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孩子的心为什么离家长越来越远
我孩子上初中期间,我跟她之间是非常对立的,对立到什么程度呢?反正她见了我也比较烦,我见了她也很讨厌,甚至发展到话不投机半句多。特别是她的数学,学得很一般,我又是数学老师,所以有时候就想给她辅导辅导。我发现,我给别人的孩子辅导数学,态度好极了,要是这个题不会,我给你讲一遍;还说不会,我笑眯眯地再讲一遍;如果还不会,我还能心平气和地再讲一遍。但是给自己的孩子讲题就不是那回事了,讲了第一遍,要是明白了还行,要是不明白,这个脸就不是脸了;要再讲第二遍,孩子还不明白,就控制不住了,轻则大发雷霆,重则甚至是以武力相向。搞到后来,只要是我跟孩子谈论学习,她就高度的恐惧,而且之后发展到拒绝跟我谈论与学习有关的任何问题。
我现在想想,其实我这个当家长的真是很失败,也很差劲。试想一下,你给你自己的孩子讲题,一遍两遍讲下来,他还是不会的时候,你再一生气一变脸,他能不紧张吗!到最后会导致孩子害怕你,一旦来到你跟前,他就恐惧,哆哆嗦嗦,本来会做的题目,他脑子一片空白,就不会做了。所以我给我的孩子辅导数学,一遍她听不懂,我再讲第二遍她更听不懂,不是因为她学习能力不行,是因为她太恐惧我了,一到了我跟前就害怕,脑子就出现空白。但是我误以为孩子很笨,就拿着这件事说事,把她说得一无是处。所以对我的孩子在初中这一阶段而言,我给她辅导数学,与其说是帮助她,倒不如说是给了她一种心理的摧残,让她看到数学、看到我就害怕,我当时还挺上火:这个孩子怎么这么差劲呢?我给你辅导数学你都不听!结果,我的孩子高中就没考上。
她高中没考上以后,很烦恼,因为跟同学的关系处理得也很一般,所以也没有几个可以一吐衷肠的同学。她在班里又经常怀疑老师瞧不起她,同学瞧不起她,跟家长的关系也处理得这么僵,所以这孩子中考落榜了以后,非常难受,但无处发泄。一个独生子女,心灵上孤孤单单,多么希望家长能作为她的朋友,听听她的倾诉,但是这个时候的家长,又是她最痛恨的人,最不想交流的人,所以孩子满心的苦恼,没地儿说。我孩子把自己反锁在房间,三四天不接见我,敲门也敲不开,把我真给急坏了。后来我们才知道,我的孩子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写日记,一边写一边流眼泪。这件事是怎么发现的?她妈给她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了孩子的日记,她妈就开始读,看到眼泪滴在日记本中,把字迹都给洇透了。读完以后,她妈就真是有点绝望了,就在家等着我。我那天一进家门,她就拿着那个日记本摔到我的脸上,说你看看你王金战,你就这么一个孩子,你看看你的孩子现在都苦恼到什么程度!你从来不管她,就只知道干工作,你能不能管管你的孩子!你看你的孩子,对你多么有意见,对你多么失望,但是又多么需要你,你就不能帮帮她?
遭受了老婆这一顿暴力以后,我就赶紧拿起孩子的日记来看。我一看孩子那个泪迹斑斑的日记本,心理上受到了非常大的触动。我看完我孩子的日记以后,才知道,我原以为我很关心我的孩子,她需要什么我绝对给她提供什么。我甚至为了我孩子的前程,放弃青岛那么美好的工作,那么有发展前景的事业,跑到北京当一个普通教师。我觉得我为孩子做得够多了,却发现,孩子不需要的东西,我们家长给了她一大堆;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我们却吝啬至极。其实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呢?现在的物质条件这么宽裕,谁家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基本的生活保障任何一个孩子都足够了,但是现在的孩子最需要家长把他当朋友那样去理解,去关爱,去尊重。但是恰好这一点,我们家长没有做到。
孩子的日记中说道:“今天我爸爸又要给我辅导数学,所以我头天晚上紧张得睡不着觉。因为我一来到他的跟前,我就紧张,本来会做的一些题目也就不会了,但是看到爸爸表现的那种绝望的表情,我确实没法儿向他解释。我真的对我爸爸有点儿绝望了。”日记中还写到无处诉说的委屈与烦恼,就是我从沂蒙山区调到青岛的时候,当时我那个孩子就被安排到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小学。这个小学里有几个小男孩,估计家庭的管教也不是太到位,在班里以欺负女同学为乐。我的孩子来到青岛以后,不适应青岛的生活,讲话还有点地方的口音,竟然就成了这几个小男孩欺负的对象,经常挨揍。?挨了揍以后,回家跟她妈讲。她妈一听,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那当然难受了,但是妈妈又不能把人家的孩子怎么着,只能说自己的孩子,你呀你真窝囊,你不会怎么着怎么着。一个小女孩,她能怎么着呢?我发现我的孩子,不跟她妈讲便罢,越跟她妈讲越痛苦。所以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本来受了委屈,想跟我妈讲一讲能轻松点儿,但没想到,每次跟我妈讲,我就受到更大的谴责,更加痛苦,所以我今后这样的苦恼,再也不跟我妈妈讲了。”有一篇日记写:“我今天又挨了我同学的欺负,我不能跟我妈讲,但我考虑我爸爸还能为我解决这个困惑,我就想跟我爸爸讲,结果我等啊等啊,都等到晚上11点了,爸爸还没有回来,我只能睡觉了。到了第二天睁开眼睛,爸爸又上班了。那我这满心的苦恼,该跟谁诉说呢?”
我孩子的日记中,表达的全是这样的一种感觉,我原先以为我孩子的性格内向,有点胆小怕事,患得患失,甚至经常怀疑同学瞧不起她,老师瞧不起她,人家同学在一旁聊天,她就怀疑她那些同学是在议论她……这些情况不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问题,但看完孩子的日记以后我才知道,我孩子之所以学习不好,是因为她的心理负担太重,她考虑学习之外的事太多了,严重地影响了她的学习效率。另外我通过看我孩子的日记才知道,为什么孩子跟我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是孩子不需要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太需要家长了,家长的作用是任何人没法儿取代的,但是为什么孩子拒绝家长的帮助?是因为家长的一些不良的作风,把孩子推向了烦恼。所以我看完孩子的日记以后才感觉到,我这个家长其实当得挺差劲的,我就决定要彻底改变我的心态,要做我孩子的朋友。
第二篇:文学名著缘何离青少年越来越远
文学名著缘何离青少年越来越远
韦庆斌 刘昆
广西民族学院陆卓宁教授不久前做过一次学生对文学名著了解情况的调查,结果令她担忧:看过鲁迅等大文学家作品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3%,而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学生仅占12.7%。许多学生认识许云峰、江姐、孙悟空、鲁智深等都是通过电视,而对这些人物的了解远远逊于对成龙、李连杰等的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裕,但只有少部分人在读《红与黑》、《复活》,而大多数同学对计算机、时尚、财经美食类的书籍比较有兴趣。在某高校就读的卢同学,前些日子在父亲的再三引导下,看了一集话剧《日出》。他没想到自己会被深深地吸引。于是,他从图书馆借来原著一字不漏地通读了一遍又一遍,感到收获很大。“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根本没有办法不抽出时间来把它读完。我完全没有想到名著原来有如此的魅力。”他说。
如今,像卢同学这样能认真阅读的学生不多,像他父亲那样鼓励支持孩子读名著的家长同样不多。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的金丽老师说,要求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往往以阅读《中文文学名著快读》代替对文学原著的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了解、阅读面的拓展以及综合素质都是相当不利的。
青年学生为什么离文学名著越来越远呢?据了解,今天青年学生的阅读兴奋点已经不在文学名著上,他们不愿花费时间和耐心去完整地阅读名著。轻松化、兴趣化、情绪化成为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短小隽永的文学小品、影视文学、通俗小说、漫画卡通迎合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求,成为了校园流行的主打。
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王尔勃老师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电脑、VCD、游戏机和因特网等现代娱乐和信息传播方式正在全方位地占领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许多孩子都是在电脑屏幕前长大的,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所有信息都是来自因特网,很少花时间阅读文学名著。他们往往热衷于“文化快餐”,而不是文学名著。
家长们对文学名著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们的读书取向。一些家长认为,学好功课才是至关重要的“正事”,文学名著完全可以留到大学毕业或工作之后再读。而一些青少年学生也直言不讳: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这一代人的审美情趣较之上一辈人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
转载自:光明日报
关于“代沟”的调查王 梅
当前,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尤其是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最棘手的是代沟问题。所谓代沟,即两代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一些问题上不同看法的反映,它会影响两代人之间正常的感情沟通。
在对500名中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反映与父母有“代沟”的选择较为集中,具体表现在“穿衣打扮”、“父母唠叨”、“业余爱好”、“零用钱消费”、“课外读物”、“交友”、“隐私”等方面的分歧。
怎样穿衣合适
有76%的同学表示在穿衣问题上与父母发生过争执,其中两位女生在“备注栏”内的补充回答颇具代表性。一位女生这样写道:我喜欢打扮得前卫时尚些,可父母总是看不惯;另一位女生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我说穿这么多一活动就会感到热,可妈妈说穿这么少出门会冻着。
双方各执一词
在“选择课外读物”的调查中,有超过70%的同学回答与父母之间存在矛盾。家长们常常禁止孩子阅读与功课无关的课外读物,或者最多能放宽到允许孩子阅读名著。许多同学则认为阅读各类杂志报刊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放松精神、利于学习。
消费观念不同
有超过半数的女生回答,在支配零用钱时经常受到父母的干涉和限制。父母所持的观点是: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最好不要买,而有用的花多少钱买都可以。
干涉业余爱好
“业余爱好”是男性与父母较易产生摩擦的选项,有超过57%的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在这方面存在矛盾。虽然大多数家长同意子女有业余爱好,但在其内容上却存在着较大分歧。很多男生喜欢踢足球、打篮球,而父母却不太支持他们。原因是虽然体育锻炼有助身体健康,但父母的观点仍是学习为重,“没有用的最好少玩!”
还是少说为妙
在“父母唠叨”一栏中,大多数同学都划上了“?”,这令父母们颇为伤心。有75%的学生对父母“苦口婆心”的叮嘱不领情,甚至感到“很厌烦”、“难以忍受”。
尊重个人隐私
在父母私拆孩子信件、偷看孩子日记、关注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的问题上,只有不到20%的学生回答与父母发生过摩擦。不少同学这样回答:没有摩擦是父母对自己的情况不摸底。现在有什么话可以和同学当面讲,不用费神写什么信;日记自己也锁了起来,父母不撬抽屉就看不到;父母与自己有代沟,什么事还是少让他们知道为妙……
“代沟”,是孩子与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如何消除它,的确是值得现代父母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转载自:生活时报
心理专家:孩子该如何学英语
语言是孩子思维的窗口,代表了孩子心理发育的水平,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加上如今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加,大家更加关注孩子英语的学习,例如,双语幼儿园、剑桥英语学校、阶梯英语教学等等,一时间全民学英语,从娃娃开始学英语,效果到底好不好,对孩子的心智成长有什么利弊呢?
从小学习语言对掌握该语言无疑是好的,但关键是孩子应该在早期主要掌握什么语言?当然是首先掌握好母语。语言专家研究表明:当孩子的大脑忙于掌握语言,如果训练过度,必然会压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语言能力强、外语好的孩子,数学、物理学习往往却很吃力,学习成绩偏科。所以,不能一味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反而限制了其它能力的发展。
家长认为语言训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然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儿童在进行智力活动时,这几种能力都在发挥自己的作用。而每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又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整个智力的发展。例如,一个孩子的注意力差,不能很好地
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么,他就不能认真观察事物,不能很好地记住事物的特征,不能产生完整的想象,更不能进行连续的思维,所以,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看上去挺聪明,可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实就是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心理学家在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训练时,要测验孩子的智能发展水平和注意力集中程度,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不是只注重语言的训练。
家长在训练孩子语言能力时,难免要注重记忆力的培养,让孩子背古诗、识很多字、记地图等,但往往忽略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所以,有些孩子背课文很快,但不解其意,不动脑筋,不善思考。有些家长重视孩子读、写、算的能力培养,却不注意孩子手的操作能力的训练,故而影响了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培养,还会影响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创造力是智力的最佳表现,也是衡量智力水平和发展前途的重要标志。调查发现,一个欧洲国家,国人自小就会至少3种语言,相当多的人会7种语言,但是,这个国家很少出文学家、发明家等创造性人才,因为语言的过度训练把人的大脑格式化了。那么,现在的家长就要注意,莫让语言训练阻碍了孩子创造能力的发展。
孩子的语言学习和掌握是需要必要的环境的,现在这么小就学外语,但又没有机会去练习,语言是在使用中学会的,但是现在的孩子根本没有锻炼外语的机会,使用语言又能使孩子有兴趣学习。所以,很多孩子觉得单调乏味,有的孩子学得快忘得快,如果这么早学习的语言最终是要因为很少使用而被忘记,那为什么还要牺牲孩子宝贵的玩耍时间呢?
语言学习很重要,但是要根据孩子所处的环境来选择主学什么辅学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心理健康部杨霞)
第三篇:乡村医疗,在改革中离救死扶伤越来越远
这篇文章本应该在16年的4月初写出来,因为那次回老家跟一名村医聊了几个小时,对农村现今进行的医疗改革和医疗现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觉得问题重重,当时还对谈话录了音,方便整理成稿。
但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个没有太多人关注的问题,文章不好写,写出来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感兴趣,所以这篇文章就一直丢着。前两天一位很传统的中医大哥,也是我的一位忠实读者给我转了一篇关于农村医疗的文章,建议我应该写写农村医疗的问题,我才又想起了4月初的那次谈话,调出录音听了几遍,觉得还是写一篇吧,给城市中的朋友们介绍下农村医疗的现状。
今年4月初在西北农村春意盎然百花盛开的季节,我很难得地回了一趟老家,在某个村子溜达的时候,发现这个村唯一的村卫生所里面唯一的医生正无所事事地晒着太阳。这人我认识,在这个村行医多年,医德医术都很好,前些年几乎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骑着摩托车走村串户爬沟过坎地上门为村民看病,上门输液,上门打针,上门送药等,深得村民爱戴。那些年他几乎每一天都很忙,一年到头好像只有大年初一休一天。像现在这样在人间四月天里坐着晒太阳的清闲很少见。
于是我向他提了几个自己感兴趣且比较困惑的问题。
问:为什么没去出诊,今天没病人找吗?
他无奈地笑笑说早就不出诊了,在现在的民情世风和政策要求下,谁还敢去患者家里看病?如果去患者家里给打针或输液,万一出点小问题,患者肯定会索要很高的赔偿,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也肯定要重罚医生,与其承担这么大风险,还不如安心地坐着晒太阳。
说的也是,记得前段时间某市一个儿科医生下班后在家里为求上门的患者看病,后来孩子死了,家属索要很高的赔偿,医生不但赔了大笔钱,还担上了非法行医的罪名,毁了一世清白。所以现世已不同于过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的环境中,保护自己才是医生首先要考虑的。
那么,毛时代开始为农民健康保驾护航的“赤脚医生”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到底是个好事还是个坏事呢?
问:那现在不出诊了,平时都干什么呢?
他说忙着做资料。上级要求各村卫生所完善各种资料,建立各种档案,纸质的和电子的都要有,每年造的各种资料两板车都拉不完,这几年堆在他药房的纸质资料跟山一样,一年做那么多资料,检查的人就花两三分钟翻一下了事,虽然没人详查,但资料必须有。每天光编这些资料都要耗不少时间,这几年主要的精力都用来造假资料了。体制也约束得他没法看病,专业都快荒废了。
他说编这些资料除了费力还费钱,本镇共22个村,共3万多村民,每年光向电脑内输入资料就需要16万元的劳务费,其中12万元给专门输入资料的人,4万元给村官,村医和镇卫生院也要拿劳务费。除了劳务费,更多的是材料费,比如村医是第一手资料的编造者,一个病人就诊,需要一个处方,三联票据,还要造登记册,这些都需要成本,每年一个村卫生所造出来的两板车纸质资料也需要很多钱,可以说以上这些费用相比以前都是浪费的,因为资料不真实,造假的多,而且与看病本身关系不大。
问:不上门就诊,那村民有病怎么看?
他说现在不比以前,不能随便看病,村卫生所条件有限,除了小的头疼脑热,给调配几样药之外,稍复杂的病,搁在以前,他们村医还敢开药试着治一治,现在根本不敢,就往上面推,有病你去镇卫生院,其实镇卫生院也治不了什么病,就推到市上的医院,市上的医院就小病大治,到后来一个常规的小病,就要花很多的钱。现在国家对医疗报销的比例比较大,农民也跟以前不一样了,有病就去大医院看,整体医疗费用就比以前高很多了。
问:那不看病,你们村医的收入怎么保证,上面给你们发了多少工资?
他说像他这样的专业医生,现在实际上变成了医疗体系中的类行政人员,就是为基层造各种资料的。但是上面给他们的报酬有限,一年就一万多元而已,所以还要自己想办法创收。
怎么创收?主要就是输液。农村人得病了喜欢输液,有个头疼脑热就找来要求输液,你不输还不行。何况村医的主要收入来自于输液,所以不存在不给输液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农村输液泛滥成这个样子的原因。
虽然国家不允许随便给病人输液,但是管理药品的和管理医疗的是两个单位,卫计委管理诊疗,药监局管理药品,卫计委要求少输液,但他们没有权利查看诊所的药品;药监局有权查看诊所的药品,但只把控药品质量,并不管你输不输液,所以诊所给病人输了多少液,卫计委不知道,只要不让检查组撞见就行。一般卫计委组织检查的时候,上面都会来电话提醒,说这几天不要输液,防止检查。所以少输液的政策流于形式,村卫生所主要利润来源就是输液。
他说国家的健康教育也很滞后,本来一个普通的感冒抗一周就过去了,但是农民没有这个常识,今天感冒就想明天好,一感冒就要求输液,虽然他们医生明知道输的液与要治的病没有关系,但是不得不输。像《新闻联播》一类的电视节目也不经常对大众进行这些医疗常识的普及,所以医生也被患者逼得没办法。
问:对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和新农合是怎么看的?
他说在他看来农村的医疗体制改革是完全失败的。比如前面说过的,像他这样的专业医生现在沦为行政的附庸,整天的工作就是造假资料,让医生不能看病的医改可不就是失败的吗?
当局要求基本药品零差率,包括中医,不让医生在药品上赚钱,结果中医没人搞了,后来没办法,又改成收诊断费,医生号个脉,村级收6元,乡级收10元,县级以上收20元,这又无形中增加了医疗负担。实际上从古至今,中医看病都不收诊断费,就是在药上赚钱,现在不让在药上赚钱,并没有减轻患者负担。
而且基本药品零差率以后,便宜的药没有药厂愿意提供了,以前一块钱的药,现在变个名就卖20元,反倒推高了药品价格,所以现在便宜药已经很少了,基本没了。
而且现在所有的药品要求电子监管,每个药品包装上都有电子监管码,这样就必须整包装卖,一个病不管轻重,买药必须整瓶或者整包。这样拿回家如果吃了三分之一病好了,剩下的三分之二就得扔掉,这就又增加了医疗开支。以前村民来买药,村医望闻问切后调配几样药,几块钱就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几十年了,很符合农村现状,但现在都行不通了。好在国家医疗报销比例高,农民也不心疼,但开支越来越大,以后能补得起吗?
至于新农合,每人每年收120元,但农民都不想吃亏,就算没病也要想尽办法把自己交的那120元花完,可以说新农合就没有结余,全凭政府拨款撑着,将来撑不住了怎么办?
这位村医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
判断一项改革成败的唯一标准就是要看改革对象是否满意,农村医疗改革很明显村医是不满意的。患者也不满意,跟左邻右舍拉家常,普遍的反应是现在看病吃药太贵,而且疗效还不好。恐怕国家也不满意,因为补贴了太多钱,增加了财政负担,未来有可能难以为继。
一项涉及数亿农民切身利益的改革到后来如果没人满意,而且成本很高,恐怕难以说改革是成功的。希望当政者能从农村的现实出发,制定切合农村实际的医疗政策,让广大农民分享医疗和社会进步的福祉
第四篇:大学使人离梦想越来越远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对方辩友的立论非常精彩,可是依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为我们解释……
何为梦想?梦想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渴望,是较难以实现的。它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动力的源泉,我们对梦想有着坚定的向往和追求。今天我们讨论大学使人离梦想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应主要依据什么,难道不是大学对我们的影响吗?那么大学中影响我们的是什么?我方认为大学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我们:一是客观性资源,包括课程、知识、设备、书籍等;二是主观性的东西,包括大学的氛围风气和大学中我们周围的人的言行。因为大学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的,所以那些客观性资源即使我们不在大学同样也能享受得到,因此大学影响我们的主要途径不是这些客观性的东西,而是那些主观的人和氛围。接下来我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为您具体论述
第一,大学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保证大学中的精神模式适合每一个人。因为大学想
要用其有限的资源教育许多学生,所以大学的教育会有一个模板。可是梦想是多元化的啊,多元化的梦想如何能够在模板式教育的大学中存在并渐行渐近呢?大学的模板式教育会在潜移默化中是我们的性格发生改变,变的统一化。大家应该都看过这样一幅漫画,在进大学前学生是一个个形状不同的零件,可是从大学出来后全都成了一样的流水线产品。当大学失去了理想主义和独立精神,也就失去了培养精英的生产力——北京不少于10万大学生患有抑郁症,毕业后又沦为唐家岭的蚁族;《中国青年报》一项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有用的东西。难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大学使人离梦想越来越近吗?
第二,要实现梦想需要克服的更多的是周围的人,例如老师、同学、家长的看法和自己内
心想法的矛盾。或许我的梦想只是环游世界或者和心爱的人开个书店,可是我周围的老师都在提倡我们读研,我周围的同学也都在为考研甚至保研奋斗,那么我会怎么样?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我被他们所影响,也去考研,可是一个自动化的研究生学位对我环游世界或开个书店有什么影响呢?我在大学为考研奋斗只会让我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远。
如今的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重视就业和生存,而这恰恰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梦想的追求感日益淡薄,进而使人离梦想越来越远。
第五篇:成长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一辩稿
尊敬的主席,亲爱的对方辩友以及各位观众: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成长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开宗明义,成指人的生理和心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社会化过程,今天我们所说的成长并不是某个人的成长,而是所有人的成长中的共性。所以,成长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但如何成长便是个人的问题。而且,当代社会风气并不十分良好,网吧、黑社会势力等对于我们成长都是不利的。梦想是人在成长初期设立,区分于理想和幻想,长远而稳定的且具有艰巨性的美好期望。我方的判断标准是:随着成长,我们对实现梦想的难易程度的主观感受和实现梦想的主观意愿是否坚定。
我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成长增大了我们与梦想的主观距离感。爱因斯坦说过:知道的越多,你就会越感觉自己无知。随着成长,我们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对自身和社会的了解更加深刻,会更清楚认识到实现梦想的困难程度。我们追逐梦想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客观存在的困难,越成长对事物的认识越深刻,从而更明白要实现梦想我们需要做的有很多,从而增大了我们对于实现梦想的主观距离感。正如,当你的认知只有樱桃那么大时,你接触到的你所不知道的也只有樱桃周围那么大,而当你的认知有西瓜那么大时,你会发现你所不了解的事情有西瓜周围那么大。越成长,我们越会了解实现梦想的难度有多大。
第二,成长让我们实现梦想的主观意愿动摇。成长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一方面,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我们实现梦想的渴望会逐渐降低,那么我们实现这个梦想的主观意愿就变得不再那么坚定。再者,从个人来说,成长可能与我们梦想的方向并不一致,我们的自身条件和个人能力或许与我们的梦想大相径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已要改变甚至放弃自己的梦想。从外部环境来说,随着成长,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也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单纯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追求梦想之前,我们必须要履行好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所以责任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我们对梦想的追求。由于梦想往往高于现实,而在现实中我们面临的头等问题就是生存问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压迫下,我们往往会更倾向于保证自己的生存,所以,大多数人权衡之后迫于现实的压力改变了甚至放弃了梦想。梦想一旦被放弃,便是离梦想越来越远。而当我们从新定位自己,寻找新的方向时,更多时候是基于一种对现实的妥协,这种方向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此时它就更应该被称为理想,而不是梦想。
诚然,我们不否认社会中存在为梦想坚持不懈去努力的人,但人处于社会之中总有许多无奈,我们今天不是让大家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梦想,而是想让大家能够更清楚地认识我们与梦想的关系,从而收获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
综上,我方坚定认为成长让我们离梦想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