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

时间:2019-05-12 03:2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

第一篇:如何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

如何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

当孩子走出幼儿园的大门跨入小学校门,从小朋友成长为小学生,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随着角色的变化,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家长和孩子都处于既兴奋又紧张的状态。作为大班的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幼儿在短时间内适应学校生活呢?

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生活是松散型的,他们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而进入小学后,学校的教育模式与幼儿园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更多的事情要求自己来完成,于是造成了孩子和家长诸多的不适应。在入小学前的一段时间,老师及家长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任务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如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自己睡觉,鼓励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和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身。在孩子入小学前,要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体现在常规方面的要求,如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要仔细听老师讲话、积极发言。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注重激发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因此在大班时我们可以每天布置一些回家作业,如:故事、儿歌,爸爸妈妈记录后带到幼儿园,每个星期说一件趣事,并请家长记录,对于“说”得好的幼儿我们采用把她的文章朗诵并粘贴在家园联系栏上,还圈幼儿文章中一些好的词、句,让其他幼儿吸取,尝试去利用,或请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件小制作等等,让孩子养成每日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由此增强了孩子的任务意识。我们还通过选举班长、值日生、小组长让幼儿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另外,我们会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任务转达给家长听,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三、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门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

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

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要培养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劳动等任务。因此,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和家长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他们自己叠衣服、吃饭、穿衣,并帮助老师整理玩具等。此外,在家时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如:拖地、擦桌子、摘菜等,锻炼孩子的动脑和动手能力。使他们的自理能力有所增强,在入小学后就会很快的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幼儿园中能力强的孩子。

四、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小学与幼儿园相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天地,孩子走进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交往能力强的孩子能很快适应新环境,融入集体,与新同学建立友谊,愉快的生活和学校。因此,老师和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例如:引导孩子学会谦让、有礼貌,活动时要与其他小朋友合作,不与小朋友抢玩具,不大声喧哗,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另外,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交往,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五、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校门,角色的变化让孩子接触到复杂的社会,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和家长合作应该教育孩子要学会自我保护,例如告诉孩子,在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六、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

培养良好的承受能力也很重要。幼儿老师多是给予孩子鼓励,但到了小学,同学之间难免发生矛盾,有时也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没有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易产生抗拒心理。通过游戏的形式来锻炼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开展竞赛性质的游戏或活动,给幼儿露一手的机会。通过竞赛,让孩子尝到成功、失败的滋味,使幼儿懂得生活中会有许多失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幼儿的抗挫意识。另外还要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去排解不愉快的心情,使自己快乐起来。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当幼儿在园的最后一个学期时,也是入小学前最关键的一学期。作为幼儿园与家长应该事先认识到这些变化必然会出现,并估计这些变化可

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的影响,只有在入小学前给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使孩子在短暂的时间内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为自己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关于“幼小衔接”家园合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幼小衔接”家园合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幼小衔接”家园合作的几点建议

孩子进入大班,家长就紧张了,担心孩子不适应小学的生活,担心孩子学的太少了等等。为此,我们为了做好幼小的衔接的工作,我们都会跟小学进行一些交流跟踪,从这两年的回访情况来看,幼儿在各方面确实较以前有了提高。据小学的老师反映能更快适应小学生活的不是掌握知识最多的孩子,而是各种常规习惯培养的好的孩子。其实在孩子一入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培养孩子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了,孩子升入大班后我们会更加重视孩子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学会保管、整理物品。

在与小学的老师交流时,小学的老师一再强调要提高孩子的整理的能力,到了小学,需要每天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如书本和作业本分开放,怎样分组交作业等。为此,我们加强对孩子整理习惯的培养,如平时我们会发放幼儿用书让孩子带回家看,要求孩子第二天要交回分组放在固定的地方。换衣服、发放什么物品时,我们就会引导孩子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将自己的物品分类整理好、收拾好、保管好。

在里家希望家长提醒孩子每天在书包放两到三件干净的衣服在书包,在书包里放一个袋子把干净和不干净的衣服分开放,而且要求叠放整齐,这也是学习整理书包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家长要做的就是提醒一下就可以了,如宝贝,书包里脏的衣服要拿出来洗啦,然后提醒孩子在书包里放上干净的衣服,而不是自己七手八脚把他的书包整理好,放好所需的物品。从而让孩子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而不是给孩子找借口:“我妈妈没有帮我放衣服。”

2、学会独立自主生活。

①在幼儿园,每一个环节的活动都有老师提醒,但在小学老师可能就没有照顾的这么周到。为了让孩子学会自主安排时间、安排一日的活动,我们会把一天的活动安排表写出来,让孩子对照着自主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让孩子自己做主,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由自己计划和安排,如自主选择区域活动,在下课的时间自己上厕所、喝水等(除了规定的集体活动外)。

②在和家长的交流时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做什么都不够主动、积极。其实是有时候父母对孩子不够信任所产生的,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做不好,或是嫌孩子做的不干净于是不让做,这样打消了积极性。或者做任何事情都拿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说你这个也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好,别的孩子怎样怎样能干。在这里我要提醒家长要学会“纵向”欣赏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的进步要马上给以孩子鼓励。因为只有相信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信心,这样孩子才会更积极主动。

③在幼儿园现在有什么任务要交代的或有什么通知,我们都事先跟孩子交代。但通知我们仍旧会写出来告知家长,但要求家长看了通知不要急着去给孩子张罗,而是先问孩子今天有什么事情要做的?如果孩子不记得,家长只是做个提醒就可以了。

3、爱劳动、敢承担。

由于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都照顾得很周到,什么事情都不用孩子操心,孩子只管学习成绩好就成了。正因为如此,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更不用说为家里分担家务了。为了培养孩子爱劳动,不但自己事情要自己做,还要为集体分担劳动任务。如安排孩子轮流做值日生,每天擦桌子、浇花、整理活动室的物品等。希望家长在家也跟孩子说要跟父母一起分担家务,跟孩子说这个家你也有份的,他有责任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也是为入小学打基础,因为学校每天也是孩子轮流着做值日生,所以在家里要多给孩子锻炼,如让孩子扫扫地,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4、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其实家长为什么会与孩子有冲突,很多都是因为孩子拖拉,家长着急孩子不着急所引起的,如每天早上家长就忙着张罗整理孩子的物品,帮孩子带这样那样,这些本应是孩子做的事情能够家长那个全部包揽了,到了上学时间家长着急,孩子没所谓,孩子没有什么时间观念。我们扭转这种现象,让孩子着急,那问题就解决了。因为我们父母不能整天跟在孩子孩子后面提醒他、帮他。到了小学比现在还早,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养成做事迅速、不拖拉的习惯、做个守时的孩子。在幼儿园我们也会有相应的措施,如一个星期能每天按时回园参加做早操的每天加一分,一周内累计加5分的红花栏的小动物会上升一格。为此家长也可以根据我们的要求督促孩子,目的是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知道在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不能迟到,从小养成守时的良好习惯。

5、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善于倾听,不仅要倾听老师的教学,还要倾听同伴的发言等。孩子上小学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到了小学后,孩子学习的容量和密度都增加了,如果不善于倾听就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尤为重要。在幼儿园,我们会针对倾听能力用奖励分数的形式激励孩子,如上课认真倾听的加一分,一周累计加5分的孩子他红花栏的小动物就可以可以上升一格。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哦!

如果孩子在家长身边时,家长也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父母在和别人说话时,孩子打断了,家长可以有礼貌地告诉孩子,妈妈在说话,这样打断别人说话是没礼貌的行为,应该让孩子等妈妈说完再问。或者家长在做着一件事情的时候孩子打断了,我们也可以礼貌的提醒孩子,让孩子等一等。那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最好也不要随意打断,这样无形中就会影响孩子专心做事的习惯。

6、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 阅读能力的强弱对孩子进入小学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小学有阅读写作,数学题目的理解等。如果孩子不能理解题目,怎样做作业呢?所以我们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视,从而帮助孩子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为此,我们每学期都举行故事会比赛,制作小图书、图书漂流等激发孩子阅读兴趣。鼓励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在点心时间、午餐后与同伴一起阅读,分享阅读的快乐。教师讲故事孩子针对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等,带领孩子在书中找乐趣。

在家里希望家长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氛围,如每天规定一个时间段与孩子一起阅读,每天给孩子讲一到两个故事,让孩子在书中找到乐趣,他就会喜欢上阅读了。

7、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

孩子升大班了,家长就会问:“老师你们怎么不教孩子写字的,某某幼儿园的孩子都会写很多字了。”我们不提倡让一个5岁多的孩子写多少字,但书写技能的学习我们是非常重视。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握笔、书写姿势这也是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为此,我们会进行握笔、书写姿势的规范训练,要求幼儿努力做到 “一尺一寸一拳头”,即: 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头。一开始,孩子们的姿势不够正确这是正常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成人的提醒和督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孩子们渐渐就能保持住正确规范的握笔、书写姿势啦!

第三篇: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

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

老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

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做为家长的我们又怎样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

二、从各方面切实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

(一)、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文档仅供参考

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适应小学的需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作为家长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家长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让他们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帮家长整理生活用品等等。作为家长,则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老师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可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如:拖地、擦桌子、择菜等。锻炼孩子的细心和动手能力。这样幼儿在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有所增强,孩子在入小学后也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第三、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家长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五、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孩子入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若处理不当,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而家长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与小朋友抢玩具,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家长就更应文档仅供参考

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往往会使幼儿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低落,影响学习成绩,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作为孩子的家长,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提前做好工作,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我们大班老师从孩子升入小学后在教学已做相应的调整。例如:我们在大班第二学期会开展主题“我是小学生”,要求孩子背上书包,书包里放上简单的学习用品,体验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引导和激发幼儿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和兴趣。家长应该在这一年里,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哪些课程,每天上几节课,作息制度,上下课应该注意些什么,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互关系等。使他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盼望自己做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同时,为了使孩子逐步习惯学习生活,在家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这样从思想、时间、学习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会有学习负担地重的反应,每项学习任务都能轻、愉快地完成。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我们幼儿园会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与小学生交流,观察他们做作业的情况,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二)发展学习适应能力。

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以读、写、算为主导。但是家长千万不能进入让孩子提早接受具体课本知识的误区,而应重视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如:空间关系理解、观察比较、抽象符号操作等。另外,家长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例如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主要是使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又如,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其他学习适应也不容忽视,例如教孩子一些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最后一个学期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小衔接工作就是帮助幼儿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活规律的行为模式。而这项文档仅供参考

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教、检查,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其细化,具体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点滴积累、培养、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1、关注生活细节促进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是保教结合的,老师会对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给予细心的照顾。而升入小学后,在仅仅1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孩子们要完成喝水、小便、放松调节自己等多项内容,容易出现下课了先去玩,等到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才会急急忙忙去厕所或是来不及喝水和上厕所就上下一节课的现象,久之对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大班的孩子们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但幼儿园里教师不间断的提醒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许多孩子如果没有教师提醒的话,自己是想不起来该喝水还是入厕的,所以从本学期开始,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不仅包括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指导行为中细节的转变来促进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识。

2、调节说话方式提高幼儿的听觉理解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还包括由于听不懂老师提出的要求,造成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差。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讲话方式不同;二是孩子不会倾听,不能够抓住老师说话的重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调节讲话方式是关键。

(1)、讲话突出重点,忌罗嗦。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活动时,都比较有耐心,会很细致的说明要求,有的时候还会形象化、具体化的加以说明,这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大班教师来说,要控制自己的就是要避免罗嗦,不要怕孩子听不明白而反复强调要求,如: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就会提出好多相关的要求,像玩具收好,手放好,别讲话,眼睛看老师等,其实一句“请小朋友坐好”就可以表达所有的要求了。久之,形成了孩子们听话时只听老师不让做什么而不明白老师到底让做什么,行为的自觉性必然会降低。所以说:教师提出要求前一定要先理清思路,明确自己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然后用最直接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使孩子能明白老师让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就可以了。也许一开始的时候幼儿会出现一些抓不住重点,无所适从的现象,但是,教师说话方式的改变一定会促进幼儿倾听方式的改变,所以改变中的不适应和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包括把这个适应过程提前到幼儿园而不是推到幼儿升入小学以后。

(2)、要求只讲一遍,忌反复提醒。

留意到自己的说话方式,我又发现了一个工作中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虽然在活动前强调了要求只说一遍,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却由于担心孩子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断的提醒孩子们注意这样、注意那样,结果孩子们会产生依赖性:我听不清要求没关系,反正老师一会儿还会说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们还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反复提醒,使幼儿懂得老师提出要求的时候不认真听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容易弥补的,从而督促幼儿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着眼于幼儿一生的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上则一定要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学前教育准备工作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这些具体细节的训练、培养和引导,来帮助孩子们积累起更多的生活、学习经验,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心去迎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越来越广阔的文档仅供参考

世界!

第四篇: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老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从各方面切实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

(一)、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第二,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作为家长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家长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让他们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帮家长整理生活用品等等。作为家长,则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老师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可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如:拖地、擦桌子、择菜等。锻炼孩子的细心和动手能力。这样幼儿在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在入学以前就会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有所增强,孩子在入小学后也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第五篇:家园共育做好幼小衔接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当孩子进入大班下学期后,家长们碰在一起谈论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孩子入小学的问题,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小学?入学前该为孩子做好哪些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这一系列问题与困惑,对于大班幼儿家长来说,非常迫切的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心理准备:

幼儿刚入学时,会不适应,进而出现抗拒心理。家长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生上课、作业等情况,从而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同时要注重孩子自信心和任务意识的培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事,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基础。

二、学习能力:

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准备。同时听的习惯培养也很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还要给孩子机会表达,帮助他组织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也有助于孩子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自理能力:

家长要关注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前提。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特别要培养时间观念,有良好的作息习惯。

四、交往能力: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面临着新的伙伴群,要使孩子顺利过渡,处理好与新伙伴的关系很重要。因此家长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入学前的准备对大人对孩子都不是小事,但也不要操之过急,要采取科学稳妥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作好准备。幼儿园的大班年级组的老师也将指导家长,并开展“我要入小学”的主题活动,帮助孩子了解和熟悉小学生和,顺利度过适应期。

下载如何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家园合作做好幼小衔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 真正成功的“幼小衔接”,难道只是为孩子加码小学课程,从而在起跑线上“抢跑”吗? 其实,真正的幼小衔接并不在于知识的层层......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也就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让孩子能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点击数:[2235] 作者:张国英(江苏省苏州市同里镇中心幼儿园) 2009-03-30幼儿园时代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愚昧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大全)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 、当前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的误区 1、提前进入小学化。如:写字、学拼音,取消游戏活动。 2、认为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就完成了幼小衔接工作 3、向毕业的......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合集5篇)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愚昧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但它不可能永远停驻,随着幼儿园生......

    做好幼小衔接[五篇]

    做好幼小衔接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机构在教育工作上做好承续和连接,帮助幼儿顺利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缓解幼儿在过渡期的种种不适应。使幼儿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