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赵娜《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手捧着《和儿子一起成长》,无奈的笑了,还没有孩子,何来一起成长。可仔细一想,我却是孩子最多的娘,我有106个甚至更多的孩子。面对这么多孩子,不储备点知识和技能,还真不行。于是仔细、认真的开始了成长之旅。
一、榜样的力量
“父母的身后,时刻有一双小眼睛在盯着我们。父母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会影响到孩子。”其实老师的身后时刻有一群孩子在盯着我们。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也都会影响到孩子,你怎样工作,怎样休息,怎样和同事谈话,怎样与不和睦的人谈话,你健康的时候是怎样的,生病的时候是怎样的,悲伤的时候是怎样的,欢乐的时候是怎样的,很多时候都会被孩子注意到,而且进行模仿。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孩子模仿的典型。”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的,如果教师说话不注意,孩子也会学,所以教师是孩子的榜样,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我们教师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常常说,培养孩子的习惯比教给他们知识更加重要,对于我们自身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还小,他们还不能正确地分辨是非。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说的做的都是对的。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一个为人和善、坦诚相待、团结互爱、助人为乐的老师,她会得到更多孩子们的喜爱。
二、快乐的教育——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水,那一段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教学其实也一样,谁都不愿意被说教,被硬性教育,但谁都会在“润物细无声”的引导中,不知不觉被改变。
刚刚接触语文教学时,好多同学尤其是男同学,都反映语文太枯燥,除了记忆基础知识,就是背诵文言古诗。其实这是我的语文课堂太不出色,导致他们不了解语文,对语文有偏见,于是我开始反思,非得把语文课上成语言课吗?语文本应是最联系实际、最贴近生活,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课,当然也是最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课。渐渐地我开始反思,开始改变,同样是《皇帝的新装》,我不再让孩子们简单的朗读课文,机械的回答人物描写方法,而是让孩子们再现画面,真实的表演出皇帝爱新装、骗子骗做新装、皇帝游行穿新装、孩子揭穿假新装,让孩子们自己点评自己,自己总结自己的角色特点。既体会了演员的精彩和快乐,又在这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了人物刻画的一些方法。寓教于乐,学生乐于学,教师快乐的教,何乐而不为呢?
三、体验式教学
深刻的教育来自深刻的体验,凡是有的,让他经历,凡是经历的,让他思考。“我让他参与,让他尝试和体验各种事情:好与坏,成功与失败……不在于结果如何,而是在过程中,他获得的领悟、体会、经验、教训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这其实就是体验式教学。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体验式教学: 它以体验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悟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体验式教学强调个体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关注学生发展,让学生亲身体验,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和交往中学习,变革学习方式。如果能正确把握语文特点,尊重孩子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相信语文课堂将会是乐趣无限,又会事半功倍呀。比如在下雪天组织学生来
一场精彩的雪仗,在打雪仗的同时引导他们观察打雪仗的一系列动作、语言、神态等等,最后指导他们写一篇富含动作、细节描写的作文。让他们体验打雪仗的快乐和精彩,然后根据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悟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来把这场精彩的雪仗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相信有了自己的真实体验,这份作文也会让自己,让老师心满意足。
转眼间,跟孩子们已经一起经历了一个学期,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幸福。很幸福,点点滴滴的相处;
很幸福,有你陪伴的寒暑;
很幸福,一起期待的日出;
很幸福,因为有你不孤独。
往事再回首,未来永不落幕,希望你展翅飞舞,往更远的路途。
在那回忆的深处,有着我最真的祝福。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成长!
第二篇: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近期读了《和儿子一起成长》一书,书的作者杨文是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博士,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主讲人,国家本科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留学英国,曾任教于山东大学。作者介绍了自己教育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的经验。把自己的孩子夏杨培养成剑桥大学博士。夏杨非常优秀。夏杨的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业成绩一样优秀。他一度拿到跨国投资银行百万年薪的全职聘书,他是第一位参与剑桥大学核心决策的华人学生,他与二十余位诺贝尔奖得主保持着密切往来,他曾参与组织华人游行抗议西方媒体的失实报道;他发起的高端中国发展论坛“华剑会”正在为中外商贸文化交流做出积极努力。
看到文章前言的作者简介和他儿子夏杨的优秀,激发了我读这本书的兴趣。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这本书主要说了三方面的事情,一是要做有耐心的父母;二是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三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要做有耐心的父母。杨文说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父母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和沟通。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要抓住时机跟孩子交流,反之,则错过了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每一个父母培养孩子,都是在无怨无悔地付出,但是能不能把孩子培养好,关键在于父母能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和方法。
父母都喜欢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却是父母最头疼的事,也许,你的孩子不听话,把父母的耐心和期望都抛到一边,让父母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没有继承父母的优点。但是,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又看到了孩子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孩子的时好时坏,很容易让父母财他失去耐心。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找对方法,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修正自己的过程,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智慧。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有决心、有恒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好的印象,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很大的毅力和决心,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教育孩子,就要坚持原则,毫不松懈,争取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栋梁之才。
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孩子还处在人生的启蒙时期,学习能力强,但是分析能力弱;可塑性强,但是自制力弱;既容易学到好的东西,又容易受坏东西的影响。所以,父母要把孩子教育好,既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也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父母要认真地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不怕麻烦,不怕反复,要坚持不懈,坚韧不拔。
二、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有所成就。而大多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他们身上所具备的一些优秀品质。所以对孩子从小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人生的起点!自信的人更容易获得快乐,更容易取得成功。
2、培养孩子应对失败、困难的态度和能力。人的一生中不会一帆风顺,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困难与挫折,遭遇困难如何应对,这是对一个人心理素质的最大挑战。
3、培养孩子宽广的胸怀。一个有着宽广的胸怀的人,一定是乐观豁达的。从小教育孩子和伙伴们和睦相处,以诚相待,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和伙伴之间有了磨擦时,不要抱怨,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谅他,进而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会让孩子赢得更多的友谊,交到更多的朋友,这对于孩子社会性交往也是一个很好的培养。
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要从小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父母被问得张口
结舌,有的则会不耐烦,不愿意被孩子缠得没完没了。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长面对孩子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应该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解释,引导孩子看专门给幼儿看的《十万个为什么》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一些物理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如果孩子没有问题,家长还要主动给孩子讲,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其实在他们似懂非懂的时候,也能了解许多知识。孩子们的大脑是非常活跃的,家长们不能忽略从小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要充满热情地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曾有一位家长让自己两岁半的孩子学绘画,原意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可当家长看到孩子把小鸟画成了个大黑疙瘩时,就忍不住说孩子“太笨了!画的是什么呀?”家长这样的态度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肯定有很大打击,因为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第一个权威的评价者,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可是家长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毫不负责任地、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孩子的求知欲。当孩子做得好时,应适时表扬,可当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性的一面,然后再鼓励他们。对于因学习困难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有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会做作业,往往会受到家长的训斥,甚至打骂,这样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父母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找到困难的原因,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以上是我读《和儿子一起成长》的一点感悟。
第三篇:《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文档
《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高纪忠
杨文老师,她用奋斗告诉了我们一个童话般美丽的故事:做母亲做得智慧,做妻子做得幸福,做事业做得成功,而且儿子、丈夫和她自己都努力着成为自己的最好和最好的自己。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聪明可爱的女儿,读这本书使我对孩子的教育更加有目标,坚信有梦想的生活,也会永远有追求,有追求的人生才会不断有惊喜出现。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阐述我的一些想法。
一方面:生活既教育,教育就是孩子现在生活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一个父母爱的能力,包括有能力捕捉到生活中的一次次教育机会,把转瞬既逝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事情,融会贯通到孩子的教育中。再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应承担起“三种角色”,如:示范者、教育者和提供者。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自身素质的提高,也能带动孩子的进步,所以父母要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文化、道德底蕴。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个人生的阶段所面临的问题都不同,父母要有超前的意识,在孩子进入某个阶段前提前做好准备。多读些儿童少年心理丛书,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多跟孩子交流沟通,及时处理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困惑、焦虑、不安,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再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也会影响到孩子。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时刻捕捉机会,给孩子创设一个丰富的后天学习环境。良好的示范,良好的教育,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的提供。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宽松的环境,顺应孩子的天性,在宽容、接纳、指导中,让孩子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确实如此,孩子的学习不可避免的会有错误,只有不断的改正错误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允许孩子犯错。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发生错误的原因,引导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引导孩子去改正错误。“批评孩子不是发泄父母的怒气,而是为了指导孩子不再犯错。”当一个错误已经发生,成人发再大的脾气也是于事无补。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首先要心平气和的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而不是责备,愤怒的批评只会打消孩子的内疚,从而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抗拒感。这时的教育是无用的,当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时,是什么都听不进去的。“教育一定要有目的性,既然批评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那更要知道批评之后,我们要的效果是什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教。”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来自学习、生活、品行方面的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制约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时,父母要掌握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就能把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
“错误的是一件事情,而不是他这个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批评的时候一定不能翻老账,要就事论事,就一件错误的事情展开批评教育,不能针对人。批评不是乱发脾气,而是沟通对话,不能事无巨细的指责孩子,要春风化雨。那样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在批评时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辩解,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但是必须详细的说明批评的原因,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今后怎样去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
“人是天生喜欢接纳鼓励和抚慰的动物,而对批评则本能的产生敌对与冲突。”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该用温和、耐心和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一定要杜绝情绪化,批评是为了“教”而不是“罚”,自己怒气冲冲去批评孩子,孩子一定是对你有很强烈的抵触情绪的,这时你说的道理他们也是听不进去的。所以在孩子的错误发生时,做父母的应当给自己一个缓冲的阶段,让自己从或气愤或恨铁不成钢的激动中平息下来,平和的进行批评教育,让孩子感觉到即使做错了,父母也还是喜欢他的,不喜欢的只是做错事了,只要他改正了,父母还会一如既往地喜欢他。只有孩子对你打开了心灵之门,你才能走得进去,批评教育才是有效的。一个孩子如果对你满怀戒备,充满敌意,那么再高明的教育都是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的。
有人说,21世纪孩子的竞争就是父母的竞争,这话真的是有道理的呢。能不能培养出一个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健康快乐综合素质高的孩子,真的是对一个母亲的挑战。我想,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过程,我的学习过程也开始了,呵呵。为自己加油吧!
第四篇:《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杨文老师,“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奖章获得者,她用奋斗告诉了我们一个童话般美丽的故事:做母亲做得智慧,做妻子做得幸福,做事业做得成功,而且儿子、丈夫和她自己都努力着成为自己的最好和最好的自己。最近我有幸读她写的《和儿子一起成长》一书,感慨颇多。
杨文对教育孩子方面总结心得摘录如下:
第一:母亲要承担起“示范者、教育者、提供者”三种角色。
良好的示范,良好的教育,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的提供。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宽松的环境,顺应孩子的天性,在宽容、接纳、指导中,让孩子健康成长。第二:要给孩子三种爱:“无私的爱、科学的爱、推出的爱”。
无私的爱: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出发,不把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科学的爱:培养孩子的德商、智商、情商、逆商全面发展。推出的爱: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三:三个开放:向课外开放,向自然开放,向社会开放。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
提到科学的教育,杨文说:
一:不做被动的父母,要在打算要孩子的时候就做好了准备.这个教育是“人之为人”的大教育,是按照他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施以他可以接受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健全的人为导向的。教育孩子从教育父母开始,面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的能力。
二:聪明是吃出来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人生起跑点上,最不能输的是身体.她告诉孩子:吃饭也是一种责任,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追求的事业负责.三:生活既教育,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一个母亲爱的能力,包括有能力捕捉到生活中的一次次教育机会,把转瞬既逝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事情,融会贯通到孩子的教育中.杨文说:我认同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堆集,更是对人的灵魂的催醒.所以,这个孩子不一定是剑桥博士,也不一定是金融家.他可以是一个民间工艺品制作者,一个商人,一个普通职员......但他一定要是一个健康的人,快乐的人,能在贡献社会中满足自我需求的人.只要他可以健康快乐地生活,这就是一个母亲的幸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来自学习、生活、品行方面的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制约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时,父母要掌握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就能把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错误的是一件事情,而不是他这个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批评的时候一定不能翻老账,要就事论事。那样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在批评时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辩解,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但是必须详细的说明批评的原因,同时还要让孩子知道今后怎样去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人是天生喜欢接纳鼓励和抚慰的动物,而对批评则本能的产生敌对与冲突。”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该用温和、耐心和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一定要杜绝情绪化,批评是为了“教”而不是“罚”。所以在孩子的错误发生时,做父母的应当给自己一个缓冲的阶段,让自己从或气愤或恨铁不成钢的激动中平息下来,平和的进行批评教育,让孩子感觉到即使做错了,父母也还是喜欢他的。只有孩子对你打开了心灵之门,你才能走得进去,批评教育才是有效的。一个孩子如果对你满怀戒备,充满敌意,那么再高明的教育都是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的。有人说,21世纪孩子的竞争就是父母的竞争,这话真的是有道理的呢。能不能培养出一个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健康快乐综合素质高的孩子,真的是对一个母 亲的挑战。
第五篇: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和儿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这几天读了《和儿子一起成长》这本书,感悟良多。这本书的作者是荣获“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山东英才学院董事长、博士杨文老师。“每个人的今天都是他过去积累的结果。”这句话正是杨文教授对自己人生路最好的总结。她把自己的儿子夏杨培养成一个开朗善良、兴趣广泛的剑桥博士,她拥有一座名牌大学。然而她的成功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是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得来的,她也曾经为了带好一个班级,把自己累得心脏出毛病,也曾经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千千万万个孩子学好英语,在异国他乡背着冷面包、喝着凉水拼命地读书,她那个拥有两万多学生、八百名教工的英才学院,也曾经让她废寝忘食……
“随机教育”是杨文老师教育儿子的核心理念。她对儿子具体做什么不在乎,而是看重他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和之后,是不是能够沉淀下让他终生受益的品质。我自己也这么认为,很多有益的经历,都会成为一个人一生难得的财富。
这几天,给儿子报了个游泳学习班。刚开始教练教他在水里憋气时,他感觉到很轻松,可没练几次,教练就让他学蛙泳的动作,当儿子一次次把腿抬起、放下,合拢、分开……我当时心里在想:“这能行吗,儿子肯定受不了。”教练一直让他不停地练,当儿子做到第20次时,就有点支撑不住了,我望着汗流浃背的儿子,真是心疼啊!这时,我想起了杨文老师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经过做某件事情的过程之后,所沉淀下来的使人终生受益的品质,只有让孩子从小就经历、明白生活有顺境也有逆境,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总会取得成功的。是啊,这个时候,我该给孩子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才对。我对儿子说:“儿子,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行的。”儿子在我的鼓励下,变得更加努力,更加自信了,他咬着牙坚持着。我能感觉到儿子当时心中有一种韧性,让他不能停下来。那就是:“我一定要成功。”儿子进步的很快,没过几天,他很快就学会了蛙泳。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佩服他,问他为什么学得这么快,儿子说是受了妈妈的鼓舞,是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信念让他学得这么快。儿子这段时间学游泳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也让孩子终生受益。引用杨文老师的一段话“在我做母亲之后,我所看重的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他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各个过程带给他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应该是他在生活体验中,烙印在心灵深处,是支撑着他战胜困难走向人生更高平台的基础和源泉”。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些时候他所犯的错误本身,不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伤害,但大人对事情所持的态度却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大人处理的方式,就可能损伤孩子的自信,甚至有可能损伤孩子的未来。“四块糖”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一点。有一次,一位校长看到一个男生用泥块砸其他的同学,就当即制止他,并让这个男生课后到他的办公室里去。男生心想,这一下子自己肯定要挨训了。下课后,他就早早的到了校长办公室门口,校长还没有回来,他的心里忐忑不安,在努力想着辩解的理由。一会儿校长回来了,一见面,就拿出一块糖,送给这位男生,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没想到,这时校长又拿出一个糖果递给他,对他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打时,你立即就停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给你。”男生更惊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接着,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打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说明你正直善良,应该奖给你。”男生感动极了,眼泪流了下来,他泣不成声地说:“校……长,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打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校长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连同一块面巾纸,一同递给那位男生,说:“擦擦眼泪吧,再奖励你一块糖,为你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不过,我只有这一块糖了,看来,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种教育的方式是多么的奇特啊,在那个男生的记忆中,这四块糖将使他终生难忘。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们的心智,净化人们的心灵,读完这本书,我收获很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家庭中的爸爸妈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同时,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也是家长要不断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最后祝愿儿子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愿他早日登上知识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