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安阳市拥有丰富和较大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远不适应,安阳市旅
游文化产业运行模式也不适应当前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求。文章围绕安阳市三“阳”开泰旅游文化和旅游开发背景,对当前安阳
市旅游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建议:通过转换政府管理职能优化旅游产业环境。组建旅游景区优秀旅游管
理企业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整合安阳旅游资源,形成优质旅游资源运行新模式,推动安阳市旅游产业的新发展
一、安阳市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
安阳是一个古老且充满朝气的城市,她拥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甲骨文和易经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这里
有殷墟、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岳飞庙、菱里城等国家4A级旅
游景区;/Ix南海古人类洞穴遗址、灵泉寺、天宁寺文峰塔、宋
富寺等佛教文化遗址;二帝陵、瓦岗寨、城隍庙、袁林等历史名
人祭祀、纪念场所;马氏庄园、仓巷街明清民居等古代建筑群。
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所说“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
年前是帝都;中华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现状
(一)旅游文化对外宣传影响力小,品牌效应没有形成虽然安阳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山水生态、耀眼的历史名人,但是安阳市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安
阳旅游文化宣传尚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安阳旅游资源宣传领域
主要局限在安阳旅游资讯网、安阳旅游之声等地市级媒体,力
量薄弱、影响有限;同时文化宣传机制尚未建立,宣传分散性
大,例如安阳市对外宣传中,宣传部门和商务、旅游、文化、外事
等部门处于各自为战、零打碎敲阶段,没有形成宣传合力。
(二)安阳市旅游景点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服务质量不高,“硬”、“软”件差
安阳市绝大多数旅游景点道路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污水
处理设施、周边环境治理等存在严重问题。例如一些旅游景点
道路年久失修,没有完善的公共交通旅游线路。缺乏精品旅游
专线;一些旅游景点标志不全、重要建筑物保护不当,破坏严
重;~些景点工作人员素质低下,服务质量不高,游客满意度
低,景区环境破坏严重In。
(三)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链过短
安阳市绝大多数的旅游景点主要依靠门票收入,旅游文化
产业链没有建立,旅游相关产品开发有限。游客在参观时可以
参与的项目少,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之间的整
效益较差。例如殷墟等遗址由于流传下来的历史记载过少、人物故事简单、模糊,一般游客很难深入了解和欣赏;菱里城里的《周易》文化载体更少,景点规模小,内容单调,可观赏性不强。
(四)安阳市旅游产业自身的整合度低,管理体制不顺
整体来看,安阳市绝大多数景点规模小,过于分散,经营混
乱,没有形成上档次的旅游体系,多数景点缺少旅游核心品牌。
基于旅游景区的景点、星级宾馆分属于文化、水利、风景区管理
处等部门,协调能力差,缺乏整体包装,存在重复建设。
三、推进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旅游资源宣传,形成媒体影响合力
通过与国内外龙头传媒集团合作,利用电视媒体、网络、电
台等方式全方位宣传安阳旅游文化资源。做好重大事件的宦传
报道,加大举办的各种文化节的宣传;积极举办、承办各种公益
活动、体育赛事,并且扩大宣传;举办“中国文字节”、“中国世
文化遗产地开发保护论坛”、“中原民俗文化宣传周”,延伸殷商
文化的产业链条;与全国著名影视制作公司合作,邀请知名编
剧和导演,创作反映安阳文化和生活的纪录片.电视剧、公益宣
传片;通过与央视联办“同一首歌走进安阳”、“欢乐中国行走进
安阳”等大型演艺活动,集中宣传安阳良好形象回。
(二)培育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市场新主体
加快旅游业产权流动,实现旅游要素的有效整合。通过股
份制改革,采取拍卖、出售、产权置换、入股等方式,实现旅游景
区与企业管理之间的整合;组建一批有实力、管理健全的旅游
景区管理企业或者集团公司,成为旅游景区管理的主体;实现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
根据安阳市经济实际,选择一批实力雄厚、发展前景好的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资金注入、发行企
业债券、资助项目开发、相关资产转换等方式给以支持,最终培
育出一批优秀的旅游管理企业集团,实现安阳市旅游资源的市
场化优化组合。
(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人文景现的可视
性、欣赏性
加大对展厅内陈列物品文字修订,要求简介通俗、生动、有趣、醒目;对于展品中出现的生僻字加注汉语拼音,所有的名字
都要求双语(汉语、英语)标注,方便旅客欣赏;充分利用电子
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把殷墟、《周易》等人文景观、历史知识、人
故事制作成音像制品,使景观文化以生动可感、活泼有趣的方
式展示给游客,通过实物与图像视频资料的搭配,激发游客对
历史、人物的兴趣。
(四)务实旅游景区的“硬”、“软”件设施
首先,改善旅游景区的交通系统,开辟通往各大旅游景区的优质“青年文明号”公交车辆,努力打造三条旅游精品线路
(一条是山水线路:红旗渠、太行大峡谷、天平上、黄华山在内
林虑山风景区;一条是文化路线:中国文字博物馆、商文化、邺
文化、建安文化、北朝文化、易经文化;一条是历史古迹线路:
墟、邺都、二帝陵、三杨庄遗址、岳飞庙、袁林)131。
其次,重视景区环境、卫生维护,通过制定严格的旅游景区
环境保护条例,加大对景区公共环境、卫生的保护力度;统一规
划各个景区的标志识别系统,使得更加醒目、便于识别;
第三,加强对景区所有下作人员和导游的专业培训,提高
服务质量,加强人文修养;
第四,规范景区购物设施,设立专门的购物场所,统一管
理、规范经营、市场化运作。
(五)理顺政府旅游管理行政部门与景区管理企业的关系.
建立规范的旅游协调机构
进一步删I顷旅游产业各个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调
所属旅游管理部门与旅游中介机构、旅游景区管理企业的关
系;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真正转到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创造环
境、制定旅游规划战略、指导旅游产业发展上来,进一步理清政
府与企业的关系。基于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部
门。应该建立旅游协调委员会,建立和健全各类行业协调委员
会,强化行业自律,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相关的调整。
(六)以景区特有的文化为铱托推出大型演艺节目,增加游
客参与度
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可以利用殷商文化、周易文化、瓦岗
寨文化、岳飞精忠报国文化、红旗渠创业文化为题材,进行相关
文艺节目的排练,使游客在参观的同时,通过相关节目的参与,获得更深层次的感受。
(七)举全市之力,打造“三阳开泰”旅游优质品牌
挖掘殷商文化内涵,发掘中国文字博物馆和中国书法名城的独tref尤势,打造“文化安阳名牌”;放大古都人文效应
一女将军一妇好,古代名将—
历史人物典故,打造“历史安阳名牌”;大力宣传林虑山风光,造“山水安阳名牌”141。精心策划整个安阳市旅游文化宣传
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报道活动,邀请著名演员明星做安阳市的城市代言人,制作宣传安阳的精美i画册、广告片、主体招牌等
四、推进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运行的相关保障
(一)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营造优良的市场环境
安阳市政府各部门切实转到服务旅游产业发展的轨道上
来,实现相关部门在旅游文化产业营销新模式中的行为转变;
积极做好旅游大环境营造,旅游产业相关政策的指导;重视和
发挥企业在旅游产业运作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旅游企业实力的增强,实现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二)加大旅游产业经费投入,形成产业投资新合力
加大旅游资源的宣传,不仅仅需要旅游企业集中宣传,还
需要安阳市政府和全市各职能部门加大旅游宣传投资,政府部
门应该从安阳市整体形象寅传人手,体现安阳市综合优质旅游
资源;各景点旅游企业从本景点细节进行重点宣传;加快旅游
产业的外包和升级,包括基础设施的改造,市政府要把景区改
造纳入市政规划,全盘人手;安阳市市民素质提升,需要市政各
部门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相关角度入手。
(三)建立和健全旅游产业运行新模式监督机制
府 通过完善旅游企业管理相关法律、制度,规范旅游企业行
为;加强对旅游企业行为监督,保障广大旅游企业职员和游客的合法权益,国家旅游资产保值增值,合理调整整个旅游产业
各部门的相关利益。
参考文献:
【II蒋冰华.安阳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fJ】.中州大学学报,20 17-18.
【2】郭卫兵.浅谈安阳市旅游产业的科学发展叨.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7):46-48.
【3】王贵生.太行大峡谷,殷墟甲骨文,红旗渠——安阳市十一届二次会 0):03-05.
议一、二号议案办理纪实们.人大建设,2001,(1
【4】蔡美艳.安阳市“三阳开泰”文化旅游强市战略分析U】.安阳师范 院学报,2009。(05):11-12.。
第二篇: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凭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经济高速增长的山东省规划并启动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工程,以满足物质丰裕之后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拉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乘着市场经济的东风,近些年山东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传统产业优势明显,新兴文化产业蓄势待发,已初步形成门类较全、功能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3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11%,比2004年的3.1%增加2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232亿元,同比增长16.8%。青岛、济南、威海、烟台4个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作为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山东省提出建立文化强省的目标,并且规划了“三区、三园、三带”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三区”是以青岛为龙头的东部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中部省会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枢纽的西部儒学文化产业集聚区;“三园”是鲁文化产业园区、齐文化产业园区、红色文化产业园区;“三带”是黄河文化产业带、运河文化产业带和滨海文化产业带。在产业结构上,山东省优先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影视制作、发行分销、文化演艺、动漫、文化旅游、体育、广告会展、古玩书画与工艺品等10大文化产业,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
2012年8月1日,山东省政府公布了《“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山东省力争完成文化改革发展九项重点任务,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前瞻网《2013-2017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文化产业的定义、分类、构成及特征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现状,然后重点介绍了山东省文化产业的现状、山东省文化细分行业概况及山东省主要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随后,报告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基地、产业园区的建设及文化产业重点企业做了细致介绍,最后分析了山东省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三篇: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近年来,江苏文化产业总量不断扩增,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均居全国前列。目前,江苏动漫游戏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影视业等优势门类依靠科技创新和重点扶持优势彰显,发展加快。2010年,江苏动漫游戏产业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江苏广电集团收入跃居全国省级台第一、江苏新闻出版业营业收入约占全国新闻出版产业的十分之一。2011年江苏影视产业新作频出,传统的电影和电视正在更新换代。江苏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其中一批骨干企业已经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行业标杆。2011年5月深圳文博会上,凤凰出版集团、江苏省广电集团、江苏省广电网络公司和江苏省演艺集团均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企业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进程中最活跃的生力军。
江苏省文化产业推进会于2012年4月28日在苏州举行,会议研究部署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会议提出,江苏省将从6个方面着力,推动文化产业规模、效益和竞争力走在全国前列。到“十二五”末,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其中新兴文化业态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达60%。打造国家数字出版、新型显示技术两个千亿级产业群、5个以上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江苏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前瞻网《2013-2017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市场前瞻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文化产业的定义、分类、构成及特征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文化产业和江苏省文化产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江苏省广播影视业、出版业、动漫产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江苏省文化产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基地建设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分析了江苏省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市场前瞻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四篇:游艇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游艇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是一种水上娱乐高级耐用消费品。游艇消费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其上下游共同发展。成熟的游艇产业链的收入主要由上游设备及发动机、中游的游艇制造和销售及下游的游艇消费服务构成。
我国已充分具备游艇消费的经济条件。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有20多个城市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以上,已超过5000-6000美元的游艇快速增长的临界点;我国富豪人数位居世界第四,奢侈品消费排名全球第二,充分具备消费游艇的经济条件。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有游艇制造厂家360多家,遍布苏、浙、沪、粤、闽、鲁、鄂、湘、川以及京、津、辽等地,但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北方沿海一带,中国制造的游艇已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游艇业作为新兴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和内陆水上旅游资源丰富且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游艇业正蓬勃兴起,其中以三亚、深圳、上海、青岛、日照等地发展最快。截止2013年4月,全国已建成游艇俱乐部46家,游艇泊位6400多个。
国家政策自2009年开始密集出台,游艇管理更加规范,相关限制逐渐放开,海南成为主要试点,游艇出境最长可达90天。2011年6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艇操作人员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对全国游艇驾照的考试及发证进行统一规范,使未来游艇跨区航行成为可能。国家旅游局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将游艇作为发展水上项目的重要载体。国家发改委也将游艇设计纳入了鼓励发展产业目录。而包括深圳、天津、上海在内的十七个省市都将游艇业列入了地方“十二五”规划中。随着相关政策逐步放开,地方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我国游艇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随着中国、俄罗斯以及海湾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兴起,未来游艇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明显。中国有望在迎接未来游艇产业的转移中抓住机遇,成为世界游艇产业关注的新焦点。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游艇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游艇的定义及游艇经济的相关概念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船舶制造业和游艇业的现状,然后对中国娱乐船和运动船的建造和修理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随后,报告具体介绍了长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及其他地区的游艇业。并对游艇业做了俱乐部发展分析、投资分析和未来前景趋势分析,最后分析了国内外主要游艇制造企业的经营状况。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游艇产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五篇: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作为衣食住行之首,人类对锦衣美服的追求似乎永远没有止境。不管是遍布大街小巷、星罗棋布的个性服装店,还是各大商场的高档品牌服装,从几十元的低档地摊货到高达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进口服装,只要符合潮流和消费者的口味,都有人愿意掏钱捧场。很多城市月光族们的消费清单上,至少有1/3是为追求靓丽而血拼服装的开支。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飞升,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特别是几千万人口跨入中产阶级后,其对反映自身社会地位和品位的服饰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将成就一批抓住了该阶层需求的服装品牌。
2005年我国实际完成服装总产量465亿件,比2004年增长11.2%,其中梭织服装产量170亿件,比2004年增长13.3%;针织服装产量295亿件,比2004年增长10.1%。
2004年中国在世界服装贸易中的份额从2003年的23%增长到2004年的24%。但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在我国出口总值中的比重逐年明显下降, 2000年服装出口金额占我国比重是14.5%,到2005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仅占我国出口总值的9.7%。
2005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又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出口73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低于我国出口总值增长幅度8.5个百分点。服装出口数量为219.73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8.1%。其中,梭织服装及附件出口350.3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9%;出口数量为74.34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2.2%。针织服装及附件出口308.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出口数量为145.38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
6.2%。
在所有的行业中,服装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为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与其他行业相比,服装业的投资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专门技术,3万元就可以开个不错的小店面,而且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在十亿人民九亿商的今天,开个服装店是许多人创业的第一选择,踏踏实实地从小生意做起,也是大多数成功商人的必由之路。
服装制品的内需市场正由量的膨胀向质的细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领域也从正装到晚装、个性化时装,从一般设计到多元化设计方向扩展。流通也随着传统的流通体制转变为当今大型时尚购物中心、品牌商店、网上购物等新的流通方式。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服装的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加也正加速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化,服装业界的海外贸易也逐步增加,海外贸易的方式也将向多样化发展。
写作提纲:、背景简价 2、任务阐述 3、经商构想 4、形象 5、人员及供应商 6、经营场地及设备 7、市场调查 8、策略 9、中短期目标 10、财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