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香家庭活动申报材料
我的伴读之路——“书香家庭”活动申报材料
“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我的读书格言,可这也是我近两年才开始认识到的。自踏上工作以后,总有各种纷扰,十多年时间里我几乎中断了读书。
直到2011年,我重新踏上读书之旅。那一年,女儿踏进了小学的校门。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我觉得“课外大量的阅读很重要”。我开始考虑让读书成为女儿生活的一部分。
该怎样引导孩子走上自主阅读之路?我开始了家庭读书的探索之旅。
一、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我觉得一定的家庭藏书量,是引导孩子踏上阅读之路的基础。家庭里,只有拥有了一定的藏书量,让书柜成为家庭里重要的一个区域,让书随处可得,才能够有读书的氛围。而且,只有藏书多了,各种类别的书多了,才能诱发出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只有藏书多了,才可能辨别出书之“优劣”,毕竟对童书,普通家长并不专业,读过的、知道的太少了。
于是,在原有一排书柜的基础上,我们又购置了一大排书橱放在客厅中间。现在,家庭藏书量达1000册,读过的大部分都放到了书房里,未读过的,把大人读的书和童书都分门别类放在客厅书橱里。
2011年-2013年,基本上每年新购书200册以上。我也会做些记录,以下截选部分“购书清单”:
有了藏书,孩子才能自由地选择、翻阅,空暇时间,家庭有了读书的氛围。
我的伴读之路——“书香家庭”活动申报材料
图书馆,更有取之不尽的图书资源,我们办了5张借书证(4张南京本地图书馆,1张网络图书馆)。我们常会带女儿去图书馆,一、二年级里,累计借阅量达500册以上(绘本为主)。
二、通过家庭阅读活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首先是家长个人的阅读习惯,只有家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带动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平时闲暇时间、节假日,我们都会静静读会儿书。女儿也随时会翻阅我正在看的书,互相还会聊聊正在读的书。
其次是通过有规律的家庭的阅读活动,培养家庭阅读习惯,也带动着孩子在自主阅读路上越走越宽。
1、睡前故事:这是孩子最乐意的、也是最好的培养阅读习惯的一种方式。自一年级开始,我们会选一些书,每天在睡前读15-20分钟左右给女儿听。开始选书时一般为童话故事或短篇节选,后来逐步发展为长篇。选书类型也逐步宽泛,小说、历史、神话、哲学,等等。
2、绘本共读:绘本,不仅是给孩子看的书,也适合大人去领悟和感受。而且,好多绘本,图画精美,也是很好的艺术欣赏作品。共读绘本也是我们家都喜欢的,大人读字,孩子专注看图。1-2年级,我们累计读了400册以上绘本。整理部分读过的绘本目录,详见附录3。
3、诵读:诵读诗歌,以校本课程《日有所诵》和古诗词为主,另选了金波、金子美铃、纪伯伦、泰戈尔等优秀诗歌。
4、读书比赛:1年级寒假时,为激发女儿自读,我们和女儿开展了读书比赛。采用积分制的形式,每读一本书(刚开始以篇章计算),按书的厚薄来积分。女儿好胜心强,我们用这种方式,激发女儿开始了自读。
5、读书记录:每人读完一本书,我都会随手在新浪微博上简要做个记录(2013年读书记录,详见附件),偶尔也会选择一本或一类书,写写读后感。
以下节选自我的新浪微博-伴学之路:
《窗边的小豆豆》(17.5万字)。假期共读的第二本书,我们一起聊了聊人物性格特点,讲了讲印象深刻、有趣的情节,读了读后记。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针:尽早发现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优良的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逐渐衰退吧?”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王小妮的“教后感”集-《上课记》:
1、平实:以平实的文字记录亲眼所见。也在课上引导学生们“消灭好词好句”,“消灭模式”;
2、真实:描写80、90后大学生的彷徨,“被考试考坏了”,失去了自由思想、情感关怀、拼搏……真实中有现实的无奈;
3、教育:读新闻、诵诗歌、表演小品、用鲜活语言
《兔之眼》,一个年轻的老师与班级中一群特殊孩子的故事,既有课堂教学细节,也有生活中的事情,涉及理想的教育观、社会观以及幸福的根源的探讨。
《爱哭鬼小隼》,日本心理学大师-河合隼雄的遗作,以其自己童年生活为基础的小说,故事性不强,对孩子成长的心理变化有较多描写。小隼很幸运,有个智慧的爸爸,认为“玩也是成长”;有个通情达理的妈妈;还有帮快乐、互助的哥哥们。
2013年家庭读书目录以及读后感,详见附录1和附录2。
6、评选最喜欢的一本书:根据读书的记录,评选“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三、参与到更多的阅读活动中,交往同伴
阅读需要分享,在交流和分享中提升自己,也结交更多的喜爱读书的同伴。我一直参与一些活跃的阅读群的活动,组织单位的图书漂流活动和亲子阅读沙龙讲座,也带女儿参加一些课外阅读活动。
读书,并没有改变我们什么;读书,也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读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附录1:2013,家长读书记录
附录3:部分共读绘本目录
附录4:读后感——我读过的那些育儿书
踏上伴学路后,因为确实不懂教育,也没有实践经验,我就杂七杂八读了些育儿书。以下我分类介绍我读过的育儿书,要说明的是:分类纯粹是我个人的分法,介绍的也不一定是该书的精华,更多是我个人在现阶段伴学的体会。
第一类、家教类:主要是一些综合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
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估计很多妈妈都看过了。因我是爸爸,刚开始看书名我没有去读这本书。这是尹健莉16年的伴子手记,实在、用心,从幼儿期到学生期都有介绍,很多细节都值得体会。读完后,我第一时间发的微博汇集了一些要点:①爱在有心而无痕:不管就是最大的管;在孩子面前做个听话的家长;平等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记功不记过。②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大量阅读;学习古诗词;生活中游戏式学习;反对暴力作业;不考100分。序文中的标题:“爱在有心而无痕”,我记的最深。爱要用心,大多妈妈都是如此,但不着痕迹,却是大部分家长都忽视的。
2、《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胜在平实,贵在用心。全书分成生活篇、学习片、品格篇、心理篇…,涉及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贴近普通家庭,书的前面还特别汇总了一些常见问题。书中提及的给孩子择校问题,给我些思考,我甚至庆幸没能上“名校”,那样说不定我孩子就真的输在起跑线上了。刘称莲老师不用特别高深的理论,只是讲述身边发生的故事,让我深感“育儿即育己”。封面上的这句话:“爱在自由里,用全心的爱去陪伴,静静等待和欣赏”值得反复体会。
3、《快发现孩子的天赋》:书的内容我个人觉得一般,感兴趣的可深入关注多元智能理论,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专长,尤其在艺术类爱好方面,不要走强制、代办路线。有爱好,啥时都可以艺术。
4、《牵着蜗牛慢慢走》:这本书好像不算畅销,一位妈妈在其子入学耶鲁后总结的育儿手记,我也认同其“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该“亲力亲为”。她认为家庭教育遵循“提前一点点”和“有趣”两项原则。
与其它家教类不同的是,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具体家庭教育方法,还有求学耶鲁的一些介绍。关心具体学科学习和孩子留学的家长可关注。
当然喽,不见得都适用,正如作者一开始就说:“无论哪种教子方法,都不应该盲目地推而广之,只有根据自己孩子特点实施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教育。”
因材施教才是根本。家庭教育中,家长也不可盲目追“家”。
5、《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讲》:这本书主要讲述如何与孩子沟通,我在读这本书时,是断断续续的,先是体会到要“共情”,再是“多描述事实”。另外,我还有个收获,就是常和孩子聊聊天。总之,这不光是用来读的一本书,需要去体验,去练习;这也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伴着孩子的成长,需要改变的是自己。关于这些沟通的技巧,不光是与孩子沟通需要,工作中同样适用。
另外,我觉得孩子的年龄还小些的家长,可以关注一下:《童年的秘密》、《儿童心理学》((英)谢弗 著,王莉 译/2010-01-01/电子工业出版社)、《捕捉儿童敏感期》(孙瑞雪收集的0-12岁孩子的敏感期案例)。
第二类、阅读类:关于阅读以及亲子阅读和绘本解读方面的书
在以上的家教书里,大多提到阅读的重要性。但具体如何亲子阅读?如何让孩子“渴望阅读”?不同阶段读那些书?不同童书的读法?这些就有必要再去钻研一些阅读类书籍了,而且儿童文学类和图画书类都需要适当了解。
6、《朗读手册》:这本书估计很多家长读过了,我也不多介绍了。这是我踏上伴学路的第一本书,跟着目录就买了些书回来,开始读书给女儿听。
“大声为孩子读书吧”,和孩子共读一段时间后再重读一下此书,肯定又会多些感受。
现在,《朗读手册2》和《朗读手册3》也已出版,这两本书分类别节选了一些适合小学中低段和中高段孩子的书的文学作品。这两本书能作为孩子的睡前故事,书中还有作者介绍、同类书介绍,可作为选书指导。
7、《绘本之力》:第一次读时,我没有读完,因为那时我还没有读过几本绘本。看了一些绘本后再读,有了很多的感受。松居直更清晰地表达了绘本的概念以及绘本的创作;其他两位老师则谈了很多读绘本的体验。
松居直认为:“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孩子听的时候,“用眼睛看画、读画,然后在自己的心中创造出故事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绘本体验”。
再摘录河合隼雄在书中的一段话:“日本过于强调对孩子的知识的灌输,认为谁能被更多地、更早地填塞进知识,谁就会赢,可是孩提时代并不是这样一种形态,而是情感的、感性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8、《小学阅读能力决定孩子一生的成绩》:关于阅读的重要性就不必多言了。其中有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有不同类型书的阅读方法以及孩子阅读中的阅读障碍介绍,还附有分级阅读能力诊断。不过,这是韩国翻译过来的,我觉得还不太适合国内。
9、《故事知道怎么办》:通过讲故事来纠正孩子的行为。该书既有故事治疗理论介绍,也收集了很多讲给孩子听的故事,还有专门篇章讲解故事创作技巧和讲述技巧。故事大多比较短小,我只读了一些就没有继续了。
亲子阅读,起步很简单,拿起书读给孩子听就行。实践一段时间后,再去看看这类书,就会感受更多些。
图画书的阅读方面还可以适当关注相关书籍,如《幸福的种子》(0-3岁亲子阅读及相关图画书介绍)、《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关于绘本阅读技巧以及60多篇绘本的解读)、《好绘本如何好》(应该说更适合相对专业些的读者了)。
绘本的选择和阅读真的是有很多学问,家长们慢慢深入。先实践,再求学。
第三类、专科类:关于数学、语文、英语等专科学习的书
10、数学类:《10岁前,培养孩子的数学脑》,作者是一位韩国师范大学数学教授,讲述他如何培养女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崇尚人性教育理念,这本书告诉我:数学不只是算术,而是一种思维能力。注重在生活中培育孩子的数学思维。
11、英语类:安妮鲜花的《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介绍自然拼读法,以母语方式启蒙英语。启蒙三步曲:语音输入、亲子阅读、自主阅读。适合孩子年幼些的家长,作者有在加拿大生活的经历,又家有学童,因此该书对北美教育体系也有些介绍。
12、英语类:林克妈妈的《我陪女儿学英语—林克妈妈亲子英语培养手记》,林克妈妈自己陪伴女儿学习英语的手记,适合家有小学生的家长。除了介绍其英语教学经验,作者还对商业英语培训机构进行了考察和批判,提醒我们不要简单依赖机构教学。
还是前面说的那句,关注教育,就该亲力教育。
还有北外曹文的《英语,儿子教我学》,我还没有拆封,可关注。
13、财商类:只读过《快教孩子学理财》,书中的方法不一定适用所有家庭,但理念值得一学。因国情不同,我们可能做不到与孩子独立,但该尽早给孩子一些自理、自立的机会,还可以把大人工作、生活的一面展现给孩子。
生活就是教育,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与家庭的教育割裂了。
还有本《建构儿童的科学》(学科学,还是做科学;接受科学知识,还是探索科学),我也没读,但值得关注一下,我们普遍缺乏探究的能力。
第四类、教学类:一线教师或专家们写的关于教学方面的书
这类书我原先没有注意到,但读了一些后,我个人更喜欢这类书,一是,老师看到的学生比较多,遇到的问题也各种各样,会让我们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待育儿问题;二是,我们不必羡慕外国教育,不必单纯抱怨国内教育体制。如何看学校的教材与教学、如何与老师沟通,这些在孩子上学前、上学后都要关注。
14、《教室,在书信中飞翔》,是新教育榜样教师-常丽华老师新作,我一晚读完,而差不多整晚,我脑海中浮现的都是“MS.常”和“小蚂蚁们”。
这本书看上去只是常老师信手拈来的一堂“中澳两地书”课程,也就是师生们的书信往来集,可却展现出了“小蚂蚁班”精彩、丰富的教学课程。
常老师抛开课本来教学,引领孩子们穿越“卓越的课程”(晨诵、整本书共读、经典文本阅读、诗歌之旅、生日书、童话剧、班级交响乐团、道德的六个阶段、还有准备筹划更多的,如健身课……),让孩子们充足地成长。
而且书信中,师生们交流的话题以及旅游途中的见闻,已远超出学业范畴,引领孩子们更多地思考世界、人生,启发我们教育要“品格为先”。最后,还附有对澳大利亚教育的5点认识,以及“道德六个阶段”中“我要遵守规则”的“班级币制度”。
15、《改变,从习惯开始》:顾舟群老师写给一二年级家长们的72封信,侧重于家庭教育,提及到了作业、学习习惯、阅读培养、补课、兴趣班等常见问题,还有很多的读写绘作业,适合学龄前和小学中低年级家长看看。
顾老师多次提及“现在的孩子很难静下心来”,这或许和社会环境,和家长的心境有关,而其中关于做作业方面的习惯,也提醒家长注意。尹健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反对的是“暴力作业”,而当下大部分学校小学中低段作业量并不大,因此,还是要适当指导(并非替代)孩子作业。
16、《重建师生关系》:我新近读完,作者史金霞现在苏州一高中任教。她的语文课堂可谓:“有思想的深度,有文学的气度,有历史的厚度,有现实的广度”。
而这本书里,其落脚点在“关系为先”上,实例讲解以“爱、理解、对话、尊重”重建师生关系。最后一章写出了现行教育体制下教师的困境和突破。
父母和老师一样,天生容易滋生权威意识,因此,“关系为先”也适用于家庭教育。
17、《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许多学校不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是培养考生的场所”。事实已不仅是学校了,家长也热衷于让孩子考级。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教学法,讲述自己的教学历程,而她和一群六年级的小学生,四年学完课本,课内海量阅读,师生诵读、精读了大量文、史经典,充分说明了阅读的神奇力量。
上面几本,都是一线教师写的。理念上,其实与专家的言论大抵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他们探索出了教育的路径。这是我喜欢的。
18、《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者前期发表的“语文之痛”(对小学语文课本中一些课文的批判)的集结;另一部分,是根据其陪女儿读书的经历,介绍了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转一段我微博上特别摘录的作者叶开的关于阅读分级:青少年阅读需要明确的分级推荐:学龄前,以童话、故事的阅读和听诵为主;少年儿童期,阅读以幻想、科幻、魔幻文学作品为主;青少年阅读,要有选择地加入历史和哲学读本来开拓视野,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我觉得还该加上童诗,总的来说,孩子阅读该符合这进程,选书面宽些好,也不要被“经典名著”所限。
还有本书,《给教师的建议》,有位也读了不少育儿书的家长跟我说不错。我收了,但我还没读,只提一下。
第五类:人文类:严格说,这类不算育儿书,其实是自己闲读之书,不过都能发现“教育”与“育儿”的篇章,伴学路上,其实是家长自己的眼界、视角需要拓宽。
19、《孩子,你慢慢来》:是龙应台的家庭生活纪实散文集,记录了两个孩子婴幼儿期的一些成长片段。读来让人感觉真实,书中没有一点说教,而从她俩孩子写的两篇“跋”中,更能感受到浓浓的真情,育儿最大的影响是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培养孩子重在培养品格和习惯。
20、《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与其儿子-安德烈的专栏书信汇集。因为儿子已经长大了,并且文化也有差异,很多家庭可能出现“闭门”,甚至“锁心”了,龙应台带我们思考:如何认知已经长大的孩子?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该留给孩子什么?
在此之后,龙应台还有篇《目送》的散文集,涉及教育和孩子方面较少了,在此就不多提了。
21、《奥数是个替死鬼》:其实不是讲奥数的书,是一自由教师从其奥数班教学见闻说起,反思:孩子的痛苦反映了整个社会愈演愈烈的忙乱,倡导纯朴自然的生活。
另外,书中有段关于其自己在高中时的学习成绩的V形大反转,我觉得关心孩子成绩的也应关注的更远些。
封底语:“通过学习,我们要获得的不是金钱和地位,而是一个有主见的头脑。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依靠它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和财富故事中,抓住自己的生活。”
奥数是个替死鬼,而全球的商业化背景下,教育其实也无法独善其身。
22、《虚实之间》:芮成刚侃侃而谈众多大人物、大场面,那种对世界之巅的亲近,让我首先感受到了高度;其次感受的是宽度,话题宽泛,新闻、时事、经济、人物,甚至教育、人生;掩上书,更多感受的是角度。真相=事实 角度。“生命的节奏仿佛钟摆,在真假之间、虚实之间,摇摆往复。”
芮成钢当年是高考状元,英语特棒。涉及到教育的有几篇,比如关于出国问题(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关于英语口音(不必在意发音),关于英语学习(背诵经典)。
23、《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旅》:这是“一部通俗的心理学杰作”,它不同于一些心灵鸡汤,它告诉我们“人生苦难重重,心智的成熟之旅艰苦卓绝”。而为人父母者更应踏上“心智成熟之旅”,因为“心理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病人在幼年时期失去父母的关爱程度以及时间的早晚,有着直接的关系。”
全书四章,分成三部分:自律、爱、个人信仰,到现在,我还放在床头,准备来次大摘抄。如果认可“育儿即育己”,那该读读此书。
24和
25、纪伯伦的《纪伯伦诗集》和泰戈尔的《新月集》:这两本诗集放在一起说一下,很多篇章随意读读也会觉得获益匪浅,我微博里摘录了一些。
前面已分享了五类,还有一类:童书类:
这一类不在我的“育儿”书单里,可陪读过程中,会发现“童书非童书”,好多绘本中有深刻的寓意;好多儿童文学作品中有和谐家庭,有正直的父亲,有宽容的母亲……,也让我们更了解孩子的情趣;很多童书中寓含的普世价值观也该是家长需要反省的。
童书类,容易被家长们忽视,家长们热衷于给孩子选书。其实,家庭教育该从家长陪孩子读童书开始。
就以上我读过的那些育儿书里,我个人推荐三本:《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之旅》,这是偏重育己,这个时代,或许多多少少有些心理病;《教室,在书信中飞翔》,偏重品格为先及课程建设,更了解学校教育,更积极去面对学校教育;《朗读手册》,偏重阅读,亲子阅读,先实践,再求学……
刚开始,书越读越惶恐,因为发现自己不懂得太多,要学的“技术”太多。而真正陪读一年后,我反而静心了很多。“孩提时代,情感的、感性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只想着和女儿一起长大就好,各种技术,不去强求。
莫言领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讲故事的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
一个没有文化的母亲,却培养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或许可说,为人父母懂教育并不一定和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有关。育儿路上的那些惶恐,是因为我们已经被浮躁的社会无形中染色了,自己的内心难以平静。正如此,育儿路上不必四处“求术”,没有完美的“技术”,所谓的“道”,也就是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孩子的理解。
附录5: 《教室,在书信中飞翔》读后感两篇
第二篇:书香家庭申报(供参考)
与女儿共度周末时光
我们家三口都喜欢读书,可以算得上“书虫”之家了。房子在刚装修的时候,就专门做了个大的书橱,一开始里面放的大多是成人读物,像《红楼梦》、《三国》等古典文学巨作,和《矛盾文集》、《张爱玲文集》等一些近代作家经典之作。但自从女儿出生后,里面慢慢增加了儿童类读物,后来少年类图书也被请了进来,随着书的数量的增加,再后来家里又添置了一个书橱。随着她的年龄增长,书的种类和内容也在变化和丰富,科学类的图书有《十万个为什么》、《我们爱科学》、《课堂内外》、《天天爱学习》等书籍,历史和地理方面的书籍也有不少,比如《上下五千年》、《血战太平洋》、《二战风云》等。
家里的书橱再大,感觉书的种类和数量还是有限,所以在周末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有个例行活动,那就是逛新华书店。我们常去的书店是青檀路上的鲁南书城,周末的时候,那里的人比较多,在书架的两边几乎站满了人,或高或矮,或胖或瘦,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表情,目不转睛的盯着图书在津津有味的阅读。一进门,马上就会被这种气氛所感染,直奔自己喜欢的书架,完全不用大人吆喝。我也为自己选书,在距离孩子较近的地方站着阅读。女儿看的很用心,不时的会去换本书,我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偶尔抬起头,看到或埋头细读或窃窃私语的孩子们,会被一种幸福的感觉包围,爱,就这样在无声无息中流淌,伴随
着书香。
沉浸在图书中的时光过得飞快。离开的时候,我们也会把喜欢的图书买回家中收藏,每次几乎都能带回10本左右。回家的路上,女儿往往还会沉浸在图书的世界中,一路上叨叨不停的给我把看过的故事再讲一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另外和女儿一起阅读时,我也会注重引导孩子多读健康、积极向上的书籍,也尽可能多的涉及多一些的种类,帮助孩子扩大视野,拓宽思维。
与女儿共读,其乐融融!
与女儿共读寓言故事有感
寓言常以简短的故事、深刻的寓意来警醒世人。多和女儿一起读寓言,不仅能够满足她的求知欲,更能激起她思维的风帆,更重要的是让她从故事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比如最近发现女儿有些骄傲,因为连续两次测验都得了满分,我就马上找来了《蚊子和狮子》和《伤仲永》,耐心的给女儿讲解,她骄傲自满的情形立刻有所收敛。
在和女儿读寓言的过程中,我也总结了几条经验,和大家共勉。主要有两条。
一是巧设提问,启发孩子联想、思考。孩子常常爱问“什么”“为什么”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求知欲,这对于理解寓言故事的内涵大为有利。提问设计的好,便可引起孩子的最大注意,唤起她们积极思考,同时使她们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产生智慧。比如在讲《司马光砸缸》前,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观察一小朋友掉入水缸的插图,问:“他们怎么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听完故事后,又可问:“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救了缸里的孩子?”“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 “大人们会怎样夸奖她呢?再如《两个钓鱼人》这则寓言,讲述的是两个钓鱼人被困沙滩、前途未卜时的不同表现,其中的一个勇敢地离开了那里,尽管差点被淹死,而另一个则坚持己见,选择留在原地,最后被潮水淹没了。在读这则寓言时,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这样的辩题:你赞同哪一个钓鱼人的做法,为什么?也可请孩子提问。通过提问、配乐和想像画面,再现思维情境,使孩子陶然于故事之中,宛若身临其境,帮助孩子沟通寓言故事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二是动静结合,创设表演,引发思考。动静结合可以让孩子的学习变得更轻松,可以使故事人物更加生动形象,使气氛变的更加浓烈,再加上创设表演,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促进孩子思考寓言的寓意,而且能使她们较快地了解寓言的主题思想。如寓言《龟兔赛跑》,寓言浅显易懂、内容流畅,如果再加上大人扮演乌龟,装作憨态可掬的样子,孩子很快会被吸引,并且马上会请求加入游戏,或自主表演了,完全置身于忘我的寓言世界里了。
寓言故事,可以打开孩子想像的空间,思维产生飞跃,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开启智慧之门!
第三篇:书香家庭申报条件及申报表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书香家庭”评比条件
评选相关事宜:
1.参加书香家庭评选的家庭,需填写《书香家庭申报表》。
2.上交申报表时,同时上交图片、读书心得(电子稿),呈现家庭的书香建设情况。
3.学校将利用家长会或校园网站等宣传形式介绍书香家庭的事迹,让更多的家长来分享书香家庭的学习心得,辐射带动更多的家庭,营造书香氛围,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沐浴在书香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小学“书香家庭”申报表
第四篇:书香家庭
书香家庭
我很幸运,生活在一个书香家庭。
妈妈是初中语文老师,爸爸是高中语文老师,他们以教书为业,天天与书打交道。在我家有限的面积里,数量最多的就是书了。书房中,沿西墙放着五个书柜,里面早已被书籍填满了,天长日久,厚厚的隔板已经呈现出微微的弧形。爸爸把书按照武侠、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专业书籍分门别类地码放着,查找起来非常方便。
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上班了,爸爸一个人在家陪我。我一个人玩儿着玩具,爸爸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书,一坐就是很长时间。爸爸一边看,一边用笔做着批注,新新的书被他画得乱七八糟的。我那时还不识字,但有时也会把爸爸的书拿过来,翻一翻里面的插图。其实,我连图画的意思也看不明白。但是,在翻书的过程中,我闻到了淡淡的墨香。从此,我就喜欢上了这种味道。我觉得,它的味道胜过了其它任何香味。
上小学之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也逐渐地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架。在我的卧室中,两个书架也早已完全被书籍占据了,没有留下任何空间。前几年里,只要是我喜欢的书籍,爸爸妈妈基本不会限制我购买,当然了,有时我也会把自己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买自己最中意的作品。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在书中标注着好词好段,一部部新书,早已被我涂抹得面目全非了。最近以来,爸爸一直在提醒我,该看些成人化的书了。于是我从爸爸的书柜中找了几本最喜欢的作品,把它们放在了写字台上或者床头。闲暇的时候,我会忘我地阅读起来。从中,我既丰富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在淡淡的书香中,我迎来了无数个朝阳,送走了很多个黄昏。
除了书柜之外,爸爸把书放得到处都是,写字台、阳台、沙发爸爸经常呆的地方到处能看到他的书。爸爸会随时拿起书来读一读,有时,哪怕是他最喜欢的“百家讲坛”的广告时间,他也轻易不会放过。更有甚者,爸爸在蹲厕所的时候,手里也会拿本书。由于我家就一个卫生间,爸爸的这个举动经常遭到妈妈的指责。但几年来,爸爸丝毫没有改变的迹象。最近,妈妈发现,我也添了像爸爸一样的毛病。说久了,妈妈似乎也觉得烦了,有时她依然会催促我们父女俩,有时,她只是一笑置之。
妈妈工作很忙,还要承担较为繁重的家庭劳动,所以相对而言,她读书的时间少了一些。但是,她也会利用夜深人静的时候,沉浸在书香中,乐此不疲。
爸爸喜欢自己买书,只要是他自己喜欢的作品,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因而我家早已经书满为患了。但是,爸爸丝毫没有要停止的意思。爸爸一直告诉我说,要行万里路,还要读万卷书,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是一个终生性的行为,绝对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放松了读书学习。爸爸的话,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终我一生不敢或忘。以后的日子,不管我走到哪里,我可能会丢掉很多东西,但总会有淡淡的书香伴随在我的身边左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果你从我家楼下走过,你会闻到一股淡淡的书香;如果你到我的家中做客,你会陶醉在淡淡的书香。如果,你想长期闻到这股淡淡的书香,请从现在开始,营造你自己的书香家庭!还等什么呢?赶快行动吧!
第五篇:书香家庭推荐材料
书香家庭推荐材料
花古中心校
“书籍是人类的书籍”。“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这个充满电视、网络、游戏、棋牌的世界里,我校的唐丽一家却沉浸在书的海洋里。这一家共五口人,她公公是中学校长,虽退休在家,却仍关心着教育事业,关心着国家大事,现在惟一的消遣就是读书看报。她们夫妻俩和她的父亲也都是教师,家庭的教育背景、职业背景为读书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唐丽说,她从小就爱读书,和老公走在一起,也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读书。结婚后,他们不约而同地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意识,读书看报成了一家人每日的必修课。就连她那文化程度不高的婆婆也爱上了读书(菜谱或育儿书籍)。
他们家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制定了科学的读书计划,有固定的读书时间。每天6:00—7:00是一家人晨读的时间,或朗读文艺作品,或练习普通话,或带领孩子读儿歌。晚上8:00——9:00是自由阅读时间。睡觉前躺在床上也必然是人手一册。平日里,他们常去学校图书馆借阅,到了双休日一家人就会去县图书馆、书店走走,借书或购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家的藏书越来越多,现已有文学书籍、教育书籍、故事书籍、历史书籍等约400多册。为了提高业务能力,他们夫妻俩每学期都会订阅大量的教育教学杂志,一有时间,就会埋头读书,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写
心得。还经常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专家讲座。
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夫妻俩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给孩子营造了充满书香味的家庭环境。唐丽更是付出了双倍的心血,从孩子几个月起,她就天天坚持给孩子读画报,讲故事,慢慢的看图片,识字,读儿歌、、、、、、给孩子买来各种阅读材料,让他学会自己阅读,每次孩子过生日,礼物也总是书,孩子居然也很高兴,因为他也喜欢读书。才五岁的孩子,他知道雨的形成,理解地球的转动,关心中日的关系,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看到孩子聪明,其他的同事们都羡慕得不得了,都纷纷拿起了书,都想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榜样,他们走得近的几家还经常在假日举行读书宴会呢。现在在唐丽一家的带动下,我校的读书气氛更浓厚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书的熏陶,一家人相处融洽,和蔼可亲。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深刻,谈吐清新,心胸开阔,有社会公德,关心国家,关心集体,爱护弱小,与邻里同事关系亲近,另外唐丽夫妻俩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她多次被评为乡级优秀教师,多篇论文获奖,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我校的课改工作中,更是认真积极,从阅读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再到具体实践,及时反思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平时读书时做的读书笔记有厚厚的几大本,在县教育局的评选活动中也多次获奖。她丈夫谭长征也是如此,曾被评为县级师德模范,县级优秀班主任等。
他们说,在今后的人生里,他们会本着“以书香为友,与博览同行”的家庭口号,本着“让读书滋润心灵,让读书成为习惯”的家庭宣言,一如既往的爱书,藏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