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案例[最终版]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反思
一、教师的引导和评价。
1、课外书籍的选择:
(1)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年级的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处于起步
阶段,视觉很不完善,注意力不能维持长久,适合于听家长和老师每天讲声情并茂的故事,背短小精悍的儿歌,看图文并茂画册,开展比读、赛读、赏读系列活动。
(2)课外阅读是让经典书籍先入为主的阅读。经典书籍很多,拿童话故事来说,它之所以特
别,在于它可以表达孩子的心灵及热情,童话故事告诉了孩子许多家长和老师想向孩子隐瞒的事情,童话教孩子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有冷酷及残忍的一面,孩子将必须亲自面对。
童话同时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气及冒险。童话给了孩子一个希望,也就是,只要你有勇气并坚
持下去,就可以克服万难,实现心中的愿望。
(3)作文书并非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现在,语文教学也开始重视课外阅读,但是学生课外
阅读的功利太强。学生读得最多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等。
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
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的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即使是学习写作,专读作
文法也不能奏效。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成功的习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
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作基础。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就如同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必然造成营
养不良。学生在这种阅读背景下进行习作技能技巧速成训练,最多也不过象在澡盆里练习游
泳,终究写不出什么大气的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形成不利。
2.创设良好氛围,做好阅读指导。
(1)建立班级图书角。由班级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课余随时借还,十
分方便。
(2)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学期我们都会为孩子制定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要求孩子
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个孩子的书包里至少要有一本课外书,方便课余时
间阅读。
(3)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我们在每周的校本课上都会留出时间为孩子们讲故事,并利
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
(4)榜样激励: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
(5)课外延伸,推荐阅读。例如在学习了《有趣的发现》后,推荐孩子去读《昆虫记》。在学习了《狐狸和乌鸦》后,推荐孩子去读《伊索寓言》。
3、多方位、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这
项活动引向深入,我们每学期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其形式有读书交流会、小小诵
读会,好书推荐,故事会,等等。根据小学生“喜欢读同伴读过的读物,喜欢与他人交换读
物”这一阅读心理,教会孩子们“以书会友”。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评为“书
香少年”“故事大王”等,对于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鼓励,让他在课前领读经典诗文。还通过
小组内的交换阅读,互帮互助,这样在班里就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现在课间走
进教室,总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读课外书,还经常能听到孩子们交流读书感受或互相推
荐好书的声音,我希望这种书香氛围能像磁场一样够吸引更多孩子爱上阅读。
二、家长的重视与配合。
1、为孩子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1)家长自己要率先垂范,不要让孩子一回家就听到电视声、麻将声、吵闹声,要让孩子看
到家人在看书,我也要看书。
(2)给孩子房间更多的书卷气。我们设计家庭书架、家庭读书角、阅读空间、读书座右铭、阅读成果展示台等等,让孩子的房间不仅是休息玩乐的天地,更是读书的好地方。
(3)节假日多带孩子逛逛书店、图书馆。
(4)把书或读书卡当作送给孩子的礼物。
2、引导孩子爱读书、会读书、常读书。
(1)家长可以用书中美丽的图画、精彩的片断、有趣的故事等和孩子交流,正当孩子们听
得津津有味,期待大白结局之际,可以嘎然收声,然后告诉他: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
(2)对孩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碰到困难时,家长引导孩子查找有关资料解决这些小麻烦。
(3)有意识让孩子选取美文,张贴家中,并定期更换内容;也可以把孩子的读书笔记整理成册,让孩子在成果展示中吮吸到甘霖、享受快乐,进而就产生“我还要读”的欲望。
(4)孩子的阅读兴趣与成人的阅读兴趣是不一样的,带有很强的情绪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和孩子交流读书情况时,可以故意说错,让孩子做你的老师,激起他们成就感。
3、亲子阅读,不可小视。
家长要做一个点灯人,通过引导孩子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把孩子的眼睛擦亮,更要把孩子的心灵擦亮。
当我们不断关注孩子的读书过程,享受孩子的读书收获时,发现孩子也悄无声息地和我们同
读同乐。“阅读不是立刻能开花结果的事情,阅读作为一种记忆留在孩子的脑海中,他将来
会苏醒的。”需要强调的是:引领孩子阅读,养成孩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关键在于持之以
恒,锲而不舍。教师和家长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千万不能因其他琐事而寻找借口,半途而
废。
第二篇:农村小学生性教育案例
农村小学生性教育问题案例
一、问题的发现
“报告——”班长王静带着羞涩的声音站在办公室门口。“请进。”我头也没抬,继续批阅着作文。
“谢老师——”羞涩的声音还夹杂着几分胆怯,直觉告诉我班上肯定又发生什么大事了。
“有什么事吗?”我放下了手中的工作。
“谢老师,他们男生在书上写那么多怪话,还故意传给我们女生看。”王静红着脸边说边递给我一本书,像是费了很大的勇气似的。
我接过她手中的书,发现这是一本我们六年级这学期开学时发的《健康教育》教科书。虽然从开学到现在还一直没有要求学生拿出来使用过,然而这本书却已经被弄得面目全非。打开书本一看,上面每一页几乎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密密麻麻的所谓的“笔记”,并不是真正的读书心得,而是一段又一段不堪入目的黄色片段。有的是根据书本上的健康教育知识改写,有的干脆是学生本人的凭空想象,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片段拼凑起来就是一篇篇绘声绘色的黄色小说,从其想象能力和描写手法来看简直就不敢相信是出自小学生之手。
“这是谁的书?”我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向王静打听。
“是刘广林的,还有杨世清、杨世林、王明雄、杨承明、荣海他们几个男生的书上也有。”王静主动向我反映。
“什么!”让我吃惊的不仅仅是因为有这么多男生都写了的,还因为这几个学生几乎都是班上典型的学困生。尤其是刘广林同学,每次考试语数双科加起来还不足20分,写作文的时候,要么就照着书上的范文抄,要么就只写个题目,有时甚至连题目都写不出来。写作能力如此差的学生居然能写出这么通顺的黄色片段,真是不可思议!
“这还得了,必须严惩!”我在心里暗暗决定着,同时快步走进教室。
“全部都给我把《健康教育》书本交到我手里来!”为了防止“漏网之鱼”,我一进教室便命令道。
“还好,我没有写。”“还好,我也没有写。”同学们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迅速地将书本递到我手里,而那几个写了的男生却是半遮半掩,迟迟不敢交上来。
“动作快点!”我厉声催促着。当我收齐最后一本时发现:凡是在书本上写了的这几个男生的书本几乎都已破旧,而那些没有乱写乱画的书本都还是崭新崭新的。而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发现让我忽然意识到这次事件绝不是“必须严惩”这么简单。一个敏感而又必须面对的教育问题——性教育使我愤怒的心逐渐平静了下来。
为了达到“治病治根”的效果,我没有像往日那样冲动地对着这几个男生大声训斥,而是冷静地思考着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首先,我收集了学校1——6年级所有教科书,发现从5年级开始有《健康教育》这门学科。5年级的《健康教育》主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伤害防范、青春常识等知识,从六年级开始,书本上就有了男女生殖器、月经初潮等性方面的内容。而学校根本没有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仅仅将其通过《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体现出来。为此,我走访了全校6位《体育与健康》科任教师。其中1人表示每逢下雨不能在室外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适当地在室内给学生强调了个人卫生、食品安全、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5人表示只进行必要的体育活动,没有传授健康方面的任何知识。当问及是否知道5、6年级配有《健康教育》教科书时,6人均表示完全不知道,而且班主任老师也没有给他们打过任何招呼。于是,我又走访了全校6位班主任老师。其中1——4年级的班主任均表示只是经常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强调安全,5、6年级的两位班主任都知道有《健康教育》这门学科,但自己从来没有上过这门课,也从来没有去看过上面的内容,更没有安排其他科任教师上过。
接着,我对5、6年级的48名同学全部进行了采访。其中6人表示从来没有看过《健康教育》这本书,占12.5%;26人表示随意看过,占54.2%;13人表示有选择性的(即只看与“性”有关的内容)看过,占27.1%;3人表示全部看过,占6.1%。在看过《健康教育》这本书的42名学生中,完全看不懂的0人,占0%;似懂非懂的31人,占73.8%;基本看得懂的8人,占19.0%;完全看得懂的3人,占7.1%。
然后,我利用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的时机,采访了83名家长。其中从来不和子女聊性知识的75人,占90.4%;只和子女点到为止、对子女进行必要的青春期常识教育的8人,占9.6%;专门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0人,占0%。和子女同房同床的56人,占67.5%;和子女同房不同床的15人,占18.1%;和子女不同床不同房的12人,占14.5%。
最后,我们以学校的名义分别召开了6名班主任座谈会和20名家长座谈会。其中班主任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6人,占100%;愿意自己亲身教育的4人,占66.7%;家长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16人,占80%;愿意自己亲身教育的12人,占家长总数的60%;占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75%。
二、督导与评价
针对上述情况,我发现像我们这种农村学校在孩子性教育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和缺陷,如果不及时整改,后果不堪设想。
首先,我们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地重视,不可掉以轻心。一直以来,“性”这个话题因为它本身的神秘性和敏感性常常被人们避而不谈。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每当有人提及与“性”有关的字眼时总是左顾右盼,生怕被小孩子听见。而小孩子天生都有一颗好奇之心,特别是越被大人们禁止的东西,他们却越是要一探究竟。因此,我们对孩子从小就要进行适当的、必要的性教育。千万不要以为小孩子家家的,什么也不懂。更不要以为完全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有朝一日等他们长大成熟了自然会懂的。如果我们在性知识方面一味地回避小孩,盲目地干预他们接触适宜地性文化和性知识,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我们只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地重视,不失时机地引领孩子正确的认识性、了解性,才能使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性心理。
其次,我们要从心里上抛弃传统的害羞,不可“谈性色变”。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其中,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的发展,教师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好多教师尤其是女教师,一谈到“性”这个话题往往都会羞得面红耳赤。所以,尽管我们也很清楚小学生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知道高年级配有《健康教育》这门学科教材,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是选择放弃和回避。就像我们学校一样,从来没有对学生进行过任何方面的性教育。这就导致了学生普遍成了“性盲”,最终形成扭曲的性心理,甚至走上性犯罪的道路。
再次,我们要从媒体上进行正确地引导,不可涉黄涉淫。当今社会,形式错综复杂,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媒体为了赚取更高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不惜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顾国家法律的明令禁止,大胆宣传和播放一些不健康的影片。更有不少不法分子目无法纪,公开出售淫秽光碟。而我们好多家庭里面就收藏了或多或少的黄色光碟,有的趁小孩不在家观看,有的甚至当着小孩的面观看。这样让孩子在无形当中接触了不健康的性知识,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模仿影片中的情景进行犯罪。这也难怪我们班上成绩那么差的学生都能写出那么流利的黄色片段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成年人,我们应当极力克制自己的一言一行,正确引领孩子观看健康的、有益的电视节目,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最后,我们要从行为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不可盲目斥责。有的家长或教师发现学生有不正常的行为以后不是耐心教育,二是横加指责、一通臭骂甚至一顿暴打。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使其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容易使他们形成叛逆的心理。学生一旦出现了心理异常,我们除了及时纠正,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定期咨询学生的心理健康;分男女召开性知识讲座,一方面要求男生正确理解性、了解性,另一方面教育女生自珍自重,防止性伤害;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有效的保护等。
三、督导效果
通过以上评价和指导,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整改措施,目前,学校性教育正以良好的态势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学校将留守儿童咨询室新增加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功能,定期安排教师轮流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二是学校将班级《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考核,督促班主任及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健康知识教育和必要的性知识教育;三是及时召开家长会并发放《关于加强小学生性教育的告家长书》,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学校,正确引领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四是定期组织学生收看《青少年性知识讲座》和《青少年防伤害事故案例》等电视节目。
第三篇:课外指导阅读教案
课外指导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并能从鲁宾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以一篇带多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的确,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除了依靠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家庭熏陶等诸多因素外,还必须从阅读中吸纳精神营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老师在与你们聊天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有部分同学却只喜爱读图而排斥阅读文字,有些同学虽然喜爱读书,却在鱼目混珠的书海中迷失了方向;还有些同学虽然读了不少书,却因为读书方法不当而收效甚微。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二、好书推荐
师:在我校的书香节里,给同学们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课件出示)《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东周列国故事》、《资治通鉴故事》、《岳飞传》、《杨家将演义》、《聊斋志异》、《格列佛游记》、《匹克威克外传》、《鲁滨逊漂流记》、《童年》、《希腊神话故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十万个为什么》、《简爱》、《智慧背囊》、《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五(3)班的“坏小子”》、《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爱心树》、《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柳林风声》、《读者》杂志、《世界名人传记》(少年版)„„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经典的好书,很适合我们阅读,我们可以从这些书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写作的方法。所以在玲琅满目的书店或者图书馆,我们就可以挑选这些书来阅读,而不要去选择那些充斥着暴力和黄色的书。(板书:读书有选择)在这些推荐的书目中,几乎都是小说,而且篇幅都不短,我们把它们叫做长篇小说。
据我所知,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是男孩子都迷上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小说。我们今天就选《鲁滨逊漂流记》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阅读长篇小说。
三、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指导读书方法
1、同学们,老师手上有几个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这些都能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找到,那究竟我们要选择哪种版本呢?(简单说)
2、大家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生答:封面)对了,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3、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有同学去了解过作者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你们已经读完了书,结合这个介绍说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吗?
3、读了书名,你想知道什么?
师:这是一部近十七万字的大部头的书,读完整本书再回答这些问题,同学们肯定等不及。现在,就有一个初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是读“译者前言”或者说“导读”和“目录”
4、(拿书示意)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和目录,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5、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都了解了什么?
6、对了,通过读前言和目录,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谁来说说呢?(生说)
7、这就告诉我们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前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下面我们共同走近这本书,跟随鲁滨逊去漂流,去探险,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板书:读)
8、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阅读了这本书,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读完的呢?我看到有些同学还在书上做了批注。一些喜欢的句段还用不同的符号划下来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同学已经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很不错!我们要向这些同学学习,读书时要边读边做批注,摘抄好词佳句,做笔记。(板书:记)下面,我们就选择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课件出示问题)
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
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这些都可以用专门的摘录本记下来。
9、讨论之后,我们对这本书就有了深入的理解。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我们就可以写写读后感。老师这里有一份我们最喜欢的杨红樱写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看看这篇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学生看)(师:概括书的主要内容,接着说说自己对书中某部分最有感触部分写写体会,可以是对书中人物或者是作者的写作方法等.可以说说自己受到的教育)
四、总结阅读方法,激励广泛阅读
1.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的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照这节课的阅读,回忆以前的阅读方法,你认为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应该运用哪些阅读方法呢?请用这些方法阅读其他关于探险的书籍:(课件出示)(世界名著青少年版)
《汤姆索亚历险记》
《八十天环游地球》
《绿野仙踪》
3.结束语
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希望同学们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特别是文学名著,充实自己。
板书
有选择
读书
讲方法读——记——写
第四篇: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一、案例介绍
吴@,学习不主动,成绩欠佳,她非常腼腆,性格内向,不苟言笑。下课总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和同学玩,她仍然坐着不动,从来不主动参与班级的活动。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她情绪持续低落,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行动迟缓、活动量减少,沉默寡言等。主要集中在学习和人际关系方面。学习、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
心理健康问题与成人心理健康问题的显著特点又有所不同。以抑郁情绪为例,主要表现在:
第一情绪低落、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下降,负面自我评价以及意志和行为减退等,其临床特征与成人组有显著差异,较少有成人主观上的抑郁感觉等。
第二,伴随症状有焦虑、烦躁、紧张不安、易激怒等症状,还可伴有多动、不守纪律、冲突、反抗、逃学、厌学等,甚至有打架或其他违纪行为。
导致她不快乐的因素有很多,但这些因素之间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规律和联系的。
安全感。
安全需要包括安全、稳定、依赖、保护,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法律、界限的需要和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父母是给青少年造成安全感缺失的主要来源。“父母的不公平、不公正或相互矛盾会让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全”,这些不仅会给他们造成痛苦,也会让他们感到这个世界是不可靠、不安全和不可预见的。另外,家庭内部的争吵、肢体冲突、分居、离婚、对孩子打骂、发脾气、恐吓、责骂、粗暴的体罚等不仅会让孩子惊慌失措、惶恐万分,还会让他们害怕失去父母的爱,从而引发他们的抑郁情绪。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不到别人的重视,产生过多的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一直怀疑自己是否有优点,陷入到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2.家庭因素。她父母离婚跟她姑姑过但是长此以往,孩子便形成了孤独、内向的性格。
三、辅导步骤
1.发现兴趣,唤起信心。上课表扬她2.发扬优点,树立信心。看到她敢于在课堂上迎接我期待的目光时,我知道此刻他的内心在跃跃欲试。我便叫他读一段课文。起初,他有些羞涩和怯懦,声音虽小但吐字却很清晰。渐渐地,她敢放声读课文了。“你的声音很清脆,很阳刚!”当我在讲台上给他这样的评价并带头鼓掌时,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从此他开始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了。后来经过我的不断鼓励,她进步了许多。
四、结论
自卑,源于缺乏自信,它会让孩子无论是内心还是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变得黯然失色。王某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暂且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行为上,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兴趣、优点和特长,使他一步步地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重拾自信,迈向成功。
第五篇: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案例分析
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案例分析
一、问题行为情境(案例)
小浩是我上一届带的学生,家住农村,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一年最多回来2、3次。平时他由爷爷奶奶照看。五年级时小浩从乡下转入我校,刚来时厌学情绪较为突出:他上课的时候一般坚持不到五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用手碰碰左边的同学,用笔捣捣右边的同学,或者用脚踢踢前位的同学„„总想和别人说上几句。当别的同学不理睬或老师发现并制止后,他又会摸着东西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十分钟。总之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经常不交,成绩越来越差,甚至逃课上网!和家长反映多次,家长虽重视,但由于在外地务工,远水不解近渴。
二、对案例的分析:
厌学情绪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在每一个人成长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这种情绪,这是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自我动态失衡,和谐度不稳定的表现。学生厌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上课时常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磕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搞恶作剧,干扰课堂。第二,课后不愿复习和做作业,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对考试、测验无所谓,只勾几道选择题应付了事,既不管耕耘,更不管收获。第三,逃学,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等。(这三个方面在案例中小浩的身上均有体现)严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总之,厌学者,总幻想离开学校、离开课堂。离开老师、离开作业、离开考试,做一些不动脑不劳力的事,总想冲破校园纪律,自由自在。可是,空虚、孤独、无聊也常常伴随着他们。因此,经常用吸烟、玩电子游戏、上网、谈恋爱、幻想来自我麻醉。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案例中的小浩,厌学的三方面具体表现在他身上均有体现:上课小动作不断,或者搞恶作剧干扰课堂,课后作业马虎或抄袭,借故旷课,外出玩游戏等。其实,像小浩这样厌学的农村孩子我以前接触过不少,有一定的经验。因为我校虽是县城中心小学,仍有不少来自周边农村乃至偏远乡村的孩子。
于是,我先找到他奶奶询问家庭背景,然后打电话给他父母和他原来学校的老师了解情况。最好通过和他多次谈心终于掌握了他厌学的主要原因。
1.缺少关爱: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打工成了很多农村家长生活方式,为了工作,大多数人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寄养在其他亲戚家里。他们一年很少回来,他们的孩子便成了留守、半留守儿童或寄养儿童。小浩的父母在他三岁时便外出打工,长年在上海一家皮鞋厂上班,一年最多回来2次。小浩成了典型的留守儿童。
众所周知,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识的传授,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超过学校,而且起决定作用。人们留守儿童或寄养儿童从小就缺少父母关爱,失去了家的温暖,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容易养成惰学的习惯。留守儿童或寄养儿童孩子失去了父母的关心,慢慢地对学习的苦差事无耐性了,自觉性缺失了,久而久之,就会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不满,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仇恨老师、学校和社会,开始放纵自我,认为学习没有什么意思,厌学情绪随之产生。
像小浩这样的表现就是典型的缺少父母家庭关爱。小浩的奶奶说,刚开始时,小浩每天晚上睡觉时总哭闹着要妈妈。时间久了,哭闹虽然少了,但他常常望着一个物体发愣,半天不说话。刚上学时他也没有表现的像其他孩子一样兴奋。不过小学低学段成绩还勉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渐渐地厌学情绪凸显,一让他看书、做作业就发煩,还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最后发展到逃课。父母知道情况后决定把他送到县城小学,以求改观。
2.管教失度:
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鞭长莫及,没有时间或管不了孩子,同时又感到对不起孩子、亏欠孩子,于是就在经济上给与“补偿”,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零花钱不加限制,通过物质激励孩子好好学习。殊不知这样最容易使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案例中的小浩就是这样:父母打电话询问学习情况时经常对他这样说:你要好好学习,考试考好了,爸爸妈妈给你买你喜欢的玩具等等„平时零钱不断、零食不离口,结果好的学习习惯没养成,坏毛病一身„而这些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年人也易娇惯孩子,通常在教育方式方法容易不当,而且有时候打不得、骂不得,宽严容易失度。最后导致孩子任性、厌学„
3、网吧、游戏厅台球室等场所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推进,网吧、电子游戏、打牌赌博、黄色书刊影碟等充斥农村集镇。而农村对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监管不如城市到位!而青少年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于是对那些自制力不强、厌学的农村学生来说,这精彩的“外面世界”无疑成了他们的“快乐天堂”与寻求刺激的地方。案例中小浩原来的学校周边也有3家网吧和一家游戏厅和2家台球室,他以前也去过多次。
4、改革开放后一些错误思想和不正之风的影响。
许多农村家长认为教育投入战线长、回报慢,不如打工挣钱来得快、来的实惠。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大学生神圣光环已不再有。过去,村里如果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那是十分光荣的事。如今,村里人并不羡慕出了大学生的家庭。相反,他们反而认为孩子早挣钱早找工作更好。于是上学 “读书无用”、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不正之风,迷惘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
另外,市场经济带来的不正之风,如 “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等很容易侵蚀少年儿童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
5、学校因素
⑴、农村教育机制问题
在农村读书,在时间上不像城市里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他们上午和下午放 过学之后,大多书包一丢,或去帮着大人干农活或者玩耍去了,很少有人主动去读书。这不能怪孩子们,在城市里孩子们读书有许多人去监督着去做,而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这方面的环境。
⑵、教学观念方法陈旧落后
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三心的应试教育,弄得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禁锢、被压抑的状态,无暇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或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导致学习兴趣降低,久而久之,逆反心理便随之产生。这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
有的学校为了应对上级评比、考核,频繁地考试、排名次,使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冷落、批评、指责,他们很少受到表扬、鼓励、关心,一旦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就厌烦教师,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进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厌学心理。
三、诊断治疗
在这个个案中,很明显,小浩的厌学的根源在于家庭环教育的缺失及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境。(社会因素我们个人很难改变)家长对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及其所采取的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只是直接原因。因而对小浩厌学的治疗就要特别注重家庭的作用,“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经过反复与家长交流沟通,让小浩妈妈暂时放弃外面的工作,回来陪读几年。等到小浩完全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以后再外出。毕竟,孩子的成长比什么都重要。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渐渐成熟、懂事。到那时家长便可安心外出挣钱。
自从小浩妈妈回来后,在学校和家庭的配合下,小浩渐渐发生了变化:五年级下学期时上课明显认真多了,偶尔也举手回答问题了。到小学毕业时成绩已进入班级优秀行列了!现在他已经读年纪了,听他妈妈说成绩很好,学习基本不用父母督促。听到这,我有一种如释重负感和欣慰感,也坚定了我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