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粮食局先进事迹5篇

时间:2019-05-12 05:1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顺市粮食局先进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顺市粮食局先进事迹》。

第一篇:安顺市粮食局先进事迹

安顺市粮食局先进事迹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粮食局的精心指导下,安顺市粮食局团结带领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求实创新,围绕确保粮食安全这条工作主线,忠实履行职责、突出改革发展,各项粮食流通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为2006年以来贵州省粮食系统唯一一家连续4年保持盈利的市州地局,多次受到国家粮食局、省委、省政府和省粮食局、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载体,促进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

通过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狠抓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质量,扩大参学范围,在加强党组及成员自身建设的同时,促进市局机关干部及直属企业干部的自身建设,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机关建立图书阅览室、健身房、离退休老同志活动室等,“学习型”机关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2009年,安顺市粮食局机关党支部相继被市直党工委、市、省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五好基层党组织”,实现了“五好”命名的三连创。党组一班人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作奉献,带出了一支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勤政廉洁、作风优良的队伍。

2008年,贵州遭遇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和维护粮油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安顺市粮食局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精心部署开展了“抗雪凝保供应”活动。持续一个多月的供应活动中,全市粮食系统二百多名干部职工放弃节假日、休息日,没有上下班时间的工作概念,持续坚守在保供应的一线或后勤岗位上工作。在抗雪凝供应活动中,安顺粮油供应不仅没有脱销、断档,还确保了大灾中本地粮油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同时,充分发挥地处黔中的区位优势,讲政治、顾大局,服从省级调度,积极为周边地区开展“抗雪 1

凝保民生”工作提供粮油物资保障和服务,受到省粮食局和安顺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承担主体任务的所属安顺黔中黄果树粮油购销公司被省委、省政府荣记“集体一等功”。

在随后2009年的抗虫灾和2010年的抗旱、抗洪斗争中,安顺市粮食局积极筹措资金为帮扶点和党建扶贫点购买化肥、种子,为受灾地区和抢险救灾官兵保障粮油供应并送去慰问物资等,因为工作积极主动、扎实,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安顺军分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安顺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突出“效率优先和加快发展、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突出了科学发展的实践特色和粮食工作实效。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站——《学习实践网》于2009年1月7日、7月21日先后对安顺市粮食局、紫云自治县粮食局有关工作情况进行了登载反映;省委办公厅《工作动态》也曾两次登载安顺粮食工作信息。以对干部落实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措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贯穿落实到了行政领导、行业管理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几年来,全局无违法违纪现象,也无其他安全责任事故,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以强化管理和不断提高效益为目标,连续四年保持盈利 通过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持续完善管理机制和强化管理措施,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继2006年全市粮食系统年终汇总实现扭亏增盈以来,连续4年保持实现盈利,并逐年增长,企业呈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方面积极为企业经营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定期召开各种协调会,了解粮源和市场需求情况,分析粮食市场行情变化,加强统筹协调,指导企业对接大市场、大流通;一方面要求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加强内部管理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粮食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国有粮食购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发展后劲。全市各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因地制宜,制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干部使用、人才流动、定岗定责、绩效考核、兑现奖惩等各种管理手段,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完

善,市场覆盖面越来越广,国有资产也得到了保值增值。同时,积极筹措资金1476万元,统筹解决了2003年粮食改革以来企业的部分遗留问题和历史包袱,经济和社会效益成效明显,在年度综合考评中,安顺市粮食局也因此连续4年被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分别评为一等奖单位。

三、以落实依法管粮为主线,确保储备粮食管理安全

安顺市粮食局认真贯彻执行了各级储备粮管理办法的规定,具体、细化落实了依法管理粮、规范化管理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一是严格按照《储粮技术规范》和《粮食仓库管理办法》等规定,完善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逐人落实目标管理责任,严明政策纪律,狠抓落实。二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不断改善粮食储备管理条件。2006年以前,安顺的储粮仓容90%以上的是年陈较长的苏式仓、平顶仓等,不能保证库存粮食安全。近年来,全市通过争取各方面资金4100多万元,采取自筹、整合资源等形式,千方百计地推进完善粮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在全市六县区已健全应急加工设施:新建成现代化粮仓23000吨、油罐12000吨,维修改造旧仓房30000吨,并增储了各级储备粮50000余吨、食用油12000余吨;2010年下半年还将开工建设新粮仓20000吨、新油罐8000吨;建立了多形式、多功能、可调控供应的网点80个,不断推进了“放心粮油工程”体系建设。三是因地制宜,不断推广应用农村各种科学保粮技术。四是定期开展粮情普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是不断加强保防人员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和岗位技能竞赛等促进保防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安顺市储粮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管理效益也明显提高。2009年全国性粮食清仓查库,安顺市粮食局及朱贵林、章京鸣等个人还分别受到了省粮食局、国家粮食局的表彰。

四、以发展多种经营为纽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安顺市粮食系统通过整合资源、改制重组等方式,围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项目、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镇宁自治县江龙黄果树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的地方特色产品,平坝县采取股份制经营的休闲山庄,普定县粮油购销公司开展的农产品综合经营及订单生产的配套化肥供应,紫云自治县开展的种子、化肥配套供应及烟花爆竹经营,西秀区利用闲置废弃旧仓房开展的规模化养猪项目等,既解决了粮食部门部分下岗职工及社会待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研究制订发展非公粮食经济行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几年来,已指导、扶持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公粮食企业,并在发展特色食品、土特产品等多种经营上不断取得了新的成效,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贵州昌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秀区树峰粮油公司、安顺市开发区幺铺唐氏面条加工厂等一批非公企业(单位)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贵州昌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橡籽面条、葛根面条等系列产品,还具有较高科技含量,获国家专利,作为高端消费食品,通过市场打造,现已进入北京华联超市的26个供应点销售,受到消费者欢迎,还得以进入上海世博会贵州馆展销,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其中部分系列产品还成功出口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

五、以订单粮食为突破口,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化建设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落实”的指导思想,通过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4户、省级2户)、打造品牌(6个大米品牌、2个油脂品牌获全国“放心粮油”称号、“八德米”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为无公害农产品并颁发了证书)、发展基地、开展“订单”(年18万亩左右)生产经营等措施,对接大市场、大流通,积极有效地推进了安顺粮食产业化经营健康快速发展。

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大力发展大粒香、昌香、金麻粘、“红宝石”红米等优质品种的订单生产,通过开展产业化订单生产经营、大力发展酒店业、种植、养殖业及地方特色产品加工等多种经营项目,地方优质品牌大米从2006年的2元/斤上升到现在的8元/斤,提高了农民种粮效益和种粮比较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粮油产业化经营不断取得新进展。

六、以依法行政为重点,切实转变工作职能

安顺市粮食局自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职能,逐步建立了监督和服务并举的新工作机制,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充实行政执法人员、保障执法经费三落实。认真履行了社会粮食流通监管职责,纳入监管对象达414户,规范社会粮食流通秩序取得明显成效,市人大在组织开展的粮食行政执法检查中给予了充分肯定,安顺市粮食局、平坝县粮食局、紫云县粮食局及吴亚辉、袁仁彬同志还受到了国家粮食局的表彰。一是建章立制。在总结执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市粮食局制定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制度》、《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处罚细则》等行政执法工作运行制度和监督机制,逐步建立了内部监督、层级监督、社会监督三级监督机制,初步形成了日常监督检查与定期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与全面监督检查、书面监督检查与实地监督检查相结合的粮食行政执法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健全质量检测机构。为了整合粮油检测资源,充分发挥各检测机构的优势,安顺市粮食局成立了局属事业单位安顺市粮油质量检验中心,制定了有关粮油质量管理办法,从机构上保证了粮油质量检测的顺利进行。三是狠抓粮食质量监管。重点抓好粮食质量监管措施的落实,坚持做到“三检”,即对国有粮食企业投放市场的粮食每批必检、对政策性用粮每批抽检、对储备粮定期和不定期抽检。四是主动加强与工商、技术监督、食品卫生监督、物价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切实加强社会粮食市场质量和经营秩序的监管,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镇巴县粮食局抗灾救灾先进事迹

镇巴县粮食局抗灾救灾先进事迹

一、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施救及临时安置

第一时间向安全地带疏散。粮食局机关大院住了108户、340余人,“5.12”特大地震发生后,老人、孩子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局机关干部迅速作出反映,组织大家迅速撤离到安全空矿地带——乔庄小学校;第一时间开展自救。局机关干部冒着强烈余震,多次穿梭在县城已垮和似垮非垮的危房之中,为受伤和年岁较高的老人寻找药品、水,购彩条布、篾蓆、绳子搭建临时过夜篷,直至13日凌晨3时;第一时间组织抗震救灾应急粮食。13日6时粮食局召开紧急党组会,决定局机关工作人员分五个组开展工作,一组局长马晓东带队,徒步到各粮站所调查了解灾情,组织开展自救;二组副局长陈尚春带队,协助处理解决、安葬地震中遇难的职工家属及粮食系统下岗职工;三组副局长吴俊楷带队徒步到广元市粮食局报告灾情、向市局紧急求援;四是业务股长孙道蜀带队,当天当地征集个体粮食经营业主粮食236吨;五组办公室主任尹长远负责各组联络衔接及情况通报和处理突发事件、后勤保障等。

二、作好全县25万灾民应急粮食供给责任如山

5月15日粮食局成立了抗震救灾、保障灾民应急粮食供给指挥部。由于我县既不是粮食主产区,又不是粮食主销区,无国家、省、市、县级粮油储备,无粮油加工设备、条件及能力,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交通通讯严重瘫痪、粮食基础设施严重毁损,保证全县灾民面广量大的应急粮食供给看似比登天还难,但在市粮食局和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下,粮食局党组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一是成立乔庄镇高家院、竹园坝两个粮食接收、调运、发放工作组;二是局党组书记局长亲自带队到广元等地组织粮源,并多次亲自深夜两点多钟绕道护送救灾应急粮食到姚渡镇和地质灾害最严重、最危险的石坝、马公等乡镇;三是在各乡镇利用废旧材料、彩条布等搭建救灾粮食临时存放仓库和临时收购网点,方便外迁灾民就地就近售粮;四是协助全县国有和个体粮食经营者迅速恢复帐篷粮油购销网点,平抑灾区市场粮价,稳定灾区民心;五是积极与2万余名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及自愿者取得联系、衔接和协调,一方面保障粮食供给、另一方面开展送蔬菜上门等慰问活动;六是抢修可临时储粮仓库,确保救命粮食安全储存。

粮食局全体干部职工,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不灰心、不散气,坚信党、坚信上级组织,树立“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信心,不分昼夜地连续战斗100余天,个别干部的亲人

在“5.12”地震中遇难和身体有病都未请假半天,始终坚持一线工作,克服无工资无经费、办公无挡风遮雨及桌凳、交通通讯不畅等重重困难的情况下,组织调拨、发放了全县救灾应急粮食13万余吨,确保了全县25万灾民救命粮食按时、按量、按质发放到位。

三、规划重建全力自救

全县粮食系统“5.12”地震毁损基础设施金额达9000万元。仓房、油罐、围墙、堡坎、晒场及道路,办公场所及设备,粮食职工宿舍等均遭受严重损毁。根据我县震后地质灾害及震后粮食经济发展流向和确保地方粮食安全等特点,已呈报了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已争取资金86万元,正在对军供粮网点设施及可维修使用仓库的加固维修。

四、做好灾后安抚及后勤保障,确保系统稳定

一是对系统“三无”、“三孤”人员及时开展安抚、慰问、协助解决具体困难;二是疏导稳定粮食系统退休、下岗职工情绪;三是帮助粮食系统弱势群体解决临时居住帐篷、过渡安置活动板房;四是对生病的退休干部、职工和粮食系统下岗职工及家属,请看病医生、联系住院治疗及转院医治医院,并及时看望与慰问;

五是对合理要求尽量给予解决等措施,达到了确保灾后一方稳定的目的。

------------------

第三篇:粮食局优秀单位先进事迹

近年来,青岛市粮食局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省粮食局的工作部署,围绕粮食安全这条工作主线,深化粮食流通体制和粮食企业改革,不断推进行政职能转变,加快粮食事业发展,建立了“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两个机制”(以粮食安全为中心;建设粮食储备体系和流通体系;建设社会粮食管理机制和应急供应保障机制),取得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连续4年被评为山东省粮食系统先进单位和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主要事迹如下:

一、粮食储备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1、充实地方储备。自XX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完善两级地方储备体系,按照销区6个月储备的要求,充实了地方粮食储备,全市由过去的18.05万吨增加到38.4万吨,XX年,经市政府批准,进一步调整了粮食储备结构,新建立了5220吨稻谷、3000吨面粉和1000吨花生油的应急储备。地方储备规模全部储存实物到位,进一步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加强地方储备粮库建设。青岛市粮食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地方粮食储备中心库建设和改造的力度。自XX年以来,全市通过政府出资和利用城区仓库土地置换等多渠道筹资投资近1.8亿元,新建地方储备粮高大平房仓库仓容35.4万吨,占全市储备总规模的92%,加上XX年粮改前建设的标准库房,全市已经基本实现了两级地方储备粮集中存放的目标。

3、加强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在仓储管理上,每年突出一个主题,设定一个目标,迈上一个台阶。XX年,在全市开展了以“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管理理念”为主题的仓储管理年活动,XX年又开展了“争创一流岗位、达标粮库”活动,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达到了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当年市级粮食储备库和城阳粮食储备库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XX年,根据省粮食局关于开展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文件精神,全市深入开展了争创规范化管理示范库、示范岗活动。XX年5月份,省粮食局在青岛召开了储备粮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市粮食局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XX年底,市粮食局对争创规范化管理示范库活动的单位进行了考核验收,评出青岛市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5个、规范化储粮示范岗8个,评选表彰了25项仓储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使全市的粮食仓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4、职工技术素质有了新提高。为提高粮食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与市劳动保障局组织编写了《青岛市粮食保管员职业技能标准》和《青岛市粮食保管员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于XX年开始,组织粮食系统的保管员、检化验员、消防安全员开展技术比武活动。XX年又组织开展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粮食赛区粮食保管员技能比赛,获比赛前6名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确定为技师,获得第1名的被确认为高级技师,并被市政府授予市粮食保管员技术状元称号。通过开展培训和竞赛活动,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明显提高。

二、区域性粮食市场建设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为适应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发挥粮食市场调节供求的作用,XX年,青岛市粮食局利用第三粮库临近港口和铁路、公路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扩建了青岛市粮食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市场投资800万元,于当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交易区面积8000平方米,吸纳经营业户130家,是青岛市口粮现货批发专业市场。XX年市场交易量为12万吨,XX年达到16万吨,XX年达到19万吨,交易量是扩建以前的10倍,该市场已发展成为青岛地区的粮食集散地。XX~XX年,交易市场成功举办了5次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竞价交易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被国家粮食局选定为全国的粮油信息监测点,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家被选定的粮食批发市场。在近几年的多次市场粮价波动中,青岛粮食批发市场发挥了快速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粮价的作用。在发展市级粮食市场同时,积极推进区市粮食市场建设,胶州粮食批发市场已开工建设。

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深化粮食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

自XX年以来,青岛市粮食局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中,以打破乡镇行政区域界限,实施以强带弱战略,对购销企业的布局进行调整,并采取一个法人代表兼任多个企业的方式进行整合,使购销企业由原来的135个归并为XX年的79个,发挥了优势企业的拉动和带动作用。同时,推行了企业负责人竞争上岗、年薪制和联购联销分配制,对企业的内部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进行了改革,促进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在发挥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掌握粮源方面,全市粮食购销企业大力发展粮食订单收购,经过3年的试点和推广,XX年秋季优质小麦订单种植、收购面积已发展达50万亩,比上年翻了一番。全市近四年平均年粮食购销量达到183.3万吨,比放开前的XX年增长7%,较好地发挥了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二)完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

XX年,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市粮食局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根据省改革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市局起草、制定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意见》,召开了5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对粮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检查调度。市粮食局领导分片包区市,深入基层与各区市一起研究制定改革方案,一起研究解决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市局积极争取和协调市财政,落实粮改相关配套政策,青岛市按照补助标准高于省拨标准,一次性拨付各区市粮改补助资金746万元。各区市也都通过资产处置优惠政策或财政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至XX年3月底,各区市共解除劳动合同分流职工及置换身份2242人,发放经济补偿金4032万元,办理内部退养、退休320人,保留暂不解除劳动合同的特殊人员78人,改革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有在职职工509名(其中78人已置换身份),比改革前减少了83%。在改革中,通过出售改制等方式重新安置已置换身份职工809人。同时,市粮食局积极配合农发行在年底前将已认定的6.83亿元政策性亏损挂账全部从企业剥离出来。在粮改中,我们严格按政策、程序操作,妥善安置了企业职工,确保了社会稳定。全市共有55个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退出了国有资本,新组建了8个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骨干粮食购销公司。

四、粮油市场质量监管得到国家粮食局的肯定。

一是为加强粮食行业自律,我市于XX年成立了青岛市粮油行业协会,开展了放心粮油品牌和放心粮油流通企业评定等一系列活动,引导企业抓品牌建设保证入市粮油产品质量,XX年,青岛白樱花实业公司的“白樱花牌”面粉荣获中国名牌称号。二是在行业管理中,按照抓好市场龙头、规范生产源头、净化流通渠道的基本工作思路,建立了粮食与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联动机制和规范市场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了“生产基地抓、流通环节管、市场销售查、部门联合检、群众积极参与、新闻媒体公示”的工作体系和条块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从XX年以来,市粮食局每季度会同市有关部门进行市场检查,对不合格的粮油及时进行查处和通报。三是建立了粮情粮价监测监控网络,对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变化情况和供销、库存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发布和上报市场信息。四是加强粮油质量监督检测体系的建设,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青岛市粮食质量监测中心,政府拨200万元专款,购置了粮油检验检测设备。检测中心对进入批发市场的粮油逐车进行检测,施行市场检测准入制度,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律不得入市交易。通过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全市的粮油商品放心率达到96%,保证了居民的放心粮油消费。

XX年6月,国家粮食局在青岛召开了全国粮油质量工作座谈会。青岛市粮食局作了以《强化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功能,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为题的中心发言,会议推广了青岛的经验。

五、军粮供应机制在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经受了考验。

近年来,根据全市军供粮食数量大、分布面广的特点,按照“合理布局、保证供应”的原则,市粮食局进一步整合优化了全市的军供网点和布局,全市军供网点由XX年的19个压缩集并为6个。从XX年开始,组织军供企业开展强管理、强服务,树形象、树品牌的“两强两树”活动,通过完善服务措施,严格军供标准、规范军供管理,加快了全市各军供站的规范化建设,全市军供站财务、业务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到XX年全市有两个区市军供站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论证。特别去年6至8月份,青岛市粮食军供系统首次承担了“和平使命-XX”中俄联合军事演习部队的粮油副食品供应任务。市粮食局高度重视,为切实做好军演供应保障工作,制定了严密的军演供应保障方案以及《野战军供站供应管理暂行办法》、《野战军供站工作标准》等6项管理规定,从各区市军供站抽调人员和车辆,组建了野战军供站,统一组织实施战时军供保障工作。野战军供站按照满足部队军演需要就是工作标准的要求,加强军地双方沟通合作,采取多种措施,提供优质服务,保证了军演部队的粮油和副食品供应,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军演部队的好评。青岛市粮食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军演拥军支前先进单位。

六、粮食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国家和省粮食局有关行政执法工作的部署,XX年底我局设立了法规检查处,编制3人(实际配备4人),各区市粮食局都相应建立了执法机构,全市共配备执法人员26名,履行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粮食质量监管、粮食流通统计监管等法定职责。

一是建章立制。在总结执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市粮食局制定了《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制度》、《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处罚细则》、《行政复议工作制度》等10项行政执法工作运行制度和监督机制,逐步建立了内部监督、层级监督、社会监督三级监督机制,初步形成了日常监督检查与定期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与全面监督检查、书面监督检查与实地监督检查相结合的粮食行政执法长效机制。XX年,通过开展夏粮收购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市粮食局积极与工商、质监、卫生、物价等部门沟通协调,进行联合执法。全市共进行监督检查60多次,受理举报40多件次,移送工商部门处理6件次。一年多的执法实践,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完善质量检测机构。为了整合粮油检测资源,充分发挥各检测机构的优势,市粮食局将原市粮油检测站、市粮油质量监测中心合并,成立了局属事业单位青岛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制定了《青岛市粮油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完成了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的升级建设。目前,市检测中心已取得了粮油及制品7大类中的120个产品和另外180个产品中667个检验参数的计量认证资质,是山东省陈化粮鉴定的两家机构之一。

三是狠抓粮食质量监管。重点抓好粮食质量监管措施的落实,坚持做到“三检”,即对粮油批发市场的粮食每批必检、对政策性用粮每季度抽检、对储备粮每半年抽检。市粮食局共组织进行质量专项抽查和检查27次,抽检军供用粮48个品种,抽检地方储备粮2个品种40批次,检测进入粮油批发市场的粮油产品7072批次。其中,对进入粮油批发市场的粮油产品,每批检测结果都通过电子屏幕在市场公示。通过粮食质量监管,确保了进入市区的粮食消费安全。

第四篇:肥东县粮食局先进事迹 (5000字)

肥东县粮食局先进事迹

开拓创新谋发展 扎实苦干争一流

近年来,肥东县粮食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搞活企业”的总体思路,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各项粮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连续三年实现了“全省领先、合肥之首”的目标。2007年及2008年均荣获安徽省粮食购销企业经济效益先进单位和安徽省县级粮食行政机关政风建设优秀单位称号;2009年获安徽省粮食购销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第一、县级机关政风建设优秀单位、安徽省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和市县储备粮建设年活动先进单位,并获得了安徽省清仓查库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严格政策图惠民,管帮结合结出新感情

一是政策宣传到位。每年的夏秋两季,按照国家粮食最低收购政策规定,就不同粮食品种的价格、质量标准、收购要求等内容以一封信形式在《肥东报》刊登、在电视台公告,用标语、条幅、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深层次、全方位宣传,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二是价格执行到位。在粮食收购中,肥东县粮食局始终坚持按质论价,既不抬级抬价,更不压级压价。2008年,由于小麦质量好,该局通过优质优价政策,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400余万元。三是指导监管到位。每年夏秋收购季节县局都要成立收购领导组和监督检查组,领导分片包干、科室联系企业,指导协调企业收购工作,做到收购工作开展到哪,监管工作就跟踪到哪。三年来该局坚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共收购粮食50多万吨,实现了“粮满仓、仓满粮”的目标,获得了省市粮食局、中储粮安徽分公司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更大大地融洽了农企关系,不仅使企业在粮农中的信誉得到大大提高,粮食局系统在老百姓的心中形象也得到大大提升。

二、深化改革破难题,企业改制改出新活力

尽管该局先后经过了两轮改革,分流了数千名职工,但老人、老债、老观念、老模式的“四老”问题仍严重影响企业发展。为此该局以贯彻省粮食局会议精神为契机,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敢”字当头,全力推进企业改革,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省局会议精神,提出深化改革思路,得到了党委、政府的支持,并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改革领导组,明确指出:“粮食部门的改革,政策性强,关系到全县粮食乃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文件”,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一定要完全彻底地进行改革。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为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组织相关部门去霍邱、潜山等地学习,反复征求意见,最后依法决定对8家企业实施破产。为有效处置资产,县政府拿出1400万元周转金,支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从而使8035万元的经营性自补挂账顺利通过农发行核销。改革后的企业焕然一新,企业资本和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三、利用优势抢市场,主动求变求出新效益

在执行政策上坚持做好“四抓”。即:一抓最低收购价政策性粮食收购,二抓国家临时存储粮收购,三抓县级储备粮收购,四抓各级储备粮轮换;在把握市场上找效益。在执行好国家政策性粮食经营的同时,注重产销对接。走出去,参加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农副产品交易会;请进来,把销区的客户,特别是上海、江苏的储备粮分公司经理请来,介绍肥东的粮食品种质量等,以委托代收的方式,进行对接。2008、2009两年该局与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产销对接粮食近20万吨,给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发挥肥东产粮大县的资源优势,使得效益最大化,该局在多放论证的基础上,争取社会法人资金参与,组建了“安徽益隆粮食股份有限公司”,集中竞拍粮源,统一对外销售,既把握了市场,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规划先行强基础,仓储建设建出新保障

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改变储粮设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政策,结合该县存粮现状和劳动力资源紧张这一现实,决定对全县储粮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为“4311”工程,即:按国家、省、市、县4个储备库规划建设,在北三区的白龙、八斗、古城产粮区建设3个5万吨左右的中心库,在新城区建设一个集粮食仓储于一体的物流中心,建设一个具有现代特征的军粮供应站,分步实施,用3到5年的时间,完成全县安全储粮规模达35万~40万吨。2010年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规划建设中的“4311”工程已全面开工,可望2010年底竣工5万吨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投入秋收使用。

五、严格执法促规范,定期检查检出新成效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每年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日5月26日和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之际,该局都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宣传纪念活动,并以开展纪念活动为契机,协同工商、物价等部门开展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对依法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国有、民营及个体粮食经营户按期进行年检,核定库存,检查台帐,从而使得近年来的150多户国有、民营及个体粮食经营户未发现一例违法违纪,也没有出现安全等责任事故。

六、健全制度求提高,规范管理管出新水平

该局不仅严格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招待费管理、小车上下班等管理制度外,还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政策性粮食收购管理、粮食财务资金等管理制度,年初布置、中期检查、年终考评,做到以制度约束人,以奖惩激励人。开拓创新了新形势下粮食行业的管理机制,确保“合肥之首,全省领先”的争创目标得以实现。

七、拓宽领域树形象,文明创建创出新面貌

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县域文明创建活动中,该局始终高度重视,紧抓不放,围绕争创全省文明县城工作要求抓落实,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中,决定将精神文明建设向基层延伸,在全行业开展“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既巩固该局取得的“县级文明单位”称号,也迈起了争创“市级文明单位”的步伐。

第五篇:安顺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安顺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2007年年鉴目录

一、重要图片

二、2007年工作大事记

三、《机关事务工作》分目: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概况

2008年5月26日

一、重要图片

二、2007年工作大事记

1、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局党总支全体党员和职工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撰写了30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撰稿人:钱永泰

2、全局职工结合各自业务工作制定了工作目标、要求,使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撰稿人:钱永泰

3、根据机关大院和宿舍三个小区实际制定的《整脏治乱实施细则》,比较规范地、统筹安排和治理,效果显著。撰稿人:钱永泰

4、根据《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市级机关大院非正常上访事件处置预案》,对群体性上访人群有了较规范的疏导办法,全年共疏导2000余人次。撰稿人:钱永泰

5、根据有关精神,制定了《机关大院管理规定》、《消防安全目标责任制》、《禁毒小组工作职责》等文件,由于结合实际,可操作性较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效果较明显。撰稿人:钱永泰

6、我局的扶贫点按组织部门要求,由平坝

县马场镇新寨村改为平坝县齐白乡下坝子村。撰稿人:钱永泰

7、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李守忠同志退休的通知》安组干退(2007)23号,市机关服务中心(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原调研员李守忠同志退休,退休时间从2007年4月7日起计算。撰稿人:钱永泰

8、根据安顺市委2007年6月2日下发的《关于陈兆荣等同志任免职的通知》安市干任(2007)56号文件,刘建华同志任市机关服务中心(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调研员,免去其市机关服务中心(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主任(副局长)。撰稿人;钱永泰

9、为了规范、快速、准确市直机关各部门(单位)文件的传递,市直机关文件交换站从原局机关办公楼一楼搬迁到机关大门左侧办公。撰稿人;钱永泰

三、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概况

(一)概况2007年主要工作:负责市委、市人民政府授权使用的国有资金的管理。负责市级机关和在市机关大院内办公的部门,单位的水、电保障;负责市机关大院办公用房,公用设施的检修和管理,参与市机关大院的规划、建设。负责市机关大院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所辖区域的物业管理。归口管理虹山宾馆、民族饭店、市级机关招待所,宏观指导其依法自主经营。负责市级机关驻地的安全保卫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市委、市人民政府召开的大型会议的后勤保障和服务。完成市委、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1、从3月至8月,认真抓好局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经过学习动员、查找问题、整顿提高三个阶段的教育整顿,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整个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达到预期目标。为全局、全年各项工作的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撰稿人:钱永泰

2、机关文件交换站为市直机关(含各事、企业单位、驻安省辖部门、驻军)148个部门传递和发送机要、保密文件13万份,一般文件、资料32万份。为这些部门(单位)节约邮寄等费用约97万元。无错发、漏发,失密、泄露的现象。得到各部门的肯定和赞扬。撰稿人:钱永泰。

3、对机关办公楼群及公共区域、文明小区的电器设备维修、抢修256次,更换灯泡1246维修变压器3台、配电柜9次,安装315千伏变压器一台,抢修水泵及供水管道248次,确保24小时正常供水。撰稿人:钱永泰

4、对在外租房办公24个单位,在危房内办

公的15个单位,第2小区1至6栋、市文化局、市人行、三小区第14栋宿舍进行了摸底调查,为机关规范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撰稿人:钱永泰

5、安全、保质完成了市级领导干部交流公寓室内装修、室外工程改造,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办公楼屋面滲水处理,市直机关党工委等单位卫生间改造,对26栋五户老同志的宿舍进行全面维修。撰稿人:钱永泰

6、对民族饭店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按照有关政策制定相关处置条款,为该饭店的关闭做好了基础工作。撰稿人:钱永泰

7、在整脏治乱中投入2。2万元,清理大院卫生死角1万余平方米,疏通排污管、沟800余米,清运垃圾40多吨,配置卫生、绿化宣传、警示牌20多块;投入资金2万多元,摆设鲜花4万多盆;投入资金2万多元,改造机关招待所、办公楼的排污管道,净化荷花池,在该池内投放了锦鲤鱼2000余尾,投入经费2万多元,购置40多个封闭式垃圾桶;投入资金1万多元,将7个垃圾池改成封闭式垃圾池;

修剪绿篱带4000雨米;草坪14万余平方米;整形乔木200余棵、灌木3000株次;投入资金2000多元,对花草树木的病虫害进心有效防治;确保机关大院的清洁卫生。撰稿人:钱永泰

8、针对机关和宿舍区域在综合治理、安全保卫方面的薄弱环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机关大院和宿舍区域的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撰稿人:钱永泰

9、协助信访部门做好群体上访事件人员的疏导工作,全年共疏导2000余人次,较好地维护了机关大院的工作秩序,确保了机关大院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撰稿人:钱永泰

做好对平坝县马场镇新寨村的党建扶贫工作,与该村党支部共同制定基层支部建设的措施和方案,对该村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村委,村党支部一起制定扶贫计划。“六一”儿童节,带着价值上千元的部分教学和学习用具慰问该村小学全体师生,还慰问了贫困党员和贫困户。

下载安顺市粮食局先进事迹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顺市粮食局先进事迹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获奖单位先进事迹简介-国家粮食局

    附件2: 获奖单位先进事迹简介 第一部分:中国粮食仓储行业淘汰甲基溴行动项目简介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至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

    安顺市各乡镇村

    安顺市各乡镇村 丁旗镇,是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 丁旗镇下辖以下地区:[2] 丁旗社区、五街村、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四街......

    安顺市第五小学2018范文合集

    安顺市第五小学2018~2019学年度 控辍保学责任书 根据“安顺市第五小学控辍保学”措施第二条之规定,为确保此项目工作落实并责任到人,学校将与班主任签定该班“控辍保学责任书......

    2014年安顺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范文]

    ——2014年1月10日在安顺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市长 曾永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

    安顺市社会发展调查报告

    安顺社会发展调查报告电子商务09-1班 姚丹 62号我的家乡位于贵州中部,东起平坝县城及长顺县西北,西到镇宁县,北起普定县城,南抵紫云县界,聚居着20余万被称为“屯堡人”的明朝入黔......

    中国人民银行安顺市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安顺市支行 治安内部管理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迅速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给工作带来的影响,确保正常履行职责,制定本预案......

    综述:安顺市土地类型演替

    安顺市土地类型演替典型范例——安顺市石漠化产生的原因及治理 作者:李先珞 摘要:安顺市是贵州省境内土地石漠化现象严重地区。结合贵州省岩溶生态环境分析表明 :安顺市土地石......

    安顺市2011年畜牧业工作总结(★)

    安市牧字„2011‟257号 安顺市2011年畜牧业工作总结 2011年,是安顺市建设现代生态畜牧业“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