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全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2010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情况
2010年全院共收治住院病人5470例次,出院病人5466例次,检查出院病历5282份,实查率96.63%,发生医院感染病例37例,其中内科20例,外科14例,妇产科3例。未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现象。医院感染率为0.68%。(见表一)
2009年0.80.9000.830.8600.7300.2400.680.3二、各科医院感染率比较
2010年全院医院感染率为0.68%,其中内科感染率为1.01%。外科感染率为0.86%。妇产科感染率0.09%。
三、感染部位特点
表二2010年37例次医院感染病例部位及构成比(%)感染例次3122910
1构成比8.1132.435.4124.3227.032.70
四、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情况
2010年全院开展各种手术889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0例次,手术切口感染率1.12%。无菌切口感染率0.表三 2010年手术部位目标性感染监测情况妇产科34041.18
切口类别手术例数感染例数感染率(%)Ⅰ类23600
Ⅱ类34041.18
五、细菌耐药性监测
2010年住院病人出现细菌耐药性菌株25例,耐药菌名称为大肠埃希杆菌【产ESBLs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株】、溶血葡萄球菌【MRCoN株】、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中间葡萄球菌【MRSA株】。发现后及时通知科室采取隔离措施,无交叉感染发生。详见表五。
科室标本种类标本数细菌名称
内科中段尿3大肠埃希杆菌【产ESBLs株】
中段尿1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株】
痰液2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
痰液2大肠埃希杆菌【产ESBLs株】
痰液1溶血葡萄球菌【MRCoN株】
咽拭子1大肠埃希杆菌【产ESBLs株】
口腔分泌物2大肠埃希杆菌【产ESBLs株】
外科切口分泌物4大肠埃希杆菌【产ESBLs株】
伤口分泌物2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株】
伤口分泌物2溶血葡萄球菌【MRCoN株】
传染科痰液2大肠埃希杆菌【产ESBLs株】
痰液1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株】
痰液1溶血葡萄球菌【MRCoN株】
痰液1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
六、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010年全院共收治住院病人4976例次,出院病人4973例次,检查出院病历4808份,实查率96.68%。
使用抗菌药物1956份,抗菌药物使用率40.68%。合理使用1885份,不合理71份,合理使用率96.37%。
一联使用1357份,占69.37%。二联使用538份,占27.51%。三联使用84份,占4.29%。
2009年 41.851.248.245.6137.7640.3646.8642.1841.2942.8540.9741.2343.212010年 50.139.1134.336.840.7535.7443.8942.2848.138.6632.4733.439.6
3七、环境卫生、消毒灭菌学监测情况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全院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情况进行采用监测1次,对存在问题进行反馈并提
出整改意见,要求临床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发生。(详见表八)
监测项目标本数合格数不合格数合格率(%)
空气(间)114111397.37
物表2928196.5
5清洁洗手3427779.41灭菌物品42420100
消毒胃管330100
使用中消毒液38380100
氧气湿化水52340
咽拭11110100
紫外线灯管126117992..85
合计4023792394.27
八、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情况
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在职人员、新上岗职工、实习生及清洁工培训共8次,参加人数303人次。
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清洁工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医院感染事件案例分析、实习生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暴露、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及管理、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医院感染与感染管理。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考试1次,参
加人数171人。
九、消毒隔离措施检查情况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周不定时到科室检查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检查中发现大部分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治疗及操作过程中,能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遵守技术操作规程。
主要存在问题:①病区环境不够清洁,治疗室物品放置凌乱。②无菌物品有过期现象,有时无菌物品
与一般物品混放。③使用中的消毒液未注明开启时间,有时超过期限未及时更换。④科室仪器使用时,表
面污染未及时清理。⑤手卫生不到位。⑥个别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未戴口罩、帽子。
十、科室送检标本及检出细菌情况
检验科每季度统计科室送检标本及检出细菌情况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汇总分
析,并在每季度的院感通讯上反馈,使相关科室了解本院常见菌群变迁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情况,以便指导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十一、污水处理及医疗垃圾
在日常工作中,督促清洁工收集、运送及交接好本院的医疗垃圾,不定时检查医疗垃圾焚烧处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总务科反馈处理。
十二、总结分析
1.、2010年监测的数据与2009年相比,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2009年监测的数据。下呼吸道感染位于
第一位,手术部位感染位于第二位,泌尿系感染位于第三位。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0,Ⅱ类手术切口感染
率1.18%,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6.98%。低于卫生部规定的二级综合医院感染感染率的要求。引起感染因
素是多方面的。①危重患者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并发症发生。②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发生逆
行性感染。③手术部位切口感染与患者污染的切口有关。④年轻医师手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⑤围手术期
预防用药及无菌技术操作有待于加强。⑥术后护理宣教未到位等其它因素有关。应引起大家重视。希加强
各环节的无菌操作及管理,尽量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2、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2009年,这与临床医师的观念提高及加强监督有关。
3、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为主。
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部位感染。
第二篇:2011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2011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广东省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工作指南》等要求,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提高处理和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及其暴发的发生发展,保证医疗安全,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治疗室、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消毒供应室及一次性使用耗材的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有效控制和预防感染。达到医院感染率≤10%,医院感染漏报率≤10%。进一步完善院感病例及多重耐药菌珠监测监测,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控制院内感染暴发及超级细菌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细菌的感染。我院实施了如下措施。
一、工作方案:
1、根据上级要求和指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成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制定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做好工作落实和指导。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须持证上岗。
2、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和明确工作任务:成立以医院业务院长为核心的管理机构,以医务科和护理部为副主任,各科主任及护长为委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监测室(兼职)及各科室监控小组(兼职)。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医院感染管理机构由三级体系构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小组,明确职责和工作任务。
3、每季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通报上一季存在问
题,整改跟踪效果及本季度环境卫生监测、消毒隔离检查、院感病例、耐药菌珠的监测以及ICU目标性监测等情况,对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布置重点跟踪工作及下一季工作计划。
二、任务分工: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协调
全院各科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对发现问题,提出对
策,考评管理效果,研究改进措施,制定有关全院控制感
染事务方案。
2、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医院
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目标性及基础数据、耐药
菌珠等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负责全院各类人
员院感知识培训。
3、医务科负责统筹协调感染科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感染
调查与控制工作,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
4、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
5、后勤部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负责监督医院环境卫生管
理工作。
6、药剂科负责本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管理,监督临床严格执
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规定。
7、检验科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开展病原微生
物培养、分离鉴定、药敏及耐药性监测。
8、临床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医师、护士负责本科病人及
各数据的监测工作,负责本科室职工医院感染在职教育。
三、具体措施:
1、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普通病区每季度一次由临床
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护士进行物表及空气细菌监测,特殊病区每月一次。供应室每月进行物表、空气细菌及微
生物监测,严格执行消毒供应相关规定。并将相关数据按
时向院感科汇报,院感科根据情况进行抽查或复查。
2、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临床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医
师,对本科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监控,发现病例按规定上报
院感科。院感科每月按科室病人数抽查病历,发现漏报,累计达一定漏报率按相关制度进行处罚。
3、消毒隔离检查:由护理线消毒隔离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消
毒隔离检查、院感科不定期组织医务科、护理部及后勤科
进行消毒隔离检查及清洁卫生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整改,并进行效果跟踪。对反复存在问题,要求科室进行
自查自纠并按相关标准进行扣分。
4、耐药菌珠监测:临床科主任及检验科负责对科室住院指标
性病人及长期病患者和长期卧床病人进行耐药菌监测,并
将相关数据每月向院感科汇报。院感科根据相关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每季向临床科室公报耐药菌珠情况及相关数
据,并监督做好床隔离。
5、ICU目标性监测:从2010年开始,对ICU进行目标性监
测,设计重点项目(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
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等),每月追踪数据,收集
好基础数据,为日后分析打基础。
6、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控制目标监测:2011年8月开始实施,由医务科、药剂科和感染科进行质量控制,每月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根据监测、点评结果,对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给予通报。
7、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由科主任、护长等感染委员会成员进
行每季一次对本科职工实施在职教育。重点是开展医院感
染诊断标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对
新毕业及新调入本院的医、护、药、技人员、实习生由院
感科落实岗前培训教育。
四、存在不足:
1、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足,无专职人员,落实各项监控工作
量大,对抽查欠全面。
2、供应室、胃镜室合理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院内感染发病病例的诊断、报告、统计、分析等方面做得
不够,给科室指导意见不足。
4、环境监测存在部分科室漏监测情况,常规监测有待进一步
完善。
5、院内多重耐药菌珠情况不断增加,部分医务人员床边隔离
意识不强。
6、血透、术科目标性监测未开展。
7、信息平台有待建设。
五、整改措施:
1、对供应室、胃镜室提出合理化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
完善。
2、计划在2012年开展出血透、术科目标性监测及抗菌药物
使用率监测。
3、对医院感染控制及监控逐步形成形成网络状管理,做好综
合目标监测及基础数据收集,落实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
度、加强医院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和耐药菌珠的监测。加强
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口腔科、手术室、ICU、血液
透析室、临床检验部门、消毒供应室)等物表及空气细菌
监测的管理。不定时对清洁卫生进行专项检查,查找问题
进行整改,并要求科室进行自查自纠。加强对医院感染控
制重点项目(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的管理;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
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严格对消毒药
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做好
院内感染监测,定期对院内感染病例、医院多重耐药菌珠、特殊科室目标性的监测,收集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
现危险因素,及时控制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4、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实行科室、医务科、医
院病历总质控三级查漏,杜绝院内感染、传染病漏报现象,对漏报病例人员根据医院相关制度进行处罚及批评教育。
5、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
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好医疗垃圾、医疗废物的管理
工作,保证医疗垃圾通过正确渠道处理。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感委员会的领导、组织指导及各科室的积极配合下,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XXX医院感科
2011年12月15日
第三篇:2011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2011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广东省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工作指南》等要求,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提高处理和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及其暴发的发生发展,保证医疗安全,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治疗室、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消毒供应室及一次性使用耗材的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有效控制和预防感染。达到医院感染率≤10%,医院感染漏报率≤10%。进一步完善院感病例及多重耐药菌珠监测监测,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控制院内感染暴发及超级细菌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细菌的感染。我院实施了如下措施。
一、工作方案:
1、根据上级要求和指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成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制定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做好工作落实和指导。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须持证上岗。
2、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和明确工作任务:成立以医院业务院长为核心的管理机构,以医务科和护理部为副主任,各科主任及护长为委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监测室(兼职)及各科室监控小组(兼职)。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医院感染管理机构由三级体系构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小组,明确职责和工作任务。
3、每季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通报上一季存在问题,整改跟踪效果及本季度环境卫生监测、消毒隔离检查、院感病例、耐药菌珠的监测以及ICU目标性监测等情况,对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布置重点跟踪工作及下一季工作计划。
二、任务分工: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协调全院各科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对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考评管理效果,研究改进措施,制定有关全院控制感染事务方案。
2、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目标性及基础数据、耐药菌珠等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负责全院各类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3、医务科负责统筹协调感染科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感染调查与控制工作,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
4、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
5、后勤部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负责监督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6、药剂科负责本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管理,监督临床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规定。
7、检验科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开展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药敏及耐药性监测。
8、临床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医师、护士负责本科病人及各数据的监测工作,负责本科室职工医院感染在职教育。
三、具体措施:
1、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普通病区每季度一次由临床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护士进行物表及空气细菌监测,特殊病区每月一次。供应室每月进行物表、空气细菌及微生物监测,严格执行消毒供应相关规定。并将相关数据按时向院感科汇报,院感科根据情况进行抽查或复查。
2、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临床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医师,对本科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监控,发现病例按规定上报院感科。院感科每月按科室病人数抽查病历,发现漏报,累计达一定漏报率按相关制度进行处罚。
3、消毒隔离检查:由护理线消毒隔离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消毒隔离检查、院感科不定期组织医务科、护理部及后勤科进行消毒隔离检查及清洁卫生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效果跟踪。对反复存在问题,要求科室进行自查自纠并按相关标准进行扣分。
4、耐药菌珠监测:临床科主任及检验科负责对科室住院指标性病人及长期病患者和长期卧床病人进行耐药菌监测,并将相关数据每月向院感科汇报。院感科根据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向临床科室公报耐药菌珠情况及相关数据,并监督做好床隔离。
5、ICU目标性监测:从2010年开始,对ICU进行目标性监测,设计重点项目(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等),每月追踪数据,收集好基础数据,为日后分析打基础。
6、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控制目标监测:2011年8月开始实施,由医务科、药剂科和感染科进行质量控制,每月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根据监测、点评结果,对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通报。
7、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由科主任、护长等感染委员会成员进行每季一次对本科职工实施在职教育。重点是开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对新毕业及新调入本院的医、护、药、技人员、实习生由院感科落实岗前培训教育。
四、存在不足:
1、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足,无专职人员,落实各项监控工作量大,对抽查欠全面。
2、供应室、胃镜室合理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院内感染发病病例的诊断、报告、统计、分析等方面做得不够,给科室指导意见不足。
4、环境监测存在部分科室漏监测情况,常规监测有待进一步完善。
5、院内多重耐药菌珠情况不断增加,部分医务人员床边隔离意识不强。
6、血透、术科目标性监测未开展。
7、信息平台有待建设。
五、整改措施:
1、对供应室、胃镜室提出合理化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
2、计划在2012年开展出血透、术科目标性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率监测。
3、对医院感染控制及监控逐步形成形成网络状管理,做好综合目标监测及基础数据收集,落实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和耐药菌珠的监测。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口腔科、手术室、ICU、血液透析室、临床检验部门、消毒供应室)等物表及空气细菌监测的管理。不定时对清洁卫生进行专项检查,查找问题进行整改,并要求科室进行自查自纠。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的管理;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严格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做好院内感染监测,定期对院内感染病例、医院多重耐药菌珠、特殊科室目标性的监测,收集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及时控制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4、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实行科室、医务科、医院病历总质控三级查漏,杜绝院内感染、传染病漏报现象,对漏报病例人员根据医院相关制度进行处罚及批评教育。
5、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好医疗垃圾、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医疗垃圾通过正确渠道处理。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感委员会的领导、组织指导及各科室的积极配合下,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XXX医院感科
2011年12月15日
第四篇:2009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2010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2010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以防控医院感染,保障病人与医务人员安全为主线,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全院医务人员院感控制意识不断提高,互相协作,很好的完成了全年院感控制工作。在市疾病控制中心全年质量抽样取得好成绩。全年无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无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法律法规 全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1、教育培训:
(1)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全年进行了全院院感培训两次,分别为《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及危害》,《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培训,参加人数116人次。考核成绩良好。
(2)为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直报工作的重视,做好直报工作,今年对临床、检验、放射、皮肤等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培训。
为做好今年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先后两次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相关诊疗知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二版》的培训。
三次培训参加人次达162人,考试成绩良好。为临床预防、接诊、治疗,消毒隔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为加强我院医疗废物的收集交接管理工作,对全院卫生员进行了:六部洗手、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交接等内容的培训。
(4)科室每季度院感知识学习一次,落实良好,笔记齐全。(5)供应室、检验科特种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完成岗位培训,持证上岗。院感办、供应室参加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六项卫生行业标准的学习。
(6)医疗垃圾管理专职人员完成本培训,学习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暂存地院感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考核成绩良好。
(7)今年院感专职人员参加了网络直报员培训和考核。院感专职人员参加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2、医院感染防范:
(1)及时监测防范医院感染:本无院感病例发生。我们同时对全院各病区提出警示,要求各病区有相关病例及时上报,采取加强病房空气消毒、开窗通风、限制病员集中娱乐时间等措施。
(2)消毒隔离与手卫生:各临床科室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完成各项医疗护理工作,操作护理间做好手卫生、手消毒。全年消毒隔离工作完成良好。
在对各临床科室的现场工作检查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如:操作中未戴帽子口罩,棉签无开包时间等),都及时与相关科室负责人指出,并立即纠正,同时与当月考核挂钩。
(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加强督促,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三级管理。基本做到了抗菌药物使用有说明,病程有记录,使用前有标本采集和
病原学检测。药剂科每双月提供药讯,提供抗生素使用量的排序,为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生药物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全年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31%。
(4)参与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的讨论,明确诊断和预防控制措施。(5)二季度对全院消毒用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三证是否齐全进行了检查,对于部分过期的三证已通知相关单位给予及时更换。
(6)医疗废物管理:
现场查看各科室医疗垃圾的分类管理情况,各科室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包装有标示、出科有登记执行良好,医疗垃圾暂存点专人管理,出院有登记。污水专职管理人员定时抽样,检验合格。
(7)职业暴露管理:每月调查六个科室职业暴露情况,全年未发生职业暴露。
3、院感监测:
(1)七月市疾病控制中心对我院进行了检查和抽样。抽样27件,合格率100%。
(2)全年中每月对各科室进行的双月科室自查、单月院感办抽查(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
(3)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合格。
(4)手术切口监测:全年无感染病例发生。(5)院感率检测:本发生院感病例0例。
4、传染病管理:
(1)全年传染病病例共15例,无漏报现象。各科室有登记,报告卡填写准确。网络直报及时准确无漏报。每月有工作小结。
(2)为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今年特发传染病的接诊工作,根据卫生监督所对发热门诊检查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发热门诊的管理,保证了人员落实,防护用具到位,规范接诊分诊流程,并将接诊流程醒目上墙。督促医务人员将消毒隔离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
(3)四月份按照市疾控中心的要求,每日准时通过邮件和传真向区疾控中心报告我院流感样病例接诊情况,无漏报。
4)按照卫生局的统一要求,5月份为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接种人数88人次。
二、院感控制工作质量持续改进
1、手卫生:
针对手卫生依从性不够的情况,在加强培训和现场检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库房手消毒液和快速擦手液的请领数量的抽查,发现用量和工作需要不符合。立即督促各科室及时补充快速手消毒液,添置手卫生的干手纸。同时加大临床考核力度。
2、质检反馈:
七月接受卫生局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检查,针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做出以下改进:
(1)制定了后勤保障部门医疗废物管理的考核标准,积极与后勤部门沟通协调,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增设一名工作人员进行废物回收工作,改进了医疗废物回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3、消毒隔离:
(1)在病区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医生、护士在进行治疗时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不戴帽子口罩的现象。我们及时对本人提出批评,并要求科室领导加强规范操作的执行。
(2)检验科压力锅的内圈老化给予更换,保证了血标本就地灭菌后的回收。
4、传染病管理:
在日常检查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时,门诊上报传染病出现有迟报现象。多因报表转送过程中延误。已要求科室领导多督促,多教育。保证直报整个程序完成顺利。针对个别科室的日志填写不全的情况,已责成相关科室及时补齐。
5、抗菌素应用方面的问题:
去年无指针用药;用药档次过高;联合用药多;越线用药多;围手术期用药未按照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执行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手卫生依从性不够。
2、医疗垃圾暂存点未远离医疗区的问题,有待医院整体规划时的进一步改进。
3、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六项卫生行业标准,我院供应室按照先清洗后消毒的程序,还需规范相应流程,配备相应的冲洗设备。更换消毒包装材料。制定追溯制度,采用信息化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任重道远。新的一年将倍加努力。
新密市大隗中心卫生院 2010年12月3日
第五篇:2009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2009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2009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以防控医院感染,保障病人与医务人员安全为主线,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全院医务人员院感控制意识不断提高,互相协作,很好的完成了全年院感控制工作。在市疾病控制中心全年质量抽样取得好成绩。全年无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无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法律法规全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1、教育培训:
1)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全年进行了全院院感培训两次,分别为《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及危害》,《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培训,参加人数257人次。考核成绩良好。
2)为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直报工作的重视,做好直报工作,今年对临床、检验、放射、皮肤等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培训。
为做好今年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先后两次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相关诊疗知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二版》的培训。
三次培训参加人次达310人,考试成绩良好。为临床预防、接诊、治疗,消毒隔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为加强我院医疗废物的收集交接管理工作,对全院卫生员进行了:六部洗手、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交接等内容的培训。
4)科室每季度院感知识学习一次,落实良好,笔记齐全。
5)供应室、检验科特种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完成岗位培训,持证上岗。院感办、供应室参加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六项卫生行业标准的学习。
6)医疗垃圾管理专职人员完成本培训,学习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暂存地院感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考核成绩良好。
7)今年院感专职人员参加了网络直报员培训和考核。院感专职人员参加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
2、医院感染防范:
1)及时监测防范医院感染:本无院感病例发生。截止到2009.10.仅有院感现患病人一例。2月23日综合四科出现四例发热病人,院感科及时对四例病人的病情进行了跟踪,均不为院感病例。我们同时对全院各病区提出警示,要求各病区有相关病例及时上报,采取加强病房空气消毒、开窗通风、限制病员集中娱乐时间等措施。
2)消毒隔离与手卫生:各临床科室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完成各项医疗护理工作,操作护理间做好手卫生、手消毒。全年消毒隔离工作完成良好。
在对各临床科室的现场工作检查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如:操作中未戴帽子口罩,棉签无开包时间等),都及时与相关科室负责人指出,并立即纠正,同时与当月考核挂钩。
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加强督促,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三级管理。基本做到了抗菌药物使用有说明,病程有记录,使用前有标本采集和病原学检测。药剂科每双月提供药讯,提供抗生素使用量的排序,为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生药物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全年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院本部9.6%,院光谷门诊70.6%,全院比例40.1%。
4)参与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的讨论,明确诊断和预防控制措施。
5)二季度对全院消毒用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三证是否齐全进行了检查,对于部分过期的三证已通知相关单位给予及时更换。
6)医疗废物管理:
现场查看各科室医疗垃圾的分类管理情况,各科室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包装有标示、出科有登记执行良好,医疗垃圾暂存点专人管理,出院有登记。污水专职管理人员定时抽样,检验合格。
对三个休干中心医疗点的消毒隔离及医疗废物的回收工作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要求。三月份洪山区环保局来我院光谷门诊,检查了我院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我们按照要求,出具了我院签署的废物焚烧中心资质证、合同及付款复印件,得到环保局认可。
7)职业暴露管理:每月调查六个科室职业暴露情况,全年发生职业暴露 27 例,全部痊愈。
8)今年开始试办院感简讯,每季度一期,希望以此能更好指导临床工作。
3、院感监测:
1)五月市疾病控制中心对我院进行了检查和抽样。抽样27件,合格率100%。
2)全年中每月对各科室进行的双月科室自查、单月院感办抽查(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环境学监测结果均符合二级医院卫生学要求。
3)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合格。
4)手术切口监测:全年共检测各类手术56例,无感染病例发生。
5)院感率检测:本发生院感病例0例,现患1例。
6)全年送检标本40件,其中阳性标本2件,阳性率1.4%。未培养出耐药菌株。7)对因手术纠纷而受污染的手术室进行了三次消毒后的手术室环境监测,对手术室16各部位取样共36件,检测结果均符合医院手术室环境监测要求。
4、传染病管理:
1)全年传染病病例共14例,其中麻疹1例,疑似肺结核10例,细菌性痢疾3例。经对检验科、放射科、门诊、病房等相关科室检查,无漏报现象。各科室有登记,报告卡填写准确。网络直报及时准确无漏报。每月有工作小结。
2)为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今年特发传染病的接诊工作,根据卫生监督所和区疾控对光谷门诊发热门诊检查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发热门诊的管理,保证了人员落实,防护用具到位,规范接诊分诊流程,并将接诊流程醒目上墙。督促医务人员将消毒隔离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
3)五月份按照市疾控中心的要求,每日准时通过邮件和传真向区疾控中心报告我院流感样病例接诊情况,无漏报。
4)按照卫生局的统一要求,11月份为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接种人数181人次。
二、院感控制工作质量持续改进
1、手卫生:
针对手卫生依从性不够的情况,在加强培训和现场检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库房手消毒液和快速擦手液的请领数量的抽查,发现用量和工作需要不符合。立即督促各科室及时补充快速手消毒液,添置手卫生的干手纸。同时加大临床考核力度。
为加强手卫生的落实,方便医护人员查房时使用擦手液,二月份为全部病区病历架安装
了擦手液架。11月为全院16个科室安装了干手设备。
2、质检反馈:
为使医疗废物暂存点的标识规范醒目,元月份、五月分别将本部和光谷门诊的标识给予了更换。二月份在院本部各科室规范了医疗废物出科称重的工作。
七月接受卫生局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检查,针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做出以下改进:
1)制定了后勤保障部门医疗废物管理的考核标准,积极与后勤部门沟通协调,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增设一名工作人员进行废物回收工作,改进了医疗废物回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3、消毒隔离:
1)在病区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医生、护士在进行治疗时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不戴帽子口罩的现象。我们及时对本人提出批评,并要求科室领导加强规范操作的执行。
2)为加强光谷门诊消毒隔离工作,四月份为光谷门诊七个科室诊断室安装了紫外线灯管,为手术室和输液配药室配置了消毒循环风。
3)检验科压力锅的内圈老化给予更换,保证了血标本就地灭菌后的回收。
4、传染病管理:
在日常检查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时,门诊上报传染病出现有迟报现象。多因报表转送过程中延误。已要求科室领导多督促,多教育。保证直报整个程序完成顺利。针对个别科室的日志填写不全的情况,已责成相关科室及时补齐。
5、抗菌素应用方面的问题:
去年无指针用药;用药档次过高;联合用药多;越线用药多;围手术期用药未按照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执行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手卫生依从性不够。
2、医疗垃圾暂存点未远离医疗区的问题,有待医院整体规划时的进一步改进。
3、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六项卫生行业标准,我院供应室按照先清洗后消毒的程序,还需规范相应流程,配备相应的冲洗设备。更换消毒包装材料。制定追溯制度,采用信息化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任重道远。新的一年将倍加努力。(以上数据截止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