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案例
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
———用爱打开自闭女孩久封的心门
一、案例:
在热闹沸腾的操场上,在讨论激烈的课堂中,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总有这样一个孤零零的身影,从不发笑,从不出声。无论同学怎样亲近,老师怎样发问,她都一言不发。平日里行为怪异,耷拉着脑袋,就像一只正在偷食的小老鼠,只是偶尔用胆怯的、羞涩的、怀疑的眼睛的余光瞥视着周围。
她就是我班上的马文玉。与她初识是在2009年的第二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上。那天我讲的是《桃花源记》,讲完两段课文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轮流朗读、背诵。同学们都站起来比较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可是到了马文玉这里就卡壳了。她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我就有点生气,呵斥她站了起来。可她仍旧冷漠、无言。了解情况后,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与转化她的欲望涌上心头。当时我就坚信:爱能把坚冰融化,马文玉也一定会被我融化。
为了改变这个自闭的孩子,我多了一份关爱在她身上。
课下主动和她亲近,日常里随意的和她玩笑。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对她进行切合实际的心理辅导,消除自卑的心理,增强其交往的信心。慢慢的,经过苦口婆心的开导,我们之间就有了“点头和摇头”的沟通。我对她的点滴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热情的褒奖。真诚的语言、火辣辣的热情使我们的距离一下子又缩小了许多。渐渐地,她开始能悄声地朗读课文,只是声音还那么微弱、那么模糊,表情还那么羞涩,脑袋还是那么耷拉。为了促使她更快、更健康的的成长,我有意识的鼓励一些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和她交朋友,有计划地进行集体游戏和嬉戏。经过师生一学期的努力,马文玉终于能和我们进行简单的对话了,“嗯”、“啊”、“行”。
但我们并没有满足现状,仍然尝试着各种办法。终于有一天,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当时班主任填写着一份“中学生意外伤害保险”的表格,她有一栏“户口所在地”没有填写。于是,我谎称“急着报表,过期不候”,逼她与家长打电话。那头是家长焦心的等待,这头是老师不休的引导与督促。没办法,她终于开口说话了。并且告诉我说:“户口所在地就在这里。”听到她第一次说话,我高兴极了,一把把她紧紧地拦在了怀里。
有了这一次的“交流”和成功的经验,我们开始电话沟通。渐渐地,在教室里听到了她简单的发言,虽然还很简短,还很微弱。
但我相信:惟有爱,才能打开一扇久闭的心门。
二、案例分析:
性格孤僻的孩子往往缺少朋友,难以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对于这些
孩子,我们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倾注全部的爱,去叩响孩子
久闭的心扉,引领她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每一个特殊的学生,实际情况是不同的,教师了解情况后,要确定行
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对这些学生
进行切合实际的心理辅导,增强其交往的自信心,引导她获得良好的人际
关系,促进她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架起爱心沟通的桥梁。
孤僻的孩子,心里有块冰雪覆盖的地方。要想打开孩子久封的心扉,只有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主动和孩子亲近,课间时轻松的聊天,日常里随意的玩笑。有意识的鼓励一些性格比较外向的孩子和她交朋友,有计划的进行集体游戏和嬉戏。架起爱心沟通的桥梁,给这些特殊的群体
倾注特别的爱,才能使他们更快、更健康的成长起来!
(三)、表扬和鼓励,点燃自闭孩子自信的激情。
孩子的性格孤僻自闭,经常会受到同伴的歧视,挨老师批评,甚至家
长的辱骂。他们总是躲避着别人的指责、轻视的目光,小心的维护着自己
仅有的一点自尊,不敢与伙伴、老师、家长交往。但又渴望同学的理
解,老师的帮助,家长的呵护。也导致这些后进生无法正常地进行人际交
往,缺乏勇气和自信。
所以,适时地对这些学生进行热情的赞扬与激励,使他们鼓起与他人
交往的信心和勇气,在与他人快乐的交往中,阳光、健康的成长。
三、反思:
不同的家庭环境,学生的不同性格、行为习惯,均会造成发展的不平
衡。于是导致学生成绩差,智力落后,性格孤僻,和老师、同学的关系比
较疏远„„等参差不齐的现象。这些备受歧视和冷落的学生“弱势群体”
更让人忧心,所以我们应本着一个都不能落下的原则,给予他们更多的关
爱与呵护,使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孩子,他们同样能沐浴到爱的阳光。
相信:
做一抹冬日暖阳,定能抚平孩子内心的伤痛;
给弱势群体多一份关爱,定能使每个孩子流光溢彩!
2010年11月23日
邯郸市第十六中学 李改梅
第二篇:班主任案例
控流工作典型案例
控流工作是全面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是“普九”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进一步学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使我对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生,使学生学业进步,思想健康.还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保证学校生员的稳定.做好控流工作同样是学校每位教师的工作重点.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一班的班主任工作,由于是毕业班,学生年级级高,年龄大,思想变化也特别大.学困生的数量也增加了许多,这个时候也是学生特别不稳定的时期.针对毕业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开学初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控流工作计划”.工作中我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在控流工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工作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很值得我静下来反思.记得那是在本学期开学的第二周.一天晚上已经八点钟了,我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电话突然响了,当时还吓了我一跳呢.电话那端传来了周忠明父亲急促的声音.原来直到那时周忠明还没有回家.听了这个消息,作为班主任的我实在是无法安坐在那.我一边安慰他的父亲,一边问了一下情况.父亲说像这种情况以前也曾有过,只不过是他当时贪玩,回来晚点而已.但是从来没有过一夜不归的情况.我努力的回忆着这几天他的表现,实在是找不出他离家出走的原因呢.我忽然想到了他在白天说的一句话,说是很想他的妈妈.原来,周忠明的父母离婚已多年,父亲带着他来到了现在的城市,并且又重新组织了家庭.后妈对他一直很好,这一点他自己也经常的和我们提起.父亲的脾气特别的不好,不但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而且只要是犯一点错误,就非打即骂,为此,我轻易不敢向他的父亲告状.在一个月前,他的后妈又为他生了个小妹妹,父亲对他的态度更加不好了.原本对他很好的后妈对他的关心也比以前少了许多.这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不幸和不公平呀!想到这,我征求了家长的意见,决定先往好地方想,先找找再说.就这样,我翻开了学生的电话本,把能联系的学生都联系了一遍,就是没有一点线索.这时候的时间已经九点钟了.最后终于有了一点消息,有个学生说在车站附近的看到了他和一个男孩在一起.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他.经过了解得知,他在几天前就策划着这个可怕的“行动”,而且以各种理由向同学借了钱.就准备找个合适的机会,买了车票离家出走呢.多么可怕的想法,多么可怕的信号哇!家长和我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到.为了安慰他,也为了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我和他的亲戚朋友都没有责怪他.但是,接下来的工作要怎样去做呢?当然,家庭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但是老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处理不好,不仅会葬送他的前途,更会给家庭造成伤害.所以把他留住,把他的心留在学校,完成学业,像以前一样快乐健康的成长就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了.第二天早上,我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没有把这件事公布给同学们.因为我要照顾他的面子,维护他的自尊心.为了帮助他尽快的把成绩提高上来,我利用一次公开的调座机会给他找了个学习好的女同学做同桌.他对于的做法非常的满意,而且很感激.就从他平时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我呢一抓住机会就使劲表扬他.他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了.我觉得这样还不行,因为人的转变要一个过程,让他改掉那么多的坏毛病更要有一个时间的过程.还要给他一次次改过的机会.尊重、信任很重要.我发现只要安排他做的事他总是完成的很认真,而且出色.比如在劳动中他表现得任劳任怨;为同学抬饭不求回报;学校老师安排的重活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我想何不为他创造一个为同学服务的机会呢?正好赶上学校大队部正在五、六年级学生中招聘一批校园服务先锋.在我的带头下.同学们一致推选他担任“黑猫警长巡察员”无非是管一下文明礼貌什么的.对于我和同学们的信任,他感动得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转.这是个非常好的教育机会.为此我找他谈了一次心,希望他要以身作则,还要讲究方法.从此以后他下课总是自觉的戴好红领巾,规规距距的站在大门口,监督着每个进出校门的学生.主动捡起地上的杂物,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从不迟到、早退.我知道那是对自己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他的表现受到了很多老师的表扬,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从此我们班打架的人少了他的身影.很多认识他的老师见了都说你们班的周忠明变了,变得懂事了,变得可爱了.不过,我知道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我还要随时监管好他,我的任务还很重。反思:
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去看待情理中发生的事,学会理解,也会改变教育的所作所为.我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得法,关心到位,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真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能成材.这样就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在老师的关心爱护下一个都不少.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的艺术与技巧
教育是一门艺术,批评教育更要讲究艺术。身为教师教育学生时不可避免要运用批评教育。如何让教育之花结出美丽的果实,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握分寸,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善用批评教育这门艺术。
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是与学生进行特殊的谈话,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学生交流思想和情感,使学生受到教育的活动。它能提高学生思想、增进相互了解,沟通情感,促进心理相容,是班主任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式和手段。教育实践表明,班主任只有以真诚热情的态度、科学娴熟的技巧,对学生进行有理有节、耐心细致的谈话,才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个别谈话更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我尝试了以下的方法:
一、先表扬后教育
人人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欣赏、赞美,都不愿意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小学生也是如此。
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我们班主任作为教育者,不妨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叫胡浩森的学生是从实验校转来的。听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本来是非常爱学习的,就是有一点小毛病,不爱完成作业,而且很邋遢。在那个学校的时候老师总是抓住他的缺点不放,说他这个不好,那个不行的。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学习的热情就被淹没了。刚来时,成绩也不是很理想,情况和他妈妈说的差不多。但是我发现他朗读非常的好,而且读的书也比较多。在第一次和大家见面的时候我就当着同学们的面肯定了他的优点,希望同学们能像他学习。以后的日子中一有机会我就会抓住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同时点出不足,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而且学习的劲头非常的足。对自己的要求也严格多了,自理能力也比以前好多了。为此,他的父母非常的感激我,我也因此成为了这个孩子的“老师朋友”。
二、春雨无声育心田。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一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常被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引用来说明班主任语言的渗透艺术,我认为非常贴切。我们大都有过雨中春游的经历,细细的春雨,柔柔的春风,说是雨又像雾,说是雾又分明听到了雨声。不用打伞,但过不了多久,衣却湿透了。这就是春雨。班主任的语言应该像春雨一般滋润学生的心田。三年级的小学生是非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还不算差。可是他就是喜欢别人的东西,什么文具了、小饰物了以及学生带的小食品什么的。有好几次学生都告诉我看见他拿了别人的东西。其实我是最讨厌这样事的,而且在这方面也没少做宣传教育工作,也曾经下过决心,发誓要是发现这样的行为一定严肃处理,并且通报批评。可是这位学生还是不止一次的犯这样的小错误。当时我虽然很生气,可事后一想他毕竟还上个孩子,我并没有像我下的决心那样把他的“罪行”公布与众,而是对她进行了耐心的批评教育,给他讲了许多这样做的坏处,并且给他讲了很多的道理,并且保证为他保守秘密,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对她并没有嫌弃。批评中渗透着关爱,使她充分地认识到了自己错误的危害,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是为她好,是关心她。正是这种关爱式的既严肃又宽容的批评,使得该生以后再没有使老师失望,学习努力,各方面表现都不错。
三、爱是最好的教育语言。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语言是干瘪的。别林斯基说:充满爱的语言,可以使劝说发出熊熊的列焰和热。情感是语言的表达过程中的乘号,语言中充满情感,会使语言的感染力成倍地增加。真诚是人类情感中的真金,真情是班主任语言最基本的特色,与学生交往,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管是对优秀生的赞美,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都需要真情。由于工作需要我接了一个新班,班级后进生较多,班级的纪律也不是很好。学生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打架骂人的学生大有人在。我们班比较突出的就数王心这个学生了。不仅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随便接老师的话把,经常在课堂上做出影响学生的声响。一下课就成了班级最“活跃”的一份子了。经了解王心的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而且没有正式的工作,只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管理孩子更别说是辅导学习了。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王心的行为更加放纵,这样的学生卓实令人头痛。如果过多的批评,并不能解决问题,我知道与这样的学生树立对立面,用体罚,强制的方法教育是行不通的。他也认为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他,所以做事更是毫不在乎的样子。所以我尝试了用爱的方式去感化教育他。一次吃中午饭的时候,我发现平时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的他竟然趴在桌子上不动。在发完饭后我从他的同桌那得知他吃饭的钱被他弄丢了,于是我叫另外一名学生给他买了面包和火腿肠,还把自己的一瓶饮料给了他。一连几天我发现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比以前安静了许多。我抓住了这个机会和他谈他感兴趣的动画片,还征求他对于班级管理方面的意见。渐渐的他的话多了起来,和我也愿意接近了。从那以后,我经常把一些学习用品送给他,还给他介绍了几本有教育意义的书让他看。经过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纪律也比以前好多了,打仗的次数渐渐的少了。每次犯了错误都能主动的找我承认。真情是教育学生的一股强大的力量。给他阳光,他也能够灿烂。
总之,批评教育有法,却无定法。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是一门实践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艺术。应该说有一千个班主任,便会有一千种班主任批评教育艺术与技巧。但我认为一千种班主任工作批评教育艺术与技巧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有一颗爱心
班主任管理的中感想
主题词:爱、人格魅力、尊重和宽容、自我发展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她是付出,是给予,不是等价交换。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所以也懂得了回报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应该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情怀,执著地去迎接一年年等同的每一天。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校园,就必须固守属于自己的一份清贫,宽容学生,爱护学生。我们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收获一些成功的喜悦。作为一名班主任,就更应以一种人文理念治班,以一颗博大仁慈的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的人格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人格的魅力是无限的,这是凌驾于他的工作能力之上的。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一百句空话。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就是班级群体乃至班级中每一个个体的楷模。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以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教育目的。
班主任都希望在学生面前树立高大威严的形象,孰不知,往往就是因为要维护自己的威严,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战战兢兢,处事都万分小心。其实,班主任完全可以放下架子。多一些亲自动手,少一些指手划脚;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些批评指责;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如发现地上有纸片,自己弯下腰去捡起来;清洁工具摆放不整齐,自己动手摆放整齐;讲台上作业本乱扔,自己整理整齐。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现不足亲自去做好。老师的这些细致的动作,学生看了会很快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失误。其实,学生平时不是用眼睛来看你,而是用心灵在感知你。每个学生都会在你的一举一动之际在心中产生集体的责任感,这种教育效果其实胜过无数次严历的指责和批评。教育学生并不是完全给他们讲大道理,更多的应该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以我们的身教去感知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行为,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用教师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
二、用尊重和宽容托起明天的太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获肯定和赞誉。”这就要求我们去充分的尊重、宽容、信任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转化学生的信心和责任感,教师应该懂得爱的艺术,用师者广博的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去尊重每一个学生,浇灌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要知道,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使其按教师的意愿投入学习,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整个班级朝共同的目标努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性的光辉。在我看来,宽容更是教育的秘诀。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却比惩罚更有影响力。当一件被谴责的事情戏剧性地变为“礼遇”时,更会引起人心灵的震颤,这就是宽容的魅力。为师之本在于“善”。让我们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少些责怪,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多些关心。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的关系。老师们,请时刻不要忘记:宽容和善待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职责。
三、给学生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既富有创新精神,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因此,我们的教育还须以学生的完善和发展为根本。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以人文理念治班,给学生一个自主管理的空间,还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天地,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过程中,使其主体意识得到强化。以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合作,勤奋进取,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
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实施了“班干部竞选制”,丰富班级管理角色,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管理班级。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自主管理,给同学们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他们从中获得了自信心,班集体有了强大的凝聚力。
在抓好班级管理的同时,我开展了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精神得以展示。学校主办的手抄报,新颖独特的构思;元旦联欢会丰富、精彩的表演;主题班会上激烈有力的辩论……,这些都显示了同学们自我发展的成果。
在民主化的管理和人文化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我们的班集体也拥有了和谐、团结、积极上进的气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在各项活动中均获得好成绩,尤其是在遵规守纪方面,更为其它班级起到了示范作用,每周三项竞赛的流动红旗始终在我们的教室飘扬。同学们都说:“我们为生活在这样的集体而自豪,为我是本班的一员而骄傲!”
也许爱就在那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中,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每个天真可爱而又充满鲜灵的生命当中传递。只要我们真诚地用爱心来浇灌身边一棵棵幼小的树苗,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长成参天大树。从而也会在感受恩泽的同时,用他们的枝繁叶茂来回赠大地!
成人成材铸心间,激情学习成正果
毕业五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2005——2006学年我担任华龙区高中2006级高一·1班班主任,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虽努力躬行,刻苦修炼,但在班级管理方面仍然觉得是个门外汉。摸索出的那点经验只能算是小巫,今天总结出来跟大家进行探讨和交流,如果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示将是我的荣幸。
一.班级三年的总体规划
古语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对自己所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班级有一个长远规划,这是与人与己都是负责任的态度,它会使我的工作有条不紊。
我的三年规划是:以成人成材激情学习为主线,以做好人、学好习、全面发展为总目标,逐步达到班机自治的目的,共分三年完成:
高一从成人成材抓起,对学生严要求、高定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制定目标,树立远大人生理想。
高二从全面发展入手,围绕“做好人、学好习、全面发展”的班级总目标,把学习成绩的提高全面落实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要求每个学生与高一相比成绩一定要达到比较满意地目标。
高三围绕高考对高一的目标根据“跳摘理论”进行修订,狠抓学习,以不变应万变,让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进而实现班级目标。
二.建设班集体的一点认识和六点做法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衡量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好的有力保证,也是高一的工作重点。我制定的高一工作重心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战胜挫折的能力。
(一)一点认识是对班主任工作要有明确的态度
班主任工作要有明确的态度即做一名有奋斗感、成就感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实质十分复杂而又专业需要智慧和创新性的工作。如果没有对这份工作的满腔热情,没有对这份工作艰难程度的充分认识,没有不断钻研、不断学习的作风,就很难把它做好。在我看来,对待班主任工作需要爱她、敬她、勤她、精她,也就是说爱班主任工作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敬班主任工作,要把这项工作看作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事;勤班主任工作,就要乐此不疲勤到学生中间去,深入了解学生;精班主任工作就要不断学习、追求更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总的来说,我对待班主任工作的态度是做一名远离安逸的班主任,做一名耐得住寂寞的班主任,做一名永不放弃的班主任,做一名超越失败的班主任,做一名挑战自我的班主任最终做一名有奋斗感、成就感的班主任。
(二)六点做法
1.对学生明确做人要求使学生树立主人公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成熟的思想决定成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天,我以育人方向为话题,提出了我对他们的要求即做一位正直的、有理想、有抱负、有上进心、有爱心以及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入学第一天,我就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这是作为高一·1班学生的要求,并且明确提出了以“做好人、学好习、全面发展”为班级总目标,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培养良好习惯”为实现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的途径。制定了班级誓词要求每周二班会集体宣誓一次并以《宣誓对我的震撼》为标题每星期写出一篇感受。坚持每天上午和下午上课前以“向洪战辉学习,我能成功、我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为内容的“集体吼叫”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一种长期的思想强化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我激励、自我挖掘潜能、提升思想意识,很多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每周二的集体宣誓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同学们的右手都高高举过肩膀表达自己对宣誓的忠诚和决心。宣誓的那一刻,每一个心灵都得到了一份无声的震动——宣誓是父母含辛茹苦的敲击声,宣誓是老师满含期待目光的催促声,宣誓是自己追求理想实现目标的呼吸声,宣誓是只要精神不倒,没有什么能难倒;只要脊梁不弯,没有扛不起的山的精神力量的强烈震撼。” 我班学生每周二下午的集体宣誓活动蕴含着学生们的所有理想和追求,同学们无声的心愿都融进了宣誓的语句中,使他们宣誓出了自己的干劲,甩掉了悲伤和懈怠,重新找回了奋斗的激情,使学生的理想更加强化,成人成材意识更加强烈,每次宣誓过后学生感觉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一系列活动使高一·1班的学生树立了班级主人公的意识,使得班集体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形成了“班荣我荣,班耻我耻”良好班级氛围。
2.大力进行养成习惯教育和理想教育
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他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躬行实践,才能收到相当的效果。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增强能力。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我先后对学生进行了以“高中生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表现”“高中生应该养成的十大良好习惯”为主题内容的班会教育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强化时间观念,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我在班级管理中还坚持每周让学生写“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反省”的命题日记(每周3—4篇)比如《我的理想》《我为理想而奋斗》《好习惯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培养自信从扬长开始》《向洪战辉学习之自强篇》《向洪战辉学习之责任篇》《向洪战辉学习之自信篇》《向洪战辉学习之自立篇》等与学生理想和习惯结合紧密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写日记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反省的目的。通过每周写“自我反省和管理”的命题日记和利用班会开展有效的方式,使学生们在内心中真正认识到学习习惯和树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性,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我强力贯彻“早进班,早学习”的方针,抓好早上、中午和晚上的“三个点”使同学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结合同学们制定的目标,分步骤的进行对照:每星期应达到的目标,每个月应达到的目标以及高一上学期应达到的目标,用目标激励自己去竞争,去发奋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
3. 积极发挥一部分先进分子的榜样和助手作用
用学生榜样的作用去调动和帮助其他人,用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去约束其他人,这是班级工作中最有效也是最明智的做法。
魏书生说过: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助手。我把班级成员分成四部分:班级管理核心人员——班长、团支书两人,中层管理人员——班委、团委成员5人,基层管理人员——小组长、课代表、寝室长25人,普通学生37人共69人。在班级里实行干部负责制,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班委、团委干部思想觉悟要高,要有奉献精神,心胸要宽广,要有决策能力;小组长的作用就是把不同背景,不同见地的人联系在一起;课代表主管学习,寝室长主管住宿生的生活。这样一来,32位管理者各尽其职,互相补充,整个班级就协调一致了。班主任就能驾驭各种情况,工作起来就会有条不紊、游刃有余。这一学期无论学校举行的运动会、歌咏比赛还是跳绳比赛、广播操比赛,我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去做。正是因为充分相信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人公地位和发挥先进分子的榜样助手作用,在这一学期的所有活动中,我班都取得了奖项,在班级量化管理上基本实现了零扣分的目标。
所以在班集体的建设中积极发挥一部分先进分子的榜样和助手作用严守每一块阵地,成功率就会大得多,所取得成绩也会超出想象。
4.在建设班集体中,努力寻求家长的支持
学校和家庭,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新型的知识,而且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虽手段不同,但目的一致,这就需要二者之间相互沟通,协调配合,而班主任在其中起着其他人无法替代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家长会是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班级的好时机。通过家长会,我把我的总体思想通报给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第一次家长会的时候,父母们都想单独和老师谈谈,想更多了解自己孩子各方面的情况,而时间是有限的。我就分发了班主任与家长交流表,目的是让家长、老师、学生之间有更多的理解,在老师、家长、学生三方架起一座心灵之桥。通过这种形式,学生明白了家长对他的期望,家长看到了孩子对自己煞费苦心的理解,我也从家长身上得到了许多教育方面的启示。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从表中我得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认真学习,认真做人,注重全面发展,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与我的育人思想是一致的。有了家长的支持,我的工作就好开展多了,我的自信心也个呢更足了。
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优良班风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强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优良的班风是指在集体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高中生生活和学习标准的良好行为和习惯。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以无形的力量帮助班主任影响和教育学生,对个别学生的影响,往往比班主任个人的力量要有效得多。正确的集体舆论的形成优良班风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通过班主任的艰苦劳动和细致工作,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我具体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1>有意识、有计划地通过对学生必读、道德问题的谈话,革命书籍、报刊、文章的阅读指导,对电影、电视的评论等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比如我让我班学生看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后,学生普遍感觉树立人生理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性。
<2>运用典型事例,进行表扬和批评。
<3>运用我班的表扬栏、黑板报等舆论工具,宣传正确的舆论,批驳错误的舆论。
〈4〉组织好班会。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参与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班会包括班务会、民主生活和主题班会。我充分利用班会宣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如课堂纪律、课间要求、考勤制度、考试纪律、寝室规则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班集体中的问题,提出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措施;审议班级工作计划,总结班级工作;讨论班级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定期的时事教育;处理偶发事件等等。
6.重 “理”轻 “管”谈话结合、防微杜渐
我觉得老子思想精华中的“无为而治”可以给班主任工作一点小小的启示。
何为“无为而治”?“无为”的本意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无所不为,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无为”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即:无背道之行,顺其自然而为。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无为而治”就要重 “理”,轻 “管”,理、管结合,对事不对人。
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做到“无为”呢? 答案就是重 “理”轻 “管”、谈话结合、防微杜渐,“理”即“理”顺关系,“理”清职责,“理”活气氛,“理”畅情绪,“理”通则“管”顺。
理顺关系主要是理顺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能否具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前提。班主任和学生不是矛盾对立的,并不是只有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才是做工作的时候,因为这时的对话肯定让人愉快不起来,我原先就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和学生谈着谈着声调就逐渐高了起来。事情过后有时我依然还是很生气,其实这样自己累,学生也累。面对学生犯的错误是应该严格,严格指的是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让学生对制度加深理解和严格遵守,绝不是严肃板着脸的去训斥学生。班主任应该在平时以朋友、师长的双重身份,多与学生交谈,倾听他们心灵深处的话语,切实的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麻烦、困难。把功夫下在平时,告诉他们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这样他们更容易听的进去,做到事无巨细,防微杜渐。说白了就是提前多打预防针,即便是他们以后犯毛病了,你管他的时候他的抵触心理也不会太强了。
育人无止境,管理无边际。作为班主任,累并快乐着。李镇西说过:“实践、思考、读书、写作是每位老师自己培养自己的最好方式。”我愿意在班主任工作这个大舞台上,做一个更勤奋、更智慧的舞者
谢谢!
我的班主任经验
我讲的第一点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有一颗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就是做平常事、埋头做事。不能老想着得到点儿什么名誉。老想着名誉做事,往往做不好事。有人问杨振宁,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他说,总想着获诺贝尔奖是不能得奖的。当然,他说这话,当然底气十足。因为人家得奖了,要是他没的奖,他才不会这么轻松地说呢。不过他倒是说出了一个道路,那就是做事情不能老想着通过做事捞到些什么好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如果只为获利去做事,常常就不愿意去做一些小事、琐事,而很多事情是必须要认认真真的、踏踏实实的做好小事的。北京下了一场中雨,其中有一个雨点儿是黑的,吧嗒,这个黑雨点儿正好就砸在了杨振宁的头上,巧吧,那是因为人家踏踏实实的做好了小事。
我说要做好小事,要有一颗平常心,并不是说可以没有远大的目标,恰恰相反,做小事与大目标是统一的。平常心不是不思进取,是默默地进取。我说三句话很重要:
一、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二、质变永远要有量变的积累;
三、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天上不会掉馅儿饼,也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天上天天都在掉馅饼,就看你能不能接住。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要有平常心。
我要说的第二点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高度重视言传和身教。这里的“言传”是指通过传授知识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教。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现在的高中生,不太喜欢说教,不知什么原因。特别是高中的班主任,应该做学生知识海洋的引领者,这样才能做他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大家知道,上个世纪我们中国人对日本人有好感的不多,鲁迅是其中的一个。他有很多日本朋友,而最让他深深感动的是他1904年在在日本留学时的恩师藤野先生。为什么?有一次藤野要看一看鲁迅的讲义,鲁迅交给了他,过两天讲义发给了鲁迅,鲁迅先生写道:“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鲁迅先生非常珍视这些讲义,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这位藤野先生对鲁迅一生的影响甚大,他有一句名言谈这一点,在初中当过语文老师的都应该耳熟能详。鲁迅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有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我们作为班主任的应该向藤野先生学习,他是通过传授知识给了学生尊重和爱护,给了学生奋进的力量。
至于身教,还是那句话,现在的高中学生比较反对说教,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潜移默方面多下些工夫。我们很难想象在课堂上满口崇高理想而在课下极度自私的老师能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我们做老师的应该做一个好人,尽最大的努力保持高尚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要知道,一个学生,他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起至关重要的老师的品格的某种丧失,无疑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相反,学生就合尊重你、佩服你,会跟着你走。你的教育理念就会贯彻下去。因此我说,身教十分重要,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就是“亲其师信其道”。
我要说的第三点是,“后进生”的转化任重而道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后进生有增多的趋势。我们作为教育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师是越来越不好当了。另外一个现实是,就我个人而言,教了快二十年了,没转化成功几个后进生。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我想首先要转变观念,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过来的。对他们要报以满腔的热情,要与其他同学平等对待。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想成为差生,谁不想受到别人的夸奖和称赞?有些后进生看似倔强不温顺,甚至和老师顶撞。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他们非常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这种认可和尊重有时是很低的,只要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听懂了吗”之类的问候他们就受宠若惊了。在学生的心目中,不歧视差生是老师最优秀的品质。我们不要认为你偏向好学生好学生就尊敬你,有时恰恰相反,结果是好学生也不买你的账,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歧视任何学生。
其次,要付出。应该认识到,转化工作是相当繁重的。不要抱着轻松的态度。或者认为我都把心掏出来了,他还是那么不懂事。那么你再把除了心以外的东西都掏出来可能就见效了。差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过程,教育者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也要有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坚定信念。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谈到旧时天津一带的“青皮”,他们专门帮顾客扛东西挣脚费,有的顾客不想让他扛,他就说,“我少要点儿钱”,人家还是不想让他扛。最后“青皮”们就干脆说,“我不要钱,你让不让我扛。”鲁迅说,他非常佩服这些“青皮”的执著和韧劲儿。我们做班主任的在转化后进生方面也要有“青皮”的这种韧劲儿。我觉得学校在这方面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激励机制,大家争着管差生,争着要差生,到那时我们的教育才可以说是成功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才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我希望我们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多多交流经验的同时,也能多提出一些问题,一些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开一个班主任问题交流会。问题提得多了,就有研究的可能,这是研究的前提
教育无痕-----由一个“后进生”转化案例想到的
越战期间,美国一所新兵训练营从劳教所接受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肚子里的墨水不多,身上恶习却不少。怎样把他们训练成为合格的军人显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训练营的军官们发明了一个怪招??有计划地精选一些家信发给大字不识的几个新兵,让他们学着读,照着抄。信的内容是什么呢?无非是告诉家人自己在军队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如每天早上刷牙,晚上睡前洗脚,不酗酒、不打架,还特别告诉家人自己在战场上是如何的勇敢、如何的遵守纪律。一段时间下来,出人意料的结果出现了,这些新兵身上的坏习惯变得少了,作战也真的如他们的家书上所描绘的那样,军容整齐、精神焕发、勇敢顽强。
训练营军官们的成功在于巧妙运用了攻心术,用心理暗示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在当前“后进生”转化工作中,这种方法值得借鉴,因为,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从其内心心理需求来看,并不是很乐意以一个接受者的角色去接受教育者的“有意施教”,而往往对自己有意无意活动中所获知识及接受的教育影响却能欣然接受。因此,教育若能如一场春雨,在“随风潜入夜”中“润物细无声”,其效果一定也会是喜人的。下面记述的就是我运用“心理暗示法”实现“后进生”转化的一次探索过程。
在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们班从外校转来一个男孩,叫李X X。该生10岁,但是长的非常小,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他是一年级的学生呢。而且又黑又瘦,就知道他有一点儿营养不良。经过了解得知,该生是一个不幸的私生子。(对于自己的真实情况该生不知道)父亲因为一次事故而瘫痪在床上,有一个年近八旬的奶奶。上小学后一直住在姑姑家里,并且一直以为姑姑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后来由于姑姑工作忙,所以他从一年级开始就寄住在阿姨家里。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里。因为他感觉姑姑、姑父对自己没有对他们的女儿好,但又不知道什么原因,所以感觉很不公平。看不得别人的好,对社会也有不满的情绪。
刚到我们班不久我就发现他的“与众不同”据我观察,他在整个班级学生群中显得特别醒目,几乎无人跟他交往,给人感觉较孤僻、不合群,学习上反应偏慢,兴趣不大的学科更明显。同学们也觉得他是一个特殊的学生,就连专科老师都说我接了一个大包袱。在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发现他有很多的优点,同时也发现了他的弱点。他特别爱看课外书,而且喜欢讲故事,声音很洪亮。但是他非常不喜欢别人说他,更不准别人他到他的家庭问题。自尊心很强,又争强好胜,爱面子。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对李××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心中有了数:李××的孤僻、不合群,是其自卑感所致。而他的自卑一开始主要来自他有一个不寻常的家庭出身。这种与其他同学不协调的地位,使他极想回避这个事实而又无法摆脱,这种困惑时时伴随着他,加上周围人不良暗示的反复作用,特别是个别老师哪怕是偶尔的一次玩笑,加剧了这种不良暗示的效果。而当他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挫折时,他就不敢求助于他人了。长此以往,他对学习也就失去了足够的信心,自然出现反应偏慢这种状态。反过来,学习上的不如意又加剧了其自卑感,并使其不断内化。在这种自我封闭的个人世界里,武侠英雄、卡通人物自然就成了其最好的伙伴。
针对李××的“症状”,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显然收效不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病须得心药治,李××失去的是心理优势,因此,必须先帮助他建立起心理优势,其他工作才能开展。在征得家长、任课老师及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帮助下,我先从外围上创设攻心环境,接着展开“四步走”:
第一步:降低目标,体验成功。
事实证明,跟一个屡战屡败者大谈增强信心之类的话意义并不大;事实也证明,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仍十分看重。因此,针对李××的状况,我把有效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作为其增强信心的切人点,具体做法为:
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根据期初的月考成绩,我发现他语文学科成绩较数学科成绩要好,但总体仍偏差,尤其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更是显得吃力。对此,我找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具体讨论他的学习目标问题,针对起点较低基础较差的现状,我与他共同制定了相对其他同学较低的目标,定位于书本的基础,背公式概念、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目标的接近,使他有了试一试的信心。
2、具体指导,实现目标。目标提出后,要做到并不易,而做不到显然又无法达到转化的目的。为此,我协同其他任课老师及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开展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帮扶工程。李××看到这么多老师同学全力帮他,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和配合。果然,在接下来的月考中,尽管总分并不高,但较以前进步是明显的。
3、及时“炒作”,体验成功。有了成绩的进步,我有意识地对他的进步进行了一番“炒作”,使他增强了信心,提起了学习的兴趣。此后的上课,他显然比以前投入多了。
第二步:正确归因,增强信心。
在学习上初尝成功喜悦之后,我把精力集中到解开李××心头之结上来。因为,尽管他学习有所进步,但毕竟仍较差。我通过与家长和阿姨的沟通、与各科老师的沟通、与全班同学的沟通,来营造正面引导的良好氛围。经过反复的良性暗示,他初步动摇了他默认的那种错误想法,再加上学习上略有进步,他显得较以前自信多了,偶尔甚至有点洋洋自得起来。第三步:目标提升,遭遇挫折。
信心调动起来之后如何保持?关键在于增强耐挫力。因此,在李××初具信心、学习略有进步的基础上,我对他适时调整了要求,将其目标适度提升,使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遭遇挫折,并鼓励他发挥自我作用,摆脱知难而退、对现实一味逃避的心理。同时,我改变初阶段时的事事关心,变为遥控指挥、宏观调控。这种“若即若离”的方式,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而这些无疑中增强了他的耐挫力。反复几次下来,不仅保持了起自信心,也是他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第四步:发挥特长,走出自我。
针对李××喜爱看书和爱讲故事的特点,我在课前三分钟的布置时有意识地布置了讲故事比赛的要求。经过我和他精心的准备后,可谓是一鸣惊人。同学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发出赞叹声。在同学们真诚的肯定声和鼓励的掌声中,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现在的李X X成绩上来了,偶尔还能得到优呢!纪律也有了明显的好转,特别是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很多老师的表扬。也是我们班进步最大的学生,同时让我感到高兴的是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
也许李同学的转变并不能引起世人过多的注目,但对其本人而言,跳出心理的阴影,走向全新的自我的目标初步得到了实现,这将成为他走向新的人生的一次飞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意义非凡。
通过这次探索,我更深切地体会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及由此决定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而言不仅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同时,正如“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样,我感到,在当前“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特别需要我们教育者思考的恐怕是我们的方法是什么。实践证明,注重攻心战术,重视培育心理优势,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有效举措,值得一试。
转化后进生的点滴体会
内容提要:本文从以下四方面论述如何转化后进生
1、要严中有爱。
2、要抑中带扬。
3、要善于挖掘闪光点。
4、要善于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
关键词:严中有爱,爱是教育的基础,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抑中带扬,挖掘闪光点,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教育的效果。
现在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后进生的转化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那么应该怎样转化后进生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要严中有爱。
“教不严,师之惰”。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自古就有名训,但是有些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只是片面奉行“严师出高徒”,对后进生只是一味地强调严格要求,不去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不与他们推心置腹地谈心,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不做后进生的知心朋友。结果师生之间的距离越严越远,甚至出现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
我认为为师之严必须严中有爱,若只严不爱,严就变成了压,其最终结果是后进生无法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总认为老师在有意跟他过不去,从而产生逆反情绪。爱并不是严的对立面,对学生爱并不是对学生放纵。后进生更需要老师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倾注一片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我们作为老师必须掏出一颗真心去与学生沟通,做后进生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用热心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去创造尊重理解的氛围。让他们感觉到大家不是在讨厌他、排斥他,而是在关心他,爱护他。有了这种真诚的爱,老师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要抑中带扬。
后进生一般学习成绩差,思想素质差,纪律观念不强。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没有希望,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无心向学,不思上进。有的经常聚众捣乱,损毁公物,嘲讽、打击优秀生……对后进生的这些思想行为,有的老师认为批评鞭策见效快,总是喜欢将他们作为反面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点名批评,指责教训,对他们的表扬和鼓励却非常吝啬。于是他们产生自卑感,总觉得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心境复杂,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自信心全无。后进生的缺点往往掩盖了他们的优点,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老师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抑中带扬。对他们应谆谆教导,指出其缺点和错误,因势利导,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指责。平时,哪怕他们只有一点微小的进步,老师都要及时表扬,使他们感知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从而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
例如,我班的邱小明,他学习基础很差,作业乱七八糟,又经常迟到、早退,上课打瞌睡,学习漫无目标,对自己的前途毫无信心。但我发现他的体育很好,在班际篮球比赛中表现非常出色,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中长跑、跳高都拿第一,并且被学校评为体育积极分子。于是我马上找他谈话,充分肯定了他的能力,鼓励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将来报考体校,或者重点中学的体育特长班,同时也指出他平时的缺点。这样,我给他指明了方向,使他不但找回了自主,而且认清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现在,他已改过自新,不仅体育成绩突飞猛进,而且其它文化科目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三、要善于挖掘闪光点。
老师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后进生,他们既有缺点也有优点,只是由于平时他们缺点太多,优点往往被老师所忽视,老师应该相信任何一个后进生都有潜力,都有自己的长处,即闪光点。老师要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学生,对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等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调查,挖掘他们潜在的闪光点。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启发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发愤图强,努力拼搏,严禁要求自己,就一定能取得进步,取得成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例如,我班的学生小李,学习懒惰,成绩很差,常常在班中捣乱,捉弄女同学。但有一天,他听说市教育部的领导要来我们学校视察,可能会到教室里检查摆设、布置、公物安全等情况,他就主动把我班教室的六个因质量问题早已坏掉的窗扣修好,有三个还换上了新买的窗扣。我知道后,立即在班里公开表扬他,要求大家向他学习。我还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常常与他谈心,谈前途,谈理想,互相沟通,逐渐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让他知道老师、同学对他的关心和期望,使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所长,只要肯用心做,一定能做出成绩来,一定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现在,小李已改掉了坏习惯,还经常虚心地请教成绩好的同学。据科任老师反映:现在,小李不但上课纪律好,而且作业也清楚多了。
四、要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
马卡连柯指出“任何教育方法都不是永远绝对有益的,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况下也会成为最坏的方法。”这就说明教育方法本身具有二重性,其使用效果取决于时间、地点、条件,取决于运用方法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际。因此,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应善于捕捉最佳的时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面对怒气冲冲的“胆汗质”型的后进生,我绝不会拍案而起,粗暴地训斥,使矛盾更加恶化,我会采取“避其锋芒,以柔制刚,静待时机”的策略。待我工作完毕后,我会若无其事地叫他发放作业本,或者帮助班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古语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此学生感到意外之余,犹豫间他的怒气已消了大半,等他完成我叫他做的事情时,他的情绪已平静下来了。这时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往往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后进生进行思想教育,要选择最佳的教育时机,需要对时间、地点条件进行综合具体分析,要从教育的实际出发,把握好他们的思想“脉搏”,教育的结果才会水到渠成。
诚然,转化后进生,班主任老师是主要的、必不可少的角色,但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也不能忽视。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效果得以巩固。我相信,只要我们怀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对那些后进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他们转变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拥抱迟升的朝阳——转化后进生点滴体会 我们常把学生比作是早晨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可能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细心呵护,关怀体贴,理解尊重,谆谆诱导……“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也许夸张了些,却实实在在地告诫我们,对待后进生切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也应该有能力帮助教育好这些后进学生,使他们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如何使后进生转化为合格的学生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感情,以真诚和信任动其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 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 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爱学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平时,班主任应细心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在各方面帮助他们,使他们逐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和与老师、同学之间的隔阂,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竞争的动机。为了更好地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例如,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谈一些他们比较感性趣的话题:电脑、体育、游戏等等。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要求、希望以及内心的“小秘密”。“亲其师”就会“信其道”,他们会感到老师是爱他的,真心帮助他的,是为了他好,自己不能让老师失望。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自然会认真完成老师提出的各项要求。
二、树立自信,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大人也希望受到关注和表扬,何况小孩呢?!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建立信心。当你与后进生接触很多,感情较深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以前你没察觉到,那是因为你缺少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等等。此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惜“好话”,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老师不光是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每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平时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进生,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我班有一个男生,从小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不理想,就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上课捣乱,下课欺负弱小同学。值日工作不做,且一天天地变本加厉,害得同学都不愿意与他同桌。我苦口婆心反复劝导,无济于事。可就在校运动会上,他一个人为班级得了十五分,我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并在适当的时候让他担任了班级的体育委员。对此,他十分感动,不良行为收敛了许多,我注意及时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来激发他的进取心。渐渐地,他回到了学生中间。
三、同心协力,在互助中寻求共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为此,我频频走访这类后进生家长,通过谈话,推荐其阅读一些教育刊物,力求纠正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其达成教育共识,与学校步调一致,协调地促使其子女发展,并及时反映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其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四、循循善诱,耐心期待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 „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锹挖不出一口井来,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 来”,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对于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反复或倒退,班主任要正确引导,允许学生犯错误,让他们在失败中崛起,在曲折中走向成熟。教师应既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也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反复现象,不断给他们敲响警钟,不断鼓舞他们进行自我竞争、自我挑战,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之中把后进生引上前进之路。
五、创设条件,享受成功的欢乐。
目前在各种奖励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只有少数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受此殊荣,一般的后进生、“差生”只能“望奖兴叹”,很少受到奖励。如何奖励后进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呢?在实际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设立多种单项奖,故意降低一些项目的标准使得这些后进生也有争取奖励的目标,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跃跃欲试的努力愿望。同时,我还有目的地发扬后进生的特长和“阳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起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自觉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朝着好的方向转化,逐渐使“闪光点”变成“闪光面”,使后进生赶上来甚至变成优秀生。
实践证明:针对后进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心态特点,多方位、多渠道地创设条件,形成良好的成长氛围,给后进生一众多的“表现”机会,使他们自身潜在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获得成功,转化工作一定能成功帮助后进生认识自我,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这只是转化后进生工作迈出的第一步,关键是老师要积极创设参与机会,扩大活动范围,让他们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以期获得成功的欢乐,体验胜利的欣慰,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事实上,许多后进生智商并不低,甚至可以说是十分聪明的,只是他们的地位在班级乃至整个学校属于较低层次,在众多的场合下,没有“出头之日”,许多潜在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表现。
当然,除以上几点外,班主任还应为人师表,让后进生以自己为楷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人的教诲是不能志记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心里,班主任既是敬爱的师长,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班主任更要充当好这三种角色:良师、益友和慈母。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朵花都展开美丽的花瓣,每一轮朝阳都发出灿烂的光芒
对优等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一点思考
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一直比较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尤其是中下生的心理健康。众所周知,中下生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导致学习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事特多,他们的行为必定会影响其他同学,影响班风,当班主任的首先要“搞定”他们。多关心,多沟通,多表扬,以使他们融入集体,加强班风。所以,学校里普遍流传着这样的观点:放心优等生,关心中等生,留心中下生。不过,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因患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最终不得不退学的学生,不是我们关心、留心的中下生,而恰恰是那些 被我们认为最放心、最省心的优等生。我发现:这些优等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如此的经不起批评、挫折,我的心灵为之震颤不已,也惊不已。诸如此类的现象发生,促使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明显的心理问题发生在平时看起来“最放心”的学生身上?这难道是偶然的吗?我开始特别关注平时最放心的优等生。不是以往的种种班级工作交谈,而是跟他们谈心。一次次谈心、家访,面了解,我努力地去了解他们所思所感,我发现这些优等生的 问题丛生。先看看下面的案例——
同学小丁,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学习很努力的好学生。做主持人,她自然、大方,能说会道,即兴发挥能力很强。英语课表演,她敢说敢演,口语流畅。在家,姥姥疼,父母爱,亲朋好友都宠她。在学校,她是优等生,老师的表扬不断。但是,她也有缺点,这很正常。如她有时不拘小节:她的英语作业本上会有数学草稿,数学本子上同时做物理作业。老师要求画图须用园规、尺子,她为了图方便、快速徒手就画。进入初三后,作业难度大增,作业量也明显增加,有些平时不努力的同学开始懂事了,学习成绩上升很快。小丁明显感到了压力,一贯的好成绩受 到了挑战,家长的要求严了,她开始紧张、焦虑。同时,不规范的作业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她的心沉了下来,情绪开始低落。我察觉到了她情绪的变化,及时和她交流,使她能正确面对批评。后来老师因误会而又一次在全班 评,使她的自尊性受到了伤害,她认为老师有意针对她。她的心理问题有点凸出来了。我了解了情况,和她谈心,跟她交流,她有所感悟。但回家后,她越想越想不通,从不受批评的她受不了挫折,开始闹情绪,不肯来学校学习,想呆在家中自学。我第一时间到她家家访,而她的父母也正束手无策。我以自身经历跟她沟通,疏导她的不满情绪,引道她 正确地面对不顺心的事。我对她说;“小丁,你一直是公认的优秀学生,这优秀本身就包含着能正确地面对人生中各种困难、挫折。这优秀不仅仅是学习及能力的优秀,还表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老师坚信你能振作起来,而不是不堪一击。”一番劝说后,她跟我一起回到了学校。不过,后来发生的事暗示事情没有了结。
一天,她妈来给小丁送早餐,早餐非常丰盛。我转交的时候,小丁表现出极度的不耐烦:这个玉米我不爱吃,那个鸡蛋坏了,香蕉我最讨厌,这个包子冷的。我摸了一下包子,发现包子还热得很。我一看她的脸上是一付冷若冰霜的表情,她的情绪不对头。我马上跟她妈妈取得联系,并向领导汇报她的情况。其实,小丁内心深处没有排解出她的委屈、压抑等不良情绪。慢慢的引发了其他的心理问题。不久,她把自己的头发剪的乱七八槽 以达到不进学校的目的。郭校长带我特地到下沙去向心理专家请教,然后,..起去小丁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第二天,她戴了假发,再压了顶帽子来上学了。此前,我怕同学们跟她开玩笑,掀她的帽子,都做了思想工作,立下军令状,不准拿这取乐。同学们很配合,没有一人笑话她。那段时间,有几天特别热,大家热得受不了,她又是假发又是帽子,更不愿拿下来,便又多了一份罪,回家就大发脾气,情绪更加低落。我第三次到她家,跟她谈心,说说短发的好处。终于,她同意妈妈给她找个有名的理发师给她理发。这期间,她断断续续地请假,情绪波动较大,又加上身体素质较差,功课落下不少,特别是理科,有点跟不上。一次月考,她的成绩排名退后很多。这对她的打击太大,对她那种要强的个性来说,这不仅仅是丢面子的事,而是理想的破灭,她承受不了这种打击,心理开始彻底封闭。把自己关在家里,谁都不愿意见。我和郭校长以前去,还都能和她交谈一些,听一些,这次无论你怎么说,她都不理睬。
分析以上个案,看看她的心理历程:
1、自我满足心理。小丁从幼儿园起,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人见人爱,听到的都是夸奖声。上学后,她的学习成绩很好,父母还很重视她其他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她得到了更多的赞美声。一路顺风到中学。她被周围的爱包围着,在爱的暖棚里长大。不知什么是“挫折”。她的优越感越来越强。这也以后不能面对各种批评、困难埋下了隐患。
2、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中学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小丁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但她经不起批评的打击,对挫折的忍耐力差。考试成绩的下降使她感到痛苦和恐惧。她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也不愿向他人诉说。食欲不振,晚上睡不着,胸闷头昏。一系列事实证明:小丁的抑郁心理程度很严重了。究其原因有她个性意志等心理因素,同是也有社会、家庭、学校等的外在因素。
3、闭锁心理。中学生的闭锁心理主要是指中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不轻易表示出来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明显,它突出表现为学生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轻易表露,其主要特征是关闭性。小丁后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都不谈,谁都不见,在自我的小天地里默默的阻爵生活,品尝孤独。这种闭锁心理严重影响了她与同学、老师以及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了她的人际交往,是她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痛苦、烦恼等,不愿向人倾诉,由此引起的不良情绪不能及时排除,日积月累易引发其他心理问题。
优等生除了上面谈到的心理问题外,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自私、孤傲、冷漠、自以为是等诸多心理问题,都需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
我的一点思考:我当班主任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优等生”,并带着问题去翻阅各种心理学方面的书,在有关理论的影响下,又反过来开始特别关注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优等生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有了特别的感触和认识,继而引起我的高度重视:优等生存在多种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而且正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障碍,这是一个无庸置疑又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对于那些已具有明显疹状的心理疾病患者来说,绝大多数优等生的心理问题并不算严重,也不难解决,并不需要专门的心理治疗,只需老师和家长思想上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要以为成绩一好遮百丑,也要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及时引导他们,优等生的心理问题完全能够得到预防和排除。对优等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的忽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班集体的建设和班级凝集力。我对这一问题感受较深,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实践。望能与其他老师探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主动、生动的发展,成为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
第三篇:班主任案例
初当班主任的几点感悟
------把班级还给学生们
界安中心小学 仝恒攀
从09年进入教师这个让我喜欢的职业两年以来,一直没有当班主任的机会,经过我的再三努力和要求,终于在2011年学,学校安排我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接任之前已经教过该班语文一年时间,该班学生分配相对比较均衡,但是浮躁生较多,后进生也不少。首先,为了增强自己班主任管理的方式方法,就在闲暇时间拜读了张爱平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方略》和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两本书,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有助于我们班集体建设的方式和方法。开学伊始,我就冷静下来,仔细调查、了解,查找原因。
经过了解,我发现造成我班如此混乱、难管的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班干部的管理软弱无力、个人的自我主义太强烈。同学间不团结,不追求上进,缺乏竟争意识。找出这些原因后,我决定对症下药:提高他们的自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以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
现代教育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自我管理的主人。”还指出:“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而是共同管理,不是打消规则,而是大家立法守法。”因此,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把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作为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改变了该班的“散、差、乱”面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健全制度,民主制订班规班约。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也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人的命运。因此,学生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显得尤为重要,都关系到他们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习惯的形成。而如果全由班主任要求学生怎样怎样做,学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效果不明显。因此,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学习学校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然后召开主题班会,进行民主讨论,结合本班实际,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经过讨论、修改、通过,达到统一认识,共同制订出一份班规班约。因为班规是学生们自己制订的,是符合他们的实际的,所以他们在情感和理智上都非常认同,执行起来也就十分有效,从而让每个同学严格遵守班规、并管理、约束好自己。如本来十分喜欢讲脏话、戏弄同学的一些“顽固派”。但在新的班规出台后,他们不便拆自己的台,那些恶劣行为也就有所收敛。整个班级的班风很快好转。
二、民主选举或“毛遂自荐”当班干部。
班干部就是老师管理好班级的得力助手,应该是同学们信任的“领头雁”“火车头”。俗话说,要想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选好班干部是最重要的。我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互相观察,调查,举荐或自荐一些成绩好、品德优、关心集体、团结同学、有一定领导能力的人来竞选班干部,然后再全班同学民主投票表决。
表决前,我特别询问“顽固派”最信服班上的谁,他们一致选许泽奇,因为他不仅成绩好,而且待人对事公平公正,从来不会歧视他们。我马上选定许泽奇让大家投票,结果全班通过,他当选为班长。“顽固派”们喜滋滋的,胜似自己当了班长。事实证明,此举是正确的:有一天,“顽固派”的王旭,李子龙又与我班的同学发生了摩擦,眼看摩擦即将升级,而老师又去开会了,在这危急时刻,班干部们挺身而出,制止了这场事故的发生。特别是许泽奇,他的一声断喝让两个失去理智的人清醒了,等我返回教室时,正看到许泽奇在教育他们,而他们面红耳赤、不停地点头。正因为班干部是他们选出来的,是他们信任的人,所以,他们更尊重班干部,从而也更加严格管理好自己。省了班干部和老师的不少操心。因此,班干部们办起事来效率很高,处理事情让大家心服口服。我认为这一举措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三、建立自主评价、竞争奖励机制。
一个班级,仅有民主的班风是不够的,只有调动起了全体同学的竞争竟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这个班级才会更优秀。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要使38个同学不断进步、竞争,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激励他们、适时赞扬他们。我先在班上宣读了一套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展开竞争。然后就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每周小结一次,每月总结一次评价结果公布在黑板上。其中单元测评、每周素质评分均前三名的同学可竞选班级的“四好少年”,并奖励两分素质分。此举一出,班上的学习
气氛马上浓厚起来,他们在互相竞争,较量,争当“四好少年”。因此,他们大大加强了对自己的行为习惯的管理。例如我班上的代征,第一单元测试语文只有18分,而且书写潦草、不做作业、也不接受同桌的帮助、辅导,老师教育也无效。但奖励机制出台后,他改变了:字一笔一划写好,主动请求同桌帮助,作业依时完成、上课经常举手发言,经过努力,他进步很大,同学们选他为“一周之星”,期末考试时他还取得了61分的好成绩。
四、民主管理,值日轮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同样,不当值日生,体会不到管理者的苦与痛。基于他们的自治力差的原因,我特别设置值日轮岗的制度,让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治能力。
五、“懒老师”培养勤学生
由于以上的一些方法已经开始奏效,我就逐渐开始试着彻底放手,所有的事情我都不管,即“班干部能干的事,我不干;小组长能干的事,班干部不干;普通学生能干的事,小组长不干”。其实很多事情不一定班主任亲力亲为的,那样的话,学生们就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那岂不是很可惜。所以我帮助班干部们一起制定了“班级工作分工一览表”,让班级每个人都动起来,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比如:我们班有专门负责卫生工具摆放的同学、专门保持卫生区卫生的同学、专门负责擦桌子的同学等等。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负责的工作,我的工作就只剩下不定期检查一项工作了,管理起来岂
不是很“懒”了?我也曾经试着问过学生们:“老师懒好不好?”同学们几乎一致的回答:“好”我又问:“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回答上来:“老师‘懒‘了我们就变得勤快了”。这样的回答让我觉得很是欣慰,班级管理无形之中多了38个帮手,我不“懒”点能行吗?
此外,我还叫同学们主动“结队子”“手拉手”,做到同学间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互相管理、共同进步,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通过以上教育方法、手段,我所担任班级已经由原来的“散、差、乱”的班级渐渐的变成了一个团结、优秀的班级。该班在全校老师的眼里已经是公认的好班了,而且我们班学生自己制定的班级目标是“心情好 纪律好 卫生好 成绩好”,而且在逐渐的向着“四好”发展和进步,所以我觉得“让学生自治”功不可没!是“自治”改变了班级,改变了他们!
第四篇:班主任案例
抓住机会,金子就会闪光
余 明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是否成功就在于对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闪光点,并且帮助他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进步。在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如何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下面就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把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这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
林某基础比较差,进校的时候连368都没有达到,个人表现也不是很好,但是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我大胆尝试让他担任班长,他工作上认真负责,学习上虽有小的波动, 经过高中一年半的努力,整体在班级保持前五名,我和各个科任老师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仅就三个方面谈一下对这个学生的德育体会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学生与我们交流的前提,“以人为本”是我们的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石,同时这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学生不仅把我们当做老师,更会把我们当成他们的大哥哥.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在“爱”的感召下,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够克服呢?
刚刚开始,我经常找他的"茬",许多事情本来其他人都可以做的,我会故意找他,如帮课代表发书等,给了他表现的机会,他也会把握,经过一段时间,他的精神状态好多了,敢于主动的问题了,平时也会主动和同学在一起玩了,心中已经没有了那种觉得自己是班级最低分入校而感觉怯弱了。应该说这一个阶段是林某后来进步的关键,只要教师敞开心扉,大胆尝试,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走上来。心敞亮了,学习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中学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与林某同学从交朋友做起,和他共同探讨班级的工作,谈论学习数学的心得。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要慢慢掌握。多次不同场合的交流让他感受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班级工作中和他各个科目的培优补差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时我就主动帮他分析原因,有的时候我还会故意给他犯错误的“机会”,因为我知道,现在他自己犯的错误会给他深刻的记忆,以后重要的考试他就会更加仔细和小心。工作中的小的误差就更加会激发他的斗志,让他更加认真负责才能够做好每一件事情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有一段时间,班级因为放假刚刚返校,违纪现象比较多,他自己觉得很过意不去,连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都没有以前积极了,看到这种情况,我主动找到他,告诉他违纪现象比较多与你这个班长没有关系,给我们大家空间和时间,这些都不是问题,班干部有工作,但更要把学习抓起来,只要你们把成绩抓起来了,班级的学风就好了,这就象一块长了荒草的土地,锄草的最佳方法就
是种上庄稼,违纪现象在你们把学风带起来后还是个问题吗? 通过一年半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班级的状况和他的都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林某由不自信的小孩子,转变为自信的少年,由遇事信心不足,需要人鼓劲转变为能够担当一面的班长,班级各个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在学习和纪律方面都走在同水平班级的前列。我也相信在后面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倾注爱心,他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林某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来自信心和责任感。对于现在的高中生因此,我们和他们年龄的差距必然会造成或大或小的代沟,但是只要我们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与他交朋友,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最终他可能不会品学兼优,但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并且为了人生目标坚持不懈的有责任感的高中生。!
愿我们老师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共同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并且为了人生目标坚持不懈的有责任感的高中生。!
换位思考 因材施教——中职校班主任教育案例谈片
中职学校生活对学生来说是难忘的,是踏出社会的中转站,在学校中学会独立的,中职学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更是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老师的帮助。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在宽松的氛围下进行,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关爱学生是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工作的原动力,也是保证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条件。下面笔者用实例谈谈如何开展班主任教育。
案例介绍
小钟是我班一位中职一年级的男同学,憨厚老实,成绩中下,但性格内向较孤僻,一开始,我发现他在班级中少言寡语,对班级活动不很关心,便几次找他谈话,询问他的家庭、学习情况,鼓励他不要自卑,投入到集体中去。可每次总是我说得多,他讲得少。几次下来,似乎效果不好。同学们也反映他不够信任他人。就在我感到困惑的时候,有件事情发生了:有一次周日晚修返校时,班干部发现他没到校报到,及时地汇报给我,我联系上他的家长,却发现家长也不知情,只知道他已经在离开家回学校了。经过多方面的了解我断定了他离家失踪了。当时身为班主任的我心急如焚,彻夜地跟着学校同事四处寻找,但是还是没有消息。庆幸的是这位学生终于在傍晚时分向他父母致电报了自己的平安,说他自己搭车去了城里的一家公园里,第二天就会回家。从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了解到他的家里情况,知道含辛茹苦工作的父亲对他的期望特别高。可是父母的这番苦心对于心灵不够坚强的他来说变成了无形的压力,结果他自卑,选择了逃避学习。同时,他也觉得从小到大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他,他也不相信其他人,更不需要其他人的关心。
案例分析
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会有,有的同学在以往的初中学习中能顺利地走过来,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去克服这种不良的心理,但有时候面对紧张的学习竞争,有的同学却觉得会感到信心不足,慢慢地丢失了竞争的勇气,变得消极自卑。中职的学习,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挑战,心理难免会忐忑不安。途中的挫折造成的不自信便成了走向成功的大敌。这次小钟的失踪事件确实给学校与班级带来了不少影响,为了平息班里学生们的情绪,缓和小钟的心情,我开始去思考分析这次事件的原因,并做了如下总结:
(一)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分析,小钟长期受自卑、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开始质疑自身。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因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当代大多独生子女家庭的期盼,由此导致许多的中学生从小就开始肩负着过重的压力,抱着父母的期盼学习着。若是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家长的唠叨与责备便成为了学生自卑心理的催化剂,他们否定并怀疑自己,随之而来的便是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
(三)教师因素
对于班主任的自己,我也作了一番分析。在学校里,面对着五十几人的班组,若是自己对一些同学关注不多,了解不精时,就会武断这些同学的行为品质,甚至于给予差评。久而久之这些同学也会逐渐产生失落感,在班里面得不到适时的表扬与肯定,慢慢地他们选择了不相信自己,越来越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闪光处。另外,学校生活中,不少教师体现出对优等生的偏爱,也无形中影响着对多数中间层阶段的学生,造成的不少压力,亦滋长了该阶段学生的自卑心理。总之,教师的片面认识与武断意识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如何帮助小钟克服这种消极不自信的心理,走出这个误区呢?这成为了身为班主任的我下一个要完成的目标。
教育策略
自得知小钟的安全信息后,我如获释然,但教育工作还得继续,我开展了如下二方面班主任教育工作:
(一)用激励与爱,唤醒孤独与不自信。
爱是唤起心灵美的开始,为了帮助小钟克服孤僻心理,在他回来学校复学(即在家休息一周后的周一)那天,我提议全班同学为他举行了个“欢迎会”。以班级同学的热情鼓励他,用几个班干部代表的温情发言去感动他,让他觉得在中职这个大家庭里不再孤单,一番鼓动后,我惊喜地被他的一番言语感动了,其中有他对全班同学们致歉语。之后,身为班主任的自己也会时不时地在课余时间与他聊天,对他课业上的进步及时地表扬推进。
(二)加强家校沟通,推进心理关注。
小钟的这种心理表现,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与他的父母经常保持着联系与跟进,通过分析了这次事件的主要影响,与他们交流与反馈。建议家长选择适当地方式与他沟通交流,家长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便是他能褒持信心坚持下来学习的最大鼓励。
同时,为了保持好班级的积极作风,我及时地在班里开展了“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正面去理解父母的辛苦。
通过适当地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在班集体建设中付出自己的关心与爱,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感受到。用爱感化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学生就会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奉献出他们的那份爱。通过我的班主任教育,我欣喜地看到了小钟令人高兴的改变,不再自卑充满自信。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班主任工作,面对的情况千变万化,面对的学生个性各异,在常规工作、常规方法行不通或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时,班主任就要多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
我相信,一个学生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导师,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班主任案例
担任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后,我感觉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复杂、艰辛而又繁忙的工作,需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地付出心血。
作为职校学生,由于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种种原因造成他们基础知识不佳,加上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青春期,叛逆与顺从同时存在。他们进入职业技术学校,意味着两年后就将进入社会岗位实习或就业。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要对将可能从事的职业做必要的了解,弄清楚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对上岗人员的素质要求,为毕业后能顺利就业、胜任工作做好准备。
因此,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就要放在对及早进行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上,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让学生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设计训练内容为:环境整理、自我仪容整理、行业自训、行规小结等。
一、案例基本情况
我担任的是中专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班班主任的工作,刚接手新生班级的时候,上第一天的早读课,学生们稀稀拉拉地来到教室,一进教室,不是拿出课本,而是有的在聊天有 的在发傻,没人读书。作为班主任,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 :要严格要求他们,争取在短期内把班风、学风抓起来,这样班级才能有凝聚力,学生们才能学好技能,将来他们出去就业才能符合企业的要求。
二、教育方法
为了了解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我仔细看了班级报名册,并从其他学生和有经验的班主任中打探调查,我了解到他们具有以下特点:文化底子不高、思想活跃;单亲家庭子女多;入学前经历复杂、个性鲜明;家庭贫富差距大;身体素质和吃苦性较差。针对他们的特点,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消除他们的不良习惯。
(一)“以情、以能力、科学带队”的观念管理班级
带好班级,关键在于班主任的带班能力。对新生工作而言,带好新生,关键在于提高班干的管理能力。作为班主任应注意提高自己在组织班级、教育管理、文化修养等能力上的培养。只有不断地学习、巩固和提高,才能以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术业务素质树立好自己在新生心目中的形象,为带好班级、培育技术能手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缺乏情感,是无论如何也带不好学生的,要带好学生首先就要爱学生。虽说新生刚刚踏人中专学校,但他们有自己的人格与尊严。只有摆正自己与学生们的位置,才能融洽相互间的关系,才能彼此间坦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人。其次要做到对新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做好新生的思想工作。同时班主任也要懂得自尊自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主任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表范,在新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
(二)严格用学校的各种条例规范新生的言行抓好日常养成
我首先是组织新生们学习学校的各种条例,讲讲企 业及社会职场要求,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运用上课宣讲、观看录像和 图片展览、组织演讲和知识竞赛、剖析典型事例等形式,使他们懂得一个职业人的基本要求、礼节、礼貌等常识,并自觉将其作为行为规范。
其次是注重抓日常生活学习点滴养成,使新生们时时处处照着学校的条例去做。从起居作息到行为举止,按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形成文明习惯,养成良好作风。比如,从“三长”(头发、指 甲、胡 须)、“三相”(坐相、站相、走相)、见到师长问候等这些小事抓起 ;内务卫生要从整理被褥、水壶、牙缸、茶杯等日常生活用品抓起,一点一滴体现条令要求,把规范融于他们的行为之中。
接着培养新生们的自理、自律能力。自理、自律能力是学生自立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在工作岗位上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是学生自理、自律能力的体现。通过在日常教学 中的引导、灌输,使学生养成自查、自省的行为习惯,实现自我管理和 自我教育的目的,形成自律感和工作责任感,使他们在道德上养成变被动为主动,变有约束感为自觉的行动,这种自觉的行动会成为学生履行道德规范的驱动力,形成稳定的品质。
三、教育效果
在规范要求下,第二周开始,班级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们快乐地一起生活了,纪律有所好转,课堂上学生们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
四、案例分析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得到了如下启示 :
1、职校学生,需要更多的严格规范来关注他们,以社会规则、职业规范来要求他们。
2、职校学生必须严格用学校的各种条例规范新生的言行,抓好日常养成。
3、职校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自理、自律能力的培养,全方位的、多角度的。
第五篇:班主任案例材料
转眼之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满9年了,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无法体会到的。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也越发多了,而社会也要求我们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学生。因此,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应富于创造性。我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些自认为有些创造性的管理方法。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我不否定传统的教育方法——说教与处罚。我甚至认为它们在某种情况下还特别有用。其次,我要说明的是我这里说的“说教”与“处罚”是狭义上的,否则,我底下谈的所谓诀窍就与它们混淆了。
一、沉默是金。
俗话说,班主任要嘴勤,怎么还冒出来个沉默是金呢?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我现在所带这个班有名学生叫周康,在五年级刚分班时很令我头疼:作业不做,与同学极易发生矛盾,几乎天天违反纪律。开始时,我对他除了说教,就是处罚甚至惩罚,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错了,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但他就是那样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评。正好办公室没老师,我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那样平静看着他,因为说实话,我不知道说啥,但是很奇怪那时我一点不生气。我发现,他慢慢有了变化,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又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偶尔抬头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窥测我的内心,但我还是很平静地看着他的脸,就好像在欣赏一幅画。他的头越发低了,也更加不安了。良久,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你可以走了。”我重复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但这次他竟连着几天表现很好,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后来尽管他有反复,但经过我又几次的沉默疗法,他变了。现在,他是个好学生,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个样。
案例二:有一次,班上语文测试,我事先说了复习范围,可我发现,学生普遍很自信,认为自己考好没问题,很少有人踏实复习。成绩出来的,整体情况很糟糕。发完试卷后,我发现学生很多都在看我,照常理该是说教的好时候了。我当时只是平静地看着大家,目光慢慢地移过每一个学生的脸庞,最后轻轻说了句:“好了,过去了,关键是以后。”自那以后,学生复习踏实了许多。
分析: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沉默有时更能使学生明白老师的心。
适用范围:常规疗法效果不大或者没效果时。
使用禁忌:目光决不可带有气愤、轻视等。
二、以身作则。
案例:五年级时,班级有了打扫操场的任务,刚开始学生还挺好奇,拿着打扫把一阵飞舞。后来就没人愿意下去了,尤其到了冬天,手拿着竹子做的扫把,太冷,就更少有人愿意打扫操场了。看到这种情况,我早上带头下去扫操场,当然,还有几个学生是被我叫去或者主动去帮我的。每天,当我们扫完操场,带着一些微汗,面色红润走进教室,回到教室的时候,面对全班学生,我总是大声对同我一起打扫操场的同学说:劳动使我们快乐,我为你们自豪!现在每天早上,早来的男生争先恐后地下去打扫操场,我相信:他们从中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分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这个榜样是自己的老师呢。
适用范围:几乎所有范围。
三、顾左右而言他。
案例:一天上课,叫起一名学生张旭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为何?他上课没认真听,回答的是前一道题,当然牛头不对马嘴。我也笑了,不过是微笑,我对这名同学以父母般的语气关切地说:“你辛苦了,快吃饭!”学生都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剩下的时间里,他听讲得很认真。
分析:生活需要幽默,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如果能使犯错误的同学在笑声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何乐而不为呢?
适用范围:合适的场合与时机。
四、顺其自然,案例:小学高年级男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非常正常的,这不,到了五年级后,班上议论纷纷,好些同学神秘地告诉我:某一男生很奇怪,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绕好长一段路,为的是送我们班的班长(女)回家。我听后笑着说:“好呀,他多热心呀!”好多学生有来告诉我,应该找他们谈一谈,但我都拒绝了。当然,在班队会上,我讲到了在他们这个年级男生女生之间产生好感是再正常不过的,应该正确的对待与处理。我的这些话绝对不是只针对那个男生讲的。但是,可以看出,在他身上产生了影响。他和班长现在相处得很好,很正常,同其他同学一样。当然,现在这个男生不送班长回家了。
分析:所谓的“早恋”是完全正常的,只要讲清了道理,就应该先充分相信学生,一定程度上放任自流也是可以的。
适用范围:所谓的“早恋”。
五、收回权利。
案例:班上有四组,每组轮流值周,组长全权负责。有一小组完成值周任务情况很糟糕,我调查一下,原来是小组长的失职。指导过后,他们组的工作仍不见起色。于是,我就物色了另外一名有能力的同学接替,小组工作大有起色。一段时间后,我将原来的被撤换的小组长调职另用,这次,他对待新工作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分析:收回权利,是为了让某些班上担任一定管理任务的同学冷静下来,分析自己的不足。
适用范围: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
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肯定有一些班主任老师会有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方法。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们爱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我心目中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班主任老师“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