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讲座稿:优秀是训练出来的

时间:2019-05-12 03:52: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孩子的讲座稿:优秀是训练出来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孩子的讲座稿:优秀是训练出来的》。

第一篇:教育孩子的讲座稿:优秀是训练出来的

教育孩子的讲座稿:优秀是训练出来的(笔记整理稿)

(根据曲艳婷老师讲课记录,未经本人审阅)

第一部分 引言

如何才能引导孩子正确做事呢?是管理他?还是教育他?管和教都很重要,但都不是根本方法。重要的,是训练。

举个例子:有一家的一个小孩子六个月的时候长牙,牙齿容易痒,而爷爷就让他把手伸到嘴里,止住了牙痒的毛病,但孩子学会了咬人。怎么办呢?妈妈想了个办法,每次孩子咬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揪孩子的头发,孩子一松口她就松手。久而久之,会让孩子感觉到一咬人头就疼,这种做法就叫训练。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讲道理不明白,长大就知道了。“树大自然直”嘛。但实际上,“树大自然直”是安慰人的话,并不是真理,否则社会上不会有这么多坏人了。不能等到孩子懂得道理的时候再管教,因为优秀是训练出来的。

今天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要训练?训练什么?怎样训练?

第二部分 为什么要训练(训练的意义)

第一,训练不仅是让孩子知道,更是让他去做到。这是训练和教育的最大不同,教育是让孩子知道,而训练不仅让他知道,更是让他去做。比如:回家后应该写作业,不应该看电视,应该洗脚洗袜子,孩子们都知道应该这样做,但很多人做不到。而训练就是让他们做到。

第二,让孩子掌握实际运用知识的技能。教育是给知识,训练是给技能。例如:游泳,光教育不训练只是纸上谈兵。

第三,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通过训练,让孩子懂得在自己的个性中有些东西是需要克服的,有些是需要倡导的。

第三部分 训练什么内容

(一)陶铸品格

1、遵守规则

首先要做到遵守规则。很多人认为中国孩子太听话,缺少创造性,还常以国外教育为例子说明。但我个人不赞同这一说法,我们要求孩子自由是正常的,但应该平等对待其他孩子,比如有的孩子想学习,有的孩子想大声唱歌,怎么办?毫无界限的自由会让每个人都失去自由。训练孩子遵守规则并不是限制自由,而是让他懂得尊重规则。

如果孩子没有规则意识,生活在集体中是很痛苦的。从小在家里不服从父母,在学校不服从老师,长大后在单位就会不服从管理--每个单位都会有这样的人。前几年,省教育厅组织到澳大利亚学习参观,当地课堂是自由度很高的学堂,大纲是国家定的,但教材内容由老师选择,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可坐可站,但有一个前提,不能影响他人。影响了他人,老师会把他和桌子搬到外面去。如果没有秩序的话大家是不会正常学习的,必须要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

当我们训练孩子们服从的时候,他会试探、挑战我们的权威。

讲一下三个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的本性,要求满足一切本能的驱动力,按照快乐原则行驶;

自我是现实原则,代表着理性和机制,具有防卫职能。

超我是至善原则,指导着自我,监督着本我。

如果一个人本我成分占主要地位,会比较自私;如果超我成分占主要地位,会很高尚,但偏于迂腐。

举个例子:一个人又饿又渴,身上只有钱却无饭无水,在路边发现萝卜地,主人不在。这时,本我会告诉我不管其他的,拔出来就吃;而超我告诉我萝卜是别人的,坚决不能吃;而自我会告诉我先吃了,再在原地等着主人把钱给他,或把钱留下原地。

本我多是本性,而超我,关键来自父母的道德教育。

2、礼貌待人

(1)关心他人。有些人会注意别人的感受,很关心别人,所以礼貌并不仅仅是鞠躬问好,其实是帮助别人感受到自尊,也就是为别人着想。

同理心: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能力。

(2)学会请求。孩子常会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但不会请求,这需要在家训练。比如:孩子说我要喝水,可以让他说“妈妈,请你帮我倒一杯水好吗?”很快孩子就会知道如何请求。这一原理同样可以运用到孩子插嘴上。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爱表达,但很难做到倾听,尤其是别人说话的时候容易插嘴,一定要让他用对的方法来表达他的需要,告诉他不要插嘴,如果确实需要插嘴时要先说:“不好意思,打断一下。”

(3)懂得感恩。如果一个人认为别人为他干什么都是应该的,如果别人不帮他,就会有怨气,这就是不懂得感恩。举个例子:一次美术课时,一个孩子气得浑身颤抖着找老师,说同桌不给他水彩笔用,老师以为是同桌拿了他的笔,后来调查才知道是这个小孩忘了带水彩笔,而同桌不借给他。同桌的行为固然不好,但这个小孩为什么会如此生气呢?因为他觉得自己没带、同桌借他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其实也是不懂得感恩的表现。

如何训练孩子的感恩心呢,很简单,只要我们常对孩子说谢谢,孩子也会将之作为内心的情感。

(4)自我控制。孩子和大人一样,有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这时他们说话会很没有条理,而我们通常的处理方式反而会使孩子情绪更加激动,因为我们要么是想制止孩子,要么是想教育孩子。正确的方法呢?

我们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发脾气,也不要盲目教育。而应先了解情况,而了解情况的方式也要温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么不高兴?”

如果你发脾气,他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用发脾气来发泄,因为他看到的榜样是这样的。

当你清楚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不要急于讲道理、训斥他,让他知道我们是在了解他哭闹的原因,而不是在责怪他。只有接纳他的情绪,才能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他,情绪是正常的,而哭出来或喊出来是释放情绪的方式。

所以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先想办法让他发泄出来,然后再慢慢教育引导他,但要注意,发泄情绪以不影响别人为前提。

(5)承担责任。如果孩子实在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一定要让他承担情绪的后果,即承担责任。有些孩子常会出现不能控制的情绪,例:我曾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孩子划破小区的所有汽车。家长没有批评他,而是带着孩子到每家每户去道歉并理赔,让孩子在今后再做事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莽撞。

而如果当时狠狠批评孩子呢?批评其实只是家长出自己气的方式,这会减少孩子的自责感,他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你的批评抵消了他的错误。这样就起到了反作用。

有时候大人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会帮助孩子承担或推脱做错事的后果。在心理学来说,人都有保护自己的归因,包括内归因和外归因,内归因是找自己的责任,外归因是把责任归结为别人。我们如果常帮助孩子找外归因会教育孩子逃避责任。

我们要教给孩子的,其实是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直面困难。

真正勇敢的人不是什么都不怕的人,他会害怕很多东西,但不会让害怕控制自己。通常来说,害怕有三种:

一是合理的害怕。比如害怕高处的东西掉出来,害怕触电等等,这是很正常的。

二是想象出的害怕。如害怕鬼。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问题的,往往是看到的场景,正确的是不让他们看到。

三是不合理的害怕。如怕黑、怕跟别人接触,这些是不合理的,应该怎么做呢?正确方法是,他怕什么我们就带他感受什么。让他知道面对的时候就不会再害怕。例:一个孩子修牙,她害怕。妈妈告诉他:第一,如果不修,将来会更重;第二,修会有点痛,可能还会流点血,但可以忍受。这样孩子会接受,在以后也就不会有这样的困难。

(二)学会交往

1、父母与孩子的交往。不要浪费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要学会和孩子玩,有意义的玩。

动静结合的玩。内向的多动,外向的多静。

有创造力的玩。比如逛超市,可以借机告诉他认识字或者数学之类的,培养他挑选商品的意识。会让孩子把不喜欢的事变成喜欢的。

正确对待电脑和电视。大人看孩子会累,通常会让电脑或电视替我们“看”会孩子,但孩子自制力差,容易没有节制。这种情况下可以讲点规矩,“家庭的电脑一定不要放在卧室,最好是在客厅,让上网处于监督的状态,避免不良网站或沉溺网站。”

2、孩子和小伙伴的交往

我们不仅要和孩子做朋友,而且要帮助孩子找朋友,关注他的人际交往。伙伴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先看一个来自网络的小笑话:

美国:想打谁就打谁

英国:美国打谁我打谁

俄罗斯:谁骂我我打谁

法国:谁打我我打谁

日本:谁打我我让美国打谁

中国:谁打我我骂谁。

如果把上面的国家换成孩子,希望孩子像哪个国家呢?正确的思路是:上面哪个国家也不学。因为再强大的国家打仗都会死人、都会有损失的。能零损失的人是不参与战争的人,就是不打架的人。

所以理想的孩子交往方式是:我不打人,但也不让人打。先学习一下黄金规则。

黄金规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遵守黄金规则的人多是不打架的人。

而通常会有反黄金规则:“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必须对我怎样。”“我都没打他,他怎么来打我?”这思路貌似合理,但问题极大。

根据教学的经验,学校经常会有孩子觉得自己被欺负,绝大多数情况下两个孩子打架时,每个孩子都认为自己是有理、是受委屈的一方,都认为是对方先动手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是反黄金规则起作用。

很多时候,矛盾的原因多不是有意识的,多是无意中冒犯别人,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冒犯了别人。比如:一个同学无意中碰掉别人的书,自己还不知道。而根据反黄金规则,对方学生认为自己被欺负了,于是就再欺负回去,而碰书的这个同学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当然也会以为自己也受了欺负--矛盾就发生了。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怎么做呢?

一是宽容处之,这并不是说让自己甘受委屈,而是认识到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没必要去计较。处理事情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用一颗友爱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你会收获更多的爱与尊敬。

举个例子:学校里的一个真事,一个孩子不小心被别的孩子划伤了,伤得很严重,老师和闯祸孩子都很害怕,而受伤孩子的家长却非常大度宽容,完全没有责怪闯祸的孩子,这样一来,以后老师会较多关注孩子,也会让孩子赢得很多的朋友。

如果反过来呢?家长找闯祸孩子或家长发泄一通,会让老师以后在对待自己孩子时特别尴尬,也会让别的孩子远离自己的孩子,得不偿失。

二是分析一下,他为什么惹我?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每个群体中总会有这么几个常欺负人的孩子,但更需要注意的,通常会让我们忽视的是,这些人欺负的对象并不是其他所有同学,通常是特定的少数几个人,这些孩子可能有的邋遢而孤僻,有的男孩可能娘娘腔,更多的是被一挑逗就上火的孩子,因为能在欺负这些人身上找到乐趣,而理性的孩子多不会被欺负。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总是被欺负,在找老师的同时,还要想想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是被欺负的对象?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三是别动手。任何时候下都不要动手。

孩子养成的处事方式,会随着他们长大。我们不知道明天孩子会遇到什么,但教给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给他们应对困难的力量。

(三)动手做事

训练孩子做事,不是只叫他做,而是带着他一起做。比如洗衣服或洗碗,如果让他自己洗,肯定洗不干净,这会影响他的积极性。

不需要细讲。父母能做的事,都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

第四部分 怎样训练

1、有计划。训练一定要有一个计划,而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了再来纠正他。打不是办法,纠正也不是办法。

第一步,提前告诉他怎样做事是正确的第二步,用各种方法来对正确的行为加以强化。但很多家长多是对错误的行为进行了强化。如:晚饭后通常家长各干各的事,这时孩子就会做错误的事情时以引起父母的注意力,也确实引起了父母的注意力,这其实是对他做不好事件的强化。

2、不动怒。

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在做错事时,他其实自己是知道的。例如:我们开车违章,我们其实也知道自己违章,这时交警怎么做呢?他不会生气,只会敬个礼然后罚款。孩子其实也是这样。我们所做的应该是交警的角色,要让孩子承担错事的结果。

如果你不发脾气,所有的事只是孩子和事件本身的关系,而你一发脾气,就会演变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3、不逃避。

先制止,制止不了那就面对他,让他自己感受带来的后果。如果不想让孩子动什么东西,就把这东西放在容易动到的地方训练他。

当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面对……比如,马路上碰车,触电等。但可以用别的方式告诉他。

4、一致性。

自己要一致,要有原则。特别是不能随自己的心情。比如:赌博,很多人不是好赌,而是他体验过赢的感觉,想再体验这样的感觉。孩子其实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家长们始终要保持一致。

5、要彻底。

不能一次通过或者外在表现通过了就可以,而是要训练他的意念。半途而废的训练,比没有训练更糟糕。

6、奖励和批评

内在的自我鼓励,是一种最重要的鼓励。孩子还没有这方面的自我鼓励,我们可以从外部来表扬。

要学会用语言来表扬孩子:描述你所看见的,描述你的感受,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成一个词。

要学会把孩子的正确行为上升到一种品质,用品质来激励孩子更好的表现。但千万不要反过来用,当孩子做错的时候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和品质挂勾。

用表情动作来奖励。如拥抱等。

用特别的活动来奖励。三口人一起来做个活动,一起去旅游等。

自制作小奖状等。

7、制止与批评

再一次提醒在座的家长--一定不要动怒。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要握着他的手,让他感受到妈妈批评的是他做的这件事情,而不是不爱他。

第五部分 结语

最后提醒,不是事事都可以训练。比如尿床,比如逼他学没有天赋或兴趣的东西。

训练孩子真的很难,但今天开始永远比明天早一天。现在不训练他,那他的将来就会比今天遇到更多的挫折。

需要训练的不仅是孩子,还是家长和爱人。

坚持下去,训练一定会有改变。

(讲座结束,此处有掌声。)

补充主持人最后的三点总结:

第一,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第二,家长对孩子不仅要投入金钱,还要投入时间。

第三,我们所要做的是陪伴、指导。我们要陪伴孩子成长,发现错误的时候我们是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成长,而不应该是批评、评价、指责孩子,要思考错误背后的原因,陪伴孩子一块体验和成长。

第二篇:读后感——优秀是训练出来的

《优秀是训练出来的》读后感

在朋友们的极力推荐下,我有幸拜读了刘志雄先生的这本著作。虽然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家长,但是对在教育教学的路上刚刚起步的我受益匪浅。这两年自己也读过不少教育类的书籍,但很多书都只讲原则,这本书则大半是训练的实力,告诉我们如何成功地训练孩子,虽然不能依法炮制,但是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从“小”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性,也在教育教学方面提供了我很多可行的途径或思路。

这本书的绪论中首先探讨了四种类型的父母,即疏忽性、放任型、独裁型和权威性。而这本书的目的则是希望我们能成为权威性的父母或老师。紧随其后,从“需要和想要”、“主权争夺“、“谁更聪明”这几个方面阐述分析了孩子的本性,以让父母或老师先清楚教育对象的特点。

虽然本书的题目貌似着重于如何去训导孩子,但是作者均是在实例中告诉父母或老师应怎么做。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主要阐述了作为教育者应该持有的基本观念:我们的责任、以爱做基础、不可发脾气、培养自制力、态度要非常柔和、要尊重孩子、要有喜乐。在这一章的开始,作者通过醒目的文字——“人不制伏自己的新,好像毁坏的城垣没有墙垣;好气的人挑起争端,暴怒的人多多犯罪”,告诉我们一旦发怒,就是失去了管教孩子的权力和资格,而这时候的管教也是徒劳无益。本章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作者对“爱与管教”的观点。书中引用了圣经启示录三章19节:“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也就是做老师、父母的,要管教、训练孩子,必须以“爱”作为出发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还一定要清楚地让他知道你对他的爱。这也让我想起圣经中的一句话:“恨能挑起一切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作者在第二章中介绍了“训练的意义”,第三章则告诉大家“训练的基本原则”。在第三章中刘志雄先生详细阐述了在训练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需要父母或老师先理解、谨记,以防给孩子带来伤害。这些原则包括“训练服从”、“训练的力量”、“不能训练的事”、“不要逃避的问题”、“父母要一致”、“自己要一致”、“爱是最高明的训练方法”、“鼓励不是贿赂、利诱”、“过简朴的生活”。本章中,作者对“培养坚强的意志,而非摧毁意志”的阐述带给我很多的思考。他在说中真诚地写道“虽然我们做父母的真的很喜欢孩子听话,但我们必须知道,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很听话是很可怕的事,那表示他是一个没有意志的人。把孩子训练成没有主见及看法的人也是失败的”,明确了我们训练孩子的目的应该是使他有一个坚强的意志,而且这个坚强的意志是用在做正确的事情上。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刘志雄老师则从具体的训练实例出发,逐一详细地阐述了在十一项具体事件上如何引导孩子——“玩得爽”、“吃得香”、“睡得甜”、“信仰”、“读书”、“自我控

制”、“工作”、“关于礼貌”、“怎样面对惧怕”、“诚信”、“信实”。这些详实、具体的例子与作者的智慧融为一体,引导着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这一年半的教育过程,又庆幸但也有懊悔,正如作者所提醒读者的那样“不从小训练孩子,你的下半辈子要花更多的经历、时间弥补错误”,能接触到这样一本书,无论是对我的工作还是将来履行教育儿女的责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篇:执行力是如何训练出来的?范文

执行力是如何训练出来的?

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233天你是不是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有很多想要实现的目标,但是从来没有完成和实现过。其实,大部分人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我阅读《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这本书的几点心得。

1、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一旦我们承诺要完成一个目标,就不能有任何的借口,必须去完成它。也就是说,你只能向前,不断地去消除前进路上的障碍。是否拥有执行力,也是实干家和梦想家的唯一区别。

2、相信目标是正确的当我们坚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是正确的事情,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就拥有了势不可挡的力量。比如,我每天写一篇文章打造个人品牌,我相信这是有价值且正确的事情,我也相信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什么?因为...别人能,我也能。

3、尽快行动很多人有天赋、有能力、有资源,但是没有执行力。特别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我们总是想着会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而不敢向前迈出一步。事实上,面对众多的选择,只有足够好,永远没有最好。所以,重要的是开始行动,否则我们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在原地。

4、边干边学开始时,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问题的解决答案,也没有必要知道我认为自己需要知道的所有东西。正确的做法是,边干边学,遇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就像我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写,但是写着写着就比较熟练了。

5、回顾自己的成就当我们信心不足的时候,就可以回顾自己以前的成就,比如别人对我们的赞美和鼓励,这也是从过去获取力量的方法。比如,我么动力写文章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别人夸我文章写的好,以及对他们很有帮助的画面。

6、设定最后期限最后期限,就像一条鞭子,不断地驱赶着我们,迫使我们采取行动。比如,我每天12点以前要写出一篇文章,那我就必须10点以前看完一本书,这就大大地提高了我的行动力和效率。好了,看了这篇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

第四篇: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

很多人一提到执行力,都会举这样的例子。世界上有三大组织的执行力是最强的:一是家庭。小华的爸爸让小华去为他买包烟,小华不愿意去。“干嘛让我去买?”爸爸说:“我是爸爸。”小华马上就去了。家庭这个组织有执行力。二是黑社会。老大说:“兄弟们,给我砍他!”一群黑衣人抡刀就上,有执行力。

三是军队。司令员命令:“张团长,命令你团在三小时内攻下制高点。”“是!保证完成任务!”军队的执行力最强。然后会说:家庭的组织太小,黑社会不是正道,我们要向解放军学习执行力。问题是军队的执行力是讲出来的吗?是军长、司令员、政委每天站在官兵面前演讲,讲出来的吗?

二十多年的军队生活,让我深深地体验到:军队的执行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一步一动练出来的,是实战演习练出来的。强大的执行力来源于严格的训练,是严格的训练使官兵令行禁止的行为变成了习惯。

执行力训练的关键是让员工拿到强大执行力团队的体验。

我们是如何学会骑自行车、游泳、开车、打麻将的?这些项目如果我们不愿意亲自投入到活动中,我们是否能学会呢?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已经明白了事情应该怎么做,但不等于我们掌握了相应的能力与技术。执行力也是一样,也许我们早就明白了什么是执行力或什么样的团队才算有执行力,但如果我们没有锻炼我们的团队成员,使他们拿到执行力的体验,我们就很难让团队的执行力有快速的提升。所以,训练执行力的关键是让团队成员投入到训练中去体验,只有团队成员有了强大执行力的体验,才能学会和掌握执行过程中需要的能力和技术,从而在工作中发挥得更好。比如执行力的几个核心要素的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充满激情的快速反应、共赢心态、选择的能力、信任的勇气、敢于承诺、不断迎接挑战创造可能性、乐于付出、欣赏与包容等。

第五篇: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读后感

读《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有感

最近通过厂里组织的读书活动,我认真阅读了一本可以重燃工作激情、改变拖延恶习、实现自我突破的梦想工具书——《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读了这本书后,我感触颇多,以下是我自己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解释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和个人目标,你与自己达成的一种内心约定。这种约定是一种坚定不移的自我承诺,为了实现它,你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执行力是一个骑行过程,它可以使你和自行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骑行过程中,你可能不止一次地摔倒,爬坡上山可能非常吃力,顺坡下山可能非常危险。你还可能遇到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不得不绕路行驶。但是,有两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其一,你将越来越靠近自己希望的目标;其二,当你往前蹬时你有时候会产生一种“飞翔”的感觉。

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什么动力才能让你越过这道障碍呢?动力有两个:自信和更多的自信。要建立信心,你首先必须拥有强大的信仰,而信仰是相信你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对于自己的信念,我们绝对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欺骗。如果你内心深处非常不情愿,你是不可能让自己真正相信并决心实现某些目标的。你必须真正渴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说,获得成功的动力不是需求,而是渴望。

通过了解具体活动与你的兴趣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可以最有效地认识你目标计划中信念的本质情况,想要分析自己是否真正喜欢某个计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这个计划划分成最小的组成部分。然后,首先询问自己是不是喜欢每一个具体工作环节,为什么喜欢。当你从事这项计划之后,你的真实感受如何?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左右摇摆,这并不是代表没有观点;相反,他们很有思想,很有天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然而,如果我们总是在每一个问题上跳来跳去不能下定决心,不能采取实际行动,这种才能有害无益。那么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呢?比如当你走到一个交叉路口,似乎每一条路都让你感兴趣时,不要一直站在那里苦苦冥想哪条路才是最佳选择,这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拥有执行力的人知道,所谓“最佳选择”是根本不存在的。面对众多选择的可能,人们应该以“足够好”位决策标准,而不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所谓的“最好”。具有执行力的人都坚信,重要的不是想法,而是行动,将任何有价值的想法付诸实施的行动。想法犹如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图片,充其量只能让你饱饱眼福而已。只有亲自去做,你才能真正享受它的美味,提高自己的厨艺,并在餐桌上得到他人的嘉许。每条路上都存在着“好”和“不太好”的东西,你选择哪条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选定一个方向,行动起来。你不仅可以适应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现实环境,还可以用这种或那种方式留下自己的足迹。但是,如果你总是梭巡不前,哪里都去不了,什么有价值的足迹都不会留下。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逆境,那么在贯彻执行你的目标计划时,你没有必要完全知道你认为需要知道的所有东西,因为这是一个边干边学的过程。将你的想法分解成一系列具体问题,并一次只解决一个。必要时,你应该像一位空手道高手那样对内心动摇军心的恐惧或怀疑通打一番。当你对内心的恐惧怒目而视时,它就会像一条疯狂咆哮的恶犬受到痛击一样,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跑掉。

做善于分解目标的高效能人士,如果你认为自己不能腾出时间,请牢记,每一个时间段的具体运用都是你选择的结果。重新详细审查评估一天中的各种活动安排,确定对哪些活动说“是”,对哪些活动说“不”。其实,实施任何一项计划并不比我们生活中处理其他工作困难多少。实施计划的方法与我们处理大部分日常工作所采取的策略是一样的: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当前一刻需要做哪些工作。然后,具体实施。

如何在疲乏中保持战斗力?确保执行力无须精力多么旺盛,即使最小规模的行动也会产生效果,确保你不断进步;每次只走一小步,不断坚持下去,目标就一定会实现。因为贯彻执行力并不是赛跑,花多少时间实现目标并不重要。如果你发现你对自己所做和所思考的每一件事情都犹豫再三,拿不定主意,你就应该采取具体的行动,消除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

通过阅读本书,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了解到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较高的执行力,同样作为一个部门要圆满工作任务,也必须具备较高的执行力,而作为一名企业的普通员工,我要更加热爱本职工作,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训练,提高自身执行力,提高自身素质。正如本书作者在最后所说的那样:“拥有执行力的人永远不会失败。”

下载教育孩子的讲座稿:优秀是训练出来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孩子的讲座稿:优秀是训练出来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孩子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孩子教育讲座心得体会1上周四,儿子所在的小学组织了一场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了北京关工委的专家讲课,虽然讲座时间并不长,但我受益匪浅,有几点体会:一、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

    孩子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最关心也是最困惑的一个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孩子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孩子教育讲座心得体会一今天听了王仁元教授的讲座后,充分认识到家......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学习心得范文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学习心得 关键词: 执行力、态度、责任心 执行力,这个词,远远没有管理技能那么具体明确,执行力,其实是个结果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怎么能让一个团队的执行......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读后感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 读后感品控部答艳读完此书,我最感同身受的两章是"塑造属于自己的执行力导师"和"让自己不再犹豫不决".在可口可乐工作多年,这两点也一直是我的追求。每......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观后感范文大全

    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观后感(精选7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读后感5篇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读后感 当我们遭受挫折,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往往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缺乏必要的执行力。其实执行力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的自愿选择,但是如果你希望成功,渴望......

    《执行力是靠训练出来的》读后感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读后感 我阅读了《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这本书,从中有很多感触与启发。 对于销售人员业绩一直上不去,一方面是员工们的素质问题。个人要端正态度,贯彻执......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读后感[5篇范文]

    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读后感(一)王辉最近阅读了《执行力是训练出来的》这本书,读后有些许感触,在此作了如下记录:首先解释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力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和个人目标,你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