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满分作文评析

时间:2019-05-12 05:0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满分作文评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满分作文评析》。

第一篇: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满分作文评析

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满分作文

以“说„安‟”为题作文。“ 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说“安”

北京考生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和”之关键在于“安”。“安”者,安定和谐也。家之安,则户纳千祥;国之安,则国运昌盛;宇之安,则万物和谐。安者,和之本也;故曰:以安为本,以和为贵。

纵观古今中外,凡国泰民安者,无不安之善也。古有西汉休养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体恤民情,轻徭薄赋,“开明之治”使社会安定,然后成就“贞观盛世”;唐玄宗继往开来,安置百姓,重用贤臣,安稳统治天下,成就开元时的辉煌;康乾励精图治,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社会安定和谐而成就康乾胜景,纵览历来国与家,成由安者、败于乱。春秋战国年年战乱,民不聊生,民心泛散;三国鼎立,争战不休,人民受苦,宋元之时,民族烽火不断,边疆不安,国人遭殃,此所谓:乱者,祸之源也。

前世不忘,后事之师。古时分散离合造成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以此为镜,台湾与大陆分离数十年之久,国人关注,然而台独分子一意孤行,台独行径有增无减,这不仅影响祖国的统一,还会波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甚至于世界的安定,中国政府站在利民利世的高度,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安定,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平安定乃大势所趋。前不久,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之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社会安定发展推波助澜,祖国繁荣富强需要安定,社会安定需要统一,而统一大业的完成最佳途径是和平谈判,共创辉煌前锦!

不论是祖国的统一,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都离不开安定的社会环境。因而共建和谐社会方兴未艾。党中央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营建和谐社会的方针,国人倍受鼓舞;科技发展观的落实,广得民心。

古人有云: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中国要以“安”为发展背景,万事以和为贵,贵在安定。全心全意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全面展开,安定和谐也变得日益重要。只有安定,中国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在前进道路上引亢高歌。

以和为贵,贵在安定。

[评析] 本文是一篇相当不错的高考作文,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说“安”,着意说的是“安定”,第一段中诠释了“安”的定义;第二段用中国历史上的国与家及领导人物来论证安定在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从正反两面辩证地分析“安”与“乱”;第三段,作者从祖国统一大业出发,论证“安”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将起的巨大作用;接着,作者结合当前的国情,论证了安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得干脆了断,点明主旨——以和为贵,贵在安,从全文来看,文章语言流畅,自然,涉及的知识面广,足见作者文笔颇深。

第二篇:2012北京高考作文讲析及满分作文示例

201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讲析及满分作文示例

【北京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

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讲析:

分析:

一、北京高考作文紧贴社会生活

材料来源于生活,在铁道上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巡逻员肩负着铁路安全的和铁路交通轨道畅通的使命和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二、北京高考作文体现了雷锋精神

本次作文材料充分体现了雷锋精神中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忠于党、钉子精神等雷锋精神的内涵在本材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北京高考作文避开了时事新闻

在过去几年的北京高考作文中与时事结合很紧密,2012年的北京高考作文贴近生活、同学们在生活中、路途中都能有所见所闻,从平凡中发现伟大,让考生需要关注一些在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模范。

总之,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充分体现了贴近生活、注重精神层面的内容,需要考生关注社会、关注基层、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责任。本次作文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平凡中体现了不平凡的人生。

迎新

电影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影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纵观中国电影史,表面上每年的票房累计大幅度上升,但导演人才资源的匮乏的问题,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近几年,我们总会看到一些国产大片的出现,这些大片打破了中国电影界缺乏有力作品的僵局,为中国电影通向国际舞台塑造了桥梁。但只要你仔细看看,那些活跃在大荧屏上的导演们永远就是那么几个,他们的名字早在我们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然而经过这么多年,能让广大观众自愿掏钱包到电影院里去看的,就只有他们。不能否认,这些观众们有很大一部分是冲着导演的名气去的,名气已经成为了观众们的一大看点。在这个老导演垄断电影票房的情况下,中国电影只是老瓶装新酒,缺乏时代感。

还记得好莱坞金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高声欢呼“我是世界之王!”纵观他的电影生涯,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导演成长到今天最具票房影响的导演,我们是否也需要这样的人才来填充我们的电影界呢?张艺谋,冯小刚的电影固然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辉煌早已成为过去,我们需要有鲜活的生命力注入到电影中去,让观看的人感受到新时代的气息感。电影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化交流,他也是经济,科技的一场较量。

尽管现在中国电影界已经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界地,但投资商们却不敢贸然用新人,作为商家,他们首先考虑到的自然是票房,采用新人就等于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但是,有哪一个知名的导演不是从新人做起的。就是由于他们年轻,他们的思想才会更加与观

众产生时代的共鸣感。我希望不仅是商家能够大胆的采用新人,政府也应该参与其中,因为一部电影,不仅体现了我国的文化,更能够反映出我国的经济与科技。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大批的新人导演涌上台面,中国电影界不再被老一辈的导演垄断,电影将会向我们呈现出一个极富现代感的时代。

有竞争才有发展

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在自豪骄傲的同时,一些极具忧患意识的人也表示对中国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可能会不利于发展的担忧,我认为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垄断必能会造成不公平,打击选手的积极性,缺乏竞争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发展,竞争力越强,发展的动力越大。

曾经女排、乒乓球、跳水都是中国的“垄断项目”,可为了这些项目的长期进步与发展,我们不保留“核心技术”积极与其他国家的选手与教练交流与合作。不垄断,促竞争,使中国及世界的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在中国教练郎平的指导下,俄罗斯女排成绩骄人;在外籍教练米卢的辅导下,中国男足第一次成功出线!公平的竞争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竞争亦促进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为瑰丽丰富的文化繁荣期。孙子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主张“为政以德”;老子崇尚“清静无为”;庄子曾经梦蝶化仙;墨子力行“兼爱非攻,节葬节用”;韩非子开创“法、术、势”令人叹为感观止…….是竞争促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文化“大一统”事情无法达到的高峰。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道与理亦然。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营企业逐渐丧失活力而成为国家财政负担,造成了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政府开始了大力阔斧的企业改革,创新地打破了单一公有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以宏观调控为主,加大企业自主权;将深化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作为目标与重点,在竞争中,国有企业积极改革与创新,再次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是竞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宗教改革打破教会垄断教育,培养了无数启蒙运动的先驱;打破官窑垄断,民窑技艺更胜一筹;百家讲坛引起电视电视国家说教热后,后起之秀----文化中国、开坛等使国学热得以持续与发展……

竞争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竞争的压力下,我们前进、突围、避险、拼搏……竞争不是成功的坟墓,而是成功的摇篮,有竞争,才有发展!

其实,我希望你在乙生说:“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你,你是那么的优秀,站在顶峰的你是否苦于没有奋斗的动力?反正这些我不担心。

从小到大一直学习不错的我,是骄傲的,所以我对新学期充满期待,我喜欢看别人崇拜的眼神,这让我有一种成就感。

一直记得那个9月1日,在这个新的班级遇见了你,那天天气不怎么好,一直在刮风,我早早坐在了班里,教室空空荡荡的,我想:“开学先当上班长„„”想着想着,满意地笑了。这时,你进了教室,你是如此开朗,我们很聊得来,你说:“你知道吗?我可是要当班长的人!”风吹过窗子呼呼作响,我心中警铃大作,这么一句对于我来说

具有挑衅意味的话在你说出来却仿佛理所应当,好像势在必得,我就是从这时候有了“要灭灭你气焰”的想法。

但是,在深入了解你之后,我才发现你是那么优秀,学习成绩稳拿第一,而我只能屈居第二。我不甘心,心里想超越你的想法一刻也没停止过。

你当上了班长,而我申请当了数学课代表,因为一直以来数学是我的弱项。每天收完作业我都要翻翻你的作业,每一次都是工整的字体,无论假期还是生病。每次数学老师留的思考题你都会认真写下思路,而你的这些思路也常常能够开导我让我眼前一亮。我就用这种方法偷偷学习,我知道这些你都知道,但你从来没有说穿我,依旧每天笑得春光灿烂。

就这样,我每天追逐你的脚步一路攀升,而你始终走在我前面。

当听说你转走了,我的心一沉,那天天很蓝、风很暖,不像我们处于是那么冷冽,我呆呆的坐在那,不悲不喜,愣了很久,泪水才沿着脸颊滑下。其实你走了我应该高兴才对,没有你这个对手第一就非我莫属了,但心是空的,好像在漆黑的夜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不就受到了你的来信,你在信里笑骂着质问我你走后有没有仰天长笑,你叮嘱我,虽然你走了,但我不可以不继续努力,站在顶峰是危险的,一失足摔得比别人都惨。

我给你回信,埋怨你的罗嗦。

其实,我心中对你只有感谢。

其实,我希望你在。

平凡的幸福

每当火车飞驰伴随着汽笛声从他身边而过时,我想,那就是他的幸福。但他却用生命去守望着,他每天劳作在这山谷巨石中,享受这大自然的安抚;他挥手,向飞驰而过的列车致意,等待他的是那悠远的长鸣。

这就是他想要的幸福与满足,一种简单而平凡的心灵慰藉。

其实,幸福只是一种心态。你感受到幸福,生活便幸福无比,你感受到痛苦,生活便痛苦不堪。一个人不论高尚还是低俗,只要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那他在这世界上就是无比幸福的,这样的一个人必将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我们的生命到底要如何去经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生活方式。你所羡慕的人,并不一定有你快乐和幸福。可能他还在羡慕你在纷繁忙碌的尘世中,能得到那份充实和宁静。其实,平淡的生活有她特有的舒畅和美,她需要用心去品味,需要你发现在这平淡的生活中的满足,你才能听到那“汽笛长鸣”下的喜悦。

无独有偶,在北京有一位修钢笔的老人,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有一间产权属于自己的铺面,但生意惨淡,每月收入仅2000多元。有人劝他:“你把铺面租出去,每月租金就有5000多元,自己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老人说:“我也不是傻子,这一点明白账我能不知道吗?可我如今干的事,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我自己。每月我少了3000元收入,并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我若闲下来没事干或干我不喜欢的事,我就受不了。我这儿是全北京唯一专修钢笔的铺面了,喜欢钢笔的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我,我能为那么多的人服务.这不比我一个月多挣几千元更重要吗?我活了70多岁,知道我最需要啥。”

由此可见,幸福真的不需要太多的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当你能了解你生命中想要的是什么,幸福即会随之而来。能活出生活的真正滋味,能享受人生的真正乐趣,能领悟生活的真正意义,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进而才能够苦得其所,乐在其中。

守望,属于我们的幸福离我们很近,尽管我们的门外就是繁华,尽管我们身边就是喧嚣,但我们还是会固守心中那片宁静,去满足自己最真实的愿望,享受最简单的幸福。在满足自己的同时,也奉献给别人快乐,这是一种坚定的平凡中的守望。

2012北京高考语文作文范文:巡逻员的故事

材料读罢,览卷长思,一个平凡人清石护路的平凡细屑之举,却承载着无数个家庭的团圆梦、成就了千万里铁轨的安全行,我似乎从渐行渐远的火车声、渐微渐巨的检修声中,听到和感到了一个平凡心灵中伟大的力量和一点微末力量中发散的万丈光芒。无论是文学家的千古文章甚或是一个民族的经国伟业,都是由看似默默无闻的细微之力积聚而成——这不恰是此材料向我们展示的精神内涵之一吗?恰有荀子《劝学》所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数夜读《史记》,谁能知“二十岁南游南淮,上会稽、探禹穴”(《史记·太史公自序》)搜集史料可以集腋成裘著成经典?谁能知130篇、52600余字辛苦遭逢可以“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恰如老计那平凡的走山路、清碎石却累积为须得鸣笛致敬的成就,从一介史官到中书令至史家巨擘,太史公却用一生的史学积累成就了“史家之绝唱”,用微末的史料铸就了“无韵之离骚”。平凡世界的小为小善积累成了千古文章,老计的故事让我在文学的世界里展开了纵横文史的联想。

从小兵卒、小职员到阶下囚,塞万提斯从来没有想过毫无起色的人生却给《唐·吉诃德》的创作带了灵感和意料外的成功;从药房学徒、牧牛人到新闻记者,欧·亨利从来没有想过如此平凡的人生却为他文学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更给他带来了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世界短篇小说大师的美誉;从水利学堂、日本学医到文学抗战,鲁迅不会想到古文字的苦修和国学的累积却让他在新文学运动中高峰突起、后世景仰。谁能想到,再伟大的伟大,都是由平凡到底的平凡水滴石穿而成;谁能想到,敬仰文学大家与致敬铁路工人的道理如出一辙。

老计的精神如果推而广之,会让我们想到民族、国家的复兴伟业,不也需要这样平凡细微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累积?汉赋唐诗千古风骚,来自于平凡文字的排列组合;抵御外敌抗日救国,需要无数无名英雄默默无闻的牺牲;国家振兴民族自强,依赖平凡世界中四面八方的臂膀脊梁。哪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平凡人民的强大,哪一个民族的富强不是平凡人民的富强?所以千万莫小视老计那清理铁轨的小作为,更不要让他并不高大的身影渐行渐远,因为一个国家振兴的力量恰源于此,只有让如此力量如细流奔海般潮涌海聚,才会让中华民族的复兴之巨力势不可当。

纵览文史,从个人到国家,从微著的迁变中我豁然醒悟,平凡世界中每一个平凡工作者的举足轻重。作为一个即将走入更高学府的年轻人,面对高耸入云的学业之峰和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我理应从老计的身上学会踏实为学的人生态度,在平凡细末的积累

中蓄养力量,以甘于平凡之心态清理学业道路上的碎石,以持之以恒之精神面对人生岁月里的考验,方能让成功的列车高歌快进、直奔前程。

第三篇: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评价

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一)有人在修订版《金庸全集》上市后的一次采访中这样问查老:“您为何在有了这么多成就之后再一次修改作品呢?”查老笑言:“年轻人,我的书房可以看到整个香港的夜晚,那么我难道不是站在香港的土地上吗?”

此话引我深思,如查老所言,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似乎并不矛盾。

查老少时离家求学,方是时,新派武侠刚刚崛起,无数追随者争先恐后。梁羽生叹曰:“浩浩乎侠也。”当一个个前辈脱颖而出光芒四射之时,少年金庸便立下志向,他抬首望向那片群星璀璨的夜空,立志“做侠文化者”——得侠者或易而得文化者难啊!胸中振荡着梁羽生“亦狂亦侠真名士”的气魄,眼中望着的是还珠楼主笔下那浩瀚江湖,金庸仰望星空,心潮澎湃。

然,他深知凝望星空太久,会因难以触摸而郁郁,因眼睛酸涩而迷茫。于是他低下骄傲的头颅,看向那一望无际的大地。足边的泥土,承受着一步步稳稳的踩踏——

我可以想像青葱少年远离家乡于夜幕中苦研知识的寂寞。他足边的油灯一闪,映着憔悴的双颊,以及那双孜孜以求的眼睛。《史记》《国语》„„在采访中的查老笑言自己年少时对诸子百家的熟知,我一时难以想像——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少年瑟缩于塾堂一隅,执著地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叩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足印!

那方星空在前方闪耀,心中那方侠的净土无时无刻不在召唤自己。查老提起笔,绘下了胸中那抹侠的亮色——

“门半掩着,一个中年人伏案疾书,闻声抬起头寒暄几句„„”亦舒眼中的金庸,在坚定望向星空的同时亦不忘咬牙进行他的长路跋涉。是的,他尝过无数次失败,文稿被退回、被嘲讽甚至在报上被禁足,那片星空似乎太遥远,但他的追求如悬在案前的孤灯,用明黄的光驱赶黑暗。中年的金庸,依旧是那个扎根于泥土,一步一步接近目标的金庸,甚至,不畏于足畔一块块阻碍前进的岩石!

在无数个夜晚的奔波后,旅者抬头,繁星近得仿佛可以触及——《射雕英雄传》赢得海内外一致好评,蜂拥而来的是鲜花、掌声及数不清的追随者。海内外过亿的读者手捧其文如饥似渴,甚至有人称其为“一种现象”。此时年过花甲的金庸,在镁光灯的刺目中静静放下手中的奖章,抬首望天——

那旧日苦苦追寻的星空已不再,又是一个静谧之夜,云儿缓缓散去,一片崭新的夜空出现在眼前—— 于是他懂了,在沉寂多年后又一次执起笔,细细地,在侠客的脸上多添一抹风尘,在姑娘的眉头巧绘一缕韶光。于是我亦懂了,查老足下的路还未走完,他头顶的星空依旧朝他微笑。这一刻,当查老欣喜地捧着修订后的作品时,我望见在地平线那头,最夺目的星正冉冉升起!

敬佩金庸先生,用少年、中年、老年向我们完满地诠释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结合:我们都拥有星空,但在渴慕的仰望后能否俯下身看看路继而不懈前进呢?能否在到达某个终点后犹抬首找寻指引自己的那颗星呢?于是奋斗的一生便成了两者交替的一生,收获的一生亦是两者相融的一生。我并不奢求如查老般可以俯瞰整片夜色,只愿在脚踏实地的前进中可以欣然望见夜空中那颗自己追寻的星,并让它成为我取得成就后新的指引。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选材新颖、立意高远、文采斐然的抒情散文。作者凭借自己扎实的文学积淀,选用金庸其人其事来演绎命题,取材具有个性特征。作者在叙写少年、中年、老年金庸的文学创作生涯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先生的敬佩之情。作者由金庸素材主要得出如下感悟:应先脚踏实地追寻某个仰望着的星空;在追寻到这个星空后,再脚踏实地追寻下一个新的星空。作者思考之深入,观点之新颖,立意之高远,从中不难见出。另外,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文章首段的巧妙切入,首尾部分的相互照应,也都是行文亮点。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二)年少时曾拜读过川端康成先生的《禽兽》一书,对这样的描写唏嘘不已:

“少女躺在那里,母亲为她穿上和服,惨白的脸上抹了两抹嫣红,如同新娘一般美丽。” 是什么样的人用这样不带一丝叹息的语句描写出如花生命的逝去?在当时的我眼中,这一切过于残酷了。

多年之后,随着阅历的增长,我终于有了新的理解,川端先生只是仰望星空之后,发现了星空的浩瀚与大地的束缚吧。有人指责说文学家是最脱离实际之人,他们存在于幻想与虚无之中,无所事事。我认为在这个讲求“脚踏实地”、追求实际利益的年代,文学家是将梦想与实践结合得最好的人,他们仰望星空得到天穹的召唤,以梦想领航,在前进的路上,他们发现了地面泥泞不堪甚至还有铁索牵绊,于是他们放弃了实体,选择在自己梦想的路上朝自己的星空一步步走去„„

在著名画家古贺春江自杀之后,川端先生曾这样说:“我不赞成自杀,死从不为死而死。”谁能指责这样的人是脱离实际,不脚踏实地,生存于虚幻的呢?我想,川端先生曾经努力尝试过,与世事相融,与时代相合,但战后社会的支离破碎,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那片星空的强烈召唤,这一切的一切使得川端先生放弃了我们——1979年的一个春日,川端康成打开煤气,自杀于公寓内。这里的死亡已经不是逝去的意味了,川端先生解脱了,他无所牵挂地朝他曾经仰望的星空走去,一步一步,越来越接近„„

死亡这种行为仿佛对文人有着特殊意义,屈原、芥川龙之介,以及我们今天的诗人海子、麦地„„都选择了这条路,去追寻自己的星空。

世人,你还要嘲笑他们吗?你可曾想过他们也曾在你们的泥潭尝试过?你可曾想过他们才是在仰望星空之后发现大地束缚的人?你可曾想过,当你自以为脚踏实地地在这里挣扎,被利益驱使的时候,他们正在接近星空,接近梦想的地方俯视着你,看你在浑浊不见星空的地方泅游?你可曾想过他们才是坚持本真的人?

——你呢?

诚然,我并不赞同自杀这种行为,我同样坚信一个生命的逝去,必会带来缺失与遗憾。我只是想提醒你,在你自以为脚踏实地的时候,你头顶可曾真有那份你曾经坚信的天空?你是忘了它?还是已使它混浊不堪?

请记得仰望那片星空,请摆脱泥潭,真正地脚踏实地朝梦想走去。【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论点新异、论据独特、论证有力的议论散文。绝大多数考生会持“彼此双扬”观去看待“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二者关系,认为既应仰望星空也应脚踏实地;而本文作者却独辟蹊径地持“抑此扬彼”观去审视这二者关系,认为不应如脚踏实地般深陷实际利益泥潭而应像仰望星空般去追寻本真纯美世界。作者凭借丰厚的积累和独到的眼光,将“文人自绝”这一文化现象选为核心论述素材,并有点有面地重点剖析、热情讴歌了多位“自绝文人”身上所具有的不受现实利益牵绊、决然追寻纯美世界的精神特质。作者在论证时颇有雄辩力量,既能对“自绝文人”身上的精神特质和“文人自绝”方式的不良结果作全面、辩证剖析,也能综合运用比喻、反问、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来增强表现力,还能巧用易于拉近作者与读者距离的第二人称以增强说服力。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三)我行若微尘,脚踏黄土,但我向往星空,因为我是个有梦的孩子。此刻,泪水肆溢在我的脸上,我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

夜,如此安谧,那份乡间的回忆是现在无处找寻的。我倚靠在奶奶腿边,抬头对着星空痴痴地畅想。“傻孩子,星星再美你一辈子也摸不到,瞎看半天,又不能当饭吃!”奶奶的语调很和缓,尽管她不忍触碰孩子的梦,但因为我们生在农家,长在田里,那种对生活的无奈使得奶奶的话让很小很小的我便多了几分成熟。可我仍旧不甘心,心中仍旧留存着对星空的向往。

夜,微风吹拂着即将复苏的柳枝,奶奶拉着我在水田中为了生计劳作。禾苗是一棵棵插下的,我那时很小,只是在远处看着奶奶躬下的身子,然后仍旧时不时抬头看我向往的星空。奶奶注意到了我的举动,没有做声,只是用她沾满泥水的手刮刮我的鼻子,然后叫我低下身子看看那片家里的水田。无奈,委屈,泪水划过我的脸,滴落到水中,空灵的声音与风吹抚柳的声音我毕生难忘。也许是少年的好奇,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泪眼模糊中的我四处找寻着空灵声音的源头,突然我发现泪水打着泥水的声音就是我所找寻的“空灵”。我止住了泪水,蓦然,我发现水田里倒映着我梦寐以求的星空。瞬间,我笑了,那种儿时的满足与温馨的感受似乎是我近来久违的。“奶奶,你骗我!原来你也喜欢星星!”我近乎疯狂地在田地里叫着,笑着„„

原来星空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原来对于一个生在水田里的孩子来说,水田中就藏着他梦寐以求的星空„„

也许这次考试就是为了让所有田里的娃娃找回对星空的执著。这一刻,泪水打湿了我的卷子,我只是偷偷地用衣服阻止着宣泄的感情对我梦想的阻挠„„

回归生活,那份田间的记忆真的我无法再去经历。奶奶也因为儿女的孝顺住进了城市,可她仍旧在阳台上种些蔬菜。也许在城里人看来这花花草草挺好看,但我明白奶奶的意思是“人不能忘本”。星空再美,若不脚踏实地,即便我长得再高也只能仰望,课业就是我的水田,我深知在我的笔下正写着的这张试卷,正是让一个孩子真正触摸星空的机会。

禾苗,奶奶一棵棵插在水田里;字,我一个个认真写下。即便外人看来禾苗的存在让水中天不再完美,外人看来我的字体不够美观,但水田与作文一样有着农人和孩子对星空与梦的期待。

十二年在学校的耕耘生活我无悔,因为在校园中我真正做到了脚踏实地。即便我失败了,水田中倒映的星空——谁也无法从我的心中偷走。

“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那天空中的星星很美,真的!【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虚实结合、妙用类比、描写细腻的记叙散文。全文有虚有实,内容充实:就整体布局来说,前半部分虚写昔日乡间生活片段,后半部分实写今日校内拼搏现状;就具体意象而言,前半部分所写“星空”、“水田”等意象多是实指,后半部分所谈“星空”、“水田”等概念多是虚指。作者巧将农人“奶奶”的踏实插苗举动与学子“我”的踏实奋斗行为放在一起进行类比,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深化了文章主旨。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时候的“我”发现水田里星空倒影、长大后的“我”明白奶奶种菜意思等情景,情节逼真,情感真挚。另外,文中诸如“星星再美你一辈子也摸不到”、“原来星空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等语句颇具哲理意蕴。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四)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多么精妙的比喻。那沉湎于幻想的姿态,与贴近苦难、检阅着人们苦难的俯首深切地折射出对文学创作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后者将人民的苦难与幸福化作时代的赞歌,将文学注入鲜活血脉与真实情感,而前者的脱离实际而飘移不定的目光将预示着一场文化的浩劫!

因此脚踏实地者永远非仰望星空者所能企及。很多人都可于国家危急存亡之时视水深火热于不顾,只顾陷入无边无际的幻想,摆弄着无关痛痒的“文学”,是谓“仰望星空”之美好;只有少数人能够将文学的重任挑起。世上只有一个重量千钧的周树人,然而无足轻重的周作人茫茫何其多,前后者的本质差别便在于精神的高度:仰望星空是以追求“美”为借口逃避一个时代中文学所应担负的救世的责任,而文学的价值应在反映时代、用无情的笔戳破时代弊端中体现,应灌注时代的强音。我不相信脱离“本职”的泛滥文学的济世价值的存在,亦不知“仰望星空”除耽于幻想的快感后究竟能为时代留下何种不灭的珍珠。

相比之下,如我所坚信,作家必须无时无刻不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强有力地撑起文学的一方天空。脚踏实地意味着倾听人民的苦难与幸福,如杜甫般肩负起“济世”责任,倾听人民的哀号并将自己最深切的思考化入其中。这是真正有责任有道义的作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宁愿在大地匍匐,也不愿在云端曼舞。”一个真正的作家一想到祖国和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心底的责任与道义便呼唤着他们折磨着他们,让他们以巨大的怜悯包容时代。更有伟大作家如托尔斯泰者预见到“脱离大地”的文学创作乃无限虚浮,甚至面临着“精神危机”,甘愿终其一生保持着“脚踏实地”的姿态,保持着“扎根于现实”的原则,回归朴实,方能使精神的源流生生不息。

然而纵观现世之文学,似有行至穷途末路之危机:糖衣炮弹、矫揉造作而无病呻吟者为多,是所谓“仰望星空”者,而真正脚踏实地“审思”时代之大器者寥寥无几。这不禁令人隐忧。是真文学,就当“脚踏实地”般挑起时代重任,“仰望星空”般避重就轻的结果便是使文化、文学趋于浅薄。在“浅阅读”充斥于世的今天,这难道还不应使人们警醒吗?

脚踏实地,去承受文学应承受的那份重量„„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论点新颖、论据充实、论证有力的议论散文。考生独辟蹊径,持“抑此扬彼”观而非“彼此双扬”观并结合文学创作态度问题去审视命题中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对那种专写脱离实际之缥缈文章的仰望星空式创作姿态持“抑”的态度,对那种专写贴近时代之济世文学的脚踏实地式创作姿态则持“扬”的态度,在这一“抑”一“扬”中水到渠成地提出“脚踏实地,去承受文学应承受的那份重量”这一总观点。本文论据较为充实,既有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所言这一精当的理论论据,又有文学家周树人、周作人、杜甫、托尔斯泰的所行这些典型的事实论据。在论证方面,作者既能凭借深切的济世情怀直面“现世之文学,似有行至穷途末路之危机”这一现实问题从而展示出大胆针砭时弊的气度和力度,也能妙用比喻、引用、反问等多种表现手法以增强说理的生动性并提高说理的可信度。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五)往事如潮,心绪如丝,爱的脚步轻缓而又激越,伴着岁月的和声,穿越悠悠时空,又一次碾痛我的心灵。去年的今天,我坐在院前,仰望星空,看绿色的麦畦,和爷爷一起欢笑着,幸福着。而如今的我,又一次来到院前,纵然我望穿秋水,却再也看不到爷爷那慈祥的笑脸。

打开童年斑驳的记忆,爷爷劳碌的身影又一次浮现在眼前。我的童年是在爷爷宽大的胸怀中度过的,爷爷用他那长满老茧的粗大的手,在我童年的调色板上抹下浓重的一笔。爷爷家的院子里种满了小麦,每年冬天,爷爷都会在院子里为小麦除草,我便跟着爷爷。爷爷假装不知道,趁我不备,突然转身抱住我,用胡子扎我的脸。有时爷爷专注于小麦的除草,不理我,我便吵着闹着要摘下一棵小麦编一只小猫。这时,爷爷便会拍拍手上的土,把我抱起来,用哄孩子的语气告诉我:“你弄疼了小麦,它会生气的。”我便放下了手,眼里充满了疑惑。爷爷说,小麦是他的命,可童年的我怎么也不懂那一丛丛小麦怎么就成了爷爷的命。

傍晚,和爷爷躺在院子的摇椅上,仰望星空,任凉风飕飕地吹在身上,听蝉与鸟脉脉地鸣叫。我静静地依偎在爷爷的怀中,爷爷总会问我,长大有什么志向,我便坚定地说:“要孝敬您!”这时爷爷总会摸摸胡须,嘱咐我:“做人要脚踏实地,要像小麦一样。”

我便好奇地看着爷爷,爷爷会把我抱紧,给我讲童话故事:“在遥远的地方,有一株永远也长不大的小麦,既神奇,又可爱。”这时,我真希望能有一双坚硬的翅膀,马上飞到那株小麦身旁。

世事如梭,我在爷爷的爱抚中一天天地长大,童年伴随着那个美丽的故事被我深深地埋藏在记忆的相册里。高中课程繁重,见到爷爷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每次回家远远地便会望见在门口等候的爷爷,脚步便不由得加快,扑到爷爷的怀里。爷爷说,六月是小麦收获的季节,他要在六月和我一同收获喜悦。他一次次地嘱咐我,要和小麦一样,脚踏实地。

往日的点滴小事在绿色的麦畦中,时光的箫声回荡在蓝色的星空下,爷爷一天天地苍老,终究没能实现诺言。爸爸说,爷爷临终前不停地嘱咐要看管好那一地小麦,又不停地念叨我的名字。医院的灯顿时间在我的眼里一片惨白。我为没能见到爷爷最后一面而内疚,内心揪扯般的疼痛令我不知所措。我为爷爷用麦秆编了一只小猫,放在爷爷墓前,静静地陪伴爷爷。

仰望天空,那一颗最亮的星星可是您?爷爷,那飘浮着的几朵白云可是您绵长的思绪?爷爷,您是不是又在给我讲那个美丽的故事?爷爷,那一地小麦如今已经长得很强壮了,她懂得了脚踏实地,她已积蓄好能量,在六月的考场上实现梦的怒放。爷爷,您的小麦哭了,您的小麦想您了,您有没有听到您的亲人的无尽呼唤。

六月的脚步终于到来,经历漫长的严冬,那一地小麦依旧释放光彩。我会替您履行承诺,在金色的六月,收获那份喜悦,一张通知书,让这美丽的故事延续。

仰望天空,采一朵白云记载我的思念,送给您远方的爷爷,我会脚踏实地,成就人生的辉煌。【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意蕴丰厚、线索分明、情感真挚的记叙散文。作者用昔日的“我”立志以后孝敬爷爷、今日的“我”梦想在六月收获喜悦、今日的“我”愿采一朵白云记载思念等情节紧扣“仰望星空”,以昔日的爷爷在麦地里辛勤劳碌、小麦顽强茁壮生长、今日的“我”为在考场上实现梦的怒放而不断积蓄能量等情节密合“脚踏实地”,在扣合题旨时做到了有昔有今、有实有虚、有祖有孙、有人有物,这使全文内容充实、意蕴丰厚。作者精心设置“小麦”这一物象并以之为线索将文中的种小麦、管小麦、看小麦、学小麦、讲小麦等内容贯穿为一体;值得一提的是,在文中小麦和“我”的形象不时重合为一体,这使文章意蕴渐深、境界大开。作者用多处细节描写传达出的祖孙深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六)我的亲爱的孩子:

在今天这个通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依旧选择这种古老的方式与你沟通,请原谅我的“迂”,唯有无声的方式使我从容。

我看到了你在博客中倒“苦水”,你说——新的环境不适应,竞争激烈;你说——学校的校训只有八个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你说你为此感到困惑。

但丁在《神曲》中说:“神将一对双生花播植于人间,自此黑暗不再,两朵花生生不息。”曾经我看到这句诗时甚为困惑,相信你现在对此也很困惑,同我当时一样,于是,那时,我选择了回溯„„

当战火硝烟弥漫了雅典的上空,我知道,希腊战败了,自此成为了强大罗马帝国的一个藩属国,我慨叹于一个文明的建设。但是,我惊觉于希腊人的镇静,一如那静默伫立的希腊神庙中的神像,他们静默着。

在静寂中,我看到了一对双生花在废墟中顽强地盛开着。是的,我懂了。当我看到罗马士兵们贪婪地搬运着希腊神庙的雕塑,而希腊的人们只是埋首稳重做事时,我明白了。

黑格尔说:“一个强大的民族的立业之根在于其仰望星空。”是的,希腊人懂得仰望星空,明晰于自己更远大的目标——用灿烂的文明征服罗马。他们脚踏实地,甘于一时之辱,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双生花开遍山野。一个民族的文明是其最好的武器,我看到后来的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希腊人在仰望星空的远大志向的指引下,脚踏实地的创造着、孕育着灿烂的文明,征服了罗马,获得独立。

我的孩子,你现在可懂得了吗?神赐予人间的双生花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啊!

你看,在五四青年节中,在北大的学院里,温总理与学子们促膝围坐长谈的身影;你听,温总理与学生代表的一唱一和,不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吗!

我想,仰望星空是脚踏实地的前提与基础。我的孩子,你关注了“北京将成为国际城市”的这个新闻了吗?中国政府仰望了星空,为北京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放眼长远,放眼未来,北京的前景如浩渺星空一般灿烂、广阔。

而脚踏实地作为双生花的一支,是仰望星空的立足点。如果只一味仰望星空,没有脚踏实地作为仰望的实力与资本,便使本应初衷是极佳的仰望星空成为好高骛远的黄粱美梦。你看现今的北京,在提出国际城市的目标后不断规划,延伸西长安街至市郊,发展主体城市整体规模,不断踏实努力,与时俱进。自此,双生花开遍。

我的孩子,其实,这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双生花可开遍做人、立业的各个地方,具有普世价值,生生不息。我的孩子,你当放眼长远,仰望星空,拿破仑的“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座右铭你当铭记;你又当为之拼搏,潜心踏实做事,脚踏实地做人、做学问。

我的孩子,你看无数朵双生花正娇艳地盛开在祖国的山河中,人们的心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双生花不会因人的不同而有差异,关键在于你自己的争取与努力。

我将会欣慰地看到你双手紧握双生花的那一刻。爱你的我 2010年6月7日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巧用人称、线索分明、说理透彻的书信文章。作者以致信“我的亲爱的孩子”的新颖体式表现了“民族、城市、个人等均应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主旨,书信中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的交替使用营造出亲切、和谐的对话交流氛围。作者巧借但丁《神曲》中的名言妙将命题中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二者喻为“双生花”,并以之为行文线索巧将全文材料与内容贯穿为一体。文章说理充分,这既得益于作者对“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二者关系的全面阐述,又得益于作者对希腊民族的“双生花”、北京城市的“双生花”等新鲜事实论据的妥帖选用,还得益于作者对但丁名言、黑格尔名言、拿破仑名言等多种理论论据的准确嵌用。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七)我贴着地面行走,不在云端跳舞。——题记

艺术生总有几个月抑郁、压迫、黑色的日子。

为了备战艺术类的统一考试,我们将自己囚禁于几乎与世隔绝的郊区,开始茫茫无期的美术集中训练。在那段千篇一律的日子里,我几乎不能容忍这枯燥无味的单调生活:相同的静物,相同的题目,模特们相同的造型,身边同学相同的空茫毫无焦距的眼神。艺术,不是应当绽放多彩吗?我想。为什么我们要重复这相同的训练?我迷茫。

凌晨一点,与过去的每一天一样,相同的一天终于结束。在回宿舍的路上,我烦躁地扭动早已酸痛的脖颈。一瞬间,满天耀眼的星辰映入我的眼帘。

回到宿舍,我抽出压在枕下的画集,开始放纵自我地阅读。是的,这是我一天之中唯一可以放纵精神的时光,不必沉于窠臼,不必固守陈规,不必重复那相同的事。

莫奈,晚年的那几幅《睡莲》,那深紫与青黛、赤红与泌蓝的交融。他自由地表现着光与影,那湖面反射的波光粼粼,他可以挥洒任何色彩,他多么自由!

梵高,他那如艳阳般的《向日葵》,那充斥着光晕与繁光的《星夜》,他任意地变换着眼前的景物。他的画笔便是他的世界,他可以凭自己所愿地操控,他多么自由!

毕加索,他那肆意狂草的《格尔尼卡》;马蒂斯,他那潦乱零散的装饰画;还有蒙克,一幅《呐喊》仿佛道尽他心中的苦闷。他们多么自由!

现实与想像的差距令疲惫的我无法入睡。我翻出手机,给我的导师发了一条短信。

“为什么?艺术不应当表现自己所想吗?为什么我们要受到现实尤其是身陷考试的囹圄,被封锁在灵感与创造门外?”

不一会儿,手机屏幕再一次亮起。

“戴着镣铐跳舞,有时是一种好事。回归于现实,把握住基础,才是你现在要做的。”

“我不明白,莫奈、梵高、毕加索,那些大师,为什么从来没有受到限制?为什么正值青春的我却要一遍遍地重复?”我委屈地将刚刚对大师的感受一一写下,发给老师。

“大师之所以能自由地仰望星空,之所以能自由地舞蹈于云端,是因为他们曾经真真实实地脚踏实地过。因为艺术从古至今都是源于生活的。”

是的,莫奈,没有早年扎实的基本功,如何能发觉世间那奇伟瑰怪的阴晴色彩?梵高,他更是一位刻苦朴实的勤奋学子,从他一丝不苟的素描习作便能看出。至于毕加索与蒙克,他们的手法固然狂放,但其背后隐藏深意你可明白?是对战争的愤怒和对世间的无奈!他们无一例外地用自己的画笔揭露了人世沧桑!

戴着镣铐跳舞,不要觉得自己身陷考试的囹圄。这种生活帮助你磨砺,也是你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你当然可以仰望星空,寻找自己的灵感。但不要忘了,正是站在坚实的土地上,你才有了如此安全的归属感。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合上手机,老师的话依然萦绕耳边。我仿佛觉察到原本枯燥、单调的生活忽然有了色彩,相同的事物变得丰富。

是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脚踏实地地感受生活,才能自由自在地仰望星空。【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思路清晰、感受真切、思考独特的记叙散文。文章层次极为分明:首先,叙写艺考之前反复集训之事,抒写“我”对千篇一律且枯燥无味的学画生活的厌烦之感;其次,叙写某日夜间翻阅画集之事,抒写“我”对自由自在地仰望星空的绘画大师的艳羡之感;然后,叙写当日夜间导师解惑之事,抒写“我”对也曾脚踏实地且受尽磨砺的绘画大师的崇敬之感;最后,叙写当日夜间合上手机之事,既照应开篇,抒写了“我”觉察到原本单调、枯燥的学画生活忽然变得丰富、美丽起来的直接感受,又直揭主旨,抒写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脚踏实地地感受生活,才能自由自在地仰望星空”的理性思考。全文所叙事件取材于作者真实的艺考生活,所抒感受真真切切,所写理性思考可谓是对命题中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二者关系的个性化阐释。此外,“我”、“你”、“他”三种人称的活用,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四类句式的巧用,也都是行文亮点。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八)黄沙漫漫,当我们拂去那丝路上沉积已久的历史的埃土,会在中国西北的大地上发现一个地方,那就是西行路上的明珠——敦煌。

这曾经繁华的城池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我们无从计数究竟从何时,在这广阔的土地上,在那洞窟中响起了丁丁当当的开凿声,但从那僧人长跪于鸣沙山,向西叩首的那一刻起,敦煌,从此成为了仰望星空之人的归宿。为了那莫高窟中绚烂的壁画与彩塑,多少人漂洋过海地前往,多少人感慨万千,又有多少人久久地伫足,为那些坚定地站在敦煌土地上的无名艺术家们,报以最真挚的敬意。

不知是否有这样的一生,风餐露宿却仍用他们那颗纯净的心来描绘着佛国的苍穹。他们是莫高窟中无名的画师,那佛祖细细的眉眼,那飘飞的彩带,那曼妙的身姿无一不是出自他们的笔下。朝阳破云而出,他们执着画笔添抹了壁上的那点朱红,执着油灯,一个抖腕绘就了一个笑开的嘴角。他们心中存留着的并非对功名利禄的向往,而是那三界乐土的宁静与安详。扶摇的飞天反弹着琵琶,捻花的观音静雅安恬。孔雀石研墨的兰,渲染了壁画的背景,朱砂的记,点缀了满树的繁花。画师们用他们的双手绘制着他们的梦,回首望一望天边,只是夕阳西沉了些。佛祖含笑的明眸见证着这些脚踏实地的画工们,而不知那画工的脑海中可曾浮现出灿烂的星空,可曾站在微凉的夜空中仰望?看尽了一生岁月静好。

不知是否有这样的一生,风雨如晦却仍用他们满茧的手掌去塑造天人的风姿。他们是莫高窟中无名的塑像师,那纤巧的手掌,那圆润的面颊,那飞扬的鬓角无一不是出自塑像师的手中。黄沙掩盖不住他们的诚心,风雨打不败他们的希望,那一生的年华融入了佛祖捻花而笑的手中,那毕生的心血结成了释迦牟尼侧卧的层层衣摆。他们拿拈着微笑的弧度,他们抹拭着身材的曲线。带着低入尘土的谦卑与真诚,塑像师的手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造像。他们可曾想那极乐圣土的仙乐齐鸣,他们可曾在夜中忽现灵光而再次执起工具?佛祖的容颜安和,一如那脚踏实地的造像师,迎接着每一次的日升日落。这敦煌的宏伟都是他们的星空,久久的仰望,久久的祈福。

每个不知名的艺术家们奉献的都是他们的一生,而当我们步入那彩绘中,看见的不仅是眩目的色彩,更是画师与造像师的梦,这份美好与静谧将长存于世人的胸怀,而这背后的汗水泪水也将永远为后人铭记。

哦,请原谅我们无法唤出你们的名字,无名的艺术家们,但我们会记得,正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你们成就了莫高窟,成就了敦煌。

驼铃声响,敦煌,又迎来了他喷薄而出的朝阳。【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底蕴非凡、技巧纯熟、情感真挚的抒情散文。作者凭借知识积淀的扎实和文化底蕴的深厚,用自己所熟稔的敦煌艺术来演绎命题,表达出“正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你们成就了莫高窟,成就了敦煌”这一主旨,取材新巧,立意独到。作者靠非凡的想像力,以复活历史珍贵瞬间的笔法,用生动细腻、诗性十足的笔触,还原出画师、塑像师用双手绘制、塑造梦想的历史画面,这些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成就了敦煌的无名艺术家们的赞美、崇敬之情,情感真挚而浓烈。此外,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三种人称的交互使用,也都是行文亮点。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九)繁星点点,我心悠然。整理心绪,踏出梦想。——题记

真想听听两只蚂蚁的讨价还价,看看奔马眼中的明天和远方。蜣螂用后腿把粪蛋滚到坡顶,是否会转身绕到另一边,用前爪猛一推,让粪蛋骨碌碌地滚下去,看看它能滚多远,以此来断定是前腿劲大还是后腿劲大?„„我爱这样新奇的幻想,眼前总闪耀着无数个梦幻之星,自然,也喜欢上了夜晚头顶这片灿然的星空。

当效率至上的观念弥漫开来,生活便如齿轮般高速运转,人们发现灵魂渐渐跟不上我们的节奏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心灵的躁动与不安。人们啊,为何不停一停脚步,抬头看看那深邃的星空?繁星闪烁,就像儿时一个个美丽的梦。仰望星空,在这浮华充斥的时代,你会享有一个宁静的夜晚,心因此而变得安然。何不以我们沉静的思考,将这逼近的浮躁,再一次地推开去?你看,阳光带着蜜蜂飞翔,雨水踮起足尖奔跑,天空分娩着雪花,黑夜将星星放在井水里收藏„„绿的风,绿的树枝,还有那金黄的明亮的田野„„纵世事变迁,请让我们保持生命本来的颜色吧,用悠然和谐的心态让星光把自己照亮,让脸上的笑颜,清澈得再没有纠缠。

当内心拥有了悠然与宁静,就请继续人生的征程吧!用执著灌溉梦想,用坚毅书写追求,脚踏实地舞动生命!

自古便有“颠张醉素”的美谈,怀素的书法堪与张旭媲美。他的狂草,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挥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中赞怀素的书法“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然而,这苍遒舒劲的笔法怎是朝夕而成,一叶叶散发着幽香的芭蕉见证了怎样艰难辛酸的历程!骄阳寒霜,却无畏惧,手握笔杆,便将内心也紧紧掌控了。与其说怀素书写的是字,不如说他书写的是对书法的一份热爱、一份坚守、一份灵魂最真切的欲望!他一步步的脚印饱含重量,他用执著坚毅的信念踏出了梦想,踏出了一片天空。如是,荆棘便开出了花。

其实,珍惜内心最真纯的悠然宁静,并非告别尘世,跑去深山做古老的猎人,而是为了能让我们在这充满耳朵与眼睛、糖果与匕首的尘世中行走得更加游刃有余。并且,唯有这样平和的心境,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前行,更执著踏实地追逐并实现梦想。

因此,让我们怀着仰望星空的心情,脚踏实地地舞动梦想,烁动生命吧!【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论深远、析例透彻、用语灵动的议论散文。作者认为,在这效率至上、浮华充斥的时代,“仰望星空”会让灵魂远离躁动、变得安然,眼光何其独到;作者认为,应“脚踏实地舞动生命”,观点何其深刻;作者还认为,“珍惜内心最真纯的悠然宁静,并非告别尘世”,思想何其辩证;作者更认为,“唯有这样平和的心境,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前行,更执著踏实地追逐并实现梦想”,对“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二者关系的阐述何其高远。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选用怀素这一典型例证时,并未简单地复述其人其事,而是将主要笔墨放在了对其精神品质的深入挖掘、透彻评析上。另外,文中整句、散句的交错使用,比喻、拟人、反问、引用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我”、“你”、“他”三种人称的灵活安排,均可见出作者语言的鲜活灵动。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十)我想,我们的民族既需要仰望星空的人,也需要脚踏实地的人。

仰望星空的人有装载天下的胸襟、容纳苍生的情怀,高瞻远瞩,引导时代变革;而脚踏实地的人则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做实事不说空话。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千年少有的变局。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得古老的中国摇摇欲坠。这时,有两股思潮同时兴起,一为“维新变法”,一为“实业救国”。康有为、梁启超本是学习儒家学说的读书人,这时,却上书皇帝,痛陈“修宪法、设议院”、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重要性。而“戊戌六君子”更是为了变革复兴而英勇就义的。同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开始兴起。这些实业家们深知发展工商业是抵制列强对华资源掠夺和商品倾销的最快且最好的办法。他们用面粉厂、纺织厂来振兴祖国,用“爱用国货”减少白银外流,也提高了人民的民族意识。维新家们仰望星空,从文化政治制度上救中国,实业家们脚踏实地,从工商业发展上救中国。二者相得益彰,为民族复兴、挽救危亡作出了巨大贡献。二者也缺一不可,光有戊戌变法自上而下的变革,没有实在的工商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一切都是空谈。没有了封建制度的改变,工商业压抑在有着千百年历史的“重农抑商”中,也不会有多大发展。

但是,当维新家、实业家们当年振兴中华的理想终于通过一代代仁人志士的努力获得实现的时候,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却开始缺少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人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与思考。

百家讲坛使得一批“给老百姓讲课”的大学教授成为“电视明星”、“学术红人”,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成为各种演讲、会议的“座上宾”。普及知识当然是好的,但当他们忙于“学术走穴”、只顾大把大把赚着钞票的时候,他们哪里还有时间、还有心情静下来研究学问?某些经济学家甚至收取房地产公司的“咨询费”,写出虚假的学术报告,为老板们盈利,学术良心不再!本应“仰望星空”的人自己迷失在物欲中,又如何带领民族前进?

市场经济使得学术氛围改变,其实普通人亦被改变。书店里的畅销书多是《一步走向成功》、《致富秘诀》之类的书籍。快速的生活节奏裹挟着人们加速奔向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成功。工人、农民这样的全靠踏实工作赚取血汗钱的工作被年轻人所不齿。什么“沉潜十年”,在很多人眼里就是“胡扯”。于是,他们迈向成功目标的脚步往往虚浮。我们也就缺少了脚踏实地的人。

我们的民族需要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的人。我期待着我们的社会少一点浮躁,多一点踏实;少一点鼠目寸光,多一点深谋远虑;少一点一己之私,多一点博大胸襟。

我也相信,我们的祖国会有更多的康、梁及民族实业家那样的人。他们仰望星空,他们脚踏实地。我希望成为这样的人,我希望中华民族早日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论高深、论层清晰、论证有力的议论散文。作者在开篇即指出,“我们的民族既需要仰望星空的人,也需要脚踏实地的人”,总论点提得鲜明响亮、不同凡俗;作者在文末进一步指出,“我期待着我们的社会少一点浮躁,多一点踏实;少一点鼠目寸光,多一点深谋远虑;少一点一己之私,多一点博大胸襟”,这使文章主旨得到了深化。文章开篇部分提出总论点,主体部分沿着由古及今、由正及反的思路具体剖析国人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情况,结尾部分升华中心并照应开篇,全文论述层次颇为清晰。全文论证有力,这既得益于作者对维新变法、实业救国、百家讲坛等诸多典型事实论据的深入剖析,也得益于作者对对比论证方法的巧妙使用,还得益于作者对反问、反语等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十一)史铁生说:“皈依不在天堂,皈依就在路上。”正如此岸与彼岸,彼岸遥不可及而有朦胧之美,星光灿烂而引人遐想;伸手可及的此岸似乎过于清晰、厚重、单调无味,所以我们习惯于仰望,习惯于歆羡,殊不知,此岸才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高三的教室移到了一层,闲暇之余便常到草坪上漫步,心中总不由自主地充塞着各种蓝图,想像着去荷兰欣赏摇转的风车,体味香草的气息,想像着逃离如今一切的束缚过童话般的生活„„似乎现在的生活就是“遭受”,没有星辉灿烂,没有阳光雨露,只有沉重的步伐与日渐坚强的心志。我陶醉于自己勾勒的彼岸的星空,厌恶此岸这无趣的脚踏实地。

直到一天偶然翻到了苏轼的传记,不由得感叹这位先哲从彼岸回到此岸,从遭受变成享受的过程。他的星空便是太平盛世——一个人民安居乐业、没有斗争、没有压迫的社会。他曾执著地仰望、探寻,甚至心力憔悴,身陷囹圄,于是苏子转过身来回到此岸,与民同乐,并脚踏实地地尽一己之微力为天下谋一份福。于是,我们看到了泽被后世的苏堤,听到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诗篇„„

或许星空本就是用来欣赏的,可以陶醉,但不能沉迷驻足于此而固执地追求彼岸,恐怕那又会失去许多此岸的欢欣了。史铁生的皈依就在这脚踏实地的行走中,对永恒的缺陷和自身限制的超越让他渴望解脱,然而他没有选择沉迷失意于仰望中,而是在此岸感受春意盎然。

他在地坛的一草一木中悟到了生命的挣扎和蜕变,在老海棠树枝杈间感受到了绚烂天空中妈妈留下的爱。他执著地拿起笔,倾尽其才地书写。他的双脚永远离开了土地,却在精神的沃土上脚踏实地地奔跑,他挥汗、超脱、高歌澎湃。他在泥泞的路上留下了最清晰的脚印,这串脚印比天空中灿烂的星斗还要动人,还要美丽。

今天的我不再抱怨此岸脚踏实地的沉重与枯躁,这铿锵的行走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沉静地坐在教室里,玉兰树在歌唱,阳光斜洒在我的身上,我满足而珍惜地拿起笔,在我的路上脚踏实地行走。

斑斓的星空,遥远的彼岸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与心的欢喜,可只有此岸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在这里脚踏实地,步步前行,那便是皈依。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说理深刻、用料独到、文中有“我”的议论散文。作者巧将“星空”和“实地”转化为“彼岸”和“此岸”这两个概念,提出与其瞻望彼岸、不如安于此岸的总观点,并以精神角度鲜明指出“此岸才是我们精神的家园”,所谈角度颇有新意,所谈观点颇有深度。文章说理的深刻还体现在,作者并未简单地全盘否定“仰望星空”,而是能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之。在运用材料方面,作者并未简单地复述名人事迹,而是能紧扣安于此岸、皈依现实这一主旨对老题材作出全新解读,说苏轼是“回到此岸,从遭受变成享受”,说史铁生是“在此岸感受春意盎然”。另外,作者也并未简单地谈古论今,而是能在文中思考并着力解决“我”身上所存在的迷醉彼岸、厌恶此岸的现实问题,这不仅充实了文章内容而且深化了文章主旨。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十二)自古逆境成大才。究其根本,在于,身处逆境的你仰望星空,心中想着一个世界。偏偏,上天给予了你另一个世界。于是,在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之后,你唯有低下头来,脚踏实地地践行、奋斗。

最终,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便是你获得了一个高于二者之上的新世界。

白衣卿相的才子词人柳永,曾仰望着仕途的星空,那里可以实现他的抱负、理想。然而,屡试不第让他与怀想中的星空渐行渐远。“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于是,他把高昂的头颅低下,走进了市井闾巷,脚踏实地地作他的词去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不再仰望星空的他,运其才智,操其狼毫,浇铸出了一首又一首让人称绝的佳作。

试想,倘若柳三变仍仰望着星空,没有脚踏实地走向那创作的瑶池,又怎会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传诵千年、流芳百世的奇词?真宗、仁宗两朝皇帝,柳永经历的科举考试,一共有915名进士,他们在当时或许显赫,而今已雨打风吹去。唯有柳永之名被历史记住,历史记住了柳永,同样记住了他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的转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在仰望星空盼望自己的劝谏能被天子接受之时,又怎么会想到,迷信的皇帝不会因一臣之言而不迎佛骨?星空中劈下一道惊雷,韩愈跌跌撞撞地走向了海隅。他仰望的星空让他绝望。而到了潮州,韩夫子发现此地土地贫瘠,鳄鱼乱爬,买卖奴隶,教育不兴。他痛心:同属一个天朝,为何此地却如此落后!他低下了头,不再仰望星空,开始脚踏实地地为百姓做事:除鳄鱼,兴学校,开垦荒地,废除奴隶制。仅八个月,他便为民做了四件实事。在韩公到来之前,潮州无人及第,但自他治理后,先后有147人高中进士。

韩公祠背倚的是韩山,前面流淌的是韩水。李渊父子虽得了天下,却未见有一山一水易姓为李。而韩山韩水,是百姓们自谓的。梁衡有诗云:“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历史记住了“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也记住了他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的转变。

在逆境中砥砺的仁人志士,无不完成了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的转变。他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默究兴衰之理,暗运回天之力,让历史更加丰富多彩,光照大千。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独特、思路清晰、说理充分的议论散文。作者认为,若能在逆境中实现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的转变则能获得一个新世界,角度选取与众不同,文章立意颇为独特。总分总的布局安排,使得文章层次清晰、思路分明。作者说理充分有力,既能对精心选取的柳永、韩愈等典型论据作出透彻剖析,又能灵活运用比喻、反问、引用、对比等表现手法以增强说服力。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致墨子的一封信

(十三)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多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一封信。我不知缘何要写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有幸明白了一个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从家中落灰的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和你的首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那么美妙,从你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也读不到一篇激昂壮阔的宏论,只有那“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峻。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是个没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个不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古朴的书,而是日渐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书中的每个字都开始散发出一股朴实的稻香。比起其余诸子面向天空的高谈阔论,这些文字是那么朴实,又是那么深邃。

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了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见了塞外驾牛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也望见了杏坛上侃侃而谈的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我看见了临淄稷下学宫中诸子争鸣的一派繁荣;也望见了楚河畔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望见了你。你不愿总是对着星空发出苍白无力的呼号,也不愿去与庄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总是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世间,救百姓于水火,解万民于危难。“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的脚步那么坚定,那么有力。

我终于明白,你不是没有理想,不是不会仰望星空。只是与诸子那不切实际的口号相比,你更愿意脚踏实地,以务实的态度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那片星空划出更灿烂的光芒。

所以,你总是在奔忙,因为这世界很大,人们的心却很小,甚至容不下对他人的爱。你痛心于这“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的乱世,所以你宁肯“行十日十夜”去劝说楚王,并“九距”鲁班“攻城之机变”,终于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践行“非儒”、“非乐”、“非命”、“非攻”等理论主张,为的就是切实地用自己的努力迎接“大同”的到来。因而,你的脚步遍及中原,你的每个脚印都那么坚实,深深镌刻在华夏大地上。

原来,你黝黑的面庞竟时刻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竟永远坚实地踏在大地上。黑衣黑发,黑眼黑面,行走在大地上,你就像那奔驰的闪电,穿透九霄,刺破重云,为这九州五岳点燃永不熄灭的爱的火焰!

人类需要仰望星空,但群星的美终究不属于大地。所以,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别忘了脚踏实地地为社会、为世界做些什么,用自己的脚印折射星空的美丽。

墨子,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也感谢你让我因此拥有了生命中最恒久的动力。你的一名崇拜者 2010年6月7日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形式新奇、底蕴丰厚、观点深刻的书信文章。作者以致信墨子的新颖体式来表现“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这一主旨,巧用第二人称营造出较为和谐的抒情氛围。作者底蕴非凡,既能在深度上结合墨子有关“兼爱”、“非攻”等的所作所为详细阐述对其深层理解,也能在广度上广泛谈及老子、孔子、庄子等其余诸子的所言所行,从而将墨子置于较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加以表现,还能在宽度上大量引用《道德经》《论语》《庄子》《墨子》等经典著作中的名言名句以恰当表情达意。作者并未拘泥于谈古,而是能在充分谈古的基础上于文末深入挖掘出墨子其人其事对“人类”、对“我”的当下启示意义,真正做到了借古说今、古为今用;“这世界很大,人们的心却很小,甚至容不下对他人的爱”、“群星的美终究不属于大地”等文句所含意蕴也颇为深刻。另外,崇敬墨子的真挚情感的表达,比喻、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的巧用,也都为文章增色不少。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十四)一个人仰望星空,会唤起对知识对宇宙的探索;然后脚踏实地去学习,便更进一步接近永恒的真理。一个民族仰望星空,会涌起对国泰对民安的渴求;然后脚踏实地去发展,便更进一步接近美好的未来。自1904年中国第一次率团参加世界博览会以来,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中国从观展、参展到举办世博会,从绣花鞋、大烟枪到清洁能源,每一步探索,每一次实践都是我们的先辈在仰望星空、感慨万千之后,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结果。

在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慈禧太后派贝子溥伦参团。浩浩荡荡的大清国队伍,让我们看看他们都带了些什么:烟壶一只,具有民俗特色的绣花鞋三只(分别由北京、上海、广州的小脚妇女穿着),大烟枪一管,杀人刑具一套„„如此具有“中国风”的展品!反观西方诸国,英国秀出自己引以为豪的蒸汽机车,美国炫耀着电灯、电报机等新型发明。在那次展览会上,中国只有一家公司生产的马牌洋灰获得了金奖!在启程回国的前一天晚上,溥伦仰望着圣路易斯璀璨的星空,想到几日来所观中西方之差距,不禁由衷一叹:“奈何!我大清颜面何在!”他身旁另一清国大臣则妙答:“唯脚踏实地而已矣。”

“唯脚踏实地而已矣”这句话道出了治国兴邦的真谛,仿佛是一句预言,这句百年前的回答竟为我们后人指出了一条发展方向,于是乎,百年之后——

在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有着江南风韵精华的“中国亭”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参观。从三峡工程的沙盘到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从申奥时的种种规划到北京四合院中的大碗茶渗出京味儿,每一个点滴都浸着中国进步向前的脚印。似乎还有人不满足,曾有一位记者在博客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德国今夜景色迷人,我望着满天的繁星,忽然产生这样的疑问:咱中国什么时候才能举办世博会呢?”后边随即有人跟帖:“中国每一天都在高速发展着,咱还是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吧!毕竟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也许咱有生之年能见识到呢„„”

又一句“脚踏实地”,多么朴素而正确的真理!顺着这个指引,我好像看到了无数人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奋斗的汗水无私奉献,使北京奥运会获得空前成功,让奥委会主席叹曰:“无与伦比!”是每一次仰望星空后的求索,是每一步脚踏实地的努力,让溥伦做梦也想不到的奇迹发生了。

在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博会上,浦江两岸密布着各个国家馆。当然,其中当属“中国红”最为闪亮夺目,LED节能灯,可循环利用的世博供水系统,太阳能发电设备„„这些成就都展示着当代中国的进步,远胜于1904年的马牌洋灰!就在几天前,开园一个月的世博会入园人数已超过一千万人次!

仰望星空,让浩瀚的宇宙给予我们对未来的思考; 脚踏实地,是前人的实践给予我们对现实的把握。

我们期待有更多人在仰望上海的星空时抒发着感叹;更期待着人们在星空的思索下脚踏实地,开创祖国美好的未来!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高远、层次清晰、用料讲究的议论散文。作者跳出一般考生会写的立意窠臼,专谈民族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问题,站位高远,立意深刻。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模式,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在运用材料方面,作者非常讲究,既凭借对历史知识的熟稔集中选用了三则典型、新颖的世博会素材,又凭借对表达技巧的精通巧用横向或纵向上的对比以突显主旨。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十五)是谁说,要有最遥远的梦想和最朴实的生活。这话讲得太好。因为梦想应该高飞,星辰般璀璨,才能使生命不枯涩;而生活应该踏地,勤勤恳恳,方能向梦想靠近。

黄土高原上,那一群陕北人便是挟着最远的梦想,脚踏实地地生活。

翻过这一座山,前方便是黄色的高原。这一方土地处在雄鸡的脊梁,却时时承受着来自风雨的最残忍的侵蚀。再也找不到一片土地,能让人如此心疼。那开裂的地面犹如终日操劳的农夫的手掌,干燥,粗糙。可是闭上眼睛,听啊,远处的山间传来那一阵响亮而尖锐的乐声,时而幽幽如诉,时而滚涌若潮,急促时是千军万马,缓和时是夕阳落日。那不正是从这黄土地上生根发芽进而开放的一朵奇葩吗?那唢呐声,淌过干涸开裂的土地,淌过沟沟壑壑、崖崖洼洼,直飞向山外的世界。那是黄土地人的梦想啊!多少个夜晚,当路遥拿起手中那支伴随自己多年的笔并放眼窗外时,他从那星空里看到了黄土地的希望。他把对那土地全部的爱倾注在笔尖。孙少平的梦不也正是路遥的梦吗?走出这荒芜的土地,走出这大山!黄土地也要挣脱苦难的束缚,向星空放歌!在那些响着唢呐的夜晚,多少黄土地人就那样默默地躺在土地母亲的怀抱里,仰望星空。

生命的养料不多,又有何妨?陕北的汉子可不只有梦想!没有林木,剖崖凿坡,同黄土一色的窑洞就是陕北人的温房;没有鱼米,红高粱、黄谷子、紫荞麦就是陕北人的食粮。这土地给予她儿女的太过有限,但黄土地人选择的是“不放弃”。在麦地、牧场,你会看见陕北汉子挥汗如雨;在窑洞、脚地,你会发现陕北婆姨勤快持家。而从那高原里走出来的后生,也个个勤劳朴实,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生活。路遥是在那星空下获了启发、受了鼓舞吧?路遥也是在那土地上在那白纸间不辍耕耘,才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和全体黄土地人的梦想吧?“滴血的手指才能弹出绝唱„„”十几个春秋,他坐在窑洞里,就那样写着,写着,从未想过要停下,从不允许自己放弃。也是在那些响着唢呐的夜晚,多少黄土地人在星空照映下,沉默着走向温房,准备着,在第二天的破晓,继续耕耘;努力着,让梦想照进现实,让孩子走出大山,让黄土地变得富饶!

仰望星空,使陕北人生命润泽;而脚踏实地,使陕北这块土地愈加火热,愈加醉人!【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选材独特、点面结合、富有文采的抒情散文。考生与众不同地选取“陕北人”这一特殊对象来演绎命题,由衷地表达了对其“挟着最远的梦想,脚踏实地地生活”这一做法的赞美之情。与抒情相应的是,作者追求一种充满诗意的叙写,如写唢呐寄情、窑洞筑梦等。在叙写过程中,考生做到了点面结合,不仅对“陕北人”这一群体人物进行了全面观照,而且对“路遥”这一个体人物进行了深入审视。另外,整句的多处铺设,各种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也彰显着小作者的非凡才华。

第四篇:满分高考作文

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2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 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 “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 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快乐的读书脚印记得董其昌在他的《画旨》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记得高尔基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亦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当然,很多人读书有各自的目的,为考取功名、为博得众人的敬仰、为装点门面、甚至是为了在与人谈话时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好在我读书没有什么功利目的。我从来就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常常觉得在书中自己的脚步正迈得轰轰作响。

我沉浸在书的馨香中。在其中,我可以感受司汤达的深刻,杰克·伦敦的激情,雨果的忧郁;可以体会李太白的豪放、杜工部的沉重、李义山的秀逸;可以品味梁实秋的随意,钱钟书的睿智、朱自清的平和;也可以随李敖一起快意恩仇,甚至像王塑般着着实实过上一把“痞”瘾。每一次阅读都是与笔者心灵的交流,都是心头的一次洗礼,都是充满乐趣的。我可以无拘无束地细细品味个中精髓,也可以随性地“好读书不求甚解”。

在书中,我体味着俄国人对草原和河流的触抚,印度人对天空和飞鸟的咏叹,日本人对冰雪和草叶的凝眸,以及中国人对松间、大漠、孤烟、小桥流水、野渡横舟的深度感动。这一切让我有一种既充实又幸福的快感。每一种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历史在书中都那么清晰地显露,这时我便像那个在海边拾贝的小孩,那么欣喜,那么有收获。似乎清晰可见自己思想的野马正在厚实的大地上恣意地奔腾。

契诃夫说:“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其实书也是歌,只有快乐的读书人才能听到,才能吟唱。

读书于我是纯快乐的,因为快乐,所以自己脚下的路更绵长,自己的脚印更清晰;所以地平线并不遥远;所以能让人风雨兼程并迷醉其中。

渠清如许

你曾极度自信,我引以为荣的华夏文化!

你的一袭长衫,历经千载风尘,坚守着“谦谦君子”的信念,履行着“非礼勿动”的公约,终赢得“礼仪之邦”的声誉!然而有一天,鲁迅先生以尖刻的语调,讲述了一幕闹剧:电车里,几个儒生谦和有礼,为一个空位揖首相让。开车时,这些依旧站立的“君子”在谦让中摔倒。鲁迅的指责,刺中了千百年不曾治愈的沉疴!

你的一纸锦绣,唱出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缠绵,吟出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悲凄,终熏陶出精通音律、擅长书画的后主,断送了一国江山。直到有一天,苏轼的“大江东去”扑面而来,洗涤了词曲中酸涩的腐朽,开辟了雄浑豪迈的新天地。这才是华夏摄人心魄的大气。

你的精美八股,沿袭数朝,淘出精英无数,他们满腹经纶,妙笔生花。面对前来朝拜的洋人,他们以“异类”相待;面对精良的炮舰,他们不屑一顾。终于有一天,喷火的枪炮击落了他们的花翎,这才生出“洋务救国”的念头。近代的耻辱,在无上的自信里拉开帷幕。

近乎固执的坚持,近乎盲目的壅塞,使你在近代落伍,所以,汲取教训的你广开言路,以海纳百川的大度接纳着各式外来文化――

你粗暴地推倒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屋,粗大的柱子里露出鲜红的檀木。一位老人颓然蹲下,用手抚摸着花纹精致的砖瓦,用哽咽的语调讲述着关于老屋的故事――和历史一样绵长,和画檐一样精美的故事。你的勇气,是否来自于一张有着“现代化”标题的城市规划图呢?

你坚决地将发黄的古籍投入烈火,似乎要焚烧掉这百年的耻辱。你取下黑山白水的丹青,换成印刷考究的广告;你合上沉重的史书,转而品玩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所以,孩子们不知“ 孔融让梨”的典故,愈加骄纵,愈加顽劣。你的取舍,是否源于一张有着“现代化”标题的参考说明?

你仍然错了。

先贤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种文化若要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必得吐故纳新;一种文化若要延绵不绝,更需要坚守自己。

过分相信自我使你腐朽,盲目追随他人使你迷失。渠清如许,我深爱的华夏文化,在与外界的交流中,你能否清澈如许,流淌依旧呢?(河南考生)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以新奇的切入角度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见长。

面对话题“相信自己”,这位考生想到的竟然是“华夏文化”既不能“过分相信自我”,也不能“盲目追随他人”。如此立意,恰合题意而又不同凡响,体现出高人一筹的认识水平和锐意创新的可贵意识。

在作者笔下,鲁迅、苏轼、柳永、李煜、朱熹等文人纷至沓来;从“礼仪之邦”的远古到所谓“现代化”的规划,纵论古今,纵横捭阖,写得很有阳刚之美。文题“渠清如许”化用精当,结尾点题自然,结构安排合理。“你的一袭长衫”“你的一纸锦绣”“你的精美八股”等等,词句齐整匀称。(唐惠忠)

听取心灵的召唤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既别深陷于刚愎自用的泥潭,也别迷失在莫衷一是的他乡。翻开历史的册页,你会看到商纣王不纳良言只落得家破人亡,刘阿斗没有主见只能在可悲可笑的人生舞台上将蜀国埋葬。而当你关闭心灵之窗,不再与世界交往,你只能给思想加框,心灵上绑,永远不能在生活的无垠蓝天上自由翱翔。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别去想那些把无数庸者掩埋的蜚短流长,也别计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积毁销骨”的力量。你悲伤,是心在低吟;你微笑,是心在歌唱。别人指手画脚时你岿然不动是一种榜样,别人的非议与指责只会更好地映衬出你的勇气与度量!只要问心无愧,你的脚步便走得稳当。位高权重时选择他人的劝诫还是无休止的褒奖?荣誉加身时选择他人善意的勉励还是谄媚的颂扬?欲壑难填时选择无休止的自我膨胀还是一句箴言――“无欲则刚”?只要坚守心灵之灯对真善美的期望,它终将为你指引最正确的方向!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别让双眼被道听途说的表象皮毛蒙上,也别把“怀疑论”的精神弄得太过夸张。无论对人对事,千万不要只凭陈年老账,让心灵的天平总是空空荡荡!扬弃中多几分审视与估量,选择中找准真理的重量。当歧路亡羊,墨子会嚎啕大哭,是因为没有心灵

之灯为他导航;孟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霸气,就是“当仁不让”思想下的个性张扬。当你不熟悉情况,多询问询问,恰好似“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是找到捷径的良方;可是正直与良知要求你这样或那样时,你就该勇往直前,千万别回避,别退让!

听取心灵的召唤吧,不要师心自用,也别全盘吸收。当你有心灵之灯为你导航,你的生活之路才能走得坦坦荡荡,让爱你的和你爱的人心中充满阳光!(江西考生)

名师点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篇奇文。作为一名高中生,作者的语言功底令大多数教师自叹弗如。除个别句子略嫌过长,个别语序调整似有雕琢之嫌外,在表达上可以说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排比、对偶的运用,“心灵之灯”的比喻,词语选配的精致,引语的点缀,段落的匀称,以及用词的避免重复,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虽然文章的思想深度不能与形式相媲美,但同样可圈可点。其主题是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所谓“听取心灵的召唤”(这句话反复出现,构成全文的主旋律),就是要有正确的观点、原则和立场,对别人的意见要有分析、有选择,不要太多地受环境的影响。文中几乎每一段都是先反后正,将丰富的例证排列组合,读来富有感召力。(唐惠忠)沉默的父爱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阅卷老师点评】

沉默的父亲,沉默的爱。

那沉默之中所蕴含的是热切的鼓励,狠狠的鞭策和殷殷的期望。正是这沉默的父爱,指引着作者一步步成名,成长为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如山一般的男人。我想,纵使走到天涯海角,他也不会忘记父亲那深沉复杂的眼神,因为这眼神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沉默的儿子,沉默的倔强。

父爱无言,我想:儿子能感悟到这无言的内涵,是父亲最值得欣慰的事情吧!有子如此,当骄傲,当自豪。这种无言的理解与沟通,最令人心动。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深沉而质朴的情感,含蓄而隽永的语言,远去的脚步带给我们的心灵的温暖,令人潸然!

滴水之恩,以何报?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说在你困难时帮助过你的,你就需要在别人危难时报答他。

滴水之恩,何以报?春天阳光普照大地时,用温度回报了小河,让小河的冰层消逝,使它能够欢快地流淌。滴水之恩,何以报?夏天烈日炎炎,甘露用泪水回报了大地,让花朵开放得更加鲜艳,让荷花在浇水之后开放得灼灼其华,沁人心脾。

滴水之恩,何以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经历了春风夏日,落花用身躯回报了养着自己的大地妈妈。

滴水之恩,何以报?冬天寒风凛例,雪花飘落,万物皆“冬眠”,只有梅花孤霜傲雪,用梅花的香气来回报给人们„„

大白然皆如此,何若人也?

当你穷困潦倒时,他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当你失意时,他为你开启了导航灯,指引着你;当你失败时,他为你铺垫了一块块基石,让你走向成功的阶梯;当你惆怅时,他为你带来了开心果;当你不幸时,他为你送来了幸福的青鸟;当你„„然而,当他累倒下,生病躺下时,你,你又为他送去了什么,带去了什么?是冷漠,还是倍致的关怀?滴水之恩,你以何报?

诸葛亮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了当初刘备的三顾茅庐的赏识;李密用忠心回报了君王的栽培与信任,用孝心回报了母亲的养育之恩;贝多芬用音乐的成就回报了父亲的鼓励与支持;当代歌手用声音和美妙的音乐回报了热爱和喜欢他的歌迷„„他们都在回报。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一首诗道出了我们应当如何来回报,“滴水之恩”,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个人。

希望小学的女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记住了那旬真、善、美的话语一一“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丛飞节衣缩食,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而当他病倒时,却无一人去看望他,这些受助者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没有记住古人的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丛飞的事迹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肯定与赞许。他的付出我们来报。试问那些受助者,你们以何报曾经帮助过你们的人,是冷漠吗?

滴水之恩,以何报?用一颗真诚的、感恩的心来报;用你的关怀来报;泪水带来的失望,微笑送来的是关怀。因此用你一个甜甜的微笑来报。

你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关怀的拥抱,一个感恩的眼神„„都是滴水之恩,也都是涌泉之报。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将知道滴水之恩,以何报?

——“滴水之恩,以何报?”

——“滴水之恩,以心报?”

点评:全文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的是“滴水之恩,何以报”后半部分写的是“滴水之恩,以何报”。前半部分以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变化更迭形象生动地说明“何以报”的道理,后半部分则用古今中外的感人事例圆满深刻地回答了“以何报”的问题。两个部分之间由自然界推及人类社会,连用几个排比句和疑问句进行过渡。最后以两个感叹句收尾,得出“滴水之恩,以心报”的结论。

文章思路清晰,自然流畅。最后的结论水到渠成,使人心悦诚服。

语言是作文能力中最基础的因素,作者对此认真注意,进行了有效的努力。

全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多样,文句有表现力。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是规范正确的,这一点尤其应该充分肯定。

第五篇:满分高考作文

17岁以前的我,想哭就大声地哭,想笑就大声地笑,真是不知愁滋味。

那时的我,敢这么说,还不懂得什么叫做忧伤。周围有很多好同学,可以让我不开心的时候随意“打骂”以消心头之气,可她们的脸上却依然绽放着最美丽的微笑,无论我怎么任性、怎么胡闹,她们都会最大限度地包容我,也许她们会因为我过分的蛮横而生气,没关系,她们第二天照样会和我继续疯玩打闹,然后再继续忍受我的“无理取闹”。

所有的东西都是在远去之后才想转身再重复一遍来路。

在一家杂货的遇到小学时的同桌,其实,我一眼便认出了她,只是名字记不得,模样不如从前,路边疾驰的卡车掀起满地灰尘,我低头绕开,转身装作不曾认识。

远隔人海我回望,发现她望了我一眼,两人默默地背道而驰。原来她也当我是个陌生人。高考满分作文网

时间是最无情的刻刀雕刻着我们岁月的流逝,却不允许你做任何的缅怀。无聊时,经常翻着手机通讯录里滚动的同学的名字。内心总会有一瞬间的冲动,想按下绿色的电话图标键,但最终还是迟疑地把手僵持在半空。手机却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着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我又惊又喜。你说:“我想打耳洞已经很久了,你到底什么时候陪我去啊!不知道要和最好的同学一起打吗?我等你很久了!”“白痴啊!你着什么急?马上放暑假了啊!到时候一起去。”这是我们曾经有过的默契,我相信它还在,所以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当过尽了千帆,你还在我身边。还有什么好奢望的美好呢?”

我又想,有些东西是没那么容易就被时间打败。比如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看同一部电视剧,当看见女主角离开男主角时,你发短信跟我说:“有些人我们不能拥有,却终究要学着放手,但有一些人,你打也好骂也好,他永远不会离开”。

我知道你是在告诉我你一直都在。我们心里都很青春,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我们不得不接受生活带给我们一切伤害,然后我们才能无所畏惧的长大。

淡抹的年华,清新怡人。让我们的美好年华刻进这永久的同学关系中,走在岁月的光影里,照亮我们彼此的前程吧!

高考作文满分作文点评:

1、新颖的角度。文章以“淡抹了年华”为标题,意在告诉我们,良好的同学关系即使被时间淘洗,也不会被人遗忘,留给我们的都会是清晰美好的回忆。

2、唯美的抒情。文章以散文化的语言,唯美的抒情,给读者呈现了“我”映象中“淡抹了年华”的清新怡人,而不是悲伤的调子,把良好的同学关系的回忆变成了一篇唯美的诗歌,读给我们听,让我们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系多么值得珍重啊!

3、巧妙的构思。文章紧紧围绕散文“形散神聚”的特

下载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满分作文评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满分作文评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北京满分作文

    留给自己一个对手 --祝福那些使你成长的的人们 中国队虽然包揽了世乒赛所有的金牌,但是,我感到的并不是喜悦,一种独孤求败的凄凉之感油然而生,高处不胜寒。中国队,太需要一个对手......

    北京满分作文

    少年,关掉你的手机 手插裤兜,戴上耳机,移着小小的步子,漫游在这如诗般的阳光小路上。 掏出手机,打开QQ,看看有谁在线,无论熟悉还是陌生,全都发送一个可爱的表情,传达自己的友好与热情......

    2013北京高考作文

    专家称2013北京作文为新课改以来出得最好 2013年06月08日08:06新京报我有话说(98人参与)2013年北京高考[微博]作文题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

    北京高考作文

    北京高考作文(精选多篇)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专家分析: 北京卷高考作文命题认......

    北京高考作文文档

    第1109篇•老规矩 (2014-06-11 07:00:55) 本文原应凤凰网之邀,按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要求所写,故比日常博文长一些,作文时间用了30分钟。不知按高考评分标准能得几分? 2014年北......

    2012北京高考作文

    为小人物鸣笛 火车呼啸而过,打破山谷的沉静。一两声响笛特为孤独的深山巡逻员老计而鸣,为他传递平安与美满的讯息。 那列车,不像我们的社会么?老计,又莫不是社会中小人物的集合?然......

    2013北京高考作文

    北京高考作文 科技进步与人文情感 19世纪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世界从此没有了黑暗;20世纪摩托罗拉带来了手机,使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拨打电话;21世纪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它已经......

    2012北京高考作文

    2012北京高考作文出炉,并非网传的《书生之路》,而是一则材料作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