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第一阶段党课学习心得体会 这次党的基础知识培训班已经开始三天了,今天晚上全组进行了第一次小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阐述自己这几天来的收获与感悟,而我在认真听取其他人发言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这几天来的党校学习,以及对党的认识的丰富与发展。这更加坚定了我加入共产党的决心,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在3月10号下午洪成得老教授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看到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共产党员在主席台上激动地讲着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政党,我突然为自己申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洪教授关于‘分工,阶级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最高目标的指导作用’等的一系列问题的独到理解与生动讲解,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但其中最让我有所感悟的,也是洪教授反复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下我将重点讲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实事求是‛本是一句古老的中国格言。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言称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现在,人们运用这个成语,一般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有指说话、办事符合实际情况。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把这一原指治学态度的格言从哲学的高度作了新的解释,赋予了它以新的含义,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从此,‚实事求是‛便成为表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基本要求的原则,成为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不渝地坚持毛泽东倡导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多次坦言:‚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这可以说是邓小平对他自己的全部实践和理论活动的深刻总结。他把自己的实践和理论归结为实事求是,从而也就把实事求是提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而实事求是则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也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我们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石是辩证唯物主义。它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是它的灵魂。而‚实事求是‛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质上是同一内容的两种表述,实事就是具体问题,就是客观存在,求是就是具体分析,因此实事求是实质上就是对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俗概括和通俗表述,这种创造性的概括和表述,符合毛泽东思想中处处体现的那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风格,更容易为全党全军所理解所接受。
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产物,它的全部内容都是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和根本点的。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从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点出发,在科学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是其中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最突出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
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正是根据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特殊国情,坚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全党,通过整风的形式,终于成功地解决了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艰巨任务。
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系统地解决了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建设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军队,创立了丰富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正是通过对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和政治形势发展变化的科学分析,逐步制定一整套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中的正确政策与策略,建立和领导了统一战线。在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无畏的精神单刀赴会,深入虎穴,团结了各阶层的人士,成了众望所归的核心领袖。这就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壮大。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条件,开创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比较顺利地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完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可以这样说,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成功是与坚持实事求是分不开的,而后来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也是因为脱离了实事求是这条基本路线才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旗帜鲜明的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口号,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一个时期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党内外思想活跃,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形象。针对长期教条主义和当时两个凡是造成的危害,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同时,他还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而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的解放思想。
从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和阶段来看,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究竟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模式也不行,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样,也只有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才能纠正超越革命发展阶段的‚左‛的思想,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做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接段的科学论断。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路线的正确认识,无一不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和战略步骤来看,关于和平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
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一国两制‛构想,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结出的丰硕果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给我们提供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原则,就是尊重实践,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大势;才能借鉴别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使之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才能把中央的决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完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专题(范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丰富发展及重大意义
(一)毛泽东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哲学创举。
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使之内含精义升华,并用之来概括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1941年5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书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这样的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联系,‘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行动导向。而要这样做,就需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的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印出正确的结论。”经毛泽东改造发展之后,“实事求是”成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和范畴。
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又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快速地恢复了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但是,由于“左”倾思想逐渐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致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给党和国家带来深重灾难的严重错误。
(二)邓小平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随着“四人帮”的垮台而宣告结束,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新的中央领导人能够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彻底纠正过去“左”的错误,特别是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开创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但是,当时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立场,维护“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各种错误。
1977年邓小平重新复出开始工作后,开始着手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首先,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针对“两个凡是”,邓小平明确表示:“两个凡是”不行;我出不出来没有关系,但是“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1977年5月,邓小平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提出: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用完整正确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其次,领导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第二天,该文又在《光明日报》上公开发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以上报纸加以转载后,引起了两种不同反响:一种是充分肯定,一种是严加斥责,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由于邓小平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讨论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迅速地扩展为全国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最后,积极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邓小平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1 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1978年12月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依据邓小平的这些讲话精神,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邓小平和江泽民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思想路线方面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是丰富和发展了这条思想路线。具体表现在:
1.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并提,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新的表述。
根据邓小平的论述,党的十二大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把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准确地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这一思想路线的简单概括。
2.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作用,说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邓小平从亲身经历中对思想路线对于党和国家的重要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不相结合,不可能有现在的一套方针、政策,不可能把人民的积极性统统调动起来,也就不可能搞好现代化建设,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大字。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进一步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明确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高度肯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3.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并提,突出了解放思想的哲学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解放思想的提出不仅具有拨乱反正的政治意义,而且具有非常深远的哲学意义。它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就在于:突出了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主体的精神状况、精神条件的重要性,并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一道确定为整个认识过程不可缺少的条件、环节和内容。即不断地冲破旧的观念的束缚,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使理论与实际相一致。人类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不完结,解放思想也就不会结束。这一思想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理解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层次。
4.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述的基础上,强调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使党的思想路线具有了更为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新论述,既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为这一思想路线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从而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认识路线做出了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崭新概括。
从毛泽东做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概括,到邓小平做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概括,再到江泽民同志做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更新概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做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路线有了这样一种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推动力量,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就有了源头活水。
(四)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邓小平1978年12月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第一个宣言书。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就是全面改革进程中思想解放的科学总结,是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阶段的第二个宣言书。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解决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课题。
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成为国内外最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邓小平亲自主持起草并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坚持以实践为标准,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维护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和平稳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使我们党成功地找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使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思想获得了解放,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初步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指引我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为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提供了科学的精神法宝。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江泽民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应对时代变化对我们党提供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实践证明,正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推动了我们党基本理论的不断创新,为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各自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又构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概括的‘实事求是’。”
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是由三个不可分割的内容构成的:首先,解放思想的前提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次,解放思想的对象必须是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最后,解放思想的目的必须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就是因为不解放思想无法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必要的前提条件。对此,邓小平说得十分明确,他说:“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强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正确的、必要的,但如果在强调实事求是的同时,忘记或忽视了解放思想,则很容易有违初衷,达不到真正的实事求是。因此我们说,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首先解放思想。一个条条框框很多,思想僵化,缺乏闯劲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的。
第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原则,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从来都不是孤立的、空洞的,而是明确的目的和原则,那就是实事求是。脱离实事求是的原则,不顾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抽象地谈解放思想,或者说为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只能陷入到主观唯心主义的泥坑当中去。因此,邓小平一再强调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在改革开放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但是,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决不能脱离实事求是,而必须充分尊重客观规律,按事物、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第三,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到底共同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事物的运动没有止境,时代的前进没有止境,追求真理的过程没有止境。任何政党、组织和个人,如果不能与时代一道前进,思想就会僵化,就不能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才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也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创新境界。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邓小平的一生。邓小平一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尊重实事,不迷信,不盲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起点,也是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 4 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勇于开拓前进;必须始终尊重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坚持用实践来检验、丰富、完善我们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点,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实事求是的精神统一起来,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使理论随着实践的进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遵循这一认识规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最鲜明的体现。
(四)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最关键的是坚持与时俱进。
从马克思到邓小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实践,从社会主义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坚持与时俱进,就要正确回答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要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
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再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的文明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3.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一定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树立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他始终强调,我们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这个关系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他还强调,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用在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 5 成的新的理论成果,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我们就能更好地坚持邓小平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继续坚定不移地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第三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人民日报》、《求是》和《光明日报》刊发的解放思想言论选编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学习报告的论述,十七大代表感慨万千:党中央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必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更大的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的要求。半年多来,神州大地上继续解放思想的热潮方兴未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什么要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如何继续解放思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觉倡导和积极推动的.在党的十七大筹备、召开直至贯彻落实的各个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破解发展面临的新难题、完成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崇高使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继续解放思想的问题,明确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着眼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央如此突出地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如此明确地指出继续解放思想要落实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这既是有深刻含义的,也是有现实针对性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就深刻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还说:“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因此,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也不可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胡锦涛同志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生机活力,真正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这就更加透彻地阐明: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继续解放思想,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前两个15年同第三个15年的连接点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个10年的后半程同第二个10年的连接点上提出和进行的。这既着眼于承前继往,更着眼于启后开来,其目的就是要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活力,使我们党和国家生机长存、活力长在。对继续解放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正应当这样去理解和把握。
解放思想的本质,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使我们的思想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相符合,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是真正解放思想。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在改革开放30年已经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破除骄傲自满、停滞不前的思想,面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对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面对实现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繁重任务,使全党同志自觉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勇于直面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把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全面推向前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战略部署来进行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推动的历次思想解放,都同完成党在特定阶段的历史任务相联系;新时期以来每个发展阶段的思想解放,也只有紧紧围绕党的指导思想来进行,才能保证思想解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有序推进、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全党全国范围的解放思想是紧紧围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来进行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党全国范围的解放思想是紧紧围绕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来进行的;世纪之交,在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时刻,全党全国范围的解放思想是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来进行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党全国范围的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大以来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中央的各项战略部署来进行。这些重要精神、重要讲话和各项战略部署,既指明了继续解放思想的正确方向,也明确了继续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总体要求。
比如,党的十七大深刻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与我们党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紧密相关的树立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其实就是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是因为,精神状态问题历来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问题。努力形成和始终保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状态,对于我们党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是至关重要的。
又比如,党的十七大还深刻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要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这样说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前三句话指明了继续解放思想要坚持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后四句话则阐明了继续解放思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
我们说前三句话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要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前提。
同这个问题相联系的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不同阶段倡导的思想解放。这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改革开放启动时期,体现拨乱反正要求的思想解放;二是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这样体现与时俱进精神的思想解放。
体现拨乱反正要求的思想解放,是在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严重偏差和失误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全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通过拨乱反正来纠正失误、正本清源。即便是这样的思想解放,也并不是全盘否定式的抛弃,而是辩证分析式的扬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
体现与时俱进精神的思想解放,则是把保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推进理论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增强党和国家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相继提出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就是这样。这些创新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不同阶段实现的思想理论上的伟大觉醒。第一个方面的伟大觉醒,主要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明确了我国现实社会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第二个方面的伟大觉醒,主要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明确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第三个方面的伟大觉醒,主要探索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明确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进到新的历史起点的发展方位和发展方式。新时期以来党在这三方面的伟大觉醒,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境界;党在新时期以来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推动的历次思想解放,则是要求全党同志从理论到实践同步达到这样的新境界。
我们说后四句话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的目标要求,这是因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继续解放思想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服务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继续解放思想,是要为实现这个目标扫除思想障碍;坚持改革开放,则是要为实现这个目标扫除体制障碍。如果说新时期伊始我们党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要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杀出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血路来,那么,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则是要闯出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好路和新路来。
还应当看到,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落实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上来,表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全党继续解放思想,是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是继续解放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同志在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是把解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和果断地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为解放思想的中心和主题的;江泽民同志在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时,是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作为推动新的思想解放的中心和主题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时,是把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新的思想解放的中心和主题的。可见,党在新时期一以贯之地坚持把解放生产力作为解放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去理解和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就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紧紧围绕坚持改革方向、推进各方面体制创新来进行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推动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同启动和推进改革、加快和深化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也是如此。新起点上的继续解放思想,既要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要推动深化改革、完善改革。正因为这样,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各方面体制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一系列战略部署,用继续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关键是要把握三条:
全面领会、自觉运用党的十七大总结的我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完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化,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改革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使各项改革决策既有兴国强国的大计又有惠民富民的方略;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使改革进一步兼顾各方面利益、照顾各方面关切,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按照我们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适应我国经济基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人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相比,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不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要求全党同志立足于党的十七大所拓展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空间和实践空间,继续解放思想;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思想,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既坚定不移又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继续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活力勃发、充满创造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同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开拓出一个使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崭新局面,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施芝鸿,《人民日报》2008年7月14日)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引导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解放。二者相互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一、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改革开放的火车头
思想是行动的先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首先归功于解放思想的强大威力。邓小平同志提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了,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能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政治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重大转折,两次思想大解放,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每次转折都是解放思想开路,实事求是,从错误路线指导转到正确路线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挫折走向成功,从低谷走向高潮。
遵义会议是挽救中国革命于危难之际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人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从“左”倾错误路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军队,挽救了革命。遵义会议与延安整风运动,是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思想枷锁,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正确的政治路线,推动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挽救社会主义于存亡之时的又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人从“左”的理论和路线的束缚中再次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社会主义,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3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带领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走出来,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任。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领导全国人民做两件大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出路。要推进改革开放,首要的任务就是拨乱反正。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被束缚已久的思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了理论上、路线上和实际工作上的拨乱反正,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正确路线,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拨正了航向、开辟了道路。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思想解放的历史,改革开放离不开解放思想
30年来,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都是靠改革开放取得的,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是靠解放思想推动的。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的过程,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谋求发展的历史。
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大思想解放,都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发展。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不仅推动了全面拨乱反正,还进一步引发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思考,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乃至全面改革,从封闭到开放,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每走一步,都涉及到检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路线正确与否,都涉及到衡量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突出强调“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并做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标准。树立实践标准主要是针对“两个凡是”的僵化观点,恢复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界限,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三个有利于”标准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这种判断姓“资”姓“社”的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恢复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是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改革开放,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思想的大解放,带来改革开放大发展,带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应成为今天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着力点。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经济社会发展又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如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传统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诸多社会矛盾、社会难点和社会问题凸显,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处于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共产党人,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改革攻坚任务,面对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迫切要求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针对我国发展实际,总结我国和世界发展经验,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和思路的重大创新,也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必须集中破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解放思想也必须破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时代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摈弃一切影响发展的传统观念、传统方式和传统做法,破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思想观念障碍和体制、机制性障碍,改变一切不符合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认识、观念和做法,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方法,切实推进改革开放,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之路。
30年前,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广大理论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科学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巨大理论勇气,积极投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化理论研究,推进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理论界新的贡献。(王伟光,《光明日报》2008年5月19日)
第四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柳伟2011302430084
浅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87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党中央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在这次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在这个讲话中,他强调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名族,如果一切从本出发,思想僵化,迷性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还说:“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这个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开辟新道路、创立新理论的动员令。这个报告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思想,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邓小平曾经说过: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事实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他还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他认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而解放思想的目的又在于实事求是。我们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不仅仅是因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始终,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而且还因为邓小平在新的形势下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做了新的阐述,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实践中获得了勃勃生机。
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具有着伟大现实意义。
一是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大势,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出正确国际战略,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争取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搞好国内的改革和建设。
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更是推动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出发点、根本点。粉碎“四人帮”后,批判“两个凡是”拨乱反正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改革也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如何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又怎样使我们的思想从那些被实践证明为不合乎中国实际、不合乎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首先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思想路线不对头,就难以找到问题的实质和症结所在。所以,邓小平强调:“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柳伟2011302430084
要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要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根本点。
三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说明,理论上的每一重大突破,无一不是深人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经验和新时代的要求,创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说出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新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人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这也必然是矛盾凸显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境由心造,事在人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去解决这些新问题。
而作为一名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学会分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积极学习,开拓视野,勇于创新,敢于思考,乐于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开创新思维。不被封建思想所迷惑,摒弃封建思想,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古老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求真务实,以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关心时事,关注民生大事,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正确认识世界格局的变化,拓宽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做到与时代一齐变化,改变现状,改变未来。
第五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专题
实践证明,坚持了这条思想路线,党的事业就发展、就前进;背离了这条思想路线,党的事业就会出现偏差、遭受挫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迈向前进的法宝。
但是,从社会上的情况来看,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原因在哪里?一是,主观反映客观,特别是揭示客观规律,是非常困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解放思想无止境,探索规律无穷期。无论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的观念以及所获得的知识无不受到所处历史条件的限制。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是仅凭主观愿望就能轻易揭示和把握的。因此,要主观反映客观,主观符合客观,就要认真研究求“是”的规律,努力去揭示规律、认识规律,这的确是不容易做到的。
对于我们学生特别是大学生而言,从表面看似这与我们没有多大的联系,其实我们的生活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在运用它或者违背它。
大学是培养我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地方,我们要时时刻刻铭记这些最基本的精神。可是光记住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运用它。这样才能够达到理解和掌握,进而深刻的领会。
我愿意结合现实中的实践来表明我的看法和观点。
对于我们工科的一些学生而言,他们认为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似乎没有多大的必要,认为那是文科的东西,对我们没有用处,所以就有很多诸如逃课的现象发生。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它说的是一个教授对他的理工科学生说:恭喜你们,你们是历史的火车头。而他又对他的文科学生说:恭喜你们,你们是历史火车的驾驶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科并不是那么简单或死板的东西,而是用来知道整个社会发展前进的学问。
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正确的进行学习和生活。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的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来增加就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这从个方面也体现出了解放思想的精神。在某些方面我们更加需要自己来解放自己的思想,比如要转变就业观念,不能一味的高不成低不就,也不能非要一毕业就拿高薪,这样是非常不明智的思想。
重实践,重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发现真理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一种很高的认识,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对重视实践的学科学生来说要求我们做到这些是困难的,但是是必要的。做不到重实践就不会得真知,就更加不可能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因为它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必须要求。同样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勇气打破旧思想束缚的大学能够取得什么成绩,只有大胆进行改革,革掉那些与实际不符或者严重背离实际的规章制度,给大学以相当的自由宽松的气氛。这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最近学校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图书馆不能带书进,我认为这种禁止是非常不明智的,难道图书就让它摆在那里,而自称馆藏多少多少,这样我们宁可不要那么多,学校要千方百计的促进学生进图书馆而不是相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时期的起始阶段及整个进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世纪新征程中,始终是起统帅、开路作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 一定要大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以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谨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时刻用这一思想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我们更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并不断的丰富其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