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麦的自我介绍
小麦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麦,在植物分类中属于两年生植物。我想你们对我都很熟悉,为了增进你们对我的了解,我在自我介绍一下。
每年秋分前后,我便开始钻入泥土,过七天左右,我便破土而出。刚出世的我,嫩嫩的,黄黄的,两天后,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变成浅绿色的了。我要睡整整一个冬天。春天一到,喝过春雨,沐浴着春光,我一个劲地往上长,变成了深绿色。到了初夏,我就长出了青青的麦穗。这时,人们到地里遛达的时候,就会掐几个麦穗搓者吃,或是搓出麦粒回家下锅。俗话说,吃新麦活一百。端午节前后,我便成熟了。远远望去,你就会看见满地都是金灿灿的,那就是我。农民伯伯把我收回家里磨成面,这时我的作用可就大了。人们可以把我做成一根根面条,可以做成白白的、软乎乎的馒头,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饼……我的作用很多,赶快和我交朋友吧!
武穴市实验小学四年级:李家奇
第二篇:《小麦课题》
结束语
受兵团计委委托,兵团经济研究所承担了《兵团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划》任务,在四个多月的工作时间里,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自治区、兵团十余个有关部门和小麦种植、研究专家、小麦经销部门、加工企业、规划、计划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在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由于资料提供单位不同,在同一数据上尚有不一致的地方,有些我们做了适当调整,有些仍保留原貌,但这些在我们分析研究中不会起到影响总趋势和正确分析评价,特在此说明。
在我们开展《兵团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划》的研究工作中,自治区农业厅、新疆优质粮食作物协会、自治区粮食局、石河子大学、兵团农业局、兵团种子站、兵团计委粮食处的同志对我们给予了热情接待和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地感谢。石河子大学的曹连甫教授、王荣栋教授拿出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资料,对他们的倾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王林站长、辜力新同志提供了大量有效资料和数据,对我们课题的完成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作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们对支持、帮助我们的所有单位和同志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兵团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划》课题组2002年元月20日
第三篇: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为规范小麦原种生产技术,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特制定小麦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原种生产
1、原种生产方法
采用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和混系繁殖,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和株(穗)行圃、原种圃的两圃制,或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
(1)单株(穗)选择
单株(穗)选择的材料:来源于本地或外地的原种圃、决选的株(穗)系圃、种子繁殖田。也可专门设臵选择圃,进行稀条播种植,以供选择。
单株(穗)选择的重点:生育期、株型、穗型、抗逆性等主要农艺性状,并具备原品种的典型性和丰产性。
2、田间选择
株选:分两步进行,抽穗至灌浆阶段根据株型、株高、抗病性和抽穗期等进行初选,做好标记。成熟阶段对初选的单株再根据穗部性状、抗病性、抗逆性和成熟期等进行复选。
穗选:在成熟阶段根据上述综合性状进行一次选择即可。选择数量:根据所建株(穗)行圃的面积而定,冬麦区每公顷需4500个株行或15000个穗行,春麦的选择数量可适当增多。田间初选时应考虑到复选、决选和其他损失,适当留有余地。
保存:对入选单株(穗)在室内脱粒、考种、单株(穗)编号保存。
3、株(穗)行圃
建圃:经室内考种入选的单株(穗)的种子在同一条件下按单株(穗)分行种植,建立株(穗)行圃。
播种:采用单粒点播或稀条播,单株播四行区,单穗播一行区,行长2m,行距20~30cm,株距3~5cm或5~10cm,按行长划排,排间及四周留50~60cm的田间走道。每隔9或19个穗行设一对照,四周围设保护行和25m以上的隔离区。对照和保护区均采用同一品种的原种。播前绘制好田间种植图,按图种植,编号插牌,严防错乱。田间观察记载、鉴定:根据附录A(标准的附录)进行。生育期间在幼苗阶段、抽穗阶段、成熟阶段分别与对照进行鉴定选择,并做标记。收获前综合评价,选优去劣。
a)幼苗阶段:鉴定幼苗生长习性、叶色、生长势、抗病性、耐寒性等;
b)抽穗阶段:鉴定株型、叶型、抗病性和抽穗期等;
c)成熟阶段:鉴定株高、穗部性状、芒长、整齐度、抗病性、抗倒伏性、落黄性和成熟期等。对不同的时期发生的病虫害、倒伏等要记明程度和原因。
通过鉴定,分别收获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的株(穗)行,进行室内考种,分别脱粒、保管,下年种株(穗)系圃。
4、株(穗)系圃
建圃:经室内考种当选的株(穗)行种子,按株(穗)行分别种植,建立株(穗)系圃。播种:每个株(穗)行的种子播一小区,小区长宽比例以1∶3~1∶5为宜,面积和行数依种子量而定。播种方法采用等播量、等行距稀条播,每隔以9区设一对照。
田间观察记载、鉴定:同(3),同时应从严掌握,典型性状符合要求的株(穗)系,杂株率不超过0.1%时,拔除杂株后可以入选。当选的株(穗)系分区核产,产量不应低于邻近对照。
5、原种圃
将当选株(穗)系的种子混合稀播于原种圃,进行扩大繁殖,在抽穗阶段和成熟阶段分别进行纯度鉴定,严格拔除杂株、弱株,并携出田外。
采用两圃制生产原种,只简略株(穗)系圃,其他方法同2、3,即将经室内考种决选的株(穗)行种子混合稀播于原种圃,进行扩大繁殖。所产种子应达到GB 4404.1规定的原种标准。
用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可直接稀播于原种圃,进行扩大繁殖。其技术措施同5。
二、室内考种
1、对田间入选的单株(穗)材料,考查穗型、芒型、护颖颜色和形状、穗粒数、粒型、粒色、籽粒饱满度、粒质九个项目。在考种过程中,有一项不合格即行淘汰。
2、对田间入选的株(穗)行材料,考查粒形、粒色、籽粒饱满度和粒质四个项目。符合原品种典型性的,分别称重,作为决定取舍的参考。
3、对田间入选的株(穗)系材料和对照,分别脱粒、称重,取样进行考种。考查项目同5.2。但要从严掌握,并增加千粒重和容重的测定。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决定取舍。
4、为统一标准和减少人为误差,应固定专人,使用的仪器要经常检查校正。考种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各样品的含水量必须达到GB 4404.1规定的标准。
三、田间管理
1、原种生产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良好、排灌方便、前茬一致、地力均匀的地块,并注意两年(水旱轮作两季)以上的轮作倒茬,忌施麦秸肥,避免造成混杂。
2、播种前搞好种子精选、晾晒和药剂处理工作。精细整地,合理施肥,适时播种,确保苗全、齐、匀、壮。
3、各项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要合理、及时和精细一致。
四、种子收获、保管和检验
1、入选的行、系和原种圃收获后,应在专场及时晒干脱粒。在收获、运输、晾晒和脱粒等过程中,严防机械混杂。
2、入库前整理好风干(挂藏)室或仓库,备好种子架、布袋等用具。脱粒后将当选的种子分别装入种子袋,袋内外各附一个标签,并根据田间排列号码,按顺序挂藏。
3、风干(挂藏)室或仓库要专人负责。储藏期间保持室内干燥,种子水分不超过13%。应注意防止虫蛀、霉变和混杂以及鼠、雀等危害。
4、要搞好种子检验,并由种子检验部门根据GB/T 3543.1~3543.7进行复检。
第四篇:农业谚语小麦(推荐)
农业谚语小麦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农业谚语小麦,希望大家喜欢。
农业谚语小麦精选
1)麦旺三月雨 单怕四月风
2)麦盖三双被 搂着馒头睡
3)麦盖厚雪被 怀抱馒头睡
4)麦种泥窝窝 明年吃摸摸
5)麦黄就怕风 见风收不成
6)麦是伏中草 不割自己倒
7)麦收蜡黄期 茧收红脸期
8)麦苗不怕踩 单怕牛羊逮
9)麦子收十成 早断秋粮根
10)麦子低了头 高粱埋了牛
有关小麦的农业谚语
1)麦老生皮 谷老上米
2)麦收短杆 豆打秸长
3)麦熟一晌 蚕老一时
4)麦熟看节 豆熟看荚
5)麦黄一晌 杏黄一时
6)麦黄不收 有粮也丢
7)麦子剃头 翔黍遮牛
8)麦子剃头 高粱遮牛
9)麦秀四节 谷秀六叶
10)麦子锄三遍 皮薄多出面
11)麦收不要风 久雨没收成
12)麦收三月雨 麦怕三月寒
13)麦旺三月雨 单怕四月风
14)麦盖三双被 搂着馒头睡
15)麦盖厚雪被 怀抱馒头睡
16)麦种泥窝窝 明年吃摸摸
17)麦黄就怕风 见风收不成
18)麦是伏中草 不割自己倒
19)麦收蜡黄期 茧收红脸期
20)麦苗不怕踩 单怕牛羊逮
有关小麦的经典谚语
1)麦子收十成 早断秋粮根
2)麦子低了头 高粱埋了牛
3)麦子穿火秀 旱坏豌扁豆
4)麦子收在犁上 棉花收在锄上
5)麦种泥浆谷种汤 小豆耍种黄墒墒
6)麦收看三宝 头多 穗大 籽粒饱
7)麦怕雹 谷怕风 麻子就伯家雀崩
8)麦捆根 谷捆梢 芝麻捆在正当腰
9)麦到芒种谷到秋 豆子寒露用镰钩
10)麦种十年没颗颗 棉种十年没朵朵
11)麦熟一晌
12)麦收胎里富
13)麦浇黄芽芽
14)麦倒一把草
15)麦不收两季
16)麦子伤镰一张皮
17)麦在种 秋在管
18)麦宜稠 谷宜稀
19)麦赶麦 犟努捏
20)麦浇小 谷浇老
21)麦湿梢 赛过浇
22)麦要好 胎要泡
23)麦收两怕 风吹雨大
24)麦收要好 开镰要早
25)麦熟一时不等人 耽误收割没收成
26)麦子伤镰一把面 谷儿(子)伤镰一托
27)麦子伤镰赛黄豆 黍子伤镰一切攘
28)麦割伤镰一把粮 谷割伤镰一把糠
猜你喜欢:
1.农谚语大全 2.24节气农业谚语大全
3.北方农业谚语大全
4.春天农业谚语大全
5.关于气象的农业谚语
6.农业生产谚语大全
第五篇:宣州区小麦生产
宣州区稻茬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小麦是我区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8万亩左右,近年来单产一直徘徊在350公斤左右。与实现单产400公斤,丰产田500公斤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1稻茬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视度不高
虽然水稻种植要比小麦种植辛苦得多,但农民普遍认为,种小麦收入低,而不愿投入,不愿多花工。而实际上,小麦种植不仅比水稻种植省工,而且小麦生产收益率要比水稻高的多。
1.2 稻茬腾茬晚,播期晚
由于所选用的水稻品种或栽培方式不当导致腾茬晚。有的水稻田块甚至到12月份初才收获腾茬。腾茬晚使小麦不能适期播种,越冬前很难达到壮苗标准。
1.3 稻茬整地难,导致播种质量差
稻茬麦土质粘重,通气性差,土壤结构差,耕层浅。地难整,大坷垃多,且不易整细碎,造成整地质量差。播种经常存在露籽、深籽、丛籽和缺苗断垄的现象,很难做到小麦播种均匀一致,深浅适中,造成稻茬麦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
1.4 播种量大
由于整地比较粗放,不能做到一播全苗,农民习惯于增大播种量。大播量势必导致冬前基本苗数过大,冬前分蘖缓慢,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分蘖迅速增加,单位面积的群体数量猛增,造成田间郁蔽,通风透光性差,小麦长势弱,病虫害发生加重,倒伏危险增加,导致成穗率低、穗头小、粒数少、粒重减轻、产量降低。
1.5 渍害严重,根系发育不良,后期易早衰
我区春季降水比较集中,稻茬麦田地势一般比较低洼,再加上田间“三沟”不配套,致使一下雨麦田就出现积水的现象,而且雨后不能及时排水。渍害同时会使纹枯病等病害严重发生,进一步影响根系的正常发育,造成根系的早衰。
1.6 施肥不合理,用药不到位
多数农民不能掌握科学的基、追肥的施用比例、施用量和施用时间。小麦各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病时间,发病规律,及各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关键时期、防治方法,很多农民心中还是没有概念。
以上宣州区稻茬麦生产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得到改善和解决,使稻茬麦生产的基础环境设施得到改善,农民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得到加强,才能在适应我区稻茬麦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来实现稻茬麦单产的提高。稻茬麦生产建议
2.1 选择优良的小麦品种,并进行播前药剂拌种
选用早熟、耐湿、抗病高产小麦品种是提高稻茬麦产量的关键,而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则在我区显得更为重要。播前药剂拌种对解决播种时的缺籽以及后期的病虫草害,实现高产有着显著的效果。
2.2 选用配套的稻麦品种,及时腾茬,适时播种
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同下茬小麦的品种选择相配套,保证稻田能及时腾茬,小麦在适宜的播种期播种。生产实践表明我区稻茬麦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到11月上中旬。
2.3 推广机直播,控制播量
腾茬后晾茬改墒,采用施肥、旋耕、播种一体化的机直播种植方式。不但解决了“三籽”问题,还能实现播种的均匀,出苗的整齐,容易实现冬前壮苗。在适宜播期,建议播种量为12-14公斤/亩,播期推迟则酌情的增加播量。
2.4 开好“三沟”,减少渍害
做到垄宽在2米以内,横沟、竖沟、周沟,沟沟相通。沟宽控制在20厘米以上,沟深保持在30厘米以上。雨后及时排水,减少田间积水,减少渍害的发生。
2.5 科学施肥,推行氮肥后移技术
应采用“基肥足,苗肥轻,穗肥重”的科学施肥方法。推行氮肥后移技术,加大拔节肥的施用量,防治早衰,确保穗大粒多。
2.6及时做好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播种期要搞好药剂拌种。草害一般在播后进行封闭处理后,再在小麦三叶期或拔节前进行化除。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初期以纹枯病防治为主,兼治苗蚜。抽穗至开花以防治赤霉病为主,兼治穗蚜、灰飞虱。
2.7 推广普及高产栽培技术,强化农民的栽培生产技术
农民是实施农业生产的操作者,只有高产栽培技术深入心中,才能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科学地进行操作和管理,才能切实的实现高产。农民亟需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及普及,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相关的推广普及工作,来强化农民的栽培技术,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