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2~3岁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精选]
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
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成人大致有以下几种态度:
1、认为孩子年龄尚小,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音乐,也不会欣赏音乐,对他们谈音乐就如“对牛弹琴”。因此,成人无需在此花费时间和精力。
2、有些懂音乐的成人,对孩子学音乐抓得太紧,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下子就变成贝多芬,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学习。
3、运用各种适合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以启迪孩子的智慧。成人的做法和态度哪一种好?肯定的回答是第三种。
那么,成人该怎样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呢?
1、成人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难以接受复杂的知识结构;孩子生理发展也不成熟,神经、骨骼等没有发育完善,不可能掌握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因此,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孩子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引导他们去观察、欣赏五彩缤纷的音乐天地,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探究艺术奥秘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多接触音乐。早晨起床时,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游戏时,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晚上睡觉时,放一段温柔、安静的摇篮曲。总之,要在生活中恰当地不断提供音乐刺激,激起孩子愉快的情感,使孩子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
3、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简单、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激发孩子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可选择一些富有情趣的、歌词生动的、孩子能理解的歌曲让孩子学唱,如《小白兔》、《大公鸡》等。还可教孩子拍拍手、跺跺脚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准备几种乐器,如电子琴、扬琴、小铃、铃鼓等让孩子去摸摸、敲敲、打打,感受不同乐器发出来的声音等。
4、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去感受音乐的美。听听鸟儿婉转的叫声、虫儿唧唧的叫声、呼呼的风声、嘀嘀嗒嗒的雨声等,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第二篇:2~3岁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
2~3岁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
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父母大致有以下几种态度:
1、认为孩子年龄尚小,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音乐,也不会欣赏音乐,对他们谈音乐就如“对牛弹琴”。因此,成人无需在此花费时间和精力。
2、有些懂音乐的父母,对孩子学音乐抓得太紧,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下子就变成贝多芬,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学习。
3、运用各种适合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以启迪孩子的智慧。那么父母的做法和态度哪一种好?肯定的回答是第三种。
那么,父母该怎样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呢?
1、首先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难以接受复杂的知识结构;孩子生理发展也不成熟,神经、骨骼等没有发育完善,不可能掌握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因此,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孩子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引导他们去观察、欣赏五彩缤纷的音乐天地,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探究艺术奥秘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多接触音乐。早晨起床时,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游戏时,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晚上睡觉时,放一段温柔、安静的摇篮曲。总之,要在生活中恰当地不断提供音乐刺激,激起孩子愉快的情感,使孩子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
3、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简单、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激发孩子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可选择一些富有情趣的、歌词生动的、孩子能理解的歌曲让孩子学唱,如《小白兔》、《大公鸡》等。还可教孩子拍拍手、跺跺脚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准备几种乐器,如电子琴、扬琴、小铃、铃鼓等让孩子去摸摸、敲敲、打打,感受不同乐器发出来的声音等。
4、父母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去感受音乐的美。听听鸟儿婉转的叫声、虫儿唧唧的叫声、呼呼的风声、嘀嘀嗒嗒的雨声等,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第三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自然科学启蒙教育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自然科学启蒙教育
幼儿是好动、好奇、好问的,他们对周围变化万千的世界充满兴趣,同时,幼儿期又是人的一生中智能发展最显著的阶段,也是一生中提问最多的阶段,因此,我们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提倡“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然要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质为最终落脚点,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那么幼儿园如何实现幼儿科学教学任务,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激发幼儿探索精神。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
1、正确对待幼儿的发问。
要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首先就要激发幼儿好奇心,当幼儿向我们提出问题时,我们应耐心倾听,因势利导地帮助幼儿解答问题,而且有意表扬爱提问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积极去观察,发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探索愿望,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以幼儿而言,教师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他们崇拜的对象。教师的兴趣,期望常影响到孩子们从事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我常参与幼儿的活动,与他们一同寻找,一同探索。
二、创设科学环境、提供充分的材料,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幼儿园天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只要为他们创设科学教育的良好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有效的指导方法,才能保证探索科学活动顺利的进行。
1、自然角
在班上自然角,为幼儿提供小动物,让幼儿亲自饲养,并在饲养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及生活习性;指导幼儿随季节变化,动手栽种多种植物,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季节特征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不同植物的不同特征,知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水、空气、土壤、阳光等。
2、科学壁画
为幼儿提供图片,与幼儿一起布置壁画,如表现神奇大海的《海底世界》,反映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美丽的春天》,《夏天的公园》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的熏陶。
3、科学小实验
为幼儿设计多种多样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如在认识溶解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水、盐、糖,让幼儿通过操作,知道糖和盐放进水里会溶解,能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精神。
三、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
1、在日常生活中
生活周围有许多事物,现象都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在操场上玩滑滑梯,可以了解速度和惯性的关系;吹气球、玩风车,可以了解空气无处不在。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2、在学习活动中
常识活动是最有利于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活动。是其它教育无法代替的。如黑暗中脱毛衣时,会看见“小闪光”,告诉幼儿这就是“摩擦生电”现象等。
3、在游戏活动中
让幼儿在玩游戏中学科学,在玩中用科学。如:通过动手玩天平,认识“平衡”现象,又如在开展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动脑、动手发明创造各种游戏材料:用塑料管制成听诊器,用可乐罐制成锅、茶壶等。
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善于吸收,发现科技新信息、新动向,随时捕捉各种现象,抓住、利用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启迪。
四、请家长配合,还幼儿接触,观察大自然。
在节假日,家长应多带孩子到大自然郊游,观察四季的更替,知道各季节的特征。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既发现了自然中事物的奥秘,又有满足幼儿的求智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经验。
总之,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好引路人,为幼儿创设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好幼儿的引路人,为幼儿创设科学教育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还要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随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并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不断鼓励幼儿探索的勇气,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精神。
第四篇:浅谈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浅谈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昆山市蓬朗幼儿园 顾静
【摘要】幼儿科学教育即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小班幼儿好动、好问、好奇心强,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趣,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的经验还不丰富,概括还不全面。所以,笔者认为对小班的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浅谈了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几个方面:科学活动的开展要游戏化;科学活动的开展要生活化;科学活动环境的布置要合理化;科学教育的过程要随机化;科学教育要家园合作化;科学教育过程要交流化、合作化。
【关键词】小班幼儿 科学教育
《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中说“幼儿科学,是指那些幼儿所经常接触到的周围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幼儿科学教育即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或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或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课题以不同的方法、不同程度指导幼儿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帮助幼儿主动能够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学习科学的方法,发展智力,培养科学态度的过程。”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以及人们对科学的动态认识,使得幼儿科学教育已受到相当的重视,那么该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呢?
一、科学活动的开展要游戏化。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而游戏则是一种使幼儿感到快乐、满足的活动。我国早期教育家冯德全说过:“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身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因此,在科学内容选择上要贴近孩子的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而且尽量要用科学的启蒙教育与生动、有趣的游戏特征相结合的形式。如在小班上学期开展的科学活动《水娃娃本领大》中,我们打破了在桌面上用玻璃杯进行操作、探索的形式,通过具体的玩水活动,让幼儿感知水的特点和水的用途。如用大小不同的瓶子灌水、倒水;给小树苗和花浇水;进行“物体沉浮”的实验;开展“糖、盐的溶解”的实验;用水去洗瓜果、洗手帕等活动,我让幼儿自由选择玩水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发现水是透明的,流动的,还发现了玩具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了解水的一般特性,知道水的用途以及水与人们的关系,萌发探索水的欲望,初步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可见,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与科学探索活动相结合,幼儿既玩得高兴,学得轻松,又启迪智慧,锻炼能力。
把科学活动游戏化,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轻松的获得科学知识,积累经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探索的精神。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趣味性
小班幼儿学习的直接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感知对象的兴趣,有趣的活动内容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探索和强烈的欲望,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因此,我们精心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幼儿对风车感兴趣,我就设计了“有趣的风车”这个活动,我为孩子准备了几种不同的风车,让幼儿自由探索怎样使风车转起来。孩子在探索过程中,有的用嘴吹,有的用手拨、甩,有的跑起来,有的在地上滚,个个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整个活动中,孩子兴趣很浓,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2、注意操作性
小班幼儿天性好动坐不住,喜欢操作性强的活动。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操作,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如在“沉与浮”中提供石子、海绵、木块、铁、泡沫塑料等各种物品,让幼儿一次一次的动手操作,知道物体的沉浮。
二、科学内容的选择要生活化。
新《纲要》强调“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能关注幼儿身边的事,切合幼儿实际探索的需要,使幼儿能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所探究和学习的知识对自己的意义,这样的活动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还会使他们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自己在身边,这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获得直接经验的前提和可能;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背景。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所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科学现象无处不在,这种由外界情景所导致的围绕偶然发生的事情,由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如:给花浇水时,孩子们看到了花盆里的蚂蚁,于是他们就抓住蚂蚁弄个不停;散步时,看见天上的飞机,他们就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看见草地上的蚯蚓,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认真的钻研起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细心的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兴趣,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进行启发引导。
《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园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科学教育也应力求达到《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正规性科学活动,更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经常关心、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场合下产生的偶发性科学活动,并及时给予支持、鼓励和指导,保护幼儿科学探索的积极性。
三、科学活动环境的布置要合理化。
心理学家罗伯特说:“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纲要》中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班的孩子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新鲜,但孩子的注意力,兴趣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科学环境,有助于激发小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主动学习,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
1、创设物质环境。
我班在活动区内创设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教育环境,如自然角、探索区等。在自然角中,我们用玻璃缸养上小金鱼、小蝌蚪、小螃蟹等小动物供幼儿观察。孩子们每天都去自然角给它们换水,看看它们。看到缸里的小金鱼上下游动,就会问人为什么不会像小金鱼一样老呆在水里,鱼离开水为什么会死。小蝌蚪为什么跟青蛙妈妈长得不一样,什么时候它们会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小螃蟹为什么要吐泡泡,为什么它只会横着走路。孩子们在关注照顾这些小动物的过程中渐渐的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我们还用杯子种植大蒜和葱,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发芽过程,并比较它们的不同。自然角的这些观察物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根据主题或季节的变化进行更换。在探索区内,我们提供了风车、陀螺等玩具,让幼儿自由探索。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得到一些片面的、零碎的、个体的经验,在老师的引导下,使每个人的经验让大家共享。
2、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
除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还要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在科学活动中,要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尊重他们的兴趣需要,重视每个幼儿的发现。小班幼儿比较胆怯、稚嫩、自信心容易受挫。我就在活动中用赞美的话语来激励他们。如:我班有个叫杰杰的的小男孩,说话有点口吃,因此他有一定的自卑感,不肯在同伴面前开口说话。有一天,一只蝴蝶引起了他的兴趣,我就鼓励他天天回家找关于蝴蝶的资料,让他带到教室里讲给小朋友们听,我经常在小朋友面前夸他“杰杰真棒,知道这么多蝴蝶的知识。”“杰杰的本领越来越大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杰杰变得越来越有信心了,说话也不那么口吃了,每天上幼儿园都带着一张笑脸。我还在活动中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内容来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快乐。如“你真棒。”“你的发现与众不同。”“你真聪明,这么细微的地方都观察到了。”“你愿意将你发现的秘密告诉大家吗?”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不仅使幼儿更加喜欢科学活动,更加有了探索的精神和热情,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和生活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四、科学教育的过程要随机化。
大家不难发现幼儿在园的吃、喝、睡、玩乐中,随时都隐藏着科学现象和教育的动因,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疑问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捕捉、把握一切有利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契机实施科学教学。例如,当我们发现很多幼儿最喜欢逗留在盥洗室里洗手、玩水,有时还会溅湿衣服时,就组织幼儿进行有目的的玩水活动,为他们制作洒水壶、水气球、水车等,让幼儿能正确地玩水,并在玩的过程中了解水、认识水。再如,在一次在主题活动“六个好宝贝”后,幼儿认识了身体的外部结构,对身体的一些器官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还对身体这个大机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刚好那天中午开饭晚了,大家都觉得肚子饿,教师就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教师先向他们简单介绍了胃的位置、形状和作用,还提了一个问题“你饿得怎么样了?”让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表述出来。大家一下就说开了:“我的肚子都饿扁啦!”“我的肚子饿得贴到背了!”“我的肚子饿得在唱歌啦!”“我的肚子在打鼓啦!”“我的肚子饿得象一条线了!”他们说着乐着,都快忘了等待的时间了,幼儿学习了运用多种形容词使语言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他们今天对“胃”的认识更深刻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机的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探索和欲望。
五、科学教育要家园合作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同时,教育应该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一切有利于他们愉快、和谐发展的形式都是值得提倡的。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就如一辆车轮,必须同心协力、同方向、同步调进步,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我们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交流,请家长在家时也能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可有的父母说:“孩子这么小,怎能懂深奥的科学知识?”其实小班幼儿父母主要是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孩子观察探讨自然。幼儿可参与的科学活动,生活中到处可见,只要父母做个有心人。如:送孩子来幼儿园遇到大雾时,可引导幼儿观察大雾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形成的,它会给交通带来那些不便。和孩子一起买菜时,孩子的目光被螃蟹吸引,父母买只螃蟹回家和孩子一起饲养。和孩子一起观察螃蟹的生活习性,他喜欢吃些什么东西?帮助幼儿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让孩子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春天来了,带孩子到田野上去走走,有条件的家长可与幼儿一起春游,一起去找找春天-----无意中,孩子们就走入了缤纷的科学世界。家园共同合作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幼儿进入科学世界,还将滋润幼儿的精神世界,走入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世界。
六、科学教育过程要交流、合作化。
《纲要》中科学教育目标指出“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其内容要求又指出“要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小班幼儿,表达能力较弱,社会性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交流合作,有助于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幼儿对自己操作的过程、发现的问题有强烈的表达意识和倾向。教师适时提供机会让幼儿表达,既能让幼儿逐渐懂得表达的意义,有能使幼儿构建科学知识和经验。
如《有趣的传声筒》活动中,幼儿通过两个中间连着线的纸杯子打电话,一开始两个人合作时离得很近,没有把线拉直,自然听不到声音。我请他们两个试着交流一下,想想人们都是怎么打电话的,“打电话都是在很远的地方打的”“恩,我外婆在老家给我打电话呢!”通过他们的交流幼儿体验到了活动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学会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让幼儿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将自己的新发现与老师、同伴、分享,而且对幼儿自身社会性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我觉得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兴趣,善于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及喜欢的活动,纳入科学教育的内容,生成科学教育活动,并引导幼儿讨论、探索、交流、分享,采用游戏化的形式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设更加开放、宽松的探究环境,才能使幼儿保持永久强烈的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幼儿园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第五篇:2到3岁幼儿如何进行早期教育
2到3岁幼儿如何进行早期教育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1)观察事物的特性
①比较长短。也可在纸上划线段,教小儿比较长短。还可比较长裤和短裤,长袖衫和短袖衫,长铅笔和短铅笔,长凳子和小方凳等。
②比较厚薄。让孩子拿一本小画书,你拿一本更厚一点的书,同孩子比较,说“我的书比你的书厚”。“你的书比我的书薄”。然后,鼓励孩子寻找一本更厚的书,孩子就可以说上边的话,其后你再找一本更厚的,依此类推。以后可以倒过来玩,“我的书比你的薄。”“你的书比我的厚。”这种游戏也可以用于比较被子、衣服等其他物品。
③综合比较。引导孩子善于发现近似事物中的不同点和不同事物中的相似点,来培养小儿观察比较的能力。(2)发展幼儿注意力。
教小儿按成人的指示、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或一种游戏。成人提示任务越具体,就越容易引起幼儿集中注意,明确注意的目的,在儿童完成作业时成人可不断给予帮助,赞许,鼓励幼儿正确的行为,表扬孩子的成绩。可利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幼儿积极性,鼓励他集中精力。
2、记忆力的培养
(1)利用游戏培养记忆力。
将几种幼儿熟悉的玩具,如小动物、汽车、球等摆在桌子上,请小孩说出玩具的名称,然后用布把玩具盖上,成人从盖布下取走一个玩具,再将盖布打开,让幼儿看一看,少了什么玩具。也可以地上放几个圈,每个圈中放一个小动物玩具,表示小动物的家,然后让幼儿记住每个动物家的位置,并请小动物出来玩,最后再叫幼儿将小动物逐个送回“家”——即原来的位置。
(2)图象记忆。让孩子看一张画有数种动物的图片,限定在一定时间内看完,开始时时间可长些,逐渐减少看的时间,然后将图片拿开,让孩子说出图片上有哪些动物,如果孩子记住的不多,还可以教他使用一些记忆的方法如,有翅膀、能飞的有哪些?
(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儿记忆。
如小儿游玩回来,让孩子回想一下玩了什么东西,遇上了什么人,经过了什么地方,等等。还可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小儿按成人说的先后次序去做,逐渐可用语言指导小儿按指令先后做更多的事情。
3、思维能力的培养
(1)学会数数并理解数量的概念。(2)利用语言促进思维。
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发展了直观具体性思维,并有了简单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学会对各种物体或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概括。并确定它们之间的联系。可经常用 “为什么?”、“在哪里?”、“干什么?”、“怎么办?”等,引导小儿思考。
(3)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预想事情的结果,从而教会孩子去思考、推理并学会应当怎样做,如冰糕一直拿在手中会怎样?让孩子先预想一下事情的结果后,做做实验看看。
4、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1)角色游戏。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加强,孩子逐渐能理解并模仿人们之间的关系。此时可引导小儿做扮演角色的游戏,可以让他注意现实生活中角色的特点,来丰富他的游戏情节,如上公共汽车观察售票员是怎样工作的?到理发店理发,留心观察理发师的一举一动,等等。
(2)绘画。在幼儿能画出一些线条和形状后,成人可引导小儿将他所画的东西同实物作比较,这样孩子会更有兴趣在绘画中想象、构图。
(3)音乐。培养孩子听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孩子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思想感情,并要求孩子在唱歌时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想象歌曲提供的音乐形象,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独脚站立练习,两脚可交替训练,使双下肢力量均衡。
开始时小儿可能要扶着人和物才能抬起一只脚,逐渐地训练小儿不依靠人和物自己能够单足稳定地站立几秒钟,并逐渐训练小儿单足独站由几秒到10秒左右时间。可用竞赛的形式鼓励小儿,使小儿能够逐渐地较稳定地单脚支撑。
2、跳高、跳远练习。
可在地上放一张纸或划二道线,要求小儿向前跳时不能踩到纸张或线内,调节纸张或两条线的宽度,训练小儿向前跳跃的距离。还可训练小儿跳高,可在地面上设置有一定高度的障碍物,如一本书或一块砖,让小儿跳越过去,并逐渐地增加难度,如再加一本书或一块砖,变得更高;或两本书或两块砖平放,变得更宽,让孩子练习。要注意孩子的安全,给予适当的防护。
3、发展动作协调能力。
泥塑、拼贴画,既可发展小儿手动作的灵巧性,还可促进小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教会孩子搓、揉、压、卷、捏等动作,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各种物和人的形象。家长可适当给于指导和帮助,从容易的形象学起,以发展小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动手创造的能力。三轮童车是这个年龄段小儿特别喜爱的玩具,骑三轮童车既增强孩子的体质,又培养小儿胆大心细、集中注意力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借此训练小儿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和良好的反应能力,并能帮助小儿理解交通常识。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教小儿练习自己穿衣服,认识衣服的前后,并试着穿好衣服,扣上简单的扣子。脱衣服时,先自己解开扣子,再脱掉衣服。可用一些较宽松的外衣先让孩子练习,一般小儿先学会脱衣裤,再学会穿衣服。还要教小儿试着自己穿鞋子。教会小儿能够明确的表达要大小便,可训练小儿自己脱裤子蹲盆或上厕所,教小儿如何才能不弄脏裤子,并教小儿在中午和晚上上床睡觉时知道先去厕所。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1、与人交往。
可教小儿与其他孩子一起做集体角色游戏,通过这种游戏培养孩子建立起与同龄人的关系。在指导孩子们玩角色游戏时,家长可帮助幼儿分配游戏的角色,教幼儿如何遵守角色的各项义务,在角色游戏中领会人与人的交往和联系,丰富生活经验。例如,扮演保育员的孩子,应该温和地和孩子说话,给他们玩具,哄他们玩等,而扮演托儿所孩子的,则要认真听“保育员”的话。
2、发展语言能力。
鼓励小儿自己叙述一些事情,如 “今天做了什么?”,“上公园看到了什么”等,让他复述故事,讲述图中所描绘的内容。教小儿记住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父母的职业、单位,自己的年龄等。
3、培养小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感。
孩子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大人的影响下形成的,开始他们常常只是重复父母或老师的看法,以后才慢慢地学会独立分析。教育孩子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尊重长辈、尊重老师、爱祖国、爱劳动、正直善良、富于同情心,教孩子遇到困难应努力克服并培养孩子学会从生活中获得美的感受。
4、言语能力的训练
①利用各种机会扩大幼儿的词汇量。
如带小儿上公园时,给他讲他所看到的花草树木的名称。教小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可经常让小儿看图片,给他讲简短故事,教他说歌谣。并经常在话语中使用常用代词“我、你、他(它)、我们、你们、他们、自己、咱们”,使孩子逐渐理解各个代词的指代关系。②发展语言能力。
鼓励小儿自己叙述一些事情,如 “今天做了什么?”,“上公园看到了什么”等,让他复述故事,讲述图中所描绘的内容。教小儿记住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父母的职业、单位,自己的年龄等。
两岁左右,儿童终于把那些句法上不完整、不连贯的句子扩展为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完整句型,并且学会使用一些介词、冠词和助动词,感叹词和语气强调也出现了。他们会说“这是宝宝的,那是他*的”,“宝宝吃米饭”等。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主要使用简单句,2-3岁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有两种:主谓结构句,由行动主体和行动动作两个部分组成,如“娃娃掉了”、“宝宝睡觉”等;谓宾结构句,由动作和动作对象组成,如“看电视”、“找妈妈”等。
5、动作能力的训练: ①独自上、下楼梯练习。
用玩具在上逗引或鼓励小儿上楼,使其能不依*家长或栏杆自己上、下楼梯。可选择无扶手、只有3~4层的阶梯练习。②双足跳练习。
成人可牵着小儿两只手,教小儿蹦跳,逐渐训练小儿不要扶持,双足能同时抬起跳离地面。③独脚站立练习。
开始时让小儿扶着人和物抬起一只脚,逐渐地训练小儿不依*人和物自己能够单足稳定地站立几秒钟,并逐渐训练延长时间。④继续让孩子多做动手游戏,发展手部动作。
可用积木搭楼房,和孩子玩比赛拾物,比赛用绳子串珠的数目,学习用筷子来取东西,折纸等等。
6、社交和生活能力的训练: ①与人交往。
可教小儿与其他孩子一起做集体角色游戏,通过这种游戏训练:孩子建立起与同龄人的关系。在指导孩子们玩角色游戏时,家长可帮助幼儿分配游戏的角色,教幼儿如何遵守角色的各项义务,在角色游戏中领会人与人的交往和联系,丰富生活经验。通过儿歌、交往等方式教孩子用“谢谢、对不起、您好、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可一直接示范让他记忆,也可以用儿歌的形式让他记住再练习。②教小儿练习自己穿衣服,认识衣服的前后,并试着穿好衣服,扣上简单的扣子。
脱衣服时,先自己解开扣子,再脱掉衣服。可用一些较宽松的外衣先让孩子练习,一般小儿先学会脱衣裤,再学会穿衣服。还要教小儿试着自己穿鞋子。教会小儿能够明确的表达要大小便,可训练小儿自己脱裤子蹲盆或上厕所,教小儿如何才能不弄脏裤子,并教小儿在中午和晚上上床睡觉时知道先去厕所。贴心提示:
①为了增加孩子的兴趣,父母要和孩子一起玩耍,还应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如 “对,真好!”“真棒”等,以巩固孩子正确的行为。
②父母不要以为婴儿听不懂就不说话,那是错误的。婴儿的语言理解、表达等就是从看似不懂的训练开始发展起来的。同时,父母在说话时一定要结合肢体语言,这能帮助婴儿理解话语的意思。
③父母和孩子讲话时要讲规范的话,要不用或少用儿化语音或自造词,要在孩子学话之初,就教给他规范的语言。
④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对他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千万不要不耐烦,那会把他的童心、好奇心一块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