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跟上高三的小孩沟通(本站推荐)
高三家长该念的十二经
高三家长勿犯愁,十二经为你来解忧!
1、总则——这是一场志在必得的家庭战役,但家还得象个家,别把家弄得跟监狱似的,所有人都象贼,大气不敢出。家里还是要有人间烟火,平平淡淡才是真。
2、语言——不要对孩子们老说些正确的废话,如“最后关头了,坚持住”,“千万别紧张”,“答题检查仔细点,别老白丢分”等等。更不要说那些貌是正确其实是狗屁的歪理邪说,如“上不了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您本人可能就没上过大学,不也照样生活得有声有色?),“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您愿意吃二遍苦遭二遍罪吗?)。
3、行动——不要再为孩子买任何复习资料了,不管它们的宣传多么让您心动;奸商太懂得您再小气,这个时候也不会心疼钱;无论他们说了多少个亮点,但最终还是围着考纲考点转,大同小异,太多的资料无疑是个负担,会分散孩子对课本本身的关注度。
4、意识——如果您不能确定孩子的成绩达到了百里挑一的水准,不要掺和自主招生的游戏,这个游戏现在还是试验性的。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让别人去撞大运或者当试验品去吧。
5、迷信——过年的时候,家附近有山有庙的话,不妨去烧烧高香,烧香未必真管用,借机爬爬山,出出汗也好。
6、爱情——千万不要因为“这一个”而忽视了“另一半”,该给老公的惊喜还得给。能给老婆制造的浪漫还得去制造。
7、现实——过高的期望会造成家长心态的失衡,会给孩子施加不当压力。您现在怒其不争,可能会造成孩子临阵脱逃;此时的责怪埋怨,会造成孩子未战先怯。
8、健康——千万不要给孩子进补过去没有尝试过的补品。如果孩子热爱运动,千万不要剥夺他运动的权利(适当的控制是必要的)。
9、职业——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要用“孩子马上要高考”作为上班迟到或请假的理由。珍惜您的工作,就是对孩子最好的身教。
10、沟通——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的交往是必要的。讨论的话题不要局限于成绩,可以提前谈谈孩子的专业发展方向。
11、信息——提前收集整理填报志愿的信息。家长最能帮上忙的是这项工作。充分把握当年报考志愿的形势和有关招生规定,相关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哪些学校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分数级差是多少等为孩子高考时报考志愿做好充分的准备。
12、远见——高考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敌人永远是自己,超越自己,体验成长,追求成功,过程比结果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
第二篇:家长会资料-高三家长与孩子沟通技巧
“用一份耐心成就一个梦想”
高三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在高三期间,父母与孩子沟通,对于不少父母来讲,都是一道难题。但它又是一道不得不作好的难题。下面介绍几点方法和技巧,供家长们参考。
一、明白高三学生的忌讳
在高三期间,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忌讳:
优生忌讳过分的夸奖,为什么?因为考试本身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考场情绪、题目的难易程度、答题时的注意力,有无其他因素的干扰等等,都会影响孩子实力的发挥及应试的效果。当孩子考好了家长若给以过份的夸奖,孩子就会担心考败时家长的埋怨、指责和失望。因此家长夸奖得越起劲,孩子的压力就越大。其中特别要避免因孩子考了好成绩而给以物质奖励或者种种方式的“庆功”。
中等生一般最忌讳考差了时家长的埋怨与责备。因为他们一般学习都比较吃力,而大多数都有努力争取上进的愿望,但学习不同于挑担子,力气付出越多,效果就立杆见影。如果家长过分的埋怨或责备,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或举动。
中下生,对于老师来讲,是一大难题;对家长来说,同样是很伤脑筋的事情。他们最大的忌讳是:“考试”、“成绩”、“高考”、“大学”等敏感性字眼。同时还忌讳家长当他的面夸奖成绩好的同学或同辈中“有出息”的孩子。
三类学生大多都一些共同的忌讳,忌讳家长和别的同学比成绩、比考分;忌讳家长对考分的过度关注和“好打听”;忌讳家长频繁的“校访”;忌讳家长在高三期间在生活上、起居上的特殊“关照”等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孩子还有一些个性上的特殊忌讳,这就需要家长平时留心观察。
总之,作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忌讳应该了如指掌。了解以后,在平时的接触和交谈中严格避免方为上策。如果时时撞击他们的忌讳,亲子之间不但无法正常沟通,反而会越来越抵触,甚至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二、以“平常心”看待应试、高考、升学
其实,这事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尤其现在大家都养的是独生子女,这就更难。但不管有多么难,你却别无选择。因为,你望子成龙的心情越迫切,问题就越大。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演戏”,无论心里多么迫切,你必须“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而且还要尽量“演”得逼真,还要不露痕迹。
所谓“平常心”并不是要你对应试、高考、升学表现得非常冷淡,“过热”不行;“太冷”也同样不行。最好是“不即不离”,这就是“投其所好”,“顺水推舟”。不要主动去过问,当孩子自己谈到相关话题时巧妙应对。这是一种学问和技巧,要在实践中把细摸索。交谈中要认真“察言观色”,说话要十分审慎,这有点类似于“林黛渔进贾府”,“不可走错一步路,不可说错一句话。”为了孩子,你只能这样。
“用一份耐心成就一个梦想”
三、多在家里呆,割舍“心所爱” 节假日、星期天、孩子放学以后,家长最好都能够呆在家里。把和亲朋好友打牌、聊天等心之所爱暂时都要割舍,甚至连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也得放一放。呆在家里,别让孩子感觉你是因为他(她)才一改旧习而呆在家里的,你可以收拾房间、清理衣物、调理伙食等等,总之,要尽量找些事来遮掩,要显得非常自然,不要让孩子产生敏感。如果孩子问道:“妈,你怎么不出去玩了呢?”你只能说:“我是要出去的,只是这家里实在太乱了,也早该收拾一下了。”或者找点别的话来遮掩。你可不能够说:“我是想在家里多陪一陪你。”更不能说:“你都高三了,我哪有心思出去玩啊!”
家长多呆在家里,是为给孩子创造更多和家长接触、交谈、沟通的机会。绝不是在家里“陪读”,更不是“监督”。特别要忌讳没完没了的唠叨,也不要老在孩子身边晃来晃去。
家长常在家里呆,孩子往往会自然而然地要和你交谈。这就难免涉及到高考、升学等敏感性话题。如果孩子问你:“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怎么回答?你一般会安慰他:“不要紧,人生的出路又不止一条。”你或许会说:“明年再考。”这样说就显得太简单化了,不妨干脆说“凉拌”(“凉拌”本来是指一种菜肴的制作方法,四川人常用他来表现“答非所问”似的一种幽默)。如果孩子问道:“为什么年年都要搞这个鬼高考?”其实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对此你不妨说:“因为它是鬼高考,所以必须年年搞。”你切莫趁此大谈什么“人才选拔”,“教育制度”甚至什么“国情”等等。因为此时不是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总而言之,家长在和孩子交谈、沟通时,重点是让气氛显得和谐、轻松。切记两条原则:涉及严肃话题,你要显得“若无其事”;涉及敏感话题,你要表现得“不着边际”。
四、不妨”缺点当作优点看“
比如粗心大意本来就是人生的一大缺点,如果孩子因此而考试失误,并且已经表现出悔恨,你可千万不要火上加油,也无须用听来的“大道理”进行说教,什么“下次细心一点”,“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在此时都显得苍白无力,不妨说:“我过去也经常这样。”或者来点幽默:“这才像我生的孩子吗。”总之,要尽量避免套话、大话,少来点一本正经,多来点轻松和谐、幽默风趣,如果能够使孩子哑然一笑,你就是成功者。
不少学生喜欢把课本、作业本、文具乱丢乱放,如果是以往,你可以恰当地加以批评,而在这“非常时期”,此招绝对不行!你不妨在她不注意时给收拾一下,或者干脆不管它,甚至还可以“夸”他几句:“这就显得天然。”“乱也有乱的好处,只要自己知道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就行了。”或者说:“我的孩子的确聪明,不愿意把宝贵的时间用在整理作业、课本这些琐事上面。”
五、巧用“投其所好”,“暗度陈仓”
如果孩子喜欢足球赛事、球星,你不妨多与他聊足球、球星;如果他迷恋歌星,大家不妨一起来谈谈歌星;如果他到了高三,仍然迷恋电子游戏,你不妨和他一起玩玩电子游戏。你若不会,怎么办?这就更好:你就虚心请教,把他当老师。如果玩的开心,你不妨说:“难怪你这么喜欢这玩艺儿,真好玩!要是能够靠它赚钱谋生该有多好!”如果你老是失败,你不妨发点感慨:“我怎么老是失败呢?”其实这就是在能够与孩子接触和交谈中“有心安顿无心人”。
“用一份耐心成就一个梦想”
如果孩子经常叫苦叫累,这也无妨!家长此时最好来个“顺水推舟”,不妨说:“你们的确很累。”或者说:“我们大家都常说:高三学生是天底下最累的。”或者说:“休息一下吧,别累坏了自己的身体。”甚至还可以说:“干脆这个星期天我们找个好玩的地方去放松放松,你看如何?”你可千万不能够说:“人生哪有不累的?”或者说:“难道我找钱养活你就不累!”你要明白:此时一切的“大道理”对他们都无济于事!要知道,在校学习他们已经12年了,同样的“大道理”他们听得还少吗?要能够有效果的话,早就见效了!
还有个最为棘手的问题是:高三学生却偏偏恋爱上了。其实完全不用大惊小怪。我教学30多年,感觉中学生讲“恋爱”已经明显是一种上升的趋势,如果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大加挞伐是绝对要整糟的!面对“恋爱”上了的学生,我一般是先给他们承诺:“为他们保密,绝对不会告诉家长。”并且一定兑现自己的诺言。因此,学生都愿意向我掏心里话。甚至把他们的“情书”也放心地给我看。但我并非是要促成他们的“恋爱”,而是首先要作到“知情”,否则,你再好的教育方式都将无济于事!
面对此事,家长该怎么办?“欲擒故纵”是最绝妙之法!夸他几句,怎么样?“你小子果然不错,比你娘老子能耐。”“他(她)到底怎么样,说说看,让娘老子给你参谋参谋。”孩子要真能够给你吐露,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下面的事不就好做多了。最糟糕的是他不愿向你吐露,在你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最为不良的后果。这就是“因势利导”。作为家长,千万不要“不明不白”就一棍子打死,把孩子想象得太糟糕。其实,他们在最初阶段,只是一种朦胧的意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往往是因为家长道听途说,把事情越整越糟。
与孩子相处和沟通,“投其所好”不是根本目的,更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在“投其所好”的策略中达到“暗度陈仓”的目的。
六、不断摸索和总结
天底下没有真正能够打开一切锁的“万能钥匙”,任何成功的经验都要因人因事而异。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只能够给自己提供一种参考、启发。更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实践中,面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摸索、总结。但有个前提:作为高三家长,务必应该把与孩子的沟通看作助考、助学的头等大事。这在某种意义上讲,远比你“痴心”的“关爱”还更加重要。希望能够引起高三家长的高度重视。
“用一份耐心成就一个梦想”
打造成功高三家长“十二式”
(刊登在《高校招生》杂志2012年10期)
当孩子进入高三,不管你拥有什么职务、处于什么阶层,你都有一个名称:高三家长!如果没做过高三家长的话,你就永远不会理解中国式教育体制下家长的煎熬。孩子进入高三,很多家长也就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了,总想着为孩子做点什么。这个时候,其实孩子的压力也是最大的时候,如果突然管得过多,孩子就会不适应,甚至造成负面影响。那此时此刻的我们该做点什么好呢?其实这些都没有什么标准,只要我们尽心了就好。下面是我做高三家长的一些做法与思考,与大家分享。
第一式:高三家长会:记得要按时参加
从孩子进入高三开始,家长会可能会越来越频繁,内容也越来越重要,提醒高三家长在孩子高三期间要按时参加家长会,以此进一步关注学校和考试的政策变化、孩子的成绩变化和状态变化等。记好与孩子相关的信息,老师的电话,如果需要的话随时可以联系到老师,保持与老师的沟通渠道畅通。
第二式:关于高考的利害得失:做一次认真的谈话
当孩子走进高三,他们或多或少会对更加紧张和枯燥的学习、备考生活感到几丝担心和害怕,有的甚至还会对高三一年的整个学习备考有很多疑惑。这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就有必要细心地帮助他们把高考的利害关系统筹、梳理一下,在这之后,再跟孩子做一次认真的谈话,以此扫除他们内心的各种忧虑和疑惑。
我当时是把孩子请到茶馆,拿着准备好的提纲,认真跟她谈的。首先,我告诉她高考对所有的高三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考验,若要考取好的大学必须要坚强面对这种考验;二是高考尽管非常重要,但绝对不是一考可以定终身的,现在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重要的是要学好一身本领;其次,高考是一次重要的“淬火”,在短短的时间内,小小年纪的孩子就要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安排计划进度,还要学会淡定地面对起伏的成绩分数后自信地参加高考,发挥真实的水平……最后,重要的是经历这么一年,会发现自己不仅知识掌握了很多,心智也成熟了很多。在备考期这一年收获的东西,可能在将来都是有价值的。
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她知道高考虽然重要但没有必要孤注一掷。同时,我希望她看到高考这一年的准备和努力对未来的帮助,这样应该会淡化她对高三这一年各种成绩的斤斤计较。当孩子明白了这些道理,他们就应该会有一种更坦然和轻松的心态来接受高三了。
第三式:学会规划安排,统筹兼顾
高三一年2个学期包括各种模拟考试、毕业考试、成人仪式、自主选拔报考、志愿填报等,面对繁复的大小事情,我们最好做一个详细的时段表,把这些事情标注上去,以便孩子准备得更加充分。
“用一份耐心成就一个梦想”
另一方面,让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非常重要。很多孩子在高三感到很茫然,感觉很快高考了,还有那么多欠账,很多知识都不会……其实,经过过去两年的学习,孩子已经掌握了很多基础知识了,只是因为对高考的畏惧而松动了自己对知识的把握量。这时候,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在抓牢自己已经理解的基础知识之上,重点就是专门研究那些过去学过但没有学好的地方。当明确这一点后,提醒孩子高三还有约300天,不用过早地因为紧张的情绪影响了备考的心情。再让孩子学会把需要重点突破的东西分解到整个时间段里面。这时候孩子一定会发现:时间并非那么紧张,备考并非那么难,关键是要懂得有针对性、阶段性地分解任务。我当时还对女儿说,为了拿到自己满意的分数,你现在这么小就要面对那么多激烈的竞争,做那么复杂的“项目管理”,还要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这个过程很辛苦、很复杂,不过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能力也会快速提升,这些经历对将来的工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女儿听了后,自信地笑了笑。或许,这样的笑容就是对家长最好的回报吧。
第四式:保证和谐的家庭气氛,保证亲子沟通通畅
高三这个阶段,涉及的事情比较多,很多事情需要协商、取舍、冷静、勇气,一旦有些事情没有及时处理好,会给备考的孩子带来很多压力和苦恼。所以,在这个时期保证和谐的家庭气氛,保证亲子沟通通畅非常重要。
为了保证和谐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情。也许你们早已经和好了,但孩子的内心还没有平复。家长在家里还要适时鼓励孩子,但不要老是把“我相信你,你一定行”这些废话挂在嘴边。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在饭桌上和孩子开开玩笑,这也是减压的方法。
以“多听少说”的办法来保证亲子沟通渠道的通畅。交流前要“备课”,交流不要太频繁,交流中不要老是过问孩子的成绩,可以采取书面交流的形式,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也好。在高三期中、期末,我分别给孩子认真地写了信,感觉效果还可以。平时我发现了好的文章后,也希望孩子看到,我就复印或者打印下来放到她桌面,至于看不看、有无效果我就不管了。有一个周末,孩子去学校上自习,出门时,我便交给她一篇复印好的文章。晚上,孩子回来高兴地说:“爸爸,你今天给我的那篇文章非常好!以后您每周周末就给我准备这么一篇好文章吧”。我想孩子这样的“反馈”就是最好的效果吧。
第五式:改善家里环境,保证适宜的照明
照明环境好可以使孩子心情舒适。我们搬家几年了,房子里原来安装了很多灯,但有些不亮了,我便挨个拆开,最后跑几个灯具市场才将同类型的灯泡全部买齐,还有备份,这样就可以保证家里所有的照明灯具都可以正常工作了。但不提倡家长在这个时候在家做太大的改变,只做局部改善即可。最好不要在家里挂什么“高考倒计时牌”,更不要把其他人的北大、清华录取通知书复印了贴在家里。这样会让孩子变得异常紧张,甚至还会让孩子情绪失控。一个温馨舒适的家,比什么都好。
“用一份耐心成就一个梦想”
第六式:帮助她整理书架
我曾经几次看到孩子为了找一本资料翻箱倒柜好半天还没有如愿,结果她一脸郁闷的样子。如果孩子翻了半天还找不到要看的东西,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影响心情。所以,我便开始了帮孩子整理书架的后勤工作,因为这样可以帮她节约出更多的备考时间。语数外政史地六科都有一个独立的格子,教材、卷子、笔记本等等资料也都分门别类地放着,其余暂时用不着的书籍全部先搬到书房大书柜存放。这个工作,可能过一个阶段就需要整理一次,我争取让孩子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需要的东西为目的。我还买了一个低矮的书架放到客厅作为放置临时资料的“临时书架”。这里我主要放与高考相关的资讯,包括自主招生资料、志愿报考资料、证书资料、订阅的期刊报纸等。
第七式:订阅可能需要的报刊
我的孩子是文科生,为了拓宽她的视野,我会选择《参考消息》《北京青年报》《南风窗》《中国国家地理》等我们都感兴趣的报刊,把重要的和她感兴趣的内容都贴上一个提示便签,以便孩子可以定时翻阅,节省时间。当然,这些只能视情况而定,并不能定时定量,不然就会让孩子感觉枯燥。这里提醒家长们不要逼着孩子看一些家长认为好、老师认为好或者周围人认为好的资料,好的东西一定要先得到孩子的认可,只有认可后,他们才会乐意分享和学习。
《参考消息》每期有一版“双语天地”专版,中英文文章很好,所以我每期都会扯下来夹在一起给孩子看,她也很喜欢。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在高三复习紧张,就干涉孩子看那些所谓的“闲书”,其实里面的知识会对孩子提高写作能力、拓展阅读面等带来很大的帮助。这个时候,也可以适度让孩子看看电视节目里对热点新闻的解读与分析。
第八式:准备丰富多样的文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具对高三孩子是很重要的。我几乎泡文具店成瘾了,购买了各种各样的笔记本、便签、荧光笔、书档、(蓝色、黑色、红色的)笔、资料夹、资料袋……总之,只要她需要,就可以随手拿到合适的文具。到现在,她都上大学一年了,家里还有一些备用文具没有开封。
第九式:保证均衡的营养外,让孩子享受愉悦的生活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可以让孩子每天晚上泡泡脚、看看电视、翻翻闲书、吃点儿水果……特别是在冬天,孩子紧张地学习后,热水泡泡脚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这样不仅能够缓解一天的疲劳,还会促进睡眠,有什么比孩子睡一个好觉“实惠”的呢?这个时期,在保证均衡的营养外,父母最好关心多一点,唠叨少一点,倾听得多一点,说得少一点,笑声多一点,冷脸少一点。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我跟我的夫人都尽量找好笑、好玩的事情跟孩子聊天,分散她对学习的注意力、减轻她的压力。
“用一份耐心成就一个梦想”
第十式:经常锻炼身体,缓解疲劳,增强记忆力
因为高三复习压力大、强度大,很多孩子身体容易疲劳,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心态和心情都不好,那么锻炼就是最好的缓解方法。有专家做过这样的试验:让50%的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在教室里伏案小憩,而另一半学生则到操场上进行各种体育活动。15分钟后,后者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前者。体育锻炼适度出汗,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中的氧,能向大脑提供足够的氧气而提高记忆力。
压力增大时,其实孩子也有想通过锻炼宣泄压力的内在冲动,家长要积极鼓励与陪伴(如果需要的话)。当时我孩子所在的学校一直没有停体育课,每天从教室到操场就有一段距离必须跑步才能赶过去,学校就是通过这个办法逼着他们锻炼。高考也是拼体力的,没有好的身体,到最后就怕想熬夜也坚持不住了。
除了在学校的锻炼,我们还鼓励孩子尽量在晚上或者周末也适度锻炼到微微出汗。冬天的时候,白天时间短,孩子总是感觉锻炼浪费时间,室外也不太适宜锻炼,那在家里泡泡热水脚、做点小运动也不错。
第十一式:分析考试数据,为针对性复习与填报志愿提供科学支持
把整个高中阶段重要的考试成绩统计出来,做出变换图表。帮助孩子客观、量化地分析成绩,这样便于填报志愿时参考。所以客观、准确、科学地分析历史成绩与趋势很重要。就在孩子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家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起初她妈妈与她不同意报北大,我拿出准备详细的数据帮助她们分析,对孩子最后决定“裸分”冲击北大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还要把目标大学最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排名位次变化等统计出来,便于分析可能的趋势,结合成绩趋势选择学校,才会不委屈孩子的分数。
其实,这个办法对孩子在高三备考中也有很重要的价值,那就是分析考试排名成绩,帮助孩子找出阶段性短板,以便提高复习的效率。
第十二式:坦然地面对孩子起伏的成绩
不管每次的小考,还是一年以后的高考,家长要相信孩子都在全力以赴。在整个高三可能会有很多考试,不少考试都是要进行大排名,这个时候很多家长与学生都难以保持淡定,排名一旦上去就开心,一旦下来就郁闷。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家长要明白,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明白,这些考试都是阶段性的测试,成绩起伏只说明孩子对这些考查这些知识点掌握情况,考查的目的是为了使接下来的复习更具有针对性而已。还有,平时考试的试题水平与高考题是不在一个水平的,这些考试考查的偶然性大一些,但真正的高考才是最大可能全面、客观、科学、系统地考查学生的整体能力,所以不必为高考前的月考、模考成绩而波动情绪。从我去年做的关于我们孩子的历次考试成绩分析图来看,基本的高考成绩与历史成绩的平均水平接近。
总之,作为高三的家长,即使你内心再焦虑也要表现得很“淡定”。在孩子高三这一年,尽量做一些实际的、可以具体帮助孩子的事情,围绕“帮助孩子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帮助孩子愉悦心情、忘记学习”两大原则就可以了。尽管我们想做很多,也会做很多,最后也不一定有多大的用途,但只要做了,心里就会感觉踏实一些了,或许这就是每一个高三家长最大的享受。
第三篇: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
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
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教育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家校合作的基础则是教师,特别是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这是家校之间能否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老师和家长一起探讨交换看法,熟识学生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担当起家长教育顾问的责任,定期与家长交心、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只有家校经常联系,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统一思想,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与学生家长交往,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提高自身修养,用爱打开心灵之门。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最可贵的就是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作为一名老师,在与每一位家长的谈话中,一定要能反映或体现我们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把他的孩子交给你教育能令他感觉放心、安心。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走到一起来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我们教师的无微不至,无限关爱,无私奉献,也离不开家长的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更离不开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只有三股绳拧到一起,才能发挥最强、最佳功能,只有三根弦同时奏响,才能奏鸣出一个灿烂的明天。为了我们美好的理想,我们必须一起努力,实现这个理想。老师愿意从一点一滴做起,平时多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善于打开孩子的“心锁”。
二、以时刻关心学生为突破点,赢得家长的充分信任。
在日常的班务管理和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要努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关心他们的,因为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因此,不管老师采用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真心诚意地关心自己的孩子。这种感情的投资,不仅是日后开展老师工作的基础,而且还是老师跟学生、跟家长取得互信的基础。因为学生们回到家里通常会跟家长们说,他们的老师怎样怎样,特别是一些平常很少得到老师关心的学生,他们很可能会在家长面前像邀功一样,说老师怎样关心他,以此来证明他在学校的表现正在进步着。这样,我的感情投资就不仅收回了成本,还得到了一笔利润,那就是引起了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使他们主动想与我联系,而不是在学生出现了情况以后,才被迫向家长投诉,然后企图把家长拉拢过来,跟老师一起去对付他的孩子。另外,老师跟家长沟通时要注意适当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心,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那么事前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老师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再譬如学生病后的一个问候电话,学生家庭有困难后的一次家访等等,家长往往会很受感动,感激老师对他孩子的关心,彼此之间可能出现的隔膜自然也就消除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自然就产生了。
三、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学生在校接受教师的教育,在家接受家长的教育。我们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老师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当学生有错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不能训斥家长,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要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家长如果针对老师的工作提出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共同配合的目的。
四、以平等公正为立足点,架设双方的沟通桥梁。
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的那一天起,家长与老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老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自己的关注或重视。也就是说,老师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老师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权度人,以财量人。教师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是非分明。老师“为人师表”,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老师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处事原则等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平等公正地处理问题,不仅能使问题得以顺利、愉悦地解决,也能拉近老师与家长的距离,有利于教育学生,也能提升自己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使老师、学校具有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事实证明,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老师合作。有些家长,与老师交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因此,老师就应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不以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家长交谈,不用“必须”、“应该”等词语要求家长怎样做,孩子的错更不会责怪家长,而是尊重家长,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在与家长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常用的句式是“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觉得这样好不好”等。这样,让家长感觉到得到老师的尊重,更从感情上拉近了距离,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常愿意主动和老师联系和沟通了。
五、以灵活有效的沟通方法为着眼点,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所以,老师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老师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老师应对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职业背景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客观、全面地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表现情况。在谈情况时,要克服对优生家长谈优点,对差生家长谈缺点的习惯,也要防止报喜不报忧的老好人心理。对于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要说全面,说透彻,指出其危害性,并表示出想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的意愿。事实证明,当老师同家长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时,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双方互通情报、互递信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教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学校的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家长的密切配合,而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是与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分不开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与家长有效沟通。
六、听取家长意见,共商育人良策。
学校教育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一般来说,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家里的情况。教师如果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利用家访、家长会和电话经常同家长联系,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改进自己的工作,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威信,而且对老师全面了解学生,进而管理好班集体有很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当我们合理地开发教育资源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要开诚布公。老师对学生要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一般情况下,老师应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介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诚恳地指出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二、要动之以情,要晓之有理。老师要营造好和谐的谈话氛围,在家长来校之前理好谈话内容及主题,做到心中有数。语言平实而忠恳,让家长有亲切感,千万不能漫不经心,让家长产生失落感。通过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要实事求是。老师与家长交流学生的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盘点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牢骚嫁接给家长。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过失,向家长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教育策略。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缺点,同样,学校里不可能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
四、要虚心倾听。老师要充分理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帮助家长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子女,取得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要虚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听一听他们的教育观,看一看自己是否忽视了学生身上的某些闪光点,反思一下自身工作是否存在不足。老师面对的家长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年龄、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与家长交谈时要因人而异,在交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言的技巧,尽量积极地、正面地、具体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减少“告状”的情况;与文化修养较高、重视教育的家长交谈时,可与他们一起探讨教育现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与文化修养层次低的家长交谈时,应和蔼可亲,多谈一些实际的问题,并且要以尊重、虚心的态度对待家长,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懂教育,认为自己比家长高明。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用心倾听,给予回应。我们老师应积极、主动的关注他们,经常的与他们保持联系,并注意沟通的方法交流的地点,以尊重为先,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孩子的关爱,以我们的真诚引得家长的合作。在这里也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挑剔”的家长。
五、采用角色置换法,用情和家长沟通并掌握一些沟通技巧。有时一句很普通的问候,一种愉快的语调,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我们老师常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和家长探讨孩子的问题,但是,在当今社会,做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在共同教育好孩子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老师有时也要替家长着想,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实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家长谋划,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赢得了家长的信赖,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我们没有诚心,不知道为家长着想,一味的追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之责,最终我们只会将自己孤立于家庭教育外,失去家长的配合。所以教师和家长沟通时,要做到换位思考。我们只要能从换位体验中做到换位思考,就能与家长达到最佳的交流状态,取得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从而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配合。
六、“文明用语”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润滑油。
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多使用文明用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常用的文明用语有: ⑴.今天,您的孩子过得好吗? ⑵.您有空吗?我们谈谈您的孩子好吗?
⑶.谢谢!多亏您的支持与帮助,这件事才办得这么好。⑷.请您放心,我们会记着提醒他……。⑸对不起,这件事我不太清楚,待我了解一下好吗?(6)您好,需要我的帮忙吗? ⑺.您的孩子最近××方面进步很快。⑻.请问您是来接哪位孩子的? ⑼.对不起,请您稍等片刻。
⑽.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
为了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老师必须在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时,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与学生家长沟通,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地点。人人都有情绪化或心情不佳的时候,那么此时就不是与家长进行交谈的时候,与家长沟通,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适合与家长交谈。
第二,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多数老师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一通数落,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回去便拿孩子撒气。我们要时刻保持亲切的笑容,去面对他们,去体谅做父母的心情,以一个教师特有的耐心去面对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去了解他们,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把他们的孩子教育好。
第三,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说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老师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何提高沟通的效果,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以下就是一些交流中常用的方法:
一、赞美法
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并且因人而异,运用共同语言。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教育的家长,沟通时就要找好切入点,满口“教育理念”,家长哪里听得懂。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若进行电话交流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教师要把电话成为“感情专线”。赞美的作用远远大于批评指责,它能调动起人的所有积极因素,激发其源于内心的责任感。
每个家长都希望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表扬和赞美,可是全部讲优点也不行。有一种说法是:“讲十个优点,再讲一个缺点。”也就是说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原则是:表扬和关心要贯穿始终,有时需要委婉一些,但同时还要实话实说。教师用爱心开启家长的心扉,家长将无比信任你,为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助力。
二、访问法 这是学校联系家庭,了解家长,指导家庭教育的经常方式。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要以表扬为主,从赞扬的角度切入话题,对学生的缺点却用借桃喻李委婉地指出,通过表扬别的学生在某个方面的优点来提醒家长,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该朝那个方向努力。这样,不仅在家长面前给学生留了脸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也使谈话气氛活跃,场面融洽和谐。家访时,要热情诚恳,心平气和,尊重家长,认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交换教育学生的建议。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从学生的基本资料或平时言谈了解学生家庭成员的职业、工作地点等。这些可帮助老师作好心理准备,有利于家访时的沟通。
三、举行家长会
这是学校与家庭的集体工作方式,创造条件,请家长到学校来参观、听课、座谈。首先,应该在会前将不同知识水平的家长分类,向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对家长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内容包括:年龄、工作、爱好、性别、性格、知识层次、家庭状况等。然后在家长会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可以向家长倾吐学生的心声,要求家长全面的关心学生的成长,并让家长就如何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献计献策。教会他们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其次,让家长变成家长会的主体,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恳请家长对学校、老师、任课教师提出建议、意见,倾吐孩子们的心声。对于家长们的合理、切实可行的建议,尽可能采用,这样会拉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通过家长会,可以获取家长和教师的不同意见,切身感受到不同身份的人的想法。从而使教师与家长形成互相平等、互相指导的氛围。征求家长的意见时态度要诚恳,同时也要反思,家长和教师在本次家长会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四、临时性的会议
由于这种会议并不在老师计划之内,在毫无准备、资料掌握不无的情况下,教师尤宜慎重其事。
首先了解家长的来意。老师可礼貌地询问对方对该事件的了解情况及看法,掌握他的会谈目的。其次对家长的感受表示理解。不必急于与家长进行辩论,只需专心聆听,了解他的感受。并表示理解他的心情,肯定他的用心。等心平气和后再进行解释。最后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不管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关心自己的孩子。
五、个别沟通
六、书面联系。
七、短暂交谈
八、约谈(见面谈)
这一方式在美国比较常用,就是在家长接送孩子时教师与家长短时间的交流。这是一种最简便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短时间的交流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九、通过电脑邮箱与家长交流沟通
十、电话交流
十一、作业本交流
十二、星期六信封
星期六给学生每人一个星期六信封,信封里装有该生这一周的每一点进步和教师的简单评语,学生将它带回家,跟家长一同分享他在这一星期里所做的一切,并由家长签字,家长可以在上面签自己的意见,还可以要求和老师打电话联系。下星期学生将信封带回学校。
十三、开设家长信箱
恳请家长对班级、学校、教师提出建议、意见、要求,从而收集到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反馈信息。
总而言之,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并且帮助家长树立起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你期望家长为你的工作做些什么的时候,我们也要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相信世间事付出与收获最终都是等值的!俗话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第四篇:与家长沟通材料(本站推荐)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如今,当教师难,当班主任更难。一个班级五六十位学生,一百多位家长,众口实在难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而班主任则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渗透的直接操作者,如果与家长沟通不畅,久而久之,难免产生矛盾、积怨,甚至对立,严重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发展。下面我就“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初浅看法。
一、家长类型及沟通技巧:
1、唠叨型
典型症状:汇报孩子一天的安排,从刷牙到洗脚,不放过任何细节,同时向你诉说孩子的种种不良表现,如何让她伤透了心。她在一直诉说,你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分析: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妈妈,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未能得到爸爸的支持,属于孤军奋战,她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
对策:用具体的事例,帮助家长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让家长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孩子。
2、成绩型
典型症状:家长和我讲,孩子在小学时优秀的表现,成绩如何好,上了中学以后学习如何不得法,学习效率低下,语数外不突出,小科目一无是处。
分析:这是绝大多数家长都具备的类型,不是应试教育不好,而是纯粹的应试教育不好,能不能在搞应试教育的同时融入一些人文关怀,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改变,家长更要改变。做这件事情是有一定风险的,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界,就好像在食品中加入添加剂,如果添加,有违自己的职业操守,如果不添加,产品的口味、色泽都将不被消费者接受,结果是为对方考虑,而对方却不买你的帐。
对策:我给家长们渗透一种思想,孩子的发展,除了学习,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成绩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更要关注。
3、放任型
典型症状:孩子不听我的,他爸爸在外地,希望您帮帮我。
分析:孩子长期不服管教,让家长协助管理已成为不现实的想法。
对策:我认为首先要对该家长的情况表示同情,并让她注意孩子在家的表现,一有进步,马上表扬,重新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重新树立孩子对家长的信心,同时要让孩子体会到进入中学后,充满了新意,并在感恩班会上让他说出对家长的感激之情,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4、指导型:
典型症状: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是一位特殊的孩子,需要经常表扬,但在几次表扬之后,又有些骄傲,这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批评,同时注意孩子的内心是十分脆弱的,她的情感十分细腻,在她的心目中老师占有很高的地位,您的一个眼神都会对她产生影响,所以希望您注意批评的方法……
分析:这一类型的家长认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章法,而且对于老师的管理透露出或多或少的担心,从家长的话中,能够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注。
对策: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让家长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也是如此,过度的关心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这是这一类家长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试想:我们全天候守在一株盆栽旁,不停地施肥、浇水、翻土,后果是我们每一位都能想到的,“生命有无法承受之重”。
二、日常沟通:
1、家访
作为一种日常沟通方式,越来越不被老师们看好。我们连邻居家都很少去,又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何必给家长制造麻烦,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想法。
我倒是家访过几次,正好有几位学生住在我家附近,而且确实有必要进行家访。可以在事先预约的情况下,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环境,也未尝不是一件行不通的事。如果不是家访,他们的情况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我曾经教过一位这样的学生,在班中表现良好,但是与家长的关系较为紧张,以致影响到了该同学的学习状态,于是我在班级中宣布,老师要去家访,有愿意者可向老师发出邀请,有三四位同学当真邀请我去他们家坐坐,其中没有我刚才提到的那位同学。我把他找来,他谈到了对家长的不信任和没有信心之类的话题,我说:老师去和你们家长谈谈怎么样,学生同意了,于是约定在两个星期后的周四晚上和该同学一起回家,不许准备晚饭,同时要求孩子从第二天上课开始,每天带一张由家长书写的前一晚在家学习情况鉴定书。学生如约都做到了,每天一张,鉴定写的都是批评的语言和不满的情绪,我安慰学生,在老师的眼中你还没有这样差,你要加倍努力,证明你可以。到了约定的时间,我在犹豫这件事情了,因为我也认为家访会给家长带来很大麻烦,但是当我走出校门的时候,这位同学已经在等候。一路上,我们很放松的聊了很多,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鼓励,有些话学生在办公室是不会和你说的,在学生眼中,办公室是个很正式的地方,相对于谈心,更适合批评。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到了家长在孩子面临中考时的焦急情绪,听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抱怨,看到了孩子在家长面前的无奈……所有这些,都让我感触颇多,第二天我给家长打了电话,进行了沟通,达成一致:家长要多鼓励、少唠叨,学生要在家中
有计划地学习,并在中间休息时与家长沟通自己的安排,而此时家长最好不要修改学生的计划。家访后,学生的状态确实发生了变化,甚至在一次月考中数学突破了100分(120分的满分),虽然他最终未能考取重点中学,但在中考前一个阶段,他的学习比以前更努力,与家长的关系也缓和了很多。
家访要目标专一,态度端正,注意职业道德。为学生所急,为学生所想的家访才可以在良性循环中发展,才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面谈
当学生在校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情况,而用电话又显得不太正式时,可以将家长请到学校来面谈。
几点建议:
(1)如果不是需要马上见面的事情,要给家长选择的时间。只因为没交作业、说话等,便要求家长立刻赶到学校,甚至限定半小时、一小时,这样会给家长造成很大的麻烦,家长是赶了过来,满脸陪笑,连声道歉,但是在家长的心里,或多或少认为我们有些小题大作,因为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时间或换一种方式来获得同样的效果。
(2)如果家长和学生同时在场,要注意自己的语言。避免过激评价和无痛呻吟,不合适的语言不仅不能让家长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反而产生反感情绪;草草的谈话,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反而让学生觉得面谈没有任何威慑力,继续我行我素,让教师的管理陷入被动。
(3)请把握与家长面谈的主导权。
我们把家长叫来面谈,就是要告知她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让家长配合共同完成老师制定的教育方案。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有些老师的方案被家长修改,甚至要面对家长的发难,诉说学校的管理如何不到位,这样的面谈将是一次失败的面谈。因此,我认为在与家长面谈前要充分了解家长的工作环境、家庭情况等个人信息,同时要明确本次面谈的主题,围绕主题从几个方面说明问题,需要家长做哪些事情,并按约定时间回访,让面谈起到实效,而不是家长与老师互相推诿责任的一次机会。
3、电话
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就是一次不见面的面谈,由于不是面对面谈话,我们应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告知家长本次通话的目的是什么,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明即可。被长时间的通话所困扰时,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时间说“不”。
4、短信
我个人很看好短信的沟通方式,只要是一款智能手机,就不会限定收件人的数量,群发一条短信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难事,这样很容易就组建了一个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信息网,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你可以将班会的主题发给家长,告知你与学生们达成的协议,希望家长积极配合;过节了,以朋友的身份发一条问候短信,家长和老师脱开学生的纽带,我们可以是很好的朋友;月考结束了,发一条短信,告知家长注意查收月考成绩条,并公布成绩主要指标,方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绩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改进;快到期中考试了,发一条短信,沟通复习策略,让家长协助学生进行复习,通过家长的帮助,让孩子树立信心;每满一个月,发一条短信,询问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矫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只要是你认为合适的,就可以与家长取得沟通,在家长眼中,她收到的不仅仅是一条短信,而是一声问候、一份关爱,更是一种信赖,如果用信任作纽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还会有困难吗?
三、如何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作为学校、家庭教育者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越来越被教师和学生家长所重视。但是“千篇一律”的家长会、“雷打不动”的议程让家长厌烦,甚至出现家长逃避家长会的情况。在学生眼里,家长会就是为家长和老师交换情报准备的,老师和家长是“接头”的谍报人员,他们互相收集、交换情报从而更好地对付学生,家长会即为学生的 “受难日”。对老师来说,老师常常为开家长会犯难,不向家长反映真实的情况,有失职之嫌;向家长汇报了孩子的不足,又怕家长回去把问题夸大,对孩子拳脚相加,这会使孩子认为老师是告密者,和老师失去信任。如何让传统的家长会真正发挥其作用,值得每一位老师去思考。如何开好家长会?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会前:做好召开会议的准备工作,是会议成功的必要条件。
1、在家长会前一周通知会议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地点、咨询能否到会。
2、班主任要与发言的任课教师沟通会议内容,避免出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各自为政”,搞的家长无所适从。
3、班主任把握机会,让学生谈一谈,希望和家长作那些方面的沟通。
二、会中:
家长和老师作为教育主体,他们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而家长会正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好机会,以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如果将家长会搞成高分学生的“颁奖会”和低分学生的“批斗会”,这就使家长会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
1、“谁来讲”
班长讲,在正式开会前讲,哪些学生的作业完成不好,值日不主动,与同学相处有问题(单独找家长汇报)。
任课教师讲,班主任介绍后,找一两门问题最突出的科任老师发言即可。用10~1
5分钟,讲自己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理念,本学科的特点及家长如何配合。
班主任讲,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曾经有过这样的家长会,先是专家讲,然后校长讲,科任老师讲,最后班主任再讲,家长一听就是三四个小时,积极性肯定不高。要尽量缩短家长会时间。
2、“讲什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来确定,以初一年级第一学期为例。家长已经参加过十几次家长会,因此在初中的第一个家长会我们应该让家长们感受到新鲜的空气,这样有助于树立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的信心,也会给今后的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
初一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的安排。安排家长座位(如果是在公共教室,可按学号排序),在座位上贴上学生的姓名及学号,给家长发放考试试卷,发放成绩通知条(作成工资条的形式),安排班长找个别家长汇报学生情况,安排签到人员及引领人员,同时播放学生在校时间的照片、视频及优秀作品,让家长从更多方面了解班级情况。班主任按会前通知的时间准时开始,避免等会。
家长会提纲:(1)为什么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会成绩大幅下滑(2)如何度过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3)管理理念(4)家长做什么.三、会后:做好与孩子的交流工作。
家长会后,班主任要召开一次与家长会配套的班会,肯定学生们在家的优秀表现,批评他们的不良表现,并要求限时改正,按约定的时间进行回访,同时渗透“诚信”与“感恩”教育。
家长会后,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消除学生“恐慌”家长会的心理,真正起到家长会的教育目的,这一点教师应该和家长共同探讨,使家长与孩子的交流达到较好的效果。
我要求家长耐心地对孩子说家长会的内容:一是先让孩子了解家长会的全过程;二是说说班主任的表扬与批评,如果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表扬,一定要重点加以肯定;三是告诉他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对他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地转达;四是帮助孩子分析最近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并找出原因;五是要求孩子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出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并按时检查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四、几点建议:
第一、家长会必须主题明确。比如,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青春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问题,分别召开相应的家长会,一次一个主题,内容集中,使家长会开得深入,进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比如本学期要召开几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有个通盘的打算,从而避免了盲目性。
第二、在家长会有了统一计划的基础上,要考虑这次家长会与上次家长会所讲内容的衔接问题,看上次家长会制定的教育目标是否达到,布置的教育任务是否完成,等等。然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更明确、更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第三、在需要的情况下发放问卷调查,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会议。使学生家长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下次会议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的教育要依赖于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一次成功的家长会,是一次教育的升华,会成为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树立了家长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夯实了老师的信心。
四、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教育是一门艺术,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才能让我们的教育行为有效化;我们很难达到“沟通零距离”的境界,但是掌握了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就可以减少与家长之间的误会;掌握了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就不会为教育所累,在沟通的同时也就多了一份教育带来的享受。
谢谢大家!
第五篇:幼儿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
幼儿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
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最感兴趣、永远都不会厌烦的话题也是孩子,你与家长交流,就从孩子教育方面着手。你要留意每个孩子每天在幼儿园各方面的表现,当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你可以把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表现向家长汇报,也可以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尤其是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比如生病了、饭吃少了、突然话少了等等好像跟平时不一样或跟小朋友发生矛盾之类,都可以向家长汇报。除了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表现,也可以了解一下家庭情况,比如家里有些什么人、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住在哪里、联系方式、孩子有哪些习惯、爸爸妈妈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和期望、家长对老师对幼儿园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等等,都可以作为话题。还有,与家长交谈时要注意语言艺术,说话要委婉、客气,要尊重家长,要表现出自己的真诚,谈到孩子时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一定要客观,就事论事,不必刻意讨好家长,也不要责怪家长不会教育孩子,总之,要注意讲话的方式方法。
一、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多年的工作使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哪些工作是我们自身需要加强的,哪些工作是需要家长理解和支持的。在新学期家长会的时候,我们老师把容易引起家长误解,引发纠纷的地方整理出来,在家长会上加以强调。比如,每年开学初,家长们都会对幼儿园的工作提出各种要求,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我们多教孩子识字、计算等小学化的内容,或者适当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而另外一些家长,则希望幼儿园教育能够顺应孩子的天性,只要求孩子能够在幼儿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在向家长详细介绍自己一学期工作安排的同时,不忘向家长宣传先进的育儿理念,把我们一日活动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教改实验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等等,向家长做出详尽的解释,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各项工作内容都是依据先进的幼教理念制定的。只有得到家长的认同和赞许,教师的工作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更好的开展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开设了智慧树,通过这种形式,向家长灌输科学的幼教理念,把提高家长素质做为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家长的教育观念与老师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家园同步才能真正成为一种现实。幼儿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同样是觉得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家长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却大相径庭,有些家长甚至会不问青红皂白,直接训斥所谓欺负自己孩子的小朋友,这种做法无疑是错误的,会对其它幼儿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常常是猝不及防的发生,而且每学期都会发生几起。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开家长会的时候,通过典型事例,向家长提出要求,并对那些能够支持、理解幼儿园工作的家长提出表扬和感谢,为家长树立学习的楷模,并对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家长以感同身受的教育,仅仅是这种简单的方式,却使多数家长都能够理解老师的苦心,强调之后,家长训斥其它幼儿的事情明显减少,家长因为幼儿之间出现纠纷也都能够通过老师进行调解。一次家长会,可以消除家长的许多困惑,也能够把本来不该发生的事情消灭在萌芽中。这种沟通方式令幼儿园的工作轻松许多,家长的批评和抱怨少了,理解和赞扬多了。
二、换位思考,适时调整
每一所幼儿园,都有针对家长的规章制度,用来约束家长行为,便于整体管理。在贯彻制度的时候,如何才能让家长主动、自觉的遵照执行呢?硬性的规定,当然可以收到一定效果,然而,实施起来,既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也会有一定难度。比如,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家长只能将幼儿送到大门口,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进入校园,这对于习惯于将孩子亲手交给老师的幼儿家长来说,一开始很难适应,特别是小班幼儿的家长总是找借口把幼儿送到教室,安排好座位,叮嘱几句才肯放心的离去,门卫和老师都有无可奈何之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制度进行了重新思考,如果我们是家长,我们会对学校的要求存在哪些担忧呢?怎样做才能让家长乐于配合我们的工作呢?通过讨论,我们先向家长大力宣传传染病的危害性以及其中的利害关系,通过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宣传工作,家长们都能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l、门卫二十四小时值班,所有送进校门的孩子一律不会出现走失现象。2.对孩子有特殊交待的家长,可用纸条等方式与老师取得联系,我们幼儿园有专门的老师检查教师的执行情况,比如:中午吃药等问题。3.要求班主任老师晚上利用休息的时间和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在园表现。4.晨检严格细致,幼儿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打消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又使家长明白“放开孩子的手,让孩子自己走的重要性”。家长们不仅能够自觉遵守幼儿园里的各项制度,而且再也听不到家长的抱怨了。
三、冷静克制,刚柔相济 幼儿天性好动,磕磕碰碰的事情时有发生,家长爱子心切,有过激言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个别家长对幼儿微小的伤痛小题大做,搅闹不休,遇到这类家长,我们一般采用“倾听”和“转移”的方法。1.倾听:家长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不满时,有时候会就事论事,有时候,可能是借题发挥,把平时对老师的不满和积怨一并发泄出来。这时候我们不急于解决问题,只是专注、耐心的倾听,其实,家长可能是想让老师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诉说之后,他自己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没有具体想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们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诉说之后,心情平静下来,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另外,从家长的倾诉当中,我们很容易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便于解决,达到令家长满意的效果。
2、转移: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火气很大的家长,得理不饶人,这时候,我们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面对面的冲突是不会解决问题的。任由家长吵闹下去也不是好办法,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采取转移的办法。把话题转移到其它方面上,比如孩子谁带大的呀,是不是和老人住在一起呀,尤其是在不经意间把孩子的在园情况,可爱之处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把老师平时对孩子的赞誉描述通过园长的语言表达出来,会令家长格外感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了解所有孩子的情况,发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通过谈话,让家长了解到,他所掌握的情况可能是片面的,不论是幼儿园领导,还是老师都是有爱心和负责任的,而且在深深的关爱着他的孩子。这样家长常常会转怒为喜,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解决问题,结果当然是容易令人满意的。幼儿园无小事,老师有责任保证孩子在园的分分秒秒都是安全快乐的。但是幼儿园的工作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于我们自己工作的失误,我们一定会有勇气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家长的质疑,以坦城、负责的精神处理善后工作,达到令家长满意的结果。宽容、理解、重情、沟通是处理家长工作最基本的方法。家长和幼儿园有一个共同的纽带——孩子,家长们在望子成龙,幼儿园在培养孩子茁壮成长。有了这种共识,家园合作就应该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
(一)老师要尊重家长。老师与家长能否顺利沟通,并能够使沟通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决于老师与家长是否处于平等地位,取决与老师是否尊重家长、尊重家长的观点或看法。在家园联系中,老师在很多时候是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主导地位不等于可以忽视家长的感受,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老师的评价是绝对正确的。因为评价一个儿童进步与否,不仅要横向比较,而且要进行纵向评价,同时还应根据孩子发展的个性差异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而对于这些,家长也有权利进行评价和总结,所以老师要学会尊重家长,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 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同一致。在家长经验交流会上,我邀请一部分家长谈教育经验,说一说自己在家是教育孩子的,有一些经验是非常好的,比较切合实际,并且其他家长也有同感。这样家长之间对自己的孩子和班里的孩子有一些了解,有利于家长之间的沟通,对班级也有很多好处。
(二)肯定孩子的优点,赏识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并从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哪怕老师一句轻轻的赞美,家长都会感到无比的高兴,比自己得了大奖还要兴奋,而这种兴奋的心情会转移到对待孩子身上,妈妈或爸爸亲亲孩子的小脸,把孩子抱起来,高高地举到头顶上,嘴里说着“好儿子,你真能干!”这种奖励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孩子继续努力。同时由于这种肯定优点的交流能够使家长保持一种轻松、自信、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并且会主动向老师说孩子在家的表现,其中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期望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这样的交流,回促进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家长会喜欢主动与老师交流,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三)老师要与每一位家长交朋友。孩子是有差别的,家长同样也是有差别的,而家长之间的差异相对比孩子之间的差异而言则更为明显,并且这种差异几乎是客观存在的,是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如在学历上,有的家长是大学生,有的是高中生,有的是小学生。在性格上有的大方善言谈,有的内向少言语,等等,对于老师而言,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家长,老师都要对待家长一视同仁。自从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中家长与老师就开始了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历程,并且有着相同的心愿——将孩子教育好。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老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交流孩子的在园表现,交流孩子的可喜进步和存在的不足。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是重视的,老师的态度是真诚的,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受到了注意或重视,说明孩子就不会受到冷落。
(四)老师要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在与家长的交流中,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要注意巧妙使用语言会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进步,然后再说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比较乐于接受。其次,要淡化孩子的不足。不要一说就先说孩子的缺点,让家长感到很难堪。要在家长心理状态比较平静的情况下,委婉的说孩子的缺点,不要把孩子的缺点夸大其词。如果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惹了麻烦,往往会心里十分不安,如果老师夸大其词,家长就会忐忑不安的等待老师的批评。老师在说孩子缺点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家长的顾虑,家长会以感激的心情面对老师的交谈,这样的交流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家长也会十分感激老师的付出,对老师心存感激,在以后的工作中,家长工作会比较顺利,即使老师在工作中,有一些小小的失误,家长也会理解的。
(五)利用家园联系栏(家教园地)、组织面向家长的开放日以及家园联系册、及使用电话、网络等进行及时的沟通,促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联系。老师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进行交流,时间比较短,仅仅能与几个家长进行交流,而家园联系栏是面向全体家长的,老师可以把对孩子的要求、班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用专栏的形式,告诉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的活动。而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电话、网络又增加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亲和力。这种新型沟通渠道的推出得到了家长老师的认可,也让老师和家长都 “省了事儿”。有不少家长老师认为,利用网络进行家长工作能让老师和家长进行深入全面的交流,而且可以错时补充,实现家园沟通、优化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达成“双赢” 的目的。也有效的鞭策教师家长有心去发现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通过网络对幼儿园教育了解后会积极、主动的配合幼儿园教育。如我班开展《秋天》主题活动时,家长们看到了这个信息之后,马上主动上网查找搜索相关信息,周一早上孩子们就拿着各种各样有关秋天的图片、问题及答案汇集到了班级,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提供了资源。因此孩子们也深入了解到有关秋天方面的知识。网络上的信息既使家长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又使家长知道了为配合目标的落实自己应如何做。又如家长们在网上了解到幼儿园正在对孩子们进行“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后,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来园为幼儿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有提供孩子成长的碟片和相片的,让幼儿直观自己是怎样成长的。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到 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呵护的,因此在家里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父母要关心,体贴。对老师要尊敬,因为老师每天辛苦的为小朋友上课,陪小朋友做游戏,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小朋友。通过开展这个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一个人的成长是 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产生了对家人及身边的人的关心、爱护之情。正是这些有心的家长利用了网络宣扬了自己特有的教育优势对幼儿进行教育。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家、园共同配合,教育活动才会开展得生气勃勃,幼儿也从中获得了发展。家长工作需要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有利于融洽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增强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使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感到放心,有利于家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