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报考志愿(精选)
进入高考备战最后阶段,很多高三考生与家长在紧张准备高考的同时,相信大多数已经有了自己意向的报考学校,或已经着手准备填报志愿了,家长往往会对学生的报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有的家长自己也是似懂非懂,在填报志愿方面存在着一些认识的欠缺,而这将直接影响考生志愿的填报与考后录取。为此,天星教育网特别请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专家及有经验的一线老师进行了指导,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够予以本届考生与家长一些启示与帮助。
孩子自从到了高三,学习相对以前更忙了,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因此很多家长就独自承担起挑选学校与专业的任务。从查阅资料、打听情况、分析对比到就业情况预测等整个过程,家长独自包办了,甚至往届还存在着孩子到填报志愿表格时才知道自己未来四年可能就读的学校与专业的情况。
但是,毕竟考志愿基本决定着孩子未来四年的学习与生活,家长就算根据自己的意愿“包办”了志愿,也无法“包办”孩子未来的四年。只有自己规划的蓝图,孩子才有兴趣去参与它,创造它。此外,对高三的考生来讲,增加对志愿的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憧憬未来,从而激发斗志,增加学习的动力。
往届考生的家长们建议,家长通过研究材料等对志愿填报有一定了解后,可以利用孩子饭后或晚上休息的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与志向,从而再结合孩子的意愿进一步筛选出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虽然填写一张表格就可以完成高考志愿的填报,但这之前的准备过程是漫长的。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而忽视了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很多家长都表示高考的成绩与志愿的填报是同样重要的,报得合理与巧妙可以帮助孩子进入更理想的学校与专业就读。一般来讲,提前一年家长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了,因为孩子进入高三后成绩与排名都趋于稳定,一般波动不会太大。
至于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很多家长也给出了自己的心得。首先,认真熟悉孩子文理分科后的考试成绩与排名,并且分析变化的趋势,大概预测孩子的高考情况。其次,认真研读高考报考参考书籍,尤其是教育部门出版的官方报考书籍,从中了解各校历年在本省的录取情况,并找到孩子的定位区间,从而重点研究。再次,如果想深入了解某些感兴趣学校的招生与教学情况,可以查询该校的网站,并与该校招考部门联系;也可以从学校的往届学生处获得学校的第一手情况;如果有条件,家长与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开放日前往实地考察、参观。
第二篇:报考志愿要点
高考填报志愿要点
一、报志愿前该做的:
1、首先要确定考分,找适合自己的学校(专业);条件:最好在上一、二年该专业录取平均分之上。
2、是否985、211重点大学
3、该大学中所选专业的学科位置及博士点、硕士点设置的情况
4、仔细阅读所选学校的招生简章,重点是录取原则(分数优先
志愿优先
按照分数级差)
首先,要了解对于加分的各种规定。绝大部分高校在提档时,是承认教育部和省(区、市)招办的政策性加分(不叠加,最多不超过20分),但在安排进专业时政策就有所不同。有的进档后一律去掉所有照顾加分,按实考分排队选专业;有的录取进专业时去掉省(区、市)招办的地方性优惠分,只以教育部认可的加分为准;有的直接按投档分数(含政策性加分)选专业。所以,无论孩子是否有加分,都要关注这方面情况,以便扬长避短。
其次,读懂专业录取规则。高校提档后专业规则录取是进行专业录取的首要原则。不同的学校,设定的专业录取规则是不同的,常见的有分数优先、志愿优先两种方式,有的院校还有分数级差。弄清楚并利用好学校的这些级差规则,才能为孩子的志愿填报成功增加机会。
第三,很多专业院校对于单科成绩有相关的要求,这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招生章程》中对相关科目成绩的要求绝对不能忽视,最常见要求就是报考某一专业的考生某某科目要求成绩在多少分数以上、在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数学或英语(论坛)单科成绩高分者。作为家长,了解并斟酌孩子高考时的单科成绩是否能达到所规定的要求,就可以提前躲开风险,或者扬长避短选择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根据工作实际,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填报本科志愿要把握好4个小技巧。其中,一冲二稳三保是相当重要的一条原则。
北京高考目前采用的是部分平行志愿,即在本科一、二、三批次中,各设置2个顺序志愿:第一志愿设置一所院校;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设置3所院校。同一录取批次中,第一志愿实行传统的“志愿优先”录取原则,考生选报1所院校;第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包含A、B、C 3所院校。录取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100%调档,且实行一轮投档。
这种方式虽降低了志愿填报的难度,增加了考生的投档录取机会,减少了高分落榜现象,但仍存在着一定风险,需要考生和父母多加注意。
第一,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考生要把最青睐的院校填在最前面
考生志愿在实际录取时是有自然顺序的,而不是只要达到填报的A、B、C 3所平行志愿院校的录取条件,就会被3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录取中,3所平行志愿院校是依次录取的,即按考生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3个志愿。如果满足A校分数要求且其仍有计划余额就直接投档到A校,否则继续检索B校,最后才是C校。被检索的3所院校中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就直接投档到该校。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有先后顺序,依据对3所院校的期望程度安排好填报顺序,最青睐的院校要填在最前面。
第二,批次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考生要重视每一批次的录取机会
虽然平行志愿由A、B、C 3个志愿组成,但各批次的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投档时按一个志愿对待。也就是说,考生的档案只能投到A、B、C 3所平行志愿院校中的一所,所以对每个考生而言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如果3个平行志愿均不满足院校录取条件而未被投档,或者投档后由于客观原因而被退档,考生就只能参加同批次后续的征集志愿补录或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考生要重视每一批次的录取机会,客观分析个人和院校的实际情况。
第三,适当拉开梯度,一“冲”、二“稳”、三“保”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从往年情况看,有些考生没有针对自身学习成绩进行准确定位,也没有考虑所填报院校往年的录取情况,而只是完全依照自身的兴趣爱好填报了3所志愿院校。结果或者过高估计了自身实力,或者所填报的3所志愿院校都处在同一层次上,使考生有可能因3所志愿院校的录取条件都不满足,从而影响了自己的档案投递,形成“死档”,错失一次录取机会。
还有的考生没有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填报3个平行志愿,而是把往年录取分数较低的院校填在前面,把往年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填在后面。这样,即使考生的高考分数达到了后面院校的录取提档线,实际录取时也只能按照调档顺序从前面的院校录起,致使出现“高分低就”的情况。
5、学生的就业方向、前景;所报专业在该校的学科位置,最好在全国具有权威性。
高校根据确定的调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后,会根据考生的成绩、专业志愿再次进行投档,这个过程被称为专业投档。在进行专业投档时,各高校会根据本校的实际,分别采取不同的排序方式。这些排序方式主要有分数优先方式、志愿优先方式、分数级差方式等。
分数优先录取专业方式,即高校对进档考生,分文理科分别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专业检索、投档,即首先对分数排在最前的考生所填专业志愿进行检索、投档,若分数排在最前的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所填专业未达到的录取要求,则看其第二专业志愿所填专业是否达到录取要求,第二专业志愿所填专业未达到录取要求,则看其第三专业志愿所填专业是否达到录取要求,按此原则,直至检索完该考生的最后一个专业志愿。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考生的分数等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专业的录取要求,高校即将该考生的档案投到该专业,不再对后续专业志愿进行检索。对分数排在最前的高考生检索、投档结束后,再对分数排在第二的考试所填专业志愿进行检索、投档,然后对分数排在第三的考生所填专业志愿进行检索、投档,依此类推。
志愿优先录取专业方式,即高校对进档考生,分文理科分别按第一、第二、第三等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专业检索、投档,即首先对所有进档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按考生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检索、投档,若第一专业志愿检索、投档结束后,仍有专业未满额,则对第一专业志愿未投出的考生的第二专业志愿按考生分数从高到进行检索、投档,若第二专业志愿检索、投档结束后,仍有专业未满额,则对第一、第二专业志愿未投出的考生的第三专业志愿按考生分数从高到进行检索、投档,按此原则,直到该高校所有专业满额为止。
在对同一专业志愿进行检索时,首先对分数排在最前的考生进行检索,再对分数排在第二是考生进行检索,然后对分数排在第三的考生检索,依此类推。在检索某一专业志愿的过程中,一旦高校的该专业投档满额,即不再对分数排序相对在后的考生的该专业志愿进行检索;在检索各专业志愿过程中,一旦高校所有专业投档满额,即不再对下一顺序专业志愿进行检索。
专业级差:指招生院校在安排考生录取专业时,按招生章程中公布的一个或几个分数值来确定选报不同专业志愿考生的录取专业。即进档考生录取专业时第一志愿考生,以实考分排队,若考生的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该生录取为该专业;若考生的成绩未达到其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数,则其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专业志愿排序;若第二专业志愿仍不能录取,再减去一个级差分参与第三专业志愿排序,如此依次类推。
二、报志愿该注意的:
1、提前录取
可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主要是军队、警察、师范等。
注意:如果决定报志愿就要到派出所开证明、还要注意有体检的限报
2、一本、二本志愿的填报
一本志愿(1个学校4个专业),二志愿(1个学校4个专业)一志愿:
⑴
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学校及第一专业,选择条件为高于前1或2年平均分30分左右
⑵
第一个志愿要保证录取最好不要滑档,最好将其余的3个专业依自己的感觉再依次选出自己比较接受的,全部填上。
⑶
所选的这4个专业的录取分最好呈阶梯状。
⑷
为了不滑档最好在服从分配栏填写——服从分配,这样就可将滑档降到最低程度
二志愿:二本志愿填报参照一本志愿
第三篇:高考志愿报考体会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心得体会
志愿填报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完成了志愿填报,收到了录取通知书,高考才算真正完成。志愿填报是个技术活,要统筹考虑城市、学校、专业、本省考生数量增减、本省招生数量增减等各种因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志愿填报得好,相当于高考多考20分。鉴于孩子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去研究学校、专业,所以志愿填报还是要家长主导,尽量让孩子做选择题、判断题,而不是做填空题、问答题。
我的孩子是江西理科男,去年参加高考。成绩是629分,省排名4262名,尽管有十几所985可以上,最后还是选择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王牌专业。一年过去了,现在回头看看,这个选择是科学的,理性的。孩子高兴,家长满意。
现在把心得体会总结一下,与各位家长共勉。
二模考试后,建议家长根据孩子一模成绩、二模成绩及班主任对孩子高考成绩的预测,为孩子预选20-30所高校,每所高校预选5-6个专业。
中国大学太多了,有3000多所,要怎么选?如果先前没有具体的目标学校,可以采用排除法。比如我的孩子是江西考生,首先排除太远的地方,如西藏、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再排除太冷的地方,如东三省,最后排除高校资源与江西相比没有优势的地方,如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省区初定以后,需要再细化到城市。如果孩子成绩在一本线以上的话,除非苏州无锡这样牛逼的城市,否则省会城市以下的就不要考虑了。毕竟孩子上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还要增长见识,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差距还是很大的。另外尽量选择优质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其次广州、天津、成都、重庆、长沙,如果成绩在一本边沿,则优先考虑本省省会城市。
城市确定以后,下一步就要选择高校。不要迷信各种高校实力排行榜,那东西对校长来说是宝贝,对家长来说是浮云。比如吉林大学,排名非常离谱,不知坑了多少学霸。建议家长关注目标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排名及该校校友评价,这才是真金白银,值得借鉴。根据预估的孩子高考成绩,参考前三年在本省的提档线,初步选择30所左右的目标学校。
关于专业,如果家中没厂没矿没店,那就不要矫情,就业质量才是王道。前三年的就业红牌专业就不要选了。孩子的兴趣要考虑,但这不是主要因素,并且孩子涉世不深,三观未定,谁知道他明天喜欢什么?不要迷信到大学去转专业,那是有门槛的,成功率非常低。也不要迷信大学毕业后考研换专业,如果学校、专业都不能接受,为什么不复读呢?不要将就,否则大学这几年会很堵心。
提醒家长,高考之前,千万不要和孩子谈志愿的事。家长悄悄地做好这些填报准备工作就行了。
高考后,最好先估一下分数,让心里有个合理预期。家长这时可以把预选好的大学名单拿出来和孩子讨论。如果孩子对这些没概念,可以让孩子看看目标城市、目标大学的宣传片,同时关注该校校友的评价。必要的话,可以去目标城市、目标大学实地考察一下
出分后,对照前三年目标大学的投档线锁定10-20
所能上的学校(用线差法和位次法各核算后进一步考察专业,将目标学校精确到10所左右。必要的话,可以打电话咨询目标大学的招生办老师。个人不看好所谓的一分都不浪费,踩线上大学十之八九意味着专业调剂。除非是清北华五人这个层次的大学,否则这不是捡到宝,而是踩到坑。
第四篇:2014年 报考志愿指导
2014年 报考志愿指导
32所省外高校招生预估线
1.清华大学
文科全省前20名可报考理科全省前100名可报考提前批次有招生,分数可能相对较低
2.北京大学
文科招收24人,675分以上可报考理科招收27人,700分以上可报考
3.复旦大学
文科660分左右,全省前120名可报考理科690分左右,全省前350名可报考医科前400名可报考学校医学院提前批次有招生,分数可能相较对低
4.同济大学
文科652分以上,全省前1000名可报考理科全省前1500名可报考
5.南京大学
文科660分以上、全省250名以内可报考理科670分以上、全省600名以内可报考
6.中国人民大学
文科650分可报考理科680分可报考分数较低考生可考虑苏州校区
7.上海交通大学
在山东共招收111人文科650分以上、全省前300名可报考理科686分以上、全省前500名可报考第一批次恢复工商管理类在我省招生提前批次招收7名国防生
8.南开大学
文科招收41人,建议638分以上报考理科招收67人,建议668分以上报考
9.中国科技大学
文科670分左右可报考理科680分、全省前500名有希望
10.四川大学
理科640分左右可报考文科629分左右可报考
11.国防科技大学
理科一本线上70分以上可以尝试报考
12.南京邮电大学
参考去年录取线,高于一本线50分可报考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理科690分左右,全省排名前400名可报考文科排名前500名可报考文理科在山东共招38人
14.四川农业大学
文理上一本线均可报考
15.西北师范大学
文理科上一本线均可报考,山东计划招生共105人。
16.浙江大学
理科招收107人,全省前600名有希望文科招收23人,全省前300名有希望680分以下考生建议报考提前批如海洋类(2)、食品(2)、农学、国防生
17.西安邮电大学
全省排名20-30名可报考
18.延边大学
文科一本线上14分可报考理科一本线上30分可报考
19.西安交通大学
理科665分以上可以尝试报考文科仅招4人,分数线不好预估
2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文理科一本线上60分均可报考,其中山东共招10人
21.北京建筑大学
理科招生38人,一本线上40分可报考文科仅招2人,分数线不好预估
22.南京理工大学
理科招152人,645分以上可报考文科招21人,610分以上可报考
23.安徽大学
理科超出一本线48分文科超出一本线33分
24.华南理工大学
文科招收10人,过一本线可报考理科招收53人,全省前5500名可报考
25.燕山大学
山东共招收200人理科超一本线25-45分可报考文科超一本线10分可报考
26.中国科学院大学
只招理科生680分以上可报考,全省500名以内有希望2014年是第一年招收本科生,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和材料六个专业
27.华东政法大学
文科超出一本线40-50分可报考理科超出一本线50-60分可报考
2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理科680分以上可报考文科640分以上可报考
29.哈尔滨工业大学
理科668分左右可报考文科620分左右可报考
30.成都理工大学
超出一本线10分以上可报考
31.湖南农业大学
文理科过了一本线就可以考虑报考
32.沈阳药科大学
高于一本分数线20-30分可报考
11所省内高校招生预估线
1.山东大学
理科650分以上,全省前8500名可报考文科630分以上,全省前1800名可报考国防生在山东招38人,限理科和男生,一本线上四五十分希望较大理科630分以上可报考威海分校文科620分以上可报考威海分校
2.中国海洋大学
理科637分以上可报考,报考好专业要高出七八十分文科624分(即文科一本线上45分)可报考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在山东招1150人,无国防生招生计划理科622分(一本线以上50分)可报考文科610分(一本线以上30分)可报考
4.山东师范大学
文科高出一本线10分可报考理科高出一本线20分可报考学校建议超一本线不多的考生报考时选择专业服从调剂
5.山东财经大学
理科一本线以上10分均可报名会计、金融等热门专业超一本线50分左右
6.山东建筑大学
理科582分以上、文科589分以上可报考一本专业理科552分以上、文科564分以上可报考二本专业
7.山东交通学院
文理科500分以上可报考校企合作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20分以上报考把握较大
8.齐鲁工业大学
文理科在500分以上的考生可报考校企合作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理科530分以上、文科560分以上可报考
9.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本专业过线就有机会,二本专业不好预估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一本线上10分才有希望
10.曲阜师范大学
一本专业过线即可报考二本专业建议文科545分,理科535分以上
11.济南大学
一本上线即可报考一本专业本科军检线下5分可以报考二本专业
提个醒儿
一字之差能差千里
有些高校“撞脸”报考切勿“打眼”撞脸1 “中国”vs“北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中央直属重点高校,亦称中央团校。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市属高校,办学层次为高职。撞脸2 “华东”vs“东华”
华东理工大学:位于上海,都是教育部直属大学、211工程高校,办学实力强劲。
东华大学:位于上海,都是教育部直属大学、211工程高校,办学实力强劲。
东华理工大学:位于江西抚州,是省属本科高校,前身为华东地质学院。撞脸3 “东”“南”“西”“北”东华大学:位于上海,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原名中国纺织大学。
西华大学:位于四川成都,为省属院校。
南华大学:位于湖南衡阳,为省属院校。
北华大学:位于吉林市,为省属院校。撞脸4 “北京”vs“首都”
北京师范大学:我国顶尖师范院校,系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985、211工程高校。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属师范院校。撞脸5 “工业”vs“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全国重点大学,985、211工程高校,老牌名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211工程高校,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撞脸6 “北京”vs“北方”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属重点高校,为211工程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属本科院校,前身为北京冶金机电学院。撞脸7 “合肥”vs“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位于合肥,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高校。
安徽工业大学:位于马鞍山,前身为华东冶金学院,是安徽省属本科院校。撞脸8 “西北”vs“西安”西北工业大学:位于西安,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985、211工程高校,属老牌工科名校。
西安工业大学:以兵工特长的普通本科院校。撞脸9 “医科”vs“药科”
中国医科大学:位于沈阳,原为卫生部直属高校,后改为省部共建。
中国药科大学:位于南京,系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高校,以药学特色闻名于世。
第五篇:高考志愿报考经验汇总汇总
志愿报考经验汇总
一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夕都是考生和家长头痛的日子,专家建议,优秀学生可大胆填报外省院校,避免扎堆省内高校。
考生要了解自己的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的水平,认准主攻学校。同时在报考前一定要搜集想报考学校的全面信息,包括往年录取情况、招生计划、校园条件等等进行比较。报考时每个志愿要拉开合理的梯度,如果第一志愿未录,第二志愿一定要报有机会进档的学校。考生可以参照往年的情况,如果上线数超过了计划数的学校,就没有必要再报了。有的学校还有分数级差,报考前一定要查清楚。
以往绝大部分考生报考本省学校,造成扎堆抬高本省院校分数线的情况,而往年录取过程中又经常出现一些外地学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专家建议,高水平学生应该报考外地的优秀院校。只要想读书到哪里都能成才,不要扎堆省内,到外地更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此外,考生还要考虑学校费用和自己的经济状况。如果没有经济能力又不想靠助贷上大学,有的收费比较高的学校和专业就不要报考。往年有的学生报到以后才发现学校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又放弃重读,白白浪费一年时间。考生应该在考前搜集所报考学校的全面信息,没打算去的学校就不要填报。
面对志愿表,高三学生与父母、朋友左右掂量。其实,填报志愿并没有想得那么难,只要按照自己实际情况,选对大学、选准专业、把握一本、二本各批次招生机会,就可以给高三画上一个相对满意的句号。愿考生朋友们掌握住志愿填报技巧,打赢这场无声的战役。
志愿填报建议篇
建议1:不以模拟考分数衡量自身实力。考生如果以模拟考或者联考的分数来衡量自己的实力,很容易出现偏差……
建议2:注意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的搭配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
建议3:选择一个毕业后能用得上、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也很重要……
建议4: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前,事先了解学校往年生源如何、是否认可其他省市的优惠政策。
建议5:考生、家长填写志愿表前,首先摸摸学校的底。其次,选择专业时要进一步挖掘,了解该专业学什么、毕业后做什么。建议6:考生尽量把“愿意调剂”的勾打上,每一个机会都不要轻易放弃。
一、技巧篇——教你填报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包括第一院校志愿和第一专业志愿。从每年录取的情况看,高校更愿意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远远高于其他志愿。所以,填好第一志愿(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对自己录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给志愿留点余地
考生不能太倚重自己的估分结果,在志愿填报时未考虑万一估分偏高怎么办的应对策略,没能给自己留有余地。现在,不管是考前还是考后填报志愿,考生最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能满打满算。特别是考前和估分,如果我们的志愿是按事先估计的成绩来填的,高考成绩一旦偏差较大,志愿也会跟着受损。同样,在知分填报志愿中,也要注意此原则,因为你填报的大学录取分数线的高低也是一个未知数。
2、专业不要盲目“攀高”
我们在谈第一志愿时,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第一志愿的某某大学,所以很多人在学校的选择上很是求精求准,却疏忽了专业选择的第一和第二之分。却不知,有时候,自己的失败往往就在专业上。
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即使成绩比较好,但如果既要报考名牌院校又要就读热门专业,就更需慎重,尽量多了解情况。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要通过咨询,了解该高校所填报的专业历年录取的分数线,根据高校提供的历年在某省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等材料,判断哪些专业是这所高校的热门专业,哪些稍微冷门一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实力填报专业志愿。
3、注意地域与院校的结合
有些考生,一心想到北京、上海等地上大学。我们都知道,这些地方的大学一般的录取分数会偏高。如果考生成绩比较好的话,志愿填报时就不会有太大难度,要是成绩并不是很好呢,其志愿又该如何去填报才能达到其目的?
考生在自身实力在同批次不算很好的情况下,如果一定要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的话,在学校的选择上就应避开那些近几年来录取分比较高的学校,这样才有机会,不然,落选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二、技巧篇――教你填报第二志愿
我们一方面在强调第一志愿的重要性以及很高的录取率时,另一方面还要看到,第二志愿也不可忽视。每年,很多考生在第一志愿无法录取的时候,起作用的恰恰是他的第二志愿(包括学校和专业)。第二志愿如何填报才能给自己的录取增加机会呢?
1、留意二志愿院校的政策
应该注意到,也有一些第一志愿生源较好的高校为了吸纳高分考生,制定了一些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的办法。这样,即使第一志愿生源满额,这些高校也可以招收第二志愿考生。
所以,考生在填报第二志愿时,一定要弄清学校是否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如果招的话,有哪些条件,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成绩慎重选择。
2、专业“冷热”要搭配
上面所谈“第二志愿”就是对“院校”来说的,这里侧重谈谈某一院校中“专业”中的“第二志愿”,即是说在我们选定大学后还要考虑哪个专业排第一,哪个专业排第二等问题。如果考生的档案已经投到高校,是否录取就要看考生的专业填报得如何了,尤其是第一专业志愿落选的情况下,第二专业志愿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
所以,在专业的选择上,考生不要一味只看到热门,还要注意到,如果热门无望怎么办。考生正如能在第一专业和第二专业之间做到冷热搭配,才顺利被录取。
三、技巧篇——掌握“专业级差”
什么是专业分数级差呢?专业分数级差是指高校在安排进档考生的专业时,若其未被第一志愿的专业录取,则将其总分减去一个分数级差后参加第二志愿专业排序。如有的高校规定一、二、三专业级差分别为5分、4分,考生第一专业不能录取时,就减去5分,再与第二志愿专业的考生排序,按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如不能录取,再减去4分参与第三志愿专业排序录取。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专业分数级差,多数学校的分数级差在3~10分之间。考生在填报一所大学的各专业志愿时,务必要注意其招生章程中有无分数级差的规定。
1、高低结合
方法点拨:专业之间按分数级差录取,一、二、三、四志愿之间的级差分别为5分、3分、2分。这样,考生在第一专业不能录取时,再减去第一和第二专业之间的级差5分,还高于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才能被录取。考生要想到第一志愿专业录取分数不会低,但第二志愿报考一个录取分相对不是很高的专业,这样,即使减去级差分,也有被录取的机会。
2、志愿之间留够余地
但也有很多考生忽视专业级差的规定,这样就很容易给自己的录取带来遗憾。哪知,有时候,自己的失败往往就在这一小点上。
方法点拨: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即使成绩比较好,但如果既要报考名牌院校又要就读热门专业,也需慎重。如果当年有专业级差规定,则更应根据自己的实力,填报专业时留够前后志愿间的级差分。
四、选大学”还是选“专业”的取舍
志愿填报,是首选学校呢还是首选专业?这是很多人在选择时常有的困惑之一。但学校和专业又是我们在志愿中最关心也必须要做的选择,怎么办?是先学校后专业,还是先专业后学校?
1、有比较,鱼和熊掌可兼得
首先来看看,好大学与好专业是否可以合而为一。填报专业虽有一定风险,但也有希望。从考生的录取机会看,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所以,考生在选择好学校或好专业时,一定要在自己成绩为基础之上,参照、对比近几年的录取情况,所选择的院校和专业的有效性才会更高。
选学校,慎将一所学校进行到底
与既选学校又选专业不同的是,有的考生只选其中之一,如只想读某所理想的学校。
2、重专业,不被“牌子”迷花眼
与“非某所大学不读”观点不同的是,有的考生愿意先从专业“下手”。
考生在成绩高出控制线50分的情况下,选择该校的近几年一直较热的经济学类专业应该有一定把握。录取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如果考生要想读“热门”专业时,则应在高考成绩、院校、专业间进行权衡,即在学校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近几年收分相对较低的院校,这样成功的机会就要多得多。
五、技巧篇——专业 之“冷”与“热”
1、慎将专业“热”到底 在以前的录取中,经常碰到这样的志愿:有的考生一连几个专业都填报了一些“热门”。这样容易产生什么后果呢? 在选择专业时,不要一味紧盯“热门”不放,还一定要注意到,“热门”是很多人都想报考的,自己成绩填报“热门”把握不大时,就最好不要把志愿全“押”在“热门”上。如果那样,落选的可能性就会很大。
2、“一热一冷”把握度
与志愿全填“热门”不一样的是,有的考生还比较理智,他们在追“热”的同时,能够兼顾到“冷”,即对一般人看作“冷门”的专业也不“嫌弃”。这种“冷热”兼顾的方法往往可以让自己免遭落选之痛。
如果考生在成绩允许的情况下,想在第一专业志愿中冲刺一下“热门”也无可厚非,但后续志愿一定要给自己留条退路——报考相对“冷门”的专业。这样,即使“热门”无望,但还有后面的志愿,从而不至于落选。
3、避“热”就“冷”不是错
对一些成绩稍好的考生来说,他们在志愿中还可以去冲刺一下“热门”,但对于那些成绩不是很好、又特别是刚上某一批次控制线的考生来说,他们是选择追“热”呢,还是选择“冷静”?
在选择专业时,有时要根据成绩刻意向“冷”处靠,特别是那些成绩刚上某批次的控制线的考生,说不定这还是保证他们被高校录取的另一个“选择”。
六、技巧篇——“服从调剂”的意义
1、专业调剂:录取的另一条“保险带”
当然,如果仅就某一高校来说,考生怕被调剂到自己不满意的专业,所以不服从调剂,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要从有书读的角度出发,也许选择服从调剂,考生还有希望,因为某些学校最低录取分还可能低于考生成绩。
2、院校调剂:加大同批次录取的几率
本科一批服从院校调剂。
考生对所填报的院校把握不大时,为了加大在某批次录取几率,而不至于“降级”到下一批次,最好在专业服从调剂的同时,还要选择院校调剂。
选择调剂院校地域
方法点拨 考生知道自己成绩不高,所以在志愿填报时,就采取了“保险措施”,既服从专业调剂,又服从院校调剂。但为避免被调剂到不愿意去的地方,同时对调剂的地域还作了选择。所以,我们在注意调剂的院校时,有时还可以有一些“附加条件”,如愿意到华北、华南、还是华中等,这些对你录取院校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大致范围,以免被录取院校的地域自己不如意。
二 1.志愿填报前的思考
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个工作,考生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高考志愿是自己对未来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规划,考生应该明确有关自身的一些问题,例如:我的自身特性是什么?我最向往哪些大学?我最想去哪个城市?我最想上什么专业?等等。同时要思考一下大学毕业时想做什么或能做什么,出国?考研?就业?从事什么行业?
这就需要充分去研究认识自己和研究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在知己知彼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分数用好用足以避免人生风险。
自身特性应该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
高校和专业选择的建议:第一、选择与自己学业成绩相适应量级的高校和专业,偏差太大的话,大学四年要么太吃力要么吃不饱,严重时会影响心态。第二、志愿表一定要有高保底的学校和专业。第三、所选学校和专业是喜欢或能接受的,至少是不反感的专业。第四、将预填志愿表向家长老师或专业人士咨询,并作必要调整。第五、专业建议填写“服从调剂”。
考生填报志愿时还要把以下几个问题弄清楚。第一,自己的分数能上什么批次的学校和专业,是名校的好专业,还是名校的一般专业,或是一般学校的好专业?第二,分数高的学校未必都是适合你的学校,分数高的专业未必就适合你,好学校之中也有你不适合的专业。分数较低的学校也可能有不少优势专业适合你。第三,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是相对而言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考生填写志愿时建议:对于院校,将能考上作为第一位考虑;对于专业,将兴趣作为第一位考虑。这样考虑的结果就是,大多数的考生能够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和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当然也建议绝大多数考生服从专业志愿调剂。根据了解,大多数的考生对各个专业并非非常了解,很多只是从专业名字上去想象,或者从媒体上得来的部分认识,很难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如果不服从调剂,在分数没有绝对竞争力的情况下,风险是比较大的。
高考填报志愿小经验 填报志愿前先做以下事:
1.找出近三年的《全国高考本省总分分数段(含照顾分)统计表》。
2.根据自己预计的成绩选择自己钟爱的、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不少于10—20所。
3.上网进入所选的院校在本省录取的页面。①查出近三年各专业录取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有中间的分更好)。复制或下载下来。
②根据1.条标识出当年该考生的名次。非正常录取的同时另外标识。
③编辑整理后打印出来,之后装订成册。
4.《2014全国高考本省总分分数段(含照顾分)统计表》公布后,查出并计算出自己的名次。
5.根据自己的名次,只要高于近三年自己钟爱的院校该专业的最低名次,大胆将该志愿填为首选。(所谓自己钟爱的院校必须根据“有多少钱办多大事”原则,否则谁不钟爱清华、北大)。过程中应注意非正常录取。6.就这么简单,相信你已成为填报高手了。
三
高考志愿填报,说简单非常简单,只须知道9个字,即“凭实力、选学校、择专业”,4个关键词,即“实力、选择、学校、专业”,可要说难也比较难,要求考生将自己的高考竞争实力与所报考学校的竞争实力完美结合。那么,高考志愿如何才能填得好、报得巧呢?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十要十不要”。
要重视抓早,不要轻视赶晚
很多家长考生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高考志愿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要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首先,考生大多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其次,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所以在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辅助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系考生命运和前途的终身大事,可现实中还有些考生及家长跟着感觉走,仅凭想当然、靠道听途说就完成了志愿填报。那应该怎样选择学校呢?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其次,要从学校的内涵上去识别大学。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和课程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因为文理均衡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这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去向。
要量体裁衣,不要只追名校
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历来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可是,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平时成绩或高考考分较高,就放出豪言或暗自打算非某某名牌大学不上。如果说这仅仅是他学习上的追求目标,那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依然如此,就不可取了。要使高考志愿填报成功,要把握两个竞争实力,做到恰如其分。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无论哪个要素出现了缺陷,都会影响考生的整体竞争实力。第二个是学校的竞争实力。这虽然不是学校的综合排名,但是以综合排名为基础的,最终会反映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其核心是在掌握学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再准确判断并预测学校今年的录取分数线。
要分批填报,不要孤注一掷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愿填报表上,只报了1所或者2所学校。我国的现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会影响后一批次的录取,院校录取到哪个批次就依据哪个批次所填报的志愿。提前批次录取的最大好处是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但不利因素是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不太多,招生专业的选择范围较窄,在大城市的高校不多,重点院校较少。考生一定要把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分析透彻了再报。对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的招生录取规则。对于后续批次志愿,如果你不报,就浪费了一次或几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高招报考中出乎考生与家长意料之外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要以为自己分数高,就一定会在第一批次录取,而忽略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要以选校为主,不要过于看重地点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切不可人云亦云,别人报什么你也报什么。大家都向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要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自身竞争力很强的考生,当然可以选择报考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和强势专业、热门专业,但这毕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广大考生,则应将报考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在志愿填报中更加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教学水平。
要综合分析,不要偏听偏信
现在是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多,这是好事。但是如果你不会利用,好事就可能会变成坏事。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对于政策信息,不论国家的、当地的,还是高校的政策,一般不需要辨真伪,只要好好研究、读通、弄懂就行;对于学校和专业信息,关键在于既了解静态的历史数据,又把握动态的现实变化;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信息,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尤其要学会综合分析,切不可偏听偏信。
要留有余地,不要冒险搏高
许多考生及家长名校情结很重,他们大多愿意“分尽其用,用在选校上”。对这种填报志愿不留余地的做法,笔者并不认同。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调档?能否录取?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故而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反之,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这样一来,不仅留有余地,降低了风险,还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专业。
要跟着招生章程走,不要跟着感觉走
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切不可跟着感觉走,而应该跟着招生章程走。因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考生应该依据高校的招生章程来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去年浙江省有一位考生报考了西安交通大学,由于他没有看招生章程,有关每门单科分数应及格的要求不知道,结果他总分达到录取要求,还超了1分,可是语文没及格,最后被退档了。如何跟着招生章程走呢?最好是用高校的招生章程来指导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即指导性填报,如达不到高标准也应做到低要求,即把关性填报。
要抓住关键,也不要忽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抓住关键、根本、重要的方面,但是也不要忽略一些细节。有时候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而导致全盘皆输。比如,有的考生及家长看招生计划时,很重视招多少人,却往往忽略了看学费多少,结果虽然被录取了,却因交不起昂贵的学费而不能上学;网上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人把设置的密码忘了,造成了许多麻烦,甚至严重影响了志愿填报;有的人把学校的代码和专业的代码混淆了,把这个学校和那个学校的代码混淆了,这很有可能导致上线落选、高分低录,甚至是高分不录。这些细小的事情,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千万不能忽视。注:引用网文,仅供参考,意在帮助,助你成功!
四 具体技巧: 一志愿和二志愿要拉开差距。二志愿一定要报一个上了线就能上的大学。比如安徽省的学生可以考虑填安徽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如果是江苏的考生,分数在重点线上下,一本第二志愿可以考虑江南大学、江苏理工大学等。有部分院校专业和专业之间设有级差。你的第二专业和人家的第一专业比较快,就要扣除3--5分。不同学校规定不同,所以也需要具体了解。在报志愿之前一定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专业服从一定要填,能极大提高你的被录取机率,另外有些高校入校后也可以转专业,即使不能转专业,也能辅修。院校服从,可以不填,因为万一把你调到一些很差的院校。不过如果实在不想复读了,也可以填。如果成绩很好,不想读一般本科或专科,建议志愿就空着,不要填着好玩。因为万一被学校录取了,就麻烦了。报志愿要看自己的分数在班上的排名,往届这个排名的学生大概能考到什么样的学校。这个具体建议问一下老师,再问一下上届的师兄师姐。在根据录取资料选择院校时,要计算自己的分数比分数线差额,根据差额选择学校。而不是根据绝对的分数。在报志愿之前,一定要打电话给该校的招办,了解具体的情况。该年你所在地区的报考热度,与招办老师保持密切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也大致能了解一些大小年的情况。全国高校招办联系方式及网上答疑地址。如果在分数刚刚过线的情况下,建议报本省的学校,一来把握比较大,二来也有可能进入一个好专业。
如何选大学: 能上综合性大学尽量上综合性大学,能去大城市尽量去大城市。能上重点,就不要去非重点。不要以为一个重点学校会比一个非重点学校差,不说真实的教学质量,就说学生出国,也会因为本科院校是不是重点而待遇略有差异。还有报考公务员找工作,都会有要求:毕业于重点大学。所以强调一下,能上重点,就不要上非重点。挑选学校时要看学校的重点学科有多少个,硕士点有多少个,博士点有多少个。哪些重点学科、硕士点建立较早。这都是了解一个学校实力的重要依据。具体情况可以打电话咨询招办或上网查询。另外可以了解一下哪些专业就业比较好,实力较强,分数不高。
如何选择专业 有些专业是研究型的,仅仅读本科是没有用的。像生物专业,需要进一步深造。有些专业是实用型的,读完能很快就业,如市场营销等。有些专业是基础性学科,无论是就业还是以后深造,面都较广,如数学专业。国贸、法学、会计、医学这些专业或者已经超负荷,或者不好找工作。咨询学校该专业已建几年,具体的课程和培养方向,考虑自己是否真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