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 近 阅 读 探 索
亲近阅 读 探 索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杨海琳
摘要: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源于倾听。亲近阅读,使孩子终身受益。
关键词:阅读净化享受分享熏陶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国内外许多实践表明: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源于倾听。苏霍姆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就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
鉴于此,我们认识到阅读对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非常重要。阅读要从小抓起,从低年级孩子耳朵倾听开始。大手小手同捧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起来,送起来,使孩子终身受益。
一.亲近阅读——孩子最大的享受
无疑,对于阅读有一定困难的低年级孩子或者阅读习惯还没有形成的孩子,亲近阅读是引领他们进入书籍的最好方式。读书课已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用耳朵倾听,给予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它没有家长勒令的痛苦,也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实践表明,学校里,老师读一本孩子们就会爱一本;家里,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家长为自己读故事。所以我们引导和保护学生阅读热情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阅读,让他们能在轻松自如的课外阅读的海洋中遨游着、快乐着、成长着。可以大声诵,小声吟,默默看,静静思。
亲近阅读最易走进孩子心灵,给孩子直接的情感熏陶。老师、家长对文本的诵读将自己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融于一体,直接传达给孩子,给孩子情感熏陶。当老师、家长和孩子共同沉浸在文字营造的那份美好情感中,那种美妙不是我们苦口婆心地进行说教所能代替的。因为它引起了他们的感情共鸣,直接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每天早上的七点半,我准时地拿着课外书出现在讲台上为孩子读故事,慢慢地,迟到的孩子少了,无需苦心婆婆地教育,有的孩子睡过了头,指责着家长不早催他,害得他错过了听故事的时间。
在朗读中,利用心倾听同时发生的,是听着所不自知的“内模仿”,天长日久了,就是熏陶。孩子们摆脱了对情节的牵挂,静心地体会文字深处的东西。这也是对孩子心性的历练,让孩子热爱阅读,就是让孩子热爱生活,就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明亮温暖的底色,就是让孩子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朗读中,孩子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变得丰富,思想更加深刻。如《花婆婆》让孩子在笑声中明白:如果每个人努力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美丽将无处不在。
二.经典阅读——孩子阅读的熏陶
1.永远的经典,永远的诵读
儿童文学家梅子涵曾说过:“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他主张亲近文学阅读,阅读经典。的确,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当孩子沉浸在阅读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我们会感受到: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点点入土。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教会孩子学会语文,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
崔利斯先生曾在他的《朗读手册》中,为适合朗读的作品的特质做了如下精辟总结:第一,情节发展的节奏快;第二,人物形象鲜明、丰满;第三,对话明快、易读;第四,大段描写极少,特别是开头。
所以,我们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兴趣、年龄特点等,安排了一些可供读给孩子听的书籍:
一年级:《伊索寓言》、《小猪唏哩呼噜》、《日有所诵》、《新编儿歌365》、《贝洛童话》、《夏洛的网》、《火鞋与风鞋》。
二年级:《埃米尔捕盗记》、《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时代广场的蟋蟀》、《笨狼的故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狐狸列那的故事》。
三年级:《第七条猎狗》、《小灵通漫游未来》、《我要做好孩子》、《毛毛》、《长袜子皮皮》等。
2、亲近绘本,快乐阅读
绘本,也叫图画书。它是以简炼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绘本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绘本给孩子们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所以说:绘本=文+图+奇思妙想。低年段的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读绘本能很好地把“读文”与“读图”有机结合起来,既不失阅读的本质——“本”为阅读之本;又增添了阅读的情趣——“绘”乃阅读之韵,给静止的文字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魅力指数。读完后,孩子们会在笑声中心有所动、情有所感。
如我给孩子读过一本《一只会开枪的狮子》,我大声地给孩子们朗读故事。随时根据故事的情节调整着语速,同时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声调来扮演对话的人物。我提醒自己尽量慢慢地给学生读,希望学生们能听清故事的内容,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应的画像,也希望通过放慢速度朗读,让学生们可以仔细地观看一下书中的图画。当我读到小狮子开枪“砰砰”的声音,同时模仿小狮子大声地问到:“你们要跑到哪儿去啊?”顿时惹得学生们都大笑起来。我读到狮子终于练就了好枪法成为天下第一神枪手、狮子在马戏团表演,孩子们开心着,激动
着„„越是读到往后,孩子们越是被故事强烈地吸引住,感觉也越是高兴,也越是无奈。合上了书,孩子们仍然沉浸在谢尔 希尔弗斯坦这个生动有趣的寓言中。
在续写的过程中,孩子的参与和创造愿望能得到满足,他们的形象思维被激活,筛选积累在头脑里的素材,续接曲折生动的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续写让各种猜测,构思方案纷至沓来,各种创造性的情节、对话以及细节不时闪现。如讲述完《云朵面包》,孩子们似乎还意犹未尽。最后,作者没有任何交待,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续写故事。于是就有了异彩丰呈的故事结尾。“我想飞到太空看地球。” “我想飞到北京天安门!” “我想飞到大海上,看看海到底有多宽。”“我要飞到青海玉树,去给那些灾难的人们送去面包和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的写话因想象而抹上了更多个性、灵性的色彩。续写故事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天马行空任驰骋”的乐园。
三、亲子共读——孩子最大的分享
孩子的阅读,决不是只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孩子的生活,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外,与家人一同分享。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家长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的阅读,既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家长有责任教会孩子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成功的亲子共读,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是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通过爱的传导,让孩子热爱书籍,让快乐阅读的习惯陪伴孩子终身。
1.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读者
家长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为孩子朗读的习惯,每天20分钟,持之以恒,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便会在家长抑扬顿挫折的朗读声中渐渐产生了。让孩子坚持听读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在每天20分钟的听读中孩子会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产生想读书的愿望,并能初步具备广泛阅读的基础。孩子听读应越早越好,家长选取的朗读内容应生动有趣,能吸引孩子,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内容可逐步加深。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家长一定要有爱心,有耐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家长们的付出终会有满意的收获。孩子的阅读,是一件不限于孩子自己的事情。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所谓阅读,其实主要是在听家长讲。家长把书买来,看着书,把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感动、快乐、也受到教育。即使他们长大了,上了小学,上了中学,应该读些什么书,也需要家长的推荐。所以家长也需要了解童书。有家长这个第一读者,孩子才可能当成第二读者。有家长的正确选购和推荐,孩子的阅读才可能适当和精质,才可能不是永远地局限在几位作家,几本书。
2.家长的声音永远是最动听的可以说天底下所有的声音中,读书的声音是最美妙的,声音永远是最动听的。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家长为自己读故事,因为亲子阅读的过程,给孩子带来的是身与心的享受。家长为孩子朗读是帮助孩子学习书面语言并与孩子交流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朗读故事所提供的语言信息经过加工提炼的、优美的、规范的书面语言。家长可以在阅读给孩子听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对故事的反应,随时和孩子进行交流,讨论一些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让孩子跟着你读他比较熟悉的读物。家长读一句,孩子读一句,孩子会逐渐在倾听中积累语汇,然后在不经意间应用和表达。这也是家庭亲近阅读的优势之一。
让孩子享受读图。为孩子选择图画书或插图丰富且有艺术美感和感染力的书,在阅读的前后过程中,让孩子享受读图,让孩子参与表演。优秀的童书往往还提供了各种游戏的想象空间。让孩子积极思考。读后行动,拓展阅读。阅读不是读完就完的事情,成功的共读活动可以唤起阅读者广泛的兴趣,如画画、做手工,进行观察、实验,都是非常积极的反应。如果能抓住孩子的兴趣,进一步延伸阅读,将事半功倍。孩子听了《花婆婆》绘写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听了《云朵面包》后制作了一本孩子自己的图画书,填补了绘本留下的空白,享受到由声音带来的快乐。
亲近阅读最令人回味,给孩子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师、家长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令孩子回味无穷,很多孩子在老师、读过之后,不由自主地就会自己读起来,模仿人物说话,或者反复回味或诵读其中的片段,在这种回味中逐步积累了自己的语言,孩子最初的语言模型也随之慢慢建立,也就是打好了文学的根基,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年第2版。
2.《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课程研究和实践》徐冬梅,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朗读手册》〔美〕吉姆·崔利斯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第二篇: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简易十招让孩子亲近大自然您有多久没带孩子走出户外,仔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了呢?没有时间不是借口,天气不好也不是理由。亲近大自然其实不用太多的外在条件,只要父母多加引导,孩子就可以轻松地和大自然当起好朋友。
美国野生动物协会提倡亲子“走出户外”运动,提供了十大秘诀让孩子每天接触大自然,不仅能使孩子身心受益,在性情的陶冶上也有很大的助益。
小游戏大乐趣:有时候最简单的户外活动,往往是最令人回味无穷的。记得您自己当初是如何在石头上蹦蹦跳跳、采下小花做成花环、用树叶吹出声响的吗?这些简单的游戏同样也能取悦您的孩子。康乃尔大学环境心理学教授威尔斯的研究显示,孩子与大自然有更多接触,压力程度越小,注意力集中时间更长。
和小鸟当哥们儿:不论是城市或乡间,小鸟可能都是每天最常见、最熟悉的野生动物。在自家附近绿地做个鸟类喂食器,邀请小鸟们来家中做客。或者,只是单纯地欣赏它们的歌唱鸣叫,看看您与孩子能不能借由它们的声音,分辨出是哪一种鸟类的叫声。
虫虫,再靠近一点:虽然遇到有刺或咬人的昆虫总是得小心为上,但大多数的昆虫都是无害的,不仅如此,它们还十分的平易近人,对孩子有股神奇的吸引力,直想走近它们研究一番。
在后院、公园及草地上都有昆虫的踪迹,只要注意安全,您就可与孩子们一起追逐它们美丽的身影。
我的秘密城堡:还记得您小时候的秘密城堡吗?不用电池,不需要特别建造,只要有丛林、树或是厚纸板、旧毛毯,就可以把它弄成一个专属自己的秘密基地,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与巨大的满足。
千万别让您的孩子错过了这么好玩的东西,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自己的秘密城堡,让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能在其中恣意驰骋。
就爱脏兮兮:孩子们就爱玩得浑身脏兮兮!给他们一把汤匙或小铲子,他们就可以一路挖到天边去,或者做出一堆泥巴派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相信,玩泥巴这种祖母级的老游戏让孩子接触到许多细菌、病毒与微生物,有助强化他们的免疫系统。
既然如此,快在后院辟个小角落,当做孩子们的沙坑吧!没有后院?没关系,大型容器或花盆也可以让孩子们享受挖掘泥土的乐趣。
当个绿手指:让孩子当个小园丁是个很棒的家庭活动,孩子可以从中学习到许许多多东西,如生命的周期循环、授粉、营养与对生命的关怀等等。不论是自家后院或是社区内的花园,您都可以与孩子共同种植花草或蔬菜,造福人们与小动物们。
研究显示,让孩子学着种植蔬菜,长大后他们会做出更健康的营养选择。
后院露营:户外度假正当红!美国运动用品制造协会表示,2007年与2008年的露营过夜用品成长了18.5%;今年4月美国户外用品最大品牌帐篷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4%。
如果您对野外露营尚未有万全准备,没关系!在自家后院露营也是个好方法。每年6月27日的全美后院大露营总是令所有孩子期待与兴奋不已。准备些露营活动,如故事接龙、户外野炊、寻宝等,让孩子的露营经验更有趣。
野外摄影:不必亲临非洲大草原,就可来场精彩的野外之旅。只要通过照相机的镜头,孩子就能由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周遭的世界。
您可参考一些很棒的户外摄影作品,从中获取灵感,然后直奔后院或附近的公园,和孩子有模有样地当起大摄影师,将自然界的一举一动尽收镜头底下。
手牵手散步去: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建议孩子每天应有一小时的体能活动。把散步列入与孩子每日例行的活动中。您可以与孩子一起来个大自然拾荒之行,添加路途中的乐趣。
丰富孩子的感官:近来调查发现,孩子每日平均花在电子媒体上的时间超过六小时。想转移埋首于电脑或电视的孩子注意力,秘诀就在家门外。街坊附近的自然景象就可丰富孩子的视觉、听觉,甚至是嗅觉,让孩子的感官得到充分的满足。(菜丛)带孩子发现公园里的秘密
暑假结束了。作为家长的你也许有一种遗憾,你甚至没有时间陪孩子去做一次短途旅游。
别懊丧,最好的旅游资源就在你家楼下呢,那个你一直熟视无睹的小公园。
公园太小啦,一个八角亭,一个没规则的小池子,一小块长满杂草的空地,还有一条爬满紫藤的长廊,此外,就是几十棵树,除了苏铁、樟树、桂花树、栀子、合欢外,还有几株木槿,余下的那几棵就叫无名树吧,是你找了许多图鉴依然一无所获的那种树。
夏日的午后,你一手撑着阳伞,一手拽着宝宝走向小区门口的报刊亭缴电费时,在孩子的小步小步中,你可曾驻足在小公园亭子旁的那棵樟树下,教小孩静听树上的鸣蝉尽情歌唱?
“嘶—嘶—嘶—”你可曾夸张地描摹着那种声音,告诉伞下那双好奇的眼睛:这是知了在开演奏会?知了就是蝉,蝉就是《学前唐诗150首》里面虞世南的《蝉》边上插图中的那种昆虫呢。
“咕咕—咕咕—咕咕—”你可曾一高一低,一短一长地学着空中传来的一声又一声的布谷鸟的啼叫,提醒伞下那双天真的小眼睛,这就是布谷鸟夫妇在一唱一和?
“呱呱—呱呱—”你可曾告诉宝宝,池子里的青蛙弹琴很美妙?
有时是在傍晚,在宝宝童心大发逼你去木槿树下骑木马的时候,将她从那大公鸡塑料椅上抱下来时,你可曾指着夕阳下那满树的紫花告诉宝宝,那就是《幸福的花儿》那本图鉴上看过的木槿?你可曾指点宝宝看,在木槿下边,那种叶子葱郁的树开出的又大又香又白的花就叫栀子花?
清晨,在你带宝宝去奶吧吃早餐时,又一次经过了小公园。你是否突发奇想,带孩子抄近道,走上懒人脚踩出来的杂草中间那弯弯的黄泥路?你可曾蹲下来让宝宝找小草叶子上那晶莹晶莹的露珠,你让宝宝轻轻摇一摇,圆滚滚的小珍珠就倏地不见了。啊!就在小草旁的那棵无名树上,竟满是忙忙碌碌地爬上爬下的小蚂蚁呢。你可指着白白的小粒粒告诉宝宝,那是小蚂蚁的粮食,蚂蚁搬家是要下大雨的呢?
这点点滴滴,无声无息的学习,可随时随地,轻松自在。
在回家的途中,宝宝依然喜气洋洋。“我看到晶莹小露珠和蚂蚁搬家了。”在你顺路去楼下的卫生用品店买香皂时,宝宝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迫不及待地向店里那位不大熟悉的伯伯唠唠叨叨了。
懂得新知竟如此欢快,这是书本知识所没有的。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想,在这句话中删掉“语文”二字,教任何一个科目的老师也定会同意的。
在高楼林立、车流拥挤的都市里,都市人与自然离得很远。然而,通过楼下的小公园,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悄悄播下了热爱大自然的种子。我想,这大概也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的内容之一吧。
第三篇:亲近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这里的山最美,这里的水最清,这里的空气有点甜。这里就是生态第一县――庆元。
这里有许多地方玩,有巾子峰、百山祖等等,有很多你从看过的地方,不过我最想去的地方是百山祖,还没去的时候我在家里想着百这里的祖的样子。
之后,我坐上了车,心里非常的兴奋,一路上满山都是金黄色的叶子,这里的阵风吹进车窗,我仿佛嗅到了百山祖的气息。车子开了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百山祖的山脚,我们在那里买了门票后上了车子,一路上看到有好多游客从百山祖上走下来。
下车后,我们在百山祖的保护区,看到了几株人工种植的冷杉,因为已经到了中午,就没有爬到百山祖的顶峰,后来我们从保护区旁边的小路上走去,看到有很多叶子落在地上,空中还飞着几只“蝴蝶’’,走近一看原来是叶子在空中飞舞,走在小路上,两边都是树,我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一棵在秋风中翩翩起舞的小树苗,中午一丝阳光从树叶中照在我的脸上,好似在吸收着阳光中的雨露,我陶醉在这如同画眷一样美丽的环境中,突然,一只长着彩色羽毛的小鸟站在我的肩膀上,于是,我一动不动的看着它,生怕把它吓坏了。我看着这只小鸟是玩累了,从为我是树,所以站在我的肩膀上的,它大概停了一分钟左右,就拍拍翅膀飞走了,我看它越飞越远,百山祖再次陶醉在这大自然里。
边上有着一条美丽的小溪,四周都是满山的树木,这里真是如同仙镜一镜的美丽,真认人陶醉啊!
第四篇:亲近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11月12日,我们学校一至九年级学生组织一日游。像是说好的一样,这次秋游不早不晚,偏偏在这一天,而这一天,正是我的生日,像是特意为我准备的。为此,我高兴不已。
那一天,我起得特别早。吃过早饭,整理完东西后就出门了。
差不多八点左右,我们上车出发了。第一个目的地,是参观东方明珠。虽然它不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之前我也去过几次了,但它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物,再去看一次也无妨。
在那里,唯一不舒服的就是坐电梯了,它以每秒7米的速度上上下下。由于速度太快,而觉得耳朵痛。在100多米高的第二个球上,浦江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在楼下的观景平台,有一部分路面,改成了透明玻璃的,往下看就可以看到下面的马路及行驶的汽车。这正是练胆子的时候,胆子大的同学还在玻璃上做俯卧撑呢。
过了20分钟,我们到达另一个目的地——黄兴公园。去公园绝不能错过一个地方——游乐场。在游乐场旁边,我看到了一群小朋友在喂鸽子;午饭过后,我便和另两位同学去喂鸽子,手里拿着鸽子最喜欢吃的玉米粒,我又拿着一个小板凳,坐在草坪上,同时撒开几粒玉米。说来也怪,原本
离我很远的鸽子,在我撒下玉米的同时,都一路小跑到我这里来了,但它们都不敢靠我太近,只要我一动,它们便会后退或离开,为了能让它们靠我更近,能来吃我手里的玉米,我把撒出去的玉米离我越来越近,它们也就靠我越来越近了,最后我不撒玉米了,直接把玉米放在手心里,把手伸出去喂它们,果真有一只鸽子把头探进来,吃我手上的玉米了,开始我还怕它们啄痛我的手,但是过不久,这个想法打消了,鸽子的嘴在我手上一啄一啄的,还很舒服呢。喂得最成功的,就是同时有两只鸽子来吃我手上的玉米。有的时候,看它们正起劲地吃,我还伸出另一只手,摸了摸它们的头颈,软绵绵的,很滑爽。
时间过得真快,一会儿就要回去了。在回去的路上,我还想着刚才喂鸽子的情景,我能成功地跟它们零距离接触,是它们对我有了信任感,而这个信任是我善待它们后产生的。那人类与大自然也不是如此吗?只要我们人类善待大自然,那么大自然也就不会不善待人类的。为了人类的幸福,让我们保护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吧!
第五篇:亲近自然
亲近自然
世界上没有造物主,大自然就是造物主。人是大自然的儿子,离不开大自然,犹如孩子离不开娘。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不知道亲近自然的人,不可能有健康的生活。但是,现代人离开自然越来越远了,已经失去了对它的亲情,而习惯于钢筋水泥的巢穴,雅一点的在这样的巢穴里挂一幅山水画作为点缀。这是人的异化,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我喜欢听蛙鸣,它不但唤起心中的乡愁,也提醒自己生活在地球上而不是火星上。然而,自古以来只有有闲阶级才留意于风花雪月、花鸟虫鱼。那些成天为生计奔忙的人是不会爱上它们的,那些炒股炒得眼睛都红了的人也决不会有闲情逸致欣赏蛙鸣。
有闲阶级中也不是都懂得自然。古代的文人骚客也喜欢蛙鸣,不过其中有的可能是在作秀。比如有一首有名的诗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诗暴露了作者对青蛙的无知。水稻开花的时候,稻田里的水必须放干,这时候青蛙有的迁居池塘水沟,不过不行,就钻进泥里休眠,一直要到次年初夏水稻插秧的季节才出来,而且,只有这时候才大叫特叫,为的是求偶。所以,稻花飘香时青蛙是不会叫成一片的。
真懂得享受自然的,只有那些生活无忧又品味高雅的人。据我所知,澳大利亚人不像美国人,沉湎于残酷的竞争而不能自拔。他们懂得享受生活,懂得享受自然,常常将这两句话挂在嘴边。许多人喜欢观鸟,拿个望远镜在辽阔的森林公园里转悠,有的还驾了快艇出海,到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去观鸟。他们觉得,比起美国人来,自己的生活质量更高,活得更开心,更有意义。
然而,情趣背后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一个社会,人们是否懂得珍惜自然,并且享受自然,反映这个社会的富裕程度,发展程度,以及成员的文明程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自然,拥抱自然,或野营,或观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保护野生动物,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情趣开始高雅
化。这样的人,心理必定是健康的,性情必定是平和的。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必定是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