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姓名:李丹丹
学号:40715011专业:教育学院系:教育学院
关于父母陪伴孩子情况对其成长影响的调查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0年11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的父母陪伴孩子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小学生的心理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动向,完善家庭教育以及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当前小学生父母陪伴孩子的现状
2、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3、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问卷调查在西航二校四年级三个班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通过对学生问卷的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当前小学生父母陪伴孩子的现状
调查显示,72%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23%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在一小时和三小时之间,只有5%的小学生一般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这一调查结果表面上看似乎很理想,大部分孩子都有足够的时间跟父母呆在一起。
可是,调查还显示,小学生跟父母呆在一起说话的时间:28%的小学生在半小时以内,35%的小学生在半小时和一小时之间,超过一小时的只有37%。这表面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有效性很低。
(二)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每天和父母说话时最常谈的话题时59%学生回答的是学校中的有趣的事,31%的学生回答的是自己的心情,21%的学生回答的是课堂作业,9%的学生回答的是其他诸如关于朋友的话题。
而在“你最希望父母帮忙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题中,54%的学生回答的是自己的心情或情绪,26%的学生回答的是课业升学,14%的学生回答的是生活。由此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四年级的小学生以及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心情、情绪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跟父母相处时,调查显示有95%的学生感觉很快乐,只有5%的学生回答的是不知道、没感觉。
四、调查分析及对策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家长都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就必须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只有按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四年级孩子的一般年龄是9--11岁,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好好地陪伴孩子,给孩子正确的而完善的家庭教育,以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第一,积极的陪伴有利孩子获得安全感
积极的陪伴可以给孩子依恋的情感,如果没有充分让孩子感到依恋情感,当孩子进入人群中(比如进入小学)时会有不安全感、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尤其在孩子一两岁时,家长一定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温馨的家庭氛围、包容与接纳,这些都是一种积极的陪伴,会让孩子感觉快乐、踏实、能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更有成长的力量,并且敢于尝试。
第二,青春期之前不能对孩子太严厉
青春期之前不能对孩子太严厉,要给他足够的自主成长空间,这样到了青春期以后,孩子会有一定的能力去作自我调整、自我确认,而不会因之前受到压制而在此时集中爆发。
第三,需要家长的耐心与智慧
父母不能因为上班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从而产生的愧疚心理中就溺爱孩子,无论孩子要什么都给满足,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多跟孩子谈心,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从内到外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二篇:基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调研
—以衡阳市十四中学为例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14级学科教学英语 杨凰
摘要:现代外语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语境主导下的学生为主体的,真实语言的感触、体验与理解,并由此引导出语言的灵活学习与运用。中学生阶段是英语学习的活跃期和敏感期,只有轻松和舒适的语言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做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现实生活情况却事与愿违,英语写作不仅是教师更是学生恐惧、害怕、难啃的“硬骨头”。为了探索出适合中学生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写作教学新模式,本研究针对具有代表性的普通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研究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种族、文化的深入交流与日俱增,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标》对每位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是具备书面语交际能力,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大多数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然以应试为目的、以获取高分为目标,忽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脱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写作教学,也没有对学生写作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目前初中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以及认识态度,写作的习惯;教师的写作教学现状;学生写作技能和方法掌握情况等,这些都是笔者力图通过调查研究要得到的答案。
一、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
本调研主要采用方法为:问卷法、访谈法。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英语写作情况,访谈主要调查教师的写作教学情况。教师是以衡阳市十四中学初中英语教师为主,其中初级职称5名、中级职称3名和高级职称2名。学生面向十四中学初
一、初二和初三各年级随机抽取的50名学生,共计150人,发放150份问卷,全部收回,全部有效,有效问卷回收率100%。从不同阶段的学生来了解英语写作教学的情况,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初中生英语写作的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学生对写作的情感态度。
19.3%的初中生认为写作非常重要,52%认为写作重要,26.7%的学生对写作的重要程度没有明显感觉,只有2%的学生认为写作不重要。因此,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还是意识到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写作感兴趣有46人,三年级只有4人对写作感兴趣,同时畏难心理一年级有5人,但到了三年级增加至38人。由此可见,初一新生刚接触英语写作,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有新鲜感,随着学习时间的积累,学生的写作兴趣成急剧下降趋势,相反由于写作难度,教学和学生自身等因素使得他们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呈递增趋势。
2、学生的写作习惯。
学生写作间隔时间:每日一次占5%,每周一次占15%,2-3周一次占28%,一个月以上的占52%。写作前准备阶段,有37%的学生审题列提纲,44%的学生会阅读相关文章,43%的学生查找资料做记录,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什么都不做,占28%;在写作过程中,有23%的学生每次认真审题,62.2%大概看一下要求,14.8%不审题也不列提纲,提笔就写。10%的学生每次认真打草稿,52%偶尔打下草稿,38%从不打草稿;写作后的修改和点评往往是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因此有高达68%的学生写完作文后既不检查也不修改。
3、学生对写作教学方法的态度。
只有10%的学生会认真对待写作后的批改和讲评,大部分学生忽视甚至忽略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倾向与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法,认为“成稿法”对提高写作能力没有效果的占36.5%、效果不大的占26.7%,甚至有2/3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系统讲授过写作策略和写作方法。
4、教师写作理念
特别针对有资历的老师,其中10年以上教龄的5名教师没有听过交际语境写作,她们依旧习惯于传统的写作教学,即成稿法。教师先命题,学生模仿范文,教师再讲评,最后完成写作。这种单一的写作模式势必消灭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写作课缺乏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10名教师中有1名教师认为写作不需要交流,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就行,另外9名教师觉得写作也是需要交流的,但在平时教学中很少交流,也不知道如何交流。
5、教学材料和教学策略。教师写作教学材料通常是课文的主题或考试的试题,这些都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和范围。其实生活就是一部作品,在交际语境写作的思想指导下,我们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材料,应该补充一些生活材料供学生参考。访谈的10名教师中,只有2名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会采用一些写作策略,大部分教师采用的写作策略主要是阅读和背诵范文,这样往往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甚至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二、写作教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1、学生写作策略知识匮乏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教师往往缺乏对学生写作知识的传授,如丰富的内容、正确的语言、语篇结构的合理性和条理性、以及行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等。在写前阶段,采用合理编排,列提纲这一策略的学生也是知之甚少,甚至完全跳过直接完成习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忽视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过多地重视在自己文章的语法及词汇正确与否的程度上,过多关注与分数的高低。学会通常使用回避策略或是直译方式处理日常遇到的写作困难问题,极少用英语思维进行语言表达,甚至大部分学生的不知道如何表达,单词想不起,句型混乱等情况都已习以为常。这些都需要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正确引导和指导,经过课堂的反复操练,学生才能做到文章行如流水。
2、教师的英语写作教学法陈旧
我国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大多数都是“设置命题——学生写作——批改打分——作文点评”,这样单一的形式。由于写不能与听、读、说等其他技能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缺少多种化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形式,因此,写作教学过程远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尽管教师已经注意到体裁的丰富性和题材的多样性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平均一月只做两篇或一篇作文的频率显然明显不够。另外从调查写作后阶段的结果上看,批阅和点评部分,教师存在批阅周期过长,批阅和点评不全面的情况,严重影响着学生习作的有效性及全面性;点评过程中过分注重于语法错误,却忽视对写作内容、写作技巧及文章的语篇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评价的手段和形式也很单一,一般都是采用打分或划分等级。对词汇、短语以及句式结构的传授也是采用机械式记忆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填鸭式的造句,使得学生只知其形不知其意,只懂语法不懂表达。
3、师生的畏惧写作情绪严重
被调查的师生中学生主要害怕写作,教师主要害怕教写作,师生对英语写作及教学的畏难情绪与日俱增。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写作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在调查中有一半以上教师认为写作不需要交流,只需将提前设定好的话题教给学生,学生按照设定的范围进行创作,这样学生的表达欲望丧失了,而且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受到了极大影响。另外,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对写作的熟练程度不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易产生紧张情绪。紧张情绪一旦产生,就难以消除,这种情绪不但不利于学生构思,还会影响对写作过程的计划和安排。因此,聚集的焦虑情绪使得学生日趋对写作厌倦和疲惫。同时,教师认为写作难教,不知道如何教,于是不愿去教,以致解题立意、生成内容、列提纲、写草稿、编辑和修改等写作活动都无法顺利开展。长期以来,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反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写作教学现状的改善措施
1、情境化的导入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喜爱听说部分,因为听说部分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栩栩如生的图片为该部分的语言学习提供了生动的语言情境。教师在处理这部分的教学环节时可以把口头表达的结果深化到书面表达中去,训练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教师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利用教材中的各种体裁和题材进行写作。例如Project的内容中Writing an advice letter, Writing a film review, Making a list of pros and corns等,都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良好素材。创设教学情境的常见方法有:利用图片、视频、多媒体,创设直观的情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利用任务活动创设情境;组织讨论,创设交流情境。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情景,将英美国家的文化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给足学生交流的空间,让他们模拟情境。如Unit3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Topic 1 English is widely spoken throughout word, section B的Project部分,就能很好的导入文化,让学生了解英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国家有哪些,并且收集他们的国旗、著名建筑、语言等方面的资料。在此活动中,学生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文化的情境中,实现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
2、合作交流式的写作方法
Allen等人认为,协作写作是一项集体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多位写作者通过互动、交流和分配责任的方式写出一份共有的文本。Lowry等人又具体又详细得阐述了这一解析,即“协作写作是一种互动的社会的创作一个共有文本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一个团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协商、合作和交流”。它需要多人同时参与其中,需要集体共同进行文本的创作,参与人数越多可操控性难度越大。因此,合作交流式的写作方式要求教师具备优秀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交流素质。教师不仅是学习材料的组织者、学习的促发者和信息的反馈者,而且还是协作写作环境的建构者、活动的协调者和写作过程的引导者。教师只有承担起协作写作所赋予自己角色的责任和义务,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3、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同伴互评是写作后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增强读者意识、降低写作焦虑、弥补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还能促进文本输出的质量。根据Krashen的监控假说,学习者的二语习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起到监控和编辑的作用,用来检查和修正习得的输出。
学生可通过互评和自评后,根据需要,重新创写。重写作文能使学生评改意见有意义,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改进自己的文章,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另外教师要提醒学生重写的时候也不仅仅是修改语言形式的错误,更重要的是看看自己文章结构是否需调整,观点的表达方式是不是恰当等。
最后每位学生为自己建立写作档案袋。每完成一篇作文,学生都要认真反思并保存自己的文章。档案袋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己的写作进展情况及不足之处,而且也为老师对学生的写作有一个系统地梳理和整理。
四、结论
鉴于以上调查研究的分析,笔者认为,导致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滞后有诸多的因素。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只有消除了自身的消极情绪,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面对学生不愿写作的心态,可采用奖励措施;平时多关注学生,多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写作教学观念。改变以往“重结果(Product),轻过程(Process)”的写作教学方法,通过教学研讨、进修机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勤于实践,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师要加强听说读与写的结合,注重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激发学生参与写作讨论的积极性,逐渐形成高效的写作教学模式。写作是项精雕细琢的工程,是需要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只要在写作教学上肯下功夫,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定能有所提高。
调研时间:2015年9月10日至2015年11月30日 调研地点:湖南省衡阳市第十四中学初中部
参考文献:
[1] Allen.N.J,Atkinson.D,Moegan.M,Moore,T,and Snow,C,What experienced collaborators say about collaborative writing [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1987(2):70-90.[2]Lowry,P.B, Aaron Curtis, and Michelle Rene Lowry.Building a taxonomy and nomenclature of collaborative writing to improv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J].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Volute 41, 66-99.[3] 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解读[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4(6):3.[4]邓鹏鸣,岑粤.同伴互评反馈机制对中国学生二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功效研[J].外语教学,2010(1):59-63.[5]李细平.关于建构主义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经济师,2006(9):153.[6]荣维东.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11):6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三篇:基础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高一英语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
我于2013年9月8号,被分配到天等民族高中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努力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在学校领导和各指导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华丽转身。同时,我对本高中一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还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真实想法,我对本校师生进行了实地调查问卷,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的教学有至关重要的帮助。
为了获得全面详细的资料和数据,我的调查不仅限于我实习所带的班级,而且还跨年级,跨班级调查。主要的调查方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了有代表性的面对面采访调查。同时,我也积极请教本校的英语老师们,总结了他们的宝贵意见,以便更好地完成调查研究。在此,我总结了一下自己的调查结果,谈谈高一新生英语的教与学。
一.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英语课教的情况
我实习的高中是天等县比较典型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教学设施相对比较完善,教学手段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拥有多媒体教室和图书阅览室,校园广播系统,实验室和舞蹈室等。本校还是高效课堂的重要试点之一,高效新颖的“MS-EEPO”有效教学模式给传统的传授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教育效果。但是对于本校的高一新生来说,他们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于对学生配合性和积极性要求比较高的“MS-EEPO”模式,他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学生输出能力较差,不能达到教学预期效果。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多媒体教具有待改进。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是学生展示的机会比较多,教师主动权下放,只起到一个导学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准备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尽量降低课堂内容难度,使其衔接得当,学生能在导学案指导下自主完成任务。同时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小组合作,对学,群学等,而且要做到因材施教。本校学生多来自各乡屯,初中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积极,没有信心。因此,在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时,老师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及时鼓励学生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调查中老师提到:本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各乡屯,初中时不想学,因为觉得学了没有什么实际应用,接触外国文化比较少,没有领略到学习英语的好处,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比较注重给同学们介绍外国文化,教同学们学习英文歌,看英文电影等,校园广播也专设了“魅力英语”这一栏目,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英语的热衷程度。除此之外,老师们在上语法课时,举例子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教学心态上,虽然有些学生不积极,但是老师们都很有耐心,赋予了无限的热情。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英语学的情况
第四篇:基础教育调查与研究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与研究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9月-2015年1月 调查地点:长沙市望城区东城镇中心小学 调查对象:长沙市望城区东城镇中心小学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
一、学校简介
东城镇中心小学位于长沙市望城区最北端,与岳阳市湘阴县相邻,是一所创办于1973年的公办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级9个,有近400名学生,现有教职工25人,其中教师有20名,具有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48%,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0%,学校教师大多数都是年纪在35岁以下的青年女教师。学校布局合理,设备完善,每个教室都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还拥有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图书室、会议室、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科学仪器室、电脑室、心理健康咨询室、远程教育室、多功能报告厅等多种功能室。
学校坚持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以“文明、勤奋、务实、创新”为校训,确定了“教育高质、管理高效、素质全面、特色显著”的办学目标。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力争将学校打造成“花园式”校园,学校还提出“像家一样”的构想,力争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就像是在家里一样,让学生在学校体会到温暖,让学生了解到学校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
二、调查结果
我从2014年9月开始,在东城镇中心小学任教至今,在任教过程中,我主要教授一年级和四年级的体育课程。在教学的这段过程中,我对东城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做了深入的调查,主要从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与学校教师的关系和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这几个方面进行的调查分析。
1、学生的家庭情况
经过调查结果显示,东城镇中心小学有一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因此与父母的接触较少,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性格内向的现象。
2、学生与学校教师的关系
在东城镇中心小学,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就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多的还是第二父母的关系,学生每天的学习、吃饭、候车,都离不开班主任老师的照料。在学校,每天学生吃中饭都是由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去食堂就餐,老师组织学生排好队伍,整齐有秩序地慢慢走进食堂就餐,培养学生平时养成守秩序的良好习惯。
3、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纪律性较差。许多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但有些学生不受爷爷奶奶管制,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在家里缺乏家庭教育,在学校不受教师管制,造成部分学生纪律性较差。尤以四年级2班的姚威、姚子轩同学为例,上课时经常不顾教师的提醒,下位玩耍,尤其是在非班主任的课堂上,更是变本加厉,没有一点课堂秩序,完全不顾其他同学的感受。
(2)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父母的外出,导致学生缺乏家庭教育,在家里没有人监督他们学习,从而学生经常出现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每个班的学生较多,教师不能全面的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度教育,有些学生可能上课时没有听懂,而教师又没有对其进行单独的教育,在家里也没有人对其进行指导,导致学生对学习渐渐缺乏热情,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渐渐降低,从而致使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就上个学期期末统考的成绩而言,东城镇总共有三所小学,从统考的成绩看,另外两所小学的成绩都要比中心小学的成绩好,中心小学不管是哪一个学科都要落后于其他两所小学。然而,其他两所小学的学生都没有中心小学的学生多,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长冲小学的二年级,一个班中只有11名学生,学生少,教师就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甚至能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的辅导。我想这应该也是为什么我们学校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一个原因了。
(3)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可能因为还是小学生的缘故,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好,主要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乱花钱。有些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尊重老师,总是我行我素,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老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与同桌讲话。以六年级的谭鑫宇同学为例,在一次信息课的课堂中,不但不听老师讲课,还与同桌一起在班上大吵大闹,在教师里随意走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老师的提醒视若未闻,多次与信息老师发生口角。
(4)学生出现心理偏差。东城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大多年龄在6-12岁之间,正是情感、品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还有极个别的学生从小就失去父亲或母亲,一直只有父母双方的一方带领,更是缺乏亲情的关爱。然而这些学生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则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以四年级2班的危伟同学为例,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平时极为缺少来自家庭的关心,在心理上得不到家长认同,在学校里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经常性的做一些出格的动作、或者是引起一些笑料来吸引学生老师的注意,为此得到老师的批评也毫不为意。
4、学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然而就导致了一大批的未成年儿童被留守在家中,这就使得孩子从小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乏家庭教育,因而严重影响的未成年儿童的心理发展。
(2)学校老师的影响
有人认为,学校教育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相交往的过程,凭借着交往活动,教师完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同时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一观点。然而,在东城镇中心小学,学校的教师没有固定,每个学期都会有旧的老师离去,新的老师过来,每当学生了解到一位老师的性格、教学特点的时候,然而,这个老师又要离开这里,又会有新的老师来到这里,学生又要开始适应、配合新的一位老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逆反心理。
三、调查体会
在东城镇中心小学实习的这一个学期期间,虽然在生活上、办公上都比较幸苦,但同时在这段期间我也收获了许多,我了解到学校每个教师的不易,尤其是校长,很多事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然而,我也体会到学校还有不足的地方:
1、学校场地、器材缺乏。例如,学校的体育场地,中心小学只有一个200米的环形跑道田径场,有时候三个班一起教学感觉场地太小,许多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开展。还有学校的体育器材也严重缺乏,只有几个已变形的篮球,断了线的羽毛球拍,几根跳绳,没有排球,没有足球,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我建议学校可以适当的采购一些足球、排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于学生心理偏差,我建议学校可以聘请一位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建立一条与家长沟通的热线,经常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与家长积极的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今天在校的情况。教师在平时的生活方面,要给予学生帮助,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予他们鼓励与肯定,让学生从中感到温暖,从而摆脱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等不健康的心理情绪。总之,以上就是我在东城镇中心小学实习半年所调查的有关情况,虽然有些观点也许不尽正确,但毕竟这是我认真调查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水平应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坚持下去,以更加认真的态度谦虚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执教水平,在不久的将来,我必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第五篇:新疆 基础教育研究报告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基础教育
阶段“双语教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班级:2007级化学四班
姓名:郑良凯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基础教育
阶段“双语教学”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07级化学四班 郑良凯
文章摘要:
本文介绍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实施情况,当地教育部门为推动双语教学所采取的举措。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相应举措。
关键词:
新疆基础教育双语教学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乌什县基本情况介绍;
第二部分
乌什县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情况;
第三部分:
推进 “双语”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第四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部分:
问题解决措施;
第一部分
乌什县基本情况介绍:
乌什县是新疆53个沿边县之一,是以农业为主,牧农结合的国家重点扶贫开发边境贫困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天山南麓,东邻阿克苏市、温宿县,南居喀拉铁克山与柯枰隔山相望,西与阿合奇县相连,北靠天山山脉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55公里。县城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111公里,乌什县东西长139.5公里,南北宽124.5公里,总面积8841.99平方公里,总人口18.2万人。
第二部分
乌什县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学情况:
自1984年自治区党委提出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要达到“民汉兼通”的目标以来,乌什县通过民汉合校、混合编班等方式,积极开展基础教育双语教学改革实
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乌什县双语教学模式的民汉合校4所。截至2008年底,乌什县基础教育双语教学班已达114个,共有在校生4607人,其中小学双语教学班103个,在校生4094人;初中双语教学班9个,在校生513人;高中双语教学班2个,在校生60人。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07]50号文件精神,上述学校教学模式属于“模式一”教学方式(小学数学、科学、信息技术,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外语等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民语授课)。“双语”教学班教师小学121名,初中46名,高中11名。
随着“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的稳步推进,乌什县已逐步形成“双语”教学迅猛发展的新格局,汉语课已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纳入各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并有力推动了乌什县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三部分:
推进 “双语”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规范管理。
一是专门成立了“双语”教育工作小组,将“双语”教育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制定了《乌什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施方案》。目前,5所农村幼儿园、小学附设“双语”学前班都能严格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课程设置方案》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为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管理,乌什县出台了《关于加强进一步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建立健全了中小学“双语”教学各项管理制度。二是抓好典型,以点带面。通过召开“双语”教育现场会,为乌什县“双语”教育工作者从上课、日常管理到课外活动等每一个细小环节创造了学习观摩的机会。在乌什县召开经验交流会,互相学习先进做法及经验,为“双语”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广泛宣传,群众支持,形成“双语”教学浓厚氛围。
一是提前谋划。乌什县早从2000年起开始谋划“双语”教学,开展“双语“教学不同模式的教学实验,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经验。二是“双语“教学已成为各级党政抓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乌什县各族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和焦点问题。三是群众支持。由于群众认识到位,激发了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热情,城乡家长争相送子女进入汉语言授课的学校学习,人数逐年增加;民汉合校比例逐年增高;依麻木乡诞生了民办国语学校;乌什县学生纷纷报考疆内初中班和内地高中班;广大教师对“双语”教学工作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高度的责任心;学校也在营造“双语”教学环境上狠下功夫,乌什县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这些充分体现了广大群众对推进“双语”教学所迸发出的热情和创造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说是各级党政在引导推进“双语”教学,不如说是老百姓在推动“双语”教学,这种无形的助推力量,已经成为乌什县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强大支撑和坚强后盾。四是为保证农村5-6岁适龄幼儿全部招入“双语”学前班,年初乌什县就制定下发了2010年秋季5-6岁学前“双语”幼儿招生计划,并与各乡(镇)签订了招生工作责任书。五是为顺利实施今年秋季一年级模式三教学,我们提前编制教学班、确定学生数并做好了教材征订工作。
(三)做好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分区规划、分步实施”。
为进一步促进乌什县“双语”教育工作持续发展,乌什县专门组织学前“双语”教育工作调研组,深入基层,对乌什县8乡1镇108个行政村的基本情况及辖区5-6岁儿童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了先开办学前“双语”班的乡镇,再根据辖区适龄儿童数,结合“集中办学、就近入学”的原则,确定开设学前“双语”班的点和办班规模,确保了教学点布局合理、教学班规模适宜。同时,为了使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调研组还面向广大农牧民群众,认真宣传自治区扶持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学的各项优惠政策,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广泛宣传发展学前“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为顺利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扎实做好了“双语”教学衔接提前准备工作。
(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双语”教学形式多样。
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模式,目前,乌什县县城4所民语言小学、荒地农场民汉合校、阿合雅乡中心小学、麦盖提农场民汉合校和依麻木乡民办国语小学已进入模式三教学,用汉语言授课的乌什县第二小学积极探索出一条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新路子。通过广泛开展教学研究,组织听课、备课、观摩课展示,优化课堂教学、紧扣教材、利用多媒体、远程教育、教学光盘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将优质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和教师培训,突破了语言障碍、发挥了现代化教育资源优势,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学“双语”的积极性和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双语”教学的能力,有力推动了乌什县“双语”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规范管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狠抓“双语”教师队伍管理,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针对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强化培训和中小学双语骨干教师的培训,乌什县曾先后组织1592名少数民族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汉语强化培训,对各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组长进行了“双语”课堂教学培训。每年举办了乌什县中小学“双语”教师基本功大赛,对获奖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同时、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在乌什县推广。二是营造“双语”教育环境。通过学“双语”、用“双语”,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组织乌什县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双语”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三是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严把“双语”教师聘用关,按照《“双语”教师聘用管理办法》,招录“双语”教师,明确要求应聘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素质修养和专业技术,并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必须的学历,在面试与体检的基础上才予以正式上岗。四是做好“双语”师资培训。为了提高民语言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教学能力,解决部分 “双语”教师水平差的问题。乌什县根据“双语”教师实际情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有目的、有计划、分期分批地选派学习有潜力、年富力强、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中青年“双语”骨干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及地区组织举办的各类汉语培训。通过培训,“双语”教师水平逐步提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双语”骨干教师的作用。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划出专用资金面向社会招聘“双语”教师多名。
第四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双语”教师紧缺,尤其是各中小学、学前“双语”班民汉兼通型“双语”教师严重紧缺。
2、资金短缺、校舍紧张、基础设施条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语”教学工作的进展。
3、教育教学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五部分:问题改进举措
(一)努力实现“双语”教学工作目标。认真做好“双语”教学的规划,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双语”教研活动,加强交流,积极推广和应用各地先进的“双语”教学研究成果,创新“双语”教学新模式、推进“双语”教育发展,为达到“自治区 2010年秋季开始各乡中心小学一年级招生全部实施模式三教学,2011年秋季条件适合的村级学校一年级实施模式三教学方式,到2012年,将在乌什县各小学全面推行模式三教学”的目标而努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严把新“双语”教师入口关,通过考试,从源头上做好选拔、吸收、招录等工作,加大“双语”教师学习、培训及培训后的跟踪、管理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通、作风上扎实的师资队伍。
(三)改善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办学条件,确保农村学前“双语”教育稳步发展。创新适应农村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新体制,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标准化管理,实现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体系、为学前教育提供优质教育,完成2010年拟建的14所幼儿园工程建设项目。
(四)加强“双语”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研究。制定“双语”教学研究、评估标准,规范“双语”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召开“双语”教学现场会,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教学经验;通过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大赛、交流经验、城乡“捆绑式”发展等形式逐步缩小城乡“双语”教学质量的差距,力求使乌什县“双语”教学工作上台阶。
(五)努力营造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加快“双语”教学工作步伐,不断促进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为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2010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