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好父母 好孩子》有感
读《好父母 好孩子》有感
八卦洲中心小学 殷丽
提起卢勤的名字,可能知晓的人并不多,但提起我们年少时候经常从广播、报纸中屡屡“曝光”的“知心姐姐”,我想现代家庭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有一双爱的眼睛,五分钟之内就能发现一个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的长处。她始终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身上有许多很棒的地方,只是有的不被别人发现。如果能被发现,他们的表现比谁都不差。
《好父母好孩子》是“知心姐姐”为小朋友们、家长们和老师们献上的一份精美的礼物。作者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责任感、爱心、意志力等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这本书荟萃了卢勤老师近三十年家庭教育的精华,她用多年来积累的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孩子的实例,阐述了教育孩子的艺术,讲述了什么对于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认真阅读了这本书,犹如听了知心姐姐一场精彩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犹如一面镜子,使我认识了自己。
作为一名母亲,我和普天下的母亲一样,有一颗爱子之心,在此以前我觉得自己还是一名不错的妈妈,疼女儿,爱女儿,管吃管喝管学习。虽然算不上优秀的母亲,起码也是一名合格的妈妈。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身上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例如书中谈到妈妈是一本书,书的每一页记录了母亲的亲切,温暖,深沉,坚强,无私与伟大,也记录了妈妈的过失与不足,以及带给孩子的烦恼和不幸。反思自己真有点惭愧。
“知心姐姐”在第一章《认识我们自己》中,告诫我们不要当“鸡妈妈”,因为“鸡妈妈”的溺爱使母爱变成了“母害”。溺爱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
1.代替型
每天,孩子的书包,妈妈代替收拾;孩子的铅笔,妈妈代替削尖;孩子的钢笔,妈妈代替灌水;老师告诉孩子的事,妈妈全替孩子想着。有一天,一位二年级班主任批评几个没带齐用具的学生,几个孩子都埋怨起来。这个说:“都怪妈妈没给我装上!”那个叫:“都怪爸爸没给我收拾好!”好像一切过错都是妈妈爸爸的,他们什么责任也没有。
代替,究竟带来了什么呢?带来了孩子的懒惰与无能,也带来了父母的悲哀和失望。
2.满足型
孩子需要什么,妈妈就给什么。有的家长,没工夫去教育孩子,于是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花钱的欲望。
一个个体户的女儿说:“我家的枕头里、柜子里都是钱,但我们姐弟最不幸了。妈妈爸爸为了挣钱光做买卖,把我和弟弟关在家里,顿顿饭都要自己去买。有一天,我打开衣柜,发现里边的脏衣服堆成一团,都发霉了,等我把那些脏衣服洗干净,发现衣服已经破成洞了。”
3.看管型
这是典型的“老母鸡”式的教育。
中国有个传统的称谓,称带小孩的保姆叫“看孩子的”。这个“看”字,一下子勾画出今天许多年轻妈妈的形象和作用。
孩子是需要照看和管教的,但不是要我们寸步不离地“看着”,事无巨细,什么都管。许多年轻的妈妈,自己劳累一天,还要看着孩子写作业,看着孩子洗脸洗脚,看着孩子穿衣吃饭——看孩子这不顺眼,那不顺眼,于是整天唠叨个没完。看得孩子很烦很烦,看得自己很累很累。
其结果呢?孩子觉得妈妈不信任自己,十分反感;母亲觉得孩子太不听话,十分生气,两代人的隔阂越来夜深。
参加北京市中小学北极村冬令营的一名小营员,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东北雪原长了一身痱子。原来,这名小营员临出发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多穿衣服,但没有说热了时要脱衣服。这名小营员根本不会照顾自己,在暖烘烘的屋里也穿着出门时才穿的羽绒衣裤,难怪他焐出一身痱子。
所以,溺爱带给孩子的只有懦弱和无能!面对竞争激烈的未来世界,等待孩子的只能是失败!那样,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岂不是事与愿违,害了孩子,也害了我们的国家!
想想自己平时在生活中也曾因为女儿磨蹭代替她做了很多事。也曾为工作繁忙或心情不悦对女儿大发脾气,有时也因她一点不听话,甚至还打过她的小屁股。
我今后一定的注意走出教育误区,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为女儿做好榜样,用自己的心灵和行为写好母亲这本书。
二、犹如一位导师,指点了育儿的迷津。
知心姐姐犹如一位知识渊博的导师,讲授了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她指引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目前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原来他们也需要渴望赏识。爱的力量是教育中的重要力量。有位科学家说:“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终将会发现自己还有一种更大的能力,那就是爱的力量,当这天来临时,人类的文明将迈向一个新纪元。”
父母的爱是博大的爱,会让孩子刻骨铭心,永生不忘。
但是,在爱的记忆中,有的爱让孩子幸福,促孩子成长;有的爱让孩子痛苦,令孩子反感。
有的父母,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好,总唠叨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其结果是孩子真的不行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接受爱的大口袋,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谁让你生了我,于是变得无情无义,自私冷漠。
还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还认为“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成才”。
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爱?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爱孩子?
学会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赏识的神情告诉孩子:“太好了!你让我骄傲!”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我爱你,孩子!”
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父母常常对孩子说:“孩子,你真棒!”孩子会自豪地回答:“妈妈爸爸,我能行!”
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让孩子在朝思暮想中获得爱,使他们明白:幸福不会从天降,你要寻找快乐吗?自己去努力!
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细节最能使人心动,要让孩子从生活的细节中学会发现爱,感受爱。
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使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让他们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体验到:索取可以使人满足,但付出才是真正的快乐。
父母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将孩子当朋友,帮助他们开发六大财富:
1.财富之一:会思考的头脑。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著名论断。爱因斯坦在回顾自己的童年时,多次谈起他所体验的神奇感。他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神奇’的不断摆脱。”他认为,学生最可贵的动力是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中的乐趣以及对学习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而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这些能够启发创造性的心理能力。他的结论是:“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2.财富之二:会观察的眼睛。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许多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休息日也不让他们出去玩。结果这些孩子眼里就缺少画面,写起作文来不是干巴巴的,就是抄点儿形容词装点一下,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我们的孩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千万珍惜!让他们睁大眼睛去观察,去发现。注意:是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我们的眼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耳朵的功能是倾听。
3.财富之三:会倾听的耳朵。不听,耳朵的功能就会退化。
4.财富之四:会说话的嘴巴。说话是一门学问。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学会说话。会说话是与别人沟通的一种重要能力。
A首先敢说话才能会说话。知心姐姐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找到克服恐惧的三个方法。
(1)深呼吸法。上台前先做30秒的深呼吸,这样可以提神,也可以起到为自己“打气”的作用。
(2)自我暗示法。往台上走,心中反复告诉自己:“我很棒,讲话算什么,我能行!”
(3)主动交流法。主动与台下听众交流,语气恢复到正常说话的状态,不拿腔拿调,不时用提问法请听众参与。这样,心情就会放松,也会引起台下共鸣。
B其次练说话就能说好话。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说话的能力,通过勤学苦练是可以提高的。有一个孩子,小时候说话结巴,老师、同学都笑他,可他却立志要成为最有魅力的演说家。他喜欢看书,也喜欢到法庭听别人辩论。平时,他看到树林就对树林说话,看到小狗便对小狗说话,随时随地在学习演讲,后来,他的理想真的实现了。
C最后要注意准备好才能讲得好。
手,是伟大的。世界上有许多奇思妙想,都是通过手变成现成的。劳动的手创造了世界,也早就了人类自己。
5.财富之五:会操作的双手。
(1)手,要从小锻炼它,它才会劳动。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许多孩子应该做也能做的事父母都给包办代替了,孩子很少参加劳动,结果,孩子手的功能退化了。
一次,知心姐姐带孩子们去一个自然保护区参加夏令营活动。第一天早餐,一个女孩拿着一个煮鸡蛋发愣。于是知心姐姐问她:“你怎么不吃啊?不喜欢骂?”
她告诉知心姐姐说,这个鸡蛋跟家里吃的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呢?”知心姐姐感到奇怪。
“我家的鸡蛋是白白的,软软的,这个鸡蛋太硬,是红的。”女孩为难地说、知心姐姐忍不住笑了,一了解才知道,这个女孩从小就没有见过熟鸡蛋的剥皮过程,每次吃鸡蛋都是妈妈或者姥姥剥好了端上来。一位长期为学生搞军训的军官他曾经问过一个小学生鸡蛋从哪里来的?小学色还能够想都没有想就回答:“妈妈从冰箱里拿出来的!”
孩子们手的功能就这样在父母的溺爱中退化了。
要让孩子学会动手,父母就要放开手。
(2)手,要经常使用它,它才能变得灵巧。人们常说: “心灵手巧”,脑越用越灵,手越用越巧。
(3)手,要珍惜它,它才能创造奇迹。
重庆市有一个严重残疾的女清洁工高中兰,两岁时家里发生的火灾使她失去了健全的双手,左手只有四个变形的手指,右手臂高位截肢。然而,她用残手臂创造了奇迹——每天劳动,最终搬走了一座5000吨的垃圾山。
6.财富之六:会走路的双脚。
脚,是神奇的。
脚,有着“光荣历史”。当年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红军战士凭着一双脚板。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
现在,交通发达了,出门可以乘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也可以骑自行车,走路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如果我们不用它,那人不是白白长了两只脚。
我们既然有两只脚,就要锻炼它,不停地给它刺激,让脚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我们不但要注意智力开发,更得重视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承受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相信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会是时代的骄子,这一方法正是科学前卫的育儿宝典。我决心再细细研读,好好消化,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去。
三、犹如一缕阳光,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读了此书,联系自身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这本书让我想到了自己平时的教学。
学生们常说:“老师象妈妈一样,反思自己的形象,觉得也存在很多不足。自己教育理论真的需要更新,我也得走进孩子和他们多交流,做朋友,培养他们的责任心、竞争能力,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相信这种教育方法一定会培养出出色的学生。
总之,读了《好父母,好孩子》这本书之后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教育理论知识也丰富了不少,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以后的教育和教学中争取做一位好妈妈,好老师。
当然,通过这次学习我也认识到了自身的缺陷,教学理论知识的贫乏,决心以后多读有关教育理论的名篇佳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做一名称职的妈妈合格的教师。
第二篇:读《好父母,好孩子》有感1
读《好父母,好孩子》有感
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品质教育,而一个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品质——爱心、责任感、自信这三方面最为重要。如何让我们自己的孩子获得这人生中的三大法宝呢?《好父母,好孩子》这本书没有过多地教给父母教育孩子现成的方法,而是着眼于我们当家长自身素质和涵养的提高,一句话:有好的父母,才有好的家长。这其中的“好”不仅仅是指父母有好的育子方法,而是指父母如何提升自己气质和素养显得更为重要。毕竟“身教”始终大于“言传”。
“知心姐姐”在书中说到“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父母的形象。”因此,父母先充好电,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家教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但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当家长的往往存在很多的心理误区,比如:常常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强给孩子。我们自己以前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替我们做到,最为明显的就是让孩子上“兴趣班”,导致兴趣班变成了负担班。他们没有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而我们却口声声地说是为了孩子好,孰不知,失去童年的孩子,是不是也是一种缺憾呢?我们不能用自己过多的欲望,去扼杀孩子的童年,如果这样做,有可能会让我们对孩子有“爱”,变成对孩子的“害”。
我们做父母的就应该有颗平常心,趁早把自己歇斯底里的“补偿心”丢掉,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平常人”,平常人就是心地平和、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而当我们的孩子真的是位“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之后,我们的孩子才在不知不觉当中成为了“人上人”。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能有这种“人上人”的心理,这是我们的虚荣心在作怪,尽早消除掉,否则的话,很难保证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既科学又冷静。
当代的家长,有些除了存在心理误区之外,还有的存在形象误区。很多孩子都以为家长总是享乐,尤其是妈妈这个角色。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形象误区呢?家长忙完了一天,经常采用的放松方式是将饭桌变成麻将桌,把家庭变成赌场,对孩子的反应全然不顾,或者根本就没有在意过他的感受,而当我们做家长的,坐在麻将前催促孩子抓紧时间学习做功课的瞬间,我们想没想过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孩子需要榜样甚于批评。”他们还小,尤其是小孩,还不懂得把事情一分为二地看,还不是特别能够理解父母这种放松心情的方式,他在幼小的心里可能一直回荡地是:“为什么你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玩和看电视,而他却不能够?”
现在的家长还存在行为误区。有些家长怀疑一切,不满社会,说到底“家长行为”就是“社会行为”,由于现在物欲横流,受不正之风的影响,有些家长愤世嫉俗,把社会和周遭的人看得一团漆黑,在茶余饭后大谈公司的“八卦新闻”、“走后门”、“宫心计”之类的偏激思想,以为孩子现在小,什么都不懂,就口无择言,而实际上这些思想一旦进入孩子的心灵之后,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孩子的“权力欲”和“金钱欲”,而实际上最终做家长得会自食其果,导致家长本身的权威削弱。当时间累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无法控制孩子,而是孩子控制我们了。
与孩子交流,我们的行为就要像对待我们的朋友一样去对待我们的孩子。孩子的话,我们要“倾听”,而不是边“听”边“忙”;在生活中,碰到问题需要我们像解决朋友之间的矛盾一样耐心,一起商量,相互尊重,不要一下子就急眼,就强压;如果我们错了,真诚的像对待朋友一样,说声“对不起”;孩子错了,像对待朋友一样,私下里批评,在公共场合给孩子留点面子,而不要急于维护自己的“面子”;现在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懂,我们要放下架子,对他们的事情感兴趣,能者为师,融入他擅长的世界,与他做朋友,他才更乐意听你讲话,你所讲的话,他才不会左耳进,右耳出,所以拜孩子为师,好处很多,能使孩子变得自信的同时,还能增长亲子间的情感,方便我们引导教育。
除此之外,我们做家长的还存在语言误区。主要表现在“否定词”、“限制词”、“挑剔词”太多,常见的语句有:“太笨”“太差劲”等等,我们以为只有把孩子的缺点说出来,就能够使得孩子获得进步和改变,但我们却忽略了父母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的语言多了,一定结出“爱”的果子,恶的语言多了,会结出“恶”的果子。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正信息;否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负信息。所以,我们将心比心,我们需要成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就要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虽小,但绝不是一张白纸。再落后的孩子,尤其是经常遭到数落的孩子,都异常渴望得到肯定,得到赞扬,肯定和赞扬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它们可以让孩子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茁壮生长。
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伟大的父母都是用自己的人格来教育孩子的。教育家们还说过:“一个恶母,一个偏私的母亲,对于儿童是最可悲的领导者。”“天下的慈母们最好记住:往往在她们认为无关重要的行为上,她们便播下了不幸的种子。”是的,一对不合格的父母,对于孩子而言还被他们教育着、引导者,对孩子来讲,是不幸的,而这种不幸是对孩子心灵和思想的摧残、扭曲。每个孩子的命运,永远是我们家长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民族未来的命运也同样掌握在今天年轻父母的手中。
第三篇:好父母好孩子读后感
这些天读了卢勤的《好父母好孩子》这本书,虽未读完感触却颇深,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心里不禁深深的自责起来,觉得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好,很对不起孩子。我将感触最深的一些内容汇总如下,以便日后警示自己。
第一、尊重孩子的妈妈才能培养出懂得自尊的孩子。
我想大家都懂得尊重他人,但如何尊重自己的孩子呢?有的妈妈希望孩子进入大人卧室时,要先敲敲门,那么,你进孩子的房间时,有没有敲门?有的妈妈总责怪孩子乱翻自己东西,你想过没有,你自己是否也常常翻动孩子的东西?有的妈妈总责怪孩子不愿意听大人讲话,可你是否自省过,你认真倾听过孩子说话吗?
儿童期的孩子有秘密,说明这孩子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智商高,主意多。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孩子头”,他常常会编造出一些“小秘密”,以吸引同龄的伙伴。少年期的孩子有秘密,说明他正从幼稚走向成熟,善思考,有独立见解,自尊心也在增强。进入青春期,孩子对成人的封闭性,对伙伴的开放性更显得突出。这些“小大人”似地孩子尤其需要得到尊重。
如果孩子从小就受到尊重,他便能懂得自尊,也会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那些对人彬彬有礼的孩子,肯定是在家里很受到尊重的孩子;那些蛮不讲理、行为粗野的孩子,在家里,一定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甚至常常受到伤害。
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那么,你首先要做这样的人。要让孩子尊重你,你便应当先尊重孩子。
第二、孩子需要大人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不是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的孩子。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必要总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这就是母亲对自己孩子的赏识。盲目的比较,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使你的孩子失去了自信。孩子会错误的认为,他的“灾难”是他的伙伴带来的,他不但不会产生像伙伴学习的愿望,反而结下冤仇,在他今后的生活中,将拒绝向别人学习。
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每个幼小生命仿佛都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谁也不是为了挨骂而活着。
第三、孩子渴求保护,家庭是孩子的港湾,爸爸妈妈永远不能对孩子说:“滚出去!”
第四、母亲在孩子心中种下自私的种子,尝到的将是无情的果子。
第五、培养责任感
1、给谁过生日
认认真真的给老人过生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日是“母难日”。你牢牢地记住自己母亲的生日,你的孩子就会牢牢地记住你的生日。你希望自己有个幸福的晚年,你就应善待你的母亲,你的婆母,你的长辈。
2、妈妈要常对儿子说:“一切全靠你了!”
对于男孩子,我们要尽可能地使用他们,要敢于把重担子交给他们,不要太庇护、娇惯他们。当妈妈的不妨表现的弱一些,给孩子提供显示本事的机会。同时,也应该强调一下父亲对男孩子的影响。少年时期,男孩子主要受母亲的影响,而进入青春期后,儿子更易模仿父亲。父亲将是第一个引导儿子认识男人社会和走向男人社会的人。父亲的形象将牢牢地站在儿子的心里,成为儿子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培养男孩子的责任感,父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种下责任的种子,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对国家负责。
有些家庭里,每天早晨叫孩子起床、上学要经过一场“混战”。早上,孩子不肯起床怎么办?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上学是他自己的事,爸爸妈妈没有义务替他包办一切。孩子刚刚入学,你可以送他一件礼物:一个可爱的、会叫的小闹钟,并告诉他:“以后你要跟小闹钟交朋友。每天早晨它一叫你,你就一定要起床,再困也得起来。妈妈爸爸不再叫你,上学迟到的话,由你自己负责。”这样坚持三五天,孩子的生物钟调整过来了,到时小闹钟一响,他会自己起床的。
我们替孩子做的愈多,照顾的愈周到,孩子们就愈是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今天这些依赖性很强的儿童,注定会成为明日无能的父母!
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播种下责任的种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自己决定。培养责任感的另一个办法:在家里要给予孩子参加劳动的机会和岗位。让孩子在家里有固定的工作,并且负责到底,有利于帮助他们了解生活、了解父母。
对孩子所做的工作,家长要给予认同,以赞赏作为给孩子的奖励。如果用金钱来奖赏孩子的劳动,最终会培养其浓厚的功利心。
第六、手拉手——当代孩子的伟大实践。从小窗口找到大世界,从对比中找到自己的责任,从互助中找到助人的快乐。
第七、快乐人生三句话:太好了!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第四篇:好父母好孩子读后感
《好父母好孩子》读后感
《好父母好孩子》一书是“知心姐姐”卢勤积30年的家教精
华而写成的,作者用多年来积累的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孩子的实
例,阐述了教育孩子的艺术、“成长科学”的规律,讲述了什么对于
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刚开始拿到这本书时我有点不以为然,认为:说家教的书,我看
多了,何况我自己也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孩子该怎样教育我心里有
数„„。但因为要写读后感,不能看也不看就乱写吧?于是我是抱着
要完成任务的心理躺在床上翻阅起来,当我看到第一章《认识我们自
己》时,我的心被击中了,作者认为“只有深刻地认识自己才能清楚的了解孩子”,她不象其他的一些家教书籍,开篇就是从分析孩子入
手,而是从施教者的自己我认识开始,看完这篇,不禁引起了我的共
鸣,曾几何我也是作者叙述第二种母亲“只顾自己的事业,不顾孩子
和家庭,以致取得了自身事业的成功,却换来了家庭的不幸”,从这
方面来看,我曾是个不合格的母亲,如果当初能有人给我敲敲警钟,我就不会一辈子觉得愧对女儿了„„
后来的几天,我认真拜读,文章中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深深
地打动了我,处处可以看到作者那双“爱的眼晴”,其中的赏识教育
思想更是本书的精华,可以说它贯穿于作者整个教育思想之中。这双
“爱的眼晴”也时刻提醒着我,让赏识常驻心田。
我作为一名愧疚的母亲,对女儿只能是尽可能的弥补了,但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把这“爱的眼晴”注视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常常刷新赏识教育的思想,赏识每一个孩子,关注每一个个体,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用亲情去呵护。在浇灌、培育与呵护中观察、发现并准确把握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闪光点得以升华。让每个孩子都获得不同程度的体验与成功。使他们感到“我是最棒的!” “我能行!”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因为只有成功才能让孩子建立自信,只有成功才能让孩子有主动参与一切活动的愿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让我们一同把自信、创造与成功,带给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自我。让“爱的眼晴”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沟通与关爱解开每个孩子的心锁。
第五篇:读《好孩子》有感
读《好孩子》有感1
黄蓓佳,我国著名作家,我特别喜欢读她的作品,特别是《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这本书写了一位金玲同学快乐的学习生活。这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解除六年级学习的压力,还可以让我们有更好的心态。
现在,我就来向大家来介绍介绍吧。小金铃最大的特点是跟谁都能够“自来熟”,男女老幼、尊卑贵贱,她一概都能搭得上话、聊得上共同的话题,时不时还能让对方笑得前俯后仰。从她的学校到家,一路上要经过四个小杂货店、三个小吃摊、一个美发厅、一个修自行车摊,还有一个新开张的礼品店。这些店里的老板和伙计,都是金铃的‘忘年交’金铃聪明、善良,正直,幽默,好学、热情、乐于助人,她什么都好,除了数学。在她身上,我好像又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也是数学不好。她胖胖的,每个人看到她的脸上都会忍不住揪一把,从小到大,她的脸被许多人掐过,用她的话说就是:都快被揪出老茧来。金铃和她的家庭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整天过得快快乐乐,一副天塌下来有地接着的样子。
虽然金铃是一个虚构的人,但她又像我们现实当中的人一样,她是个平凡的人,但有时却做了不平凡的事,例如:有一次,胡梅和刘娅如在沙发上瞎闹,把张灵灵家的沙发垫弄坏了。老师问于胖儿,于胖儿举报了金铃和尚海。起先金铃还觉得莫名其妙,来到办公室后被老师责骂了一顿,老师要他们写一千字的检查,再赔十块钱给张灵灵。金铃当时绝对是个局外人,当时,她正在画画,每次都画得很投入,容不得一丝的败笔与失误。事后,她问于胖儿,这事有没有她,于胖儿说没有。金铃又问于胖儿有没有尚海,于胖儿也说没有,于胖儿说他不敢说刘娅如和胡梅,因为她们是好学生,胡梅又是他同桌,每次考试都要抄他的,金铃想:好学生、坏学生……难道她在同学们心中是坏学生吗?好学生犯了错误就该缩起头让坏学生背黑锅?三好学生再多,奖状再多,可人格上只有零分!她金铃看不起他们,于是金铃把这件事跟老师说清楚,当然一千字的检查免了,金铃一分钟也不耽搁,立即向张灵灵讨回十块钱。
金铃这种冷静、娴熟的解决事情真让我佩服。我很喜欢这本书,但更喜欢故事中的金铃。
读《好孩子》有感2
老师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叫《我要做好孩子》。每个小朋友都想做一好孩子,为什么叫《我要做好孩子》呢?老师说:“看看吧,说不定不你的学习有所启发呢。”
当我看完这本书后,让我有很多感触。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金铃,她是一个学习中等,但机智善良、正直的女孩。她为了做一个家长、老师满意的“好孩子”,做出了努力,同时也保留心中的那一份天真、纯洁,也和家长,老师做出了许多“抗争”。最后,她还是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升学考试的考场……
另外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和第十一章:这两章讲的都是金铃受到挫折后,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把挫折当成进步的动力。她的这种精神也鼓励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要因为一次考差了,就放弃了。而是要向我们的主人公那要坚强、自信不要被挫折打倒,做一个不抛弃不放弃好孩子。
同时另我感动的就是金铃是一个很重感情女孩,她喜欢的王老师要搬去美国了,为此她哭了好几晚,还常常梦到王老师。新来的刑老师说话声音很快,让她很不适应,成绩也掉的'很快。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金铃遇到了一位姓孙老奶奶。通过和老奶奶的交谈金玲知道老奶奶不仅是一名特级教师,而且还是现在金铃老师的老师。交谈后孙奶奶知道金玲的情况愿意帮金铃补课。可是却被金铃的妈妈找了个理由拒绝了。可是金玲最后还是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和和其他同学一起走进了升学考试的考场……
总之,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各种挫折,但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挫折打倒,而是要越挫越勇,不断地超越自我。
读《好孩子》有感3
没有谁天生就是一个天才,只有通过努力,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孩子,读完黄倍佳所写的《我要做好孩子》我被主人公不愿服输,想当好孩子的思想所激励。
这本书讲了主人公金铃本是一个学习成绩中等,算术总出错的胖女孩,因此,她做了许多努力:与父母一起减肥、请家教、当一回理财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种种努力,她终于自信满满地进入了升学考场。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天才是通过努力换来的!如果一个人不付出努力,那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只有用精力来获取知识,有努力的目标才有可能成才。
现在我已经是毕业班的学生了,这是关键的一学期,我一定要抓紧时间了,作业尽量要保证既有正确率又有速度,这样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预习、复习,以及课外的知识补充与提高。知识就像我们的食物,只有不断的吸收,才会不断的强壮、长高,学习上也一样,它会丰富我们的阅历和知识面。
同学们,相信这句话:“天才是通过努力换来的!”让我们学习主人公金铃的思想,成为一个好孩子,激励自己向前,向成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