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书报告--我该怎么爱你,我亲爱的小孩
我该怎样爱你,亲爱的小孩
——关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读书报告
摘 要:教育,历来都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话题,而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对于我们来说也日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话题。但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我该怎样爱自己的小孩,怎样教育自己的小孩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或者说是疑问。加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探讨,有助于家长更好的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关键词:家庭教育阅读
一、作者简介
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她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作者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在个性品格方面,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
二、内容概要
本书总共有七个章节,分别讲述了提高爱的质量,学习是轻松的事,品格教育,习惯培养,小事儿与大事情,教育误区七个方面的内容。这七章的内容把家庭教育的很多方面哦度包括进去了,然而并不像其他的书籍中,中规中矩的介绍要怎么做,她更多的是用很简单的、真实发生的事情来总结。这本书是尹建莉老师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没有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相比其他书本书有以下特点:第一,本书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再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第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第三,本书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三、个人观点
接下来,我要跟大家分享下我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一些想法。
(一)家庭教育要如何实施
家庭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既古老又新潮的话题,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有家庭教育,但在现在社会,我们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超乎了常人的想象。很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于是就应运而生了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有一些各种补习班。我们不可以随便就说这些家长的做法究竟对了还是错了,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那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更好的爱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快乐成长的同时,我们的家长也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成长呢?
1.正确地爱孩子
什么是正确地爱孩子呢?让我告诉你明确的答案其实我也回答不出来,但我们可以从一些简单的例子中看出些什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从古至今,家长们爱自己的孩子,当然,这还不能说明当今社会的问题,现在的家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60、70年代出生的家长,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有着强烈的望子成龙期盼。因为他们婚育的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刚刚开始实行,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再加上一些家长自己受的教育不是很好,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了,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以期让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另一类是80后父母,他们中大多数虽然也望子成龙心切,但由于有许多前车之鉴,尤其受自己被家长逼迫学习的不愉快经历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元不同于上一代。他们一方面重视孩子的早教,注重学习能力等,同时也关注孩子的性格。品
[1]质、学习等得养成。针对第一类父母,我们可以来看一两个例子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中就提到过有家长向尹老师咨询过他的孩子不会写作文要怎么办的时候,尹老师给的建议是让孩子看看她所推荐的小说,可是小说一看完了,就急忙给孩子买了本中学生作文选。我不知道家长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本作文选对于孩子的作用究竟大不大,但家长确自己擅自决定就给孩子买了这本书,结果可想而知的,孩子肯定是看不下去的。看到这个例子,我不经想起了我小时候,我小的时候最讨厌写毛笔字,可是父母却总说:“这是为了我好。”然后就给我报名了。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每次写书法都带着很强烈的不满,到现在,我自己的字写得都不怎么样。从这两个例子我们看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有了兴趣,自然学习起来就会很快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人本主义心里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根本的目的,人本主义心里学士20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现代心理学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
[2]斯(O,Rogers)。依据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提出的学生是有需要的,学生的需要是其学习的原动力;以及罗杰斯提出的意义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参与学习目的、[3]学习内容、学习结果评价的决策。学生要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自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和需要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小或者他们不一定知道要怎么决定,但我希望我们的家长,可以给予孩子的是更多的信任和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我相信,这样让他们学习的过程更加愉快,收到的效果也会更加理想。我想第一类父母应该能够明白我们应该如何爱我们的孩子了。那第二类父母呢,也许在没有这本书之前或许是茫然的,但我相信,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里,他们可以找到答案的,因为这本书中不仅仅是对孩子学习的培养,还包括了对孩子品格、能力、以及该怎样去教都有涉及,那我们80后的父母就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打他们需要的东西,从而更好得教育他们的孩子。
说到正确爱孩子就不得不说想在存在的溺爱现象。什么是溺爱?溺爱就是家长对孩子过分关注、过度娇惯、放纵、保护,而阻碍了子女发展其独立生活能力的教育行为。而在我们现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特别是“421家庭的增多,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家长有更多的[4]精力和财力在子女教育上投资。关于这个话题,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其实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内容让我有很深的的触动:在第一章的第三个故事中,尹老师的圆圆在发生轻微的磕碰的时候,他们都不会过分地大惊小怪,尽量用轻松快乐的表情相对,让她觉得是很平常的事情,同时还教她善待对方。假如小板凳彭痛了她,他们绝对不会去打小板凳,而是轻轻地亲亲她的疼的地方,等她稍微好些了,就带着她一起去给小板凳揉揉疼。我想大部分的家长如果发生了类似的情况,都会去打小板凳,责怪板凳把孩子弄疼了。其实,包括我在内,在我还没有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也曾经这样做过,可是当我发现,我的侄女在以后发生了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去责怪对方,我就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对了,但那时的我还没想到很好的方法。不过,现在我知道要怎么做了。其实,家长这样做无疑是因为太娇惯孩子了,生怕自己孩子受一点点伤,但却由于家长这样的溺爱,让孩子在道德方面受到了一定的不好的影响。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著名教育论著《爱弥儿》中谈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时认为:人在开头的一刹那间,也就是尚处于天真春节时期所接受的感知,将对他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5]你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一件很小的事情都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在他身上发生的每一个细节都将会成为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因而,作为家长,我们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注意一些细节的事情,让孩子发展得更好些。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带给孩子的东西很多。在本书中,尹老师的女儿才五岁,就知道了其实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才五岁的孩子,就能明白,不管怎样的繁华都比不上全家人快快乐乐地在一起。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说:人若梦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
[6]个正常的生命。有爸爸、妈妈和孩子才能称为是一个家,所以家庭的完整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互帮互助互爱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夫妻之间为了一些小事争吵地面红耳赤对于孩子来说,也会过的很心惊胆战,但作为家长,总会有一些小矛盾,那就像尹老师说的一样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帮忙解决,我们不可以让用我们的观点来看小孩子,其实他们也有他们的是非观,他们在很多时候也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问题,不能说因为他的年纪小,或者家长觉得如果让孩子来解决会很没有面子而影响了孩子真正参与到我们的家庭建设中来。我想,良好的家庭氛围离不开爸爸妈妈和孩子三个人共同的努力,而良好的家庭氛围受益的也不仅仅是孩子,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会享受其中的好处。所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也是有很好的作用的。
其实还有很多方面来实施家庭教育,但我仅仅从我感触最深的两个方面来谈论了一下,我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这本书,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我们都可以去感受感受尹老师和圆圆之间的那种母女之间的沟通,和尹老师对圆圆的爱。
(二)阅读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探讨了家庭教育的实施条件后,我想跟大家探讨的是在书中,尹老师用了大量的笔墨来说的问题:阅读。我想大家都很奇怪,为什么在尹老师看来阅读是如此的重要,其实起初我也不太明白,但在看了书后,我似乎又明白了些什么。
最开始,尹老师是让圆圆阅读古诗,那个时候圆圆才4、5岁。我不知道现在的家长是怎样的,但我知道,我的侄女,才两岁的时候就开始被三字经了,这时候的她连字都说不清楚,但背起来却是朗朗上口,我不禁想,真的有用么?那首“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吧,可是我也是到了初一吧,才知道原来“曲项”是这两个字。我说实话,是不支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去背唐诗什么的,但如果是为了欣赏,或者说是家长想让孩子对古诗产生兴趣,那么也不要背古诗,因为一旦变成背古诗了,家长本来好的出发点就起了坏的效果了。当然,如果家长一开始就是为了攀比,那就更没有意义了。我个人认为,尹老师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也许就是让孩子去感受咱们古代诗人写这首诗的那种意境美,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那接下来呢,就是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要有所改变,我在尹老师的书中看到了大多数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都是否认的,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成绩,因为减少甚至杜绝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然而,他们都不知道课外阅读对孩子们来说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影响,但其作用不容小觑的。经典名著不但是厚重文明的积淀,更是优质的精神粮食,是人类社会基本价值的昭示者。它对成长中的孩子的审美情趣、价值判断、文学修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
[7]用,甚至直接影响一个人性格和人格的形成。在一开始看这本书的简介的时候,我看到尹
老师的女儿语文考了140分,我很诧异,但看完了正本书,我知道了,这不一个奇迹,这是一个长期阅读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圆圆在十多年中的阅读中增加了多少文学修养,再对比文中那些没有阅读,不爱阅读的孩子,我不得不在此说,阅读的魅力真的值得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当然了,阅读的培养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我觉得家长自己就要喜欢上阅读,以身作则,同时也要善于“诱惑”孩子更好地进行阅读。我在之前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最后呢,我想说的是,现在在小学,中学,甚至是高中那变了质的语文中的阅读。我记
得曾经有位作者,做了一套语文的试题卷,其中,阅读题就是他自己的文章,然而最后他发现自己都没有答对卷子上面的题目。我不得不说,我们对于这样的语文是该笑还是该哭呢?回忆我自己以前,我的的确确是最不喜欢做所谓的阅读理解的。但我却非常喜欢阅读理解的那一段段文字,因为,我觉得这给我又一次提供很好地阅读的机会。我们无力改变语文的试题模式,但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给孩子更多阅读的机会,让孩子学习语文变得更加快乐,而不是一听到语文,就觉得很煎熬。我还记得我大一的时候,我们的上大学语文,那个时候觉得语文才是真正的有趣。老师会让我们根据课文,自己理解其中的含义,然后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演绎。这无疑增加了我们对于语文学习的趣味性。那真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我个人认为,不管今后我们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都要让孩子所学的一切都带有更深的趣味性,让他们不再觉得枯燥和乏味。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是要真的要把妈妈和老师做一个比较。老师和妈妈对于孩子的作用来说是不一样。这本书的目的在与让更多的家长更好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方式以及误区,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时,这本书也有很多内容,而我仅仅是从我感触最深的两个方面来进行了探讨,我希望在看了我的读书报告以后,会有更多的人被吸引去看这本书。
让我们共同学习要怎样去做一个好的家长,好的老师。让我们用更好的方式去爱每一个孩子。
参考文献 [1] 郑建华“好妈妈”.是怎样炼成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畅销的背后[J].俱乐部,2010,08:41-42.[2] R.M.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3] 陈晶晶.运用网络电视媒体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4] 王月莲.儿童家庭教育中溺爱的危害分析与思考[J].科技文汇,2010,10:178.[5]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6] 傅佩荣.用什么浇灌心灵.[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6,9.[7] 库新红.因而导之“悦”而读之—浅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文学名著.[J].阅读与写作,2011,22:202
第二篇:我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我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转眼之间,女儿已经小学毕业,成为一名中学生。期间也看过不少关于家庭教育的书,我想不可能每个家长都成为教育专家,每个人成长经历都不可能被复制,朗朗只有一个,丁俊晖只有一个,而我们的孩子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圆圆的成长过程我们已无法在孩子身上重新来过,但书中的很多观点值得我们深思。虽然作者主张“不陪不管”,但我们一样能从中看出父母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工作中曾接受过一次培训,培训老师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老师说:“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句话在工作中适用,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同样适用。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是否真正用心了?
在这个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我们忙于生计,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却忽视了其实作为家长,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培养我们的孩子,最成功的事业是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最好的自己”。
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花儿一样,有的是玫瑰,有的是百合,有的是郁金香,她们之间没有可比性,所以我们不能总拿满分来衡量孩子的进步,孩子的成绩。有教育专家曾经做过相关的调查,在各行各业有成就的人,真正当年考高分的人并不多,反而是次高分的人占了多数,也许这也能证明优秀的孩子比优秀的分数更重要。一个自信、乐观、善良、懂爱的 孩子,在他以后的人生中会取得更多的“满分”。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
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爱有很多种方式,找到合适的方法爱自己的孩子,欣赏他,肯定他,鼓励他。有的人可能会说,有些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不是那么简单,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忍耐,学会坚持。
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三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报告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对一本书如此的喜欢了!刚开始还不以为然,因为孩子还小,经过同事们的强烈推荐,我开始看这本书,这一看,竟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事实上本书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
孩子只能成长一次,是不可逆转的。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就没有弥补的机会,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全程参与,妈妈更是当中最重要的一角。本书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在书中可以看到,她对女儿事何等用心,而她的教育手法又是何等自然无痕。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从这一章里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的一句话:“父母的爱都深如大海,但是质量有差别”,从“打针有些疼”、“不要捉弄小孩”、“给小板凳揉揉疼”、“像牛顿一样”我体会到了这个爱的差别与方式。
告诉孩子“打针有些疼”,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些,既能减轻痛苦,又能保护自己,也是激发了孩子的勇气,而绝不通过哄骗或是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我的孩子每次打针都是我和她爸爸摁着给打,孩子哭的歇斯底里,有时去打针,还没开始打,孩子一看到那场景就哭着要离开,看了本书的这个小故事我开始试着教育孩子,鼓励孩子。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坚强,再去打针时连打两针孩子都不带哭的,打针的医生直夸奖她,这使得她更加得意,每次聊天说起这事时她还会举起小胳膊说“我坚强”。孩子在生活细节上不精明,有“像牛顿一样”的毛病,只要不是大事,请允许他有这些毛病。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它的缺点。你看他总是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他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对小孩子这样,其实对初中生来说也一样。班里有些孩子的行为习惯比较差,有这么一个孩子,你在教室里时他老老实实的,你一走出教室他就变了个样,发出与他表面现象很不相符的一些怪音,课间打闹,打了小预备铃他还没有安静下来,多次被逮,多次劝说都没有效果,当然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好,所以对他有些头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干值日时很认真,我们班的卫生区是小操场,边上有块地板装裂了,砖头都跑了出来,这名同学就把地板砖搬起来放好,并且放的很整齐。通过此事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并利用班会的时间重点表扬了他,从此他各方面的表现有所转变,上课时适当的提问他,数学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次期末家长会上这名同学也受到了表扬,他的家长听到他在学校的表现很是欣慰。学会爱学生,学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其实每个孩子都很优秀。
二、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爱上某件事,他才能 把这个件事做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小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苦药,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样。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凡达不到目 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 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针对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 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先要爱上它。想想我们通常的做法都是多么愚蠢
另外我深有收获的是“开小卖部”游戏,其实就是孩子不停做“应用题”的过程。在游戏中孩子的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数学教育不要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干巴巴的计算来为难孩子。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在数学课上讲数线段的条数时,很多同学不明白怎么回事,于是我就把问题生活化,说公交车从惠民出发去滨州,假设中途要停靠三站,且各站距离不等,问有几种票价?同学们这节来了兴趣,纷纷动脑发言。最后找出规律,轻松解决问题。在讲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问题顺流逆流问题时,让同学亲身体会骑车从学校到家顺风逆风问题;讲合并同类项问题时,很多同学不是同类项就相加,就给他们举例子五只绵羊和六个桃子能相加吗?把问题生活情景化,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事就是大事
“睡觉不怕吵,学习不怕吵”这个观点也甚是赞同。无菌舱里培养不出体格健壮的人,靠消灭周围正常声音来成全学习的做法也没有道理。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备受打扰的孩子,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同样容易受到打扰,真正打扰他的不是那个声音,是他寻找声音的习惯。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家长不可能为孩子营造出每一种理想的生长条件。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就等于为他提供了能随身携带的好环境。
“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平时在家里,家长少看或不看电视,如果连家长们做起来都有难度,为什么要求孩子能做到呢?要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诱惑,而不是劝说孩子去抵抗诱惑;要用“人性”来体恤孩子,而不是用“神性”来要求孩子。现在的孩子上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稍有小动静就立刻被吸引过去,做作业时更是坐不住,吃点东西,上趟厕所,听会音乐等等,缺乏毅力与恒心。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时我强调,玩的时候痛快的玩,学时真正静下心来学,这样效果才佳效率才高,学习才不累。元旦搞活动,学生们看到我和英语老师去了,热情高涨,非得把刚才说的相声再说给我们听,说完后再上英语课,得到准许后,同学们的相声把我和英语老师逗乐了,同学们更是哈哈大笑,说完后接着上课,据英语老师说同学们上课一点也没受刚才影响,都积极的投入课堂上去。
“小小独行侠”章节中,强调了“给孩子机会,让他独立去做事”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种种机会留给孩子。爱孩子,就勇敢地放开手,让这个小小独行侠去“潇洒走天下”吧!班里的元旦活动也是班里的雪生自己组织的,把桌子拉开,留出空间表演节目,谁出场按顺序有条不紊,在以后班级管理中要多放手,让学生多参与,相信他们会做好!
四、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河流不可以是粉色的、上学前班、做暴力作业,看似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事实却是孩子的双腿在起跑线上就被捆得开始发麻了,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致命的。科学良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小小的身体像颗核弹头一样储备巨大的能量;而急功近利的教育却是把孩子造成一只花炮,只能炫目一时!我的孩子经常在爬在窗台看星星,那天天不是很好,星星不是很亮,我孩子说,星星没电了让爸爸给它充充电吧,小妮一出口,我就觉得惊讶,孩子的思维是多么的具有创造性,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的天性给磨灭了。把课堂还给孩子,上课多让孩子发言,鼓励孩子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你会发现孩子的想法很巧妙,解题方法有时比我们老师的方法都好,都简便。
是的,童年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同样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个有心的小伙夫可以成为一名高级厨师,一个有心的妈妈也可以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哪个孩子不需要有教育教养的的父母呢?现在社会上的普遍情况则恰恰相反,家长们对孩子用心了,但用的不是地方,主要以管教为主,处处充满痕迹慎重的干涉,儿童所体会到的多是强制力,而不是教育。如果这本书能让家长和教师们看到,面对孩子时如何“有心”,教育孩子时如何“无痕”,那么就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事了。
以上是我阅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文后的收获。其实读完整本书,感触良多,我深深感到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都不应有任何功利思想。功利心太强,其实是自私的极端表现,嘴上总是说这都是为你好等冠冕堂皇的话,难道真的是为孩子好吗?不一定吧!站在孩子的角度,真正为孩子的将来好好想想,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第四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拿到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如拿到了一件法宝,恨不得一口气吃透里面的“秘笈”,多么希望能让我“修炼”成为一位好妈妈、好老师。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书中作者女儿圆圆小时候“打针有些疼”的实例告诉我:
1.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2.儿童应该从小学会理性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不仅能缓解痛苦,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3.每天都采用哄骗、威吓、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打针。针扎到那些孩子的身上,好像比别人多痛多少倍似的。家长的做法不但放大了孩子的痛苦,也没有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
4.看来,告诉孩子“打针有些痛”,教会孩子在困难面前从容镇定些,既能减轻痛苦,又能保护自己。
父母之爱都是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决定质量的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说到自己家宝宝打预防接种这件事,呵„„惭愧!
向这位智慧、细心的妈妈看齐、学习!
Arlene
2011-10-12
第五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无意在网上看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觉得这是一本优秀的教育书籍,买下后一口气就看完了,看着看着,时常被其中篇篇短文中的通篇贯穿的育儿智慧所打动,也常常陷入我儿时经历的各式各样有利或是有害的“老式教育”中。每篇短文都值得家长和老师所深思和反省,它颠覆了许多根身蒂固教育理念。
每个女人天生下来都可以做“妈妈”,但是否能做一个好妈妈是需要学习的。套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世界上没有坏妈妈,只有懒妈妈。
今天从这篇短文开始《河流可以是粉色的》,这篇文章讲的是圆圆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上幼儿园时选择了一个学画画的特长班。有一次老师留了一幅作业,要求画小朋友们在草地上玩耍的画面,并承诺选出画的优秀作品放到幼儿园长廊里展览一段时间。画家之后圆圆用彩笔画的非常用心,甚至连吃饭都不愿意停下来。画出来的画面非常的漂亮,红红的太阳,绿色的草地、蓝色的云,上面有几个玩耍的小朋友,旁边还有一条“粉色的河流”,为了表示出是河流还画了几只鱼儿。画完了,她的妈妈表扬她画的非常的漂亮,并问她河流为什么要画成粉色的?圆圆说因为她觉得粉色特别的漂亮,就画了。这幅令圆圆非常引以为傲的图画结果没有被幼儿园老师选中,原因就是“河流不能是粉色的,应该画成蓝色的;白云也不能是蓝色的”。圆圆回家后把这个原因跟她的妈妈说了,并问妈妈“河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的妈妈从自来水里接了一碗水让圆圆说是什么颜色的,圆圆说是白色的。然后妈妈又把水放到了一个红桶中,让圆圆看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答不出来。妈妈把水一边倒出来一边让她分辨是什么颜色的。她的妈妈说对,水流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的。那没有颜色的水应该用什么颜色的彩笔来表示呢......如果要求我们要画的准确无误,就永远找不出一根可以画出河流的笔。妈妈接着说了,一幅画只有好看不好看,没有对于错。你可以运用任何大胆的颜色,只要你喜欢,河流可以是粉色的,只要你喜欢,你可以用任何的颜色!——圆圆妈妈企图用这种观念来影响圆圆,呵护她的想像力,却没有能力带着弱小的孩子一起去迎接中国当前教育中的束缚及桎梏的东西。中国教育中这种条条框框的方式禁固了孩子们许多灵光突现的想象力,甚至抹杀了他们敢于去想像和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及喜好的能力。
是啊,想想自己小的时候,每次画画老师都是以画的像或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以致于我幼小的心灵中只认为画画就要画的像,不知道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会用画笔来表达我心中想象着的东西了,只会照着某物,用我稚嫩的画笔尽量把它画到最像。是什么扼杀了我还是孩童时本应丰富多彩、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恐怕就是当代教育中的那请所谓的“应该”和“不该”吧。
我们无力和宏观的教育做斗争,只能尽量的做好身为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好好保护孩子幼小、奇妙的心理世界吧!
在朋友聚会时,好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教育方面的书。关于这方面的书我看了很多,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作为年轻的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不能将书中的道理应用在实际当中,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良教育方法,自己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所以对于教自己的孩子一直是有压力的,旁人都说你们有专业知识、有时间、有经验、怎会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呢?可又有几个当老师的能拍着胸脯
说自己能有十足的把握教好自己的孩子呢?而通过在平时的工作经历还有面对那么多孩子和家长后,我更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素质和态度几乎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这本书的作者真是写得太好了,对我们这些年轻妈妈很有帮助,真是给
我好好得上了一课,受益匪浅!
这本书,作者尹建莉,是一位从事教育工作16年的老师,书中对中国的教育方面的问题分析得较多,让人更加明确父母的教育更为重要,不过说真的,这位妈妈度的掌握还不是一般的好,普通人很难达成。读这本书后让我有许多顿悟和醒悟,其中感受最深的几个观点是: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地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说得真的太好了,在实践中我也发现,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这样的行为往往会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远!同时家庭阅读最大的敌人就是——电视;而家长绝不可以采用强行关电视的方法来让孩子读书。在看电视的规定上,作者建议不规定时间,只规定看哪几个节目较好,这样比较好掌控。规定一旦定出就要执行,父母首先不做破坏者,也要少看电视,抽时间看些书,这对孩子是无言的教育。
作者提到“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可能遇到“坏同学”,家长如果出面,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去报复。”是的,爱孩子,就帮他创造一个和谐的局面,不要给他制造麻烦。作为班主任,我是深有体会,许多家长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要么就是将问题复杂化:对方的家长、老师、校领导,甚至还有电视台,有的就将问题夸大化;而都忽略了问题的中心是孩子,作者就用了她处理女儿和一个调皮男孩的矛盾的例子给我们做出了正确的示范。
同时作者提出要教孩子善待“对手”。例如当孩子不小心撞到小板凳后,应该先安慰孩子,当安慰得稍好一些时,再像对待她一样,带着她给小板凳揉揉痛,告诉小板凳“马上就不痛了”。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她的对立面,成为“加害”她的坏蛋,还能作为朋友分担痛苦,并让她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书中提到“暴力教育能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的确,深有感触的觉得打骂是教育中最坏的办法,这种野蛮的教育方式其实完全没有任何“教育”要素,它只是让父母出口恶气!
如果我们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从不去虔诚地思考,不去理性地处理,只是凭性情做事,一遇到问题就着急,一着急就发脾气,这只能说明你是个任性的家长。一个任性的家长,怎么可能不培养出一个任性的孩子呢?可以说,致使儿童无法养成好习惯的“最有效方法”
就是:命令、唠叨和指责。所以当家长责怪孩子某个习惯不好时,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同时书中还有许多观点值得深思例如:“母亲对生命的热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这两种态度都对孩子的整个人格有很深的影响。”“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以上是我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一些认识和想法。我觉得这收获不仅仅是具体方法上的收获,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反思。一个如此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作者把自己的育儿经验无私地奉献给我们这些读者,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到如何去做才能最好得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做个聪明的好孩子!在这里,我衷心得感谢作者给了我们年轻妈妈这个机会,学习到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
第一次看完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忍不住又翻阅了一次。无论是以妈妈的角度还是老师的角度阅读这本书,都受益匪浅。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一开始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看到了这个引。前言有一段话也很吸引人: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这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每读完一篇,我都会马上对照一下我自己,发现我自己原来也在用着锄头一样的工具在雕琢着自己手里的玉,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只不过用的次数多少而已。
有几个章节我更是看到了一个教育专家的教子方法,例如:不写暴力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替孩子写作业等等,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乱套的东西,在教育专家的笔下却是那么的自然合理。不得不让我佩服真正的教育的力量不是强硬而是方法。
另外作者十分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书的第二章几乎都在讲早期阅读的,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方法,到阅读给学习带来的好处,阐述得很详细,并且举了很多的实例。用作者的话说,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书中的很多做法是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因此具备可操作性。并且,作者对现行的教育弊病做了大胆的批评,观
点鲜明。对于读者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家长常见的做法皆然相背的逆向思维:“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觉得不可思议。细细揣摩后,才有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顿悟。
中心小学一年级(6)班:陈伯威(家长:洪巧莎)
本学期初,第一次去开家长会时,学校向广大家长推荐了教育专家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我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又是一本类似我以前看过社会上流行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书,那种口号式的、群体无意识的东西不合我孩子的“胃口”„„只因,家庭环境的特殊因素,也波及到孩子的健康心理,使他的个性变得倔强,也不爱学习。几年来,我也尝试咨询心理教育专家,也参阅一些育儿知识,按部就班的对孩子进行着各方面的辅导教育,可孩子并没因此有所改变,而我由于自身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事等客观现实不时的影响情绪,也慢慢对这些教育方法失去信心,难以做到持之以恒,认为这些关于教育方面的书,里面的教育方法是因人而异,而并不是人人适用„„所以,当初我去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纯粹是觉得这书是学校推荐购买、阅读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心得
---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这本书的引,我开始有点被这本书吸引,有一大部分原因在于看到了这个引。当读到前言里的一段话:“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反思自己是否也在用锄头一样的工具在雕琢着自己手里的玉?
每读一篇短文,都带给我不小的震撼,有几个章节更是让我看到,作者颠覆了许多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的教子方法,例如:不写暴力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替孩子写作业等等,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乱套的东西,在作者笔下却是那么的自然合理,不得不让我佩服,真正的教育的力量不是强硬,而是方法。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就以发火、批评、惩罚等方式来对待孩子。然而,却没有意识到,我们这样的做法只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对于他们改正错误也许有一些帮助,但是,也可能离让孩子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管理却走得更远了。而书中,这位作者妈妈对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是那么用心,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她对女儿的理解和尊重,更是懂得用一个个巧妙的方法来促进女儿的成长。当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便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确实走了些许弯路,也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现代家庭教育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父亲总是以种种借口为由,从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如果父亲也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因为,家庭教育绝不单纯是母亲的事!在书中我除了看到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还看到了一位同样伟大的父亲。尽管对此书中着墨不多,但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有一位好丈夫,孩子有一位好父亲。他很好地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积极配合妻子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当自己有错时愿意低头向孩子认错---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值得所有爸爸学习。
书中有句话“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 确实如此!通过作者多方面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方式,使我深受启发。其实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是一种教育!关键是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
虽然这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也再次地证明了,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中心小学一年级(6)班:陈伯威(家长:洪巧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