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同步训练答案
同步训练
1、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毋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写了三个人物,先要弄清他们的关系,安泰和盖姬是母子关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敌人,一向无敌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离开了力量之源—大地母亲。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
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
【同步训练】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二)拿破仑说:“不想当众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约800字议论文。
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同和异,谈的都是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问题,但看法迥异。对马玉祥的话,应抓住关键的一句,“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兵的份量”的具体内涵。而对拿破仑的话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但要明确为谁而当、为什么要当元帅这些问题,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审题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特点”这句话,也就是要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还应联系自身的实际来确立人生的目标。可立意为:
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种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平凡做起的精神,因为任何雄心壮志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地苦干。
【同步训练】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文革”中,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而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在“文革”初期便自杀了。隐身在音乐的象牙之塔中,当风暴袭来,她心目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了死亡来抗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意分析】: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文革”,一位老音乐家在“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平反回来,“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而另一位音乐家则是因“心目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了死亡来抗争”。很显然材料内容的范围是两位音乐家对待同一事物(“文革”)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坦然面对苦中作乐,一是为维护理想尊严等以死抗争。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侧面中的某一角度去展开也可从整体上去做辨证分析。也就是说可以就如何对待人生(生活)中的逆境挫折等展开论述,也可以就心态对人生的影响进行评说,也可以讲在逆境中我们要乐观面对但也要追求理想等等,但是分析时应有度,不能片面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
第二篇:审题立意 训练答案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热情是不够,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文题解析】
秃鹫的角度:引导别人要根据其实际进行。不切实际的鼓动会酿成悲剧。不要等悲剧发生了才反思。及时总结教训。
女巫的角度:①不能偏听偏信,要有自知之明。认清自己②抵达目标、实现理想,光有头脑中的热情、胆量和勇气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还得从脚下的事情做起,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努力锻炼“腿部肌肉”,不断提高自己跨越障碍、战胜困难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平时的锻炼积累,才能跨越障碍,取得成功。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中的雕用一种特殊的树枝筑巢。这种被称为“铁树”的树枝不但十分坚硬,而且还生长着许多刺,使得雕巢能够牢固地建在峡谷的悬崖上,巢建好后,雌雕还要在上面铺上树叶、羽毛、杂草,防止幼雕被刺扎伤。
随着幼雕的渐渐长大,雌雕开始撤去巢内的树叶、羽毛等物,让树枝的尖刺显露出来。巢变得没从前那么舒适了,幼雕纷纷躲到巢的边缘。这时,雌雕就逗引它们离开巢穴。一旦幼雕离巢后向下坠落,它们就拼命地扑打着翅膀阻止坠落,接下来的事情对于雕来说再自然不过了——它们开始飞行。
【文题解析】:
材料内容可从三个角度思考。一是从雌雕如何教育引导幼雕的角度,雌雕保护、引导幼雕,从“防止扎伤”到“逗引出巢”,可以说明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需要不同的方法。从“逗引出巢”可以看出,放手也是一种爱,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面对磨难,正确引导,才能使孩子得以成长;反之,一味溺爱,不肯放手,会使孩子失去发展机会,难以成才。二是从幼雕能够飞翔的角度,幼雕只有离开巢穴,向下坠落时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翅飞翔。告诉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勇敢面对挫折和挑战;生命在逆境中崛起,在困难中成长;生命不能拒绝困难和挑战。三是从雌雕和幼雕综合起来看,生命是在艰难和逆境中闪光的。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越过浅滩,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无数水鸟的追逐,飞上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终于游上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发现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地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文题解析】:
这是一则寓言性质的新材料作文。材料本身分为两部分:首段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这条鱼逆流而上的经过;第二部分表面写年轻人与老者的言行,实则是两人对此事不同的认知与情感态度。据此,我们可以直接去把握第二部分的议论和关键词。年轻人对鱼的“感叹”寄寓着无限的赞美,其观点是“勇敢”到达“目的地,虽死无憾”。老者的“叹息”发出的显然是声声无奈,而其认为鱼“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也就只能面临死亡了。进一步概括,两人其实都是在谈“勇敢精神”与“理想目标”的问题。抓住这一关键点,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与立意了。
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看,可以支持其赞美的勇敢追求精神,因为理想栖息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也可以对其进行矫正或批评,因为在年轻的战场上,年轻却不应也不能轻狂。若从老者的角度思考,可以赞同老者既要有精神也要有目标的观点,因为一个人总是要仰望点什么,有目标才有方向,有目标才有动力,才能更坚强更执著,有目标也才可能有成功,才会走得更长更远。一个民族亦是如此,要学会仰望星空,才会有未来。再深入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都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有时只是由于灵魂迷失,才失去了自我,从而导致最后的极端与失败。当然,我们还可以对老者缺少的献身精神进行分析与讨论等。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老人临终前将自己珍存多年的一件礼物送给了他的侄子,那是一个棒球,上面有波士顿棒球队全体队员的签名。年轻人将棒球视若珍宝。后来,他4岁的儿子很想玩这个棒球,却被他生气地制止了。他严肃地告诉孩子说:“我们不能碰这个棒球!永远不能碰!”孩子非常困惑:“为什么不能碰这个棒球呢?”他自然不可能对一个4岁的孩子讲解关于这个棒球的来历,只是说:“你看,这个棒球上面有签名呢!我们不可以拿上面签了名的棒球来玩。”几周之后,他儿子兴奋地问他:“爸爸,我们是不是可以玩棒球了?”爸爸想要重复他讲过多遍的话语,不想,孩子居然说:“我们现在可以玩了,我已经把上面的签名全都擦掉了!” 【文题解析】:
(1)从成人的角度。棒球身上值钱的签名其实是一种负累,可以从“懂得越多,负累越重”的角度进行立意。(2)从小孩的角度。孩子将这些值钱的名字视若仇敌,在他看来,正是这些可恶的名字在妨碍着他滚动、投掷这个棒球,于是,他毅然将那些多余的东西涂掉了。可以从“童心无忌”“按照自己心灵的指引做事“等角度进行立意。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很久以前,一个乞丐讨饭时遭到一条狗的攻击,于是,下次讨饭的时候,他便捡了一块石头带在身上。但这次他遭到了两条狗的攻击,虽有一块石头护身,还是被狗咬了。又一次讨饭的时候,他便带了两块石头,可这次他遭到了三条狗的攻击。再次讨饭的时候,他索性带了四块石头,这次他恰恰遭到了群狗的攻击。最后,他不得不背着一篓子石头去讨饭。【文题解析】:
1.转换思维方式,摆脱直线式思维模式。2.换个角度想问题,勇于尝试新方法。3.方法不对,量变不能实现质变。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灰尘和污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甚至会改变生活中的我们。
有的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端盆热水,洗去征尘,容光焕发地继续上路。
有的人每天照十次镜子,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生怕沾染上灰尘。
有的人十天也不愿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得灰头土脸,没人愿与为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 【文题解析】:
“灰尘和污物”可以实指,如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雾霾、污染现象等。但在这里更倾向于虚指,既可以指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不良现象、制度、风气,阻碍个人发展的绊脚石等,也可以指个人主观上遭遇的挫折和困难,心灵的盲点和污点,发展中的误区和疑惑,主观条件的不足和贫乏,意志品质上的缺陷等内容。材料中的“镜子”象征着自我反思。材料中第一种人代表生活中及时反思,进而洗去尘埃,勇敢前行的强者。第二种人代表反思不当,逃避生活的弱者。第三种人代表着不作反思、不洗尘埃的盲目行动者。对三种人进行对比,只有第一种人能认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观照,因此应肯定第一种人的行为,否定后两种人的行为。
作文立意可从肯定第一种人的角度正面展开,也可从否定后两者的角度反面展开,还可从整体出发,进行对比,确定思路。较好的立意有:(1)洗去尘埃,勇敢前行;(2)正确对待前进路上的挫折;(3)学会在反思中前行;(4)不做环境的俘虏;(5)对待不幸与苦难的三种态度等。
一些立意出现偏差,主要是对材料中的“镜子”理解有偏差。材料中的“镜子”主要指自我反思,并不是材料最核心的词语。但有学生会认为第一种人照镜子适当适量,第二种人照镜子次数太多,第三种人不照镜子,次数不够;所以确定立意为“做事情要适度”。这种立意未注意到材料的整体性,对材料进行断章取义,是审题时容易犯的误区。这也提醒我们,在审题时要注意对材料中关键词的理解,注意从材料整体的角度着手分析立意。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个屡遭挫折、穷困潦倒的人准备跳崖自尽。崖边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痛苦经历后,也不禁流下了眼泪。人问其故,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辛苦的树了。你看我,生在岩石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的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看我似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
人劝树与他一同赴死。树说:“我死倒是极容易,但这崖边便再也无其他的树了,所以不能死呀。”人不解。树接着说:“你看到我头上的这个鸟巢没有?此巢为两只喜鹊所筑,一直以来,他们在这巢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那两只喜鹊可咋办呢?”
人听罢,忽有所悟,就从悬崖边退了回去。【文题解析】:
材料中的“树”虽是“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但它却以一颗博爱之心去爱“喜鹊”。树知道,自己死虽然“极其容易”,但却关系到喜鹊一家的生存。面临苦难,“喜鹊”成了“树”顽强存活的理由,是“树”存在的责任,成了“树”生命的支点。由物及人,我们便可以感悟到“面临苦难,我们应发现自己的价值”“人,并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爱别人,才能面对生活风雨”“再渺小、卑贱的人,对于有的人来说也是一棵伟岸的‘树’”“人应拥有一颗博爱之心”等道理。写作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琢磨预言的意旨,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立意的偏颇;要在确保立意准确、恰当的前提下,力求观点新颖,论述充分、深刻。【参考题目】
活着是一种责任//生命的支点//人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人生不应轻言放弃//对生命负责//生命的价值//坚守生命的使命//责任的呼唤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年冬天,我到乡村写生,在田埂上遇到一位老农正准备下田,我就问:“请教您,想要丰收,第一件该做的是什么事?”
“深耕。”老农回答。“深耕?”
“对,深耕!就是早早下田,把泥土深深地犁起,这样土壤就会变得松软而均匀,更由于泥土被翻过来,接受了太阳的曝晒,才能减少病虫害。”老农叹口气,“可有些人直到要插秧,才匆匆下田,浅浅犁土,然后猛施化肥。时间久了,土壤和化肥结成硬块,整个田地都被破坏了。”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由老农的话,可以提炼出不同的立意角度:“早早下田”意味着要勤,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超前思维,提前做好准备,否则只能临时抱佛脚;“深深地犁”意味着要厚,做任何事情想成功必须要有深厚而丰富的根基,这样才能获得持久的力量;不能“猛施化肥”意味着要慢,凡事不可急功近利,而且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而破坏整个人生。具体作文时,可任选一个角度切入,也可以将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写。此外,从老农深谙耕种之道中,也可以得出“实践出真知”、“真理蕴含在生活之中”等立意角度。
第三篇:2016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答案
2016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教师版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观点型材料作文)
鹞子抓住了栖息在大树上的一只夜莺,正要吃掉它。夜莺请求说:‚我这么小,填不饱你的肚子,如果你真的缺少食物,就应该去找更大的鸟。‛鹞子回答说:‚如果我放弃到手的食物去追求那渺茫的东西岂不成了傻瓜?‛‚那你永远成为不了一只翱翔天宇的雄鹰。‛夜莺临死前说。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①把握整体寓意
把握材料全局,理解材料的整体立意。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很容易跑题。
②找关键句:(TIPS:记叙类找议论抒情,议论类找观点)
1)如果我放弃到手的食物去追求那渺茫的东西 岂不成了傻瓜? ——鹞子 2)思考: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不能放手目前拥有的,因为它是我生存的根本。所以我要立足当下去吃掉你!3)那你永远成为不了一只翱翔天宇的雄鹰。——夜莺
思考:这句话中的“那”指的是什么? 夜莺认为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只翱翔天宇的雄鹰?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那:如果你吃渺小的我。不追求大的食物。
“如果你真的缺少食物,就应该去找更大的鸟。”想要抓住更大的事物,需要力量的优势和气魄和胆识。这是成为雄鹰的条件。
③ 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物到人
由此得出立意: 鹞子的角度:立足当下,抓住现实,现实才具有更大的价值。夜莺的角度:要目光远大,突破自我。④捕捉材料中命题者的褒贬倾向 ⑤注意思辨性
综合辨证的角度:既要立足现实又要胸怀大志。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叙事类材料作文,参考第2期C2版由果溯因法)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如何快速审题立意,一个方法,就是找出材料主人公后,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结果找原因。如本材料的主要对象有三个:牧师、学童、花,其中牧师和学童是议论的主要对象。我们可以分别就牧师的角度和学童的角度深入思考,进行发问,围绕结果挖掘原因。
一、从牧师的角度看 :
1、牧师不希望花园里的花都被学童摘走而过早凋谢,那么我们可以发问,牧师为什么不希望花被摘下而过早凋谢呢?原因是他不希望花因个人占有而过早凋谢。
――这其实是怎样对待花(美)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独占与共享、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等问题,得出“不要独占,要乐于分享。”“分享让美丽之花更艳丽” “共同享有则人人都有,私自拥有反而一无所有。”等观点。
2、牧师不是靠打骂,靠惩罚而制止学童摘花的,而是通过诱导,通过与学童商量使学生主动把花留在花园里的,那么我们可以发问:怎样做到即不引起学童的对立,又达到不让学童摘花的目的呢?或者问,为什么那年春天整个花园的花不但一朵都没有糟蹋,牧师还能结交了大批的朋友呢?
——原因是牧师有好的教育方法,牧师能够转变思维方式,不是防和堵,而是导和疏,由此我们可以提炼观点,“教育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往往事半功倍”,“教育者要讲究教育智慧”,“要转变思维方式”“导疏的力量大于硬堵力量”,“改变给予的方式”等
二、从学童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发问:
事实:学童开始是见花就摘,后来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提问:学童为什么愿意放弃摘花,而答应把花放留在花园里呢?
原因分析与回答:因为他们对花(也即对美,对自己喜爱的事物)的认识变了,态度变了。这就引起了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自已喜爱的事物?由此我们提炼观点:
“爱她,就别把她搂得太紧”,“把爱留下,人生更美丽”,“爱不等于占有”,“赠予的智慧” “不要鼠目寸光,而要放眼长远” “让心中的花儿开放”等。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叙事类材料作文,可用由果溯因法。)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毋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写了三个人物,先要弄清他们的关系,安泰和盖姬是母子关系,安泰和赫拉克勒斯是敌人,一向无敌的英雄安泰被赫拉克勒斯弄到空中扼死。究其原因,是安泰离开了力量之源——大地母亲。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依靠别人的力量不可能永无对手一世无敌,只有自身强大,依靠自己的力量才是正道。
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时事类材料作文,参考考试第4期C2版内容)
陕西省千阳县农民李宝智,因不甘20年间救助7人却遭受被救者的冷漠对待而主动申请‚见义勇为个人称号‛,还找县委宣传部希望公开宣传他的救人事迹。此事经媒体报道,引起轩然大波。
你对以上内容有什么看法和感悟?请根据你对理解自行构思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抄袭,不套作,800字以上。
从李宝智角度:看淡名誉又何妨? 甘做一粒“微尘”; 英雄,你不必做“道德标杆”;“申报”也是英雄行为„„
从被救者角度:感恩是做人的良知;被救者,你冷漠了“正气”;被救者,你不应该做冷血之“蛇” 从政府(县委宣传部)角度:给行义者尊严;重视“义”才能弘扬正气;弘“义”,责无旁贷 从媒体角度:把“善举”秀给世人;担当“光大美德”之道义 从事件整体角度:行义与弘义;桃李不言,未必成蹊;谁能读懂英雄的寂寞;投桃与报李;给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以尊严;“不甘”与“不作为”。
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时事类,或看作生活现象类,11期C2版)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物理和材料学家)在主持欢迎亲民党宋楚瑜先生到校发表演讲的仪式上尴尬了一把,清华大学赠送给宋楚瑜的书法作品是用篆体所书写的黄遵宪送梁启超诗《赠任父同年》,顾校长读到诗中第二句‚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字时卡了壳。这事引起许多人指责,有人认为‚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甚至有人提出顾校长应引咎辞职。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顾秉林校长“卡壳之失”
2、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
1)为顾校长辩护:不能求全责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顾校长虽然是清华校长,但他是物理学家,又不认识的字在所难免,我们要有包容之心,但不能求全责备。2)批评顾校长:
①为何不未雨绸缪-——就事论事
②根源在于缺乏责任心——借题发挥和联想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多则材料类,第3期C2版)
材料一:据报载,成都一妙龄女因感情问题跳楼,围观者起哄,并有吉他‚伴奏‛。
材料二:一名动了轻生念头的青年男子,在海南省人民医院的一座楼上作生死抉择的时候,禁不止楼下围观看客们的起哄,‚显然被激怒‛后,纵身一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材料三:广西柳州一名有轻生念头的女子也因为围观者的‚嘲讽挑逗而情绪激动‛,从窗台上跳下身亡。当时,有围观者打电话给朋友叫‚快来看‛,有人忙着用手机拍照发上朋友圈,还有的小贩趁机叫卖望远镜。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多则材料作文题,材料性质相同。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三则材料极其相似,透过材料看内涵,我们要明白,那是人啊,那是一个血肉鲜活的生命,不是一具玩偶,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尊严是现代社会维持道义和良知的底线,越过它,恐怕也就越过了做人的底线。本题的命制意在引导考生思考“生命”的内涵。纵观当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情景,从事故频发的各地“煤窑爆炸”,到山西的“黑砖窑”,再到材料中列举的情景,都表现出当代社会人们漠视生命、不尊重生命的现状。
7、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
2、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多则材料作文题,材料性质相反。先找出两则材料的同和异,谈的都是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问题,但看法迥异。对马玉祥的话,应抓住关键的一句,“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份量就心满意足了”,理想的确立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照样能干出成绩来,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正确理解“兵的份量”的具体内涵。而对拿破仑的话我们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想当元帅的兵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但要明确为谁而当、为什么要当元帅这些问题,是不是一定要当元帅才是好士兵?这样才能有深刻的思考,才能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审题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特点,也就是可以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结合当代青年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 史使命来思考这一问题,同时还应联系自身的实际来确立人生的目标。
因而可立意为:人生既要有拿破仑那种雄心壮志,也需要马玉祥那样甘于从平凡做起的精神,因为任何雄心壮志的实现,都离不开脚踏实地地苦干。
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名言警句类,第7期C2版)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所给材料是一句名言,思考的角度有三:一是“人生的一切变化”“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二是“人生一切魅力”“由光明和阴影构成”,三是“人生一切美”“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综合分析,该名言的关键词应是“光明和阴影”。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光明”可指(胸襟)坦白,没有私心;可比喻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可以是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伴相随。
为此,该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2.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没有生机等。 3.人生价值类:种种历练和高楼大厦就正好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4.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明,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名言警句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挖掘其喻意。
2.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即其隐含义。 3.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的审读,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进而在相同之处立意,称之为“异中求同”法。
试题分析: 这是由名人名言组成的材料作文。很明显,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是“光明和阴影”,其次是“人生”“变化”“魅力”与“美”。就是说,光明和阴影构成了人生的变化、魅力与美。
从审题角度看,本题不是很难,只要抓住了“光明和阴影”就不会跑题。实际上不管是人生还是社会的变化,都是光明与阴影共存的。当然这阴影有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的不同。材料界定在了“人生”的层面上了,人生的变化也是与社会息息相关的。
从作文的选材看,人生的光明与阴影构成美的事例很多。例如,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谭嗣同的去留肝胆与无力回天;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与发配新疆;布鲁诺的火刑,是光明与黑暗的较量;霍金的病是阴影,但它丝毫没有阻挡他仰望星空的光明。中外名著中的不少人物事例也同样展现着“光明与阴影构成的美”。从文体选择看,议论文容易写,记叙文也可以,但要扣准题意。
综合训练:由教师自己指定即可,训练内容包括引议联结结构的开头、选材、主体段落(联)的写作。可以分几次进行训练。主体段落的写作可运用五步法、或对比写法、或点例排比,这三中写法中,五步法在高二时练得比较多,学生掌握也还行,另外两种有的班也练过。五步法训练也可以灵活省略,关键是有例子、有分析,不一定五步俱全。练习答案可参考对应的范文。
第四篇: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
2013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阅卷汇报
受学校委派,我有幸参加了2013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很有感触,下面将分为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是作文阅卷的评分细则;二是个人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评分细则
一、材料分析:
从内容上分析,有三个角度:一是批评,二是对待批评,三是语言和文史知识的规范化。凡是涉及到以上立意的均为“符合题意”,其中“批评”均为泛化,不局限于材料。一个或者兼顾均为立意范围。
从含义上分析,也就是内容中潜在、内在的蕴意有以下几种:
1、关于净化汉语,即语言的净化问题或者是关于学风,即治学风气问题;
2、关于人的成长和完善(接受批评);
3、关于监督与被监督;
4、关于挑战权威(对待名人、伟人、大家);
5、关于追求真理、知识(即解释为什么要质疑);
6、关于人文道德素养(社会人文环境的净化)。以上种种,出现时必须与上述三大内容相关联,即必须与批评、对待批评、语言和文史知识的规范化相关联,要有关联度。
(立意方面,错误为符合题意,在二类判分,文史规范、追求真理、担当、大度、雅量、严谨、理解、宽容等要看具体表述是否与批评、错误相关判分。)
二、评分细则
在评分细节上,完全按照高考的评分标准执行。以下为判断细则:
1、内容上,符合题意的立意如为什么要批评,怎么去批评,如何批评才是一种智慧等,在论述中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论述过程集中且突出,贯穿一个中心的即为一类立意,材料游离,脱离中心的为二等。
基本符合即偏题的,如什么叫批评、挑错、错误、失误、谦虚、虚心、接受批评等等,不面对批评来说,不针对批评来写,即为偏离。
脱离题意的,如完全没有批评,没有对待批评,没有语言规范化,即与材料无关联,谈挫折,学术精益求精等。
2、表达上,主要看文体和语言。
文体要规范,文体特征要突出。议论文就是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记叙文就是记叙文,如果是特殊文体,要考虑其文体自身的要求。如书信体要讲究格式,称呼是否合适,语态、措辞是否得体等等。
语言上,一定要通顺,不能罗嗦,语言不通,干瘪无味。
另外,还要考虑结构设计是紧凑还是松散。
3、发展上,一是看文章的深刻度,要有独特见解,不是特意标新立异,而是有独立思考;二是看作文材料的新鲜度,与论点是否配套,材料是否丰满,能够展开;三是看文采,有语言优势的要有表示。
三、四类划分
以42分切入
一类为60~53 为符合题意,中心突出,结构紧凑,材料充实新鲜,语言流畅的文章; 二类为52~42 为符合或部分偏离题意,不甚协调,材料部分不配套,语言通顺的文章; 三类为41~31 为立意明显偏差,结构松散,内容空洞,材料不配套的文章; 四类为30~0 为立意完全偏离,结构散,内容混乱,语言不通,错别字多的文章。
四、扣分
1、无题扣2分
2、错别字最多扣3分
3、字数不足的 50个字扣1分,700字扣2~3分,400~600为25分,200以下为0~10分,只有题目2分。
4、抄袭 一经发现即为四类卷
个人的体会
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过程有这样几个突出的地方:
1、强调高分,增加一类卷比例。阅卷专家在开会的时候就提到,要敢于打高分,而且在阅卷过程中也屡次提到只要没有硬伤,要敢于打55分以上,不能让好学生的作文得不到体现。尤其是今年阅卷取消了差评也就是三评的评价,不会在张贴进度的时候显示阅卷教师的差评率,这一举动也是为了让教师敢于打高分。而且今年作文如果双评在49分以上,专家组会进行三评,从中挑选出满分作文。
2、具体标准宽松,在评分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文章立意为批评,结构完整,字数符合要求,三个材料中有2个材料游离,判分应在45分左右。而且今年作文中有大量的文史错误,朝代混乱、人物事件张冠李戴等等,但在评分时,只是在发展等级中进行扣分,而不是直接打到三类或者四类。文体上写诗歌的,只在表达的20分内扣,其他按照标准来。
以上种种,体现的是阅卷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的一种态度,即提高作文分数,尽量不让学生在作文上吃亏。
针对以上的现象,我个人认为,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作文应该是大有可为的。下面我想提几点建议:
一是让学生重视作文。现在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已经注重了作文的训练,不过还是有相当多的学生并不重视作文。从今年的形式来看,作文将是语文的一个重要提分点,我们并不能让学生满足于得一个基本分,也就是42分左右的分数,写的稍微好一些完全可以多得4~6分,达到46分以上,甚至达到50分左右。
二是注重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山东高考作文一直在降低审题的难度,现在的高考作文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出在立意上,而是出现在审题以后的具体写作上,也就是作文的文体、材料、语言上。一是学生的文体意识淡薄,甚至有的根本不知道文体的区别,不知道实用文体的格式要求,造成不应该的失分;二是中心不突出,不会扣题,整篇文章东一棒槌西一榔头,不知道要写什么,笔力分散,流于表面;三是语言幼稚、干瘪,出现大量的错别字、病句,写议论文不会展开材料,语言罗嗦没有重点,写记叙文,情感虚假幼稚,没有情节,语言死板。所以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力争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好的应试基础。
三是卷面。虽然把卷面放在了最后,但卷面其实应该仅次于立意。
以上是我对今年高考阅卷的汇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附录:
满分作文 3篇
满分作文
闻过则喜
《咬文嚼字》给作家们“挑错”,作协主席铁凝反而向他们致谢,为何?只因铁凝明白,感谢他人的指正,正是在发展自己,改善自己。
虚心接受他人的指正,感谢别人的纠错,往往能让人在事业中获得更大的成功。古人云“闻过则喜”,这句成语放在今天,仍是那么有力。
感谢他人的指正,让人减少自己的失误,古有诽谤之木,今有网民上书,从古至今,人们都明白他人对自己指正的必要性。一代大师梅兰芳,演出后有人找到他,直言演出中不足,台步应是八步而非七步。本是小事,怕是资深剧迷也不会去数走步多少,梅兰芳却马上感谢了这位老先生,并马上改正。如若他没有感谢并听取意见,他也许就练不成他那完美的惊人的京剧艺术,又如何能叫人念醉酒贵妃、散花天女到如今?减少失误一分,我们也就离完美近一寸,写作如此,演艺如此,人生亦如此。在人生之路上,别忘了感谢那些为你指明过失的人。
感谢他人的指正,让人发展自己的事业。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并非以一人之力完成,亦非一次定稿,后人看到的便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点、删节。若曹公无人相助,无人评点他写下作品,恐也不能让《红楼梦》成为这样一部巨作。所幸他感谢并接受了别人的建议,修改了那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此书也成小说中难以逾越的高峰之作。反观那些“知名”作家,书一本接着一本,却近乎“一夜”写成,书成读者提意见,却还有无数说词,也许稿费没少拿,文学的事业却越来越凋零,与曹公相比,岂不惭愧?
林肯曾说:“要感谢那些肯对你说实话的人。”是的,肯为你指出不足的人,才是真正爱护你的,肯为你点出失误的话,才是真正促进发展的话。“闻过则喜”是当代人丢下太多时候的一个词语,观之今日的崇拜者乃至偶像群体,心平气和的评论也被当成是攻击,要么是“你来做这事试试”,就是“这是诽谤”„„殊不知正误了自己的前程。
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我们当欣喜。批评表示这世界上有人希望你能更好,感谢指正表示你已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莫让“闻过则喜”成为词典中的一个冰冷词条,要让它成为成功之路上的有力支撑。
腹有雅量气自华
我喜欢门外的那条河。
它平静和静谧地流过时光,将所有杂质一一沉淀,白云苍狗之间,它仍是清澈见底。偶有桀骜不驯的一次,人们为它加固堤坎后,它继续温顺地滋润农田。
河流有如此雅量,那些被《咬文嚼字》指出错误的作家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雅量,是一种直视错误的大气魄,是一种虚心聆听的大胸襟。有雅量的人,可通往精神的罗马,可到达彼岸的花开,亦可安然夜黑的山路。
直视错误,腹有雅量,气有芳华!
金銮大殿上,群臣惶恐,惧怕天威,她读完那篇骆宾王写的将她骂得狗血喷头的《讨武曌檄》后,莞尔一笑,大叹此人才华。臣子面面相觑,她却责备宰相不能早日发现这一人才。
这是何等的雅量啊!面对批评与指责,作为天子的她不仅不愠,反而欣然接受。她敢于直视自己的错误,如玫瑰般铿锵的她从不为自己歌功颂德,而为自己留下了一块无字碑。她深知,无字,方能不朽,无言,方能万言。
雅量,让一代女皇,托起日月当空!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而雅量,却如那幽谷芝兰,香飘千年,至今仍存。坚净斋里,他挥毫泼墨,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
“诗思清深诗语隽,文衡史鉴尽菁华”,启功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他有着博大精深、无所不容的学问,也有着隽秀洒脱、卓尔不群的书法,可即使如此他仍常常虚心请教于人。每当别人指出他的不足,他更是欣喜如一个得到礼物的孩童。
这便是雅量。对待不足敢于直视,胸怀当如天地广。
雅量,让一代大家,山高水长!
雅量,让铁凝与莫言真挚感谢为他们挑错的人,让他们的作品更上一层楼,于人如此,于国家,未尝不是如此。
遥想百余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攻破了我“天朝上国”的美梦,我泱泱大国就这样跪倒在了南京条约之下。但是,面对闭关锁国的错误,我们敢于直视,敢于改正。
于是,有这样一群人站了起来,他们用华年做桨,渉万里河江。自此,辛亥革命的旗帜竖立在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井冈山的杜鹃开出血与火的颜色,南海边的渔村地覆天翻,北京奥运火炬点亮中华„„
雅量,让一个民族屹立东方!
而我当代青年,更要鲜衣怒马,意气洋洋,不记过往,铿然前行,直视错误,虚心改正。因为——
腹有雅量气自华!
敢把权威拉下马
《咬文嚼字》杂志敢于开设专栏,为著名作家作品挑错,敢于质疑权威,体现了一种胆量,一种气魄。
不论文艺作品,还是科学研究,因为个人能力或时代的局限,未免会有少许瑕疵,甚至谬论。倘若以权威的言论、做法当作处世法则、金科玉律,人们只会止步不前。
面对真理,我们应具备“敢把权威拉下马”的胆识,坚守真理的勇气。
一代大师梅兰芳将京剧之美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白璧却仍有微瑕,对此,无名老人敢于指出并告诉梅兰芳正确步法,让梅兰芳将京剧诠释得更加唯美。
此外,哥白尼质疑“地心说”、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小泽征尔质疑大赛乐谱、爱因斯坦质疑牛顿定律的普适性„„权威通常会让我们在做事方法或对事物认知上更加方便或透彻,可是,人无完人,权威也是一样,倘若一味迷信权威,只会让权威成为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个人,更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
莫要让真理从错误的沟渠中流过。即使著名作家,也会出现文字、文史知识的差错;即使智慧之人,也会有错误的认知,荒唐的做法,因此,我们应果断指出,唯有将人或社会从谬误中引上正确之路,人或社会才会进步。
然而,质疑权威并非鲁莽地一律否定权威,面对个人认知与权威的不同,我们应审慎思考,仔细推敲,此后,再评论权威的对错。
其实,相对过去君主专制或教皇统治的时代,我们如今的学术氛围、言论自由已好了很多,古人为真理可拼却性命而不退步,如今的我们为什么不敢大胆指出错误?
如材料所呈现的,《咬文嚼字》这一挑战者与当代著名作家这些权威们不是冰与火的极端对立,而是互相促进、相互提升,齐力推动文学进步。因而,不要在真理面前退却了,人,本应具备这种敢把权威拉下马的勇气。
我们不比任何人卑微,除非我们跪着。因而,不要惧怕权威,掀开真理的面纱,我们可以成就自身伟大!
第五篇: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一、请对下面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并注意审题方法的运用。
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有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企业家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留有缺口的圈,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圆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企业家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给员工留下发挥智慧的空间。”
(1)审题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考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对该题使用的审题方法最好是抓关键句法。
正确理解与把握关键句:“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给员工留下发挥智慧的空间。”
这句话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第一,“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果),给员工留下发挥智慧的空间(因)”。第二,“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是对观点句的比喻。考生很容易断章取义,直接拿“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立意,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我们做事不需追求圆满”“不圆满也是好的”等难以论证甚至错误的观点。如果我们能从“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深入理解,应该容易发散思维。
“句号”的本体是什么?当然是“做事”。做哪些事?这里可以发散思维,例如做管理、做教育、写书法、画国画、搞研究等等。“缺口”的本体又是什么?这可以根据选择做的事而相应转变。例如“做管理要给下属留点机会”,“教育孩子要给孩子留个自己发展的空间”,“画国画要在宣纸上留点想象的空间”等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追逐着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
(1)审题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考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这是一篇寓意型、关系型的材料作文,在审题时,既要考虑到材料中“鹿”与“山”的比喻内涵,又要考虑到“鹿”和“山”的辩证关系。
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立意:
①鹿是眼前利益,山是长远立意;鹿是个人利益(小我利益),山是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此立意可以从当前个人发展、商家发展、国家发展等方面写,如食品安全问题、学生教育问题等。立意有:放眼未来,才能开拓境界;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等。
②鹿是功名、金钱、仕途、名誉,山是生命的乐趣、人生美好的风光、健康的生命等。此立意可以从古代的隐士、当今的淡泊名利者,或生活的方式等方面写。立意有:慢慢走,欣赏啊;莫让名利遮望眼;放下名利,学会欣赏;享受生命等。
③鹿是目标、理想、梦想;山是许多目标的代指,或阻碍理想实现的困难、挫折、诱惑等。此立意可以联系古今中外许多功成名就的励志人物来写,如林丹、林书豪等。立意有:追逐梦想,不畏穷途;征服困难,梦想起航;与专注同行等。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位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装扮成街头艺人在一个地铁站里演奏了6首世界名曲,共演奏了45分钟。在这45分钟里,大约有2 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有20人给了钱就匆匆离开了。这位演奏家总共收到了32美元。而几天前,他在剧院演出的门票被抢购一空,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乐曲,平均需200美元。
(1)审题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参考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题最适合用由果推因法。(也可用概括中心法)这则作文材料能引发思考的角度较多,容易入手,但不容易写好。同一个演奏家同样的乐曲,在不同的地方,听众的反应判若云泥,原因多多。
从受众来说:在剧院演出的门票被抢购一空,说明人们需要高雅艺术;平均需200美元的门票被抢购一空,说明人们对这位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的追捧与热爱。那么,人们是慕其名而去还是慕其演奏水平而去?去聆听的观众中有多少是能真正听懂其所演奏的曲子的?如果能真正听懂其所演奏的曲子,那这个小提琴家在哪里演出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并不会因为在剧院演出就被热捧,而在地铁站演奏就无人欣赏、少人欣赏了。从听众的角度来写,则要叩问听众是不是真懂小提琴家所演奏的曲子。
深入一步想,剧院的听众和地铁站的听众肯定不可能是同样的人。地铁站里的人们,行色匆匆,难有闲情逸致。高速运转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人们无暇顾及近在眼前的高雅艺术。地铁站客流量大,来来往往的人多,环境嘈杂,对听演奏来说,外界干扰很大。“阳春白雪”屈就为“下里巴人”,按理说应该能更好地为普通大众服务,为什么却事与愿违呢?人们的脚步匆忙啊,行色匆匆中错过了多少次生命中值得驻足、值得欣赏的事啊!
从演奏家的角度琢磨,为什么要选在地铁站演奏,并且是装扮成街头艺人?是检测听众的素质还是衡量大众的水平?同样的曲子,同一个人演奏于不同的地点,效果却有天壤之别,这种现象初看觉得奇怪,细想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