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本会计问题
一、企业的材料,按其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
二、请问老师这个题应该怎么做?资料:甲产品生产耗用A材料,A材料单位消耗定额为4公斤,单位工时定额为2小时;材料计划单价为2元,计划小时人工和制造费用率为2元。本月完工产品产量1 0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500件;料为一次投入,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假设本月材料合计12 000元,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合计6 250元。要求:分别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三、什么是成本会计的作用?
四、成本会计的任务是什么?
五、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六、成本核算一般应该采用什么程序?
七、请老师讲解一下预提费用的知识,这个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应该如何核算?
九、什么是期间费用,应该怎样核算期间费用?
十、什么是在产品,在成本核算的时候应该怎么操作?
十一、什么是约当产量比例法,运用这种方法应该注意些什么,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十二、如何划分企业的生产类型?
十三、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什么?
十四、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区别是什么?
十五、定额法有什么特点?
十六、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十七、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有哪些?
十八、分析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十九、要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应注意些什么?
二十、请老师讲一下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二十一、成本会计人员的权限有哪些?
二十二、请问老师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应注意些什么?
二十三、请老师讲解一下预付费用的相关知识!
二十四、请问老师废品损失怎么核算?
二十五、老师,我对按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理解起来有困难,请老师讲解一下!二
十六、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有什么影响?
第二篇:成本会计问题
成本会计问题
要素费用分配2:第1题:工资费用分配表
(一)中的制作费用为什么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应付工资25 140元?
第4题:记账凭证借方科目生产成本(运输)应该是辅助生产成本(运输)吧
1.课本23页 第十行有句话,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内部生产单位(分厂、车间)的管理人员薪酬、、、2.是。答案那里写错了。
第三篇:管理成本会计财务问题思考
【摘 要】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三门课程内容重复是当前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许多学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也在分析重复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门课程内容的整合办法。
【关键词】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重复
作为高校会计专业三门并列的核心课程,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存在严重的内容重复成为一个普遍问题,这无论给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带来了很多困难和不便,浪费了稀缺的教学资源。对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本人在从事会计教学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在此与大家探讨。
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与会计学属于同一学科层次,它们的地位是并列的,都是企业管理中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两大分支,属于第二层次;成本会计当前公认是其既具有财务会计的性质,又具有管理会计的性质,应属于第三层次。因此,本文将首先解决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内容重复问题,将会计的内容进行整合,然后再探讨与财务管理的内容重复问题。
一、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
1、天生的血缘关系,两门学科内容重复的历史必然。
十九世纪中叶后期至二十世纪20~30年代,在工业革命的的推动作用下,产生了以成本核算为核心的成本会计。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泰罗制逐步形成与推广,标准成本、预算制度逐步建立,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和定期的成本分析,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核算扩大到成本预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而这也被公认为管理会计的萌芽。可见,早期的管理会计是从成本管理开始的,因为在当时,面对竞争,企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控制成本。二战以后,成本会计积极开展成本预测与决策,变动成本法、目标成本法、责任成本制度相继出现,成本会计将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集中形成独立的体系,形成了对企业成本的全面管理。而这时,成本习性分析、本量利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等也成为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的雏形也基本形成。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应用,为现代管理会计奠定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现代管理会计体系正式形成。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从成本管理扩展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
因此,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密不可分。管理会计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成本会计存在天然的“血缘”关系,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全面管理就是从成本管理开始的,随后又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成本会计一直面向的是对企业成本的核算和管理,成本管理是它们研究内容的交叉点。当前的教材中也体现了这一点,管理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预测分析、短长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等;成本会计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成本会计中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与管理会计中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预测分析中的成本预测、全面预算中的成本费用预算、标准成本会计、责任会计等内容重复。
2、教学需要,两门课程内容应明确划分。
做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延伸,与其他学科内容的重复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作为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则应将其内容与其他学科明确划分。笔者认为,可将成本会计定位为财务会计的一部分,其核心是成本核算,即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而原成本会计中成本管理部分全部在管理会计介绍。这是因为:首先,管理会计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作为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理应包括对成本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业绩考核评价,否则,其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甚至某些信息是无法提供的。比如,没有成本预算就无法进行相应的现金预算、利润预算,没有成本决策也无法进行价格决策等。其次,现代成本管理决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而是企业各个部门及全体员工的责任,成本会计人员不可能单独承担现行成本会计赋予的成本预决策,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职责,将成本管理并入管理会计便于学生从整个企业的角度理解成本管理。
这样,成本会计的教材内容可以这样设置:
(1)成本会计基础理论,包括成本会计对象、性质及核算原理等;
(2)各种费用的核算及成本计算模式与方法;
(3)成本信息报告;
(4)电算化在成本计算中的应用。
这几部分内容已经足够做为本科生一学期每周两课时或三课时的学习。
3、两门课程不宜合并。
1952年世界会计师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管理会计”一词,这标志着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正式形成并得到公认,促使了现代会计被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随后,管理会计在西方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世界上许多会计组织也都成立了研究管理会计的专门委员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及时、正确地做出决策和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就需要具有实时性、前瞻性的管理会计信息,单是财务会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完整的现代会计体系理应包括两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系统:一个是为外部管理服务的财务会计,另一个则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那么,解决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内容重复,只能是成本会计给管理会计让路,而不应将两大分支之一的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合并,形成所谓的“成本与管理会计”,这就犯了原则性的错误,破坏了整个会计的学科体系。
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
1、研究对象相似,两门课程内容重复的不可避免性。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实行分工、分权管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专业管理,包括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营销管理、人事管理等。在这些专业管理中,有的侧重于价值管理,有的侧重于劳动要素管理,有的侧重于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价值管理,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所进行的管理,因此可以说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根据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容,财务管理应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和分配的管理,它们构成财务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它的研究对象理应和会计的研究对象一致,即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管理会计主要利用财务会计所生成的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财务信息,进一步分析加工,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而这种加工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管理过程。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在研究对象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相似造成两门课程内容大量的交叉重复。从目前教材来看,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重复的内容有:本量利分析、经营杠杆、销售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经济订货批量、资金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涉及两门课程相当大比重的内容。
2、侧重点不同,两门课程重复内容的协调。
虽然研究对象相似,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侧重点的不同。管理会计为内部管理者提供如何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会计信息,着眼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它对经济信息进行直接管理,对资金运动则进行间接管理;财务管理为企业提供如何保持良好财务状况的手段和措施,侧重于资本经营,着眼于资金运动本身的管理,是对资金运动的直接管理行为,具体表现为货币的取得、运用、分配及规划等。
因此,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资金运动为主线,以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资金成本为主要考虑因素,以财务决策为核心,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回收和分配为主要内容,构建其教材体系。管理会计课程应以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控制为主线,以本量利分析为基本手段,以经营决策为核心,以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为主要内容,构建其教材体系。以此为原则,我们就可以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重复内容有一个比较好的协调。具体如下:资金时间价值、资金需要量的预测、长期投资决策侧重于对资金运动的直接管理,应划归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经营杠杆、销售预测、利润预测、经济订货批量、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侧重于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管理,应划归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王朝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交叉关系研究[J]。财会研究,1999,(3)。
[2]郭晓玲。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科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5,(3)。
[3]牛彦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2,(6)。
[4]杨忠智。试析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课程体系的整合[J]。财会月刊,2006,(4)。
[5]陈良。对建立管理成本会计学科体系的凡点认识[J]。管理世界,2005,(10)。
第四篇:成本会计(本站推荐)
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C)。A.车间厂房折旧费 B.车间机物料消耗
C.房产税、车船税 D.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2.、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的账户是(B)。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3、不在“财务费用”账户核算的项目是(A)。A.业务招待费 B.利息费用
C.汇兑损失 D.金融机构结算手续费
4、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A)。A.本月减少的设备 B.本月内购进的机器设备 C.已单独估价入账的土地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
5、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C)。
A.直接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的方法 B.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方法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方法 D.直接分配给所有收益单位的方法
6、“基本生产成本”月末借方余额表示(C)。A.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B.完工产品成本 C.月末在产品成本 D.累计发生的生产费用
7、基本生产车间本期应负担照明电费1500元,应记入(B)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燃料动力)B.“制造费用”(水电费)C.“辅助生产成本”(水电费)D.“管理费用”(水电费)
8、各辅助生产分配方法中,以(D)的结果最为精确。A.直接分配法 B.计划成本分配法 C.一次交互分配法 D.代数分配法
9、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C)。
A.必须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B.不必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C.根据情况,可计入“制造费用”账户,也可以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D.首先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10、除了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A.一般没有余额 B.一定有借方余额 C.一定有贷方余额 D.余额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11、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是(D)。A.按计划成本分配前的实际费用
B.按计划成本分配前的实际费用加上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 C.按计划成本分配前的实际费用减去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
D.按计划成本分配前实际费用加上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
12、下列属于废品损失科目核算内容的项目是(C)。
A.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B.产品出售后的修理费用 C.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D.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13、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00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道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70%。据此计算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D)。
A.20件 B.135件 C.140件 D.160件
14、假设某企业某种产品本月完工25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40%,月初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为56520元,原材料随着加工程度陆续投入,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C)。
A.45000元和11250元 B.40000元和16250元 C.45000元和11520元 D.34298元和21952元
15、产品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借记的账户是(B)。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应付工资”
16、基本生产车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记入的账户是(B)。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营业费用”
17、某企业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C)。
A.68.7% B.69.3% C.71.4% D.70.5%
18、、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命名的依据是(A)。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期
C.生产周期 D.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19、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有(A)。A.分类法 B.直接法 C.代数法 D.顺序法
20、品种法在产品成本明细账内按照(C)设置专栏。A.要素费用 B.成本项目 C.产品品种 D.产品规格
21、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产品中各成本项目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的产品,其在产品成本计算应采用(C)。
A.定额成本法 B.定额比例法 C.约当产量法 D.固定成本法
22、采用约当产量法,原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分配时应具备的条件是(B)。
A.原材料是陆续投入的 B.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 C.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大 D.原材料按定额投入
2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D)。A.大量大批生产 B.大量小批生产 C.单件成批生产 D.小批单件生产
24、下列各种分步法中,半成品成本不随实物转移而结转的方法是(C)。A.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法 B.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法 C.平行结转分步法 D.分项结转法
25、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A)。
A.大量大批生产 B.大量成批生产 C.大量小批生产 D.单件小批生产
26、如果同一时期内,在几张定单中规定有相同的产品,则计算成本时可以(B)。A.按定单分批组织生产 B.按品种分批组织生产 C.按产品的组成部分分批组织生产 D.将相同产品合为一批组织生产
28、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分配间接计入费用并计算登记该批完工产品的成本是在(D)。A.月末时 B.季末时 C.年末时 D.有产品完工时
多项选择题
1、平行结转分步法归集(AE)。
A.各步骤本身所发生的费用 B.各步骤耗用的上步骤费用 C.各步骤的直接费用 D.各步骤的间接费用 E.各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
2、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第二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包括(BCD)。
A.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入库的半成品 B.第二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C.第二生产步骤完工入库的半成品 D.第三生产步骤正在加工的在产品
3、综合结转法是将各步骤所耗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CD)的形式,综合计入各该步骤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方法。
A.完工产品 B.在产品 C.直接材料 D.半成品
4、下列关于分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BCD)。A.分批法也称定额法订单法 B.分批法适用于小批单件及大批生产
C.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也就是按照订单计算产品成本 D.如果一张订单中规定有几种产品,也应合为一批组织生产
5、简化的分批法主要适用于(ACE)的企业或车间采用。
A.同一月份投产产品的批数较多 B.同一月份投产产品的批数较少 C.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较多 D.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较少 E.各月份间接费用水平相差不大
6、下列有关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叙述中正确的有(ABCD)。A.如果只生产一种产品,只需为这种产品开设一张产品成本明细账 B.如果生产多种产品,要按照产品的品种分别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C.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
D.发生的间接费用则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7、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有(ABDE)。
A.以生产批号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B.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 C.按月计算产品成本 D.一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 E.以生产批号或订单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
8、企业在确定成本计算方法时,必须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同时考虑(AD)。A.企业的生产特点 B.月末有没有在产品 C.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 D.进行成本管理的要求
9、下列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属于基本方法是(AD)。A.品种法 B.分类法 C.代数分配法 D.分批法
10、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AB)。
A.按50%平均计算各工序完工率 B.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 C.按定额比例法计算 D.以上三种方法均是
11、品种法是(ACD)。
A.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B.适用于小批量的单步骤生产 C.不要求按产品批别计算成本 D.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12、下列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是(BD)。
A.生产车间工人工资 B.劳动保护费
C.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D.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
13、生产类型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BD)。
A.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B.成本计算期的确定 C.生产费用的归集及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度 D.产品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划分
14、企业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时,可能借记的账户有(BC)。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在建工程”
15、下列成本计算方法中,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核算期一致的是(ACD)。A.平行结转分步法 B.小批单件法 C.品种法 D.分步法
16、职工的计件工资,可能记入(ACD)账户借方。
A.“基本生产成本” B.“辅助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17、下列固定资产中,其折旧额应作为产品成本构成内容的是(AC)。A.生产车间房屋 B.企业管理部门房屋 C.生产用设备 D.专设销售机构用卡车
18、下列各项应列为财务费用的项目的是(AB)。A.利息费用 B.汇兑损失 C.固定资产租赁费 D.委托代销手续费
19、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下列的(ACD)。A.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 B.正确划分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C.将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D.将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 20、下列不属于废品损失的项目是(ACD)。
A.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B.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C.保管不善形成的产品变质损失 D.产品出售后的返修损失 判断题
1、如果是因为料废原因导致的废品,应照付计件工资(√)。
2、完工产品的各成本项目,其成本还原后的合计与成本还原前的合计应该是相等的(√)。
3、用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时,即使年内如果发现全年的制造费用实际数与计划数发生较大差额时,也不能调整计划分配率(×)。
4、企业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可以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只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即可(×)。
5、经过修理仍可使用,但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应列入不可修复废品(√)。
6、业务招待费属于企业的营业外支出(×)。
7、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是指在成本管理方面作用不大的计算方法(×)
8、分类法和定额法可以单独使用(√)
9、平行结转分步法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与其半成品实物的流转是一致的(×)
10、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无论是否有产品完工,发生的间接费用,均以总数的形式反映在产品成本二级帐中(×)
简述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生产费用又分为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又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简述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各方法的适用范围
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
第五篇:成本会计归纳
一、解释并区别
1、费用要素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生产要素原始形态上的耗费,通常表现
为劳动资料方面的费用、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和劳动力方面的费用三大类。成本项目是指为了计算产品成本的需要,将一定时期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那部分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作出的一种分类。
区别:1)分类的标准不同。费用要素的分类标准只是经济内容而不论用途;成本项目的分类标准只是经济用途而不论内容。
2)被分类的费用不同。费用要素是对总费用进行分类,而成本项目只是对总费用中的生产费用进行分类。
3)费用所属的时期不同。费用要素只反映本期发生的费用,而成本项目可能包括本期和以前几个时期发生的费用。
2、工资费用的狭义定义指企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广义定义中
除此之外还包括从成本费用中直接列支或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直接人工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区别:工资费用属于费用要素类,直接人工属于成本项目类,且从定义中可
以看出,工资费用的定义面是比较狭隘的,直接人工中包括工资费用。
3、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
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制造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
区别:制造成本包括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制造成本的一部分。
4、生产费用是指在企业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发生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生产耗费,也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支付的劳动报酬之和。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区别:生产费用是某一期间内为进行生产而发生的费用,它与一定期间相联系,而产品成本是为生产某一种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它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故一定期间的生产费用不一定等于一定期间的产品成本。
5、基本生产是指工业企业中直接为完成主要产品而进行的生产。辅助生产是指
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区别:两种生产目的不同,基本生产是企业制造其主要产品生产,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而辅助生产指企业为了更好的生产主要产品而所提供的服务等,如采购原材料,提供电力等等一系列能提高基本生产的活动。
6、费用核算是指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
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成本计算就是对实际发生各种费用的信息进行处理。
区别:费用核算主要是按时间来分,是一定期限内,如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为限,来核算产品总的费用,而成本计算是以对象来分,是计算某一种产品生产所需的费用成本。
二、举例说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的结合应用。
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和定额比例法结合使用范围: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消耗比例比较准确、稳定 例题:
某企业生产A产品,相关资料如下: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成本50元,月末完工产品1000件,在产品200件,原材料在产品开工时一次投入,加工程度50%,其中原材料费用53900元,工资及福利费44000元,制造费用22000元。解:完工产品原材料定额成本=1000×50=50000元
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成本=200×50%×50=5000元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3900/55000=0.98
完工产品月末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50000×0.98=4900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5000×0.98=4900元
约当产量=200×50%=100件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44000/1100=40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工资及福利费=1000×40=4000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工资及福利费=100×80=8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22000/1100=20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20=2000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00×20=2000元
费用汇总:
完工产品成本=49000+40000+20000=1090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4900+4000+2000=10900元
三、简述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首先,生产费用归集是按照经济用途应设置以下账户: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生产费用总分类账户。其次,要审核和控制生产费用,以确定各项费用是否应该开支,应开支的费用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或其金额有误超出预算规定。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主要由以下几个内容组成: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材料收发的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计划成本核算和实际成本核算。实际成本核算时发出材料实际成本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计划成本核算时,需要借助“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在材料分配时,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用的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用的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车间生产管理耗用的,计入制造费
用,企业行政管理耗用的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耗用的计入销售费用,若发出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共同耗用,则需要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计入相关明细账户。材料费用核算中还有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问题,方法主要有一次转销法、分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净值摊销法。
(二)工资费用核算
工资费用由六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费用核算可以以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为原始凭证。在工资计算中采用的方法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工资费用的分配中,基本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计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计入制造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计入销售费用。
(三)辅助生产费用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常用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在几种分配法里,交互分配法比直接分配法更为准确,因为他对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了交互分配,提高了准确性;代数分配法是最精确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法,需要有实现电算化的企业中采用比较适合;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计算相对较为简便,能够及时了解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超支和节约情况,有利于控制和考核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发生情况。
(四)制造费用核算
企业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是按其用途和发生地点,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归集和分配的。根据管理的需要,“制造费用”科目可以按生产车间开设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开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费用发生时,根据支出凭证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所属有关明细账,但材料、工资、折旧以及待摊和预提费用等,要在月末时,根据汇总编制的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材料、产品等存货的盘盈、盘亏数,则应根据盘点报告表登记。归集在“制造费用”科目借方的各项费用,月末时应全部分配转入“生产成本”科目,计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科目一般月末没有余额。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可直接计入其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就要采用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制造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常用的有按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等比例分配的方法。制造费用的大部分支出,属于产品生产的间接费用,因而不能按照产品制定额,而只能按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编制制造费用计划加以控制。通过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反映和监督各项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将其正确及时地计入产品成本。
(五)生产损失核算
生产损失是由于生产原因引起的损失应计入产品成本。在成本会计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废品损失中,废品分为可修复和不可修
复废品两种。不可修复废品核算首先计算出不可修复废品截止报废已经发生的生产成本,扣除残值和赔款,算出废品净损失,然后可以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或等额费用计算。可修复废品在返修前发生的生产费用与正常的合格品相同,不比从基本生产成本中转出,返修的各种费用计入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再减去残料价值和赔偿款后的废品净损失,最后从废品损失账户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设置“停工损失”账户进行的。该账户应按车间和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根据停工报告单和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汇总表等有关凭证,将停工期内发生、应列作停工损失的费用记入“停工损失”账户的借方进行归集。过失单位、过失人员或保险公司的赔款,应从该账户的贷方转入“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的借方。将停工净损失从该账户贷方转出,属于自然灾害部分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应由本月产品成本负担的部分,则转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并采用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车间各产品成本明细账停工损失成本项目。
(六)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中,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如月末结存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变化的大小,月末结存在产品价值的大小,各项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的轻重,以及企业定额管理基础工作的扎实与否等,结合企业的管理要求,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分配方法。通常有7种用于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分别是: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即在产品成本为零),通常自来水生产企业、采掘企业等可采用此方法;2.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例如,冶炼、化工企业的产品,由于高炉和化学反应装置的容积固定,其在产品成本就可采用这种方法;3.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例如,纺织、造纸和酿酒等工业的产品,都可以采用这种分配方法;4.约当产量法,这种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泛,特别是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大,且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不稳定,变化比较大,其他分配方法受到限制,不宜采用时,尤为适合;5.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6.定额比例法,它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健全、稳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7.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法计算,它使用与月末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或已加工完毕只是尚未包装或尚未验收入库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