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国培初中语文作业《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
课程《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中提出了语文教学活动设计“要有阶段性”的观点,请用具体的教学案例证明这个观点。
正如孩子成长具有阶段性特征一样,我们整体教学工作也应该具备该特性。三年一周期,要有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每册书大约有三十篇课文,这三十篇的编排大有讲究,古今并存,中外混杂,各类文体也都粉墨登场。因此,就王老师提出的“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阶段性”的观点,我持赞同的观点。现在,以写作为例来阐述本观点。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走出小学的大门,大多数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于整个初中阶段来说比较浅显,知识还未系统化。因此,我们在初一上半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上面,使孩子明确初中的语文学习和小学是不一样的,并逐渐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这一阶段,在写作教学上不能着急,应该领着孩子们多读、多看、多背诵、多积累。使孩子明白,语文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生字、一篇篇课文,在课本以外语文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像是呀呀学语的孩子,为了能够通顺地说出一句话,他(她)必须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听别人说,去积累和实践开口说话的方法。初二下半学期,学生们已经充分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并为此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个学期,就可以试着让孩子们摘抄、背诵名家语段,可以给孩子布置常规的写作作业,例如:生活日记、仿写片段等。这时我们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帮助孩子克服写作的厌烦情绪甚至是恐惧心理,我们要引导孩子体会语文写作就是把心里想说的话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出来,那就是文字的形式。为了使孩子们品尝到写作的乐趣,我往往会为孩子们提供交流日记的机会。这时候的孩子们在心理上仍然保留小学生的好奇,同时也渴望别人能够关注自己。通过这种交流形式,孩子们慢慢喜欢上写日记、说日记,为了在课上说得更好,课下他们会想办法写得更好。
初二学生已经摆脱小学生的稚嫩,他们已经为中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时候,有的孩子已经拥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我们需要做的是引领他们站到更高的平台上感受语文的魅力不仅仅是在内容上、人物上,还在于文章的语言上、结构上。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带着学生读一些名著经典,品味语言,分析结构。之后,学生可以写读书笔记和感悟。在写作上,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写命题日记和仿写文章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
初一初二阶段是学生充分积累的阶段,在信息上属于高速输入阶段,这一阶段为初三的快速输出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也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案例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白河二中 马青华
通过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后,我的感悟非常深刻,受益匪浅,能够很好的指导我日后在教学中如何备课、如何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借鉴的依据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解析入手,给出教学设计案例的详细分析,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新的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新课程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只有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具体的设计与操作,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新课程得以落实。我有以下体会:
正如孩子成长具有阶段性特征一样,我们整体教学工作也应该具备该特性。三年一周期,要有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每册书大约有三十篇课文,这三十篇的编排大有讲究,古今并存,中外混杂,各类文体也都粉墨登场。因此,就王老师提出的“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阶段性”的观点,我持赞同的观点。现在,以写作为例来阐述本观点。
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走出小学的大门,大多数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于整个初中阶段来说比较浅显,知识还未系统化。因此,我们在初一上半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上面,使孩子明确初中的语文学习和小学是不一样的,并逐渐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这一阶段,在写作教学上不能着急,应该领着孩子们多读、多看、多背诵、多积累。使孩子明白,语文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生字、一篇篇课文,在课本以外语文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像是呀呀学语的孩子,为了能够通顺地说出一句话,他(她)必须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听别人说,去积累和实践开口说话的方法。初二下半学期,学生们已经充分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并为此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个学期,就可以试着让孩子们摘抄、背诵名家语段,可以给孩子布置常规的写作作业,例如:生活日记、仿写片段等。这时我们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帮助孩子克服写作的厌烦情绪甚至是恐惧心理,我们要引导孩子体会语文写作就是把心里想说的话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出来,那就是文字的形式。为了使孩子们品尝到写作的乐趣,我往往会为孩子们提供交流日记的机会。这时候的孩子们在心理上仍然保留小学生的好奇,同时也渴望别人能够关注自己。通过这种交流形式,孩子们慢慢喜欢上写日记、说日记,为了在课上说得更好,课下他们会想办法写得更好。
初二学生已经摆脱小学生的稚嫩,他们已经为中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时候,有的孩子已经拥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我们需要做的是引领他们站到更高的平台上感受语文的魅力不仅仅是在内容上、人物上,还在于文章的语言上、结构上。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带着学生读一些名著经典,品味语言,分析结构。之后,学生可以写读书笔记和感悟。在写作上,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写命题日记和仿写文章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
初一初二阶段是学生充分积累的阶段,在信息上属于高速输入阶段,这一阶段为初三的快速输出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也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基于上述观点,我得出以下结论:
一、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写作能力等放在了首位,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上,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最后在作业设计时再加以巩固。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从头至尾都把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三、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又一大亮点,在学一些典型文体的文章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远远重于教给学生文本知识。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在课堂设计环节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做了课堂的主人。
五、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有下列5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
第三篇:观《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心得
通过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后,我的感悟非常深刻,受益匪浅,这些知识内容对我这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充电,能够很好的指导我日后在教学中如何备课、如何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借鉴的依据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解析入手,给出22个教学设计案例的详细分析,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新的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新课程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只有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具体的设计与操作,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新课程得以落实。我有以下体会:
一、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写作能力等放在了首位,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上,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最后在作业设计时再加以巩固。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从头至尾都把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三、教给学生方法。
教给学生方法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又一大亮点,在学一些典型文体的文章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远远重于教给学生文本知识。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在课堂设计环节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做了课堂的主人。
五、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有下列5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
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3)教学设计构想:
①教学目标设计(方向)解决为什么教,明确教学任务、教学重点、难点
②教学内容设计(载体)解决“教什么”、“选什么”、“教什么最好”、“采取什么呈现方式”
③教学组织设计(措施)解决“怎么教”、“怎么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设想安排
④教学评价设计(强化)解决激励和鉴别问题。
(4)新课程教学设计思想:
①关注学生学——以学定教
⑴换位思考,教为学服务⑵给学生创设参与表现的机会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⑷分析学生的个别差异
②拓宽教学思路——设计开放式教学
⑴教学内容开放⑵教学过程开放⑶教学问题开放
③考虑情知因素——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⑴让课堂教学情境化、生活化⑵加强人情味与幽默感⑶在教学中开展竞赛活动④以问题为中心——开启学生思维
⑤创设活动平台——让学生体验感悟探究
⑥营造民主氛围——让课堂宽松和谐民主
⑴教师要真诚爱学生⑵教师要尊重学生⑶良好的教学评价
第四篇: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第二次作业
“国培计划”初中语文第二次作业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深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就说过:“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这些理论都说明了学习兴趣是学习者产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而学习兴趣的培养直接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感投入多少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地用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爱唤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接受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本人是这样激发学生兴趣的:
(一)、在导语中引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格言用在讲课方面是再恰当不过了,一堂课如果有个良好的开头,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气氛,亦可启发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正规学习,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教学《背影》时,教师饱含感情由亲身经历说起:“记得有一年,我上学从外地回家。,车在道上坏了三次,当时天气已进入深秋,而我一整天没有吃饭,到家时已经半夜。回到家父母吃了一惊,父亲赶紧下地为我煮鸡蛋,看到从被子里出来的瘦削的背影,我真是好感动,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工作以后,我总想找机会用笔表达我对父亲的挚爱,由于笨拙,我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可以说,生活中我们都与父母经历过这种难以忘怀,甚至感人至深的场面,如何能抓住特定的镜头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做了榜样,下面请看课文。”这样的导语,贵在真诚,亲切的语言开启了学生的心扉,所以能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巧妙运用渲染语
渲染语是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和运用以渲染课堂情绪,激活学习情感的简语。优秀的渲染语富有简洁性、针对性、感染性、鼓动性和时效性。
一、二句简语就可以充分调动集体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加速教学进程,如果课堂上有的学生走神,教师可以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这节课的内容学起来并不难,老师
相信,你们会学好的,经过大家的认真听讲,我相信你们(环视走神的学生,稍有停顿)定能达到预期目的。”这样的话,教师可以信手拈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进取热情,迅速地把学生带入上课的兴趣之中。
(三)用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叩开人情感的大门,把音乐巧妙地应用于语文教学,有助于烘托气氛,音乐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引起学生共鸣。如讲授《乡愁》时先放几遍这首抒情诗的录音,既能让学生通过音乐去体味诗的优美,又能激发对本课的学习兴趣,体会绵绵的乡愁之情。再如讲授《智取生辰纲》之前放一段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学生的兴趣肯定会大增。同时,在上写作课或习题课时也可以放一些优美的轻音乐,让学生在愉快中完成教学任务。
(四)以情感批语激趣
写作在考试中占的比例较大,一般占40%以上,因此语文要想得到高分,就不得不在作文上下大功夫。而大多数同学对作文不太感兴趣,即使写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之一是知识面太窄,没话可说,二是不感兴趣。因此平时就要帮助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写作时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才能想写,才有兴趣写。同时,我觉得教师面批作文,融进自己的思想观
点和情感会大大提高写作的积极性。教师借此谈自己对学生作文中涉及的问题和观点,犹如当面跟学生谈话,学生会认识到教师是向他敞开心扉,是平等地跟自己谈论问题,会因此更多地了解老师,增进情感,更能乐于听从教师的指导,提高写作的兴趣。如作文《后悔的一件事》一文写的是对妈妈批评不理解,经历波折后,理解了母爱。我这样批语:“你在作文中能敢真诚解剖自己,袒露自己实际的想法,是你的一个优点,我也有在某些时候,不理解父母的地方。你比我年龄小却能后悔,坦诚对待生活中发生的事,我在这方面向你学习。希望你的作文水平能更上一层楼。”从此以后,这个学生的作文果真一次比一次写得好。而且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可见,敢在批语中对学生作文予以承认,并贴心地交换意见,确实能促进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还很多,如设疑导趣,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堂中适当插入故事、笑话等。教学本来就是门艺术,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兴趣,更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认识到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和打开语文教学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积极努力拿起这把金钥匙,全面完成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第五篇: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新课标指出,帮助学生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意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热爱本民族语言。语文教师要把传授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就需要语文老师精心恰当合理的布置符合学生实际的作业。
一、作业的设计
语文作业设计,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1.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语文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实践性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并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强生活体验、感悟、表达,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如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体验小老师、小记者、小播音员等角色,参加学校文学社各种文学活动等,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开展诸如春游、参观、演讲、辩论、手抄报等活动,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活用了知识、增长了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中增加语文知识,增长语文才干。
2.趣味性作业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然而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模式,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如在学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学生对水浒故事大有兴趣,教师可适机鼓励学生阅读全书,届时开个读书交流会交流阅读心得。再如教完《犟龟》等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自由选择表演伙伴,组织表演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再加合理想象,并配上一些动作、表情,让全班学生进行话剧表演练习,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演员、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学生趣味盎然地完成新颖多样的习题,练习成了他们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怕做作业、写作业拖拉大都是因为不喜欢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做到新颖多样,突出趣味性,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如设计唱唱、画画、写写、演演、等能激起学生积极主动性的作业形式。学生趣味盎然地完成新颖多样的习题,练习成了他们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
3.开放性作业的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可设计如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①、想象性作业。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如读了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后,可让学生根据人物性格、时代背景等因素合理想象作文并加以交流。再如学了《地毯下的尘土》之后,可让学生通过合理地充分地想像,编写米妮遭遇到恶巫婆的场景,增强、提高学生的文本体验与解读能力。②专题搜集性作业。专题搜集就是指围绕某一专题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收集整理信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物化形式,表达、传递信息。它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体现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例如教学《苏州园林》、《未来的桥》等课文前,布置学生搜集同课文有关的图片、影像、文章等资料,教学时结合资料理解文章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搜索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好读书笔记,积累祖国丰富的语言材料。③、自主性作业。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因而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
4.研究性作业的设计。
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新课程理念更是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作为语文老师,都能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语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的兴趣,这时如果设计一些研究性作业,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在学了《孔乙已》、《范进中举》之后,我部置给学生一道研究性问题:造成孔乙己和范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升学考试?虽然论题较大,但学生乐意,加之教师的指导,结果还是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拍手叫好。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孩子指明探究的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空间与方法,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
5.让作业设计学生走进家庭。
语文学习的外延是非常广阔的,教师可结合教材,布置一些学生需要和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由于这类作业具有浓浓的“亲情感”,所以学生在完成时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能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情感,如在学习散文《风筝》之后,根据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不让孩子有玩的空间,可以这样设计作业:利用晚上时间,抽空给你的家人讲讲鲁迅《风筝》的故事,然后和家长一起探讨一下关于“游戏”的看法,合作完成一篇作文。这样的作业,不但进一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情感,更使学生与家长在合作中加强的沟通。如教完《看云识天气》后,教师可及
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介绍的有关知识,去观察天上的云和光,并推断出近日的天气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推测、交流、展示及验证等亲身活动,去体验课文知识的真实性。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有关天气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实践能力。在教《真正的英雄》时,让学生上图书馆或利用互联网,了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一些情况,查找在各领域上的英雄资料,研究真正英雄资料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作业设计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总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准绳,多方位、多角度地设计语文作业。设计“趣味性、开放性的语文作业”正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具体实践。让语文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外作业观亟需转变,“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这里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