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3课《安妮日记》
(鄂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集制作人:汪启洲
第3课《安妮日记》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汪启洲
第1课时
教学目的:①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②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③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④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⑤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教学重点: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教学难点: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情感”。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略
时间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心灵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2、揭示目标:
①理解“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
②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③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④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⑤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窒息(zhì)呆滞(zhì)沮丧(jǔ)蜕变(tuì)黯然(àn)踱步(duó)匮乏(kuì)绽放(zhàn)........
错愕(â)虔诚(qián)塑造(sù)荒谬(miù)冥冥(míng)霎时间(shà)襁草根(qiǎng)溴化钾(xiù)........
2、积累下列词语:
神往 幽默 检点 周遭 窒息 抑郁 虔诚 沮丧 谦卑 荒谬 冥冥
3、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
背景资料:
武武汉汉市市盘盘龙龙城城经经济济开开发发区区第第一一中中学学14、感知内容:
①自读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则日记内容。
第1则:以日记为朋友,并为之取名“吉蒂”,向她诉说自己的心事。
第2则:记录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流露出对战争厌恶、恐惧的感情。
第3则:记录了密室令人窒息、呆滞、沉重的气氛,表达了“放我出去,到有新鲜空气和笑声的地方去!”的渴望。
第4则:用形象的比喻反映了自己身处密室的抑郁和害怕的心理。
第5则:表达了自己渴望交谈、自由、朋友、独处的追求:表达了“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的美好向往。
第6则:抒发了“爱人”,“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都快乐”的美好情感。
第7则:受荷兰总理波克斯坦的广播演说影响,希望能在战后出版自己的密室日记,告诉世人“犹太人藏起来怎么过日子”。
第8则:表达了自己想当一名记者或作家的志向,决定用日记写下自己所有的密室日记“思想、理想和狂想”。
第9则:下定决心“要过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样的人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拥有“幸福、愉快的性情,以及力量”,表现了“从来不绝望”的乐观心态。
第10则:记录了自己在密室中“只能隔着灰尘积得厚厚的窗户上这些黯沉沉的窗帘观看大自然”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对大自然的渴望之情。
第11则:记录了自己对生活和理想的思考:人的性格是自己塑造的;世界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我必须执著我的理想。
②把握文章大概内容,思考“安妮的日记中反映了哪些主题”?
对战争的痛恨、战后的憧憬、对小伙伴的思念、对自由的向往。
③身处密室的安妮有哪些渴望?她是怎么做的?
身处密室的安妮渴望和平、自由、快乐,渴望交流、写作、实现自己的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东西。为实现自己的渴望,安妮坚持收听广播,关心战争的发展情况;坚持写日记,记下密室里的生活和自己的感受、思考;执著地坚守着自己的理想。
第3课《安妮日记》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汪启洲
第2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略
时间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复习上课时内容,导入本课内容
2、揭示目标:
①学习主人公坚贞乐观,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坚韧性格。
②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二、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在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1.从安妮的日记可以看出安妮是怎样一个人?读了课文后,你对安妮有何印象?说说你的理由。要求以旁批的形式,写在书上。
安妮是一个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热爱生命、渴望自由,乐观自信、执著理想的荷兰籍犹太花季少女。面对“白天夜里任何时候,都有可怜无助的人被拖出家门”“人人都心惊胆战”“整个世界都在战争”的险恶形势,身处密室的她只能“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只能隔着挤满灰尘的黯沉沉的窗帘观看大自然”。但是她“从来不绝望”,将躲藏在密室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将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在偷听了荷兰总理波克斯坦的广播演说以后,她萌生了当一名记者或作家的愿望,决定用自己的日记记录这场战争和自己的思考。她在日记中写到“我怀着非比寻常的勇气面对人生。我觉得自己很坚强,很能肩负重担,很年轻,很自由!初次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很高兴,因为这表示我能比较自如地抵抗以后人生里的打击”。正因为怀有这样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所以在这个“理想都被摧毁,人性最坏的一面主宰世界,人人都怀疑真理、正义和上帝的时代”,安妮没有抛弃理想,而是“紧抱着它们”,因为她坚信“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为此,“我必须执著我的理想。也许有那么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始终乐观地看待生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一个犹太少女为我们树立的榜样。
2.安妮在第八则日记中说“写作能使我记下一切,我的所有思想、理想和狂想”。从11则日记中找出安妮关于“思想、理想和狂想”的句子。仔细品味抒发了安妮怎样的情感。
3.为什么在厄运中还说“可是我快乐,而且立志永远快乐”?她快乐吗?
因为他心里有爱,又对人的信任。他的确有快乐,那就是乐观的生活态度,但就当时境况而言,这种快乐是一种理想境界;其次,它是个孩子,较为单纯,对生活充满希望。
4、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
5、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6、日记中那一篇最令你感动,为什么感动?学习小组交流,班级交换感触。
三、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质疑
四、自测:(两题中任选一题)
1、文中第三则日记,写出了安妮焦虑、害怕、期盼的心情。请你用日记的形式和内心独白的方法,写一种自己的内心感受。(高兴、伤心、悲哀等)
2、选择文中的一则日记,写一篇读后感。
五、自结:
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本文讲述了一个犹太少女眼中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一群犹太人的生活。读完文章后,回到生命本质,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仔细审视,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但事实是,我们一再一再的为生存忙碌时,我们就会对寻找和坚持弃权。《安妮日记》会带我们回顾一次历时六十年的纪念、讲述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享受一段温暖人心的时光。你会感受到一个14岁犹太少女对于生活的心声:“我看见世界变成一片荒原我听见雷声渐进,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受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云彩很没,阳光灿烂,想象自己和爸爸在过去经常去的公园散步,所有的花在同一时间里盛开,我就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中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绝对不会将自己的生活建立在混乱、痛苦和死亡之上„„不管怎样,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六、教后记:
第二篇:安妮日记
上海市呼玛中学魏鸿颖 教学目标: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3、学习主人公面对逆境不绝望,满怀理想的积极的人生观。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关键句的朗读,品析,把握和学习主人公面对逆境坚贞乐观,不屈服的坚韧性格。说明: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两年前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这里有痛苦的等待,花季的憧憬,人生的思考。本文有8则日记,篇幅较长。因此在学习本文时,应选择几则几篇重点突破。通过一些关键句的反复朗读,品析,把握小作者在厄运中对自由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从而把握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预习
布置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大肆迫害,屠杀犹太人的资料。2,了解《安妮日记》的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课前对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尤其是小作者不幸的人生遭遇的了解将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导入新课 一位美丽少女在残暴的集中营悄然死去,一本在黑暗中写成的日记却永远流传下来。她的希望、她的勇气和她的温柔的悲伤,永远打动着全世界青少年和他们父母的心。(板书课题)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大肆迫害,屠杀犹太人的资料。介绍《安妮日记》。
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拉近了学生和作品的时空距离。
整体感知 你对安妮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说说你的理由。1,浏览课文,思考,以旁批的形式写在书上。
2,交流。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大意和情感基调 品读警句
(五,六,七,八则)读(五——八则)思考:在第六则日记中,安妮说“可是我快乐。而且立志永远快乐”她快乐吗? 学生交流: 可从以下句子去体味: 1,“我生来快乐,我爱人,我天性信任人,而且希望人人也快乐。” 2,“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真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 3,“必须好好活下去,当记者,因为这是我的志向!” 4,“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我不认识的人。”„
在文章局部内容研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深刻内涵。
深化拓展 在读课文,想一想安妮快乐的源泉是什么? 讨论交流:安妮的快乐来自于她对自由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鼓励学生走近安妮的内心世界,学习她面对逆境不屈服的坚韧性格。布置作业
(两题中任选一题)1,推荐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
2,文中第三则日记,写出了安妮的焦虑,害怕,期盼的心情。请你用日记的形式和内心独白的反法,写一种自己的内心感受。(高兴,伤心,悲哀等)1,选择一篇日记,写一篇读后感。
2,写一种自己的内心感受。
练习举隅:
1,日记中哪一篇最引起你的共鸣?圈画出你最受感动的语句。2,选择一则日记,写一篇读后感。
3,搜集关于《安妮日记》的评论,制作一本剪贴册写下自己的感受并与同学交流。4,阅读:(德)海伦娜•霍尔茨曼的《这个孩子应该活着》,进一步了解二战期间犹太人所遭受的迫害。了解战争对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
第三篇: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读后感
十三岁,一个花儿般美丽、青春、富有活力的时刻。但在安妮短暂的一生中却是生命尽头的一只黑手。
在安妮13岁生日后不久,因为当时正值二战,本就受特殊待遇的犹太人惨遭迫害,安妮一家以及凡丹一家和杜瑟尔医生等人只有搬至“密室”中小心翼翼的在隔绝人世的黑暗中生活。直至1944年的8月4日,在光明即将来临,正义即将胜利时,法西斯邪恶的嘴脸却出现在“密室”外。最终,只有安妮的爸爸活着走出了集中营,而那个还没有享受过精彩人生的少女却与世长辞。
二战中那个只有将情感寄托于日记中小伙伴的无助女孩仅仅只是特例吗?对大千世界的向往,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对生活的期待是每一个少男少女的内心世界。只是战争让这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海面上的泡沫,美好而短暂。
就如同这些日记,我想这并不是安妮一个人的日记,这是战争中千千万万孩子的心声。由此我想到了许多许多,我觉得这本日记不仅是在诉说安妮的心情,而且是在描述战争的痛苦。法西斯,这个曾经夺取几百万犹太人生命的词;希特勒,这个曾经让千千万万德国人感到耻辱的名字!任何事都有利有弊,战争也不例外,只是弊大于利,而那些侵略者只看见了小小的利益,却从不知道战争带给了人民无尽的灾难,自由、梦想甚至是安稳的生活都成了奢侈的存在、梦里的场景。安妮只是一个例子,它就像一个警钟,告诫世人战争的可怕,战争的残酷。
第四篇: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弗兰克是德籍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禁捕犹太人。为了躲避纳粹党的拘捕,许多犹太人都东躲西藏。在德国的犹太人安妮也是其中的一位。安妮家为了躲过这一劫灾难,藏到了安妮爸爸厂房的后屋。《安妮日记》就是安妮在藏匿期间情感的点点滴滴。
但是,这位花季少女最后却还是死在了德国人的手里。据说是有人向德国人通风报信,工作人员范马伦的嫌疑很大。最终,很遗憾,也只有安妮的爸爸逃了出来。安妮的爸爸明白发表日记是女儿的宿愿,就把安妮的日记整理了一下,发表了著作——《安妮日记》。
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安妮真是个坚强的好孩子。藏匿期间不能发出一点声音,说话也只能像蚊子似的,如果换做是我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的话,我可能已经绝望了。而安妮却坚持写日记,记录了周围环境、人与事对自己的考验、磨砺和成长的经历。她盼望世界和平,自己能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她用她的坚强快乐去鼓舞身边那些绝望到极点的大人们,使他们重燃信心和勇气。
我们应该学习安妮弗兰克的坚强。遇到困难不逃避不放弃,要勇往直前的面对困难,就像安妮费兰克一样。
就像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为了国家的铁路事业而不怕辛苦危险的奋斗着。就像有一首歌里面唱的一样:“就算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擦掉了眼泪,还是抬头要挺胸……’’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习安妮费兰克的精神,学习她坚强的好品质吧!
第五篇:安妮日记(节选)
《安妮日记》(节选)学案
编制:张光伟 审定: 时间:2010-12
一、背景资料
《安妮日记》这本书的作者是长着一双大大的黑眼睛,活泼、聪明的十五岁犹太姑娘,她叫安妮·弗朗克。这本日记是人类罪行的真实记录,是对人性、平安和安宁的呐喊。
就是这本日记帮助安妮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她为了逃避纳粹的逮捕、监禁和屠杀,安妮在一家朋友的帮助下躲进了父亲公司大楼中一处无人知道的地方。当她在狭小的、完全封闭的后屋里胆战心惊地生活了两年,每天过着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不能弄出一点声音来,生怕被楼下和工作的人听见的生活,她的窗户上钉上木板,拉上窗帘,遮住一起光线,只有在夜里才能偶尔打开窗户,吸一口新鲜空气,在这种生活中,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世界正变成废墟的可怕现实感到无比痛心的同时,仍然努力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屈服于失败,反而更加爱惜生活,热爱大自然,用汲取知识,精神上的充实来弥补物质上的缺乏,追求心中最大的自由的崇高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中,安妮的遭遇是我们同龄人所远远触及不到的,安妮日记所带来的震撼使我不得不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窒()息 呆滞()笼罩()霎()时 肆虐()..... 荒谬()跛脚()揪紧()惊吓()引擎().....2.解释下列词语。
蜕变: 沮丧:
匮乏: 安详:
雀跃: 芸芸众生: 3.课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试分析其好处。
1(1)炸弹又如雨一般落下来。
(2)我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
(3)大片乌云像一堵穿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们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
三、拓展延伸
(一)《安妮日记》读后感
一位少女未到花季便在集中营悄然死去,一本在黑暗中写成的日记却永远传下来。她的希望、她的勇气和她的温柔的悲伤永远地打动着全世界青少年和父母的心。
——题记 1942年—1944年,这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日子呀!特别是对于犹太人来说,更是一场空前绝后的灾难。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爪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破碎了。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多话的13岁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这一切差一点把安妮逼疯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带着心中不可泯灭的希望!
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但是,这样的一名如花少女最终没有逃过被纳粹残害的命运。当她在贝根贝尔森集中营永远地闭上双眼时,她距自己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的愿望终能得偿。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二)苦难造就深刻
——《安妮日记》读后感
时光流逝,二战的硝烟早已淡去,时间太久了!长久的甚至超出了人类对一场全球化战争该有的反省期!那些读过的关于二战的书已是过往云烟,即使重读也毫无印象。但有一本书,却让我此生难忘,那就是《安妮日记》。
“我是我的船长,终有一天我会看到我能停泊的岸。”这是一位13岁的少女在60多年前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
安妮·弗兰克是德籍犹太人,为逃避纳粹的迫害,于1942年随父母、姐姐举家从法兰克福逃往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八个犹太人组成临时家庭,隐居在一家香料厂楼上的密室中。安妮在密室中度过了她的十三岁生日,并得到了父亲给的一本日记本。在以后的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安妮杜撰出一个并不存在的“凯蒂”,以日记的形式向其倾诉,日记记录了密室中每天发生的故事、她对父亲的爱、母亲的隔膜、朦胧的爱情、成长的烦恼……甚至对战争的思考。1944年8月4日,因被人告密,8人全部被德国警察逮捕。15岁的安妮于1945年3月病死于贝尔森集中营。两个月后英军解放了集中营。安妮的父亲是战后八人中唯一的幸存者,于1947年整理出版了《安妮日记》。立刻被翻译成54种文字流传世界。
1955年,有商人想买当年安妮居住的地方作为商业开发,没曾想遭到全体阿姆斯特丹居民的坚决反对,他们找到市长,最终建成了“安妮之家”。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寒掺的二战纪念馆之一,正如那些创建者最初的愿望,十年,十五年,或者二十年,当人们已经淡忘了这场战争的时候,他们就关闭安妮之家。结果观者如潮,平均每年参观者五六十万,只2004年就达九十三万多人次!如今的安妮之家不得不每天开放12小时,以接待来访者。
1959年,好莱坞根据日记拍摄成了电影,这部电影在好莱坞的电影史上,无论制作成本,技术水平,还是其他什么,都称不上是一部经典大片,但它无疑是人类最有价值的电影之一。黑白的画面,琐碎的记录,几乎令人窒息!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的12个小时中,不能说话,不能上厕所,不能走动,不能穿鞋,不能咳嗽……就是在这样能够扭曲人性的恶劣环境中,天真而善良的安妮却这样成长着,她的日记里阳光的文字与密室的黑暗形成强烈的反差!据说战后一些德国战犯拒不认罪,当他们看完电影《安妮日记》后,才低下他们的头颅。“以暴制暴”这种对战争的普遍准则被颠覆,飞机坦克炸弹不能做到的,一个少女的文字却做到了,因为它从心底唤回人类最后的良知。
安妮生前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和记者,从她的日记中不难看出她的潜质,尤其是对战争的思考更为深刻,她思考的深刻与年龄极不相称。“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这是一种怎样的见解?可能很多哲学家都不敢提出来。正因为这样的深刻,后来有人对《安妮日记》的真伪提出了质疑,但我想这不奇怪,因为:“苦难造就深刻!”
“我是我的船长,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我能停泊的岸。”
安妮的船只进行了短暂的航行,却遭遇了最险恶的风浪。但她的愿望实现了!她的船停泊在我们每一个人心灵的港。《安妮日记》应该让每一只沾满血的手放在上面,去忏悔他们心灵的罪过!
四、参考答案
1.窒zhì,滞zhì,罩zhào,霎shà,虐nüè,谬miù,跛bǒ,揪jiū,吓xià,擎qínɡ。2.蜕变:(人或事物)发生质变。沮丧:灰心失望。
匮乏:(物资)缺乏;贫乏。安详:从容不迫;稳重。
雀跃:高兴得雀儿一样地跳跃。
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3.(1)说明炸弹的密集。(2)小鸟的力量何其柔弱,突出了我的弱小。
(3)指导: 战争的烟云太厚重了,可以看出在战争面前普通人的弱小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