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03:3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读后感》。

第一篇:《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读后感

读《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有感

我最近看了一本《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的书。从中,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戴夫佩尔泽的第一部自传,讲述了他在四到十二岁时在母亲的虐待下痛苦生活的日子和感受。读完后,我感到自己是幸福的,是家里的小公主,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被虐待的滋味,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也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可是自从我读了《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被虐待的滋味,我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当我读到戴夫佩尔泽讲述四到九岁这九年中受到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折磨时,我泪如雨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选择反抗,而他却一忍再忍,当时有人讥笑他懦弱,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后来我发现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他选择反抗,那么他肯定是必死无疑,在这种情况下,它能够这么容忍,我很佩服他。我仿佛看到了他为了生存,在默默地忍受,盼望着妈妈改变想法,能带给他快乐和温暖。他的毅力更让我感到高兴;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我们人呢。戴夫为了生存他只有忍受、坚持。他的处境更让我同情,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原来一个温柔体贴的贤妻良母最终会变成一个歹毒的人?我不明白为什么戴夫的母亲会虐待自己的亲身儿子,把所有的气全部撒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可是无辜的。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戴夫的母亲,你怎么就那么狠心呢?读了

这篇文章后,我不禁汗涔涔,泪潸潸了。

戴夫终于逃脱了母亲的魔爪,但是现实社会中,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不听话,学习成绩不好,却被父母粗暴的责罚。我希望更多向戴夫母亲一样的人能通过读这本书得到启迪:不要再虐待孩子了!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蒙上阴影,还他们一个健康、活泼的童年吧!

第二篇: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

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

常熟市中学高三(2)班吕安琪

每一次历史的风云际会,都关乎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

分裂割据,群雄并起。孔子在杏坛讲学开千秋之智。“仁”“礼”的光芒照亮了春秋战国残酷血腥的天空。

吏治腐败,国土缺失。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授书。从此,“士为节而死”的道义立成了黑暗天穹下地铮铮铁骨。

民主泛滥,世风日下。希腊先贤在雅典学园中辩论、诘难,发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醒世呼喊。

如今,杏坛已经成为神话,白鹿洞书院静静伫立在庐山深处的一隅,吕克昂学园被时间碾碎成卫城脚下的一抔土。但《论语》在穿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后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理学教会了人们如何“格物致知”、“明明德,止于至善”;希腊的民主自由影响了欧洲几个世纪„„学校的影响从来都是深远持久的。

正如“大学者,不谓有大屋也”所言,学校之大在与思想丰富。有些大学在历史的涤荡中诞生,为人们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它们自己,也铸成了永不磨灭的文化符号,永远给人以振奋、启迪。如同我们念及北大,就会想到那些激进的革命者在这里为宣扬民主科学作出了怎样的努力,就会想到《新青年》是怎样为中国青年敲响清夜的钟声。如今的北大,俨然成了中国最先进思想的代名词,博雅塔是理性严谨的象征,而未名湖则代表着民主自由。

有些大学永远湮没在时间长河里,但我们永志其精神。我们不会忘记西南联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创造出巨大的学术成就,不会忘记那些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和安定生活而坚守在贫陋穷简的联大校园里的学者教授,正是他们对祖国的拳拳炽爱和坚贞的民族气节创造了学校的传奇。

因此,我坚信学校的精神重于思想。如果说思想是一个学校的智慧,那么精神就是一个学校的灵魂。灵魂不存,智慧焉附?可是,我们无不痛心地看到某些大学文物系主任为钱利迷惑,作出违背历史真相的鉴定报告,也曾听说大学教授制毒售毒的丑闻。我们时常质问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出不了学术成就,永远无法跻身世界顶尖大学之列。我想这大概就是症结所在。当人们被物质金钱所包围,当我们的教育都急功近利时,头脑中如何会有智慧产生?社会上的风气固然会影响学校,但学校同样可以引领社会风尚。昔时康有为举变法大事时,曾强烈提议开设新学,商讨国事。因为学校汇集了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先进的思想。学校的变革必能带来社会风气的开化。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一种卓然的学校精神,一个洁净的校园环境,一套综合的教育方法,一群有志有为的青年学子。如果每个学校有保留“一点浩然气”,何愁没有“千里智慧风”呢?

临末,窃翻梁任公之旧曲作新词以表心迹:“学校之雄于百洲,则中国必雄于亚洲;学校之强于世界,则中国必强于世界!”为各位评委老师所笑耳。

(本文获第十一届“苏教国际杯”现场作文大赛特等奖)

第三篇: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

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

今年省高中生作文大赛决赛作文题《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原句出自美国学者约翰·古得莱得的著作《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一个地方何以被称作“学校”,这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又该是怎样的?这不仅是那些参加比赛的孩子们,也是每个成年人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1、“学校应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个性与原则坚守。老师们不应该只做一个教书匠,而应成为学生的人生指导。”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华天韵

“美丽的欺骗”、“牧师猫和教徒鼠”、“民以食为天”,华天韵用三个标题串起她的作文。“之所以把这个地方称作美丽的欺骗,是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校园环境都很美,春天开花秋天落叶,硬件也很好,但是学生们面临着太多太多的压力,无法喘息,已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独立思考。”华天韵写道,“牧师猫和教徒鼠,象征着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开始充满了隔阂,就像两个对立群体,但通过交流和沟通,在引导和被引导中慢慢地融合起来了。”

2、“学校,应当是一个允许孩子慢慢来的地方,应当是一个允许孩子天马行空犯错的地方。”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陈晗

“回眸历史,中国人发现自己被西方文明甩得太远。怎么办?赶。我们急功近利地希望用几十年的时间,追上几百年间欠下的里程。文化发展需要人才,科技发展需要人才,人才来自哪里?学校。”于是,陈晗认为“成箱成堆的催化剂被扔进了学校”,“学校已成为一个生产速成型人才的流水线”,不断催促着学生“快快来,快快来”,于是,学生丢失了独立、思考、质疑、反省等能力,成了“伪人才”。

3、“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地方。老师应该是因为爱而教育,而不是为工资而教育。”

―――――南京市第九中学高三学生张雪琪

希望小学虽简陋,却充满关爱;孔子“因材施教”,提倡教育平等;奥巴马的母亲亲自教儿识字,母爱构建无形的学校;频发的校车事故,折射出学校对学生缺乏基本的关爱。张雪琪用散文的笔调勾连起四个故事,传达了爱与关怀才是学校精神内核的主旨。“老师可以只教给我们知识,也可以多教给我们品格和道理,这取决于他教学的真心动机。”张雪琪说。

4、“学校应该是一个给学生提供精神家园,没有歧视和偏见,拥有愉快和幸福、梦想和憧憬的地方。”

―――江苏省武进中学高三学生黄菲

“绿领巾”、“红校服”、“校园撞车门”等一个个热点事件穿插在黄菲同学的作文中,她认为“学校就应该配得上学校这个称号”,“数学老师、语文老师不应是数学题老师、语文题老师。”她在作文中写道:“学校压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作性,是社会不结痂的伤,这个伤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好,而需要很长的时间。学校应该左手摸着良心,右手紧握诚信,肩上负着承担与责任,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诚信、和谐、幸福的校园。这块痂脱落了,社会才不伤不痛。”

学校变成了“管理”的代名词,变成了抹杀个性的“监狱”,“教育应该是一个互相给予爱与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灌输与强迫。”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润泽生命”,是为了孩子的幸福。“看一所学校好与不好,就是要看这所学校的学生是否快乐,是否活得阳光灿烂。”

“我们现在的教育,过多强化功利性,忽视了人性,忽视了对生命的教育。

“学校应该是一个理想和现实并存的地方。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缩影,必须承认现实存在,但同时学校又肩负着培养未来公民、培养未来新人的责任,所以必须坚持理想。”我们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求平衡,在现实中创造未来、培植未来。

学校,一个可以做梦的地方,让孩子们能够肆意地成长,自由地呼吸。

第四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

王絮飞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虽未为人母,但因为有一个和自己年龄相差较大的小弟,长姐如母,所以对文中那份细腻的母爱倒也有些许共鸣之处。

弟弟上六年级,和我的学生一般大,他回家后对老师如何待他的讲述牵动着家人的心,同时又让我反思自己对待学生们的态度。最近去眼镜店给弟弟验光,发现他两眼近视,和其他家长一样,我们关注他的座位问题,想通过这方面来缓解。可是弟弟坚持不让找老师,说老师讲过班上人太多,看不清楚就配镜,不要因为近视耽误学习。

我和妈妈都不想对弟弟的成长介入过多,因为我们知道总有一天、总有些事是我们所不能及、无法帮助的,所以就选择了顺其自然,希望他成为一个皮实的小男子汉。

给弟弟配过眼镜的第二天,我回到教室就给班上的孩子们调了座位,后排的变前排,左列的到右列,并嘱咐他们提醒我隔周调换一次。我相信每位家长都和我们家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关心至少是公正地对待,我尽量这样做,因果轮回,期望老师也如此待我弟弟。

※教师的重大课题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出于职业敏感,我对“循规蹈矩”这个词感到很不舒服,而对晓风老师的隐忧也心知肚明。现代的应试教育被很多人诟病,多年未曾有人获得诺贝尔奖,好不容易有一位得奖者---莫言,还在小学五年级时就辍学了。这在成为人们笑谈的同时,让教育工作者们头皮发麻。

流水线作业因为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而被推广应用,但这绝不适合教育行业。学生们是鲜活独立的个体,有的喜欢跑跳,有的则愿意静坐,这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我们万万不能一刀切的规定只许这样,不许那样。也许严格的规定会让纪律大好、教师省心,但对孩子们的成长可能是一种抑制和伤害。

其实就中国的教育现状而言,考试还是一项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我们一时半会儿不能丢弃。怎样把应试教育与学生个人发展很好地结合,是个重大课题。

※社会人的责任与担当

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我从晓风老师的这篇美文中,感受到她对现代社会人责任感的呼唤。

生活在社会中,我们有权利享受这个联盟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但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同样必须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有一定担当,保障社会正常运作。

其实“有责任心、有担当”并不需要我们像盘古一样撑起天和地,凡人善举也是一种担当。像文中说的,我们在过马路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可能就保障了几个上学孩子的安全,使得家庭祥和,社会得以稳定,这便是有责任心的社会人的功劳;我们在媒体上拒绝成为谣言的“传声筒”和“扩音器”,积极传递和守护正能量,给下一代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就是一个有担当的社会人的作为。

第五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

读《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有感

最近在校长的推荐下,拜读了张晓风女士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感触很深,也同时反思了一些问题,借此机会把它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张晓风女士生于1941年,8岁随母赴台读书学习。因此在张女士的文风中透出一股民国时期的书香之气,文笔儒雅温和。不知张女士成年后有没有到过大陆,也不知张女士对大陆目前的教育有多少了解。我想如果有机会了解大陆教育,你一定会有很多想法。

走上讲台十多年的我,接触了上千的家长、老师和学生。但是接触的越多,我就越感到迷茫、惭愧甚至愤怒。每年家长把他们最心爱的孩子交给我们,同时把他们家庭的希望寄托到了孩子身上。此刻,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孩子成绩好、听话、考一百分、上名牌大学。好像再没有比这个更长远和有实际意义的目标了。我们老师也全力以赴为这个目标努力。从此衡量学生和老师的刻度就是分数,考不到高分的绝不是好学生,教不出高分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但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就是考高分吗?答案肯定不是!一个人走上社会用得着的,就是学校应该教的。我们教会孩子如何交朋友了吗?我们教会孩子如何礼貌待人了吗?我们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困难了吗?我们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情绪了吗?我们教会孩子承担社会责任了吗?教是教了,都没教会。举个更实际的例子:我们教会孩子排队了吗?有人恐怕要笑了,我们的孩子天天排队,你看路上一队一队的,多整齐好看!是啊,仅仅是好看,其实一点用也没有,走路有人走得快有人走

得慢,有人有急事有人没事,走路真的必须排队吗?我们的孩子在买票的时候还排队吗?在银行取钱的时候还排队吗?吃饭的时候会等一等一桌迟来的同学吗?这些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反思?

另外我们有没有给孩子做过榜样?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家长自己却有空就打麻将,认为自己原来学习不行,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今天看了一个笑话:孩子没考好,被爸爸责备,孩子对爸爸说:其实有几种笨鸟,一种是先飞;一种是不飞;还有一种是下个蛋,然后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代身上。学校要求孩子爱护环境,但是老师自己做到吗?会不会有这种情况,校长看到操场上几张纸,赶紧打电话给值周校长,值周校长一看果然有几张纸,打电话给班主任,班主任一看真的有几张废纸,赶紧到教室看看今天谁值日,先批评一下,然后要求不但今天要打扫干净,明天还要罚打扫一天。

张晓风女士说多年前交给你们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也许吧,但大部分情况都不是这样的。上学前,我们很多家长在家里管不住自己的孩子,恐怕家长拿老师来吓孩子的情况比用魔鬼来吓孩子情况要多得多吧!我老家邻居家就有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他奶奶管不了他,就用是老师的我来吓他,以至于以后一看见我就溜了,其实我眼都没瞪过他一下。还没上学,师生关系就已经僵化了。也有送到学校蹦蹦跳跳、开开心心的,但是到学校不到一周就愁眉苦脸了。孩子的天性不是被扼杀在家长手里,就是被扼杀在老师手里。

孩子上学了,你考虑过孩子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吗?恐怕我们的家长有的也有目标:科学家、公务员、医生、大老板!您就这么

把孩子的人生规划掉了,您问过您的孩子吗,你知道他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吗?其实学校里的学生走上社会更多的变成了工人、司机、厨师、小商贩。他们需要更多的是良好的国民素质教育,走上社会他们就应该是个合格的公民。但是学校教给过他们什么?也许相比学校教的那些文化知识,还有更多更实际有用的东西我们仅仅停留在说教层面上,大家都没有做到,谁也不计较。一个网友曾经传过一段视频给我,上面描述的是一群中国孩子到日本小学参加交流活动。中间有一段是吃午饭,日本孩子能做到自觉地帮助或指导中国孩子取食物,还能做到吃完自己托盘里的所有食物不浪费,饭后帮助工作人员清洗餐具,但是中国孩子显然做得较差。通过其他途径我也了解到日本的小学还教很多手工、做便当(类似盒饭)、甚至教缝补衣服。可以看出我们的国民教育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好像我们也不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和社会一些事务,因为怕影响学习。据说去年宁夏的一高考落榜生被哈佛大学录取,并给予全额奖学金。这位姓杨的学生花了很多精力建立一个非政府公益组织,支援西部教育。哈佛方面对此作出如是解释:“我们需要将来能改变世界的人。”。中国和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标准如此不同,其实对比一下中、美、英、日《小学生守则》,应该也可以看出差别。我们的大学已经很久走不出大师级的人物也许就是这个中原因吧。

但是我们也有很多教的,国外学校不教或者迟教。曾经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孩子二年级不会乘法口诀就是白痴,澳大利亚的孩子五年级会乘法口诀就是天才。澳大利亚的情况我不知道,也考证不了,但中国的情况确实。我们教的东西,绝大部分学生走上社会都会忘记,其实被忘记的这部分本来可以不教,因为无用。我们通常让学生花五天时间来背诵一个小时可以在图书馆里查到或者五分钟可以在网上查到的东西,背上不久还是忘掉了,仍然需要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阅。再说我们教历史,每有一件重大历史事件,都要总结一个伟大意义,似乎很少有国家像我们这样的。比如抗日战争,我们总是记哪一年什么战役、谁指挥的、有什么伟大意义。而据说日本是这样考的:告诉你哪一年到哪一年发生了中日战争,让你分析一下,日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下一次中日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胜败几何。人家是反思历史展望未来,我们是总结胜利自我陶醉。其他也不便多说,我看过高刚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看,在此推荐一下《美国小学生作文:一篇让中国式教育震撼的文章》。

今年教师节,有个老师在微博里说了一句的话:教师节里,老师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像学生下跪谢罪!当时我觉得他太极端,甚至和他有激烈的争论,但渐渐的,我觉得下跪的谢罪的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有家长。因为我们已经从诲人不倦自然地过渡成了“毁人不倦”,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丑恶现象,都是教育失败的结果。总之,我们的教育需要反思,需要改革。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努力社会,才会进步。最后我在推荐盲人歌手周云蓬的一首歌《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有时候我们听听不同的声音,绝对是好事。

下载《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 第一次是在全体教师会上听吕老师读这篇文章,那时我以一个妈妈的身份聆听着。当我听到“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一)今天看到张晓风的一篇文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有一段话挺打动我: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

    《一个孩子的战争》读后感[共5篇]

    《一个孩子的战争》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孩子......

    张晓风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

    张晓风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短文写的是一位母亲在阳台上挥手和上小学的儿子告别,望着儿子渐渐远去的背影,母亲怅然若失,母亲想到自己交给马路一个孩子,希望匆匆的行人别碰到......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读后感

    放心去飞勇敢的追逐 ——读《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有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顾城的这首诗,莫名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幼儿时代,想起了那段任性妄为的可笑的时光。 那时任性,不懂事的样子......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三篇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一)今天看到张晓风的一篇文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有一段话挺打动我: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读后感650字

    最近正在读《赏识你的学生》一书,此书共分了七个章节,从看第一个章节《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就深深地被文章震撼了!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这篇短文内容虽然不长,字里行......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读后感★

    清醒记 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