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析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析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大学安全教育 问题与对策
【摘 要】﹕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要提高认识,强化意识,筑牢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想基础;充实内容,完善理论,形成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知识体系;创新形式,更新方法,优化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具体方式;打造队伍,提升素质,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保障机制。
我,作为一个2011级的大学生,虽然说阅历不深,而且知道的少的可怜,可是我却想就我所知道的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和大家共享一下,然后也聆听下大家的看法来完善自身的认识的不足,共同进步。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形势对高校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面临的新挑战,认识到安全教育对高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高校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建设和谐校园。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轻预防,重事故后工作
预防是防止一切安全事故的最有效、最根本的工作。高校要防止安全事故的产生、杜绝一切安全事故,就必须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否则其他的一些工作都是“亡羊补牢”。我国在生产领域的安全预防工作做得比较好,相对于生产领域,高校的安全事故具有不可预测性,高校安全工作的预防容易疏忽,一旦发生了安全责任事故,才会引起高度重视。严格事故后的安全检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其实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要完全杜绝大学生的安全事故出现,就应重视安全预防工作,定期检查高校的安全状况,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安全事故重在预防,应把大学生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这就给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一个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设施存在隐患,二是大学生自身在安全意识、自救能力、安全防范技能、安全知识等方面欠缺,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一方面使大学生掌握安全知识,了解安全法规、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防范的技能和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大力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领导负责制,签订安全防范责任状,完善安全实施,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定期召开学习安全会议,使广大师生注意安全教育问题,尽量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高校的安全工作做到了这两个方面,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高校的安全和稳定。
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快速扩张期,高校领导主要关注校园建设、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对外交流等有形的成果,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缺失,致使安全教育在实施中形式大于内容。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由某一职能部门承担,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而且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够健全,部分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运行体系不够成熟,安全教育未能规范化、常态化,系统性不够理想。有些高校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制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所以针对这些问题,要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稳定的保障,是高校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加强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机构,加强安全教育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规划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加大投入以满足安全教育软硬件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方法,逐步健全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高校的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从目标规划、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效果考核等方面建章立制;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力求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得到保证,从制度上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合理选配授课教师,并对安全教育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统一组织考查,实行责任追究制,以保证安全教育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从而使安全教育步入规范化、走向系统化、达到常态化 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有待于提高
安全教育师资不足。当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主要由学校保卫干部和部分辅导员承担,而保卫部门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既有复转军人,也有留校的毕业生,还有人才引进时安置的家属,由于教辅部门编制有限,这些人经常是超负荷运转,并且他们的工作中心还是在安全管理上,整天忙于“灭火”。兼职教师的数量都不能满足要求,更谈不上专职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了。有的学校主要依靠聘请社会相关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人员的流动性更大。因此,为了提高安全教育队伍,在校内建立一支以高校保卫干部、部分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相关课程教师为主体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还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以及各方面专家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在此基础上要正视物质保障,确保这支队伍的基本待遇、工作条件、职称评定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等,以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基本的工作热情。同时加强对安全教育师资基本素质的研究,做好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在岗教师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及时做好继续教育工作。高校还要关注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优选基础较好的教师,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帮助他们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专业教师。
安全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安全教育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展板宣传等传统方式,也有的学校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为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这些传统的教育方式曾经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媒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方式相对应该改变一些。而且 当前安全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输,忽视了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传输安全理论知识是必要的,如果只限于纸上谈兵,会导致知行相背离的现象,削弱教育的效果。所以当代安全教育要求理论教育要生动活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不断丰富安全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在理论灌输时注意结合案例加以解释,把生活中的案例编印成册供学生阅读、借鉴,或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做到以案施教;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安全问题,以开办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形势报告会或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活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栏、校报等传播媒体和各种有效手段,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广泛的、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意识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并成为一种习惯。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意识、安全素质也是大学生本身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高校重视安全教育,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创建稳定、和谐校园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为大学生的成才、成长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环境。所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共同为安全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完善安全教育系统一起献计献策。
第二篇: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困难的分析,并对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对策及创业方向,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创业。
一、引言
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在社会就业岗位未相应增多的情况下,就业市场压力不断增大,必然形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就业与市场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因此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将越来越多,甚至也有可能成为今后就业的主流。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但调查表明,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状况仍旧不容乐观,实际困难较多。如何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
1、创业失败率高
高校大学生创业取得成功的只是少数,而大部分的大学生创业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很多,如只凭一股热情而缺少创业策划、不熟悉市场、选择项目不合理、年轻浮躁过于理想化、不懂人际交往规则、不善于管理、合伙人不团结、资金不足、家庭变故、学习压力大而中途退出等等。
2、自主创业参与者少, 旁观者多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不大。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这样或那样的优惠条件, 但是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仍不是很高。大学生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 自主创业发展步伐缓慢。例如清华大学,由于毕业生就业并不是太困难,同时又由于自创业需要承担相当的风险,虽然清华大学有相对比较好的学生创业环境,但是选择自主创业的人并不多,目前清华大学自主创业的学生约500人,只占清华学生总数的2%左右;而在美国,像斯坦福等知名大学,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可以达到10%。
3、高校不够重视学生创业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单纯重视就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大多局限于阶段性的创业计划竞赛,而对学生自我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对投资项目论证、资金筹措、产品技术、质量管理、市场开发、人际关系、商业法规及政府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其次缺乏为企业培养和提供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大多数企业认为,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责任心、组织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而这些素质,恰恰是创业所必须的。
三、大学生创业存在的困难
1、缺乏创业信念和社会经验
大学生心中的创业,更多的是成功的事例,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对此他们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创业中如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感到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另外,他们对公司的运作认识过于简单,没有考虑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
2、想法过于幼稚,脱离实际
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的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而没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许多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当老板来指挥员工干活,他们对创业问题的认识还处于糊涂状态,还很简单幼稚。因此他们的行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他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谬误,导致难以正确处理一些具体事情。其实创业首先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工作岗位。要想帮助更多人就业,就必须有把企业做强做大的能力。而打工是取得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的好办法。
3、创业能力低,经营范围窄
良好的创业能力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关键,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创新求变能力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然而现今,高校大学生对于创业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几乎是一无所知。并且,大部分创业学生所从事的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难以发挥出专业特长。大部分学生创业范围主要包括上网开店、推销零售、饮食行业、娱乐业、服装生意等等,一般都局限于服务行业,而且由于在校读书不能脱离学校专门从事创业,他们所进行的创业地点都局限在学校内或学校周围,扩展到其他地方去有一定的难度。
4、资金缺乏
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瓶颈,没有资金,再好的新技术也难以化为现实生产力。昂贵的学费已使家庭举步维艰,吸引社会投资更是谈何容易。大学生要创业,没有资金来源,通过做兼职或勤工助学也很难积累创业资金,即使一部分同学通过家里的扶持或贷款等其他渠道获得了启动资金,也可能会因为资金周转和所要承担的投资风险而使创业变得困难重重、压力重重。因此,通过淘宝网等进行网上创业因为所需的启动资金少而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但毕竟大学生创业的形式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淘宝网。
四、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1、政府方面
(1)构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引导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既需要有活动载体,也要构建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体系。一是提供政策支持。要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并紧密结合实际,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和落实新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二是提供项目支持。要为大学生创业推荐可供选择的项目,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为主,加强创业指导,组织力量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三是争取资金支持。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入风险投资,同时要募集社会资本,本着双赢的方针,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2)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政府要大力加强对创业人物及其创业事迹的宣传,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营造创业氛围,倡导创业精神。激励大学生在创业中就业,在就业中创业。
(3)建立奖励表彰制度。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奖励表彰制度,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表彰,并给予适当创业补贴,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2、学校方面
(1)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增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知识结构的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少运用“讲授———接受”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要想真正实现创业,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将创业理论知识转化成创业能力。创业教育重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教育体系上应包括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实习模拟、实地调研四个部分。
(2)增加学生的创业体验。通过自身行动获得的创业体验越丰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学校可以组织创业设计大赛,开设创业讲座等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兴趣。尽可能的利用校内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进行创业实践的机会。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可以适当的将一部分管理内容让学生来参与,比如食堂,商店,环境卫生,校内便民服务等等一些岗位,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学生在这些项目中学习一些管理技能,从而丰富创业经验。另外,学校可以尽可能的联系企业,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让同学有机会真正的接触企业,明白企业运作的道理和流程,学习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3)建设创业师资队伍。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对教师在创业方面的培养也必不可少,学校可以安排一些培训课程,供教师充电,了解相关的创业知识,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或者由教师自己安排到企业进行实践。更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 注重吸纳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定期邀请一些商界人士来给学生讲解最新的市场动态,最真实的创业经历等等。
3、学生方面
(1)明确创业动机。创业并非一件易事,在校大学生在选择创业之前,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创业动机,弄清自己为什么要创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要明确自己的创业动机,减少和避免因盲目行动所造成的失误。
(2)提高自身素质。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它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创业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这样在创业时,就能抓住自身的优势,做到学以致用。其次,还必须培养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包括自立、自强、进取、意志、创新等。再者,还需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协调协作和沟通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3)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创业前可以利用兼职等机会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这对于在校大学生今后的创业大有裨益。如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企业管理能力,是无法在当今市场立足的。加之大学生创业初期缺乏资源和营销经验,对各种突发状况没有很好的应急措施,在创业过程中易冲动,承受不住打击,必然会导致最后的失败。
(4)树立良好人际关系。在创业的路上,仅凭自己能力足够、知识全面、技术过硬远远不够,这当中忽略了创业中的一个可利因素——人际关系。成功创业来自于70%的人际关系+30%的知识。在创业资源中,人际关系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想创业,就必须广交朋友,积累各方面的资源。
五、大学生就业选择方向
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方向,有人提出在如下四个方面可供选择:
1、高科技领域。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的大学生,在这一领域创业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在高科技领域创业,一般来说,技术功底深厚、学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才有成功的把握。推荐商机: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手机游戏开发等。
2、智力服务领域。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在智力服务领域创业,大学生游刃有余。例如,家教领域就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一方面,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传统渠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更容易赚到“第一桶金”。推荐商机:家教、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等。
3、连锁加盟领域。统计数据显示,在相同的经营领域,个人创业的成功率低于20%,而加盟创业的则高达80%。对创业资源十分有限的大学生来说,最好选择运营时间在5年以上、拥有10家以上加盟店的成熟品牌。推荐商机:快餐业、家政服务、校园小型超市、数码速印站等。
4、开店。大学生开店,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生顾客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熟悉同龄人的消费习惯,因此入门较为容易。正由于走“学生路线”,因此要靠价廉物美来吸引顾客。此外,由于大学生资金有限,不可能选择热闹地段的店面,因此推广工作尤为重要,需要经常在校园里张贴广告或和社团联办活动,才能广为人知。
六、结论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自主创业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大学生的首选。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解决当前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而是对学生个人、高校和社会发展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程。虽然现今大学生创业仍然面临着多重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的。
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伴随着创业过程的进展,他们会面临许多挫折和挑战,因此大学生要树立不怕困难与挫折,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加强意志锻炼,使自己在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光明。
第三篇: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教育已经成为普遍式教育,大学生也随之增加,这就导致了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大学文凭含金量相对降低,大学生就业产生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企业招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就业难和招工难这对矛盾的根源在于大学生与企业岗位的不匹配。为了解决这对矛盾,我们就必须利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及其知识,使得大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更好的去学习技能、规划未来。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作用;现状;对策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高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教育部和人事部的数据显示,现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仅维持在60%多,而待就业人数已经近千万,并且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这两个数据在不断恶化。与此同时,企业也存在着招工困难的问题。虽然,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且有很多人处于待就业状态,但是企业却很难从中招到合适的人才。
这里涉及很多原因,比如,专业的不匹配、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信息的不畅通、单位用人机制太死板等,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不明确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确,导致他们不能更好得去学习有用的专业技能、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更不能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信息渠道。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作用体现。大学生职业规划是指,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制定未来人生事业的发展规划,设计自身职业的发展道路。职业规划教育是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特点,尽量做到有针对性,实行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个性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
为充分显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作用,课题组对杭州下沙各高校2007届来的一些学生随机抽取并进行了访谈,从中希望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规划对于他们职业生涯的作用。以下是四个典型访谈的记录。
甲:男,07届毕业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未做职业规划,但是从大学开始有着自己的终极目标。3年多来自己创业两次,失败,同时换过6个不同岗位的工作。现今处于待就业,几乎没有积蓄,但是一心想着创业,在迷茫中挣扎。乙:男,08届毕业生,英语专业,未做明确的职业规划。毕业后应聘到一家民企做文秘,一直坚持到现在,目前职务仍旧是文秘,月薪4000,身上也有一点积蓄,但是对于目前枯燥的生活表示乏味。丙:男,09届毕业生,工业设计专业,曾做明确的职业规划,大四开始就职于教育培训机构,后自己开始创业做培训,现今拥有一个私人工作室,业绩未详,仍旧在拼搏中,对目前的成绩还算满意。丁:女,07届毕业生,工商管理专业,曾做明确的职业规划,毕业后一直就职于政府单位的合同工,去年考上公务员,成为编内职工,对目前的待遇和成就比较满意。
从上面可以看出,进行过职业规划的丙和丁,毕业后的职业生涯明显要比甲和乙来的顺畅,同时满意度也要比甲和乙来得高。
(二)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1)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政府,目标和计划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了目标,人们才有了为之奋斗的方向,才能更好的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全球职业规划大师周其洪老师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来说越早越好,早一些认识自己,明确方向,就能打有准备的就业之战。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就业渠道,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缓解就业压力。”(2)职业规划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生涯教育,使得学生了解自己并且了解社会,从而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发挥并培养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并围绕自己的规划,不断完善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职业规划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应对竞争的能力。市场经济,竞争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学生不断增多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只有大学生有了更强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岗位,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取相应的待遇。(4)职业规划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的稳定性和满意度。没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毕业后,面对琳琅满目的职场,大学生往往容易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更不知道要怎么做。从而使得大学生长期处于不满之中,同时也不安于位,容易跳槽。这样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是非常不利的。而有了明确的职业规划之后,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发展也在意料之中了,那么满意度和稳定性也就相对增高了。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流于形式,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目前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而言,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一种课程,没有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我们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是应该使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从而培养大学生相应的能力。
(二)没有形成比较健全有效的实施体系。由于我国大学生发展的历程比较短,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其体系还没有完善。表现在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够专业、职业规划测评和培训欠缺、实践教育缺乏等方面。缺乏健全有效的实施体系是当代大学生职业存在的问题中主要的问题之一。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由于大学生本身知识、阅历等多方面的限制,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引导不够,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不是很重视,其主要表现在:首先,对于职业规划缺乏主动性,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学生。其实,职业目标不明确,大学生很多时候是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不知道制定目标和计划。
(四)师资队伍不健全。目前,很多大学对于职业规划没有专职的教师,这门学科是有就业指导中心或者思政辅导员来完成指导,专职教师的缺位指导造成了缺乏专业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兼职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指导老师也只是对于理论知识略懂皮毛,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对大学生应有的作用。
三、改进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的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的认识。对于提高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首先要提高学校对于该课程的重视度,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进行职业规划并提高其能力;其次是要从大一新生开始传授职业规划的思想,并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要有一个整体的指导道规划,也就是说要激起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并逐步深化他们的职业规划。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师资力量。要做到充分改进职业规划,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做到专业化,而不再是那种由思政老师、辅导员兼职讲授和指导的状况。其次,实行大学生职业规划导师制,即相关职业规划老师与大学生之间形成“一对一”的指导,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规划指导。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系统化。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那么,相对应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必须让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大学生活和教育之中。
(四)引进职业测评系统。根据人职匹配理论和职业性向理论,只有当工作者的人格类型和职业类型相适应时,才能算达到了人职匹配,在这种状态中,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而职业测评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和规划知道,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自我的特性和优缺点,最终达到人职匹配。
(五)增加职业规划的实践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仅仅停留在掌握理论的层面和阶段,那么一切都是徒劳的。我们只有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职业规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在走向就业的途径上所向披靡。
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学生、学校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着指导性意义,同时对学校的人才质量培养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隆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05(12).[2] 布茂勇,唐玉琴.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第四篇: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容通,男,福建闽侯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观念、方式和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用新的思路加以改革和创新。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后提出了基于激励手段的大学生管理策略。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要客观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认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传统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给予准确定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其次是管理体制的创新,然后是管理手段的创新。激励理论从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其间,国际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研究,发展到目前可说是学说林立、流派纷呈,特别是美国在激励理论方面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成效显著。我国对激励理论的研究则是刚刚开始,有周其仁、张维迎、魏杰等人的“人力资本”之说,钱颖一的“激励机制”之见等,特别是用到实践中的东西少。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的激励理论研究缺乏系统和深入,尚无完整的理论成果。从现实管理工作的需求看,激励理论是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满足个人某种需求、期望的基础之上的。通过管理工作中有效运用激励机制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奉献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发挥他们在工作中独特的价值与作用,这对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效益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机制,是指有预见地通过特定的外界刺激来激发和引导个体的积极性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直至目标的达成。激励机制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方式方法,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运用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去启迪人的心智潜能。高成效地运用激励机制有赖于管理者的高素质和高水平。在管理学中,最困难、最复杂的莫过于对人的管理,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是依据对人的一种看法提出来的,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集中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影响着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管理工作,结合新形势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面临着很多挑战。
1.没有真正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
目前,地方院校尤其是北方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仍停留在重管理、轻服务阶段,认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起辅助作用,认为学生只是被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学生只要服从管理者的管理,听从管理者的安排就够了;停留于“管好学生”、“管住学生”,以满足学校的现实需要即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重点,而不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重点来开展工作。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视学生为管理客体,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表现为以经验代替民主管理;问题式管理代替发展式管理;事后处理代替预警管理,强调统一要求而忽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多用传统标准,轻视综合素质要求,影响了管理的效果。
2.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使学生管理难度增大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逐步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生源质量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交费上学,导致经济困难学生增多;面对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造成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增多;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后勤社会化改革都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大学生管理理念的创新
“以人为本”就是要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让人积极愉快地进行工作,并取得更好的效益,实现更大的发展。引申到教育中即是以学生为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和合理的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不仅要为学生的求学需要,同时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不仅要让他们学得好,还要让他们活得好,健康成才。
1.思想观念要以人为本
大学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爱好习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与信任学生,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各个方面,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和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
2.方法手段要以人为本
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说教式、灌输式,强调的是道德规范、法律条文知识的掌握与记忆,强调的是用严格的制度、规范的条文来限制约束学生,强调的是分数的获取、表面的言行,而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从学生的内心情感出发,过多强调外在的强制。只有用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才能培养出有人性的人。因此,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方法的人道化、行为方式的人性化。
3.行政建设要以人为本
如果没有健全的组织建设、规范的制度建设、精干的队伍建设,是很难完成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人本管理的底线是基本的组织制度和法律规范,如果抛弃这样的行政性建设而强调人本管理,那只能是自由散漫的、无原则的。因此,要加强各种行政建设,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
第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管理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一个特定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期、环境也是有不同需求的,这就需要管理者经常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对他们进行积极规范和引导,规避不合理的需求,引导合理需求向高一层次提升,将学生的活力与动力激发出来。
第二,引导学生适当参与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想法,引导他们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给学生发挥才能的机会,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和参与权,允许学生对管理和决策提出批评建议,给予学生适当的、相称的决策权,提高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第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运用竞争意识进行竞争激励,可以使学生发挥潜在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产生最佳的激励效果。为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首先,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可以使学生产生压力和危机感,从而激发积极性;其次,竞争可以使学生的自尊、毅力和优胜信念得到加强;再者,受到竞争目标的鼓舞,学生就会出现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提高效率和激发创造性。
四、结 语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在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各高校要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学生管理工作集教育、管理、服务、指导、咨询、维权、关爱七位一体,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马海泉,昌东伟,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势在必行[J].中国高等教育, 2004,[2]高 伊.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值得信赖[J].中国高等教育, 2004,[3]顾 斌,彰显人文关怀,改善学生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责任编校:罗 红,张 静·208·
第五篇:大学生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大学生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同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前途。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是对高校教学过程的管理, 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现阶段,我校的主要矛盾是:学校领导的管理方针得不到学生认同,进而降低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我根据自己在校一年多的学习与工作,查阅和了解我校的情况,就如何提高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做出探讨性的意见。为我校及个人提供参考资料:
一、当前我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xx市面积为15899.6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超过五百万人,而xx学院是这片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然而,我校却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相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以及所处地域的特殊性等原因,导致xx学院在目前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之中选取领导,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做简要说明。
(一)管理模式的不当
1、资源稀缺,教学管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由于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出现发展与管理手段不衔接的问题。目前, xx学院的办学资金除省财政拨款外, 受到地方经济发展弱势等诸多条件的制约。经费的增长幅度较小, 地方财政支持满足不了学校发展的需求, 到目前所了解, 学校已有较多负债。为此学校扩大双学位的招生数量,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适合和双修课程的课是否安排妥当,从而大大降低修双学位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降低了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学校大量扩招学生,但因为管理不足,曾出现宿舍住房紧张的问题,草草地在南区建起了8栋,然而,因为工期紧张,导致建筑质量低下,所以该栋学生却埋怨满天。
2、学校领导忽视与学生的沟通。本校有一个相当好的制度,增进了学校领导与学生的沟通,此制度是定期举行学生代表座谈会。但是,该座谈会形同虚设。以近期最为热点的事来说,首先是本学期前期,学校开始实行全天制的供电,那段时间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加了。然而,经过一小段时间后,学校领导竟然无视定期举行的学生代表座谈会,直接向全校学生发布了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作息时间表,其表所制定的内容无异初中生的时间表,让众多学生气愤不已。在公布此时间表后,学校领导再次忽视学生座谈会的存在,向全校发出公告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决定从5月23日开始学生宿舍在周日至周四晚上休息时间(23:00至次日6:00)断网。”此通知一出,相当多的学生非常迷茫,都在问哪来的广泛征求啊。学校制订的学生代表座谈会是为了更好地与学生沟通,现在却自己违背了这一制度,所以,此举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不得不服从,但是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基本降低到最低点。
(二)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1、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偏低。xx学院发展至今,目前, 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其主要原因有主、客两个方面。主观上, 一方面学校从事教学管理的人员普遍学历偏低, 而且工作轮换大,专业幅度大,很多都是从基层提拔,并不定是教学管理专业,管理必定不足;另一方面, 由于我校领导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没有足够的重视,行政性强,从而使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缺乏一支有生机的、有活力的教学管理队伍。客观上, 由于教学管理工作事情杂乱, 头绪繁多, 教学管理人员终日忙于事务, 缺乏理论培训, 许多管理者虽有经验而少理论知识, 教学管理水平始终得不到提高。这也是我国的老大难问题,高校学术与政治不分离,即基本上行政管理学术研究,这对学生的创新发展有一定的障碍。
2、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据了解不管任何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xx学院在教学管理制度不足方面,本人观察认为有以下两点:一是一线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大,招聘人才方面长期外向型。这几年因为学校发展的需要,大量引进省外人才,利用较高福利和工资吸引人才,因为长此以往,导致在本校工作的老职工的福利有所减少,包括以前对有较高职称的干部和老师可以照顾家属的政策取消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的打击了老师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吸引人才的长期进驻。因为这样导致了大部分引进的老师目的并非是在嘉大长期驻留,而是以嘉大为进驻广东珠三角的跳板和本校人才往外流失严重现象的出现;二是一些老师课外任务过重,无力进行科研教学,一些老师专心科研,忽视了本身作为教师的任务,并没有把知识真正地传授给学生。纵观我们物理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成绩还可以,但是物理学院的学生却没有怎么得到教师的培养,不仅仅学生收获的省级科研奖微乎其微,甚至连物理学基本的原理都没有弄懂。
(三)学生创新能力弱
学生的创新力才是一间学校的主要力量所在。学生是教学管理的终端,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是评估整个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也说明这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本人认为本校存在以下的现象:
1、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高度集中。本校虽然有相当多的师范专业,但是依然属于综合性大学,而本校以及各二级学院的项目重点都放在师范技能专业上,从而忽视了科研学术的项目。
2、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偏离创新。本校以及各二级学院开始把考硕士研究生的名额看成了一个指标,监督学生学习,强迫学生学习,把应试教育进一步地深化,致使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更没有教师去辅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学校新颁布的学生作息时间表和断网的通知就尤为突出。作为一间大学开始像中学一样,限制学生的兴趣和压制了学生潜在的能力,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没有新的创新力注入,学校只会在下坡路。
二、完善我校管理制度的若干对策
xx学院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组织,以上问题仅仅代表本人个人的意见。在分析后,总结以下若干对策,仅供参考:
(一)改变外部条件
xx学院是一直坚持“立足梅州, 面向基层” 的办学宗旨, 发扬艰苦奋斗的办学传统, 弘扬“勤俭诚信, 立己树人 ”的校训, 立足地方, 依托地方, 服务地方。但是基于全国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梅州市政府同样也是重点发展经济,然而盲目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让政府忽略了高校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本人已在梅州生活一年多,据我所了解本地市政府对高校教育的投入少之又少。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当特殊,是客家文化之都,更是梅州市唯一的高校,只是得不到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大力支持,然而,全国的重点大学所处之地都有相当多的高校,地方政府根本无法全都大力支持,这就突出了本校的优点所在。因此,本校若想在梅州立足,首先要提高本校学生对梅州的贡献,以此来吸引梅州市政府的重视,进而提高本校的知名度,最终可以吸收更多的优质生源,为学校注入新的力量。
(二)改革内部制度
一间大学的内部制度的中心肯定是学生,所以我们学校更应该增强领导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进而完善我校教学管理制度,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教学管理是按照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对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在高校的管理中, 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 要从学校的发展规划, 专业的发展规划到组织和引导院系各专业进行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等方面, 根据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 实现最优组合, 形成科学运行机制, 发挥整体效益, 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的、科学的、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
(三)加强学生的创新力
创新力是一间学校永恒的动力,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恒的动力。纵观我校各方面的情况,其实我校落后于国内重点大学的原因只在于创新力较弱。我校学生在省级、国家级科学创新比赛中所获得奖项的项目,对于实际的应用起不了大作用,故我校应重视学生的创新力的实践应用,让本校学生对梅州市作出贡献,引起政府重视,从而得到更多的经济来源。获奖情况、考上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这些方面对一间学校的影响的却不少,但是起不到决定性的胜利。所以我们学校应该组织各二级学院建立专业知识实践创新队伍,培养一批创新力较强的学生队伍。
上面只是本人对我校大学生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一些粗略的见解,并不代表任何单位发表意见。我们学校要发展的路还很长,但是基于各种外部条件,我们学校的发展前景相当的乐观。不过,一间大学的办学目的应该在于培养能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才,而不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虽然口号大了点,但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抱着这种心态去,我们的学校,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更甚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将在我们的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