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中国读者对安娜的解读

时间:2019-05-12 05:0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百年中国读者对安娜的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百年中国读者对安娜的解读》。

第一篇:近百年中国读者对安娜的解读

近百年中国读者对安娜的解读

------从《缺席到出席:安娜·卡列尼娜解读史中之复制与研究》看新理论的注入对影响研究的意义

一、选文原因

以往,我们对安娜的研究与解读,往往只是从平行研究入手,尤其是多从主题学的人物研究着眼。比如“安娜”与“繁漪”之比,“安娜”与“娜拉”、“子君”之比等,而很少从影响研究出发,对“安娜”这一形象在中国不同时代不同接受者,尤其是对造成“安娜”被各个时期中国接受者误读的原因分析很少。这与我们研究的惯用思维方法有关。即便是对影响研究,我们也往往关注的重心是“影响者”,而并不怎么注意“接受者”的个性和创造性。由于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兴起,二者并为比较文学研究所借鉴运用,为扭转这一类研究方向偏颇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依据。而这篇论文从影响研究方法出发,运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等分析从“五四”时期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近百年中国读者对安娜的不同解读,并对造成这种解读“缺席”与“出席”背后的原因作了解释,这不仅使“安娜”作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且将“安娜”横(平行研究)纵(影响研究)结合,研究更加完整。又由于自己对《安娜·卡列尼娜》的一点偏爱,因此选择了这篇论文进行学理分析,也算是对作品及个别研究方法的丰富与补充。

二、论文定位于学理阐述

这是一篇从影响研究方法出发,运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以及文化误读等理论进行阐述的论文,影响研究指一个民族文学的演变过程中或一个作家一个作品所显示出来的外来因素,这些外来因素经过消化最终渗透到民族文学之中参与艺术创造和民族文学发展的过程,并成为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影响的特点具有外来性和隐含性。影响研究的路径是放送——传播——接受。而本文就是转从“接受者一方着手,研究由于接受者的“接受屏幕”和“期待视野”不同,而造成对影响者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不同理解的。此外,作者在运用影响研究方法时,还采用了媒介学,比如翻译改变等。

文中多处用了影响研究媒介学中的翻译。比如第一自然段说到“《安娜·卡列尼娜》最早翻译成中文是在1917年8月,有陈家麟、陈大镫据英译本翻译,译名《婀娜小史》,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还有71页也提到“据统计,迄至1990年,《安娜·卡列尼娜》的译者共7人(其中一人是缩写本的译者),各种版次(包括精装、缩写、改写等)共15种。”比较文学中的翻译与传统意义的翻译不同,最根本区别在于研究目的不同。传统意义的翻译是为指导翻译实践,而比较文学的翻译则是把翻译看成文学研究的对象,吧任何一个翻译行为的结果(译作)都作为一个既成事实加以接受,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的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和分析。这篇论文从媒介学的翻译入手,展开了对译作的文学交流、影响、接受等问题的考察和分析,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接受”这一过程的分析。

接受美学所告诉我,们的一种见解就是,“他中文化如何去接受一个作家或

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于他们自身的文化需求和精神困扰,是他们文化和生存现实的变相的价值表现方式,与某个作家和作品在本土文化中的评价关系并非无关,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与我们所讲的“误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通常在比较文学中所讲的“误读”是指人们与他种文化接触时很难摆脱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往往只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一切来理解别人„„人在理解他种文化时,首先自然按照自己习惯的思维模式对之加以选择切割,然后是解读。这就产生了难以避免的文化之间的误读。造成安娜在中国百年间被接受者排斥、关注、斥责、部分人理解,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历史文化因素是分不开的。由于影响者的文学作品和现象在接受者的文化环境中将会被选择、改造和重新定位,使其发生超越原先所处文化境遇的畸变和新的生长。在这种情形下,与其说是影响者在发送影响,不如说是接受者如何去借用一个合适的“他者”当做“镜子”来认识自身的处境,寻找解决自身困扰的途径。用这样的理论来理解分析“安娜”为什么在中国经历如此复杂的接受过程就容易的多了。

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作者还借用改编论述。改编是依据外国文学作品的直译本,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原作进行改写,是一个在创作的过程。比如本文在第三部分写到:“除了书籍出版,端木蕻良曾在1947年前后根据沃兹尼生斯基的同名剧本改编了《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又提到“英国广播公司出品的10集电视剧《阿娜·卡列尼娜》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联合译制。”等。作者在这里列举改编是为说明这个阶段中国接受者(专指文化部门)要么受政治因素或舆论影响认为该剧有悖精神文明建设而在播放时犹豫和两难,要么完全将自我让步给对象。这些群体都是“误读”。虽然用的是改编手段,加以举例,但作者仍在强调“接受”上的问题。

同时,作者以影响研究为主线,贯穿了一些平行研究的方法。在对安娜与娜拉进行比较时,运用了主题学的人物研究。人物形象是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的产物,是作家探索人性的中介,是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结合,安娜和娜拉在追求自由爱情上有共性,但对待社会所面临的困难又有个性。对文学中常见的特定情境以及不同作家对基本情境的不同处理的研究,比如爱情、职责、道德、伦理冲突等的研究属于情境研究。而作者将安娜与娜拉、阮玲玉进行比较时,正是用了情境研究的方法。因为女性在对待自己的爱情、职责、伦理道德等问题是文学中常见之情境。但是,这里不管是人物研究还是情境研究都是为这个时期接受者的“缺席”服务的。用平行研究仍是为说明“五四”时期对安娜的解读,因此可以说,这里的平行研究服务于影响研究。

三、优缺点

我以为这篇论文最大的优点是选取角度“新”并且非常具体“专一”。它既没有从大家惯用的研究安娜的平行研究入手,也没有用影响研究中最受人瞩目的誉舆学和渊源学着眼,而是站在影响研究的另一高度,单从“接受者”出发,以媒介学为线索贯穿全文,并用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以及误读理论等揭示文学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虽然其中有一部分平行研究,如人物研究、情境研究等方法,但终其目的是为说明接收单的缺席与出席,未影响研究服务。而这篇文章对四个时期中国阅读主体的缺席与出席作了具体详尽的分析,并且揭示出东西文化在价值取向、接受影响上的不同。尤其是用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误读理论等新理论解决影响研究中的问题,这正是我们文学中最需要汲取的营养。这就把现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但是,这篇论文也有不足的地方。我以为有三点不足。第一,在对接受者产

生误读的过程中,他用了平行研究(主要有人物研究和情境研究)前面已写,在此不赘述,但是在对阮玲玉与安娜两个人物进行平行比较时,却是表面共同性的罗列,即陷入了简单的“x+y”;还有一点我很迷惑,由于自己这方面的知识的狭隘,在查完相关资料还是不明白阮玲玉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安娜是文学作品中的人,虽然两人有很多共同点,但是这两种人能放到一起比吗?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第二,我认为这篇论文虽然在阐释接受者的问题,但总体上属于影响研究,他完全可以穿插渊源学,这样会使影响研究更丰满。我们知道,托翁受女性观、宗教观影响很深,这对他创造《安娜·卡列尼娜》也有影响,安娜在做各种选择时,总是疑虑重重,其中宗教观是她的一大制约,这与托翁本人思想是有关的。如果加上这样的渊源学的研究方法论述,我想会对中国接受者不理解安娜,误读问题有“柳暗花明”之效用。第三,理论研究与文学研究结合还不是很好,比如在第四阶段分析中国接受群体为何在90年代出席时,再加上受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文学、新文化理论的诞生(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的影响就更好了。

四、心得,新得

从心理角度,最大感受是要解释分析比较文学作品时,引入借用其他理论的重要,我之所以在选文上既没有选择运用平行研究的范文,也没有选择影响研究的誉舆学、渊源学等,而是着眼于“接受者”一点,运用接受美学、读者反映论、误读理论等就是想说明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运用其他学科,其他理论,尤其是新理论的重要性,而恰恰是新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的引入,为刷新和改变既成研究类型(影响研究的惯用方法)的学术意义注入了理论的活力。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理论的注入,我们还会在朦胧中探索多久?

从本文角度看,给我的震撼是“误读”的可怕。一个“安娜”从中国读者的缺席(五四)→开始关注(阮玲玉的自杀)→误读(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或个人因素)→出席(女性意识觉醒,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要经历将近百年的历史!即使在今天,在这个文论自由,文学多样化的今天,仍有多少人把安娜当成“荡妇”?这样的误读还要持续多久?想到老师在最后一课将平行研究的“注意事项”时说道“误读”产生于“模子”,我想这不仅仅是平行研究的注意事项,同样受用于影响研究。这篇论文不就是最好的例证吗?因此,用台湾学者叶维连的话说,就是告诫我们要“突破认识的‘模子’,实现超越与汇通”。不要把我们的社会历史文化强加于他民族,还各国文学以平等原型!再也不要让“第二个安娜”在中国有这样的误读!

从学科性角度看,在比较文学这个领域里,还有许多空地未曾开垦,二这里的土地比任何地方都富饶。比如非洲文学就是我们长期忽略的,难道经济上的贫乏真的会导致精神上也匮乏吗?影响问题往往是不可估量的,相似之处只是偶然的,人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准确地把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某个形象或某些形象流传情况描述下来。当作者传播一种观点时,这会是一种信念,一种嘲笑,抑或两种都是呢?要确定他是如何在另一个的思想中或在另一个群体中确立起来,是艰难的、棘手的,然而时间会证明一切。不论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或阐发研究关键不在于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是比较之后的深层文化透视或人类共同规律。比较只是手段,绝不是目的。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多方面把他学科、他理论诸如比较文学进行新的阐释,使其领域更开拓、更广泛,对我们解读一些社会问题、人类问题也更清晰有助。

五、总结

雨果在《林中告白》中写下平凡却振聋发聩的话语:“真理、光明、正以、良心,这就是上帝。上帝如同白昼。„„我的凡眼很快就要闭上了,但是我精神的明眸将一如既往地灿如朝霞。”他一直在用最纯正的目光,读者神州沧桑的变迁,读者历史的春秋,读着人间昨天的浮沉和今天的沉浮,读着文明也读着野蛮,读着血泪也读着欢笑,读着贫穷也读着富有,读着卑污也读着高尚„„

历史是探索过去和感知未来的最明亮的眼睛。艺术是人类梦中的天国。文学又像是尘世向天国焚烧的一柱心香,袅袅紫烟能将尘世与天国氤氲在一起。人类在现实中难以获取的东西,都希冀在文学和艺术中找到:理想、爱情、恩仇、美德、幸福„„

(注:在写这篇读书报告时,“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理论”参考《比较文学原理新编》一书里的介绍)

参考文献:

① 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78页,181页。

② [法]马·法·基亚,颜保译:《比较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第二篇:对朗读者的解读

德国战后一代以及经历战争一代成长的悲歌

——浅析《朗读者》1

【内容提要】《朗读者》述说了生长在德国十五岁少年米夏和三十六岁的列车检票员汉娜成长历程。本文通过对两位主人公成长波折的解读,从而探究二战后德国战后一代以及经历战争一代成长的悲歌,还有整个德国战后面对的道德和法律都不能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朗读者》米夏 汉娜 成长 二战 德国

引言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真的有很强烈的抵触感。写的就是中年妇女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小男生的引诱,而且写得太露骨了,让我很不能忍受。不过由于这本小说获得了如此之高的赞誉,我还是坚持看完了它。看完之后,我明白了,前面如此详尽的叙述是绝对有必要的。也让我很庆幸,自己还好不是在那个国家、那个年代生活的人。法律与道德都无法给予米夏,甚至是整个德国战后一代面对的问题一个合理的答案。读完本篇小说之后,笔者心中第一个问题就是谁是朗读者。是米夏,是在集中营里为汉娜读书的犹太人,还是其他什么人呢?单从小说字面描写来看,朗读者就是米夏。本来小说也就是描写米夏成长的故事。但是,笔者却总觉得,这里的朗读者不仅仅是米夏这样简单。想了很久却也想不出来还有其他的什么答案。直到有一天,笔者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读《朗读者》的音频(做注),我知道了我心中的答案是什么了。朗读者一是小说的主人公米夏,一是小 1《朗读者》,作者本哈德•施林克,钱定平译,【M】

译林出版社,2009年2月版。该小说讲述了二战后,德国少年米夏成长的故事。本文凡出自该版的引文均只标注页码。说的作者本哈德·施林克。这里的朗读已经是意化的朗读了。作者用自己笔向全世界朗读,朗读德国战后的辛酸。德国战后一代人甚至是经历过战争的一代人的成长。

米夏成长的波折及完成

青春期是指男女性器官加速生长直到发育完全成熟、身体各部发育快速进行的时期。男孩15岁左右,女孩13岁左右。215岁的米夏正处于这个时期。但是,他身体却很不好。他没有得到家庭应给他的温暖,或者说是他自己感觉不到温暖。首先是父爱的确实,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我们——也就是他(父亲)的家庭成员——对他来说就像家庭宠物一样”3他觉得自己是宠物虽然主人很喜欢,也挺需要的,但是不是生活,不是最主要的。其次是与兄弟姐妹的关系。米夏的哥哥比他高大、而且总是和他作比较,和他争斗。虽然米夏忍让不会和他争斗,但是在米夏的心里还是会留下阴影。对一个缺乏家庭温暖,性特征发育快速进行,对于性畏惧又好奇的青少年来说,遭遇不伦之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可以说,没有汉娜,或许也会有琳达或者其他人出现。谁不希望自己有疼爱呢?但是,这样的不伦之恋却是在道德范围内允许的。是米夏成长过程中的“越轨”。而这次“越轨”给他的带来的恶果却是很严重。在汉娜离开之后的几年里,米夏几乎是没有成长的。他的成长停滞了。米夏逃避了整个世界,虽然从表面上看,他还是和以前一样。但是他的心空了。不客气的说,他和行尸走肉是没有分别的。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在进入他的心里。“我养成了一种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习惯。”4虽然,米夏一直都在排斥再想起汉娜,但是,汉娜在他的心里却永远抹不掉。

再次遇上汉娜对于米夏的成长又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这个转折对于米夏来说,本来是完成成长最好的契机,但最后却又再一次使米夏的成长延滞。再看到汉娜时,米夏已经麻木了。就如果在过去的几年里他麻木的过生活一样。

2《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3

4年修订版,795页。

施林克,27页。

施林克,78页。把她关在单人牢房里她就会从我的世界中,从我的生活中消失。我想离她远远的,让她远不可及,让在过去几年里成为我生活中一部分的她变成一种记忆,仅仅是一种记忆。5

他不愿意回想往事。但是,他却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对于汉娜的关心。他一直旁听着对汉娜的审讯,并且,他因此还发现了自己以往情人的秘密——汉娜原来是不识字的。他知道这个秘密可以帮助汉娜减轻刑罚。“到底要不要告诉审判长自己的发现呢?”米夏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选择。那毕竟是他曾经的爱人,真的就这样看着汉娜被冤枉吗?可是,如果汉娜减轻了刑罚,放了出来,自己又应该如何去面对他呢?他不确定自己对汉娜的爱,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应该向人们承认自己年少时曾经有过那一段“不伦之恋”。他试着像自己的父亲寻求帮助。这就是一大的进步了。不过很可惜,这时的米夏还是不相信自己父亲对于自己的无私的爱。他也不愿意和汉娜谈话。直到最后,米夏也没有和汉娜谈话。他放弃了这次“长大”的机会。他退缩了。无论是从道德上还是情感方面来看,他都退缩了。不过,随着他的退缩,汉娜背叛终身监禁,这个故事或许就应该结束了。如果它结束了,米夏也就永远成长夭折了,这部小说也就是泛泛之作了。故事还在继续,米夏一直都或者道德上和情感上的谴责中。他或许是想对汉娜对些许补偿吧,他开始通过录音再次成为汉娜的朗读者。为汉娜朗读一本本书籍。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去见她。他还是不愿意去回想过往的种种。直到汉娜会准出狱的前夕,他被迫去监狱探望汉娜。

“以前,我特别喜欢他身上的气味。她闻上去总是那么清新,像刚洗过澡或刚洗过衣服,像刚刚出过汗或刚刚做过爱。”6但是,米夏眼前的汉娜已经没有昔日的气味了。

“我坐在汉娜的身边,闻到的是一位老年妇女的味道。我不知道这味道是怎么形成的,这种味道我从祖母的老姨妈们那儿闻到过,活在养老院里——在那里,房间和走廊到处都是这种味道。不过,这种味道对汉娜来说太早了点。”7

施林克,87页

施林克,171页 7 施林克,171-172页 米夏面对老年的汉娜已经无法将其与昔日的恋人联想在一起了。岁月终究是最无情的。他们之间的鸿沟已然铸成。汉娜知道,和米夏,她心中的小王子的爱已经无法重来了。汉娜最后自杀了。米夏去看了汉娜的遗体,在那一刻,他看见已经不是年老的汉娜了,他看到了汉娜年轻的样子,就像所有年老夫妻,爱人一样,看到是对方年轻美丽的样子。他不在对于他和汉娜的爱彷徨、害怕、躲避了。他完全承认了自己与汉娜爱情的真实。他长大了。这也是他在最后到美国见那位幸存的犹太人时,能很坦然的讲述自己和汉娜关系的原因吧。他终于长大了,虽然迟了这么多年。

汉娜成长的夭折

在这部小说中,成长的主人公除了米夏,还有汉娜。很不幸,汉娜的成长没有最终的完成。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其实,汉娜与米夏的这段不伦之恋如果没有汉娜当时的主动,也就不会有下文了。说得不好听一点,她引诱了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小男生。这与她以往的人生经历有关吧。在七座堡长大,十七岁时去了柏林,曾是西门子公司的一名女工,二十一岁时去当了兵。战争结束以后,所有可能的工作她都做过。有轨电车售票员是她最喜欢的工作。三十六岁了,仍没有成家。这是汉娜在遇到米夏的人生经历。她曾经参与过二战。她曾是集中营的一名女看守着特殊身份使得她在那个年代不能与任何与她同龄的男性又过于亲密的关系。作为女人,对于还是正处盛年的女性,肯定对于异性的爱有着浓烈的渴望。这时,十五岁的米夏出现了。干柴烈火一点即燃。在汉娜心里,米夏一直就是她的小王子,是拯救的小王子。她一直很在意米夏,很在意很在意。但同时,她也很在意另一件事,就是自己不会读写。她希望一直将它作为秘密保存下去,她不希望别人知道,特别是自己的小王子。她很羡慕那些能读书的人,她明白自己因为不会读写吃了多少亏,甚至是放弃了西门子提供的好工作。所以,当她知道米夏不在乎学习时,她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滚!”她掀开鸭绒被子,“从我的床上滚出去!如果你的功课做不好的话,就再也别来了。学习白痴?白痴?你以为买票、验票是什么有趣的事吗?”她站起来,一丝不挂地在厨房里表演起售票员来。她用左手把装票本的小夹子打开,用戴着胶皮套的大拇指撕下两张票,右手一摇就把挂在右手腕上来回摇摆着的剪票钳子抓在了手里,喀喀两下说:“两张若坝河。”她放下剪票钳子,伸出手来,拿了一张纸票,打开放在肚子前的钱夹把钱放了进去,再关上钱夹,从钱夹外层放硬币的地方挤出了零钱。“谁还没有票?”她看着我说:“白痴,你知道什么是白痴。”8

在旅行时,对米夏的留字条独自出去,她也是感到那样的无助与气愤。她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就算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也会感到无助。而且,还有一张字条,一张自己根本看不懂的字条。她更加的感到自己渺小与无助。同时,她也感到了对自己尊严的伤害。

“别碰我!”她手里拿着扎连衣裙的细皮带,往后退了一步,对着我的脸就抽了过来。我的嘴唇被抽破了,鲜血直流,我感觉不到疼痛。我被吓坏了,她又举起了手臂。9

可是她没有再打下来,她把手臂垂了下来,皮带落到了地上。她哭了,我还从未看见她哭过。她的脸变了形,变得目瞪口呆,眼皮哭得红肿,面颊上,脖颈上泛着红斑,嘴里发出沙哑的喉音,类似我们做爱时她发出的那种无声的喊叫。她站在那里,泪水汪汪地看着我。

她哭了,像个孩子一样哭了。不,她其实也就还是个孩子,还是个固执的孩子,一直没有长大的孩子。所以,她在选择告诉米夏实情和独自离开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她离开了米夏。

再和米夏见面,是在法庭上。当时的她在二战中作为集中营看守的事情已经暴露了。她一直知道米夏在法庭上,但是她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她是不想去像自己的小王子承认自己的不堪吧。几年后的她没有变,她还是那样的固执,固执的坚守着自己的秘密。为什么汉娜会对于自己的文盲身份如此在意?她甚至与不惜 89 施林克,32页。

施林克,49页。将自己推向无尽的牢狱,也不愿意向大家承认自己是不识字的。这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承认是文盲是不那么重要的。但是,对于,将这看做自己一身尊严的人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在她过去的人生中一定发生了什么和她不会读写有关的事情,而且肯定不好的事情。而这件事或者很多件事让汉娜固执的将承认不会读写自己最基本的尊严就会完全丧失联系在一起。人是不能失去自己最基本的尊严的。汉娜也不能。更何况,汉娜还没有真正的长大,她不会像一个成人一样保卫自己的尊严,只会像孩子一样,盲目固守着它,甚至是不惜用自己的后半生自由换取。

汉娜入狱了,被判了终身监禁。在监牢里的她并没有很多的反抗,她很平静,或许,她是真的很想为自己曾经的错误忏悔吧。生活应该就这样趋于平静,但是汉娜意外的收到了米夏的包裹。她生活随之发生了变化。她开始去图书馆借书,她终于通过了自己小王子的录音学会了读写。她真的不用在怕自己的秘密暴露了。她也因此更加的思念自己的小王子了吧。她希望能收到小王子的信,但是每次收到的只是失望。她开始自暴自弃。这也是像她一样的小孩子才会有的行为吧。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或者不快乐只会拿自己出气。但是,米夏一直都有给她及包裹,她最后的希望还在。不过,这希望也随着米夏第一次去监狱看她而破灭了。她终于,明白昔日的爱情已经不在。正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她还能期望些什么呢?她已经不知道了。最后,她还是像一个孩子一样,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是离开,离开这个纷扰的世间。或许相对与留下,对于汉娜来说,死反而是她最好的结局。但是,在她心里却是没有考虑如此之多的。她只是想到自己期望的爱情不再而痛苦不堪。面对痛苦,还像个孩子的她选择了逃避,永远的逃避。死了她也就永远不需要面对,也永远长不大了。

道德与法律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米夏这个人物的典型性除了他在十五岁就遭遇了不伦之恋外,还在于他生活的年代、生活的国家。他是在德国二战后成长的一代人。二战带给德国的痛苦和灾难是不比任何国家少的。

米夏等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对于二战是没有直接记忆的。他们只能从书本文章等等间接途径了解到二战的情况。他们经历了二战后德国最艰难的岁月,对于战争,即使没有经历,却同样有着深厚的阴影。他们是真正为战争买单的人。战争带给整个国家的灾难都由他们负责去承受。因此,我们也要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对于参与过战争的人有如此之大的恨意。他们对于自己父辈的审判,对于社会的审判都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才会有的行为。青年总是很有激情的。人这一生最有冲劲、拼劲的时候也就是青年时期。对于纳粹的残忍行径,对于由于战争带给德国当时的艰苦岁月,青年人是很容易想到要进行彻底的清除,清除再次发生类似事件的可能性。米夏也不例外,即使他对整个世界毫不关心,出于外界影响或者是自己内心的一点点的激情,他也开始对于所有参与屠杀的人进行审判,对于目睹灾难发生无作为的人进行审判。即使是这样,这审判也还是值得商榷的。我们没有经历那样的年代,没有经历那些事情,是不能完全感受到当时他们的心境的。就这样颐指气使的指责他们的不对,不道德对他们有很多的不公平。

“我曾„„我以为„„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10

要是我们会怎么做呢?是不是就真的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我们无法给汉娜一个确定的答案,正如我们无法完全判定汉娜是罪大恶极的。这些,米夏在旁听对汉娜的审判中已经有些明白了。有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用道德标准就能衡量的。米夏理解了汉娜当时的处境。她是同情那些在集中营的人的。她也曾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做出过努力。只是,她的努力在我们的眼里作用微小至极。我们需要用宽容的心去理解二战中曾经有蛊惑、蒙骗还有无知或被迫去为纳粹服务的人。他们也是很可怜的,就如汉娜一样,担心会被发现而不能固定居所,不能向别人坦白自己的过去,已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恋爱、结婚、生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人中很大部分的成长如汉娜一样是延滞的,是不完全的。他们受着良心的折磨,又觉得自己是不应该为二战的残酷负责。他们没有找到出路,迷失了自己。

施林克,99页。无论是米夏等出生于战后的一代人,还是如汉娜一样被迫经历战争,参与战争的人都是不应该为战争买单的人。但是,他们却都为战争买了单,为战争延误了自己的成长。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参考文献:

1.张国龙:《历史寓言书写及对德国成长小说宏大叙事传统的超越——评_朗读者》,《外国文学》,2007年9月,第5期。

2.马园萍:《往事并不如烟——试析_朗读者》,《语文学刊》,2009年1月。3.殷倩:《论本哈德_施林克_朗读者_的多重主题》,《陕西语文》,2009年1月。

第三篇:北大《近百年中国(传统)文化著作推荐》

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作北大推荐阅读 观子史,尊孔孟,味易老,友庄禅,美风骚。

一、推荐阅读之依据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可观者,也是最富价值的东西,一是伦理精神,二是艺术精神。诚如北大楼宇烈先生所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程度如何,也就被视作一个人文化素质高下的体现。”

除了传承和弘扬伦理精神及艺术精神外,还应该养成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这三个方面,就构成我今天推荐阅读的主要依据。

(一)传承和弘扬传统伦理精神

这部分我要说的是:

第一,传统伦理精神在我们今天社会还有留存多少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还需要这些精神么?第二,传统伦理精神纠竟有多少真正融进了我们的人生修养实践之中呢?

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要自觉地以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为根本,不断地省察和传承,并发扬光大,使其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首先,传统伦理精神正在失落。

近代以来的失落。

文革期间的失落。

改革开放以来的失落。

其次,我们需要重建这种伦理精神,特别是力行这种伦理精神。

我曾课堂上给学生提出过五点要求——学习传统语文,阅读传统经典,力行传统道德,弘扬传统精神,复兴传统文化。

我想,它也适合于一般知识青年吧。

《论语学而》说:夫子温良恭俭让。

儒家在修养论上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不行不足以为知。

《易传》说:修辞立其诚。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引金岳霖先生语:中国哲学家“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哲学的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二)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礼乐教化而养成,这种礼乐教化一方面讲的是礼仪,是一种伦理教育,体现出一种伦理精神;另一方面是乐,是一种艺术教育,体现出一种艺术精神。(这个“乐”的概念是广义的。)

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

《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荀子说:音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

艺术精神既体现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之中,也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及价值的理解和判断;对社会、人生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理想社会、完善人格的追求等等。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无弦琴,陶琴)

苏东坡酒趣。

《世说新语》:酒正使人人自远。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武侠下酒;焚香作书;雨夜卧读。)

(榻上读南华,兼秋夜细雨打蓬窗,最为佳妙;灯下写墨竹,有美人纤指弄琴弦,真是良辰。)

(三)养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敬意和信心

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灭种。

只有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

勇毅力行,自强不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指出:要有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二、推荐阅读之书目

推荐阅读之读者对象: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非文史专业人士,特别是社会知识青年和大学在读的本、专科学生。非文史专业在读硕士生、博士生也可以参考参考。

推荐阅读之宗旨:不在学术、不在研究,而在学习、在修养、在安生立命。推荐阅读之标准:第一,知识含量丰富;第二,观点鲜明;第三,语言平易

近人,雅俗共赏。

因此,有些在学术领域享有盛誉的名著,今天也只能忍痛割爱了,它们主要是指:专业化程度太高,内容艰深的著作;语言较晦涩,不通俗的著作;部头太过庞大的著作;可能与我今天推荐阅读主旨不符的著作。

另外,原则上多推荐近年出版的新著,以利于读者易购求,易接受。

特别强调:以“阅读传统经典”为主。如《周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等等。

(一)中国历史著作2种,附2种

1、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

2、樊树志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三版。附2种:①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后来有多

种版本)

②(美)伊佩霞著:《剑桥插图中国史》,赵世瑜等译,山东画报出

版社,2003年3月。

(二)中国文化与哲学著作4种,附5种

3、楼宇烈著:《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讲中国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月;《十三堂国学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两本书应作一本书来读)

4、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版本甚多。

5、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

6、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2月。又:赵复三译,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

附5种:①林语堂著:《中国人》(又名《吾国与吾民》等),版本甚多。

②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又,《传统道德与当代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

③葛兆光著:《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又,《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④张中行著:《禅外说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

⑤彭林著:《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中华书局,2006年4月。

(三)中国文化与哲学著作3种,附4种(重在“养成民族文化自信心”。)

7、辜鸿铭著:《中国人的精神》(又名《原华》,《春秋大义》等),版本甚多。

8、牟宗

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著:《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1958年),版本甚多,不少文集有选入。网上亦多有登载。(另可参读当代新儒家其他著述。另,1935年,王新命等十教授曾联名发表《中国文化的本位建设宣言》;2004年,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汤一介、庞朴等数十位学者艺术家联名发表了《甲申文化宣言》,亦可参读。)

9、辜正坤著:《中西文化比较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附4种:①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版本甚多。

②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另,[美]艾恺著:《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

可参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③王岳川著:《发现东方——西方中心主义走向终结和中国形象的文化重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2月。

④河清著:《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四)中国艺术和美学著作3种,附5种

10、李泽厚著:《美的历程》,版本甚多。(可参读《华夏美学》)

11、宗白华著:《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另:宗先生

文集的其他版本甚多)

12、朱良志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年5月。(可参读《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修订版;《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附5种: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另

有多种版本)

②王国维著:《人间词话》,版本甚多。

③叶嘉莹著:《古典诗词讲演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④陈从周著:《说园》(五篇),版本较多。

⑤刘承华著:《中国音乐的神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后有修订版)

(五)中国历史地图著作1种

1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地图出版社,1982—1987年。

以上共计29种,其中推荐13种,附16种。

第四篇:温州近百年记事

1856年

本年

城区设义仓于府内,教授金衍宗劝捐建仓房二十一间,委永嘉县丞张卓人经理,各商民共捐2000余石收仓。

1859年

本年

旅温的宁波商民在来福门外集云庙清明寺建四明公所同善堂,供客死者停柩。

1867年

戴槃,字涧邻,莅任温州知府。任职一年间,建造府盈余仓、义仓,重修书院、育婴堂,增设义学,筹添教育经费。道署复出钱三万刊印《座右铭》、《三字经》、《阴骘文》、《四言诗》供童蒙诵习。著《东欧纪略》。

本年

基督教会在康乐坊附设“艺文小学”,实施新式教育。1907年“艺文小学”迁入瓦市殿巷教会定理医院旧址。

1880年

温州最早的私人钱庄“春生”开办。主要业务是收受地方公款、税款,故又名“官银号”。继起者有“裕通”“怡生”二家。同上海、柠檬等地同行都有业务联系。

1883年

清政府曾于龙湾建造炮台一座,以防外国侵略。“龙湾炮台”的石刻及遗址,至今犹存。

1901年

六七月

两次飓风为灾,秋收歉薄。温处道施赈,并拨盐厘四。五千金筑堤疏水。招集流亡难民,计户口給籽种。又拨款万余金向镇江、上海购大米。奏请朝廷留冬运糟米万二千石给温州分属平粜,仍以余金储谷二千石备荒。

1903年

六日归国学生姚广福(字泽夫,号养吾)等在郡城创办公益学校,借曾宅花园为校舍。时进步思想家,平阳宋恕(平子,1862—1910)因母丧滞居瑞安,该校由陈黻宸出面聘请宋恕主总教席。后因经费困难停办。阴历五月底,宋离温游学日本。

1905年 三月

温处道奖励学生东渡日本留学,每县以二名为限,由各县考送温处道覆查,年岁合格,中学学习确有根基者,每名给津贴100元,该生自筹200元。学成返国,即为其乡里学堂担任义务,故尤注重于师范一门。当时赴日留学有永嘉学生黄湛恩、张志俊、李全恩三名及平阳、瑞安、乐清各二名。诸生东渡后,入师范学校的居多数,也有入法政、实业、工艺等普通商校。后者学习时间较长,一般均需四、五年才毕业。留学生中家境贫寒请求津贴,温处道均予资助。留学生中果能刻苦励学肆习专科而学费缺乏的,酌量补给官费。

1910年

大清银行和四明银行同在温州设立分行。中华民国建立后,1913年大清银行即改组为中国银行,次年,温州设立分行。1917年 二十日,城内道前街中和医院院长薛立夫,免费施种痘苗。痘苗纯粹,扫除人酱播种之旧习,颇受群众欢迎。

1919年

七月1日,瓯海医院创立,董事长吴钟镕,院长杨玉生。院址古炉巷。院誉远播,急待扩展。黄溯初父冠圭先生独捐银4800元,续承各方赞助,共得19000余元,在府学巷底旧城边(今中山公园西侧)兴建院舍,历时年余,1922年6月落成。黄冠圭复移捐寿仪3700元,购置医院西首楼房,添置设备,温州始有本地人自创的中型西式医院。吴壁华撰缘起,黄庆澜作记,马公愚书,立碑纪念。该院自创立至本市解放二十八年间,历任院长为杨玉生、张鋆、黄问羹、顾耕梅、方棫。林镜平、王惠川、张景飞(两任)、李镜湖。

1927年

普安施药局于本年以慈善组织“永善福”名义另行筹款286股计一万四千零五元,在扬名坊购地建造局房屋两进,次年七月落成,业务扩展。

1930年

十一月

乐清县上年秋旱重灾,有很多贫农来本城求食,普安施局主持会同慈善团体协济善堂成立协赈会,向工商界募款,创设收容所四处,收容妇孺老弱一千二百余人。黄敏之、潘丽人等四人收容儿童义务施教,免致失学。历时七月,至本年春秧落田后,收容教养始告结束。

1933年

温州著名华侨任岩松偕同乡瑞安丽岙镇潘方崇(顺)等28人,经海道到法国谋生。八十年代初他投资约四十万元在丽岙镇创办岩松中学。

1940年 十一月

粮食奇缺,地方集资的粮食公店于中旬开办,各镇并筹设平粜处。广化镇余毅夫等为扩大便利平民十五日开售杂粮照原价减低。中旬米价仍不断上涨,十八日上午,城区群众结队向县政府请愿群众坚持不退,发生纷扰,县自卫队开机枪扫射。死伤多人。全城商店摊贩罢市。(第二日《浙瓯日报》记载:县政府前死者七人,内老翁一人,老妇一人,小孩两人。伤者多人,十三岁至五十多岁)下午三时专员公署即召开各界会议决定:

一、县粮食处暂停工作,建议地方设平粜局;

二、要求县境内粮食绝对流通,如有阻留、一律严办;

三、督责粮店开业。

米案第二日,各界捐款抚恤米案死伤同胞,旅甬同乡会主席金星火捐款三百元。省临时参议会来电慰问。下旬,旅沪通向林懋勋独捐抚恤费五千元。城区增设平粜处多处。专员公署召集各界会议决定,再增设平粜处。每日向米业借粮四万斤,以低于原价供应,每元四斤。损失之数,在县平准基金及应变经费内拨补。各镇分头募集平粜经费。月底,临时购运港米济急会成立,互推懂事九人,董事长翁来科,经理吴锦涛、副姜渭英、陈海源,总务王纯侯,业务黄寄宇,会计戴绶先,审核徐缙卿,皆义务职。另设职员数人酌给薪金。即筹垫资金六十万,向香港购运暹罗米。南京财政部亦分电温州中国、交通两银行,分摊承汇向港购米赈荒,并准给外汇一百万元。十二月初,县商会派员往江西购米一万包,米市渐定。粮食公店即于本月结束。1941年 十一月

省赈会在永嘉、瑞安、平阳、泰顺、乐清等三十个县办理免息小本贷款,救济灾民难民,俾得自力更生。贷款额:以摊贩为业者,二十元至五十元;开设小商店者,五十元至三百元;经营小工艺者一百元至六百元。并规定自借款日起以五个半月分十次还清。县赈济会成立,接办战时浪流儿童收容所。

永嘉县社会服务处和省卫生协进会永嘉分会设立永嘉贫民产院于府学巷,聘有医师二人,助产士三人,院长余毅夫,副院长张景飞、江卓儒,医务主任郑求是,产科主任胡玄默,助产士赵玉蓉,徐静懿、黄鹤、汪志秋。后又设义务施诊所,聘请中西医义务应诊,计中医师63人,西医3人。

1943年 五月

永嘉县各机关各界议定,募建城区公共大礼堂、徐母慈幼院、传染病院、县操场及慰劳军队等公益经费二百万元,开展宣传劝募。

县救济院举行法国籍保育人员方浪莎姆姆追悼会。方于1918年来温,一生致力于育幼事业。

1947年 十二月

各界会议决定筹募基金一亿元以维持籀园图书馆。

第五篇: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部分赏析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部分赏析

李剑农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是由他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及补写的篇章合刊而成。在取材与叙事方面颇具特色,所以本人花了课余时间去参阅这部经典之作。

李剑农将中国的政治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一阶段是外力侵入,新思想酝酿的时代。因为英国人扩充商场的热望,屡为清政府所阻碍,于是惹起鸦片战争,这是打破中国门户的开始,所以西方的势力节节相逼而入,造成了悲剧的开始。

第二阶段是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这一阶段是革命势力进展,清皇位颠覆的时代。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自此一方面预备立宪,一方面进行革命。清政府已不再占据政治上的绝对主导地位,中国内部的矛盾表面上表现为双方的分歧。

第三阶段是民国成立到国民党出师北伐,这一阶段是革命势力与清残余的军阀势力斗争的年代。而主导这一阶段中国政坛的主要是握有军权的各地要员,主要是北洋军阀和无数的小军阀。印证了孙中山所说的“大皇帝推到以后,生出了无数的小皇帝”。

这三大阶段又可分为很对小阶段,每一个小阶段都有着影响中国未来的事件发生,都有反省的理由,也都有见不得光的人和事。现在开始谈论我对一些阶段的看法。

看到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我就有些惊讶,李剑农似乎一直在强调中国人“贪”的本质:不论是哪里的税吏,见了外国人就宰一刀。一方面清政府限制外人通商口岸仅限于广东,另一方面多次拒绝通商事宜。这么看来好像我们国人的行为很不可理喻。我想都是有理由的。当时中国人的意识里,三跪九叩是“死规矩”,皇帝何人敢违?关键就是皇帝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一国之君仅仅是一国之首,有些违抗天意的感觉,想做“天下之主”,所以当时的“闭关锁国”等等估计都是巩固皇权的想法。

书中讲到英政府对商务监督的希望和谨慎,要促进双方关系又遵守中国法令,但又为何发动了鸦片战争呢?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方迫切打开中国市场,想要掠夺原材料,挣更多的钱?“鸦片”是否一开始就是一个幌子?是一颗棋子?书中记载了1729年到1836年这百年来鸦片进口量的巨大变化,然而至此时,大小官吏一手拿着皇帝的禁谕,一手拿钱袋,和商人串通,瞒着上头获取莫大的利润。唉,真真切切的“贪”!让我不禁想到了“大跃进”时代的“浮夸风”。果然官场上的受贿谎报,很是严重、黑暗、令人作呕。没有想到林则徐却惊动了“靠山”,因此发动了鸦片战争。为国人感到惋惜,让小人得了便宜,让国家多了一份灾难。

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一直存在,从近代到现代,各个方面都能隐隐约约看出来彼此刀剑相交。李剑农表示中英双方对经济生活、对法律的观念大相径庭,因此矛盾深化才引致后来炮火相见,造成了后来的不平等条约。如果一开始双方都能理解,或者放宽心坐下来好好谈,甚至以学术的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是非。可是真的有如果的话,历史也就不能称作历史了。

接下来把目光转向“洪杨革命”,看似一场“满汉”之争。洪秀全作为一个领袖,却一直在宣传“上帝”意识,甚至在危乱时刻还等着上帝搬救兵,根本没有一个领袖该有的样子,我想他最擅长的无非是说教别人和求上帝保佑罢了。洪秀全有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这制度的典型特点是:全民皆兵、资产共有和等级森严,想法很好,可是仔细一想这不是白日做梦么。在建都天京后,太平军上层领导集团被胜利冲昏头脑,生活上奢侈腐化,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了严重内讧。诸王之问开始发生混战,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李剑农总结说“洪”的神权主义精神是假的,而“曾”的名教主义精神则是真的。这个真假指的是双方随从们的精神上的真假。的确,“洪”方起义的目的是什么?说不定都是自私的想法,例如王权富贵,香车美酒等等,跟从“神权”的意识并不是自己的信仰,而是一个字“贪”。说到底,在太平天国成功的时期,奢华的生活已经到来,却是不能长久,原因就是领导层根本不是为了治国吧,或许少数是的,但是肯定有部分人单纯为了自己的利益。到后来关系破裂,野心膨胀,内部矛盾,外部力量不攻而破。“资产共有”,洪说的好听,在领导层发达了之后,是否关心过老百姓,是否关心过政治法律,满嘴胡话“神权”,让我更难过的是,明明自己也是农民,却没有付出行动,享受着“国王”的生活。杨秀清就是一个典型的自我膨胀严重的人,明明和洪胜似“亲兄弟”,居功自傲,到最后不得不自相残杀,甚是可笑。虽然很不喜欢称之为农民起义,但是结果真的显得很“农民”,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领导层的分裂和幻想,就算能统一全国,也不见得不会迎来下一次“起义”。

在后来的三十年间,中国大体上就显得安定颇多。书中写到“同光两代”政治上的中心人物,主要力量自然是曾国藩和李鸿章。李鸿章倾心西法,梁启超在自己的书中认为李是过于“崇洋”,洋务运动期间,李一直注重在技术,而政体和思想并没有改变什么。同时又可以说,李鸿章在当时的高层士大夫中是最清醒的一个。

想一想甲午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就可以知晓在整个洋务运动时代,李鸿章所处的尴尬地位。除了人尽皆知的清政府的腐败和中国政治制度落后于日本这两个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清政府内部的不统一。握有实权者是慈禧,李鸿章却没有主持外交事务的全权。李鸿章不是宰相,更不是现代的总理或是全权的外务大臣,很多事情是无法决策。

李鸿章因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骂为卖国贼,但事实上如果没有李,中国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就会被瓜分。李鸿章在当时的中国,只能说是他的悲剧,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当时来说,他能撑下来实属不易。先说中日之战,洋务舰队根本没有实力一战,所以李主和,而皇帝和慈禧主战,一战而败顿时国势颓废。在日签订条约时遇刺,日减一亿两白银,李鸿章说如果一颗子弹一亿两,那不如多给我几枪好了。也不管他到底有没有作出请求,当时的情况是,要么慢慢地卖国,要么迅速得亡国,这便是最大的无奈啊!

八国攻陷北京,他展示极高外交手段,纵横捭阖,把慈禧的宣战说成协助镇压义和团,应该给军晌但割地免谈,迎合英美的门户开放政策,保住国家统一,其功不可抹杀。死的时候俄国大使还在床前逼其签密约,他死也没签。伊藤博文对他的评价,与其在欧洲旅游时受到的拥戴都证明,李鸿章其实是清末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他的决策受到国内外各种压力才最终导致现在的结果,但就在其位而言,他已经做到极致,不是一个卖国贼的标签所能掩盖的。近代,很多的不平等条约都是李鸿章去签订的,这样,他就难逃卖国罪!或许,在中国就是这样,人们永远只记得你做的错事。

接下来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慈禧太后。慈禧头上永远挂着“卖国求荣”的牌子,被后人诟骂。我并不想说慈禧在掌握实权之前是个多么多么阴险狡诈之人,只想谈一谈在掌握实权之后她的行为。战争,条约,在她眼中只不过是儿戏,她根本不在乎,活了大半辈子,花钱大手大脚,把权力也当成一种物质,并没有真正的领导能力。所以在外部侵略的时候,她自然也会想到“花钱消灾”,哪会管对方什么阴谋,也哪会管要给你多少钱,反正又不是她在给,只管答应,行行行,她作为领袖,并不能感受到压力和痛苦,这想必是很多人民恨她的原因。中国摆脱困境的机会不仅被她葬送,还一步一步降国家送入虎口。自己怂了就开始逃,逃不了就开始骗。“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再出名不过,却有很多人议论非非,有人说“量”是要“讨价还价”,有人却说“尽量”的意思。慈禧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大可不必知道答案。

只能说慈禧是个无比自私的人,她掌握了权力,又不肯放掉,想要保卫自己家族的安危,不顾百姓的安危。对她来说,大清才是自己心中的国。我想这是人之常情吧,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就算现如今,哪个人坐上了慈禧的位子,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想保全自己家族安危的呢?只能说她只是个女子,没有男人的担当,太把国事当儿戏。而她的自私,在拿到权力之前就能深刻体现,只不过当她成为领袖时,群众便会放大她的自私,仇恨也会放大。并不是想要替慈禧洗白什么,只是觉得作为一个人,一个普通人,谁都有七情六欲,都有保护自己的潜意识,同时,一个领导人也是必须要心系全国的,所以历史只能是历史,是要学习并且反思的。

正是出于慈禧对“满清”的保护,才会导致后来清政府的颠覆吧!因为这种特殊结果的封建政权,除了推翻,别无他法。

以上是我对当时政权的一些看法。里面包括了贪污腐败、国际冲突、民族矛盾,这些问题似乎是当代社会依旧很关注的一些事情。首先,贪污腐败,之所以得到平民的强烈关注,一方面是我们平民没有机会受贿,看着别人拿钱自己就不开心了,所以就开骂。之前有说到,人有七情六欲,是个人都贪,也没有绝对的贪和绝对的清廉,就像事有利弊,人有优劣。另外,我也有说,之所以被关注,是因为当权者的身份扩大了这个内容,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而我们对贪的多的人和对待贪的少的人态度又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人性很神奇的地方,攀比心理,比较工资多少就是很明显的例子,然后依靠贪污多少来判定这个人有多坏。这个问题,按着我的观点,官员可以贪,但是不能腐。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拿钱消灾,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中国应该是很难消磨了,那怎么做呢?只能说作为一个政府工作者不应该太依赖这种关系,一旦过分,就是腐败了,一旦发展成事业,就是腐败了。其次是国际冲突,我也是最近经常看到的一个话题,说“抵日”,“日本的东西我一律不用”等等。我想日本一个这么小小的国家生存下来,肯定有它强盛的理由,肯定也经历了很多年代,就像我们“大清”屈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一样,日军“侵华”也早是过往云烟。何况在那个年代,也是日本内部矛盾的时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小日本”。历史的意义就在于去宽容,而不是夸大仇恨。最后是民族矛盾,中国本是地大物博,清政府掌权之时,民众大多是汉人,现如今我们对待历史,也往往容易去仇恨“满族”,不妨彼此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毕竟历史只是历史,没有办法去改变。另外前几年有听闻过“藏独”“**”“切糕”,刻意挑拨中国内部民族关系,只是觉得不论哪个地方都有人渣都有老鼠屎,作为一个即将踏上社会的人,更不该用有色眼睛看待自己国人,所以只有团结,国家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挑拨离间无法摧毁的关系才是真正需要的。

虽然是个理科生,而且之前对待历史并没有那么有兴趣,在接触《影视人类学》之后,感概中国近百年来的斗争的同时,反思并且改观。每个人对每个事件的理解不同,并且我们得到的信息不相同,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让我充满了好奇心。但是真真假假又怎么能分辨呢,觉得历史,总会给所有人一个交代的。

下载近百年中国读者对安娜的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百年中国读者对安娜的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百年中医妇科主要文献评述

    近百年中医妇科文献内容,主要见于一些妇科专著、论文及综合性医籍中。笔者在编写《中医文献学。民国至现代的中医妇科文献》中,经查考大量资料后,初步统计:近百年中医妇科著作有......

    一位德国政治家对中国的睿智解读

    一位德国政治家对中国的睿智解读 (2012-09-08 13:16:19) 转发一篇对斯密特的访谈。冷静,深刻,中肯,客观,公允,智慧。对一党制、议会民主、私有化、左右派、稳定与战争、人口、劳......

    解读中国四大名著

    解读中国的四大名著1、《西游记》: 凡是有后台的妖精都被接走了,没后台的都被一棒子敲死了. 寓意:要在江湖混,不能是光棍.没钱又没权,回家去耕田. 2、《水浒传》:一旦你有了......

    中国梦解读

    中国梦 时代解读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

    解读中国精神

    解读中国精神 2011-06-07 2009年,全国开展了“中国魂”主题教育。前旗关心下代工作委员会,据此安排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天,我受关工委的指派,来给......

    解读中国利益集团

    承认中国也有利益集团,这本身即是一个社会变革的过程“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曾经,这个口号振奋了无数人。为什么联合?除了有共同的理想,还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联合起来才......

    解读中国利益集团

    承认中国也有利益集团,这本身即是一个社会变革的过程“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曾经,这个口号振奋了无数人,解读中国利益集团。为什么联合?除了有共同的理想,还有着共同的利益......

    解读中国利益集团

    解读中国利益集团 解读中国利益集团2007-12-15 22:57:3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解读中国利益集团解读中国利益集团承认中国也有利益集团,这本身即是一个社会变革的过程“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