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藻海无边》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两本书,其中有一本就是《藻海无边》。《藻海无边》是英国作家简-里斯的作品。看书名我想大家都会很陌生。但如果是只要对名著《简爱》,看书或看电影、电视多少会对它有点了解吧。
在《简爱》中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笔下,主人公罗切斯特的遭遇,是让读者为之捐出同情与泪水的。而对里面的疯女人——安图托瓦内特,我想大家一定对她是又惊又怕又讨厌的吧。
但在《藻海无边》中,她并不是疯子,至少结婚前是个漂亮、知书达理,不缺钱的白人女孩。而后来,却被其他人当成了一个疯女人。
过了很久,我才知道安图托瓦内特是一个热带小岛上的女孩,曾今也有过很美好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她企求罗切斯特的爱怜,甚至求助于巫师,求助于迷药,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的,他不爱她甚至讨厌她,也许疯掉是她最好的选择吧……
这是发生在牙买加刚取消奴隶制的一个故事。安图瓦雷特和母亲都长得很漂亮,所以遭到当地的白人和黑人的排斥。说黑人排斥有点抬举他们,因为他们还没这个地位,但是他们的心里、贪财、造谣生事而落井下石的本事一点也不差。
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被误解的时候,安图瓦雷特和她的母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在这时,自己心里就会想找样东西释放出来,但是,往往在发泄的同时,也会伤害到他人,他人也想要会释放,那么这样循环下去,终究还是会伤害到自己,也会伤害其他人。但是,如果冷静一下,就可以不伤害到他人,仔细想一想,你有没有因为愤怒而伤害到他人呢?那么让我们也体会、关爱一下他人,让世界开满友谊之花吧!
第二篇:批判主义视野下《藻海无边》的理性解读
批判主义视野下《藻海无边》的理性解读
摘要: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中心主义影响下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藻海无边》这部重构之作,在解构男权中心,重塑女性形象,借助于树立女性的经验主体、意识主体和言说主体来使女性这一性别群体的主体存在得以彰显。最后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力图从人与自然关系对立和异化这个角度,重新解读这一经典之作,解构里斯在小说中所反映的自然观以及所体现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批判主义;藻海无边;女性主义;生态主义
《藻海无边》是《简·爱》的前篇。该小说述说了《简·爱》 中的疯妻子伯莎·梅森是怎样被迫陷入婚姻而被剥夺了财产,又被认定为疯女人关在阁楼上。简·里斯把小说背景设置在了 19 世纪 30 年代,当时牙买加的黑奴刚获得解放。同时,作者把小说《简·爱》中疯女人的名字伯莎·梅森改成安托奈特。《藻海无边》由 3 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女主人公安托奈特自述了她的童年,反映了 19 世纪西印度群岛奴隶制解体后,英国殖民者的混血后裔既受当地黑人仇视,又受白人贵族鄙视的状态。第二部分用交叉的手法,从罗切斯特的角度和安托奈特的角度分别描述了他们的新婚蜜月以及感情趋向破裂,安托奈特被逼酗酒、精神失常的痛苦经历。最后一部分仍由安托奈特自述她被带到英国后幽禁在阁楼上,受到疯子般的待遇,终于被折磨得精神彻底崩溃,实现了梦中预示,一把火毁了桑菲尔德庄园,结束残生。探索简·里斯《藻海无边》中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蕴,读者会看到自然世界和女性之间有着象征性的、紧密的联系。罗切斯特总是把女性化的自然世界和自然化的安托瓦内特当成同一体来对待,他是十九世纪英帝国的象征,而安托瓦内特则象征着她出生成长的土地,成为需要被驯化的“他者”。《藻海无边》为我们呈现了在生态女性主义文化语境下观照男性虐待、摧残妇女和侵犯自然之间的关联,堪称诠释生态女性主义的典型文本。生态女性主义的前提是父权制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和自然界主宰之间的联系。既然女性和自然有着深刻的统一性,该文本无疑为从自然和女性的双重视角来研究文学与自然、女性的关系,揭露文学领域内两种压迫的联系,并以生态女性主义的价值标准对传统的文学史及文学作品进行新的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藻海无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男性和女性处于固定的二元对立模式,分别代表中心与边缘、发声的与完全沉默的。“女性总是被视作为与父权制对立的场所,与每个黑暗的、被怀疑的负面一致,如身体与心灵、文化与自然、黑夜与白天、物质与形式、疯狂与理性。”(康纳,2004:358)古德华斯在探讨这些二元对立时,把这种概念化的统治形式划分为三种,即边缘化、剥削和压迫。压迫指的是“统治的残酷阶段”,剥削是“把某种可使用的资源为我所用”,而边缘化则是“从概念上认为不重要”。(Cudworth,2005:7)这三个男性统治阶段都反映在安托瓦内特和她根植的土地上。罗切斯特曾短暂地享受过安托瓦内特和这片土地的美,他甚至为他的欢乐畅饮,很有“趁那青春的光彩还留驻„„让我们趁此可能的时机戏耍吧”的意味。但情爱并不是印度川流不息的恒河,一切转眼成烟云。詹姆斯在《黑色的雅各宾党:杜桑·卢维图尔和海地革命》(The Black Jacobins: Toussaint L’Ouverture and the SanDomingo Revolution)中说道:“一旦他们在岛上能自给自足,就立马离开了这个岛屿,而且永不再回来。”(James,1989:29)这反映了罗切斯特对待安托瓦内特和西印度群岛的态度。在这两种情况下,价值的衡量都取决于他们可以剥削的程度。“在里斯的文本里,所有女性都被无情地放置在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性别樊篱中。”(Humm,1995:187)由于安托瓦内特的人身自由和合法权利受到英国法律的限制,她的经济来源和主体身份随着罗切斯特获得她的财产后趋于消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既代表了被殖民化的土地,又代表着失声的菲罗墨拉。
显然,罗切斯特身上体现了罗宾逊·克鲁索的人生哲学,对一切可用之物进行奴役和剥削,特别是女性和自然。艾瑞卡·古德华斯在谈到生态女性主义时指出:“人类统治和生态统治的问题在于我们认为人类、动物、自然万物除了能为我们所用的价值外,再无任何其它的价值。”(Cudworth,2005:19)而这一点从文学艺术中女性和自然界之间象征性关系的语言与话语分析中可以得到表征。罗切斯特对于这片土地和妻子的态度明显带有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烙印,自然和女性被视为“他者”,只在为他所用时才具有价值。当他榨干了能攫取的所有价值后,便抛弃了这片土地,把安托瓦内特从神秘、感性、蒙昧之象征的大自然中抽离出来,从而也剥离了她的自然化特质,成为男权世界的牺牲品。当罗切斯特和安托瓦内特温存的爱抚和枕边夜话就像岛上的夜雨变得不再新鲜以后,他袒露了他的心声:“有时我总是轻轻摸摸她的脸,摸摸她的眼泪。眼泪——算不了什么。言 语——更算不了什么。至于我给她的那份幸福,那就压根儿算不得什么。我并不爱她。我渴望得到她,可那不是爱。我对她没几分温情,她在我心目中是个陌生人,是个思想感情方式跟我那套方式不同的陌生人。”罗切斯特承认他对安托瓦内特情感上的疏离,他对她的一切都感到漠然。他渴望得到她,但那不是爱。这和人类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思想传统密切相关,即男人对待女人的态度就像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那样,是征服性的、占有性的、暴力性的,因而也是不平等的、自私的、缺乏远见的。当他开始对安托瓦内特变得冷漠时,他也开始对岛上的夜雨变得厌倦。“于是我就听着雨声,一首似乎没完没了奏着的催眠曲„„雨,没完没了下着。”“没完没了”暗示了生活的单调。这一细节透视出了古德华斯男性统治的边缘化理论。这片土地和身边的这个女人都变得无足轻重了。父权制的文化价值取向注定了妇女与自然同处边缘的命运。
在罗切斯特收到安托瓦内特同父异母的兄弟丹尼尔·科斯韦的信后,罗切斯特对安托瓦内特及周围的环境开始变得憎恶起来。科斯韦在信中称,科斯韦家世世代代都是刻毒可恶的奴隶主,并且说那家人都有疯病。这封信似乎正中罗切斯特下怀,好像他一直都在等待这封姗姗来迟的信件。这为他憎恨这个地方和这个女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这时我走过一丛兰花,长长的花枝上开着金棕色的花朵。有一朵花拂着我的脸,我不由想起有一天采了几朵花给她。‘这花就像你’,我跟她说。可现在我停下步来,摘下一枝花,把花踩进泥里。” “这花就像你”,再一次把安托瓦内特等同于自然世界。主宰者只需轻轻一折,再狠狠一踩,所有的花语、花心、花魂便在男性世界里幻化为碎片。罗切斯特出于帝国主义本质,试图把他的“英国化”强加在安托瓦内特和这片土地上,正如劳拉在提到罗切斯特时所说:“他竭尽全力想把安托瓦内特改变成具有英国女性气质的女人”,而一旦妄图落空,他就把她划归为“野蛮的他者”,)并且说“那就去死吧”。花落人憔悴,当自然遭逢劫掠时,女性也受到贬抑与排斥。罗切斯特用“痛恨”把这片土地和安托瓦内特联系在一起。至此,安托瓦内特和西印度群岛在小说中整合为了一体,成为压迫的客体。
罗切斯特对向风岛屿和安托瓦内特的态度转变是一致的,从而印证了生态女性主义所秉持的观点,即自然和女性是等同的“他者”,男性对它们可以随意使用、支配,不计后果。当罗切斯特最后强制把安托瓦内特改名为伯莎,并把她带回英格兰,锁在阁楼里以后,“边缘化”和“剥削”最终迈向了男性权力机制的 最后一个阶段“压迫”。这片岛屿就是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象征,而罗切斯特却抹杀掉了这一切。“她再也不会在阳光下欢笑了。„„因为我不需要她了,而她也见不到别人了。„„她说她爱这个地方。这将是她最后一次看见这地方了。”在男权社会里,对女人的压迫和对自然的征服错误地交织在一起。女性和自然理应被利用和征服。在小说结尾部分,生命和死亡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犹如被家长制逼疯的母亲安妮特一样,安托瓦内特最终也在英格兰的阁楼上成为了家长制的另一位牺牲品。两位女性都沦为了统治自然和女性的男权社会的被戕害的主体,如浮萍被雨打风吹去。
二、《藻海无边》中的生态理念
在全球环境危机日趋严重的形势下,生态批评已逐渐被大众接受并广泛关注。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中心主义影响下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在《藻海无边》中,里斯剖析了人类对自然的肆意践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由此展露了人类中心主义影响下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恶化。与此同时,里斯也向人们揭示了由于人与自然关系对立和异化所造成的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失衡。纵观人类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在人类的进步中,自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自然之子”到“自然之主”态度的转变,人类将自然置于对立面,以高于自然的存在者自居,试图充当自然的主宰。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人类所关注的是自然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外在价值,而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这种态度恰恰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毫无疑问,这势必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甚至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同样,在《藻海无边》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不平衡的。在 19 世纪奴隶制解体后的西印度群岛上,人类在加勒比地区肆意掠夺资源。这不仅是人类双重价值观影响的直接体现,而且使得加勒比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严重。最终,势必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在《藻海无边》中,里斯通过两个方面生动地揭示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在人类中心论的影响下,人类将自然视为满足自身需要的工具或手段。在《藻海无边》中,无论是外来的白种殖民者还是本土的克里奥尔人,都将加勒比地区的自然界视为可以为人所利用和控制的他者。一旦人的需要和利益无法满足,人 类就会对自然展示他的愤怒、肆意报复。事实上,这种非理性的行为态度本身就深刻体现了人潜意识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不管里斯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她在小说中有关人与自然之间失衡的描述恰恰揭示了这一点。
作为一位文采超群的作家,里斯善于运用不同的东西来说明她的观点,并以此来表现某种人物情绪。因此,在小说中,里斯运用了大量有关自然环境、动植物的描述。其中,这些自然生命的悲惨命运恰恰是人类对自然滥用的强有力的证明。
众所周知,作为自然环境浓缩在人类生活中的体现,“花园”的描述常常出现在西方小说中,并往往成为代表伊甸园的美好地方。在里斯的笔下,小说中最美丽的花园应该就是女主角安托瓦内特长大的库里布里庄园,在安托瓦内特眼中,这是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地方”,是一个像伊甸园一样“神圣的地方”。然而,小说描述的背景是 19 世纪的加勒比地区,虽然奴隶制已经被废除,但黑人奴隶们并没有得到土地,依然受雇于白人种植园主,其受奴役的地位也没有任何的改变。为了发泄愤怒,奴隶们的反应就是拒绝工作、和压迫者斗争。缺乏人工养护,库里布里庄园自然成为一片荒野。虽然小说中处处体现的是白人与黑人之间的阶级矛盾,但作为人类发泄不满的受害者,首当其冲的却是自然环境。比如:当梅森先生打算从东印度群岛找工人的计划被当地黑人发现以后,工人们发泄不满的方式就是把库里布里庄园烧毁了。正如安托瓦内特所说“:什么兰花、姜百合、玫瑰„„茉莉花和金银花„„当一切结束时,那里只剩下了熏黑的墙和烧焦的石头。”这里,本应是人类享受自然美景的地方,却成为了人类发泄愤怒的牺牲品。
在里斯的叙述中,鲜花频频出现在安托瓦内特的故事里:她绣的十字绣是玫瑰;她的房间总是用鲜花装饰。在这里,花既是美丽的象征,也是安托瓦内特悲剧的预兆。例如:当罗切斯特脱掉安托瓦内特送给他的花环时,“那个花环掉在地板上”,他“不小心”踩到,“没有任何的同情”,其对于安托瓦内特的轻视之意溢于言表。尤其当罗切斯特收到丹尼尔有关安托瓦内特家族讹言的来信时,愤怒的他在花园里奔走。一枝金黄色兰花的香味让他联想到了安托瓦内特,他禁不住“停下来,折断了花枝,把它狠狠地踩到泥土里”。这些行为虽然反映的是他对安托瓦内特的憎恶,但作为无辜的自然生命,鲜花却第一个受到了人类的摧残。
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就体现在人与自然彼此的对立中。这在里斯的小说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造成这一现状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人类过分关注自身 的利益而忽略了自然的生存价值。从生态的角度看,里斯在《藻海无边》中展示给人们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荼毒的生动体现。作为地球生态环境中的一员,人类与其他物种是平等的、没有区别的。人类没有权力征服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人类只有摒弃了自古以来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至上观点,关注自然的权利、人与自然的平等独立关系,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在自然生态圈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Angier, Carole.Jean Rhys: Life and Work.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0.〔2〕Emery, Mary Lou.Jean Rhys at “World’sEnd” :Novels of Colonial and Sexual Exile.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0.〔3〕Howells, Coral Ann.Jean Rhys.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1.〔4〕Sandra, M.Gilbert and Susan Gubar.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the Woman Writer andNineteen Century Literary Limitation.Yale University ,1979.〔5〕简·里斯.藻海无边.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6〕潘敏芳:《试析〈藻海无边〉中的死亡意象》,《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 年第 4 期。
〔7〕张德明.《藻海无边》的身份意识与叙事策略.外国文学研究,2006,(3).
第三篇:《藻海无边》中边缘女性的生存与救赎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透过《飘》看现代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 2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欲望号街车》女主人公悲剧性命运的女性主义解读 4 An Interpretation of Rebecca’s dual Personality 5 从服饰的变化看待中美文化的差异 6 论《红字》中海丝特的女性身份重构 7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On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9 A Study of Humou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wo Famous Adventures 10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罪犯形象 一项有关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的调查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Free Association in Literature Creation—Artistic Styles Presented in Mrs.Dalloway 13 从接受美学看广告翻译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 15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16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儿童文学的翻译 17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18 《莎乐美》中的意象分析 美资跨国企业文化中体现的文化冲突及其跨文化管理 Gothic Romanc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dieval Romance-- A Case Study of The Castle of Otranto 21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22 苔丝悲剧的解读 维多利亚时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 24 浅析英语谚语中的女性歧视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研究 大陆高等教育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使用汉语的状况及分析 27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mpersonal Sentences 2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三部曲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30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 31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
On Emily Bronte's Self-realizat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33 浅析《愤怒的葡萄》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4 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 35 珀西•雪莱抒情诗意象研究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看哈姆莱特的性格变化 37 论女性主义对翻译标准的影响
英语“名词 +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 39 从爱默生的《论自然》看超验主义 40 《愤怒的葡萄》中圣经的象征和隐喻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从语言角度分析面子理论在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美两国幽默的特点
《爱玛》的三个中译本中翻译策略的比较研究 Analysis of Tony’s Tragedy in A Handful of Dust 交替传译中的记忆机制及记忆训练研究
从许渊冲“三美论”评析《声声慢》三个译本 语境及其在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应用 从自我认同角度再析《简爱》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友谊观对比
Posi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Reading Strategies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基督教对美国黑奴的精神救赎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形象分析
《威尼斯商人》中的关键社会元素——莎士比亚心中的乌托邦社会 中国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以《阿Q正传》的两个译本为例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爱情模式的异同 广告语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
论《教授的房子》中圣彼得教授对自我的追求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
解析《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的反叛精神和懦弱性格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从养老模式看中美文化异同
《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 论网络自主学习与英语课堂教学的契合 英文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和写作原则 Scarlett O'Hara and Feminism 小王子旅途的象征意义
从动物习语分析、比较中美文化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从《看不见的人》中看黑人对自我身份的追求和探寻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 图式理论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从语用等效角度透析旅游景点名称英译 中英数字词语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On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Type of J.M.Coetzee’s Disgrace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仿拟翻译的应用分析 法律语言浅析
中美商务接待文化差异
国际贸易中常用支付方式下的风险及其防范 论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爱米丽的挣扎与终结——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爱米丽毁灭的间接和直接原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因
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与腐朽的宗教 86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 87 英汉颜色词翻译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Differences of Talent Requirement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Employment Advertising 90 《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 91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的写作技巧剖析 93 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 95 英汉否定形式的语用对比研究 96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 97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从关联理论看《博物馆奇妙夜》的字幕翻译 99 《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批判 100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 101 基于语料库的中英色彩词文化差异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Religious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ristians 103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for De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104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技巧 106 浅谈自有品牌在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
Application of TPR Teaching Method in Facilitating Pupils'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108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Red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10 女权主义翻译理论关照下的《呼啸山庄》多个译本比较研究 111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爱情观的不同 112 哈克贝里·费恩与汤姆·索亚性格的对比分析 113 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f Two Women in the Film of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Victorian Woman vs.Modern Woman 115 Double Consciousness of Fitzgerald: Nick and Gatsby 116 商务交际中you-attitude的语用功能探讨 117 “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 118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标题研究
浅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宿命论色彩 120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121 从心理学角度试析简爱性格的对立性 122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 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24 Pragmatic Study on the Humor Effect in The Big Bang Theory 125 英语新闻标题中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Strategy Researche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oral English 127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风声》的字幕翻译策略 12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 129 从同化的角度看英语中的中文借词
从妇女主义角度分析《紫色》中三位女性人物特征 131 浅谈商业广告的翻译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133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迁移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动物词汇的翻译
Analysis on the Withdrawal of Feminism in The Great Gatsby 136 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37 旅游宣传品的翻译
论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性
中西社交礼仪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探析 140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
中西餐桌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142 《哈姆雷特》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143 浅谈英文原版电影与高中英语教学
关于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基于教材特点的比较分析 145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146
Sense and Sensibility in Jane Austen’s Persuasion 148 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方时间观差异
《杀死一只反舌鸟》文本和电影的比较研究 150 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 151
152 On the Differences in Table Manners between Westerners and Chinese 153 相同的追求,不同的命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较
154 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 155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美国黑人英语 156 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157 从艾米莉•狄金森与李清照的诗歌看女性文化差异
158 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 159 《白象似的群山》隐含意义解读
160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61 论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和意境英译——基于萨皮尔-沃夫假说 162 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性格的双重性 163 基于认知的颜色词隐喻研究
164 鼓励性教学方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65 《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
166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honetics in JEFC Teaching 167 《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
168 外贸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对策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69 An Analysis of the Femi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170 善与恶二元关系的整合与分离——试分析《厄舍古屋的倒塌》的道德内涵 171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172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 173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174 游戏在小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运用
175 The Road to the Outside World:An Analysis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176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177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 178 广告的翻译
179 动物习语中文化意象的比较与翻译
180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81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Instruction 182 合作原则在《傲慢与偏见》中的运用 183 英汉关于“愤怒”隐喻的分析 184 动机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85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186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看汉语动物习语的英译 187 《长恨歌》英译本意境的对比研究
188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89 商务英语信函词汇的特征 190 广告语篇的语用分析
191 中西方丧葬文化的对比研究
192 从产品说明书的英译错误分析探讨其翻译策略 193 分析《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的恶性影响 194 文化语境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 195 论《白鲸》象征手法的运用
196 《藻海无边》中边缘女性的生存与救赎 197 浅谈商务合同
198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199 不可撤销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200 《永别了,武器》中的自然象征意义
第四篇:《藻海无边》与《简.爱》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藻海无边》与《简.爱》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摘要】《藻海无边》是一部被普遍视为《简.爱》的姐妹篇的小说。本文分析了《简.爱》中的疯女人伯莎这个英属殖民地土人和白人殖民者的混血儿备受歧视和压迫,最终走向毁灭的一生。将这一角色和简.爱相对比,对两本书中所拥有的强烈的女权主义思想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揭示了新时代女权主义的特点。
【关键词】女权主义;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
多米尼加作家珍.瑞斯在1966年创作了被视作夏洛蒂.勃朗特在1847年所著著名小说《简.爱》姐妹篇的《藻海无边》。该书以简.爱中的疯女人伯莎(在本文中名为安托瓦耐特)为主角展开叙述。在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并没有对这一角色花费太多笔墨。而《藻海无边》讲述的则是该角色之前的来龙去脉,对她从童年到自尽的痛苦一生展开了详尽的叙述。既然《藻海无边》讲述的是《简.爱》中的人物以前的故事,两书之间就必然有着很多的联系与共同点。例如,两位主角的童年都在困苦中度过,缺乏爱与照顾,都失去了人生中的第一位好朋友。此外,她们两个都追求独立,在宗教学校长大,被当地高等阶层鄙视,等等。当然,两者之间最重要的联系在于她们都嫁给了罗切斯特先生为妻。另一个贯穿两书全书的共同现象是:两位主角都在不断地做着抗争,与压迫,与偏见,专制,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所做的抗争。简言之,作为女性,两书的作者都表达了女性追求进一步解放的呼声。也就是说,两本书都是典型的女权主义之作。由于两书的作者生长于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因此她们在书中所表达的女权主义思想也非常不同。作为一位工业时代的女性先锋楷模,简爱被赋予了坚强的性格。她对于代表了男性主导社会的表兄约翰的暴行敢于进行直面的抗争。而她在后来的生活中也因此尝到了胜利的甜头。她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常自信,敢于去追求爱与被爱。当我们转向安托瓦耐特时,情况则大相径庭。与《简.爱》不同,《藻海无边》有着明显的阴暗色调。这本书以安托瓦耐特一家唯一的朋友之死作为开始。紧接着,一家的生活寄托和希望的象征-她们的马也被人毒死。安托瓦耐特的弟弟皮埃尔是个残疾,无法像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她们的鹦鹉也在大火中因为双翅被缚无法飞翔而被烧死。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借着作为一家之长的母亲之口说出了人们的内心处境:我们被困了!最糟糕的是,作为混血儿的安托瓦耐特既被当地黑人仇视,又被白人殖民者鄙视。这些事实表现出了本书的一个焦点:归属感的丧失,对于前途的迷茫以及无处不在的无形的偏见和压力。在《藻海无边》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女性在对社会做斗争中的绝望与失败。
同时,两位女主人公的宗教信仰和由此而产生的对生活的信念也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借助简爱这一角色表达了自己对于上帝坚定不移的信念。在她看来,借助信念这一强大的精神武器,妇女就能克服一切困难。然而,安托瓦耐特在面对困境时却很难在宗教信仰中找到希望与信心。对她而言,世界是无神的,无论对上帝有多坚定的信念,现实也不会因此而有丝毫的改变。这一观点在她童年那场大火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大火燃烧房屋时,无论梅森先生怎样用力祈祷上帝,情况都没有得到任何好转,而弟弟皮埃尔也没有得到上帝恩宠而摆脱死亡的命运。因此,对她而言,上帝是不可信的。后来在她与罗切斯特的对话中,她的话语同样表现出了对于上帝的漠不关心。她说:“无论你我是否相信上帝都无关紧要,因为我们对此无能为力,我们就像这些东西一样(指死去的小小飞蛾)。”可见,她没有任何兴趣通过宗教来增加信心以把握生活。随后,从文中可以发现,她与洛奇斯特关于多米尼加和上帝的看法都是彻底相反的。
此外,这两个女性角色在对于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态度方面也趋于不同。简.爱能够直截了当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无论她受到谁的不公平待遇,她都会去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尊严。安托瓦耐特则对于男性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之情,因为她一直认为自己“会像殖民地财产那样被毁坏,剥夺,利用”。在对待丈夫罗切斯特方面,简.爱可以自信地去用心感动后者,安托瓦耐特则由于缺乏信心,信仰,和信念而无法和丈夫展开沟通,最后导致内心世界的崩溃。这样看来,虽然从字面上说,《藻海无边》和《简.爱》所写的是同一时代的事情,但是,考虑到珍.瑞斯所生活的时代和地点与夏洛蒂.勃朗特所生活的维多利亚英国的巨大的不同,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女权主义思想无可避免的渗入到了《藻海无边》之中并与其故事所发生时间的旧女权主义混为一体。在简爱中,女性被明令禁止像男性一样参加社会活动。在安托瓦耐特的世界里,这种禁令虽无明文规定,但却在人们的思想和看法中随处可见。正是这种社会上对于女性广泛的,无形的偏见与压制使得安托瓦耐特无法抗拒。因此也就无法向简.爱那样获得斗争的胜利。相反地,在一种无法看清但却能切实感知的高压与隔绝中,她变成了疯女人伯莎并最终走向毁灭。简言之,《藻海无边》所表达的现代社会式的焦虑与不安勾勒出了一个在字面意义上与简.爱处于同一时代但实际上更加现代化的女性形象,以及一种更加后现代化的女权主义形式,通过以上两者,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自身所处时期女性所处境地的看法,即:女性是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克服无处不在的既存性别问题的。【参考文献】
[1] Humm, Maggie.“Third World Feminisms: Jean Rhys, Wide Sargasso Sea.” Practicing Feminist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Great Britain: Prentice Hall, 1995.[2]Madden, Diana.“Wild Child, Tropical Flower, Mad Wife: Female Identity in Jean Rhys's Wide Sargasso Sea.” International Women's Writing: New Landscapes of Identity.Ed.Anne E.Brown and Marjanne E.Gooze.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5.[3]Thorpe, Michael.“'The Other Side': Wide Sargasso Sea and Jane Eyre.” 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 Wide Sargasso Sea.Ed.Judith L.Raiskin.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1999.[4]刘亮.从《简爱和藻海无边》看女权主义的发展变化.宿州学院学报,2007.第22卷 第01期
第五篇:参加师资培训心得:艺海无边,学无止境
[参加师资培训心得:艺海无边,学无止境] 参加师资培训心得:艺海无边,学无止境
作为一名在四川音乐学院工作了两年的青年教师,我带着好奇又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四川省第二十届高校新任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参加师资培训心得:艺海无边,学无止境。说好奇,是因不知这次短期培训会带来怎样的收获,说激动,是因为可以与众多的学员一起回到校园,再当一个月的学生获得再次“充电”的机会。
这一届培训是历届人数最多的,它带给我的是远远超出我预期的惊喜、收获与思考,在即将完成培训之际,我拿起笔,将所参加的四门课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次讲座,联系我的教学实际,做以下心得小结:
在7月23日陈璟老师讲授的《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对高效率教学的定义以及发展高效教学的意义做了阐述。
教学效率被陈老师做成公式:
教学效率=(学生学到的有用知识+学生形成的有用能力+学生养成的良好非智力因素)÷(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x学生的脑力负担)
其中给予我启发的是,高效率教学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四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机与效率。
2.有助于提高学生抱负水平。
3.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简单来说,高效率的教学能减少学生压力、焦虑、保护其身心的健康。
我有两名学生在这里做一个正、反面的教学例子。学生a是一名女生,b是男生。两人一同考入音乐学院,其中学生b的乐理考试差了两分,只能读专科。而学生a学习勤奋努力,专业、文化与乐理分数都较均衡,分数较高,所以我在为两个学生选择参赛曲目时,对于学生a抱有厚望,为她布置了难度技术较高,甚至大三才能完成的乐曲,为学生b布置了适合他当前水平且数量较少的曲目。虽然我为两个学生都布置了适合他们个性的曲子,却忽略了学生的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学生a因为曲目太难,连续换曲两次,浪费了大量时间,压力越来越大,自信心也受到了打击,因为比赛而产生了厌烦心。而学生b由于学习动力强大,希望能专升本时拿出有力的成绩。他早已在相匹配的难度中不断深化已学曲目,在充足的时间中精打细磨,且获得了很多演出的机会为比赛做热身训练,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循环。最后,两人的比赛结果是学生b获得了比学生a更好的成绩,a接受这个结果但并不满意。通过此次培训,我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与动机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a能通过完成力所能及难度的曲目,重新找回演奏的乐趣与自信,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增强学习动机。
同时,一个老师的价值,不在于是否招收到了优等生,而在于将一个目前看起来基础差,对音乐毫无兴趣,甚至有逆反心的学生,用平等的关怀去对待,鼓励与付出,帮助他找出自己的热情所在,定位学习的目标,完善成思想独立、生活独立、身心健康与富足,具有创造力、会用同样方式对待将来他自己学生的人,心得体会《参加师资培训心得:艺海无边,学无止境》。
在7月28日沈登学教授讲授的《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提到如何认识“师德”。其包含三个方面:能力、人格、价值观。其中能力是基础,之后是人格,有才有德才能培养出好学生,而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即,一个老师认为什么东西对他来说最重要?其中包含了审美取向。
学生c转到我班上时已是大三学生,由于他学习动力缺失及所述的前任老师对他两年来言行上的刺激,使得他自尊心与自信心一度受挫,从大一考入时的系前三名落到了倒数五名(共62名),而老师更多的指责与放任,使得他旷课、撒谎、甚至不接老师电话,变得更加自暴自弃与叛逆。当我第一眼见到这个学生时,我看到他眉头紧锁、消瘦憔悴。第一节课我并没有直接开始教授演奏,而是采用谈话的方式深入了解了他的性格、生活、家庭、学习动机以及对未来就业的打算,后来我发现,学生c认为专业学习与个人的前途没有太大关系是他丧失学习动力最重要的原因。于是我为他做出了简单的就业分析,并且在不影响教学大纲的情况下,加入了他希望学习的流行乐曲、降低了曲目难度,渐渐的,他建立了对我的信任,并带有感激之心去学,变得开朗、积极与诚实。这个期末考试他的专业成绩从年级倒数第二变升到了中等成绩的位置。之后,他告诉我打算继续考研,好好沉淀下来深造。
还有在培训中学习到的“皮革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effect)”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这一点我感触也颇深,学生d是大三转入我班的一名中等水平的学生,她是一个腼腆但是又很有求知欲的学生,我看到她好学、合作性强、刻苦勤奋、基本功较好,就大胆给她布置一些难度较高但数量不多的曲子,虽然完成的质量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她已超越了自我,并且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同行老师的首肯。我由心底的相信并且语言暗示她,一定能在之后的考研获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我感谢此次培训在微格试讲中,对于我的帮助与完善!我采用了自己在川音选修课《现代手风琴艺术赏析》中的《法国流行手风琴的诞生于发展变革》,将近期所学习的ppt制作方法使用到了新课里,完善了教学方法、课程结构两个方面的细节,系统学习到如何做一份《教案》并将其有效实施。
我在德国留学六年,学习的是器乐教育以及手风琴演奏,获得了双硕士学位,但是直到今天在川师大参加培训,才对教育有了更多深刻的认识,可谓教学相长。老师,这个称谓在当今被赋予了很多意义,工作两年,我感觉生命就是不断地汲取真知,并在积累中灵活使用与加以创新。艺海无边,学无止境。
在此,衷心感谢川师大高校新任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所有领导与老师们!
57班67号学员
柳柳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