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世上没有懒孩子》有感2010.9.20
读《世上没有懒孩子》有感
连超
经朋友介绍了解到《世上没有懒孩子》这本书。
刚开始,听到书的这个名字,我从主观意识中就认定身边的孩子们中懒孩子比比皆是,甚至连他们自己的父母亲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有多懒,苦恼连连。更甚者用民间的俗语来验证父母和子女的微妙关系:懒妈勤勤闺女,妈勤儿女懒的定论。
一、贴近实际,更贴心。
当我真正开始翻阅这本书时,也是源于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惑,苦于没有更有效的解决办法:面对女儿如何教导常感到困惑,身边的学生明明可以有很好的发展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懒得写作业,懒得上课听讲,老师的苦口婆心更是懒得进去,家长以生计奔波推脱教育子女的义务,多希望能有一位专家来做一做家长的工作,让他们也能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如陪伴孩子让其健康成长更有价值。
胡锋,心理学硕士,卓越的儿童心理专家,从事青少年心理干预工作13年,对家庭教育研究颇深,开创了同时启蒙孩子智商和情商的独特方案。其子在他的“快乐启发10+1”教育法培养下,学习成绩、生活自理、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均大幅超越同龄孩子,多次荣获各类奖项。他是在国内提出“从来没有懒孩子”鲜明说法第一人,更针对当前7~13岁孩童各类心理问题摸索出一系列教育法则,被知名媒体称为我国百万“懒”孩子的好老师,其教育模式经过百场现场交流会已广为流传。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孩子从一出生,就在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这是人类共有的天性!从父母的言谈中,孩子牙牙学语,学会了说话;从父母的举止中,孩子蹒跚学步,学会了走路。为什么到了孩子懂事了,上学了,他们反而倒不愿意学习了呢?面对着不听话的孩子和让人头疼的成绩单,大人们只好拿出了小时候自己挨过的棍子,将父辈们带给自己的伤痛又加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因此只要摸清楚自己孩子的心理状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去引导孩子,就能轻松地让孩子主动去学习,让孩子从此爱上学习,而不需要家长们一再地去督促,去浪费时间在和孩子的较真上。胡锋教授就是通过自己的教育方法,将自己的儿子造就成了出色的年轻人。胡锋教授在《世上没有懒孩子》这本书里,他整理出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其中涵盖了有效激发孩子好奇心,唤醒他们求知欲的18项措施;培养孩子乐观自信心态的32个要点;正确引导孩子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35种方法;全面引领孩子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的26个要素。只要家长认真阅读、有效实施,一定会有所获。
二、实例列举,重实效。
胡教授反复强调:学习不只是教师教给的内容,更应该是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对知识的重复性记忆,更需要锻炼学习的本领和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念。例:紧追一只羊:专注于一个目标
目标太多,孩子会无所适从,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致和动力,也就成了父母眼中的懒孩子、“问题”儿童。让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紧追一只羊—让孩子只专注一个目标!
周末,和孩子在家看《人与自然》,有一段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有一头彪悍的非洲豹凶狠地向一只未成年羚羊扑去,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但非洲豹对那些和它靠得很近的羚羊,却像没看见一样,一次次放过。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由于疲于奔命,体力不支,最后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那只非洲豹为什么不放弃先前那只羚羊,而改去追离它更近的羚羊呢?原来,因为豹子已经跑累了,而其他的羚羊并没有跑累。如果在追赶途中改变了目标,其他的羚羊一旦跑起来,转瞬之间就会把疲累不堪的豹子甩到身后,因此豹子始终不丢开那只已经被自己追赶得精疲力竭的羚羊。紧追一只羊,是非洲豹在残酷的动物世界中的生存之道。紧盯一个目标,是非洲狮在捕猎中屡屡得手的法宝。因为它们知道,每次只专注于一个目标,比盯着几个目标更容易成功。作家爱默生说:“生活中有一件明智的事,就是精神集中;有一件坏事,就是精力涣散。“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目标太多,必然无法精神集中,从而导致孩子不能够专注地去做事。不能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个具体目标上,从而常常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失去学习的动力。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却整天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目标太多,孩子会无所适从,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致和动力,也就成了父母眼中的懒孩子、“问题”儿童。父母在埋怨孩子不爱学习的时候,是否想过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呢?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学习上,给孩子制定太多目标,其实就是没有目标。让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紧追一只羊—让孩子只专注一个目标!
这本书中胡教授始终没有脱离孩子的实际生活和他们的身心特点,起点低一点,步调慢一点,身姿低一些,帮助我们孩子先从离他们最近的一个目标开始,一个个逐一实现的过程就是树立自信、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
胡锋教授利用十章详尽介绍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具体实施及实施效果和反思,事实证明,世上没有懒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这一理论的独到之处。
第二篇:读《世上没有懒孩子》有感总结
读《世上没有懒孩子》有感总结
那天,带着女儿到新华书店各自去选自已需要的书,翻看了很多书,其中《世上没有懒孩子》一书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世上没有懒孩子》这本书中说: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表,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捷径,是帮助孩子主动学习的有力助手。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表,就等于为孩子找到学习进步的钥匙。我觉得不仅仅是孩子要制定一份计划表,我们成年人也应该制定自己的计划表。
常言道:充满信心的做事能事半功倍,可见信心的作用是多么大。要给孩子信心就必须不断给孩子以正确的评价、肯定以及鼓励,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手段。多表扬、鼓励孩子,使他们有成功感、愉悦感,看到自己的发光点,这样,孩子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悟到了很多,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一、信任——让孩子更有信心
在教育学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学生的信心来自老师的信心。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是可塑性很高的,你所期望的那个方向的期望值越大,孩子越容易接近那个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育就是要激发孩子内在的潜力。尤其是对待那些后进生,教师要更有耐心,只有相信他们,有了信心才能不怕学习的困难。
二、尊重孩子的兴趣
我想尤其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要设计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环节,并将知识技能渗透到游戏中,浑然天成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肯定要事半功倍。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也给老师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习兴趣。
三、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每个父母都希望老师进行赏识教育,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当然,赏识孩子我们也有一定的方法,不能一味地鼓励或赞扬。
“业精于勤荒于嬉”,不要夸孩子聪明,而应当赞扬孩子勤奋,因为赞扬孩子勤奋,让孩子从小就能形成勤奋比聪明更重要的观念。我觉得这个论点非常适合用在像我们高源这样的懒孩子身上。自从看了这本书以后,我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找出他做事取得成功是因为他所付出了辛劳的结果。让他知道勤劳比聪明更重要。书中有一则故事特别有说服力:有一天一个读书人在家读书,他对一篇文章重复读了不知道多少遍,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读书人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读书人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近代最有大本领的人曾国番。“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就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最后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只能碌碌无为。
各班都有懒孩子,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挖掘出懒孩子的才华,让懒孩子变成优秀的孩子。
第三篇:《世上没有懒孩子》读后感
《世上没有懒孩子》读后感
常言道:充满信心的做事能事半功倍,可见信心的作用是多么大。要给孩子信心就必须不断给孩子以正确的评价、肯定以及鼓励,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手段。多表扬、鼓励孩子,使他们有成功感、愉悦感,看到自己的发光点,这样,孩子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一、信任——让孩子更有信心
在教育学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学生的信心来自老师的信心。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是可塑性很高的,你所期望的那个方向的期望值越大,孩子越容易接近那个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最棒的,教育就是要激发孩子内在的潜力。尤其是对待那些后进生,教师要更有耐心,只有相信他们,有了信心才能不怕学习的困难,才能迎头赶上。
二、尊重——发现孩子的优点
赏识教育的实质是从人格上尊重孩子。传统的师道尊严已经不适应现在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把学生放在一个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1、尊重孩子的兴趣
只有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符合孩子的需要,孩子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潜能得到开发,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如果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只顾着单纯地完成某个教学目标或者某个教学活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即使是游戏也不能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想尤其在设计教学游戏的时候,我们要玩学生爱玩的,确实有趣的游戏,然后将知识渗透到游戏中,浑然天成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肯定要事半功倍。
2、尊重孩子的怀疑精神
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满怀好奇和敬畏。“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怀疑精神、批判意识以及个性发展方向还有较大差距。在教学中,师生是平等的,我就特佩服那些勇于提出疑问的孩子的勇气。孩子思考了提出了疑问,这样教师在解答过程中也有个学习的过程,真正可以实现教学相长。赏识孩子,就要允许孩子怀疑,要用心培养孩子善于怀疑的习惯。这样孩子在学习中会更积极、更主动,因为整个世界等着他去探究、去揭秘。
3、尊重孩子的隐私
赏识孩子,让孩子拥有自己的隐私,这是密切亲子关系、获得孩子信任的基础。作为老师,同样也要尊重孩子的隐私。班上几个女生下课了经常聚在一起在一个同学背后窃窃私语,这个孩子总以为别人是说自己坏话,久而久之就谁也不理谁了,我知道了后,没有去批评那几个女生,而是给她们讲了团结友爱的故事,最后孩子们解除了误会,成了好朋友。还有个转变就是她们什么话都愿意主动告诉我了,我们成了朋友。所以,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三、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每个父母都希望老师进行赏识教育,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当然,赏识孩子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一味地鼓励或赞扬。
1、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勤奋
“业精于勤荒于嬉”,不要夸孩子聪明,而应当赞扬孩子勤奋,因为赞扬孩子勤奋,让孩子从小就能形成勤奋比聪明更重要的观念。
2、赞美不能夸大其实。
3、要就事论事。
赞美孩子的时候,应该只赞美他的努力和成就,不要赞美他的品格。而即使是努力和成就,赞美也要尽量具体。因为赞美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越容易找准努力方向。
4、赞美要及时。
如果赞美与所赞美的事情隔了很长时间,孩子已经不能体会到当时做这件事时的感受,自然这种赞美也就无法化为信心和动力了。
5、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
有位心理学家对三十位受试者进行戒烟实验。将受试者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采取用肺癌患者的痛苦来劝诫他们,而另一个小组则是由一位医学权威,根据自己的临床实验报告,非常客观地解释抽烟的害处。结果,前者有35%的人开始戒烟,而后者却有70%的人开始戒烟了。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事人如何热情地游说,很可能不及第三者若无其事的解说来的更有效果。赏识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一种方法。经由第三者的表述,更容易使小孩子感觉到具有真实的客观性,因为即使是小孩子,他也知道当面赞美,会有不少客套的成分,而第三者转达的就很容易使人信服。
最后我想把赏识教育的原则和大家共分享,希望在我们的赏识教育下,孩子能更加健康成长,我们的生活能永远充满爱和赏识。
信任孩子——学会崇拜,学会自豪
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
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
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
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
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第四篇:周明飞读《世上没有懒孩子》有感
《世上没有懒孩子》读后感
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
周明飞
2012.2《世上没有懒孩子》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由此看来,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以前作为一名教师,阅读此书受益匪浅;现在做了妈妈,重读这本书,感受更加真实。
读此类书,很多人抱着一种寻求方法的想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在无助的情况下便想到了求助家教书籍。不管能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至少现在的父母可以接触到教育孩子的书籍,除了祖祖辈辈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以外,还有可以借鉴的家教丛书。“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子观念已基本被抛弃,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寻求科学的方法与孩子互动。
我感受很深的就是读过一些教育的书籍后,很多方法很难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或者说能照搬运用的也仅仅一两条方法,那么读这样的书籍还有意义吗?有,答案很肯定。即使一些理念在诞生的初期不被看好,很多老师或家长也因为孩子的个性勉强接受新的做法。但慢慢地很多先进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一段时间后,书的内容模糊了,不知不觉中我们被改变了,可似乎那些新的方法是自己与生俱来的。因此我认为家教理论书籍的作用除了想药方一样,具有“医病”的功能以外,更重要的具备改变思维,更新意识的作用。我们从中学到了“渔”,而非钓到了“鱼”。意识的变化连带着态度、说法、做法还有心态的变化,可以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和谐,更有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这本书传递
给我们的积极主动地学习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只要摸清楚自己孩子的心理状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懂得引导孩子,就能让孩子主动学习,爱上学习。由此看来,长此以往埋怨孩子成绩不理想,不自觉学习又是做父母的推卸责任了。原来,孩子不积极主动学习,家长首先要自我反思,自我调整,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或者不理智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增加孩子的负担。
这本书从十一个大方面给了我们启示:明确目标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前提;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自信是孩子主动学习的推动力;赏识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风帆;独立是孩子主动学习的保障;好习惯为孩子主动学习保驾护航;好环境是孩子主动学习的保证;责任心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沟通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竞争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兴奋剂;好心态是孩子学习的关键。
这十一个大方面,“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等一些已被人熟知并认可的观点,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父母,改善着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模式。可是,即使做了很多努力,改变了很多,仍然事倍功半。因为还有一些要素与主动学习的关系没能引起父母的关注。这本书给我们打开自己疑惑的钥匙,也给了我们打开孩子枷锁的钥匙。
“有责任才有动力”,责任似乎是成年人的专有名词,其实不然,书中就通过事例和观点展现了一个新的视角。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让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很多家长出于关心孩子的学习,不让生活中的事情包括家务劳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占用孩子学习的精力。长此
以往,孩子做事半途而废,变得自私自利,把父母的给予当作理所应当的。一个在生活中没有责任感的孩子怎能去完成更加艰巨的学习任务呢?所以,主动学习也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将这种观念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一点一滴融入他的思想,长大以后,他自然就会明白任何时候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然,孩子会明白要对自己的主要任务——学习负责。孩子一旦有了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态度,相信孩子也不会容忍自己偷懒的行为。这样一来,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一定会尽力学习,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好心态胜过好成绩”,我参加工作越久越能感受到好心态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对大人都是如此,对于孩子何尝不是如此呢?我想这一课是中国的家长和孩子应该补上的重要一课。
“第十名效应”这种现象值得我们重新思考对孩子的评价。中国大陆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当时他暗自吃惊:那些已经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相反的,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成就却平平。根据跟踪调查分析出:普通的孩子受老师和父母的关注不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至于名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父母、师长过分关注,过分强化学科成绩,反而扼抑了潜能和学习自主性。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上没有领先,不一定输了全程。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待学习成绩,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这些有益于孩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
如果说对于家长首先要摆正对分数的观点,那么对于面对崭新事物的孩子们,应该让他们知道“万往事开头难”。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触新鲜事物,不断学习的过程。一段时间内,无数的“开头”会接踵而来。因此,孩子们一定要有一点心理准备,做好面对陌生事物的准备,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比别人多花一点时间,比别人多花一点精力,比别人多一些付出,凡事都比别人多一点点,就能创造奇迹。”
当我们都在忙着给孩子报课外班的时候,这本书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重新审视我们身边的孩子,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第五篇:读“懒马效应”有感
读“懒马效应”有感
李国考
最近在简易经济学里读了这么一则职场励志故事:“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走得慢吞吞。于是主人为了抢时间、赶进度、讲效率,就把后面的货全搬到走在前面的一匹马拉的车上。后面的马笑了:“嘿,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就让后边的马留在家里干零活。前边的马多干了一匹马的工作,吃得还是那些草料;后边的马不用再干重活,生活惬意,‘待遇’也没有降低,当然后边的马觉得很得意。但是,转眼来到年底,主人家准备过年招待客人,发现肉不足了,主人看到‘闲逛’的那匹马,就把它杀了,变成了美味犒劳了客人。那匹任劳任怨拉车的马,虽然累但还能继续活着。”读到此处,故事读完了,但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很受感动和鼓舞,从中也得到了点点启发,也许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懒马效应”告诉我们——没有危机意识,不能与时俱进,在竞争较为激烈的今天,是很难以生存的。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沦为“懒马”,要想有更好的生活,就一定要勇于改变。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们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我们也不能去改变别人,我们能够做的,仅仅只能改变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真的迈出了第一步,你就会发现,所有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只是后悔当初不应该怎样、怎么样。人生只叹:生活中是没有后悔药买的。
“懒马效应”还告诉我们,当老板发现你可有可无,那么,你离“下岗”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的前途,那些已沦为或将要沦为“懒马”的人们,应该振奋起来,摆脱“懒马”的头衔,做一匹任劳任怨的马,虽然很累,但是赢得了生存的空间和时间。
事实告诉我们:从来没有一种真正的成功,可以毫不费力地生长于荒草从中,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精耕细作,不舍白昼,锲而不舍地劳作,到了收获的季节,才能有收获或收益。当然如果你的付出与收获不对等,无须过多的抱怨,“牢骚太甚防肠断,风物常宜方眼量”,这样不但伤心,还伤肝和肺,想开点就是了;如果面临最彻底的失败,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还是不得不沦为“懒马”的行列,那也不必和命运较真,那只能是别的马“跑”得太快,虽然输了,也是力所不能及的,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