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麦田里的老师》这本书是我感受颇深,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书中大量真实而又感人的案例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教育故事,其所提出的建议中肯可行,充满着教育的智慧,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学生,富于实践性,带给我无限的思考。
李崇建作为一个体制外的教育工作者,为了糊口,维生选择了从事教育工作,但是他坚持不断学习,自我成长,将教育工作做得如此精彩,他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对萨提尔模式转化过来的技巧,在师生互动及班级管理中的使用之精彩演绎,让我大开眼界,顶礼膜拜。
首先,被作者对萨提尔模式在教育方面的应用吸引了,为此专门上网搜集“萨提尔模式”的相关资料。
萨提亚模式能让我知道很多成年人对个人生活的不满足感,以及成年后遇到的问题和困扰,都是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和限制造成的。一个小孩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是和他的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学习并发展出来的求生存互动模式,这种模式会影响他的一生。
萨提亚认为,无论旧有的成长模式带给我们怎样的经历和感受,都值得尊重和接纳。同时也认为,人类也不是被动的、无奈的被过去所限制,改变永远是有可能的。她相信人类已经拥有我们成长所需的一切内在资源,有能力掌管自己的生活。她说,“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而如何应对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和家庭教育中,我也会应用萨提亚的这种模式,在处理和学生和孩子的问题上,应秉承的原则是:我想爱你而不用抓住你,欣赏你而不用批判你,你齐参与而不会伤害你,邀请你而不必强求你,离开你也无须言歉疚,批评你但并非责备你,帮助你而没有半点看低你,那么我俩的相会就是真诚的而且能彼此润泽。
其次,是书中关于“正向好奇”,“正向好奇”不是敷衍孩子,不是虚伪地跟孩子说“好棒喔”,而是一种真正的探索。一般人的赞美,都属于表象层次的称赞,并非聚焦于真实,反而落入“虚伪”、“敷衍”或者“安慰”,无助于启发孩子。
启聪部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上课的语言很难丰富,即使语言丰富了,同步的手语却很有限,例如“好”,“很好”,“非常好”,“不错”,“太好啦”,“你很棒”,“你真棒哦”,“对的”,“正确”这些词语的手语都是竖大拇指,但是语境和语意是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讲话时要有表情,赞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狂热的,学生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热情,相由心生。
再次,当读到有创意的“烂”作文---“千树成林”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回想起了小学时的一个人,一件事,小学同学的名字到现在还能记得的已经不多了,但是有一个叫李友红的同学我记忆犹新,对他充满了愧疚,那时是小学五年级,我当时是班长,农村村小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不负责任,上完课就外出打牌,有时竟然忘记上课时间,还要学生去找,作业也是很久不批改,等要检查作业时,语文老师就让我他房间帮忙改作文,他自己有事出去了,说实话,当时还是很高兴的,帮老师做事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啊,并且能够用红笔在别人的作业本上写字了,并且老师还只叫了我一个人,更是看重自己,兴奋的开始了工作,语文老师让我先看看他是如何改作文的,于是我就像模像样的批改了起来,仿照老师写评语。改到李友红的作文时,他的字确实太乱了,简直无法辨认,我不知道改如何修改,于是我看看前面两次老师是如何批改的,只见两篇作文老师只写了三个字“鬼画狐”,于是我也模仿老师在剩下的几篇作文后面各写了三个字“鬼画狐”。
这件事情过去十多年了,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内疚,那个同学读完小学就没有继续念书了,幼小的心灵哪能经得起如此般的打击,差生就是一样造成的,如果说他是一个受害者,我曾经也许是一个小帮凶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大,中小学阶段,特别在意每学期期末的教师评语,中学时期很看重老师在作文本上的评语,看有没有表扬的话,自己得到的评语是不是比别人少,从评语也可以看出老师是不是在认真批改,评语是不是写少了,是不是在敷衍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客观,记得高三时自己的一篇作文被老师选中在全班做范文读,高兴得中午没有吃午饭。
现在我也是一名教师,曾经做过两年的班主任,很慎重给学生的每一个评价,真情实意的赞美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尽可能的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我的做法是将每个学生的评语栏写满,首先从表面让学生感觉老师对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即使学生某方面没有做好,也是用“希望”、“建议”、“期待”、“祝愿”等正向词语去引导、激励他。
再次,谈一谈卷三课业与学习中的当孩子学习成效不彰显,面对数学困难时的态度,我很认同作者的意见,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从接纳数学,从内心不排斥,也就是面对数学的态度,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对自我的学习状况有所察觉,意识到自己想要学好,而不仅是想要或是知道要学好而已。一旦意识到要如何面对数学,便能有所突破,一旦突破,便能建立自信,建立新的学习习惯,这就是自主学习里的一环。
这里我也说说自己学习数学的一点经历,我感觉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和弟弟都是学理科的,都是数学较好,现在还是校友,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要从我父亲说起,他读书时语文很好,字也写得不错,就是怕数学,所以很注重对我们数学的培养,记得小时候每当我要看课外书或是买字帖练字时,父亲就很反对,他说字很容易就练好的,平时作业认真书写就行了,数学学得好的人,语文纵差都会有个七八成,而语文学得好的,数学不一定能学好,让我不要花很多时间在语文和练字上。所以每当我读书或是练字时,父亲就会拿一些数学难题考我,让我做很多课外练习册。后来弟弟读书后,父亲也是这样要求他的,所以我们都很偏科。后来考大学时我们都怪他当初重理轻文,没有正确的引导好。
现在想想,也可以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希望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成为强项,就像现在的我,体艺方面很差,感觉很难学好,理科反而很容易学好,所以以后我会更加重视女儿的体艺。由此看出,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最后,通过阅读本书,我也学会了如何面对教育上的挫折,如何迅速调整自己的心灵,那就是:深深呼吸,察觉内在的情绪,承认情绪,身心便能有初步的安顿,回应的语言与姿态将有别于不察觉的状态。还学会了如何面对学生的问题:真心接纳他们,深刻地讨论,共同面对问题,协助孩子建构纪律,包容他们违反承诺,重新审定纪律,欣赏并感谢孩子的努力。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有价值,没有一个孩子想不被接纳,没有一个孩子的内在深处不想被爱,如此一来,我和孩子便是站在同一条线上了。接纳与认同不一样,接纳是一种对生命的谅解。因此,接纳一个孩子,并不一定认同他的行为,但一旦懂得接纳,就能真正倾听,帮助孩子厘清问题。
第二篇:《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一、“麦田里的老师”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查阅资料:题目源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又名《麦田捕手》)一书。这部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子弟霍尔顿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反映出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在书中,霍尔顿描绘了自己的理想:“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是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麦田里的老师》整本书的内容来看,李崇建老师主要记述的是他利用“萨提尔模式”教育引导各类问题学生的经过。他就像那个“悬崖边的麦田捕手”,随时准备捉住那些“跑到悬崖边”的孩子们,并负责把他们带到安全地带。可以说,这是一本教育问题学生的指导书。
二、为什么做“麦田里的老师”
当我立志成为一名老师时,站上三尺讲台时,内心也曾有所期许。它或许不像序言里“成为麦田的捕手——守在麦田上、悬崖边上、拦住那些冲向悬崖的人”那样远大,但把孩子教好,教出好孩子曾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当我怀着美好的梦想,带上“灵魂工程师”的光环,登上三尺讲台。现实给我们好好地上了一课。孩子的问题总是那么复杂,周而复始。书本上的知识用起来总是差那么一点。“困顿、困惑、困难”就开始出现了。“不要再告诉我理念或方法了,示范给我怎么做就好了”。哪有讲班主任管理的书籍?哪有管理问题学生的讲座?迫切需要实际可操作的方法。问题学生把我的教师梦打得支离破碎。而李崇建的这本书中大量真实而又感人的案例给我讲述一个个教育故事,生动、亲切、自然。其所提出的建议中肯可行,充满着教育的智慧,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学生,富于实践性,带给我无限的思考:优秀学生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很多是相似的,但问题学生的成长经历各有各的不同。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做着问题学生的大量工作,或滔滔不绝,或大声斥责,或冷言讥讽,或改变不了他时进行劝退。为什么不能像李崇建老师那样把问题学生从悬崖边拉过来?其实问题学生难教难管,真正管好了是你生命中的财富。其实所谓的教师的成功和幸福就是学生给造就的,又其实问题学生的成长转变。这就是为什么做“麦田里的老师”?
三、怎样做“麦田里的老师”
《麦田里的老师》一书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大部分都在大人身上。大人的内在世界,往往是师生或亲子关系的根本源头。当孩子出现状况的时候,如果大人能先回头整理自己的内心,明了自己情绪的根源,再逐一调整,那么大人与孩子都将获得令人欣喜的回馈。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如何才是真正的爱?值得我们深思。正如我们爱孩子,我们真心期望他们在学校学习快乐、学有所成,将来生活幸福,能自立自强于社会。但,仅仅有这样一份真诚的爱心、这样一份期待就足够了吗?教育没有捷径,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李崇建老师说“无论孩子做什么选择,没有孩子想向下沉沦的。他们都想向上奋进,都想当一个有价值的人。这个目标和我们对他们的期望是一致的,那我们理所当然要和他们携手共进。”山毛榉、柚子、昆布、茉莉,这些聪明的孩子,或调皮捣蛋,或抑郁寡欢,甚至有自伤行为,问题多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与家长关系非常紧张,都不爱念书,都没有勇气去好好爱自己。他们有幸遇上阿建老师,找到了面对问题,改变自己的勇气,走向了自爱、自强的人生之路。从阅读中,我很佩服李崇建老师对于学生问题的了解、包容和豁达。李崇建老师的包容与豁达,或许正应了那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想曾经学生在不被我们了解的情况下,被责备,被处罚,这给学生留下了多少痛苦和心灵的创伤,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确实要有更多的了解和爱的艺术,才能正确引导和教育。特别是我们的问题学生更需要这样的爱与智慧。
具体做法是:
1、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价值观认知方面,都要建立起“主文化”。
“主文化”,我的认识就是创建传播正能量的“场”。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传播正向文化传播的环境营造、活动设计都很重要,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一股正向的力量。
2、以“爱”为后盾,是建立规则的基础。
要建立主文化,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建立稳定的规则很重要。阿建老师说,对于孩子,规则的建立,最好清楚简单,绝对不能多,父母、师长要以“爱”为后盾,而不是以军事化的管教为基础。
3、当孩子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成人的应对方式将决定教育目标落实的成效。
本书中提出的萨提尔应对模式——“一致性”的沟通方式是较传统应对方式(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之外的又一种方式。阿建老师认为,一致性的沟通姿态,目的并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当教育者懂得更真诚地表达自我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清晰容易了。因此,教师在班级经营,父母在和孩子互动时,觉察并调整自己的姿态,更容易达到教育者的目标。
4、给孩子“有价值”的正向肯定,是联接孩子“渴望”层次的阶梯。
在我们遭遇的孩子中,一些特殊孩子不可避免,这些孩子常常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困扰,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引导,不仅需要老师有耐心,更需要老师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可以运用“一致性”的沟通方式,通过与孩子的交谈、沟通,在了解孩子真实想法的过程中,体验孩子的情绪,表达自我讯息,努力挖掘有价值的正向能量,促进孩子向着自己“渴望” 的目标行进。
教出好孩子,是家长、教师一辈子的梦想,而我们的孩子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是不能期望用同一种教育方式就一定能获得高品质产品的过程,因此,在他们的成长中,虽然需要我们成人作出正向的引导,但作为成人特别是教育者,“如何教出好孩子”也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进修”的项目。
第三篇:麦田里的老师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麦田里的老师》由李崇建所著。这本书没有高深、枯燥的教育理论,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教育故事引人入胜,很多教育故事人物好像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李李崇建老师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李李崇建老师的每一个教育故事都像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的眼前。一写起作文就像烂泥趴在桌上的小六男孩,后来不但受邀写书评,文章还刊登于教材。爱开黄腔、恶作剧,国二时连百位数乘法都不会、几乎被退学的孩子,却成为拥有独当一面的领导者能力,以及热烈追求梦想的上进青年(2011年参与欧洲与亚洲的乐团公演)。让全校老师都头疼的叛逆狂飙少年,之后却在美国专门帮乐团制作音乐。每天用45%以上力量对抗母亲的女孩,短短一个月,与母亲的关系有最惊人的转变。这些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但他们都遇上阿建老师。从彷徨的年少走来,阿建老师感受父亲对他从不放弃的爱,但除了爱,有没有其他方式,能让大人与孩子有更和谐的关系?他发现,大人的内在世界,往往是师生或亲子关系的根本源头。如果大人能先回头整理自己的内心,明了自己情绪的根源,再逐一调整,那么大人与孩子都将获得令人欣喜的回馈。《麦田里的老师》是一本跳脱出传统教育、结合咨商与教养的书,它的许多想法,例如“正向好奇”的态度、真正的“接纳”,以及大人请记得给自己一份鼓励等,都令人激赏。而书里一则则动人的真实故事,更带着极大的震撼力量,席卷着心。
一、“麦田里的老师”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查阅资料:题目源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又名《麦田捕手》)一书。这部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子弟霍尔顿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反映出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在书中,霍尔顿描绘了自己的理想:“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是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老师》整本书的内容来看,李崇建老师主要记述的是他利用“萨提尔模式”教育引导各类问题学生的经过。他就像那个“悬崖边的麦田捕手”,随时准备捉住那些跑到悬崖边”的孩子们,并负责把他们带到安全地带。可以说,这是一本教育问题学生的指导书。
二、为什么做“麦田里的老师”
当我立志成为一名老师时,站上三尺讲台时,内心也曾有所期许。它或许不像序言里“成为麦田的捕手——守在麦田上、悬崖边上、拦住那些冲向悬崖的人”那样远大,但把孩子教好,教出好孩子曾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当我怀着美好的梦想,带上“灵魂工程师”的光环,登上三尺讲台。现实给我们好好地上了一课。孩子的问题总是那么复杂,周而复始。
书本上的知识用起来总是差那么一点。“困顿、困惑、困难”就开始出现了。“不要再告诉我理念或方法了,示范给我怎么做就好了”。哪有讲班主任管理的书籍?哪有管理问题学生的讲座?迫切需要实际可操作的方法。问题学生把我的教师梦打得支离破碎。而李崇建的这本书中大量真实而又感人的案例给我讲述一个个教育故事,生动、亲切、自然。其所提出的建议中肯可行,充满着教育的智慧,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学生,富于实践性带给我无限的思考:优秀学生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很多是相似的,但问题学生的成长经历各有各的不同。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做着问题学生的大量工作,或滔滔不绝,或大声斥责,或冷言讥讽,或改变不了他时进行劝退。为什么不能像李崇建老师那样把问题学生从悬崖边
拉过来?其实问题学生难教难管,真正管好了是你生命中的财富。其实所谓的教师的成 功和幸福就是学生给造就的,又其实问题学生的成长转变。这就是为什么做“麦田里的老师”?
三、怎样做“麦田里的老师”
《麦田里的老师》一书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大部分都在大人身上。大人的内在世界,往往是师生或亲子关系的根本源头。当孩子出现状况的时候,如果大人能先回头整理自己的内心,明了自己情绪的根源,再逐一调整,那么大人与孩子都将获得令人欣喜的回馈。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如何才是真正的爱?值得我们深思。正如我们爱孩子,我们真心期望他们在学校学习快乐、学有所成,将来生活幸福,能自立自强于社会。但,仅仅有这样一份真诚的爱心、这样一份期待就足够了吗?教育没有捷径,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李崇建老师说“无论孩子做什么选择,没有孩子想向下沉沦的。他们都想向上奋进,都想当一个有价值的人。这个目标和我们对他们的期望是一致的,那我们理所当然要和他们携手共进。”山毛榉、柚子、昆布、茉莉,这些聪明的孩子,或调皮捣蛋,或抑郁寡欢,甚至有自伤行为,问题多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与家长关系非常紧张,都不爱念书,都没有勇气去好好爱自己。他们有幸遇上阿建老师,找到了面对问题,改变自己的勇气,走向了自爱、自强的人生之路。从阅读中,我很佩服李崇建老师对于学生问题的了解、包容和豁达。李崇建老师的包容与豁达,或许正应了那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想曾经学生在不被我们了解的情况下,被责备,被处罚,这给学生留下了多少痛苦和心灵的创伤,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确实要有更多的了解和爱的艺术,才能正确引导和教育。特别是我们的问题学生更需要这样的爱与智慧。具体做法是:
1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价值观认知方面,都要建立起“主文化”。“主文化”,我的认识就是创建传播正能量的“场”。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传播正向文化传播的环境营造、活动设计都很重要,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一股正向的力量
2、以“爱”为后盾,是建立规则的基础。要建立主文化,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建立稳定的规则很重要。阿建老师说,对于孩子,规则的建立,最好清楚简单,绝对不能多,父母、师长要以“爱”为后盾,而不是以军事化的管教为基础。当孩子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成人的应对方式将决定教育目标落实的成效。本书中提出的萨提尔应对模式——“一致性”的沟通方式是较传统应对方式(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之外的又一种方式。阿建老师认为,一致性的沟通姿态,目的并不 是去改变别人,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当教育者懂得更真诚地表达自我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清晰容易了。因此,教师在班级经营,父母在和孩子互动时,觉察并调整自己的姿态,更容易达到教育者的目标。
4、给孩子“有价值”的正向肯定,是联接孩子“渴望”层次的阶梯。在我们遭遇的孩子中,一些特殊孩子不可避免,这些孩子常常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困扰,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引导,不仅需要老师有耐心,更需要老师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可以运用“一致性”的沟通方式,通过与孩子的交谈、沟通,在了解孩子真实想法的过程中,体验孩子的情绪,表达自我讯息,努力挖掘有价值的正向能量,促进孩子向着自己“渴望” 的目标行进。
教出好孩子,是家长、教师一辈子的梦想,而我们的孩子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是不
能期望用同一种教育方式就一定能获得高品质产品的过程,因此,在他们的成长中,然需要我们成人作出正向的引导,但作为成人特别是教育者,“如何教出好孩子”也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进修”的项目。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当遇到问题时,如果一再重复相同的应对方式,却未觉察自己的生命历程,未静下心来重新思索问题,只是被惯性应对带着走,问题就永远是问题,很难找到解决的方案。” 书中大量真实而又感人的案例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教育故事,其所提出的建议中肯可行,充满着教育的智慧,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学生,富于实践性,带给我无限的思考。
所以说,教育是一种艺术,一种需用心去雕琢的艺术。
第四篇:麦田里的老师
《麦田里的老师》读后感
作者:信息林
2013-08-30
首先非常高兴能得到这样的一本书。让我及家人都有所收获。书拿到后,我没有立即开始看。倒是我家先生拿起来看得津津有味,听他说:“你们学校发的这书写得真不错,给我看吧。”于是我的看书动力也启动了,他晚上看,我就白天看。书中所述无论是对教育孩子或教育学生都是非常有实用价值。
说真的,作为一名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等书看得还少吗?学得还少吗?可为何学完了,依然存在诸多的教育问题?可能正如书中所说:“不要再告诉我理念或方法了,示范给我看怎么做就好了”。我们如作者当初一样在教育过程中也是存在不少困惑的。看了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或者应该说是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提倡教育需要守望,教育需要正确的引导。其实教师应“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早在我国古代道家学派著作《老子》中就有所述。但是“如何授人以渔”呢?这就见人见智了,而书中就有较有详细与有效的指导方法,教我们如何寻找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这应该也和我们所学的行为纠正类似吧)。但书中所述解决学生常见问题的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均比较强。
看《麦田里的老师》的同时,我在回想自己以往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与方法与祟建老师的区别。记得曾经有学生向我倾诉:他想好好学习,但是总控制不住自己,一做题就想睡觉,应如何处理。我当时无法给予他一个很好的答案。只是告诉他多运动,这样可能精神会好点。并未能像祟建老师一样挖掘出学生存在这个问题的冰山深层更核心的根源问题是什么?是对题目的恐惧还是意志力薄弱,还是不专心还是焦虑等等,未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很好地处理他存在的学习障碍。而这本书能让我较为清晰地了解如何去挖掘学生的根源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
看到祟建老师将教育山毛榉这样棘手的孩子,我非常好奇他是如何做的?看完后,我非常佩服他的耐心与执着。同时我也回想起我所教的一个学生。四年级的小林在同学们学习了一个学期后才来上学,于是我在课堂上就对他特别的关注,毕竟他落后了同班同学一个学期的功课呀!刚一接触发现他,我就觉得他像个双重残疾的孩子,无论我如何努力(亲自示范、打手语讲解并抓着他的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输入)告知他正确的指法是怎样的,他还是对着键盘乱打一气,似乎对我的信息无法接收。但看着他兴奋地敲打键盘,他似乎又是对电脑有极大兴趣的呀!如何才能教好他呢?我真是束手无策了。每次上课,只要别的同学没有问题,我基本上都是坐在他身边,不厌其烦地拿着他的手重复着摆放好手势、看到屏幕上的字母就点击屏幕让他看,再让他看键盘相应的键然后抓住他相应的手指按下去。开始时是每个键都是我抓着他的手按,慢慢地我就时抓时放,按对了就给他一个大拇指,他就很高兴,按错了我就给屏幕一个小指。我非常明白,对这样的孩子骂是没用的,急也没用。所以我对他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他输对一个字母,我都会很高兴地给他鼓掌。这样过了两三个星期,终于有一节课我发现他窍了,竟然正确率达40%以上了,似乎懂得如何输入了。正当我高兴时,他在下一节课又给我一个无情的打击。一上课他又在乱打一气。哎,我的天呀!你这是在考验我的耐性吗?我只得重复按以前的方法教他,还好这次只需要两三节课他就回复正常了。有时候他整节课都提不起精神,不想打字,我也只能在巡视学生时,时不时的关心一下他,这样他才会开始学习。就这样不断地重复,我觉得教他教得好累呀!可以说我放在他身上的心血超过了全班的总和。但每看到他的一点点进步,我又觉得他“孺子可教”也。在我们这所学校里,有很多孩子需要我们像祟建老师一样耐心地去“守望”。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当遇到问题时,如果一再重复相同的应对方式,却未觉察自己的生命历程,未静下心来重新思索问题,只是被惯性应对带着走,问题就永远是问题,很难找到解决的方案。”所以说,教育是一种艺术,一种需用心去雕琢的艺术。
第五篇: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不管怎么样,我老是想像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几万个,旁边没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儿的——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我惟一真正想当的。”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篇幅不大,只十几万字,却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的当代美国文学中,有两部小说经过三十多年时间的考验,已被认为是“现代经典”:一部是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1914—)的《无形人》(The Invisible Man,1952),一部就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D.Salinger)(1919/1/1——2010/1/27)的《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鸭舌帽,讲着“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甚至在六十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守望本是一种难得的情怀,一种勇气,一种姿势,又饱含着一份期待,这个人物形象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他们精神世界的残缺。我对于这样的一个评价不敢苟同。我觉得它并没有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没有那么明显的政治色彩。更准确的一点说,它应该是一部青少年心灵的成长史。
小说主角——霍尔顿·考菲尔德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在一所私立的贵族高中上学。理论上来说,他不该有什么抱怨,优渥的物质生活是不该被抱怨的。然而这个16岁的少年却不然,他看什么都不顺眼。他讨厌同学,讨厌学校,讨厌父母,甚至会讨厌那些说“祝你好运”的人,以及那些说“很高兴认识你”的人,以及在钢琴演奏中瞎鼓掌的人。他讨厌数学、物理、地理、历史以及写作之外的一切学科。他不像别人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他用一种鸡毛蒜皮的方式讨厌着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于是他的生活只剩下烦人的抱怨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因为青春,这样的一种抱怨,这样的一种唧唧歪歪都可以被宽容。然而,这真的只是无辜少年反抗压抑的社会秩序发出的声音吗?我们总是喜欢借着青春的名义去宽容一切叛逆。披着青春的外皮,颓废变成了个性,懒惰变成了反抗,空虚变成了性感,霍尔顿变成了“酷”的代名词。《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出版后,轰动一时。霍尔顿这个深恶痛绝虚伪的瘦长少年形象成了千万青少年读者眼中的“新英雄”。我看到不少地方将《麦田里的守望者》定义为青春小说,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关于一个人在看透人生之注定失败后如何说服自己去耐心地完成这个失败的小说。不管世人评价好坏,这部作品影响了一代美国人,如今被奉为现代文学十大经典之一,美国文学史上的青春读本,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小说中,霍尔顿也曾思考过:自己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工作,按照父母的期望买到一辆凯迪拉克。可这之后呢?买辆凯迪拉克又是为了什么?照着多数人既定的人生计划规规矩矩地融入这个社会,变成它低俗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校里的时候,霍尔顿感到四周的人都是一副虚伪的丑恶嘴脸,谈着酒与性,这让他没办法集中心思学习。霍尔顿迷茫了。他也可以有自己的追求:知识,文学,音乐,和心爱的人静坐谈天,思考中央公园里的鸭子冬天上哪儿去了。可他做不到,年轻的心里塞满了愤怒。若是用愤怒感知自己,那也就罢了。可是身边的人,老师,室友,女友都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徒,他们都是一些普通人。而这些世俗里的普通人用他们的说不清好坏,让霍尔顿连愤怒也做不到。霍尔顿迷茫,痛苦,他厌恶周围虚伪的一切。而他又是怯懦的,于是他想到了逃离。他想做一个守望者,守护孩子,让他们不要坠下悬崖。或许这种想法是异想天开,是天马行空,可事实上我们是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
我们不能说霍尔顿完全厌弃这个世界,他也有自己喜欢和珍视的任何事。他喜欢弟弟艾里,喜欢进入好莱坞之前的那个哥哥D.B.,喜欢邻家女孩琴,但这简单的喜欢,单薄的亲情还不足以完全支撑起他完整的精神世界。我们不得不思索一个问题,如果霍尔顿进一步挖掘这些他不排斥的闪光点,进一步善待因为迷茫而迷失方向停在手心的一寸光阴,那么他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番光景?小说的结局会不会更圆满些?
最后,霍尔顿住进了疗养院。人们说是当时二战后混乱的社会,资本主义空洞的精神文明酿造了这一出悲剧。但我想说对于霍尔顿而言,使他崩溃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不能单方面地指责外部环境的恶劣,霍尔顿本身的问题也是不能我们所忽略的。
青春不该一昧逃离,也无需用堕落去叛逆。现实再残酷,需要面对的时候,我们还是该勇敢面对。正因为青春,我们充满力量,勇往直前。正因为勇敢地承认现状,我们才不会在幻想中迷失自己,在落差中一样能够笑对人生。
近段时间再度翻开《麦田里的守望者》,静下心读,就像是翻阅自己曾有的体验,一切支离破碎的过往,所有疯狂和苦涩,彷徨和迷惘,穿越时空的荒漠重现,真实地在这一刻扎根。霍尔顿渴望做一个终生的“麦田守望者”。他希望自己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实际上是希望在他冲向那悬崖的一刹那,会有那么一位守望者从不知名的地方冲出来,截住他。书中的霍尔顿是一个需要被守望的人,是一个四处奔跑不知方向的孩子。他希望在现实的世界中寻找一丝慰藉,又希望在虚幻的成人世界寻找纯洁与真诚。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他无法跨越。他在这两者之间是一个矛盾体,而这种矛盾最终让他彻底崩溃,躺在精神病院里。然而有谁可以做他的守望者呢?在他快掉入悬崖的时候,及时的抓住他的双手。没有这样的人存在。
回想我们未管所里监管的犯人,或多或少的在他们身上都有着霍尔顿的影子。稚嫩的心因迷惘而恐惧,当他们走向犯罪的悬崖时,没有守望者把他们拉回来。现在他们在监狱里用宝贵的青春来偿还曾经过错,我想到了身为未管所监狱人民警察,是否应具备一种守望者的特性的呢。答案是肯定的。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片麦田吧!就像有家一样的感觉。在金灿灿的麦穗尽情的嬉闹边有孩子嬉闹,也有你自己满足的微笑!在面对一个个“霍尔顿”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霍尔顿”的稚嫩,愤世嫉俗,特性独立而疏远抛弃。守望者的规劝是青少年迷途中的一束曙光,青春路上的行动指南。霍尔顿们的迷茫与失落永是成长中人们的迷茫与失落,帮助霍尔顿们纠正行程中的偏差,快速步上人生正轨,是守望者们应尽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