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有感
读《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有感
这个假期我读的书是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之二—《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由于读过的教育专著极少,所以教育的敏锐性也不强,只能粗浅的谈一些读这本书的不够理性的感性体会。
刚一看到这个题目时,这本书并没有吸引我,因为我像我的学生们一样喜欢一下子就能吸引自己的东西,比如说特别的文字或其它内容。当读完这本书回头来看这本书的名字,似乎透过这本书的名字能让你看到很多。《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 ?》像是老师对学生亲切的呼唤,可以说,我从来没从心里用心去这样的呼唤我的学生为孩子们,也未曾用过“你们”二字,更没有关心的他们的生活。现在看看,我关心过的仅仅是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而关心他们的生活所包含的内容就很丰富,意义也很重大了。关注他们的生活,包括他们做为一个人的情感、道德、个性品质等等,而不仅仅是学习。而这本书作者却都很好的践行了“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这几个字,这不仅仅是一种礼貌似的问候,这是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的对学生的身心全面的关注,所以,这也是我读这 本书的最大的收获,感受到了一个教育家是怎样用心的去关注一个孩子的成长,并成为一个孩子成长中起引领作用的关键人物。那么,阿是怎样关注“孩子生活得怎样”的呢?
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他是怎样关心学生的学习的呢?他会在每学期的放假期间就计划下个学
期的课程,甚至精确到每一节课的安排。他会精心设计自己的每一节课,每一节课中的每一个小环节,甚至是一道练习题,他设计的题目不是学生现成的可以呼之欲出的那中现成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经过探索,发现知识是具有无穷魅力和趣味的题目,让学生在自我或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学习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这一点与我们今天的探究性学习相似,可是我在这方面却很欠缺,可以说是老师和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这样的教学想想是没有什么趣味的,最重要的是学生们不会收获什么,在未来的某一天,他甚至不会想起来曾经上过的课,更不会记住哪个老师上的课。这样的例子在这本书里有很多。
面对学困生或我们说的后进生,甚至是由于遗传因素、智力有缺陷的学生,阿又是怎样做的呢?当然,我们和他坚持的理念都是一样的就是不放弃,不同的是也是让我极受震撼的是具体行为的 实施方面,面对一个在行为上和思维上同时存在问题的后进生,阿调查了这个孩子的全部情况。包括他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情况 以及与家庭成员和他周围的人相处的日常情况,而这一切工作只是为了便于自己对这个孩子有更多的了解而不上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一味的说教甚至是训斥。为了改变孩子的不合群,他甚至亲自私下去“笼络”与这个孩子有关的一切人,让他们善待他,慢慢的,这个孩子渐渐的融入了群体生活中,体会到了一种被人需要的感觉。对一个孩子口头上的“不放弃”谁都会说,而让他体会到做人的价值感和尊严感才是他最需要的。就像这一章节的题目-“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一样。
读过本书,还有一个体会颇深。阿很重视家长的作用,就像今天
我们总在提的“家校联系”。我们面对素质差异大,文化程度迥异的家长们时,我们对他们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充满的都是 无奈感,然后,我们选择了放弃,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我在这本书中没有读出他的困惑。但是,从他的行为中可以体会到,无论何种形式,只要让家长认识到你是在为了他的孩子好,为了更好的改变孩子,教育孩子,他就会一点点的认同你,同时受到教育的不仅仅是他的孩子家长本人的话,当家长和老师共同饯行着教育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准则时,那么,你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也将会是明显的了。阿是怎样做的呢?其实,他做的我们也做过,只不过我们少了份坚持,少了些方法。
以上三点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些粗浅体会,其实,现在我们所践行的人性化的方式对待对学生的理念,我们的前辈早就已经成功的饯行过,读了这本书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今后,我会多读这方面的著作,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第二篇:读《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有感
读《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有感
山.A.阿莫纳什维利是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博士、教授,他也是继苏霍姆林斯基和赞科夫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教育革新家。他提倡无分数教育,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寒假期间,我拜读了他的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之一的《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在阅读的过程中,文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教学实例都撞击着我的心灵,使我感触良多。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分数称作“偶像”,在教师、学生和家长竞相追求分数的情况下,也成了这一“偶像的奴隶”: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分数,利用所有的时间,为他们辅导;学生为了提高分数,整天埋头苦学,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家长为了提高分数,东奔西走,为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辅导班„„然而,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离我们也越来越远。
为了追求分数,没有人再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没有人去关注孩子快不快乐,尤其是差生。在我们眼中,学习差即为差生,品德差即为差生,差生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得不到同学的帮助,得不到家长的夸赞,甚至轻易被人断言他们不可救药。阿莫纳什维利在书中提到:“如果一个儿童学习有困难,而我们确实想帮助他,那么,最主要的事——我们应该从何入手,什么是我们应该始终不渝地信守的原 则——这就是使他能感到,他像其他儿童一样,也是又才能的,他也有自己的特殊的‘天赋’”。我们应该看到差生眼中闪动着的渴求上进的光芒,看到他们身上我们以前未曾发现的优点,他们将来也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我们应该让他们也感受到阳光雨露,就如同一棵小树,不管今天多么弯曲,数年之后,也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时间是宝贵的,就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也一遍又一遍地教导学生要珍惜时间,但效果如何,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认识不到这一点。因为时间是抽象的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就算浪费了学生也不会疼惜。可是在阿莫纳什维利的课堂上,他利用沙漏让时间变成了形象具体的东西,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亲自感受到时间的“奔跑”。另外,他还习惯用“还剩几分钟?应该在几分钟内完成?我们是否来得及?”等话来提示教育学生,慢慢地孩子们开始爱惜时间,学习做事的效率也高了,也自信起来了,因为每一分钟都有意义了。
读完这本书,我脑中不断浮现出曾经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羞愧的同时也感到这样的阅读实在是很重要,我不能保证自己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做的多么好,但我会努力成为像作者那样的老师,用爱来教育学生。
第三篇:《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读书报告
《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读书报告
书名:《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 作者:阿莫纳什维利
出版社名: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一、内容概要
“阿莫纳什维利是合作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小学教师。他创造了一套以师生独特的交往方式为基础,并具有他本人鲜明个性特点的合作教学模式,被简单作没有分数的教学体系。他提出了建立实事求是的师生关系的原则,认为在知识探索中,教师有时应当扮演与学生一样的求知者的角色,有时“健忘”,有时“犯错误”,提出与学生答案相反的论证,激起学生与教师辩论的愿望。在阿莫纳什维利的教学中,教师以这种方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感到自己是与教师平等的伙伴,并从这种积极参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交往的快乐。”
本书是苏联著名教育学家根据他长时间的实践所写出的“无分教育三部曲”的第二本书,延续第一本书《孩子们,你们好》,描述小学二、三年级的学校生活,以一种几近“日记式”的手法,延续了他以往的风格与思想,但是也提出了新的观点。该书是在学校改革规定为“新四年制小学”后所写,作者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模式不同于20世纪70年代前通行的那种四年制小学的翻版,“新四年制小学”儿童的年龄均降低了一岁,但是作者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和教育的内容应该同样降低水平,他认为,在以个性的观点为基础的教育过程中,孩子们会表现出更广泛的潜力、学习兴趣和愿望,成为易于接受教育影响的人。这不只是阿莫纳什维利对于更好的教育方式的探究精神、也表现了他对于孩子们的信心与发展潜力的认可。
二、心得评论
(一)、教师应为儿童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生活、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这一点可以说是许多有思想的教育者的心声,然而就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现状而言——“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在学校所学学科有许多并不具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基本上是为考试而学,考试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而老师和家长等社会群体则皆以分数评定学生的好坏,导致了一种现象:学生在校拼命地学,课外拼命的上补习班,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小受到忽略,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造成了性格的缺失,这是考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而为了迎合这种模式,教师上课时也皆是“填鸭式教育”,学生并不能很好的产生学习的乐趣,而更多的是“分数的乐趣”,须知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热爱学习,对学习抱积极主动的态度才是更长远的发展。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也提到,“不宜通过提问的方式,要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难题的途径”。
当孩子以一种近乎乞求的眼神看着你时,收获的却只是“不行”、“还有很多作业”这样的回答,何不叫人寒心呢!孩子们需要的是丰富的童年生活,此外才是读书学习,疲于奔命地在课外参加不感兴趣的培训、读书、写作等活动,只会造成延缓儿童发展、使其实际生活贫乏化的结果,难道每一个成年人一出生就能认真学习、坐在教室里侃侃而谈吗?童年的生活经验是助孩子成长的翅膀,这种经验是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孩子,就比如说,现在我身边的很多人常常会回忆起童年,这种记忆、这种经验给了他们无限的动力,可以说是一剂“永不失效”的减压剂。孩子们需要童年,教师也应该将童年的经验带入到孩子的童年中去。这可以说是带给我最大感悟的一点。
所以,应该倡导的模式是“在玩中学习”,要让学习变成孩子的一种兴趣;要采用引导、合作的方法代替传统的“传授和接受”的教学方法,使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二)、区别对待和一视同仁。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每个学生都应得到教师的“区别对待”——依据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得到教师特别的关心和教育;而在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孩子,不对其持有偏见,不歧视“差生”,不遗弃“差生”,给他们更多的爱和关怀,“教育的强大力量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区别对待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力量和形成他的个性特点,能在多大程度上以普遍的友爱和与人为善的精神感染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文中谦逊的“好学生”埃卡还是“差生”“你”都拥有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当他们对教师的行为有所不满时,总会通过一些细小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不满,而作为教师则要善于发现这些细节并及时采取措施,细心地做一位守卫者。
(三)、儿童应该具备怎样的独立性?当一位孩子想向旁边的同学寻求帮助时,获取的却是同学死死捂住的作业本以及老师的责骂,那么这时他应该怎么做呢?他会感受到深深的无助感吗?每位同学只能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得打扰旁边同学的学习,这是教师所推崇的独立,但是须知,孩子们并不是“孤独的冒险家”,“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孤立的教学环境的条件下,学生完成学习和认识任务时不可能有真正的独立性,他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可能会陷入冥思苦想的死胡同”,因此所谓独立性应该视情况而定,只有在真正了解该知识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拥有独立性——积极的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在没有获取真正独立性的情况下,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每班都布有一名情报员,情报员通常都为“不需操心的好学生”,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其他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孤立、这位“情报员”也会受到同学的孤立,尽管教师的本意是好的,他想帮助那些“独立性不够的学生”,让他们因“情报员”的反应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可以说这也类似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提到的“尊重和耻辱”,利用“名誉”去管教孩子,然而使用“情报员”一般都是“报忧不报喜”,一部分孩子的“名誉”总是受损,而另一部分的孩子一直默默无闻,如此以往,对于孩子的精神、个性的养成都是具有一定影响的。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取消了分数,但这并不等于对于孩子的学习不作评价,分数并不是“法官”,真正起作用的应该是教师、同学、父母的评价,就像上面所说“尊重和耻辱”,都是相对于洛克的观点,阿莫纳什维利可以说提出了更细致、更系统化的方式——实质性评价,这一点也是全书的亮点。像上述观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学生“一视同仁”与“区别对待”、校内外活动要新颖多样、学生思维要活跃等皆是实质化评价中的标准以及教学结构部分。实质化评价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要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另一种独立性,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教师的评价活动,在集体的学习和认识活动中的实质性评价,在学生独立的学习和认识活动中的实质性评价。
在最初阶段,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激励性的校正,基本为赞许性的评价,如“你取得了成功,我为你高兴”、“我很喜欢你的作业”。而此后教师则可以步步加深,将学生的成果与自己心中的理想结果进行比较,以此作出评价。然而,不管是处于何种阶段,教师的评语都必须出于善意的态度。
在集体评价中,阿莫纳什维利推崇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这样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相互提出意见,而不会任由教师为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
而最后则是学生自我评价的阶段了,在进行具有独立性的学习活动时,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思考,有了求知的欲望,而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评价,指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这种评价方式更为具体,可以取代分数的消极影响,然而相对于它实施的可能性,却是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首先,相对于家乡的情况,还是处于封闭式的传统教育——分数制教育,一个班人数众多,教师也分身乏术,因此,我认为,这时能够做的就是第一,教师要消除传统观念,尽量将这种评价方式融入到课堂中,就比如,老师上课可以叫“好学生”,也可以叫“差生”回答问题,并且要依据他们的情况做出评价,而不是“公式化”的“好的”、“谢谢”,并且要调动同学对他们进行鼓励、进行评价。第二,教师要给学生这样一种意识,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全面的发展自己才是最为基础的,因此我认为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更改”“差生”的成绩单,给予他们以信心,并在评语处认真的基于每位学生进行评价。第三,“保卫儿童是教师的使命”,教师应该与家长进行协商,不让他们因分数而做出伤害儿童的事。
《科尔恰克教育著作选集》中有这样的段话:“教育者应该是这样的人:不束缚儿童,而是解放儿童;不压制儿童,而是尊重儿童;不草率对待自己的工作,而是精心培养儿童;不强迫儿童服从自己的意志,而是给予循循善诱的教导;不苛求儿童,而是听取儿童的意见。”可以说这是所有有思想的教育者的最强,也是《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这本春风所带给我的最大感受。
646班16号李舒涵
第四篇:读《孩子们你们好》有感简稿
“爱”和“理解”
——读《孩子们,你们好!》有感
卅二都小学 王燕红
《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以一个教学班为实例,生动、形象、具体的展现了他和他的学生在小学四年里的教学和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所有方面。阿莫纳什维利在书中用一行行的字句“弹奏”出了永不变更的教育主旋律——对学生的爱。《孩子们,你们好!》是一本充满爱的书,也是一本充满乐趣的书,还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孩子们,你们好!”这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了,而阿莫纳什维利则在开学前一直反复的练习着这句话,之所以反复的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和面部表情。因为他一直遵循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力图显示出自己对儿童的真正的爱,我就必须以最完美的形式去显示它。”
阿莫纳什维利在《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中告诉我们,爱,使教育变得容易起来。阿莫纳什维利让他所教的孩子们愿意信任教师、愿意跟随教师的脚步,并感受着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一切皆缘于阿莫纳什维利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心中的“爱”和“理解”。那么,教师对学生的爱究竟该如何体现呢?阿莫纳什维利在书中告诉我们:“要全心全意地爱儿童。为了这样地爱儿童,教师就需要学习应该如何表示这样的爱。教师应该把每一个学日、每一堂课都看作是献给儿童的礼物。教师与儿童的每一次交往都应该使双方感到喜悦和快乐。” 是的,儿童不同于成人的个性、情感和需求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前,就必须先去理解儿童。教师也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在洞察了儿童的内心,理解了儿童的行为举止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儿童的信任,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儿童自愿地接受教育,快乐地学习。解读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家,不管他们有着怎样的教学风格,又提出了怎样的教育理论,但在处理和学生的关系上他们无一不是“爱的行家”!在《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中,这个结论又一次得到了证实。
阿莫纳什维利在《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中还告诉我们,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儿童安静学习的权利。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在做书面作业的时候,不做不必要的动作,不发出响声,不向同学提问题,既不妨碍别人,也不妨碍自己。如果某个孩子需要问点儿什么,就让他走到我身边来,与我悄悄地谈一下,或者让他举个手,由我走到他身边去。”我很欣赏阿莫纳什维利的“权利”之说。静静的思考,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习惯,如果缺乏了静静地独立思考的机会,那么一切学习也将会如空中楼阁一样虚无。“定能生慧,静纳百川。”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些古语告诉我们: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识、拥有智慧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爱吵爱闹,就意味着这个人的心门是闭塞的。他的眼里只看见自己,他的耳朵只听见自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从生活、从书本有所吸纳和汲取呢?一个吵吵嚷嚷的环境,怎能提供给孩子们良好的学习氛围,又怎能培养孩子们细致思考的良好习惯?因此营造出静静学习的环境,不仅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务必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这样的环境,让他们在平心静气的氛围里养成良好习惯,取得无穷收获。感谢阿莫纳什维利,他正教我学会尊重孩子静心思考的权利,也教我学会欣赏当一个孩子在埋头思考,陷入沉思,做好某件事的时候,看上去是多么的美!
《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并没有华丽的词藻,艰深的理论,而是以平实的语言像大家讲述着一个个教学故事,而在这些语言中,都充满了一位教育家、一名小学教师对他的学生们,对所有孩子们的满腔的爱。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创造出了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当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的感觉是阿莫纳什维利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学教师,但当自己越往深处读时,我不由的感叹到:大师不亏为大师!他似乎一直处于思考的状态,哪怕只是一件小事。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希望自己如果是阿莫纳什维利的学生该有多好,像他的孩子一样,每天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享受童年,享受友谊,享受关怀„„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对孩子有爱心的,但教学经验上稍差的老师和一个有着相当丰富教学经验的,但对孩子缺乏爱心的老师,谁更会成为一位好教师?”以前对这个问题没有很深的感觉,直到自己做了老师,才真正的明白,爱与理解是紧密相连的,作为一个老师,只有心中充满对孩子的爱,你才会有理解学生的动机,才会真心的投入到教学实践中,不断的钻研;才会爱你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从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童年应该是金色的,儿童的求学之路应该是快乐的。阿莫纳什维利告诉我们,在儿童的求学之路上,教师应该伸出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爱”和“理解”去帮助儿童,为他们今天的生活与明天的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最后我想借用阿莫纳什维利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读书体会交流——“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
第五篇:《孩子们,你们好》
《孩子们,你们好》读书笔记
当我再次捧起《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时,感觉是那么亲切与兴奋。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阿莫纳什维利,倾听着大师的教诲,他于无声处给我上了精彩的一课:他没有任何理论的教条和喋喋不休的枯燥论述,却时时处处充满了教学的机智和教育的智慧;他以无私的爱、智慧的爱、生趣盎然又充满原则的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阿莫纳什维利用他的言行,以他无与伦比的教学方法,拓开了一片教育新天地,谱写了教育新篇章。
看这本书时,我好像是他的那一班被他称为“零年级”的6岁孩子们一样,在他自由的校园里,在他欢乐的课堂里,在他火热的暑假里,享受着计算,享受着阅读,享受着学习,享受着友谊,享受着童年。我也同样渴望着能成为他那样的老师,用充满激情的爱,充满智慧的爱去启迪我的学生,也让他们如书中的孩子们一样,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热爱探索,让他们的学习生活每天都充满快乐。我细细品味着他创造的课堂的神气韵味,体悟着他顽皮的、充满灵性的教育教学旨趣,并不断地被他深深感动着。
“孩子们,你们好!”这是多么普通的一句问候,但是,阿莫纳什维利却在走向学校的路上反复练习说这句话,而至引起行人诧异的目光。这简单的问候语,有练习的必要吗?
他说:“问题不在于这句话本身,而在于我将用怎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有怎样的表情。不用说,我的语气应该是和蔼可亲的、慈祥的、令人感到愉快的,我的面部表情也应该是这样的。似乎这都是一清二楚的事,可是实际上能否真正做到这样,我仍然没有把握。”
我读懂了,“孩子们,你们好!”不只是一句暖暖的问候。每一节课,都以这句充满温暖的问候:“孩子们,你们好”开始,然后进入到一节节让人感动的课堂。因为问题不在于这句话本身,而在于老师将用怎样的语气说这句话,在说这句话是时候是怎样的表情。“孩子们,你们好”不同的表达方式把孩子们的情绪带到不到的体验中来,这是教育的智慧。
愉快的教学是从这句极平常的问候语开始,作者对教育的细腻让我动容。回想我们的课堂。每次上课前都有学生问:“老师,好!”但每一次学生问好后却并不是每次都有“同学们,好”的答语。老师心情好时“同学们好”;心情不好时“坐下”,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换回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不尊重。学生看着老师的脸色上课,难免会有些战战兢兢,哪有心思尽情思考,尽量发挥自己的呢?那么,我以后的课堂也要面带微笑,表情诚挚地说地说:“孩子们,你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