴定核实的园林绿地面积为734.4公顷,绿地率39.53%,绿化覆盖率41.03%,人均公园绿地9.95平方米;县城人均道路面积27.5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9平方米;城市路灯亮化率98%。

二、关于近三年全县建设工作情况

近三年来,我局按照“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发展要求,围绕融入南京主城、融入苏南板块的目标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县城扩容,加快中心镇建设,加快人口聚集,始终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规划,引领新一轮城镇建设

近年来我县组织编制了县域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等一批规划,从宏观调控、微观建设实施上提供了城镇建设发展的科学依据。

1、加大总体规划编制的力度。首先,编制完成了**县县域规划、**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作为南京都市圈中的重要生态示范区,南京郊区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同时也是南京市重要的产业制造业基地,南京外向型经济新的聚集区。其次,在**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发展的实际以及城市性质的重大变更,修编完成了《南京**新城总体规划》,并通过市政府批准实施,总体规划坚持以制造业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方向为南延北拓东扩,引山引水引绿。空间布局结构以周边五大风景区为城区生态背景,以秦淮河、珍珠路、中山路作为三条功能轴,有机联系城区四个综合片区,构筑座山拥水、紧凑发展的“一城三轴四区” 总体布局结构。从而进一步确定了县城作为南京市域南部新城,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以秦淮之源风光旅游为特色的新兴城市。

2、加大控规的编制力度。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完成了城南片区运动休闲旅游配套区概念性规划、城北片区总体规划、城西片区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南新区城市设计、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绿地系统规划、自来水管网规划、县城污水管网规划、**县区域供水规划、**县燃气专项规划、城市电力系统专项规划、县城道路交通专项规划、新城区15.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等专项规划。同时完成了城东、城南片区路网规划,新城区公共服务中心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

3、加快镇村规划的编制。完成了全县镇村布局规划及白马、石湫、东屏等3个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南京傅家边3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园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完成了开发区北扩总体规划、县经济开发区西扩片区规划、镇工业集中区规划以及第一批53个村庄建设规划。

4、规划的规范性和公开性得到进一步加强。首先是成立了规划方案评审小组,由建设、发改、环保、消防、交通、国土、市容、水务等多个部门组成,主要是对县城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会审,特别是涉及公众利益的绿化广场等重大项目聘请市级专家会审,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提高规划水平。其次,成立了县规划委员会和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是对重大规划方案进行把关。第三,建立了规划管理数字处理系统,实现了规划工作网上审批。同时在规划审批上,实行了批前、批后规划公示制度,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这项工作我们是与南京市同步实施的,在原五郊县中最先开展的,因此也受到了市局的好评。此外,对全县重大项目涉及的选址、方案设计在确定前,都要在政府、建设局等网站进行公示、咨询,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力争使规划设计科学性、合理性达到最大化。三年间规划公示131项。

(二)不断夯实城镇基础,着力增强城市功能

1、拉开路网框架,城镇面积规模迅速增长。

近三年来,我们以路网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同时,创新思路缓解资金难题,采取bt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共新建和拓宽改造城市道路46.6公里,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断提高。城区道路迅速拉开,主城区共新建和拓宽改造城区市政道路22条,总长26.3公里,主要包括:“两纵两横两改造”项目、中山路、中山路东延、珍珠南路、青年东路、龙山东路、花园东路、交通西路、常溧路、城南生活路、新建巷、城北干道、幸福路、健康路、城北生活路、花园西路、城东干道等。与此同时,市政道路建设标准不断提升,在设计中充分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特别是道路交岔口均一次性设计了渠化路段、交通站亭,完全符合国内最新的城市道路标准,确保了新城区的道路建成后在未来通行中的适用性、安全性。

2、公用事业建设稳步实施,城市综合杆管线管理和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结合旧城改造和广场建设,新建了一批停车场及其它公共设施。对杆管线建设和改造要求做到合理规划、程序规范、综合下地、同步实施,完成老城区中山路、秦淮路、幸福路、城东干道、常溧路、珍珠南路、金蛙路、秦淮路、中山东路、中大街、大西门路、龙山路东延、毓秀路、长安门前、分龙岗路等15条城区道路、共计18.9公里的弱电管线综合下地改造。

3、积极推进新城区社会事业项目。作为08年全县“十大建设工程”之一的新城区体育公园项目,07年10月底我局就启动了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土地情况摸底调查以及方案设计、资金测算等多方面,确定了我县体育公园方案设计采用邀标形式,并制定了详细的体育中心设计任务书,体育公园建设采用一次性规划到位,分期实施建设的步骤,规划面积277亩,一期先建设体育场以及河道整治、景观建设和设施配套,二期完成馆的建设。目前的进度情况是,体育场桩基砼浇筑结束,主体工程招标结束并已经进场施工,预计明年初封顶;体育馆设计和地质勘探结束,目前正在进行招投标,计划年前开工建设;游泳馆计划明年建设。

另外有5家行政事业单位列入进驻新城计划,总用地面积约200亩,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目前,县医院新址扩建项目、广电大楼均已封顶,戴家社区服务大楼已开工建设。移动大楼、烟草大楼等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工。

(三)城市环境逐年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善

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全面达小康目标,大力实施了县城环境整治和景观改造,进一步提升了县城形象,高标准、低投入完成一批环境景观工程建设,三年间,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51.5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化面积达107万平方米。06年重点实施了城北交叉口、北门广场、城东加油站、明珠桥、宝塔桥、二里桥等12处的绿化工程建设。07年又完成了常溧路景观工程、城北干道景观工程,全面完成了珍珠南路南延、青年路东延、龙山路东延、花园东路、秦淮路、金蛙路等道路两侧绿化。08年,新建体育公园景观工程,目前河道进场施工,桥梁招标结束、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已经完成,招标正在进行。完成了新城区5条续建道路绿化工程,无想山入口景观工程,十二车队周边景观改造工程,交通西路改造工程,中山河内侧沿岸三期绿化景观改造,南门广场西苑公园等改造工程,中山路景观改造工程,新县中、浪塘口、南门口转盘改造等。以上所有这些工程,特别是在老城区新建了珍珠广场,仅用4个多月时间完成了中山路的改造,整治护城河、中山河2.8公里,使中山河内侧景观贯通等,不仅提升了县城中心区的城市景观,而且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娱乐空间,成了市民休闲、享受夜生活的好去处。使得老城区道路景观耳目一新,也为今后老城区道路改造提供了样板,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园林绿化和景观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到目前为止,所谓形象工程的大广场我们一个没建,但我们的广场绿地布局较为合理,基本做到居民出行500米有一处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同时紧贴居民的生活,加上功能多样,所以我们广场绿地的人气特别旺。在南京市老五县中,我们广场、绿地的投入也是最经济的,这也得到了省建设厅专家的高度赞扬。

自从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以来,全县上下形成共识,全民参与,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所有硬性指标已全部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今年7月省专家组调研以后,创建热潮更加高涨,针对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我认真整改,逐条落实,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目前的创建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通过9月25日省市相关专家的初验,特别是今年10月9日,市委朱书记在**视察时,对**城市建设给予的高度评价,给我们对创建成功报有更大的希望。

(四)高度关注民生热点,大力实施“惠民工程”

1、城区路灯亮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7月1日,城区路灯管理由县供电公司转交我局路灯管理所负责管理,当时,城区共有路灯1397盏,总长41公里。转交后,经过3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路灯总长达到87.8公里,县城新路灯的比率已由05年移交时的33%上升到目前的93%,城市路灯亮化率达98%。目前,路灯建设在快速覆盖城区路网基本要求的同时,正向两个方面延伸,一是向老旧小区、支路支巷延伸,二是向城市的景观亮化延伸。各位老领导晚上也许已经看到护城河通济街段亮化,这是我们的一点尝试。

2、大力推进“三化”便民工程。针对背街小巷“路不平、灯不明、排水不畅、垃圾遍地”的实际问题,我们深入城区几十条背街小巷实地视察,逐一认真调研,从2005年开始实施城区支路支巷灰黑化改造,至今已连续实施了4年,我局共改造支路支巷47条,总长度达18公里,资金总投入1000多万元,目前除了少数地方的矛盾复杂难协调、或短时间内要拆迁改造外,基本完成了城区范围内的支路支巷改造工作。在此基础上,今年计划改造10条,总里程约3.5公里。目前已完成6条,总长2公里。背街小巷改造工程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使得老城区暂时改造不到的居民区生话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受到了市民的交口称赞。

3、实施学校畅通工程。针对县城城区学校上学和放学人流集中,出入不畅,师生的安全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的实际,为切实解决城区学校出入口安全畅通问题,我们结合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启动了城区学校出入口“畅通工程”,重点改造学校的交通和环境,保障学校安全畅通。对城区新县中、县第一初级中学、三小、二小、二初中等几所学校校门口环境秩序进行整治,出入畅通工程结合城南生活路、珍珠广场护城河等景观工程的建设同步改造完成,从而使城区主要学校的出入口畅通问题得以基本解决。学校畅通工程不仅方便了师生出行,还提升了城区学校的整体形象,社会效益有口皆碑。

4、加大公厕改造和建设力度。从2003年起,我局把公厕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制定了近几年公厕规划建设及改造方案,并逐年实施。经最新统计,目前,县城老城区城西干道、中山河、金蛙路围合范围6.5平方公里内现有公厕36座,08年正在建设的公厕3座,即将开工的有1座,每平方公里6座,已超过每平方公里3座的创卫目标要求。为充分满足群众的需求,我局将按更高的规范要求配置城市公厕,即城市干道上每500米范围内不少于1座公厕,集中商业区或商业街每平方公里4-10座且每300米布点1座的要求,规划近期内还将建设14座,总计54座,规划布点每平方公里约9座公厕。另外,今年我们还将结合老小区综合整治,对县城旧公厕,特别是旱厕进行改造翻修,目前小西门等公厕已经在进行之中。

(五)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房地产事业健康发展

1、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程建设。近年来,尽管大多数人都有了宽敞明亮的住房,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不少群众住房状况急需改善。为缓解这一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在实行基本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启动了以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置房)和廉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工程,在全市郊县中率先建设廉租房,并在今年开始实施廉租房租金补贴。3年间,共建设廉租房6000平方米,完成和正在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置房)20万平方米,并启动了低保住房困难家庭享受租赁补贴,从而大大缓解了部分特困群众的住房难。

2、稳妥推进房地产业发展。为加快房地产业发展,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促进了**房地产的健康快速发展,到目前有5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国家一级开发资质企业1家,二级开发资质企业13家,三级开发资质企业34家,房地产对全县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显著增强,近三年来,城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75.92万平方米(含休闲度假项目),竣工面积约88.58万平方米,销售面积90.85万平方米,年销售率73.96%,入住率达80%。新近建成的住宅小区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商品房的开发,与相关部门一道严格执行综合验收制度,这在南京市老五郊县中,只有**一直在做,从而保护了购房人的权益,商品房投诉率在南京老五县中是最低的。同时,积极开展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查处投诉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建立和完善了房地产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出台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管理的规定》,规范了商品房预(销)售行为,凡是县内开发企业开发住宅符合销售条件的,必须公开和公平对外进行销售。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制度,将开发企业不良信息全部记录存档,并在网上公布。这些措施较好地稳定了房价和房地产经营秩序。

3、积极推进老居民小区改造出新。我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居民小区共有6个,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尤其是绿化上不仅建设不到位,而且管理更没有到位。结合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工作,我县于06年就启动了对老居民小区的改造工作,当年完成了财贸新村、园村、绿村等小区的道路出入口改造,全部重新摊铺沥青,进行路面出新。07年全面改造了县前新村、工业新村等5个老小区及地段,重点是屋面出新和道路改造。08年,为了推进“两个创建”工作,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老小区改造工程。在完成工业新村小区、中山路沿线3个片区等老小区出新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条件,结合09年城建奋斗目标,确定城区庆丰小区绿村、安居苑园村、金蛙新村、财贸新村、工业新村、县前新村、大西门、小西门等8个片区为今年改造出新的重点,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所有小区改造将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为切实加强对出新工作的领导,我局专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住宅小区出新工作领导小组,各小区采取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制,任务层层分解,领导小组各成员每周通报工程进度,8个片区的整治及环境提升作为当前全局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和全县“创卫”、“创园”工作同步推进,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出新成果要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目前,安居苑园村、庆丰小区绿村、财贸新村、小西门等4个小区率先开工,并进展顺利,其中安居苑园村改造工程已提前完成,其余4个片区整治也即将开工,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

(六)做大做强城投平台,加快城南新区建设

2007年,**县城镇投资有限公司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城投公司的指示精神,围绕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启动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拉开新城框架,提升新城投资环境和土地增值空间。经过短短一年多时间,改变了以往局部、小规模和分散操作的运作模式,扩大经营城市范围,充分挖掘城市和社会资本资源,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通过竞拍摘牌的184亩土地,扣除拆迁、杆管线建设等成本外,预计政府净受益为5000万元。但是07年通过二级市场转让一半土地后,政府实际净受益达8000万元。通过融资,公司积极参与新城区建设,为新城建设项目的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07年我们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新城区192户农户进行拆迁,建成农民拆迁安置房一期2.8万平方米。08年,我们根据新城规划要求,在县领导的支持下,启动了新城区总面积为2800多亩的开发建设工作,对永阳镇6个自然村共314户农(居)民房屋的拆迁,总人口2600多人,拆迁总面积约80000平方米左右,这是**县历史以来房屋拆迁规模最大、拆迁房屋面积最多,涉及拆迁人口最多的一次。目前,城南二期工程 70000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建设已开工建设,目前正进行主体施工。在新城拆迁中,我们积极调整拆迁安置方式,采取“两前一后”重大调整,即完成土地手续在前,安置房建设在前,房屋拆迁在后,进一步突出“人性化”拆迁,确保了拆迁工作中的稳定。

(七)强化工业集中区的核心地位,小城镇建设步入理性健康发展轨道

近年来,全县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各镇依据自身的优势注重特色,加大以工业集中区为核心的小城镇建设,园区经济迅猛发展,产业集聚进一步提升,三年间,全县小城镇建设总投入2.6亿元。06年我县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建设,实施了村庄综合整治工程,对村庄环境卫生,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美化、亮化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进行建设和完善,通过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已使5万农民从中受益,群众生产生活环节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今年,我局积极开展村庄整治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有序推进的村庄整治原则,启动了40个村庄的综合整治。

(八)强化服务提升标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严格岗位责任制,对投资审批手续确保畅通无阻;所有的行政审批项目进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的同时,继续规范好规划服务大厅和房产服务大厅。与此同时,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推进权力公开透明和廉洁高效运行。建立建设局与投资业主联系卡制度,以强化快捷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继续对全县所有工业类项目实行零规费,对所有的工业园区项目(开发区)的审批都做到了随到随办,并定期回访,所有项目的审批,实行分管局长把关,保证为全县各方面提供最便捷周到的服务。针对国家不断推出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时研究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配合相关部门确保成熟项目能成功落地,合法推进。不断夯实职能部门的基础工作。数字化地形图从无到有,目前11000数字化地形图达280平方公里,已经全部覆盖了县城、各镇工业园区和集镇以及各大风景区,为全县所有建设项目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做好城建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准确的城建档案服务,目前我县城建档案馆已晋升为省一级城建档案馆。

(九)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监管水平

一是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我们每年都选派几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市房产局、市规划局跟班学习,跟班学习的同志通过传、帮、带,并在相关的岗位上轮岗实习,能尽快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和工作流程,提高了业务能力,也提高了我县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我们继续同人事部门一道做好紧缺专业的大学生招聘工作,加强管理,力保建设系统的中介机构资质不丢,如图审、评估、设计等。二是强化廉政教育,筑牢道德防线。把思想教育放在建设工程监管工作首位,贯彻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三是制定廉政制度,突出工程监管。推行监理制度,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报建制度、质量监督制度、施工许可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工程质量安全责任终身制,从制度上来保证工程质量;加强资金管理。实行资金支付的分级负责制,即建设资金须根据合同、监理及审计的结果,由相关科室拿出方案,再报分管领导审批。针对建设系统工程款多,数目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对同一实施的所有建设工程项目,根据工程量审核完成的结果及年底资金能筹集到的数量,不论工程大小,同一、统一比例公开公示后支付。与此同时,严把财务审计关,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办法,既控制总额,又审核明细,对不合理、手续不完备的开支,一律不予支付;所有建设工程完工后当年必须决算,否则一律不予支付;没有监理工程师的审核签字,建设单位不支付工程款。四是实行阳光政务。如严格实行规划公示制,对拆迁政策一律做到“五公开”;隐蔽工程验收须有两人以上签字才能生效;5000元以上的工程变更必须由副局长签字;在招投标方面,按照规定对1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全部进县招标市场,实行公开招投标,并实行最低价中标。对10万元以下的市政工程项目,邀请纪检、监察、财政等单位参与,公开实行最低报价制,所有项目均签订廉政合同,每年全县报建工程应招标工程招标率100%。

总体上看,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县较好地体现了经济与社会、产业与布局之间的协调关系,形成了“一城四区”的城区发展格局,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城区面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镇化水平在苏南仍然较低,建设资金普遍不足,土地利用得不到保障,城镇拆迁矛盾突出,土地使用强度不高等等,对下阶段城镇发展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布局调整中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领导,我县建设工作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在座各位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全县建设系统的所有干部职工对你们的厚爱表示真诚的谢意!同时,在这里,我也恳请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关心、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建设工作,为**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多作贡献!

下载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区农业和民政工作近三年来的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近三年农业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2003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以建设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统揽全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产......

    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精选5篇)

    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领导: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历年来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分二个部分向......

    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专题汇报[合集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领导: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历年来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分二个部分向大家汇报近三年来**城市建设情况,......

    近三年来工作总结

    疏勒县阿尔曼小学工作总结 (2011-2013)近三年来,在上级政府部门和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提升年活动为建设为契机,紧紧......

    近三年来工作总结

    近三年工作总结近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支持下,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章守纪、恪尽职责、廉洁奉公、团结同志、合力奋进,得到了组织......

    近三年来工作总结

    近三年来工作总结 向义镇高硐小学校 官利群 一、基本情况 官利群,女,汉族,1971年出生,91年毕业于威师范学校,自学函授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工作连续......

    近三年来工作总结

    近三年来工作总结 李清明 我出生于1975年2月,大学文化程度,1994年10参加工作,199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元月至2010年3月担任下辛店镇综治办主任(副科级),2010年4月至今任镇......

    近三年来工作总结

    近三 年 工 作 总 结 生物组:张伏安 时光飞逝,转眼间参加工作已经第九个年头了,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的收获很多,刚开始时对教学工作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只是将知识在课堂上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