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安全标准化评价目的和意义
开展安全标准化评价目的和意义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通过安全评价,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用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实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技术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分析、论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1)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 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篇: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意义
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意义
(王建平摘编)
第一,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安全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安全摆在与资源、环境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安全发展正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安全发展的本质,一是把安全发展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二是以发展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体现安全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理念。我们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实现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必须从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工作抓起,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1
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机制。《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在遵守法律、加强管理、健全责任制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还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标准化工作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生产责任从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开始,逐一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每个操作岗位,强调包括安全生产工作在内的企业全部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强调真正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开展好安全标准化工作,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法》的更好贯彻落实,有利于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和安全工作的落实,能够促使企业通过自我约束主动地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第三,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强化源头管理的有效措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从制度保障、组织机构、安全评价和作业条件等13个方面对高危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有效实施安全监管和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法律保障。而安全标准化工作内容已完全涵盖了安全生产许可规定的13个条件,是核心。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就是要求企业各部门、生产岗位、作业环节的安全工作和各种设备、设施、环境,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所规定的条件和标准,使企业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从而满足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的市场准入要求。安全标准化工作有助于促进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工作符
合安全许可条件的要求。贯彻安全许可制度也有利于促进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只有开展好安全标准化工作,才能为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奠定好基础、创造好条件;而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又有利于促进安全条件的改善和整个安全生产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所以,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保证安全许可制度的实施,最终达到强化源头管理的目的。
第四,开展安全标准工作,是预防事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我市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中,小型企业居多数,而这些小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薄弱,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较低,作业环境相对较差,事故隐患较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混乱,“三违”现象不断发生。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就是要求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使安全生产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安全标准化是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和基础,强调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和零事故理念,将传统的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岗位标准,严格执行岗位标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五,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途径。安全标准化借鉴了以往开展质量标准化活动的经验,是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安全标准化要求企业各
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企业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愿望。安全标准化突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要求企业自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必须合法、规范,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程及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化就是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企业应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把安全标准化当作关系企业生存发展和从业人员根本利益的“生命工程”、“民心工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
第六,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企业自身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跻身于世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安全状况。安全标准化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安全标准化搞不好,安全生产没有保证企业就没有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生存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只有抓好安全标准化,做到强根固本,才能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现代化企业除了它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外,还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对职工安全与健康负责的良好形象。现代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仅是资本和技术的竞争,也是品质和形象的竞争。因此,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将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的普遍需求。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一方面可以改善作业条件,增强劳动者身心健康,提高劳动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及职业危险、有害因素,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发展也具有长期的积极效应。
总之,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点,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有效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实现危化形势根本好转。
各地安监部门要把安全标准化工作与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结合起来,督促和指导企业提高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自觉性,使企业尽快了解和掌握安全标准化的基本方法、程序和要求,逐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篇:安全标准化的意义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的意义
1安全标准化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企业就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企业包括煤炭、冶金、有色、建材、黄金等部门。他们为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行业内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4年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下发了《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安监管政法字「2004]62号),对开展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起草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在江苏省、山东省的4市26个试点单位进行了安全标准化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提高了试点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根据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已于2005年12月16日下发“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实施安全标准化活动。
2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意义
第一,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预防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我国危化品行业中,中、小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薄弱,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较低,作业环境相对较差,事故隐患较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从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主要集中在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以及生产场所环境不良方面。大量的统计分析和研究成果表明,事故的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一起死亡事故的后面都伴随着几千次的违章操作行为。《规范》是以承诺、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为核心,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强调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将传统的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
第二,安全标准化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手段。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必须从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基础工作抓起,落实企业安全责任主体,建立自我约束、持续发展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在遵守法规、加强管理、健全责任制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还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寓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它要求企业将安全生产责任逐一落实到每个操作岗位和每个工种、每个从业人员,强调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完善了标准化考核和评级办法,真正落实了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从基础上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生产。
第三,安全标准化是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强化源头管理的有力措施。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等高危行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从制度保障、相关措施和作业条件几个方面对高危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13项基本要求。这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有效实施安全监管和消除事故隐患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制度保障。这13项基本条件要求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从制度、规章、标准、操作、检查等各方面,制定具体规范和标准,使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求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所规定的标准,使企业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从而满足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的市场准人条件
1安全标准化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企业就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们为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行业内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企业包括煤炭、冶金、有色、建材、黄金等部门。
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起草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在江苏省、山东省的4市26个试点单位进行了安全标准化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提高了试点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根据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已于2005年12月16日下发“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实施安全标准化活动。
第四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作为旅客运输企业,始终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及“强化责任、细化措施、综合整治、确保安全”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
1、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更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责任主体。企业对待安全生产标准化态度是积极与否,决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的深度、层次、水平,以及能否取得实际的效果。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能够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的责任,提高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积极性,激励企业自觉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从而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真正取得成效。
2、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我们现阶段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企业的安全工作与其他基础管理工作均有机结合,几乎涉及到所有的经营活动。安全生产标准化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增强,从而推动企业所有经营活动得到明显提升进步。
1、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从战略高度理清管理思路
安全生产标准化抛开了企业作为个体的角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抓安全模式,超出了企业简单为了追求运输盈利的狭隘观念,将自身放大到整体层面上,从面向社会、服务群众、肩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大责任的角度,以健康与环境的广阔视野,将安全管理与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与支持相结合,促进企业理清安全管理思路,真正确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安全管理理念。
2、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安全管理体系的形成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充分考虑了公路客运管理所及各项要素的自身特点和有机结合,突出了综合治理理念,注重了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落实、设备完备、手段有效、危害辨识、风险评价、隐患预防与治理、事故处理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健康、安全与环境、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梳理了各部门职能和关键岗位职责,强化了协调效
应原则,促进企业组织战略的定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形成。
3、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安全管理精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将安全生产管理所及的各项要素作为各项控制指标予以设定,并细化为更具可操作的考评要点子元素,这些子元素既各自独立、个性独特,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有机整体。标准化又将企业各管理层级间搭建了高效、通畅的沟通平台,并将沟通体现在全方位,贯穿于全过程,使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问题都能够循步骤、有条理、按程序地解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精细化,使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得到有效掌控。
4、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提升全员安全素质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考核评定是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面评价,涵盖了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和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均有对应的指导作用;改变了传统安全管理的模糊定性认识,采用了准确定量的评价方法,便于员工对自身安全行为的约束和安全技能的提升,为员工全面、准确、真实地认识生产安全状况和科学合理分析处理安全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为安全风险的预控和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企业安全管理步入现代化轨道、全员安全素质得以迅速提升。
5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提升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管理目标、管理体系、管理行为到生产条件、生产环境、生产工艺环节等,都在标准化的控制之中;标准化对生产中各项控制指标的设定又突出了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与可行性,使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目标的变化、生产工艺的变化、管理制度的变化、操作规程的变化等,都能使从高层管理者到基层员工及时了解和掌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能有效发现薄弱环节,对安全问题及时修正,使员工的安全能力充分发挥,达到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的要求,促进企业安全目标的有效提升。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旅客运输企业的新要求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达标工作,旨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营与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这就对旅客运输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要求企业确立明确的安全发展规划与目标
企业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和总体战略发展规划,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研究制定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明确的安全生产总体目标,依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计划和安全生产目标,为制定细化的安全专项活动方案、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操作措施提供依据。
2、要求企业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综合部门,要与企业的规模相适应并可独立运行。安全管理机构要制定明确的工作制度和运行规则,对其它职能部门的安全工作具有综合协调和监督职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企业按相关规定合理配置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处于企业安全管理的执行层级,要具备必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安全管理力量。
3、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
安全责任体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的体系架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及体系运行。安全生产责任的体系架构是企业中凡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管理层级的组织结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是将企业各级负责人、职能部门及全体职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按各自的岗位性质、特点及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规定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并制定明确的考核制度,依此规范各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内容。是企业按不同岗位的特点和生产组织,对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作出的统一规定,依此消除或减少可能导致人身伤亡、造成设备与财产损失及危害环境的因素。安全责任制体系的运行需要企业各从业岗位人员按不同的职责分工,依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在完善的安全生产条件下有效运行。
4、要求企业必需的安全投入及设备配置
安全生产费用是企业为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企业应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车辆配备需符合行业技术标准规定的技术等级,持有有效的相关证件,放置醒目客运标志牌和必要的安全设备。企业须对因资金投入不足、装备设施不足或维护管理不善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5、要求企业提升监控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包含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方式的改进。科技创新需要通过安全生产科技攻关与课题研究,依据自身的经营性质,开发应用现代化先进手段。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根据各职能部门的需求及行业管理要求,按科学合理的运营流程,搭建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平台。企业通过信息化平台,运用各类先进系统进行指挥、调度、监控、管理等,提升安全生产的监控管理水平。
6、企业要加强队伍建设与业务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及时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继续教育培训、技能操作培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控制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业务管理要求安全负责人带班制度的执行、现场调度与驾驶人员执行操作规程的规定情况、交叉作业、营运车辆、运输经营行为、警示标志设置等情况的考核管理。
7、企业要组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隐患排查与应急救援 对危险设施或场所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护;对作业活动设施和设备进行危险、有
害因素识别,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予以防治;制定隐患排查方案,组织隐患排查,分析隐患原因,制定针对性控制对策,开展隐患治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突发事件时的组织、技术等措施,使相关人员应知应会,通过演练达到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8、事故报告调查处理
发生事故时企业要及时、准确、如实报告,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按规定要求组织或配合相关部门的事故调查,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提出并落实事故整改措施,严格追究责任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9、职业健康与企业安全文化创建
客运企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与行业责任的履行休戚相关。企业要以维持职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处于良好状态为目的,将职工安排在适合于其生理和心理的工作环境中,保护职工免受工作环境影响或健康因素的危害;按规定组织对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办理伤害保险,实施危害告知,提供符合职工健康要求的工作条件。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价值观、企业安全行为准则、安全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现。要组织安全宣传教育,提供安全文化环境;开展安全承诺,印发安全手册;组织安全竞赛,组织安全检查评比。使安全文化建设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10、企业要组织绩效考评与持续改进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不断组织评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对安全生产目标、控制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依据考评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制定、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提升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
安全不是与生惧来的,它在于每个人对它的认识,是牢记心中的。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只有责任,没有荣誉。重视安全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
第五篇:安全生产标准化意义重大
安全生产标准化意义重大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既带有基础性、重要性,又带有紧迫性,还带有长期性和全局性,意义重大,安全生产标准化意义重大。
第一,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国务院的决定。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号)指出:“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质量工作标准,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流程的各环节、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去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