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立企业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全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建立企业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同志们: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地方政府《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文件精神及国家安监总局、省市安监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启动大会。
一、要重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水平,能够有效地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有效促进我们国锐化工的企业安全文化理念的培育,为我们公司全面进入现代化管理企业奠定基础。实践证明,相关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过程中,确实提升了企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事故起数和性质及职业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国家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所以说,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二、要认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含义:对我们的管理部门来说,实际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履行各自职责的规范和标准;对于操作者来说,它是生产作业的标准化,是规范日常工作和操作的标
准行为规范。
我们国锐化工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今天正式启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时间对我们国锐来说,非常紧张,今年年底前必须完成。而且国锐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取得证书,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我们公司的各项管理水平,要充分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切实把此项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在既要保证时间,又要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好按标准化制定的各项工作。这项工作十分重要,前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至年底省市部门验收,仅三个多月时间,已经不能再耽误了。下面就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和要求: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是国家政策方针明确的一项强制性工作,我们当前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开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展,并开展好的问题。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重在基础、重在基层、重在落实、重在治本、重在持续改进和不断的自我完善。涉及国锐化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覆盖了全部单位和所有人员。需要大家统一协调配合。我们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工作中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出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更多的工作还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把工作做好、做实。为此大家要清醒的认识到,此项工作不是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事,尤其不只是安全部门的事,而是需要大家共同营造,担当责任。这项工作开展的好与坏决定着国锐的命运。在今后的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各车间、职能部门一定要加强组织协调,积极配合人力、物力、财力,集思广义,做到细致全面,不留死角;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力度,确保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设施等能够同步跟进。
二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和意义,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为全面实现我们国锐化工全年安全目标,即“零事故”、“零伤害”、“零三违”,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进而到“我们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要加大隐患查找力度和深度,包括人员和管理上的隐患。大量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成果表明: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每一起伤亡事故的背后,都存在数十次、数百次乃至数千次的违章、违规操作。因此开展标准化工作就是从我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人员岗位操作入手规范各个环节,从本质上、技术上解决问题,按规范进行操作。因此各车间、职能部门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避免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过程中造成工作上的混乱。
三是要加强信息沟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是一项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信息沟通,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开展这项工作大家都没有经验,而且很多具体工作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成,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对标准要求的理解上总会存在偏离的地方,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信息沟通,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小组办公室反映,利用好咨询公司的资源,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少走弯路。要注意提高文件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制定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根据辽
宁省下发的《实施指南》所制定出的标准能够有效指导日常工作,避免出现两层皮的情况。因此我们在编制文件的过程中要考虑文件能够覆盖全面,避免用词太过专业,员工难读、难记,理解困难,力求通俗化、实用化,达到适用、好用、管用。
四是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过程中,要同时培养好员工的良好工作习惯,即所谓的“习惯成自然”。要彻底摒弃以往的“标准执行打折”、“两层皮”、“习惯性违章”的行为和现象;认真做到“三个坚持”、“四个一样”:“三个坚持”即坚持使用标准化语言,坚持执行标准化文件要求,坚持标准化管理;“四个一样”即黑天、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在场和不在场一个样,有人检查和没人检查一个样。通过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确实要让全体员工转变观念,提升理念,开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加强宣传教育,搞好培训工作,对深入开展标准化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车间、各职能部门利用各种条件,大力宣传此次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不断提高所有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懂得和了解此次工作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基本方法,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同志们: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进一步夯实公司的安全管理基础,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是安全生产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希望大家能够团结一致,努力进取,切实将此项工作扎扎实实做好,确保我们国锐化工长治久安。
谢谢大家!
第二篇: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努力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二、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努力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目前,我市我山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又有严峻的 一面,特别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仍较薄弱,部分行业和企业存在着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履行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生产管理较为混乱、违规违章生产、事故隐患整改乏力等诸多薄弱环节,导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突出表现为:一是安全投入不够,导致安全生产基础脆弱。从企业层面而言,重效益、轻安全、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通病,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和设施不全仍然是安全“顽疾”。二是安全教育不够,导致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一些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新工人进厂未经安全教育直接上岗,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三就是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安全生产管理混乱。一些企业的主体责任不落实,没有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忽视现场安全管理,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不及时整改,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等等。这些存在问题必须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充分认识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认真检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强化安全管理,确保本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抓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永恒的主题。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企业,企业安全稳定、社会就安全稳定。为此,我们必须从落实责任,夯实基础,强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形式明确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责任,认真落实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中层管理干部、安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每一个员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二是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要结合电信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和工作性质,认真制定有效的运转制度、工作方式方法和操作程序,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台帐,实现规范化管理,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促进安全管理的目的,使整个安全生产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保障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进一步提高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加大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投入。安全生产投入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安全第一,投入为先”的原则,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确保本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并纳入本单位全年的经费预算;要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切实维护、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要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及时淘汰陈旧落后及安全保障能力下降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与技术,不断改善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四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要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公司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积极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强化企业各个部位的现场安全管理,特别是要抓好涉火、电、煤、汽,高空作业,特种设备,系统机房、线路、设备设施、基站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将各类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企业安全系数,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行。对检查发现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要积极组织监控和整治,并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完善、监控到位。
五是积极开展安全文化企业创建活动。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安全建设的灵魂。抓好安全生产,教育要先行。要把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抓,以“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对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实现企业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为企业生产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六是加强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定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指挥机构,建立应急救援队伍,设立应急救援物资贮备。通过制定预案并组织演练,总结以往安全生产工作的 经验和教训,明确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在事故发生以后保证及时出动,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居安思危
七是建立事故报告与响应机制
第三篇: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
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
(常政发〔2008〕94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公司、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实现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就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紧迫感
1.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自觉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增强建立安全
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责任感和紧迫性。
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强化“两个责任”的重要举措。建立和完善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长效管理机制,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由被动到主动、由局部到整体、由短期行为到长期效果转变的必要手段和重大措施。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基层基础是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关键,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基石。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就是要把安全生产监管的网络覆盖到基层一线,安全生产监管的触角延伸到作业现场,强化基础,管住源头,努力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二、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的约束机制
1.建立法定代表人安全承诺制度。要认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为重点,实行企业法定代表人向政府和社会作出安全生产承诺,并签署承诺书。监管部门要根据承诺的内容,逐条逐项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凡未按承诺内容履行责任的企业,采取“安全警示告知”、“约谈告诫”、“公开曝光”等措施,要求企业加强管理和投入,切实承担责任,把书面的承诺变成实际的行动。对违反法律、拒不履责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依法予以处罚;对发生死亡事故的,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把“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落到实处,促进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恪守承诺、诚信履责,推
动企业形成自我约束的长效管理机制。
2.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岗位、车间(分厂)、公司(工厂)三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和危险源分级管理制,定期进行自查自纠,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一患一档制”、“挂牌整改制”、“责任追究制”。对瞒报安全隐患或隐患限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依法实施处罚,决不姑息养患。要实行市、辖市(区)、乡镇(街道)三级隐患排查治理督
办制度,建立隐患监督不力“责任倒查”制,确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走过场。
3.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为建立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要按照国家财政部、安监总局颁发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在全市高危行业企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安全生产费用由企业在规定限期内自行提取,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并实行安全生
产费用提取使用报告制度。安监部门进行核查,对未按规定提取或者发现虚提、虚报的,依
法予以查处。
4.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根据财政部、安监总局、人民银行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依法存储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存储标准应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合理确定,由职能部门督促相
关行业、企业按规定标准足额存储,全力提高企业防范事故和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
5.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准入制度。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把好“设立关”、“设计关”和“验收关”。凡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和企业,不审查通过,从源头上彻底杜绝不安全因素。对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通过整改仍达不到
要求的企业和项目,要依法予以停业整顿或关闭。
三、创新监管模式,不断提升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的实际效果
1.实施标准化管理。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核。本着“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的总体思路,重点做好非煤矿山、冶金、建筑、交通运输、机械、电力、建材等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定标准,编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手册》,建立健全各行业企业、各环节、各岗位安全工作标准,开展安全评估,规范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要采取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成绩突出的企业,授牌表彰,给予适当奖励,并向社会公布。对安全生产未达标的企业,择时公布企业名单,挂牌督促整改。通过开展安全生产达标
工作,努力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2.实施规范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实施危化品生产企业“红、橙、黄”分级分类监管的基础上,对所有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监管。企业安全状况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为安全生产条件好的企业,重点抓好巩固提高;二级为一般企业,重点抓好提升晋级;三级为较差企业,重点抓好整改落实;四级为未达标企业,要重点抓好停产停业整顿。对整改无望或整改后仍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依法关闭。要建立企业分类管理升降级制度,级别低的企业经过整改、重新评估、验收合格后予以升级;级别高的企业在检查中发现较多事故隐患或发生事故的要予以降级。要加强零星小企业、租赁企业的评估分类,做到一个不漏,消灭盲区。通过实行分级分类监管,逐步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规范化。
3.实施网格化管理。为积极探索和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无缝隙、全覆盖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在全市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各辖市(区)要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建立以乡镇(街道)为块、以部门为条,在乡镇(街道)以村委(社区)为单元的安全监管责任区。编制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地图,明确标识各安全管理责任区、相关负责人、责任单位和重点监控企业分布等。要建立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对网格内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不间断的综合监督管理。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督促责任单位整改,直至隐患消除,不
留“死角”和“盲点”,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检查的覆盖率和实际效果。
4.实施数字化管理。按照“反应迅速、信息畅通、资源共享、支撑有力”的建设目标,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逐步形成重点监控对象安全生产基础情况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数据库、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伤亡事故档
案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调度与统计数据库。二是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平台。对重点行业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检测、评估、监控,逐步完善市、辖市(区)两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网络体系。三是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市、辖市(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间的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并实现联网,及时、准确地传送安全生产信息,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全市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保障体系。四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包括应急预案和有关信息,使之成为市应急指挥中心的支持系统。
四、健全保障体系,为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1.建立完善政府及部门责任考核体系。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关于在全市推行“一岗双责”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各辖市(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领导职责。按照安全生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根据市政府制定的考评办法,加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力度,并把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作为考核重点,提高考评分值。加大目标管理考核频次,对各辖市(区)和有关部门采取每月随机抽查、季度分析点评、年终综合考评的方式进行,点评和考评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
核奖惩制度。
2.建立完善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组织体系。各地要切实加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规范化建设,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健全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确保机构、人员、经费、装备、制度落到实处,形成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努力构建“横向
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监管组织网络体系。
3.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社会宣传教育体系。一是建立舆论宣传和公众监督机制。要紧紧围绕全市安全生产大局和工作重点,及时准确、公正客观地向社会发布安全生产信息,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先进经验;公开曝光隐患严重、管理不善并导致事故的典型案例和违法行为。在新闻媒体上开办安全生产宣传栏目,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开展安全生产公益广告宣传,普及安全生产常识,逐步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纳入公民普法教育范围,纳入干部教育五年培训规划之中,提高安全生产法律意识。二是建立安全生产考培机制。按照“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培训、考培分离”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安全生产培训网络。积极探索专业培训与社会化培训相结合、法定职能和社会责任相统一的培训体系,落实考培分离,确保培训质量。三是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为适应全年百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和全市安全文化建设的需求,按照省、市“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要求,认真抓好以安全法制、安全诚信、安全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文化建设,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安全生产科技和管理人
才,为全市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智力和人才支撑。
4.建立完善多渠道投入的资金保障体系。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落实安全生产投入政策,加大对公共安全设施建设、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整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努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全市各行业要努力弥补安全欠帐,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改造,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安全装备水平,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企业本质安
全。
5.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应急体系,整合市、辖市(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资源,尽快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企业自主到位、社会共同参与、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二是进一步完善预案和措施。企业必须加强事故前预警、事故中响应和事故后处置与恢复的能力,制订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对专项预案进行演练,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可靠性,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家组的技术指导作用。三是要切实加强队伍和装备建设。加强企业,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和演练,逐步提高应急处置、抢险和救援能力。
发布部门:常州市政府
方法规)
发布日期:2008年06月10日二○○八年六月十日实施日期:2008年06月10日(地
第四篇:建立长效安全质量管理机制的举措
建立安全质量培训长效机制的举措 根据公司《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四院党委进一步加强安全质量工作决定的通知》7424厂制定了以下建立安全质量培训长效机制的举措:
一、领导带头示范学。
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是我们事业兴旺发展的重要保证,是领导工作能否创新、单位工作有无活力的前提。因此,只有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本部门本行业才能兴起一种勤奋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而带动全员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带动全员安全质量意识的提高。一是要领导带头抓好理论学习。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单位的领导干部能不能自觉、主动地加强学习。很难想象一个“以已昏昏,使人昭昭”的领导干部能胜任领导工作。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在理论上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才能带领你的单位和部属争先进、创一流。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静下心来研读理论,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学习。
二是要领导带头参加学习评议。领导干部要带头查找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展自我批评,敢于剖析自身学习上存在问题的根源。同时也要虚心接受别人对自身学习问题上提出的批评意见,很多问题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领导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往往自己觉察不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学会接受“下属”的指正。在开展自我批评的同时,也要带头对其他同志进行批评,帮助他们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是要带头巩固学习成果。领导干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平时生活上,要与广大职工交流学习体会,巩固学习成果。能够带领本单位员工深入思考在全面学习安全质量管理培训中的认识。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带头把所学的新知识、新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所学,达到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工作水平的目标要求。
二、严格制度规范学。
要建长效学习机制就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学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套符合于实际的可行的学习制度,让每个党员知道要学些什么,要怎么去学。
一是建立督学制。要认真做好“三定”。首先是定时间。每周每个部门要确定一个学习日,原则上不要在会上安排其它内容与活动;每半个月至少要全员集中学习一次;其次是要定内容,主要学习各种安全质量文件中各项政策或规定,还要重点学习本行业的安全质量管理知识;其三是定方式。采取领导干部宣讲、聘请专家辅导、年轻干部宣讲等方式进行学习。举办学习心得交流会,开展学习竞赛活动,进行“三比三看”即:“比谁读的多,看谁记的笔记细;比谁读的书精,看谁在实际运用中发挥的好;比谁研究的深,看谁的观点最新”。二是建立评学制。定期把全员开展学习和实践所撰写的经验文章和心得体会集中起来,由单位领导结合各自的分管工作进行评价打分。打破界限,采取部门间互评、领导与一般职员之间联评的方式,实行全员“评学”,对单位每位员工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在单位集中学习日上进行公开点评。
三是建立奖学制。学习效果成绩好的部门、个人要在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并记入个人学习档案,做为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单位安全管理员,责任人要按照岗位需要,到外地参观学习或到高校学习深造,单位要补贴一定的学习费用。
三、建立机制激励学。
要想使员工学习有激情,就必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强化对员工学习的激励约束,激发接受学习培训的自觉性,让员工知道学习是为了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目的,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建立“奖励”机制,凡学习勤奋刻苦,学有所成,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如可树立“学习标兵”,如在报刊发表文章给予物质奖励等等。以此从机制上促使员工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应付学变为好好学,由临时学变为经常学。
四、创新形式灵活学。
灵活运用各种形式,打破枯燥、呆板、沉闷的局面,增强学习培训对员工的吸引力,防止那种不求实效、陡具形式的学习模式。努力形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是注重自觉学习。自学是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最便捷的形式。能否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学,是对领导干部责任心、事业心、使命感强弱的具体检验。集体学习受教育的时间毕竟有限,学习毕竟还是靠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所以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要打破人人一个样,人人学的东西、方法也一个样的形式,注重在平时、在自学上下功夫。
二是抓好集体学习。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积极参加如集中讨论,专家讲座,观看录相,实地参观等学习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感悟层次。既要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会议交流和领导干部上课等“静态”学习培训方式,又要采取到基层开展调研、开展征文比赛、理论研讨、演讲活动的“动态”学习培训方式。
三是搞好相互学习。才有所长,尺有所短。汉高祖说:“运筹帏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定国安邦,安抚百姓,供应军需,保证粮道畅通,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古人尚能洞察相互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党员更应虚心学习别人长处,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关于建立和加强----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
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的通知
各县(市)、区交通局,市高指,市交通质监站,公路局,港航局,绕城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港集团公司,----交投公司,相关建设项目业主、指挥部、参加单位:
为巩固全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整治提升百日活动”的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决定开展建立和加强----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工作。
一、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的主体 市级交通部门(包括市交通局、市交通质监站、市公路局、市港航局),各县(市)、区交通局,各在建项目业主及参建单位。
二、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长效管理职责
(一)市级交通部门
市交通局牵头建立和加强全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工作,认真履行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职责,组织市交通质监站、市公路局、市港航局开展全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落实情况专项督查。
市交通质监站、市公路局、市港航局积极履行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日常检查职责,配合开展专项督查工作。
(二)各县(市)、区交通局
各县(市)、区交通局负责建立和加强辖区内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工作,认真履行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职责,落实辖区内在建项目参建各方信用管理及质量安全管理职责,对专项督查通报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跟踪整改。
行政区域内的以指挥部为建设业主、乡镇为建设业主、BT形式的工程,应纳入交通行业监管范围。
(三)参建单位
1.建设单位是项目实施安全和质量管理总的责任单位,要全面负起管理职责。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勘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落实质量安全责任情况进行检查。
2.设计单位对建设工程设计质量安全负责。要加强项目实施工程中的驻场设计服务,根据工程情况,不断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风险。对施工单位发现的设计错误、遗漏或对设计文件的疑问,要及时予以解决,同时对施工安全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
3.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负责。要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严格执行有关质量安全的要求,认真落实设计方案中提出的专门质量安全防护措施,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费用,不得挪作他用。
4.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安全承担监理责任。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专项施工方案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发挥现场监理作用,确保施工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关键工序监理到位。落实安全监理巡查责任,履行对重大安全隐患和事故的督促整改和报告责任。
三、质量安全长效管理的重点内容
(一)质量管理行为
工程项目参建各单位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管理责任人明确。建设单位无违规指定分包、指定采购、强令赶工;设计变更管理规范。施工单位人员和设备按合同要求及时到位,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有效、良好。监理单位人员和设备按合同要求及时到位,验证试验和抽检试验符合要求,旁站制度落实。设计人员按合同要求进驻现场,服务到位,设计变更及时合理。
(二)施工工艺
路基工程施工中临时排水设施符合设计要求,软基处治技术指标控制到位,并按要求进行沉降观测。路面工程集料级配符合要求,混合料均匀性控制准确,拌合楼等机械设备符合投标要求。桥梁工程桩基础完整性检测报告可靠,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合理,效果明显,孔道注浆质量合格。隧道工程光面爆破效果良好,监控量测符合设计要求,初期支护按要求施工设臵,衬砌混凝土背后无空洞。交通安全设施工程设臵合理、规范,防撞护栏安装牢固。
(三)工程实体质量
路基工程中的压实度、弯沉,软基处治深度,路面工程压实度、厚度,隧道工程中衬砌混凝土厚度,交通安全设施中的防撞护栏厚度,以及结构工程中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等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工程的重要实测项目。检测合格率必须大于90%。
(四)安全生产
工程项目参建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体系健全,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人明确。安全检查工作到位,隐患及时处理。安全生产费用落实,使用规范。应急预案健全,并适时组织演练。安全生产教育到位。专项施工方案有针对性。安全台帐齐全、真实、规范、闭合。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完善到位。
四、建立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长效管理督查机制
(一)督查对象
各县(市)、区交通局:是否对辖区内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进行常态化管理。
项目业主及参建单位:在建公路水运项目质量安全长效化管理机制是否建立。
(二)督查责任分解
市交通局负责总体督查工作,制定督查计划,组织开展督查,对督查结果进行通报。
市交通质监站负责制定督查建议计划,每季度第一个月上旬将建议计划报局,会同局建管处、局安全处、市公路局、市港航局具体做好督查工作,做好督查结果汇总工作,每季度第一个月上旬将督查结果报局。
市公路局根据督查计划,配合做好公路项目督查工作。市港航局根据督查计划,配合做好水运项目督查工作。各县(市)、区交通局负责做好辖区内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落实情况自查工作,开展辖区内项目抽查,跟踪问题项目整改。
(三)督查方式、抽查项目、时间和内容
督查方式:市交通部门抽查项目,各县(市)、区交通局自查并抽查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抽查时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查看现场、询问核查、随机检测等方式进行。
抽查项目:全市在建的公路水运工程,重点督查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公路工程项目,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水运工程项目。原则上各县(市)区安排一到两个,抽查项目一般督查时确定,安排时先考虑在行业管理部门平时检查中发现问题相对较多的项目。
抽查时间:抽查一般每季度安排一次。抽查、自查内容详见附表。
(四)抽查时相关单位上报下列资料
1.被抽查的县(市)、区交通局的自查报告; 2.被抽查的项目施工单位对各单位工程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自查,填写自查报告;
3.被抽查的项目监理单位要对工程的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自身的监理工作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
4.被抽查的项目建设单位对施工、监理单位自查情况进行核查确认,对结果是否属实进行确认,对合同段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排名,形成自查报告。
(五)督查结果综合评定
1.根据平时监督检查和季度督查情况,确定参加评价的工程项目,评定等级。
2.质量督查内容的评定分五个档次,分别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3.质量监督督查评定等级以施工工艺、工程实体为主要评定依据,并结合管理行为综合评定。
施工工艺、工程实体中有其中之一被评为一般的,综合评定不得评为好;施工工艺、工程实体中其中之一被评为较差及以下的,综合评定须评为较差及以下; 管理行为为一般或者较差的,综合评定在施工工艺、工程实体两者基础上下降一级;管理行为差的,综合评定须在一般或一般一下。
4.安全检查时,对检查内容进行督查并进行打分,每项检查内容的扣分最多扣至0分。在评价时限内如多次检查的检查内容不重复的,扣分要累计;如检查内容重复的,按照平均分进行评价。每次检查结果需经建设单位代表签字确认。
5.通过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汇总形成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状况总体评价情况(附表2),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状况汇总表(附表1)及县(市)、区交通局工作考核评价表(附表10),(六)通报排名及时间
市交通局对每季度的工程质量、安全状态进行一次全市通报,通报将专项抽查检查结果和市级交通部门日常行业管理现状相结合进行排名。
通报时间定为每季第一个月份,与诚信体系动态管理时间一致。
各县(市)、区交通局、各项目业主、各建设指挥部要参照文件的精神对辖区内建设项目或自身管理的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建立长效机制落实情况督查推进机制,以提高全市交通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向我局建管处及时反馈。附件:检查用表(1-10)
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