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犯了父母的十大迷思
别犯了父母的十大迷思
1、过度照顾︰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不至,其结果可能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从小被喂食到了两三岁甚至更大,孩子的小手缺乏拿汤匙、筷子的练习,会导致手部肌肉的发展问题,上了小学可能连写字都会很困难。一直喂食孩子柔软的食物怕他噎到,会让孩子没办法发展咀嚼能力,甚至没办法正确发音。怕孩子冷、怕孩子热、怕孩子受伤、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负,处处保护的结果,反而是在伤害孩子。
2、过度安排︰相信你的周遭,一定有许多行程排得比你还满的孩子。但许多研究都发现,被过度安排的小孩,最后都容易丧失对生活的热情、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特朗特别提醒父母,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唯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象力充分的发挥。每天至少空出一段时间,什么都不要安排,让生活有点不可预期的乐趣。
3、说教太多、身教太少︰许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书,自己却在看电视。要求小孩要有礼貌,自己却一天到晚对孩子破口大骂。当父母言行不一的时候,会失去孩子对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对父母的反感。如果希望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就该尽量陪着他读书,你可以看你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与孩子共读。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礼貌,表现出你对孩子的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4、只关心学业,忽视其它生活能力的培养︰“现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对孩子的投资全都放在功课成绩上,”台北市家长协会理事长包崇敏指出现代家长最大的迷思。游干桂提醒父母,学校只能给毕业证书,却不能给就职保证书。父母除了在乎外在的分数、学历、学校之外,对于孩子内在的智慧、美德、快不快乐、健不健康等等,更需要关心。
5、用【买】来满足孩子︰自从社会走向极度消费之后,父母想要满足孩子,只要掏出口袋里的钱,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的东西,从买玩具、买课程、买故事书到买一个个广告中许诺给孩子的美好未来,父母买给孩子的东西不断增加,却不见得能增加孩子的快乐。黄春明在【九弯十八拐】杂志里,便以“吞噬动词的怪兽”一词来形容“买”这个字,现代人只有消费,除了买,还是买,孩子除了得到那买来的东西之外,却失落了许多学习和成长。
6、完美主义︰曾经在医院负责辅导工作的教育学者游干桂发现,许多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孩子,往往是父母造成的,他们被父母的要求与渴望逼的喘不过气,最后只好宣布放弃。游干桂认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一条活路,也给孩子一条退路,如果孩子没有办法考上第一志愿,他也还有一条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也不一定。
7、害怕输在起跑点︰“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点”是许多父母的信念。为了及早作好准备,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结束无忧无虑的童年,这其实是一种竞争力的迷思。孩子的成长有他的节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当孩子的身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阶段时,提早学习往往没有效果,甚至伤害孩子的心智。政大教育系教授王钟和鼓励父母与其整天挂念着孩子未来有没有竞争力,不如从自我成长、自我突破的角度来引导孩子,这比强调要孩子赢过别人、打败别人更重要。
8、负面的言语太多︰如果你有机会把你和孩子对话录音下来,你可以分析一下,你会
不会在言谈中不断地出现负面的语汇,例如︰“你不要„”“你不可以„”“为什么你都不听我的话„”“你今天在学校有没有闯祸„”。负面的交谈太多,其实很容易启动人的防卫机制,你每次看到孩子就纠正他的缺点,他的大脑会渐渐形成一种反应,一看到你就紧张、害怕、甚至产生敌意。在心理学上有所谓的“麻痹化作用”与“明朗化作用”,负面言语加强“麻痹化的作用”压抑了孩子的天赋,正向的言语却能启动“明朗化作用”,因为有人欣赏鼓励,孩子会表现的更好。
9、透过孩子活出自己︰淡江大学教育心理咨商研究所所长柯志恩发现,许多亲子间的紧张关系,来自于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愿望的投射,每天把全副心血都投注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像是“透过孩子活出自己”。柯志恩提醒,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别把他当作是自己的“事业”来经营,父母自己也应该活出自己独立的生活,否则一旦子女不领情,父母就会产生很多怨憎。
10、忘了享受做父母的乐趣︰孩子快不快乐,其实是评量父母最好的指标。孩子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做父母除了要尽责,也别忘了享受孩子带给你点点滴滴的幸福与满足,要能经营亲子间的快乐时光,做父母其实很快乐。
第二篇:做好父母的十大原则(摘录)
成为优秀父母的十大原则
一、你如何做很重要
①父母的行为方式。身为父母你的行为非常关键,你能影响孩子的人格兴趣特点智力态度和价值观。
②孩子在观察中学习。儿童了解世界的途径之一就是观察周围成人的行为……孩子从父母那里,通过观察学到的要比通过说教得到的多得多。
③如何控制同伴团体和大众传媒等家庭以外的影响。同伴团体方面,通过言语评价(以“观点+理由”的方式引导,如我希望你不要总和小明在一起,因为他在学校总是惹是生非)来影响和约束孩子对玩儿伴和大众传媒的选择;大众传媒方面,看电视和玩儿游戏的时间越长,孩子越富有攻击性;父母可以通过规定,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和内容。
④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儿童很少受单个决定或事件的影响,主要受持续条件和所处大氛围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犯了错误也不用过于担心,要及时总结教训,必要时像孩子道歉。
二、对孩子的爱,永远不会太多
①不要用爱把孩子惯坏。所谓的溺爱实际上从来都不是因为对孩子表现出太多爱的结果,而往往是给孩子另外的东西替代爱的结果——比如宽容、放低了的期望或者物质奖励。不要把是否表现出对孩
子的爱,和如何表现对孩子的爱混为一谈。……慷慨的用身体语言向你的孩子表达出感情、夸奖、赞美、注意以及言语上的肯定,告诉她自己多么喜欢和他在一起。该孩子买玩具、零食都很好,但要做得适度,只要不把这些当作爱的替代品。
②用身体语言表达感情。0-4岁阶段,身体接触孩子对其心理健康和大脑发育大有益处,比如亲额头、拍宝宝入睡、给他盖被子、换衣服时骚咯吱窝等等,5岁以上孩子独立性增强,身体接触机会要减少,但可以通过言语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③如何表扬孩子的成就。表扬孩子的方式很重要,首先,只表扬孩子的具体成就,而不要把表扬与你对孩子的感情联系起来,如可以说“你做的很好”,而不是“你做的很好我好爱你”;其次,表扬的重点是你的孩子取得成功是因为自己做出了努力,而不是归因于天生或者运气等因素;第三,要表扬所获成绩的质量,而不是来自他人的等级或者评价,如“你拼写的那么好,我为你骄傲”要比“你拼写中拿了A,我为你骄傲好得多。”第四,要关注孩子的成绩本身,而不是与别人作比较;第五,面临成绩失败不要虚假表扬,要跟孩子一起找原因。
④对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情感需要做出针对性反应。婴儿期,以养成安全感为中心的情感需要;学步期,他的情感关注点从安全转向独立,想要有自我身体的控制力;儿童早期,开始关注探索家庭之外的世界,开始想象他们长大了;小学阶段,学习各种各样的事情;青春期早期,智力和情感上追求独立;青春期晚期,自我认知需求和人
生价值观追寻。
⑤营造一种温馨、充满爱的成长氛围。除了确保自己与孩子之间有良好的关系外,家庭整个情感氛围,比如家庭成员间特别是夫妻间的互动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十分有利。
三、参与你孩子的生活
①什么是优质时光。不是你花多少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而是在一起的时候做了些什么。
②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感兴趣,参与到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与孩子一起玩耍,必要时向孩子请教,只充当孩子的玩伴儿,不要扮演专家或导师的角色。
③参与孩子学校生活的重要性。参与学校生活是指一直保持对学校活动的高度参与,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要做只参与不干涉的父。儿童健康、快乐和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控制感和自我能力感的发展。
四、调整到合适孩子的家教方式
①根据孩子的气质调整家教方式。天性和教养以期塑造儿童的个性,针对儿童存在的困难气质(比如胆小、好动),有效的方法是在相应的挑战性不大的情景下对其进行“练习”。
②你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好的家教方式的基本法则之一就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规矩和约束,但是给孩子规定的具体规范则取决于
他的年龄、成长程度和个体特征。……当孩子质疑为什么兄弟姐妹会有不同的对待时,要告诉他们原因(比如你上学期在学校里表现不好,所以不能像哥哥或姐姐一样老是出去玩,只要你的成绩进步了,我们再恢复以前的规矩)。
③在阶段转型期要富有耐心,比如2-3岁、6岁、12岁和16岁左右,转型期的孩子会出现一些冲动、不守常规或者是疏远行为很正常,父母千万不能冲这孩子发泄,要尝试去理解孩子并灵活调整与其交流方式。
③不断变化的父母角色。在家长角色的转换中,有三个比较困难的特殊转换,第一个转换是随着子女逐渐长大,子女开始有了其它重要的人际关系,这时父母会从子女关注的绝对焦点变为儿童关心的众多人之一;第二个转换是从直接控制孩子的生活到帮助他学习如何自己控制生活,这其间要慢慢给孩子练习自己做选择的机会(比如生活中让孩子自己挑选用品和衣服);第三个父母角色的转换是从试图塑造你的孩子到让他成为他自己(如从帮着他、引导他到让他自己做决定)。
五、建立规矩,制定约束
①儿童需要从父母处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爱,其次是组织性,让儿童的生活有组织性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对儿童正确的行为加以赞许,对儿童不好的行为加以限制,儿童不是生来就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所有儿童,不管年龄多大,他们都需要规矩和约束。规矩和
约束之所以如此重要,最主要的原因是规定会帮助孩子发展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力。
②要严格,但是要公平。严格是指不要因为孩子的暂时生气而放弃执行规定,同时严格并不是呆板,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改变不再适用的规定;公平是指制定的规矩要合理,适合于孩子的年龄特征。
③监督的重要性,要知道孩子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以及现在在干什么等,从小时候就引导孩子养成出门汇报的习惯,如果孩子忘了,父母以提醒或询问(注意语气是关心的语气,而不是质问的态度)。
④解决好规矩之间的冲突,按照处理方式效果由小到大的排序为强制<妥协<折中<协同(如孩子不喜欢吃含有某种营养的蔬菜,那么可以罗列一些可替代的蔬菜清单,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
⑤随着儿童的成长放松约束。有效的管教方式是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地放松约束,但前提是孩子到了可以负起更多责任的阶段。改变规则和约束就好比在冰面上开车:你不能突然加速、猛地刹车或者改变方向,关键是要小步慢走,当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变化,对她的约束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
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①如何保证有效地给予孩子自主空间,坚持五个要素:避轻就重(在一些诸如穿衣打扮等小事上多给孩子一些自主权),预先限制选择范围(给孩子一定的选择范围,让他在其中作出决定),对孩子的选择表示赞赏(赞赏孩子做出的正确决定,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与孩子共同作出决定而不要完全替他做主,让他从错误的决定中汲取教训。
②妥善应对抗拒和好争辩,带着好脾气和幽默感来面对。
③给孩子足够的心理空间,可以帮助孩子发展起一种健康的独立意识,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做出规范和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之间找到平衡,二是家长需要掌握好情感投入的分寸,不要让孩子有窒息的感觉(如摔倒了不要立刻抱起,鼓励让他自己站起来)。
④管教孩子,不能过分注重细节。比如吃饭时不要过分干涉孩子怎么吃,玩具上保证买的玩具是适合小孩儿玩的玩具即可,不要干预孩子选什么玩具玩、怎样玩,跟别的小孩儿在一起玩儿时站在旁边守护着即可,让孩子自己玩儿自己的。总之,一个原则便是在孩子需要帮助、建议和指导时,便去提供帮助,千万不要让孩子处于家长不断的指示、指导、提醒和指令中,否则只会把孩子变成一个神经过分紧张的人。
⑤必要的时候保护她,可以的时候允许他。对于孩子的请求,家长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决定,决定如何做,先问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孩子想做的事情危险吗?孩子想做的事情健康吗?孩子想做的事情合法、符合道德伦理吗?孩子想做的事情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吗?孩子想做的事情如果发生错误,造成的后果是否很难甚至完全无法弥补?
七、对孩子的管教要保持一致性
①每天的要求都要一致,使孩子学会良好行为规范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让这种行为成为他的习惯,要形成习惯就是要做到每天对孩子的要求一致。(比如每天游戏后收拾玩具的习惯,每天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长)。
②有规律生活的重要性,形成固定的就寝时间、洗澡时间、就餐时间和学习时间,这些日常生活常规有助于亲子关系融洽。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调整常规时间,家长需告诉孩子理由。(需强调的是,调节孩子生物钟的关键在于规定他的起床时间而非就寝时间。)
③父母形成统一战线的重要性。6岁以前的孩子看世界都是两分的,不是这个就是那个,6-11岁之间,孩子以黑白二分的方式看世界的特点逐渐消失,因此在孩子11岁之前,父母双方的意见应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才不会让孩子执行起来感到困惑。当然,现实是父母双方的意见有时候很难一致,那么在教养孩子方式不一致时最好在避开孩子的时候进行私下讨论,意见一致后再给孩子提要求、定规矩。
④始终如一,但不要毫无变通。毫无变通的家教方式十分愚蠢而且无效,高明的家长会扩大行为规范的适用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实施。每个家长都不可避免的会制定出一些有错或者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不太适合的规定,而对这个规定进行修改就非常必要,这不会导致不一致。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经常会处于一些原因会违规,因此涉及孩子行为举止问题时,不要只看行为本身就对孩子进行惩罚,而是先询问或考虑他们之随意这样做的原因动机(如跑得
太快打碎了家具),如果原因可以理解,恰当的方法是告诉孩子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应该怎么做,这样才更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⑤确定不可妥协的规定。要决定什么时候对孩子严格,是么时候可以灵活,首先要搞清楚不可妥协的规定是什么。当然家长的不可妥协规则不能太多,它应当包括那些特别必要的、会影响孩子安全和健康的规则,涉及某种非法行为或涉及家庭根深蒂固的传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规范,这样的“大事”上要坚决,小事上可以商量。家长的威信越是建立在智慧而不是权力上,孩子就越不会对它产生质疑。
八、避免用严厉的管教手段
①孩子应该受到惩罚吗?我们往往会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具体情况及错事的性质灵活运用惩罚(做错事情采取)、奖励(对他正确行为的鼓励)和解释(告诉他他的行为为什么是错误的,怎样做是对的)三种方式。惩罚是家长最不愿采用的方式,但为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惩罚必不可少。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用惩罚、怎样用。惩罚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可总结为两个范畴,一是“权威宣言”类,比如罚他面壁思过(孩子的年龄多大就面壁几分钟)、拿走他心爱的玩具、不给他他喜欢的点心吃、冲他大吼大叫、打孩子屁股,前几种方式比较好、后两种方式不太好,这类惩罚方式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更适用;二是“亲情撤回”类,比如不跟孩子说话、对孩子不冷不热、告诉孩子他做的事让你心烦意乱或告诉孩子他让你很失望等,感到失
望或生气比较好,而对孩子感到可耻等侮辱性的方式不好,这类惩罚方式适用于少年阶段的孩子。惩罚有效无效的标准:一定要让孩子感到不快、感到难受,这样的惩罚才有效,千万不要不忍心看到孩子难受。影响惩罚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惩罚必须保持一致性,切忌断断续续地、时不时地;二是惩罚的时效性,孩子做错事后,越快对他进行惩罚越有效,因为错误行为与惩罚间隔太长的话,孩子会感到困惑,不明白哪里做错了、为什么而受惩罚。
②绝对不要用体罚。打屁股、扇耳光等极端方式,这类体罚的主要副作用在于会造成孩子过分的攻击性。并不是说每个受过体罚的孩子都会发展出攻击性等反社会问题,但他们发展出这种行为的几率和机会比其孩子要显著高。
③不要对孩子进行言语侮辱。严格管教孩子并不意味着要对孩子非常刻薄,刻薄的方式比如“嘲弄”(怎么这么大了还像个孩子)“讽刺”(做错事后反讽孩子你真“棒”)“羞辱”(我怎么能养出你这样的孩子)和“指责”(你总能把我的生活搞得一塌糊涂)等方式。之所以说侮辱性言语有害,主要原因一是用厌恶的语气跟孩子说话、指责他,孩子注意到的并不是你指责的实际内容而是你说话的方式和语气,这会破坏亲子关系,要避免严厉刻薄的言语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要保证你的评价针对孩子的行为,而不是针对孩子(如“你的这种行为让我很难受”好过“你让我难以忍受”);二是针对当时具体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而不是进行笼统的指责,比如“你怎么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你总是让人为你操心”“你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等。
④控制你的愤怒。当自己特别生气的时候最好不要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会增加你采用体罚或辱骂的几率,实在特别生气时可以说“你做的这件事情让我很生气,气愤到我现在无法跟你认真讨论它,但是过一会儿我们需要好好谈谈”,但冷静之后一定要对这件事情采取行动(比如没收他爱不释手的某件东西,或者罚他做他特别不喜欢的家务劳动)。
⑤惩罚的正确方法。有效惩罚包括以下步骤:确认即明确指出孩子犯了什么错,影响即指出这个错误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有何影响,选择即告诉孩子在相同的情况下为了不犯错误,应该怎样做,惩罚即明确地表明孩子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期望即明确的向孩子说明下次遇到相似情景时,你希望他怎么做。比如3岁以上的孩子在沙发上乱涂乱画,你可以告诉他:我告诉过你不能在沙发上用你的记号笔画画(确认),它们会在沙发上留下印记,这些印记很难洗掉(影响)。你要画画就要到饭桌上去(选择),现在把你的笔给我,这一个星期你都不能用它们(惩罚)。我知道这次你可能正好忘记了,但是重要的是下次一定要记住(期望)。当然,让孩子自己做事情来挽回他的过错造成的后果,不失为一种惩罚的好办法(比如洒掉东西让他自己捡),这个任务要在孩子的承受范围内。
九、说明你的规定和决定
①明确你的期望和要求。在给孩子说明要求、期望之前,家长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要求很清楚,如何达到这个要求和期望也要很清楚,比如让几岁的孩子学会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你的要求就不能太笼统和模糊,你可以给孩子
一些细节的示范,如此几次孩子自然能达到要求。
②和孩子讲道理。家长应当跟孩子讲明白为什么要按照某个规定来做事,因为只有孩子认为必要、公平的那些规范,孩子才会更愿意主动地遵守。一般来说,家长的解释要跟孩子的年龄特点相符合。例如:对6岁以下的孩子解释只需合乎情理,对6-11岁孩子的解释不仅要合乎情理,而且要合乎逻辑。对11岁以上的孩子解释不仅要合乎情理,逻辑,而且要和家长的其他言语行为一致。比如4、5岁的孩子会问为什么他必须得把地上的玩具捡起来。你可以告诉他,因为你担心会有人过来踩到它们而摔倒,或者你害怕其中的玩具会弄丢,你也可以跟孩子说你很累,自己不想捡玩具,需要他来帮助。比如6-11岁的孩子虽然具有能力进行逻辑思维,但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抽象问题,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规则必须合理而具体,可以这样解释“每个人都必须主动地帮助做家务,因为只是我一个人来做的话,家务活儿就太多了”“在我们家都不能够说脏话,因为那很粗鲁”。
③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你对孩子提出要求,而孩子问你为什么时,一定要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解释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千万不要因为不耐烦说: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④聆听孩子的意见。首先,询问孩子的意见实际上也是告诉孩子,家长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是讲理的人。而孩子如果认为某项规则有道理,他会更乐意主动遵守。其次,询问孩子的看法其实就是让他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再次,听听孩子的意见和观点能帮助你明白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以及他想问题的方式。最后,关于规则的讨论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舞台,以磨炼他的推理能力和形成好论点的能力。
⑤勇于承认错误。如果你犯了错,请一定表现的像个成人,而不是完人,勇敢地向孩子承认错误。勇于承认过错或判断错误是成熟的标志,家长的以身示范,反而有利于孩子学习到这种品质,认识到人无完人,只要是人都会犯错。
十、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
①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给予别人尊重。衡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是否尊重的标准不在于这个人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而是看这个人不同意他的观点时会怎样对他。孩子反驳家长、质疑家长而与家长进行讨论时,家长不能要求孩子“出于尊重”而闭嘴。孩子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尊重家长的。所谓的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并不意味着做决策时让孩子与你平等,或者是将你们的关系变得像朋友一样,这两种都不利于你们关系的发展。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不能太过亲密(至少得等到孩子长大成人),这是因为父母在管教孩子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使用自己的家长权威,而这一点对一个感觉和自己平等的人是无法做到的。所谓的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是指在和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表现出什么样的礼貌,对孩子也应当有什么样的礼貌。比如跟他说话时客气些,尊重他的意见。他跟你说话时要专心听,对他和善些。这样既可以保持你的家长权威和尊严,也能与孩子友好相处。
②和孩子进行双向交流。现在很多亲子交流中,家长总是对孩子进行布道、质问,而不是同他们进行真正的双向交流。那么如何双向交流呢?首先,就是要专心倾听孩子说话。其次,主动询问孩子的观点。第三,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的,让孩子有机会说话。第四,不要打断孩子的谈话,让孩子有机会说完他想说的话。
③不要顶嘴。在很多情况下,家长一般都难以有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更不用说和他进行讨论。“不要顶嘴”这样的话存在的问题是他们很空洞、笼统、没有说服力,而且让孩子觉得不可以与别人意见不一致,如果他有和别人不一致的意见并明确地表达出来,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④让孩子做她这个年龄应当做和能做的事情。家长要耐心的看着孩子经历他们正常的发展阶段,而不要急着帮助他强迫她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⑤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怎样对待别人。
第三篇:父母面前别失信美文摘抄
有一段时间,邻家姐姐秋容的母亲常在我面前说秋容的不是。说实话,我一直觉得秋容是个孝顺女儿,已为人妇的她在忙完自己的小日子后,还不忘隔三岔五地来看望父母,而且每次来总会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并时不时地给老人一些零花钱。没想到,她的父母却并不满意。
时间久了,我发现,原来秋容的父母对她的不满意来自她那些时常不及时兑现的诺言。有一次,秋容父亲的手机出了毛病,秋容随口说,下次回来给父亲带一部新手机。结果,老人等到秋容下下次回来,也没见着新手机,又不好说出来,就托我帮忙在街上买了一部适合老人用的手机。秋容看到老人换上了新手机,才抱歉地对父亲说,总是忙,把买手机的事给忘记了。
类似的事情多得很,秋容母亲的新布鞋、内衣裤,父亲的老花镜、保健品,秋容的许诺很少及时兑现。虽说每次回家探望老人都带了礼物,却没有哪次是带着上次许诺过的东西回来的。久而久之,老人就对秋容有了意见,觉得这女儿嘴里有心里没有,对老人的事不够上心。
很难说,秋容不是个孝顺女儿,她心里也装着对父母的爱,但她常常忘记自己向父母许诺过什么,难免会让老人心中不快。
我身边有个同事,某次单位临时聚餐,那同事却非要回家吃饭,只因为她答应了母亲,晚上一起吃饭。那同事的母亲我见过,慈眉善目,见了人不等说话先堆上了笑,那笑容铺在脸上美得像花,处处洋溢着幸福。
同事说,父母渐渐老了,变得像小孩子一样需要子女的关爱,只要是向父母许过的诺言,她都会及时兑现,这样可以给父母足够的安全感。
我把同事的事情讲给秋容听,秋容恍然大悟,她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一直在努力地爱父母,却总是无法让父母开心,原来症结在这里呀。
秋容记性不好,为了不失信于父母,她不再轻易许诺,而是变以前的说了未必做为做了再说。有时向父母许诺后,她怕自己忘记,就专门存到手机备忘录中,并写到家里的日历上。现在,秋容的父母再也不抱怨秋容不够关心他们了。
其实,孝敬父母也是讲究方法的,若只是在孝心起的那一刻许下诺言,说到做不到,往往会伤了老人的心。只有坚持在父母面前不失信,才能让父母感受到来自子女的踏踏实实的爱,才能让父母的晚年生活得幸福安稳。
第四篇:卓越父母的十大亲子理念
卓越父母的十大亲子理念
第一条:孩子是一粒种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天生蕴育了巨大的能量。养育孩子,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所需要的营养,就像一棵小树一样,在适当的时候给它浇水,它自然就会朝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并支持他自然而独特的成长。我们无需以任何方式将孩子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因为父母的责任在于给孩子更加理性的爱和支持,以此激发孩子们内在的独特天赋和潜能。
孩子不需要我们“修理”,让他们变得更好,但他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支持。我们要提供肥沃的土壤,让他们优秀的种子可以更好的生根发芽。此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孩子成长的特点,掌握他们生命的几个关键时期,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所需的各种营养。比如:
0-6岁是孩子的印记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将接收到的信息全部存在脑子里。在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才会有安全感,需要父母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他们才会建立自信,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
7岁以后,孩子的性格基本确定,我们要了解孩子属于那种类型,然后给予针对性地培养。比如:
活跃型的孩子喜欢变化,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往往半途而废,就像猪八戒;平稳型的孩子不爱说话,喜欢旁观,做什么都不积极,就像沙和尚;能力型的孩子最不听话,喜欢领导他人,做事快速行动,就像孙猴子;完善型的孩子比较敏感,说两句可能就会哭,做事追求完美,就像唐僧。
性格没有好坏,只是不同而已。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类型,我们才能认识到,孩子的有些行为只是性格表现,而不是问题行为。当观念转变了,态度也会随之转变,亲子关系也就更加融洽了。
孩子还有三种不同的学习类型:视觉型、听觉型、感觉型。视觉型喜欢看,听觉型喜欢听,感觉型喜欢做。理想的情况是孩子对三种类型都比较擅长,小的时候感统训练做得好,各方面的潜能都得到了有效地开发。但现实中有20%的孩子只是擅长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比如:
感觉型的孩子,他们擅长边学边做,喜欢体育、实验、手工等操作性强的课程。就目前学校普遍采用课堂教学的现状,感觉型的孩子无疑便成了现行教育模式下最大的失意者。
于是,我们有必要了解孩子的学习类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扬长避短,给予针对性地培养。
第二条:没有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模一样的。其实,人和树叶一样,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即使是双胞胎兄弟,即使是成长环境一样,结果也是性格各异、水平不一。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没有两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会是一样的,因此,也就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能够完全一样。
很多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比自己小的时候幸福多了。但其实孩子还小,没有爸妈那么多的阅历,所以不会跟爸妈有一样的感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他自然的心理需要,比如建立安全感,与人交往,追求独立等,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即使是天天锦衣玉食、玩具丰富,孩子也不会感到幸福。
由于没有两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是完全一样的,所以没有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会是一样的,因此,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同样的结果。一个人会做的事,另外一个人不一定会做。
现在的亲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误区,有些父母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的成功教子经验,但这些经验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他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孩子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因为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他们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成功的方法在A身上有效,对于B就不一定有效。时间变、地点变了、人变了,那么别人成功的经验就有可能是你失败的教训。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自己独特的地方。当你与别人产生冲突时,那是因为你们的大脑软件(信念、价值观)不兼容。
教育孩子不仅要男女平等,还要老少平等。蹲下来,你才能看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世界,才会赢得孩子的尊重。孩子7岁以前是天真无邪的,他们没成人的知识和阅历,所以成人世界的那些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只能影响,作为父母,如果你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剥夺他们的权利,孩子自然就会叛逆和反抗。
第三条:孩子永远没有问题
当你复印东西,发现文件错了,请问你是修改原件还是复印件?所以,著名的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说:“孩子没有问题,若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问题。”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行为是由周围的环境塑造而成的。家庭就是个大染缸,洁白无暇的孩子出生后,家庭是什么,就给了他什么!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送到培训班,孩子不是没改变,是改变了,孩子学得很快、很好。但是家里没有变化,还是那个染缸,回到家里,孩子依然会染回原型,同时带来更大困惑和混乱。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块“玉”,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但如果你没有好的教育方法,手里的工具是把斧头而不是精美的刻刀,结果会让你失望,“玉”越来越小,价值越来越少,石头还是石头。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只看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更应看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别。
也许有些家长不愿意接受上面的观点,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这么多,到头来都是自己的错。其实教育孩子光有“爱”还不够,还要懂得转变观念,跟得上社会发展。上面我们讲过,每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只能影响。所以,如果认你为是孩子有问题,那孩子不听话的话,你就很难改变,变得无助;但如果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就不同了,自己可以改变,可以主导。
父母改变一点点,孩子成长一大步。
第四条: 一切行为背后都有其正面动机
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满足内心的一些需要,无论是思考后的决定,还是本能的反应,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于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环境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因此,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积极的动机,无论这个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比如:
学生上课调皮捣蛋,背后的动机可能是想获得大家的关注;孩子打架,可能他的动机并不是要伤害谁,而是想夺得尊严,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孩子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但这背后的动机却可能是寻求独立,想要展示自己的力量。为了钱,有人乞讨,有人抢劫,有人工作,其实大家动机都一样,为了钱,为了生活。也许他家有生病在床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婴儿,为了他们,他不惜铤而走险,选择最快的赚钱方式——抢银行。
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满足背后动机的效果)。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动机,这个人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了他,这才容易引导他改变自己的行为。动机往往是在潜意识层面,不容易被说出来。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问:“你这么做希望得到什么好处?”或“这么做的目的什么?” 在家里,不管你在做什么,孩子一般都会跑过来围着你转。看到你和面,他也上来抓一把,最后弄一身面粉;看到你洗衣服,他要吹泡泡,最后把洗衣服撒了一地;看到你拖地,他也拿了个水桶,最后把水撒了一地。
我们眼睛通常看到的只是表面行为,第一反应是:孩子故意捣乱,孩子不懂事。奇妙的是,当我们用智慧去解读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时,我们就会知道到孩子其实是想帮助大人,或者是对看到的东西好奇,想学习东西。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生气、无奈,甚至与孩子发生争吵。
有些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批评指责孩子,不仅辜负了孩子的一番好意,还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可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成功地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中国古老的智慧早就有论述,与人交往要“听其言,观其行,解其意。”所谓“解其意”,说的正是用我们的智慧解读对方行为背后的动机。
情绪和动机都没有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我们要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帮助孩子选择有效果的行为来满足这个正面的动机。任何行为在特定环境中都会有其效用。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环境中没有效果的行为。
第五条:焦点放在那里,那里就会成长
一个人的焦点放在那里,话题就会放在那里,时间和精力就会放在那里,哪里就会得以进步和成长。这就是为什么,父母越关注,孩子的学习反而越来越差,网瘾越来越严重,性格越来越孤僻。
如果父母把焦点放在问题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质问、批评和惩罚孩子的问题行为,而忽视好行为,孩子一直得到的不是父母的肯定,而是责备,他们就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差,就会对解决问题越来越没有自信;当父母发现批评教育无效时,情绪便随之不断地膨胀,在情绪影响下,问题自然显得越发严重。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忽略问题行为,转移我们的焦点,把它放在孩子的正确行为或优点上,并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
就像我们被蚊子叮咬了一下,不去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是去挠,越挠便会越痒,越痒心情就会越烦躁。原因就是人体本来就有自愈功能,若增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孩子天生具有自我纠正能力,孩子不是因为惩罚而改正错误,而是因为要模仿大人的行为或跟父母合作,才去改正错误。(详见第五章)
孩子的问题行为就像田地里的杂草,要想让问题行为消失,最好的办法是在地里种上庄稼。如果用锄,斩草不除根,会后祸无穷;如果用火,结果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问题上,问题不但不能得到解决,而且会更严重;只有把焦点放在好的行为上,好的行为才会增加。
好的行为多了,问题行为自然就少了,一个人的习惯往往不是被改变,而是被替代。一天只有24小时,如果孩子处处都是好行为,问题行为自然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什么叫好人,好人就是没有时间干坏事的人。
第六条: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只强调做法正确,或者只强调有道理,而不管是否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在三赢的原则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所谓的三赢,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从系统的角度上兼顾各方利益,追求整体平衡。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有效果,就看他行为的结果是否符合三赢的原则。比如:
有些家长觉得“枪杆子里出政权”,“孩子不打不成器”,这些话很有道理,于是当遇到孩子不听话时,就采用打骂的方式。打骂有没有效?有效,短期的效果,从长期来看有没有效?无效,孩子会更加叛逆。家长的做法错在不符合“三赢”的原则,打骂可能符合“我好、大家好!”但绝对不符合“孩子好”。打骂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都会造成不小的伤害。
“讲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则是把注意力放在未来。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一样的,所以,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那么“坚持己见”,只不过是坚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信念和价值观。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再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效果才会出现。当孩子抱怨时,我们要先认同他的感受,然后再引导合作;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要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再给出建议。
教育孩子光有“爱”还不够,还要掌握技巧和方法:比如:
孩子做错了事,我们本来想表达关心和支持,而对方却认为你是在责备他,那么你所发出讯息的意义就是责备,而不是关心。
老师告诉学生,上自习不要玩手机,不要看小说,不要睡觉……,结果,老师一走,睡觉的、说话的、玩手机的,干什么的都有。这不能怪学生,只能怪老师不会说话。因为,人的大脑不能处理“不”字,只能接受“不”后面的东西,而老师希望学生做什么又没有说。
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和“没效果”之分,强调自己说的再多、再对都没有意义,只有对方收到了你的讯息,并且做出你所期望的回应,这样的沟通才有实质的意义。
沟通讯息的接受与发出,在潜意识层面要比意识层面要大得多;沟通的影响力,来自声调和肢体语言的要比来自文字的要大得多。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讯息有完全相同的反应。说话的效果由讲者控制,但由听者决定。改变说地方式,才有机会改变听地效果。
第七条: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做法有不同,结果才会有不同。如果你做的事情没有效果,那么请你改变你的做法。任何具有创新思维的做法,都会比旧有的多一分机会。希望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须用与昨天不同的做法。改变自己,别人才有可能改变。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有些时候,必须把全部旧的想法放下,才能看到突破的可能性。过分专注于问题本身,便会看不到周边的众多机会。
传统的养育方法在过去是行得通的,但对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管用了,他们的需要和前几代人的需要已经完全不同了。作为父母,我们现在正面临一个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过去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那就是从基于畏惧的亲子教育向基于爱的亲子教育进行转变。打骂、威胁和惩罚都是传统教育的陋习,不是孩子难以管教、不听话,而是父母没有及时地更新自己的养育技巧,社会已经变了,孩子也变了,父母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方法没有效果,就要去主动改变,如果改变了,孩子还没有改变,那说明什么?说明你的方法还没有效果,但并不表示,你已失败,凡事都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如果目前方法无效,那说明你还没有找到有效果的方法。
没有失败,只有反馈。失败只是过去做法没有得到期望的效果,是给我们需要改变的信号。失败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怎么改变是把焦点放在未来。失败是过去的经验,而经验是让我们得以提升的垫脚石。事情没有结束,就不算失败,我们还有改变的机会。人生所有的学习,都是经由不断地修正而臻于完善。不愿意接受有失败的可能,便没有资格享有成功的机会。
第八条:情绪可以宽容,行为必须限制
人的情绪属于潜意识的部分,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候连孩子自己都无法控制。所以,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不能妄加评论。行为则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对它有所限制。有时仅仅理解孩子的情绪可能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了。比如:
孩子生病了,哭闹着不想去打针,他的生气激怒了姐姐,她对他说:“男子汗大丈夫,哭什么哭,真不知道害羞!”这下孩子更生气了,行为变得让人更加讨厌。他的妈妈对姐姐说:“你弟弟今天身体不好,心情也很烦,他担心去打针,现在他需要我们所有人的体谅。”结果,就好像变魔法一样,孩子马上安静了下来,他跟着妈妈去看了医生,没有再抱怨。
对于孩子愤怒的情绪和愤怒的行为,不同的部分应该不同地进行处理,情绪应该得到理解地处理,行为可能需要限制和纠正。因为,他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孩子需要一个明确的界限。而父母就是这个“画界”者,从小给孩子建立规则,不但可以约束孩子的行为,还会让他们觉得更安全。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信号一定要明确、清楚地告诉他们不应该怎么做,然后指明方向,应该怎么做,而且要给出理由。规矩一旦订立,就要严格执行,无论时间、地点和环境发生怎么样的变化,都不许改变。比如:
不能随手乱丢垃圾(立的规矩),垃圾应该放到垃圾桶里(指明方向),放在外面会污染环境,而且很难清理(给出解释)。不光在家不可以,在学校、在公园,在任何地点都一样,不能乱丢垃圾(严格执行)。
第九条:梦想需要支持,需求必须限制
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处最强烈的渴望,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原动力。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和梦想,我们必须给予支持。父母不要担心孩子会因为梦想破灭而受到伤害,与其让孩子做好失望的准备,不如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尝试。
不管孩子梦想是什么?是否可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以此来创造有效的因果模式,引导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包括可以塑造品格、培养能力、学习新知识等。比如:
孩子想当工程师,我们不能因为他数学不好,就嘲笑他不能当工程师;而是因为他想当工程师,所以数学才会好。有了梦想,就有了方向,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以前数学不好,是因为缺乏兴趣和动力,而现在当工程师的梦想会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动力,所以数学会变好。
然而,对于孩子的需求,我们必须给予限制。如果父母对孩子有求必应,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尽量去满足孩子,这样下去他们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而且还学会用小绝招(哭闹)来对付爸爸妈妈。更糟糕的是,孩子从中学会了不劳而获,认为消费不是靠努力与牺牲得来,而是靠抱怨、要挟、强求得来。
若你想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经常让他经历等待和渴望的过程。如今很多孩子刚学会走路,大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给他买好儿童自行车了,孩子会认为他得到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经历不到内心长久渴望被满足的那份喜悦,因此很难被满足,也体会不到什么是幸福和快乐。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应该给予拒绝,但拒绝并不是直接对孩子说“不”,说“不”就是四米高的栏杆,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变成无能的年轻人。我们应该多说“有条件”、“有选择”、“有方向”的可以。例如: 孩子要看电视,不能直接说“不准”,这样会产生对立,应该说:“可以啊,等写完作业再看好吗?”或者是:“可以啊,你是要看一个小时,还是半个小时?”
第十条:“爱”不可以做为筹码
家长对孩子的“爱”超越一切事物,应该是孩子在世界上永不会失去的东西。因此,家长不应随便地用它作出要挟或作为交换的筹码。比如: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再不睡觉,妈妈就不要你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泉源。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的怀疑。这份爱若在家长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亲子关系的崇高程度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了不好的事而失去的话,孩子渐渐会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抖出来做条件。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这份爱作为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作为筹码。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碎,就是这个原因。更坏的是:这个模式会传给下一代。
对于有些长辈,他们溺爱孩子,只有爱,但没有手段;对于大部分的老师,他们只有手段,而没有爱作为基础。作为父母,我们不但要有无条件的爱,还要懂得如何爱孩子,我们要及时地转变我们的养育观念,更新我们的养育技巧。要想求知,必须行动,打开此书,你是幸运的,孩子是幸福的。
第五篇:父母最爱做十大“蠢事”排行榜
父母最爱做十大“蠢事”排行榜
出处:pcbaby
导读:一棵草、土生野长,也有它的风采;要是落到不会种养的人手里,却要枯死。一个孩子要是降生到不懂教育的父母家里,就会生出麻烦,甚至是被毁掉前途的悲剧。所以,家长一定要警惕一些观念上的错误,因为如果你是错的,你越努力,就会越糟!
关键词:挫折教育 3-6岁 心理发育 教育方式 亲子关系 个性
目前,家长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相当重视,多数家长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投入,但是总感觉有劲使不到“点”上,而且往往因理解错误带来教育偏差,从而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发现早教方面是越小心却越觉得力不从心。下面给大家列举了父母们最容易犯的十大早教错误,希望各位爸爸妈妈们能未雨绸缪,避开早教的各种暗礁,培养心目中的完美宝宝!
第一:溺爱孩子
有的家长认为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更多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而且这样宝宝才会很快乐很幸福。但也有家长认为,对孩子的爱可以很多很多,但是方式要选择正确,如果把方方面面照顾周到、无微不至包办到底当成是爱,那就会成为溺爱,孩子反而没有幸福感。
被溺爱的宝宝更难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幸福和快乐通常是和满足、感恩等积极情感如影相随,家长无原则的满足、迁就,会让宝宝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他不需要去感激任何人,甚至还可能任性、脾气暴躁、自理能力差等。当他开始进入幼儿园生活,弱点就暴露无遗,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不管是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这样的宝宝。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一个曾经以为自己是小皇帝的孩子,一旦陷入巨大的落差中,就会陷入痛苦中,严重的心理就会留下不正常的种子。
而且这种教养环境出来的孩子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就是冷漠自私,专横跋扈,更甚者脾气暴躁,喜欢打闹,长大后难以成功和得到幸福。这是因为如果孩子从小备受家人的宠爱,就会形成这样的意识:“我是家里的中心,全家人都围着我转是应该的。”这些孩子在外面不知道关心他人,而在家里也不知道心疼父母,他们的冷漠自私让父母感到特别寒心。殊不知,这并不是孩子的错,这一切都是家长自己患了“关怀强迫症”的结果。
“关怀强迫症”就是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不需要的关怀,当别人特别依赖自己的时候,就会感到满足,觉到自己有价值。家长就是这样为宝宝提供不必要的关心,宝宝应该做的不让宝宝做,表面上是因为爱宝宝,其实实质上是因为需要宝宝对自己的依赖。这一点,很多家长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第二:过度干涉孩子生活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儿童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也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步。儿童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如果仅仅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父母处处担心孩子出乱子,这是父母懦弱胆怯的表现,它会无声地传递给孩子,为孩子所继承,所仿效。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是很难立足的。过度干涉会培养出一个性格暴烈和软弱混合为一体的孩子,这种孩子在社会上别人骑在他头上,也会一声不吭、忍气吞声;可是在家里却称王称霸,拿父母当出气筒。
而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道理,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而这种行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脑子里的民主意识,而让他觉得强权就能战胜一切。
第三:威吓孩子
虽然绝大多数的家长已经认识到体罚、恐吓孩子是不好的了,但也有些人依然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他们说,小孩就同小树,总要时常剪剪枝。此话乍听有理,但孩子毕竟不同于小树,他有自己稚嫩的心,有自己的自尊,有着很易受伤害的小小身躯。所以,威吓虽然可能收到一时之效,但却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后果。
1、躯体不适: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现为躯体的不适。比如,孩子突然发热,患感冒(由于惊吓引起的更常见)。有的孩子会呕吐,诉说肚子疼,有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2、遗弃感:一些父母在打骂恐吓孩子之时,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语言,别小看这不经意的气话,却可能给孩子心灵上留下较深的创伤。有个3岁的孩子见了奶奶后,紧依着不离开,奶奶问:“怎么了,干吗不让奶奶干事?”孩子哭兮兮地说:“奶奶,你要我吧,我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是捡来的。”奶奶说:“胡说!怎么是捡的?”孩子竟然说:“小红的妈妈不打小红,说她是亲宝宝,妈妈打我,说不要我了。”
3、恐惧感:一个孩子每到夜晚就大哭大闹、精神紧张,常常紧抱大人不放,呼吸急促,面带恐惧表情。原来,他的父亲吓唬他说:“闹吧,天一黑就有妖怪,让妖怪把你带走吧!”开始孩子还闹,当父亲的竟装起了妖怪,把孩子吓得马上老实了。但自此,孩子便落下了明显的心理障碍。对3岁前的孩子而言,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恐吓或粗暴的态度都会使孩子出现夜惊、过度紧张及恐惧状态。
4、自暴自弃:别看是3岁前的孩子,经常被责骂或挨打,也会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他们本来可以将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干脆去搞破坏。这些孩子还可能表现出遇事冷漠,行事胆怯等。
5、逆反心理强:不难发现,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比较“犟”,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时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孩子太拧才挨打,其实,挨打时,别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会不服的,这种不服而产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达出来。
6、暴力性: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会模仿家长打他那样去打别人,父母打他时表现得越粗暴,孩子对小朋友也就越粗暴。
7、说谎行为:孩子被打后,可能暂时被镇住了,但由于怕挨打,他们会渐渐不敢对父母说实话,或者找理由来摆脱挨打,久之,便会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
8、仇恨心理: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对父母的依恋性很强,一般不会产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施暴,孩子渐渐就会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日后可发展为仇恨父母。
打骂恐吓孩子不仅能出现上述不良后果,还不一定能收到“教训”的目的,所以,当父母的要切记,不要打骂孩子。
第四: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
大多数成人眼里,孩子们一个个都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其实这是个错觉,孩子和成人一样,也有烦恼和情绪,有情感需求,比如情感的满足,情感的交流,情感的宣泄,等等。
因为这种错觉,做家长的在家教过程中便经常陷入两种误区:
一是给孩子保姆式的爱,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做好一切,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另外一种则只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智力开发与特长培养上而忽略其他。
经常听到一两岁孩子的妈妈们抱怨:“我这个孩子特别粘人!真烦死了!”综合起来,“粘人”的“症状”不外乎以下几种:
1.只要妈妈在,就不跟别人,缠着妈妈。
2.经常希望妈妈抱。
3.不愿意自己玩儿或者做任何事情,总是要妈妈陪着。
不少妈妈问,孩子这个“坏毛病”该怎样才能改掉?她们特别急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学会”自己单独做事情,不要总牵扯大人的精力。
也许大家都会认为宝宝情感是比较大以后才会有的,以前的某些医学研究也说宝宝在3岁时才开始有自我意识,也就是3岁才开始有一些情绪需要,之前的都是低等反应,就像个小动物一样。但是,近期在专家们的实际研究中却发现很多婴儿期的孩子就已经有了一些高级的情绪发生。比如还在母乳期的孩子,看到妈妈在给别的婴儿喂奶,这个孩子就开始哭闹起来,实际是他产生了嫉妒这种情感。
孩子早期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在于,这一部分的缺失会导致孩子长大会后的性格缺陷。第五:随意批评
人们在产生负面情绪后,会向比自己弱势的一方去发泄,弱势的会向更加弱势的一方去发泄。造成恶劣情绪的连锁反应,最后的那个环节便成为受伤害最严重的对象。这个原理就叫做“踢猫效应”。它提醒我们,不要把个人的负面情绪带到与别人的关系中,否则,会产生一系列连锁的负面反应。很多家长放任自己的恶劣情绪泛滥,有意无意地让孩子经常处于被抛弃,被忽略,被恐吓,被羞辱,被压抑的状态下,内心充满了恐惧与忧伤,孤独与无助。这样的孩子长大就会形成怯懦、自卑、固执、狭隘、崇尚暴力的负面性格。面对年幼的孩子,家长更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成了你不良情绪的“垃圾桶”。
第六:批评式的比较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父母用熟悉的同学或同龄儿童的优良表现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诸如“你看看你的同桌”、“邻居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之类的话整天充斥在孩子的耳朵里,作为一种教育策略,这样的提法如果父母引导得法,可能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小伙伴作为正面榜样会对自己的孩子带来很多积极影响,但相当多的家长出于严重的攀比心理,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孩子往往成为模式化教育的牺牲品。
有研究显示,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重要的。父母总是给孩子树立榜样,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随便比较,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相当普遍。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比较在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上具有两种重要功能:一是认识自己,人都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认识自己的,所以,每个人都是以他人为“镜”的。二是确立目标,人都需要在与其他人的比较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
但是,如果在比较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分期望,或者总是拿自家孩子的不足与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自于成人的评价,而这种肯定式的评价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亦是尤为重要的。如果父母总是强调孩子比别人差,会使孩子经常自我否定,导致孩子在成长中遇到困难就恐慌、退缩,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父母盲目地、笼统地攀比,实际上既是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信心的表现,也没认真研究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就一味地羡慕别家孩子,斥责自家孩子,只能导致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消极,越来越没信心。
第七:父母意见矛盾
无论夫妻双方交流得多么好,要想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没有一点分歧似乎不太可能。只是这些分歧应该尽可能少一些,而且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来,因为这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1、情绪不稳: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会有情绪不稳的情况产生,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的训练。
2、无所适从:有些孩子就会像墙头草一样无所适从,不知该听爸爸的话,还是该遵守妈妈的规定,或是只好选择听从声音大的人,完全失去了方向。
3、有罪恶感:有些孩子还会因此有罪恶感,他们可能会认为爸妈的吵架是因他而起,造成心理负担,影响性格发育。
4、造成阴影:更严重的孩子会产生内心的焦虑、不安全感,他们害怕看到爸妈吵架的样子,甚至在心中产生阴影,到成年后也难以抹平,对人的一生都造成消极影响。
因教养态度不同而产生冲突,对孩子或多或少都会造成伤害,这一点父母心里都很明白,可又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解决的方法不难,当夫妻之间出现意见分歧时,要先私下解决冲突达成共识,协调出双方都满意的教养方法,然后再以一致的态度去面对孩子。在达成一致共识的过程中,夫妻都应该学着倾听对方说话,而不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要试着去为对方着想,各执己见往往看不到问题所在。只有用心倾听,才能发掘问题,解决彼此的分歧。
在某些情况下,父母之间有不同的教养观本就是因为夫妻关系差所引起。所以,一定要敞开心胸,心平气和地听听另一半的声音,反省和调适一下夫妻关系,学习在互相包容中找到让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法。这样才能共同商讨出一套对子女最好的教育法则,对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发展都会有深远的影响。
第八:当孩子的面说谎
不说谎其实不是件容易事!生活中充满了无数小麻烦,多少次为了逃避社交麻烦,电话铃响了,爸爸对妈妈说:“就说我不在”;多少次对孩子的承诺没有兑现;多少次我们向孩子展示谎言的便利,可是我们却要求孩子要坦率。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就可以不挨揍、不挨骂,或者可以让皮肉之痛迟一些来临的时候,他就可能慢慢变成说谎专家。小孩子说谎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我们说实话可以得到实惠,那谁还愿意冒险去说谎呢?很多的孩子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而小孩就不能呢?小孩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发觉了大人是经常说谎的。我们给孩子的解释往往在辩解说我们的谎言是“善意”的。但对孩子来讲,善意的也好,恶意的也罢,那都是谎言!
这正常么?生活中,谎言也不尽然都是负面的,也存在着各种各样具有正面效益的谎言。偶尔善意或者虚伪的话语,保护那些敏感人的感情,这也是说话或者生活的技巧。这点,孩子们很快就学以致用了。相反的,尽量避免那些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谎话,别忘了我们就是孩子的榜样。
第九:照书本培养孩子
孩子就像那稚嫩的幼苗,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精心地栽培。幼苗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就象柳树需要生长在水旁,松树却可以生长在岩石中一样。每个孩子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作为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然后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决定教育的方法。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孩子独特的学习优势。千万别将孩子的学习优势当成了缺陷而将它给磨掉。那样孩子就将失去他原有的灵性,孩子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将消失殆尽,能够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都算很幸运了。
父母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把握好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主要有:
1、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把父母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2、教育孩子要注意循序渐进,而不能贪功冒进。
3、只能顺应孩子的发展,而绝不能拔苗助长。
4、开发儿童的天赋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绝对不是只有一种或几种。
第十:忽视榜样的力量
做了父母,你们当然知道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的榜样有多么重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爸爸妈妈也能提醒自己,“孩子在学着呢,要做好榜样哟。”可事实并不总是如此,有时,父母做的并不正确,相反却扮演了坏榜样的角色。
比如,父母常常为了让孩子停止无礼的大叫而对他大声喝斥,而在事后又感到很愧疚,意识到这样做其实是正在给孩子做一个坏榜样。这是父母能够意识到的,还有些时候,父母特别不想在子女身上看到的行为,无意之间却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还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而造成了事与愿违的结果,也就是说父母本希望教导孩子懂得这个道理,但是自己无意的举动却使希望化为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