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生的变化调查
家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生的变化调查
——宜昌正在发生的变化摘要:自2002年中共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要目标以来,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地建设和谐社会,我的家乡宜昌市也不例外。通过走访家乡的各个地方,阅读各色的报纸和上网查阅各种资料,我清晰的看见了家乡的变化,看见宜昌的市民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衣食住行游发生的的改善。宜昌正在越变越强,越来越安居幸福。
在调查我的家乡宜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生的变化之前,我们来先系统的了解一下什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七大措施分别是:扭转财力过分集中的态势;继续加强反腐反贿赂的力度,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完善个人所得税力度,加强收税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致富;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促进城市化,改变就业结构;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建立全民的节约型社会。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
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为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
了解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内容之后,我更加深刻更加明显的看到了家乡宜昌的变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宜昌市民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并且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许多。生活幸福了,市民脸上的笑容就格外的灿烂了。
民以食为天,首先,宜昌市在食品安全方面就做了许多大的改变。宜昌市卫生监督局从2011年在监管职责范围内从多个方面狠抓餐饮行业安全问题,大力开展餐饮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对餐饮服务单位、公共场所全面开展一次主体清查,严厉查处滥用食品添加剂及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以食品、洗化用品和染、烫剂为重点,对餐饮服务单位、宾馆旅店、美容美发店开展拉网式检查;依据《消毒管理办法》对经营消毒产品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其消毒产品进行抽检。地沟油问题一直是社会热议问题。对此,市卫生部门做了一系列工作。目前,市民餐桌没有发现地沟油。市卫生局还将全面推行亮灶工程;加强宣传教育和对餐饮企业的风险评估,杜绝食品安全隐患;加强卫生部门队伍建设,在城区建立卫生监督机构,治理中小餐饮业脏乱差工商部门加大了蔬菜抽检力度,对于有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案件和涉农案件,处罚一律就重不就轻。市检验检疫局设置了六个环节监管进口食品,保证了市民的食品健康安全。市政府也将建立食品安全高规格的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形成联动、综合协调和无缝隙管理,保证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市政府还根据
政府部门职能分工,设置了7种投诉渠道,狠抓食品安全问题。市质监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力度;统一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督促指导企业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健全企业使用添加剂的报告制度;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曝光一起;加强了风险评估和抽样检查力度。
安居也是民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是民生之基,安居才能乐业。目前,宜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0多平方米;“十一五”期间,我市人均居住面积13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市廉租房租金补贴范围已由最低收入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城区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下,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的家庭全部纳入补贴范围。各地在扩大廉租房租金补贴范围的同时,相应提高了补贴标准,枝江、夷陵区已将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租金补贴提高到每平方米每月5元,葛洲坝集团将最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租金补贴与城区全面对接,实现了同城同策。我市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平湖半岛”已完成近800户拆迁,配套安置房“平湖馨苑”建设进展顺利。此外,我市还在猇亭工业区开展了公共租赁房建设试点,新建公共租赁房4.61万平方米、628套,有效缓解了部分新毕业大学生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城市夹心层住房难题。市本级已经落实各类保障住房用地900亩,包括民安家园中南路延伸段120亩,碧翠苑二期汉宜村20亩,葛洲坝100亩,城投公司猇亭公租房用地145亩,猇亭区涂镀板等重点企业保障住房用地300亩,廉租房用地60亩,公共租赁房用地85亩,其他住房用地70亩。这一数字,比
去年翻了一番,据权威部门计算,可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20万平方米,住房2万套。
不光是城镇居民受益,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成果颇丰农村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宜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城市,具备加快发展的现实条件,但宜昌农业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时期,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精品名牌不多,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发展新基础,着力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塑造新农村,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培育新农民,注重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创建新机制,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探索更为完善的农村事业市场化服务机制,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建设新组织,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积极了推进农村自治组织的发育。
安居之后,乐业也是尤为重要的。在促进就业方面,宜昌市也有积极地变化。宜昌高新区管委会与联邦电缆公司、德国斯凯特机械公司、瑞士布斯公司签订合资合作项目协议,总投资20.2亿元的高分子电缆材料及新型电缆设备制造项目落户宜昌。3个合资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亿元,税收1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多个。
安居乐业以后,市民健康丰富的生活也是宜昌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宜昌三峡旅游景区年卡是创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宜昌的现实举措;是推介宜昌城市形象,展示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全社会大旅游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内在需要;是惠及广大市民让市民享受旅游发展成果,关注旅游发展,丰富闲暇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具体体现。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核心,以森林和文化为基本要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以生态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乡林业建设,充分发掘和培育先进的森林文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加快了鄂西圈的建设步伐,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等光荣称号。宜昌市在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中,按照“近郊成圈,远郊布点”的基本思路规划建设了一批主题森林公园,为游客奉献了一道丰盛的绿色文化大餐,满足了人们重返森林、拥抱绿色的精神文化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各级各类森林公园11个、面积75万亩,其中国家级6个。在加快向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旅游观光城市迈进进程中,立足于提高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兼顾城市森林的观赏价值,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利用大树移栽等先进实用技术,开展 “建设城市森林,打造绿色宜昌”活动,着力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把城市森林的结构美、层次美、线条美、韵律美和色彩美统一于城市生态美和人居环境美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城
市森林景观文化,成功打造了一座绿色韵味十足的现代水电之都。并且宜昌市在推进新区建设的同时,加大老区改造力度,大力实施“城市绿肺”工程,采取拆迁还绿、改造增绿、规划建绿等多种措施,先后建成大大小小各类城市林园28个,总面积达到2302万平方米,使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40.63%,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2平方米,为来宜昌的游客增添了新的游玩景点,成为传播健康城市休闲文化的主要载体。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宜昌市成果显著。在异地求学的我,回到宜昌,清晰的看见了家乡发生的变化。三城联创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市在全省率先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家乡的发展,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在今后的发展中,宜昌一定会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成为更加称职的“宜居之地,昌盛之城”,我在宜昌,我爱宜昌。
谢辞:感谢各位指导我的老师,和协助我完成调查的公司和宜昌的市民。
参考文献:宜昌市《三峡日报》20110414期
宜昌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林业》杂志2010年第2A期
第二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好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当好“八大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当好“八大员”。
一是当好和谐文化的传播员。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这是六中全会一个十分重要而充满新意的论断。建设和谐文化的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文化具有先导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中央向全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我们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我们的党员自然应该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共产党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首先就要成为和谐文化的传播员。要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意义、内涵和要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改革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是当好带头发展的战斗员。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发展、慢发展,老百姓难以安居乐业,和谐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强烈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意识,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展现党员的先进性。每一个党员,不论职位高低,其所做的工作其实都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都应当立足本岗,成为促进发展、带头发展的战斗员。比如,农村党员要成为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模范;企业党员要努力成为岗位能手、生产模范;下岗职工党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要敢于成为创业和再创业的模范……一句话,共产党员就是要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先锋战士。
三是当好文明风尚的示范员。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讲文明、讲科学、讲诚信、守纪律、风气正的社会。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形象,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他们的言行及其体现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风气的好坏。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当好文明风尚的示范员。要带头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用自己良好的“党德”和“官德”,带动民风,引导民风。要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家庭,用自己的文明言行教育子女、影响群众、带动社区。要带头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为树立文明新风尚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是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提高也很快。但由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限制、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加之人群中自身能力有强有弱,因此造成一部分人群生活困难。对于他们,我们没有理由成为旁观者。关心群众疾苦,为百姓分忧解难,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是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要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每一个党员都大有可为。比如,农村党员、企业党员可以通过开展联系困难户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城镇社区党员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各类义务服务组织,为居民群众生活提供各种方便;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用爱心为低收入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五是当好利益关系的协调员。按照“公平正义”原则处理好各方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各种利益打交道。利益关系协调得好,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单位,和谐就能成为现实。反之,就会矛盾四起,和谐可望而不可即。要协调好利益关系,党员的作用不可少,需要党员当好利益的协调员——带头协调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利益关系,为其他社会成员树立榜样。在处理物质利益关系时,要树
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时,要有宽阔的胸怀,要用真心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是当好矛盾的化解员。任何社会都有矛盾,有了矛盾并不可怕,怕的是得不到及时的化解。矛盾如果不能化解,势必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党员当好矛盾的化解员,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其意义显而易见。党员要当好矛盾的化解员,首先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要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要积极配合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意应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和风细雨地做好工作,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准确判断形势和事态发展趋势,关键时刻还要挺身而出,自觉为维护社会稳定作贡献。
七是当好反映社情民意的情报员。党员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员大多身在基层,与群众打交道多,了解的社情民意自然也多。因此,党员有义务也有条件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情报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畅通利益诉求渠道,以便及时沟通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党员应当成为这个渠道的一个重要“部件”,或者说重要一环。这就需要广大党员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经常联系群众,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并将群众的呼声及时传达给党组织,为党和政府做好群众工作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情况。在当前,党员尤其要多与困难群众交朋友,并将他们的困难及时反映给党组织或有关部门。
八是当好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挥员。党员领导干部肩负着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挥员,其作用发挥得如何,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和谐构建的成败。要当好指挥员,必须做到“三个改进”:一是改进领导方式,善于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规律性的工作;二是改进群众工作方式,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三是改进决策和执行方式,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共产党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当好“八大员”,还有两个基础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好。
一个是根本意识问题。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宗旨意识和先进性意识。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这是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宗旨意识强,先进性意识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动力就强,反之则不然。因此,要当好“八大员”,首先要把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好。当前,的确有一些党员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影响,脑子里滋生了一些不健康甚至是错误的东西,比如只讲实惠而不讲奉献,重个人利益而轻集体、国家利益,甚至个别党员贪赃枉法、腐化堕落……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党员若丢弃了理想信念,就如同人丢失了灵魂,或为行尸走肉,或为人民所唾弃的硕鼠。因此,每一名党员都必须时刻牢记入党时的誓言,努力践行对党的承诺,真正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模范。
另一个是素质能力问题。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本领。对于广大党员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况且,我们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来进行这项伟业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各种本领。我们很难设想,一个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党员,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真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共产党员必须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熟练掌握胜任本职工作的过硬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尽展先进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维护社会公正、平等是人民群众普遍的追求和共同的愿望。因此,建立以维护社会公正公平和平等为目标的行政伦理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行为主体的基本要求。
第四篇: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老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发挥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老专家的作用,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老有所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老干部发挥作用情况调查
人大机关是地方最高权力机关,市人大退下来的39名老同志近80%曾经担任过领导职务,或是某领域著名专家和业务能手。他们的社会关系多,威望高,对国家政策法令了解熟悉,是难得的人才。他们退下来后受组织委派,担任某些社团组织的领导,其他人由于素质好,值得信赖,多被社团组织选用。其次,革命时期的老同志多,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有10人,离休的15人,他们的历史功绩和巨大贡献,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通过他们的口述、回忆、演讲、著书,进一步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要的是人大老干部全部是共产党员,在他们身上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他们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智力优势和经验优势,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党和政府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倾心关心下一代,培养造就接班人。以离退休干部为主体的关心下一代协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南京市关心下一代协会成立22年来,从筹建到现在,市人大有许多老领导如徐智、孙一山、沙轶因、曹琬、姚志炳等同志参与并领导了该项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组织380个讲师团2014名老同志,演讲了1755场次,有44万多人次的青少年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近年来,以“五老”为主体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召开20多场次,并将他们的事迹拍摄成六集电视专题片《为了明天》,及编写成《晚霞满天》一书,在各家新闻媒体报导40多次,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构建和谐南京的社会氛围越来越好。他们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用心、用力、用情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培养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贡献。为富裕和谐出谋划策,为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在南京的绝大部分社团里,都能看见老同志的身影,他们利用在某一领域里的专长继续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并结出丰硕成果,在构建和谐南京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在人大理论研究会里继续为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献计献策。他们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研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开展研究,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群众基础等方面形成共识,促进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好地构建和谐南京依法行使职权。二是关注
南京古都的保护与建设。一些老同志在古都协会与其他老专家一道,为保护南京古都风貌,积极向政府进言献策。其中《南京古都风貌主要特征及历史影响》课题研究成果受到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好评。时任市委书记李源潮批示:“内容很有参考价值,请福全、学柏并规划局、文化文物局阅。”市长罗志军批示:“请市建委及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作为工作中重要参考依据”。从此,南京“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江滨城市”的建设正逐步形成,在构建和谐南京,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做出了贡献。三是继续为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做出努力。在法学会担任副会长的退休干部奚坤同志,心系群众,关注弱势群体,亲临第一线,积极开展走访调研,为我市制定《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组织专家立法论证,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使该《条例》顺利出台,为我市弱势群体生存安全构建保护网,在构
建和谐南京,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稳定上发挥了作用。四是用自己的言行实现第二人生价值。离休干部罗炳权同志离开领导岗位,依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耕耘不止,并在国际、国内刊物发表或获奖。他撰写的《第二人生价值》,收集了他从事老年教育研究和出席国际第三年龄教育大会的发言稿和论文,丰富了老年教育工作理论,为推动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有的老同志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担任会长,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奔波忙碌;有的老同志在海内外同胞京昆爱好联谊会担任副会长,以京昆之桥,连五湖四海,以业余艺社,扬国粹精神;有的老同志在体育基金协会担任领导,或在网球、乒乓球、门球协会从事管理工作,他们带领大家推动我市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有的老同志在书画协会工作,为宣传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挥毫泼墨;有的老同志在诗词协会工作,为改革开
放后国家昌盛谱写赞歌;有的老同志在雕塑家协会工作,为美化人们心灵塑造城市精神在不断追求……。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继续为振兴我市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富民强市,为构建和谐南京,早日实现“两个率先”做出贡献。
关心弱势群体,用爱心维系社会和谐。关心群众疾苦,关注弱势群体,向他人,向社会献爱心也是老同志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除了参加市级机关开展的“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活动和“慈善一日捐,温暖千万家”大型募捐求助活动外,还定点扶贫,为帮助六合区四合乡东王邵庄贫困户秦友喜恢复生产,捐款作为启动资金,选择了体力轻,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方法——饲养菜牛,既解决了生活又解决了小孩失学问题。为了竹镇泉水街道辍学儿童仇世涛、乌山村两孤儿有书读,共捐赠资金近万元,送上衣被几十件套。受到帮助的孩子都已顺利完成小学毕业,进入技工学校学习。有几位离休老干部自发在十多
年的时间里资助多名失学儿童渡过难关。老干部支部当得知乌山村筹建电灌站资金出现短缺,急需解决千亩农田用水问题,支部书记亲自帮他们到有关部门协调,最终,在水稻插秧之前建成电灌站。最近,他们又在为乌山村道路“灰色化”建设积极筹措资金。老干部们扶贫济困的风尚受到了组织上的表彰,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尊敬。著书立说,用崇高精神教育人,用良好形象塑造人。
老同志有过激情的岁月和光荣的历史,他们通过著书立说把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把执政经验和执政资源传承下去。《重温激情岁月——革命者口述历史》和《丹心映山河》记载了市人大徐智、沙轶因、曹琬等老同志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建设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回忆是无价的思想财富和精神资源,永远激励着后人把老同志所开创的事业推向前进。离休干部罗炳权长期从事教育理论工作,离休后写
下三十多万字的《罗炳权文集》和《第二人生价值》,共收集了68篇从事教育工作的文章和讲话稿,是新时期下的教育探索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为我国教育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离休干部胡畅撰写的《荒台文撷》和《荒台诗词》,孙济民编写的《翟庆华艺文纪念集》等回忆录,记载了他们所走过的革命历程,记载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其中《荒台文撷》已被中央党史研究室永久收藏。他们丰富的经历、执著追求的精神成为后人宝贵的财富。他们在用“心灵感动心灵,文明引导文明”,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市人大老干部以饱满的热情,无私的奉献活跃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用他们赤诚的爱国情怀,崇高的敬业精神,把聪明才智,执政经验和执政资源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问题与思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发挥老同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上,有很大潜力亟待开发。目前不足之处在于: 缺乏提供“老有所为”的平台。除了一些领导退下来受组织委派,担任某些社团组织的领导外,绝大多数都是靠自己的社会关系,寻求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安排是自发性的。
缺乏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老干部处虽是老同志的管理服务机构,他们第二次就业不属于处室工作职责范畴,他们退下来继续发挥作用的情况并不向处室通报,也许涉及个人收入隐私,处室也不过多地了解情况,形成管理上的空白点,管理是松散性的。
缺乏相应的权益保障。无私奉献和低报酬的较多,按劳取酬合理从优的较少。有些部门把老同志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待遇是安慰性的。
三、建议与对策
如何进一步重视发挥老同志的作
用,尊重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们希望继续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的真诚愿望,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进一步加强宣传,重视老年人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要广泛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功能,大力宣传老同志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宣传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宣传他们在对年轻人传承方面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给老年人一个展示的舞台。老年人渴望被社会认同,需要有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在基层老龄工作组织机构里建立和完善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建立老年人才信息数据库和人才交流信息网络,对老年人才资源实行统一协调管理。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加强领导,创新服务方式,做好引导、支持、沟通、联络工作,凝聚老年人才的力量,更大限度1 2 下一页
第五篇:浅谈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
浅谈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宏大工程中,其地位和职能作用是什么呢?笔者就此作一粗浅探讨。
一、运用检察职能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是维护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憧憬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梦寐以求的一个主观愿望或者社会理想,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来奋斗不止、追求不懈的社会发展目标。怎样描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轮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经验总结以及新世纪现阶段我国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情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这样概述,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根据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象表述和基本特征,笔者认为,人民检察院在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大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其他机关和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人民检察院,通过履行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权,依法 调整涉及国家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法律关系,特别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财产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行使法律监督角度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建立社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与人民检察院担负的任务是统一的,即: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监督法律实施,惩罚犯罪活动,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他应主要在三个方面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一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发挥作用。我国实现和追求的民主法治,是要社会主义的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为了保护社会主义民主,我国刑法将侵犯民主权利列为犯罪,规定了一系列具体罪名,如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在选举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等等。对上述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民 2 检察院都要依法行使审查逮捕权和提起公诉权,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二是通过检察执法活动,在维护包括司法公正在内的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作用。维护公平和正义,是当代国际司法活动的主旋律。从我国几十年来的司法实践活动发展史看,尽管党中央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增强,执法水准不断提高,但由于封建传统思想残余的影响,司法体制弊端的存在,执法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受利益、利欲关系的驱动,司法活动中的办人情案、办关系案、办金钱案,甚至司法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中的徇私枉法、徇情枉法、枉法追诉、枉法裁判、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渎职行为屡屡被暴光。总的看,我国目前司法和行政执法队伍的公正执法水平仍然比较低,存在问题比较多。媒体经常披露,在一些地方时而出现正义者、正义力量受压抑、压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对包括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在内的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活动依法进行侦查、提起公诉,通过国家审判,惩治邪恶,保护善良,维护司法公正,进而维护和实现整个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通过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安定有序中发挥作用。我国正进入一个经济全新高速发展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己,离不开一个稳定的发展大环境,离不开一个建立在有序运转大机器之上的社会和谐整体。人 民检察院正是通过依法履行法律监督权,通过行使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抗诉、执行监督等具体监督手段,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秩序、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活动,保护人权和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的财产;通过行使法律赋予的立案权、侦查权,严厉惩治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等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职务犯罪案件;通过认真做好出庭公诉,发表公诉词,向有关发案单位发送检察建议、征求办案工作反馈意见,结合案例宣传和在重点单位、部门,重点环节深入调研,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教育公民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操、守纪律的新型社会主义公民。可以说,检察机关的每一项职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环环相扣,检察职能履行的是否到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质量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宏大社会工程,人民检察院任重道远,人民检察官责无旁贷。
二、运用检察职能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人民检察院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过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检察职能,通过依法使用各种监督手段来进行的,即通过做好每一项具体的检察执法活动,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台大机器助动。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务和现阶段我国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和状况,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应重点把握好三个问题:
(一)要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保障人权角度,不断强化和提升法律监督能力,维护司法公正,弘扬正义。要在长期坚持严打方针,突出打击重点的基础上,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大监督力度。
1、加大抗诉工作力度。审判环节是案件诉讼的终端,是司法实体审理的归宿,是评判和衡量司法是否公平公正的检测点,也始终是检察机关审判监督的重点。要认真注意审查两类案件的判决:一是重罪轻判即依法应该判重刑甚至极刑的案件而从轻判处。如应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判处死缓,应该依法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却判处无期以下徒刑。在司法实践中,确有一些经济条件好,或者有这样那样“关系”、“门子”的犯罪者家庭到处奔走,意图动摇法官意志,不惜“花钱保人头”或者“花钱买轻刑”,也确有一些地方的审判机关,在个别案子上片面强调某些证据认定分歧和从轻减轻情节,滥用“自由裁量权”,以“慎重”为由,该依法重判的案件作了轻判,使法律天平倾斜,亵渎了法律的公正性,导致受害人家属随着案件流程上上下下疲惫上访,奔走呼吁,在社会上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不少案件由于错误判决,经检察机关直至最高检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诉后,被撤销原判改判死刑立即执行就是最好的例证。不可否认,重罪轻判案件中也确有不少对案件事实、证据、情节和法律条文的不同认识问题,但并不是所有判轻判错的案件都是认识问题,案外的因素不可忽视。在司法实践活动中,除了重罪轻判的司法不公情况外,还有一个需要值得注意的司法不公倾向,即依法应判处实刑的案件却作了缓刑判决,这在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职务犯罪案件的判处上比较普遍。很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方面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职务犯罪案件发案居高不下,腐败犯罪势头得不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普遍认为司法机关打击不力,反映呼声很大;另一方面我们的一些司法机关却出现片面“轻刑化”,对公职人员犯罪大量适用缓刑,导致出现“前面查(案),后面放(人)”的现象,社会上的“说法”颇多。所以笔者认为,当前需要司法机关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应该统一执法思想,统一把握执法尺度,而仅靠检察机关“本系统统一”、“一家统一”是远远不行的。同时对于适用缓刑明显畸轻的职务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应依法行使抗诉权,而不应自身禁锢和缠缚于“追求抗诉成功率”。
2、加大对刑事立案监督的力度。尽管刑诉法规定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有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和通知立案的监督权,但是受案件信息来源渠道的限制,一些应该立案的案件不立,应该请捕的案件却作了治安或者劳教处罚的现象,这是多年来我国刑事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对这些应该“法办”的案件没有法办,人民检察院受刑诉法职能分工管辖中有关规定限制,案件情况往往掌握不了,如果受害蒙冤的当事人“忍声吞气”不到检察机关或有关部门控告,或者通过以足够赔偿的方式“违法调解”处理,案件就“销声隐匿”了。客观上讲,公安侦查机关特别是基层办案部门,如派出所、刑警、治安、交警、巡警等警种都处于第一线(包括检察机关反贪、渎 检部门),与人民群众与违法犯罪分子直接打交道,这些执法岗位和环节都是最容易出现权钱交易、人情交易的岗位。腐蚀和反腐蚀,拉拢与“下水”情况很复杂。在这个“是非区域”,是否公平正义,是否稳定有序,都是通过大量的一件件具体案件的如何处理来体现,这中间既有大量的“人民卫士”的赞誉声,同时也有相当“处理不公”、“花钱走门子”的抱怨甚至谴责声。所以检察机关应该切实从人民群众身边大量发生的、人民群众最关注的、违法犯罪分子最容易侵害的刑事案件抓起,把刑事立案监督做为检察监督的一个重点,在不断加大监督工作力度的同时,要搞好有关检察立案监督工作的社会宣传,努力扩大案源渠道。要主动与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加强工作沟通与联系,了解有关情况,努力将刑事案件中的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现象遏制和降低到最低程度,不断化解基层治安矛盾纠纷。
(二)要从大力查处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加强和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维护执政党权威高度弘扬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有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是要靠依法治国,二是要靠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即社会各级管理层。人民政府应该在社会公众中有高度权威和公信度,管理层中的公职人员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是奉公守法、爱岗敬业、清正廉洁的真正的“人民公仆”,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阶层和谐、群体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 时期,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易发多发,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在众多社会矛盾、利益冲突中间,大多数公众对社会腐败问题最敏感,反映最强烈,而腐败问题的直接话题往往指向“官员腐败”。正是由于少数政府官员及其他公职人员包括农村企业基层组织管理人员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从而不断导致和引发了大量基层农村村民、企业职工的集体控告上访事件,有的甚至导致刑事案件,妨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社会管理秩序,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稳定,危害了经济建设发展。因此说,严重的腐败问题是当今最大的社会不和谐,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稳定有序,而政治稳定首先必须下大力气从铲除腐败抓起,从政府廉洁高效、官员勤政廉政做起。人民检察院作为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查处渎职侵权犯罪的重要职能部门,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任。要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果,昭示社会告慰民众。这是取信于民,争取民望,避免阶层间、群体间矛盾对立,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消除和减少阶层与群体之间,最终人与人之间最大不和谐的渠道,同时也是检验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能力高低,工作是否有作为,作为大小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当今腐败现象还未有效遏制,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职务犯罪发案率较高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应该坚持“二个突出”,即突出大案要案的查处,突出重点部门重点案件的查处,特别是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审批、不依法行政案件和司法机关有罪不究、重罪轻判背后的贿赂案件。在抓紧大案要案和重点 部门案件查处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和搞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路子,以各种形式加大反腐宣传,以案释法,充分震慑犯罪,教育群众,提高公民依法治国观念,以扎扎实实的查处职务犯罪的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厦添砖加瓦。
(三)从依法处理好涉检、涉法上访案件角度,努力消除和化解社会矛盾,增强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实现社会稳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一个混乱秩序、动荡不已的社会,与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作为检察机关,要坚定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结合检察职能和各地工作实际,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当前发生在农村基层乡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矛盾。就目前讲,一个不争的基层矛盾现实是:不少农村村务财务不公开或者是半公开,假公开,公款吃喝,假公济私,少数乡村干部非法致富,或者靠钻政策和体制漏洞而暴得大利。一些行将倒闭或半倒闭,工人领不到工资的企业,往往是“穷庙富方丈”,以此引发出较多的社会矛盾,产生大量的群体性上访。所以依法处理好属于检察机关管辖涉法上访和其他控告申诉案件,是当前检察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针对上访群众普遍不懂或少懂法律知识的情况,坚持“苦口婆心”做工作,想方设法息诉、罢访。同时检察机关应实事求是正确认识所办案件质量,对确实办错的案子,给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痛 痛快快该依法退款的退款,该赔偿的赔偿,避免当事人缠诉不止,导致工作被动。同时要加强与政府和其他司法机关的工作联系沟通,把检察机关处理好人民群众控告申诉、涉法上访工作纳入党委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总体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