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爱成了怨恨[大全]

时间:2019-05-12 03:3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父母和孩子爱成了怨恨[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父母和孩子爱成了怨恨[大全]》。

第一篇:父母和孩子爱成了怨恨[大全]

父母和孩子,爱为什么变成了怨

尹老师:

您好!刚刚拜读了您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感触很多,所以禁不住给您写这封信,希望没有打扰您。

首先觉得您的这本书写的太好了,而且特别的实际。我的宝宝刚刚一周岁,我很重视早教,之前也看过一个教授一系列早教书,只是对教宝宝认字这块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至于其他的只是觉得挺模糊的,也知道一些道理,可是真要运用到实际中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可是看了您的书以后,就觉得有了方向,对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孩子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想和您说说我自己,因为我自己就有很深的体会,我的父母对就是用的最原始的教育方式,您书上所提到的所有不好的教育方式在他们的身上都能找到。虽然我是独生女,可我父母从小对我就非常的严格,不允许我读课外书籍,不允许我参加同学的聚会,不允许我外出,有一点错误就是一顿打骂,平时几乎不会和我聊天或者谈心,他们只关心学习成绩,考的好会表扬,会买这个买那个,考的不好自然是一顿打,在他们认为我是他们的女儿,也就是他们的私人财产,我的一切都必须听从他们的安排,让往东就不能朝西,否则就是打骂。而打骂是他们最常用的教育手段,所以小时候的我成天提心吊胆,不要说考试没考好,连不小心弄坏了爸爸的花草都会招至一顿打。这些在我上初中以后更为明显,因为上小学我的成绩一直挺好,也不懂得反抗,所以和父母的关系还过得去。可是上初中以后,我的心理越来越觉得郁闷,反抗意识也越来越强,就做了更多让父母不能容忍的事情,也就招至了越来越多的打骂,而这些打骂就更激起了我的逆反心理。可是大概是被打的太多了,打得怕了,也不敢像有些孩子那样离家出走什么的,也就只有忍着。所以那时候的我成天就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对学习更提不起任何兴趣,高中自然没有考好,这就更让爸爸觉得丢人。现在还记得中考那年暑假是怎么挨过来的,爸爸虽然没有打我,可是天天都出言不逊,不是冷言冷语就是说话恶狠狠,让我觉得已经尝尽了人间的辛酸。高一下学期我早恋了,他就是我现在的老公,这件事被父母知道以后最初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我差一点就下定决心要和他分手,可是就在我要下决心的时候他们又开始了老一套,他们用了最肮脏的字眼形容我,让我觉得自己连妓女都不如,愤怒和羞愧让我差一点就和他私奔了,后来由于我们都考入了同一所大学,我就欺骗了父母说已经分手了,从而顺利的上了大学。可是后来终究还是被他们知道我骗了他们,从那时候开始爸爸不再认我,至今已经有6年了,甚至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妈妈身上,说是妈妈没有管教好我,现在连妈妈偶尔来看我一次,回去都会遭遇到至少一个星期的冷暴力。所有的朋友和亲戚都劝过,可是都没有用,现在只要有人问起我爸爸都会说:“她死了。”现在连我爸爸那边的亲戚都说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于我的不好造成的,是我不听 1

话,家庭条件最好却是最差最不听话的一个。“不听话”“勺”“不诚实”这几个字我的耳朵都已经听起老茧了,在他们的眼里,我就是一个不听话,爱说谎任性的坏孩子。虽然我早恋,虽然我有这些那些的问题,可是不管是父母的同事朋友还是我自己的同事老师都说我是个很懂事,很诚实的好孩子。我自己也觉得我并不是他们口中那样的孩子,在我老公和我的同事朋友面前我从不说谎。在我有自己的社交圈以前我也一直认为说谎是我的强项,因为以前和父母说了太多的谎,因为父母对我的管制太多,不许这个不许那个,不许和同学有正常的交往,有时候太想参加同学的聚会只有和父母撒谎,而那个年纪的谎言是很容易被戳穿的,所以父母的印象中我是个满嘴假话的孩子,连我自己都这么认为。自己走上社会以后才知道原来自己是那么的不擅于说谎。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也一直考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的家庭变成这样,真的都是我的错吗。父母成天都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好,是我不听他们的话,我爸爸甚至说他的心都在滴血,他说等到我以后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会明白他们了,他说到时候我的孩子要不听我的话我就会了解他们的感受了。

自从自己有了孩子,了解了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之后,我想我大致了解了我家庭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问题还是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听到班里一个女同学说班上谁喜欢她,甚至谁给她写的情书她都会给告诉她妈妈,我当时是何等的羡慕啊,我多么希望我的父母能理解我一点啊,哪怕只是一点点。我那时候经常觉得很孤独,我觉得我缺少父爱,缺少家庭的温暖,父母也经常吵架而且时时冷战,这也直接影响了我的爱情观,我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是个成熟的有满脸络腮胡的男人,他能给我温暖,包容我的一切,现在想想我其实是在找父爱。我老公对女儿非常好,天天想着法的陪她玩,我又是何等的羡慕,感叹女儿有个好爸爸,我常常想我的爸爸如果有老公这样的百分之一,我的童年又会增色许多啊。而且我觉得受到家庭的影响我现在的处事有时候也比较偏激,情绪容易起伏,可能心理有时候甚至有些不健康。在没有看您的书之前我也很担心以后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女儿,虽然我知道那样不对,可是怕控制不了自己,所以心里对教育女儿总觉得没有底,虽然这一年来我对女儿没有发过一次脾气,哪怕是她闹人大半夜都不睡,我也没有发过火。可是随着她越来越大,越来越懂事,我怕自己会变得没有耐心,会和我的父母一样,可是看了您的书以后心里的乌云烟消云散了,您说的对“任性的父母怎么能不教出任性的孩子”,自己都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又怎么要求孩子有好情绪呢。您的观点是应该尊重孩子,什么事情都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他的感受,在我老公面前我是个很自私很任性的人,我要求他什么事情都要依着我,什么事情都要想着,如果他有什么事没有想到我,我就觉得很失落很伤心,觉得他是不爱我了,而且对他我也一点不体谅,他是做工程监理的,上班很辛苦,在工地上到处跑着检查,还要和建筑单位协调关系,有时候难免还要受气,回到家一时也不停地就买菜做饭带宝宝玩,因为我一个人带孩子,老公很心疼我,知道我辛苦,可是有时候我还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和他发脾气,虽然我知道是我不对是我很过分,事后也很后悔,可是当时就是控制不了,看了您的书也让我深深的反省了一下,对待孩子尚且都要尊重要理解,何况

是对待自己心爱的丈夫呢。有了孩子以后让我成熟许多,让我改变很多,但看了您的书之后让我有重生的感觉,不但对自己家庭的关系找到了原因,也明了了以后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如何对待老公。所以这封信我是一定要写的。

老公知道我要写信给您,说肯定会有很多人给您写信,而您又那么忙怎么会有时间看我的信呢。我也知道您很忙,不求您回信,只是把心里的话都写出来就觉得如释重负了。以上说的都是发自肺腑,再次感谢您不但为我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指明和方向,更为我的心灵点亮了一盏灯,让我学会了理解与尊重。

我向同学和亲戚朋友都推荐了您的这本书,她们看过之后都感谢我推荐了一本好书。感谢您写了这么好的一本书!!

最后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前几天听了一个讲座,是清华大学一个教授讲的《0-3岁孩子的情绪管理》,她说到延迟满足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有个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大家都到了,菜也上了,但有一个同学会迟一点到,而这时候孩子饿了,其中一种情绪是妈妈告诉孩子,“你现在忍耐一下,星期六妈妈带你到公园去玩”,结果孩子就乖乖的自己玩去了。那位教授说这种情绪是最好的,这是一种延迟满足,用一种延迟的满足来替代眼前的满足,让孩子学会忍耐学会等待。这里我有一点想疑问,就是这种情况下会不会让孩子养成遇到需要让他暂时忍耐的事情他就会和大人提交换条件的习惯,如果是这样的话不也不好吗。虽然我知道孩子的本性是很善良的,但是这种情况是不是也会出现呢?如果您有时间,不打扰您的话,想请您解答一下!

小李

小李:

你好。谢谢你写了这么多,把你的成长烦恼讲给我听。你的信写得很好,文笔流畅,我基本上不用改动。最重要的,我透过你的文字,感觉到了一种坚强和思维方式的健康。一棵稚嫩的小苗,要怎样的不屈和天赋,才能在那样漫长的暴风雨中让自己成长起来!所以你尽管有创伤,却没有被损害,这一方面要感谢你的父母,他们做得有再多的不是,一定有其可圈可点的地方,至少没有从根本上损害你;同时要感谢你自己,你有异乎寻常的坚强。这可能跟你自己思想的成熟有关,我想,你平时是爱读书的吧,可能正是书籍很大程度地抚慰了你,支持了你。

对于你的父母,我的感觉是他们爱得很自私也很自我,他们的过失,并非缘于他们对你的爱比别的家长少,而是缘于他们自己从童年带来的心理创伤。我猜测,你的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当年也会狂打自己的孩子,并且在家中很霸道吧。或者,他们的童年有某种巨大的压力和缺失。你父母的行为,不过是对他父母行为的复制,或是对童年扭曲的表达。他们不能像你这样在经历过创伤后自醒,有意识地不再延续这种粗暴的家教方式,主要地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及他们的文化程度所致。

所以,我的建议是首先放下你心中的怨气,不再抱怨父母,他们一切错误都是出于无知和无力.你内心没有怨气,他们的怨气就不能构成对你的伤害了。当然,最理想的是寻求和解,这虽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个可实现的目标。

我第二个建议是送一本我的书给你父母,只要他们读了,他们会知道自己曾经犯过怎样的错误。我信箱中读者来信,或当当卓越等网上读者评论中,发出最多的声音是“原来我错了”,一个人只有真正意识到自己错了,才有可能改错。如果你的父母发现真的是自己错了,他们内心的坚冰会倾刻间融化。你已长大成人,你要的当然并不是他们的忏悔,而是他们对你的尊重和与你相处时的平静。你父母本质上也一定是善良的人,他们内心其实一直在呼唤着你。所以,如果父母有所妥协,你要尽快迎上去,让他们知道你内心的健康,你的向上,你现在生活得不错,你没丢他们的脸。不要再理论谁是谁非,重新开始相处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你父母拒绝读书,一意孤行,你也只能平静地等待时间来解决一切了。你已有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实质上就是对他们对你自己最大的回报和最好的对待。

你最后提到的一个例子,我跟你的感觉是一样的,觉得他们处理的方式并不太妥当。所谓“延迟满足”,其本意是想锻炼孩子内心的意志力。可这样一种引导,没有在孩子内心培植出理性和力量,所以意志力也无从谈起,它不过是一种贿赂,教会孩子讨价还价。如果让我处理,我首先会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因为什么原因需要再等一会儿才可以吃。一般情况下,孩子如果平时跟家长交流得好,他会听的;如果孩子确实饿了,不想等,可以先另找只碗来,给他单独拔出一些饭和菜来吃。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重要宴会,这样变通一下让孩子先吃,并没有什么不妥。孩子至少可以从家长的行为中学会“变通”。

对于“延迟满足”这个说法,其实我并不太认可,我觉得它里面藏的心机太重,且不好操作,会给很多家长误导,也会被很多人操作得走样。最美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教育,我觉得教育必须是自然的、友善的、单纯的。

因为你的信写得不错,且比较典型,我想放到我的博客中去,好吧.谢谢你!

祝好!

尹建莉

第二篇:怎样包容和爱老成了孩子的父母?

怎样包容和爱老成了孩子的父母

父亲的脾气是越来越坏了。我出差,走得匆忙,来不及在冰箱里准备太多的饭菜,我的语气是委婉的,然而他还是发火了,他说,我知道你是嫌我了,不想给我做饭就明说,我自己有手,不会做吗?

说这话的时候,父亲涨红着脸一脸怒气的样子。

回家的时候,他正在巷口看人下棋。我一下车就看见他了,因为他的眼睛正往这边瞟。他大步走过来,接过我手中的行李。我说,你是来等我的吧。他否认,人家是来看棋的。我不揭穿他,每次我回家他都在看棋,但是我一下车他就能看到我,他这棋,看得可真是心不在焉。

父亲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喝两口,以前就喝低劣的白酒,后来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医生限制了他的酒量,而且只准他喝好酒。他就戒酒,说是喝不起那么好的酒。他很努力地戒酒,戒得自己心慌意乱,戒得自己寝食难安。医生说,上了年纪的人强行戒酒往往会适得其反,通常是酒还没戒掉身体已经垮掉了。我制止了他的戒酒行动,我说,你女儿女婿不常常在外应酬嘛,给你撸瓶酒回来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以后,我和丈夫参加宴席便多了一项带剩酒回家的任务。只是,我和丈夫参加酒会的机会不多,而且碍于面子,也不好每次都把剩酒拿走,有时,就只好买酒回家哄他。丈夫心实,好几次都让父亲看出是买的酒,他劈头盖脸地把丈夫一顿臭骂。我们知道,父亲是心疼我们的钱,以后再买酒回来,得先开封,制造一种剩酒的假相,父亲才能喝得心安理得。

吃过了饭,我献宝一样拿出一件大红的T恤给父亲。他一看便跳了起来,你这是给我买的吗?我又不是唱戏的。我只想着他上了年纪穿红色显得精神,今年又是他的本命年,却忘了他这一辈子只穿灰蓝二色,老是对那些打扮得像“老妖精”的同龄人嗤之以鼻。人老了就像小孩子一样小气了,不过是一件衣服,他却很认真地和我生气了。几天后,我却看见父亲穿着那件红T恤给人讲:“我本命年,女儿给买的,怎么样,穿着精神吧。”

这就是我老了的父亲。其实我是理解他的,他60岁上我母亲没了,背井离乡来到城里生活,他很孤单,也很寂寞,把他唯一的女儿当作生活的重心,所以他听到我出差就会生气,他的喜怒哀乐都只能向我倾洒。老话说,老小老小,老人真会像孩子一样任性呢。

年纪是个很无奈的东西,岁月带给我们的性格变化,我们逃都逃不掉。父亲也不想伤我的心,但是因为他对我的爱,对我的放心和信任,所以才会在我面前释放自己所有的情绪。想想我们儿时在父母面前的无理取闹,再想想老人在儿女面前的喜怒无常,这其实才是一个完整的哺育与反哺过程,个中自有辛酸,但因为有了爱,就用笑包容了一切。我很想对父亲说,没关系,当您老成了孩子的时候,我会像您曾经疼我那样疼您包容您。(选自滕州日报田小勇)

第三篇:父母怎样爱孩子

父母怎样爱孩子

做父母的很少有不爱孩子的,但是,怎样才是真爱孩子,却大可商榷。现在普遍方式是,物质上无微不至,功课上步步紧逼,精神上麻木不仁。在我看来。这样做不但不是爱孩子,而且是在害孩子。

真爱孩子的人,一定会努力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以此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具体怎么做,我说一说我的经验供参考。要有三点,其一,舍得花时间和孩子游戏、闲谈、共度时光,让孩子经常享受到活生生的亲情。其二,尽力抵制应试教育体制的危害,保护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成长。其三,注意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精神,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一个现成的未来,而是使孩子将来既能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难。

我肯定不是什么教子专家,只不过是一个爱孩子的父亲而已。既然爱,就要做到两点,一是让孩子现在快乐,二是让孩子未来幸福。在今天,做到这两点的关键是抵御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给孩子提供一个得以尽可能健康生长的小环境。

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从根本上说,这就是要把孩子看做一个灵魂,亦即一个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的个体。而且,在孩子很幼小的时候就应该这样,我们无法划出一个界限,说一个人的人格是从几岁开始形成的,实际上这个过程伴随着心智的觉醒早就开始了,在一两岁时已初露端倪。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而如果没有教养,爱就是去了风格,仅仅停留在动物性的水准上。

任何一个孩子都绝不会因为被爱得太多而变坏。相反,得到的爱越多,就一定会变得越好。当然,我说的“爱”似乎需要做界定。比如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正确的方法之类。但是,不管怎么界定,基本的内涵不容怀疑,就是一种倾注全部感情的关心、爱护、鼓励、欣赏、理解和尊重。只要是这样,就怎么爱也不过分,怎么爱也不会把孩子宠坏。

没有孩子的时候,生活多么艰苦,都可以忍。有了孩子,就不一样了,做父母的总想为孩子争取好一些的生活条件。一个人无论怎么清高,在这一点上都不能免俗,我认为也是最可理解的。

中国人总是教育孩子做“乖”孩子,称赞孩子时也多用这个“乖”字。“乖”有两个含义,其一是乖顺,就是温良、听话,其二是乖巧,就是伶俐、机敏,把这两个含义统一起来就比较全面了。不过,这两个含义也可以从坏的方面理解,比如乖顺是循规蹈矩,乖巧是察言观色,二者的结合就令人讨厌了。

仔细分析起来,孩子真正可爱的和值得鼓励的“乖”,其实把包含了三个因素。一是通情,就是善解人意,关心和体察他人的感受,这是同情心,是善良。二是达理,就是讲道理,懂道理这是理解力是智慧。三是在通情达理的基础上,能够克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求,这是自制力,是节制。所以“乖”应该是善良、聪慧、节制这三种积极品质的综合表现。倘若抽取这些品质,只要求孩子盲目的听话,训练出来的就不是通情达理的乖孩子,而是逆来顺受的呆孩子,甚至是阳奉阴违的坏孩子了。

亲子之爱是爱的课堂,不但对孩子是如此,对父母也是如此。

黑格尔说:“通过对孩子的爱,母亲爱她的丈夫,父亲爱他的妻子,双方都在孩子身上使各自的爱得以客观化。”泰戈尔也说:“我的孩子,让他们爱你,因此他们能够相爱。”

孩子不只是夫妻的肉体之爱的产物,更是彼此的心灵之爱的载体,通过爱孩子,这种爱才不是飘着空中,而是落在了地上,获得了稳固的基础。请注意,这两位贤哲都认为,对孩子的爱是实现男女之间超越于肉体的爱的前提和必由之路。我对此也深信不疑,一个重要的理由是,正是通过爱孩子,我们才领悟到了爱的无私之本质,从而真正学会了爱。

如果说,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做父母的是宝贵财富,那么,对于孩子自己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孩子身在其中,浑然无知,尚不懂得欣赏和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早已散失在时光中了。为孩子保住这一份财富,这只能是父母的责任。孩子长大后,把一份他的孩提时代的完整记录交到他的手上,他会多么欣喜啊。这是真正的物价之宝,天下父母能够给孩子的礼物,不可能比这更贵重的了。

做家长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家长相当可怜,一面是孩子的主子、上司,另一面是孩子的奴仆、下属,始终找不到和孩子平等相处的位置。

做孩子的朋友不易,让孩子也肯把自己当朋友更难。多少孩子有了心事,首先要瞒的人是父母,有了知心话,最不想说的也是父母。

有一些正经的父母,自己十分无趣,看见孩子调皮就加以责罚,听见孩子的有趣话语也无动于衷,我真为他们的孩子感到冤枉。在干旱的沙漠里中,孩子的智性花朵过早的枯萎了。在沉寂的闷屋中,孩子的灵性笑声过早的暗哑了,如果一个孩子天赋正常却不会幽默,责任一定在大人。

现在有一些父亲或母亲以自己的孩子为题材写书,写的是他们很特别的育儿经历。他们有宏大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从零岁开始,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天才,终于送到了哈佛或牛津。在我为女儿写的书里,没有一丁点儿这样的东西。事实上,我也不是这种目光远大,心思缜密的家长,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罢了。对于我的女儿,我只希望她健康、快乐的生长,丝毫不想在她身上施展我的宏图。

对于孩子的未来,我从不作具体的规划,只做抽象的定向,就是要让他成为一个心身健康、心智优秀的人。给孩子规定或者哪怕只是暗示将来具体的职业路径,是一种误导。我只关心一件事,就是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能够快乐、健康、自由地生长。只要做到了这一点,他将来做什么,到时候他自己会做出最好的决定,比我们现在能做的好一百倍。

许多父母盼望孩子快快长大,我相反,多么愿意孩子的童年时光留得久一些,再久一些。我留恋这样的一种天然的可爱,这样的一种纯粹的亲情,这样的一种简单的幸福。在时间的汹涌波涛上,我留恋一滴晶莹的水珠。

然而,一切皆逝,无物长存,我应该和能够做到的是,再另一种形式中守护这些珍贵的价值。我不是指写作,写作是容易的,难的是生活本身。我愿意孩子在因阅历和教养而成熟以后依然天真。我愿我们的亲情历尽岁月的磨难始终纯粹。我愿人生的幸福不受世俗的腐蚀永远简单。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

“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那么正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呢?来一起看看给父母的八个关键教育指导吧。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去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的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当今最该改变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观念。那么,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第一大关键,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第二大关键,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第三大关键,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第四大关键,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第五大关键,让孩子敢于梦想 1、有梦想才有创造

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兴趣

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第六大关键,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大关键,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关键,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才能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父母对孩子最坏的影响,莫过于没有自己的生活

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心理学大师荣格 01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你是不是就倏地一下消失了?

你的微信昵称,变成了XX妈XX爸。你的微信头像,变成了孩子的照片。你的夜晚娱乐,变成了上育儿论坛。

你的周末休息,变成了跟着孩子上补习班。无论参加什么样的聚会,你三句话就会扯到孩子身上。更不要说你的朋友圈了,你的朋友圈里,孩子是永远的主角: 孩子在学英语,孩子在上奥数,孩子又过级了,孩子又得奖了。你就这样丧失了自己的生活 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孩奴”,你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希望能为孩子“安排”一个美好人生。但遗憾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结果,离你的期待总是差了那么一大截,“问题出在哪里呢?”你不明就里。02 7月,媒体采访高考状元时,发现了三个很有趣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本以为高考状元都是书呆子,采访后才发现他们个个都超好玩。陕西文科状元向远方特喜欢健身,所以没事就练器械、打球、爬山,那身材,健得真是堪比超模。福建理科状元陈汜玄喜欢写作,所以平时超爱玩诗社、玩辩论、玩剧本。贵州理科状元查致远热爱文艺,唱歌、跳舞、朗诵、演奏样样拿手,所以他成了学校电视台的台长。

第二个现象:本以为高考状元的父母都是“孩奴”,采访后才发现都不是。记者问:“你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他们都回答:“好象也没怎么教育啊。” 第三个现象:“孩奴式父母”的孩子,不但成绩很难跻身顶级,而且性格也不太阳光。记者问“孩奴式父母”同样的问题时,他们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不但自己的苦水一大堆,对孩子的不满也是一大堆。他们始终不明白一件事情:“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就教不出优秀孩子呢?” 是啊,为什么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付出与回报是如此的不成比例? 03 有位妈妈终日愁眉不展,因为儿子不听话、不爱学习。她在儿子身上花了很多心血,但儿子始终改不了各种毛病。她只好去求教星云大师。

“我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星云大师问:“您影印过文件吗?” 妈妈答:“影印过。” 星云大师问:“如果影印件上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妈妈答:“当然改原稿。” 星云大师说:“这就对了。孩子的积习,一般都是从父母那里‘影印’过来的。” 孩子的积习是从父母那里“影印”过来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就是未来孩子的原生家庭。04 你知道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吗? 我大学同学张敏(化名),孤僻、自卑、敏感、暴躁、小心眼,正因毛病多多,她没什么朋友。

有一次,她跟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吗? 她说:因为我成长在一个很坏的家庭。“我爸妈每天都为鸡毛小事吵架,什么今天没去缴水费啊,什么地板滴了一滴油啊,每次吵架都摔东西,摔完东西就开始揍我。

我六七岁的时候,有次吃饺子,我妈问我用哪边牙齿在吃,我说左边,她立马就扇了我两个大嘴巴,所以到现在我都不敢吃饺子。高考结束后,我做了一个离子烫。回家就被我爸打得满身血印,他还问我是不是要去做鸡„„” 所以,那时张敏就想:

“我以后一定不能重蹈父母婚姻的覆辙,一定不让孩子过和我一样的日子。” 但不幸的是,张敏失败了:

“我结婚后,好像有撒不完的怨气,瞧着老公和孩子,总是这不顺眼那不顺眼。于是讽刺、挖苦、骂人、摔东西,做的时候没意识,做完之后恨不得剁了自己,警告自己一百遍要改,可一到明天还这样。” 我朋友讲过他一个发小的故事。

很小的时候,发小跟父亲去书店看书,他看上了一本童话书,很想买。于是父亲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一下就把最后一页价签撕掉了,然后迅速把书塞进了他口袋里。所以,他长大之后,也会下意识做出父亲类似的行为。比如趁着人多的时候逃公交票,比如逛商场的时候偷吃各种食物。他的生活习惯也充满了父亲的影子,比如吃饭的时候会把好菜埋在碗底,用饭盖起来,先吃桌上菜碗里的。他也常常为这些毛病而羞愧: “我一直努力不要像我父亲那样,可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像他?”

你知道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吗?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人生三观、精神品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多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在我们成年后的种种思想和行为里,都可以照见自己和父母一样的面容。”

所以星云大师说:你就是未来孩子的原生家庭。05 今年小学开学时,我去参加儿子的家长会。

很多家长都为子女教育头疼不已: “我简直拿孩子没有办法。” “完全不是我期待的那个样子。” 班主任在家长们发言之后,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好老师重在方法,好父母重在活法。“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要活得精彩。父母自己活好了,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班主任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另一句话: “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 仔细想想,还真是如此。父母是原稿,孩子是影印件。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我们的生活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别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我们活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教育。06 很多人知道高晓松是音乐奇才,却不知道他是超级学霸。

他中学读的是北京最牛的北京四中,且是A1班——成绩前50名的尖子班。高三时,他就获得了保送浙大的名额。他没去,最后考了清华电子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当时是清华最牛的系,对高考分数要求极高,但高晓松竟超了录取线60多分。你知道高晓松学习为什么这么牛吗? 他爸是清华教授,他妈是建筑学家,但他们平时并不管高晓松的学习,他们只是自己超爱学习和钻研,所以在这种氛围下,高晓松自己就养成了学习和钻研的习惯。这几年,高晓松参与制作了三档综艺: 《晓说》《晓松奇谈》《奇葩说》。这三档节目,都火得一塌糊涂。很多人说:高晓松怎么这么博学啊? “从小我家里就有好多书,连走廊里都摆满了书。

我们家书柜下面都是卡片柜。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谷歌搜索,看书得把笔记记在卡片上„„”

因为父母超爱读书、超爱做读书笔记,所以高晓松也变成了跟父母一样的人。你知道高晓松为何能成为音乐奇才吗? “因为我很小的时候,便跟着喜好音乐的母亲油印乐谱。”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学习给孩子看。最好的教育,就是奋斗给孩子看。最好的教育,就是永不放弃自我成长。07 潘石屹是个很阳光、乐观、善良的人,他说他的这一切,都来自于“父母的形象遗产”:

“我爸爸在‘文革’时被打成右派,受了很多折磨挨了很多整,但他永远是乐观的。

有一次,他穿着一个袖子的衬衫,到学校接我,手臂上都是血,我问他为什么衣服只有一个袖子,他说被‘民兵小分队’打了。但即使遭遇了这样的不幸,他在带着我回家的路上还唱着歌。这件事给我特别大的震动,让我从小就学会了要积极乐观。还有一次,他们在造纸厂干活时,一个滑轮掉下来,砸断了一个农民的腿。所有人都吓得哭了起来,因为腿断了,得花很多钱去看。工厂里来了个人,说赶紧送医院。大家都说没钱,真的没钱。

工厂的人说:那就写借条,借200块。我爸站起来,帮农民写了一个领条。工厂的人问:怎么把借条写成领条了。我爸说,你这200块钱,相当于我们全村一年的总收入,借了也还不起,所以只能写个领条。这件事给我的震动也特别大,让我从小就学会了做人要善良。”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为人处世。所以潘石屹也想把阳光、乐观、善良传给孩子: “我坚信父母的形象问题,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因为父母的形象,不仅是孩子走入社会的第一道大门,也是长存于孩子一生记忆中的宝贵财富。” 08 1962年,钱锺书和杨绛,带着女儿钱媛去饭店吃饭。吃饭的时候,杨绛赫然发现:

女儿一直在观察其他饭桌吃客的言谈举止。杨绛觉得奇怪:“你老盯着别人干嘛?” 钱媛说:“你看,那家孩子的父母在吵架。你看,那家孩子的父母在拌嘴。我一直觉得父母恩爱的小孩很幸运,因为她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从而拥有了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然后就知道怎么往正确的方向跑。所以我特别感激爸爸妈妈,因为您们相亲相爱、琴瑟和鸣,所以我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孩子。” 在父母恩爱中长大的钱媛,便学会了怎么去爱一个人一个家庭。她虽然一生很是坎坷,但在两段婚姻中却都是夫妻恩爱。

特别是她与第二任丈夫杨伟成组建新家庭时,杨伟成的两个孩子都正值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本来最是叛逆,但钱媛却用自己的爱“征服”了他们。钱媛去世后,继女继子还撰文怀念她: “和母亲钱瑗一起生活的20多年,是我们一生最幸福快乐的日子。” 心理学家诺费奥做过一个调查: 结果发现父母不恩爱的人,其子女婚姻失败率是恩爱家庭的三倍,其子女出现心理问题是恩爱家庭的五倍。“父母恩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父母的相处模式,是孩子最开始接触和了解爱情与婚姻的入口。”诺费奥说。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彼此恩爱,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恩爱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坚定不移的相信爱情。

就算单身,也不会丧失对爱情的期待。就算分手,也不会失去爱一个人的能力。09 作家晚情讲过一段记忆:

小时候,父母带她去看电影时,都会好好的精心准备之番,妈妈会把她的头发全梳到后面,然后再编织成两个小辫,然后再给小辫扎上蝴蝶结,然后再戴上精美的玻璃发卡,然后一家人都换上好看的衣服,手拉手地走向电影院。

这样的讲究,让晚情学会了如何生活。“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当时电影的名字。这种经历,锻造了我一生的审美情趣。” 现在,晚情会经常买些花插在花瓶中,“即使它们明天就凋谢了,可这一刻的美丽仍然可以愉悦我的生命。我还会把礼物藏在家里,给老公和儿子一些惊喜。那是爸爸妈妈教会我的,即使再穷,再失败,也要学会偶尔脱离现实,去享受精神世界,享受与美有关的时光。”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你给他灌输什么,而是他能从你身上看到什么样的活法。你热爱生活,孩子也会过得诗意。你活得丰盈,孩子也会努力绽放。父母有多懂生活,孩子就有多爱生活。10 有一个很美的成语,叫“芝兰玉树”。

这个成语,讲的就是东晋名相谢安家的子弟。东晋的达官贵人都无比羡慕谢家: “谢安家的子女儿孙们,个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就像芝兰玉树生长于阶庭中一样,一代接一代,永不衰绝。”

有一次,一个朋友实在忍不住了,便问谢安:“也没见你教导子女啊,他们一个个怎么就成了芝兰玉树?” 谢安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是啊,真正的教育,不是牺牲所有时间和精力去陪孩子,而是要努力过好我们自己的生活,努力经营好我们自己的人生,做更好的自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三流父母做保姆,一流父母做榜样。

第四篇: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社区服务活动方案

一、目的。为进一步扩大地区党和政府的工作影响力、渗透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及社区现有活动场地的便利条件,开设社区论坛,以服务社群为切入点,促进基层工作深入社区,贴近群众,促使社区工作和群众参与实现良性互动。

二、主题。按照“围绕中心,结合实际,深入社区,贴近群众”的要求,以“你给孩子什么爱”为主题,开设论坛。

三、时间、地点。定于9月21日(星期日)9:00,在沙洲街文体公园开设论坛。

四、论坛形式。论坛采取一种轻松、活泼的谈话形式,先由嘉宾逐个发表观点,再请现场观众提问,总时间约1个小时。

五、论坛嘉宾:区委宣传部、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妇联、街关工委、社区群众。

六、参加人员。街机关全体干部,每个居委、经济联社各派两名干部,每个居委2名群众代表。

七、前期工作。

1、请嘉宾围绕论坛主题“你给孩子什么爱”提出观点,准备材料,谈如何给青少年创造一个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

2、拟定现场提问人员及问题。

3、主持人由××同志担任,并请主持人根据上述材料作有关准备。

八、工作分工好范文版权所有

1、成立领导小组。

2、论坛场地布置及后勤。包括论坛标识安装、论坛及观众席座椅摆设、遮阴布置、矿泉水、签到等,由党政办负责。

3、宣传工作。包括现场音响及宣传媒介,由文化站负责。

4、论坛方案、标识设计、领导讲话稿由××负责。

5、由民政科负责贴海报及落实居委干部及群众代表到场参加。

6、环境卫生、安全由村民兵负责(黄志华),现场秩序、车辆停放,由城管科负责,民政科协助。

第五篇: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本文Tag标签:亲子交流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保留的、无条件的、无私的。但许多父母却不善于表现他们的爱,他们把爱转变成管教、训斥、责骂,将爱的作用仅限于“发号施令”。结果,孩子一年一年地疏远父母,父母为之苦恼:我如此爱孩子,孩子为何对我冷淡呢?孩子也为之痛苦,以为爸爸妈妈根本不爱他。

孩子本不应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但孩子却经常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考验父母: “爸爸妈妈爱我吗?”当父母采取过激行为时,孩子同样在心里问:“爸爸妈妈,你们爱我吗?”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会万分珍惜的。父母的言行可以表现爱,而孩子也会对他们的爱作出反应:如果他们得到了真正的爱,他们会回报这种爱,无保留的爱会得到无保留的回报;而有条件的爱,孩子的回报也是有条件的。孩子对父母爱的感知,决定了孩子的心理情绪是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怯、忧郁或是其他。父母的爱育助于孩子的成长和独立,使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形成健康心理。

那么如何表示对孩子的爱,才会让孩子感受到呢?

◆创造充满爱意的家庭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绪是建立充满爱意家庭的先决条件。孩子在家庭里不单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他还需要在家庭里得到真正的、集中的关怀。如果父母在家里对孩子冷冷淡淡、漠不关心,孩子便会产生自卑情绪,变得孤僻。优秀的父母在家里通过言语和行动,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集中关怀,保证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遇到困难或做错了事情时,对父母总有一种“爱的期望”,孩子通常在“关键时刻”判断父母的爱。所以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在冷静中寻找好的对策,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发脾气是一大禁忌,也许父母是出于好意,恨铁不成钢,真正被气坏了,但无论如何要学会克制自己。因为发脾气,最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随着孩子越长大,这种伤害也更大。◆不要惩罚孩子

惩罚孩子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在孩子心里增加敌意,让孩子产生委屈和愤怒等负面的情绪。孩子对自己犯的错误已有忏悔内疚之感,惩罚对有内疚感的孩子是极有害的。让孩子在愤怒的父母面前下跪、挨饿、挨打,会使孩子在意志上和性格上与家长对立。◆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

当孩子心理或身体受到伤害时,是孩子感受父母的爱的关键时刻。若父母不管孩子友生什么事,一味责怪其他人或外在环境,孩子虽然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同时也形成自己的不幸全是由别人造成的意识。当自己遇到大的灾难时,他便把责任全部推给父母,变爱为恨。如果父母总是责怪孩子,孩子则会自卑、忧郁,无法适应新环境,并深深感觉父母不爱他。父母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增强自信,不加重孩子的受伤害感。

◆早晨,高兴地和孩子说再见

早晨,父母送孩子上学前都会和孩子说几句话,不论谈话地点在哪里、谈什么,孩子会十分看重这几分钟的交谈,因为这几分钟的谈话决定了孩子一天的情绪。因此,父母在早晨离开前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表现出愉快和充满爱意。父母以批评作为一天的开始,如说出“你忘了穿袜子,丢三落四的。” “你昨天为什么不把一切准备好?”“你吃饭慌里慌张干啥?”之类的话,会使孩子一整天都不高兴,学习也没办法专心。

◆晚上,快乐地和孩子分享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们非常高兴看到他从学校回来,让孩子有向父母倾吐一天来发生的趣事的愿望。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他回到家一定想告诉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花些时间全神贯注地和孩子相处,跟孩子轻松自由地谈话。“你看起来又有什么高兴的事。”或是“你这么沮丧,今天在学校是不是和小朋友闹别扭啦?”类似的问话会使孩子感觉到父母了解他、关心他、愿意给他帮助。

◆不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父母有时对孩子的不良表现感到生气,说出一些伤害孩子的话,如“你就不能像楼下那个孩子那样争气?!” “你为什么偏要把自己打扮得这么俗气?” “烦死人,寓我远点!”孩子对这类话虽无言以对,心里却留下阴影。

◆规邂有害的爱的方式

不要有意无意延长孩子依赖父母的时间。

不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不要过早地要求孩子给予自己爱和关心。

下载父母和孩子爱成了怨恨[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父母和孩子爱成了怨恨[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随笔 有关父母对孩子的爱

    随笔———有关爱 今天起得比较早,早晨时便随手拿了最新一期的《读者》,坐在阳台上读了起来。在我的印象中,《读者》从来是一本充满着智慧与灵感的书。翻开书时便想着大概能从......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 【教学过程......

    父母对孩子的爱作文

    父母对孩子的爱作文 父母对孩子的爱作文(一)>我的爸爸妈妈非常爱我,我觉得他们对我的爱真是非常伟大。在我小的时候,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一天夜里,我和爸爸妈妈在睡觉,到凌晨一两......

    读《父母规》有感:父母如何爱孩子

    读《父母规》有感:父母如何爱孩子 之前看过一部影片叫《小孩不笨2》,里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父母太爱自己的孩子,父母又太不会爱自己的孩子。”天下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

    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

    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 父母的爱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孩子对父母的爱的感知,决定了孩子心理状态是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小、忧郁等。足够的情感互动,是孩子道德观以及自......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鞠躬)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

    父母对孩子的爱作文

    父母对孩子的爱作文(一)我的爸爸妈妈非常爱我,我觉得他们对我的爱真是非常伟大。在我小的时候,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一天夜里,我和爸爸妈妈在睡觉,到凌晨一两点的时候,我哭了起来,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 2.掌握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二、能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