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机与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小结
“由钛铁矿制备二氧化钛”开放实验小结
理学院应化系 李方实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实践性环节是造就杰出创新人才的基础,在这一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近几年来,理学院应用化学系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努力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构建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践性环节新体系,并建设了与之配套的化学实验室,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了条件。对化学实验方面教学的研究与探索,目前已逐步成为教改的热点之一。我参加了“由钛铁矿制备二氧化钛”开放实验的指导工作,对开放实验有下面几点认识。
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在群体中总是少数,对这一类学生的特殊培养不能按照常规的教学计划进行,实验教学更是如此。经过长期观察和调查,可以说大多数优秀学生是理论课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理解力强,悟性高、有自学的积极性,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不见得比其他学生优秀。如果按计划及实验内容进行,在规定时间内依着实验教材照本宣科,并由教师手把手地做实验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也不可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学识水平。
因此在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制订合适和可行的化学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内容及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实验中运用理解力和自主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学到真知。开放实验的要点是:
1.实验时间安排上的灵活性,考虑到优秀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很强,能依据各门课程的需要安排好学习进程,所以实验教学时间由他们自己预定,实验室对他们全方位开放,包括双休日。
2.实验内容由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允许学生因对某个实验有研究和探索的欲望而反复实践,从而得到建设性的结果。同时鼓励他们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试验。开放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怎样体现呢?这是一个新课题。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一般都是由指导教师在实验前比较详细地介绍该实验的主要内容以及实验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手把手地进行现场指导。过去总以为这才是发挥了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这次开放实验,我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向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发展。
由于开放实验的学生在实验前已经充分预习了有关的实验教材,还查阅了不少参考书籍资料,加上他们的理解力和悟性都比较强,这样事无巨细地讲解、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适应的。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在更高层次上体现。首先是指导学生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文献,第二是拓宽学生的思路,给学生简要地介绍有关该实验的背景材料。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做实验,包括选题、查阅资料、前期准备后后期撰写报告,使开放实验做到货真价实,有质量有水平。用两句话概括就是:讨论时教师与学生是“零距离”和“全接触”,而实验则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事实证明,这样做不但不是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是大大加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也大大提高了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要求。依靠一本教材包打天下的现象不可能再出现。使教师感到压力,逼着自己不断充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通过开放实验,学生都一致表示这样做非常好。许多同学都在实验报告的最后表示了对这种学习方法的肯定和赞同。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同学们也畅所欲言,希望能继续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学生普遍认为,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学生的角色转换了,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过去,化学实验的进度、内容都是教师制定的,学生就是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从发挥。现在,实验进度、内容是自己定的,时间是自己选的,实验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己完成的。他们说从来没有这样做过,非常有新鲜感,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大为增强。
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照本宣科的操作,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做实验,一般是很容易获得预想结果的,即所谓实验成功了,但学生从中学到的东西是不多的。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设计方案,教师不在身边不脱手地指教,学生的依赖性减少了,而能力则提高了。当然,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但学生说的好:“即使失败,在这一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也比以往轻易取得的成功中要多。”2
第二篇: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总结
一个学期的化学实验了,通过十几个化学实验,我收获很多。我最喜欢做的是结晶的试验,看着从溶液中析出的各种形状的晶体,会觉得特别开心。这个实验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每一步操作的正确与否都关系到结晶的效果是好是坏。在做硫酸亚铁盐的结晶的时候,我做的比较好,结晶很多也很漂亮,淡淡的蓝色很好看。但是高锰酸钾结晶的实验,我们就出了各种bug,然后结晶只有很少一点,颜色暗暗的也不好看。我觉得结晶实验中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首先是药品的配比,虽然不是定量实验,但是合适的比例有利于结晶的形成;然后就是水的多少,加多了的话蒸干就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也会对结晶的物质有一定破坏吧,加少了的话药品不能完全溶解,结晶率就比较低了;在加热、冷却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但不可以乱动。
滴定的实验也很有意思,虽然过程很累、时间也很长,可我还是觉得乐在其中。滴定终点颜色的把握是滴定准确的关键。其实我觉得,相比起准确的终点颜色,保证每次终点的颜色都一样才是最重要的。嗯,探究各个区化学元素的性质的实验,我总是要做好几次才可以成功,可能是太急于求结果吧,操作上就马马虎虎反而耽误了时间。然后就是,刷试管真的是好麻烦的一件事啊,如果是氨或者硫的实验,做不好的话问起来真的很痛苦。所以,做试验还是要细心细心再细心的。
第三篇: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总结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总结
转眼间,一个学期的实验课已经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在化学实验课上,真的收获了很多。这些收获也不仅仅是学会了一些化学实验的操作,对很多元素的性质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严谨,学会了提前准备,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自己探究……这些都将在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重要的一点是严谨,做实验时要做到一丝不苟。还记得第一次进入实验室看到的情景,整齐的仪器、药品摆放,一尘不染的桌面,各种事故处理的器材……我深深意识在这个实验室里是不容许有一点马虎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做分析实验上,做分析实验是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来的。称量、滴定、移液、定容……每一个地方都要足够细心,足够严谨,很多时候会做得慢,如果有时候追求速度,就很容易出现实验数据不准确或者几次数据的偏差很大的情况。还记得第一次做滴定实验时,由于在终点附近对液滴控制不够熟悉,也有想快一点完成实验的想法,导致前两次滴定都滴过了终点,只能重新滴定。后来虽然终点可以控制的很好,结果也很准确,但由于怕滴过了所以整个过程特别慢。在熟练了几次后,心中就有了正确判断滴定快到终点的那种感觉,整个过程就变得流畅多了。我深深体会到了做分析实验时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分析实验的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很多。也许我们当时偷懒了,也许我们当时走神了,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失误走向了结果,那么等待我们的很可能就是误差很大的实验结果,或者是要重新完成实验操作内容。
当然做化学实验时也需要足够的耐心。还记得制备高猛酸钾的时候,用了十分钟搅拌固体混合物,用了二十分钟通二氧化碳,又用了接近一个小时蒸发结晶,这些过程都需要足够的耐心,当看到自己制备的晶体长的很“好看”时,觉得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还有很多实验操作是需要慢工出细活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很难做出理想的实验结果。
做化学实验时要提前准备,事先有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预习了,就会对这个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实验的一些具体步骤,要准备哪些药品和器材,实验过程中又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只有预习好了,在做实验时才能够得心应手。当然,在预习中,我们也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有一些不懂的地方,而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标记下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搞懂,或者是带着疑惑去实验探究,这对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有一次做实验前没注意看,就预习错了实验,直到做实验之前一个多小时才发现预习错了,没有办法就抄袭了同学的实验报告,等做实验的时候才发现之前没看过,做起实验来真的很费劲,得一点一点照着实验教材来做,不时还得询问同学,虽然那次没有被老师发现,但我也深深意识到了之前认真预习的重要性,之后的预习一点也不敢马虎了。
其在做实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合作。有的实验要求两个人一起完成也大概是出于培养合作能力的目的。毕竟以后得科研项目,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候是很难以完成任务的,况且,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在合作的情况下,可以明确分工,充分发挥个人优势,一个人操作,另外一人记数据,或者是在旁边监督,这样更容易发现操作过程中不足的地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虽然我动手能力不强,还经常坑队友,但在这个过程中,真的发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而且总觉得两个人做实验会比较顺利一点。而这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扬合作精神。
我还在实验的过程中学到了自己探索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做元素实验时。一直觉得很多实验现象就是像课本描述的那样,比如会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会产生大量气体,但当自己动手做时,会发现很多现象没有出现,或者是不够明显,甚至有时会出现新的现象。遇到这些问题是要去认真思考,是不是操作出了问题,或者是加试剂的量没有正确,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那就要考虑是不是试剂变质,或者有了杂质。有时候就需要改变一下实验方案,找替代试剂,重新配置试剂。通过这个探究的过程,我们往往能找到问题所在,对元素性质有更深的认识。
我还学到了要在实验过程中认真思考。很多实验的操作,还有一些技巧,之所以要那样,而不能用其他的方式代替,一定有这样的原理,如果我们弄清楚了原理,做实验时就不需要很费劲的去记住那些关键的动作标准,很自然的就按照标准去做了。而且我也觉得在引导我们去思考原理的这样方面,老师真的做的很好,不是单纯的给我们演示与讲解,每次讲到关键的地方,老师都会问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引导我们去思考,然后再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感觉获益匪浅,也明白了思考的重要性,这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总的说来,这学期的实验课虽然出现了很多小的问题,遇到了许多小麻烦。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或者是靠着自己的反思,顺利完成了所有实验。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每一次从化学馆的门口走出去,都有一种很强的成就感。也很感谢老师和助教一个学期的陪伴和悉心指导。相信在以后的实验课上,我也能收获很多。
第四篇:《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课程编号:1102000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学分:24/0.75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开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课程说明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五”规划教材,也是与之相应《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材的配套教材,是农学、园艺、生物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也是上述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本课程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实验基础知识,包括实验室基本规则,安全常识,常用仪器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第二部分实验技能训练;第三部分常用数据及特殊试剂的配制,以方便学生查阅。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实验,使学生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反应;掌握化合物的一般分离和制备方法;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会正确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初步学会查阅资料、手册,自行设计实验;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实验,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表
序号实验项目学时实验类型备 注验证设计演示综合创新必做选做1仪器的认领及仪器的洗涤干燥2√√2氯化钠的提纯3√√3光度法测定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3√√4醋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测定—pH计的使用3√√5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4√√6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3√√7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4√√8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H2O2的含量2√√
四、教学教法建议
本课程教学应在充分了解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既要注意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又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对于已习惯中学教学的新生一时难以适应大学化学学习的情况,教师在本课程教学开始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并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如实验研究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条件的选择、有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实验研究结果的分析、总结和归纳;实验研究报告(或论文)的书写;试验研究方案的设计等基本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为毕业论文和科学实践打基础。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
记分制:百分制(√)
成绩构成:实验预习成绩(10%)+ 实验态度、卫生及安全规范(10%)+ 实验操作(25%)+ 实验报告(25%)+ 实验考试(30%)。正文
实验一 仪器的认领及仪器的洗涤干燥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认识本学期做实验所需的各种仪器
2.洗净上述玻璃仪器并把他们分类整理
3.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三、主要内容
1.按照仪器清单认识所有仪器
2.洗涤所有玻璃仪器
3.烘干
四、技能考核
各个仪器的认识及玻璃仪器的正确洗涤
实验二 氯化钠的提纯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通过粗食盐的提纯,了解盐类溶解度知识在无机物提纯中的应用 2.掌握提纯NaCl的原理和方法
3.练习溶解、沉淀、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和干燥等基本操作
三、主要内容
1.粗食盐的称量和溶解
2.依次除去SO42-、Ca2+、Mg2+及过量的Ba2+、CO32-离子 3.浓缩、结晶 4.燥与称量
5.产品纯度的检查
四、技能考核
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
实验三 光度法测定磺基水杨酸铁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吸光度法测定溶液中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有关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3.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主要内容
1.0.01000mol/L的FeNH4(SO4)2溶液的配制 2.0.01000mol/L的磺基水杨酸溶液的配制 3.等物质的量系列溶液的配制
4.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等物质的量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5.数据处理
四、技能考核
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验四 醋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测定—pH计的使用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HAC电离度和解离常数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PH计、滴定管和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三、主要内容
1.配制不同浓度的HAC溶液
2.用PH=4.00的标准缓冲溶液校准PH计
3.PH的测定
4.数据处理
四、技能考核
PH计、滴定管和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
五、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4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掌握间接法配制HCl、NaOH标准溶液的方法
2.熟练掌握称量操作及滴定操作
3.学习酸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方法
三、主要内容
1.0.1mol/LHCl和0.1mol/L NaOH溶液的配制
2.0.1mol/LHCl和0.1mol/L NaOH溶液的标定
3.数据处理
四、技能考核
称量操作及滴定操作的正确方法
实验六 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3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硬度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了解金属指示剂的特点
3.掌握铬黑T及钙指示剂的应用
二、主要内容
1.钙镁总量的测定
2.钙含量的测定
3.数据处理
三、技能考核
容量瓶的使用及滴定操作的正确方法
实验七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4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掌握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2 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3 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4.通过氮菲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仪器的主要构造
三、主要内容
1.邻二氮菲—Fe2+吸收曲线的绘制 2.标准曲线的绘制
3.试样分析
四、技能考核
配制溶液及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
实验
八、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H2O2的含量
一、实验性质
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2学时
实验分组:3-4人/组
二、实验目的
1.熟悉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标定原理
2.掌握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三、主要内容
1.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
2.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3.H2O2含量的测定
4.数据处理
四、技能考核
溶液配制及滴定操作的正确使用
参考书目
[1] 呼世斌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南京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8
[3] 武汉大学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 郑春生编.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及化学分析实验部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5] 北京师范大学编.无机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武汉大学编.无机化学实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第五篇:《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学分:48/3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开设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课程说明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五”规划教材,也是农学、园艺、生物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是上述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基础化学课程。本课程在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及四大平衡(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含量测定的理论和方法。上述内容与相关专业对化学基础的要求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写作毕业论文及从事专业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散系、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2.理解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吸光光度法等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定量分析的常用测定方法。
3.掌握定量分析基本计算方法,能正确表示定量分析结果。
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并且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三、学时分配表
章序章题讲授学时实验学时辅导学时自学学时小计1溶液和胶体42化学反应速率23化学热力学基础及化学平衡74物质结构基础55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56配位化合物47氧化还原反应68重要的生命元素自学9分析化学概论610滴定分析法611重量分析法自学12吸光光度法413电势分析法自学合计48
四、教学教法建议
本课程教学应在充分了解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既要注意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又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对于已习惯中学教学的新生一时难以适应大学化学学习的情况,教师在本课程教学开始就应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内容的精炼,以使学生尽快适应。每章讲完之后应及时小结重点,以助学生理清思路,及时消化。化学热力学部分的教学应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抽象的概念进行理性思维;物质结构教学应借助教学模型、挂图及多媒体手段;化学变化与滴定分析可做一些演示实验;仪器分析则可多利用实物,使所授内容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备课、讲授、批改作业、指导自学、答疑与复习各教学环节应紧密配合。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结合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各环节的比重。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成绩 =平时考核(10%)+ 中期考核(20%)+ 期末考核(70%)。本文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及溶液组成的常用方法。
2.掌握溶液组成不同表示方法间的换算。
3.了解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应用。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1 分散系的概念
1.2 溶液的浓度
1.3 稀溶液的依数性
1.4 胶体溶液
教学重点
1.稀溶液的依数性
2.胶团结构
教学难点
水的相图。
考核要点
1.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
2.溶液组成的常用方法
3.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质量守衡定律和碰撞理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2.1 化学反应速率
2.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重点
1.质量作用定律及其应用
2.阿仑尼乌斯公式
教学难点
阿仑尼乌斯公式。
考核要点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阿仑尼乌斯公式。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及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2.学会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3.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4.掌握外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3.1 基本概念
3.2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3.3 化学反应的方向性
3.4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教学重点
1.恒压反应热的计算
2.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
3.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教学难点
1.熵的含义
2.范特霍夫方程及其变换形式的应用和意义
考核要点
1.掌握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及其应用
2.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第四章 物质结构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波函数、概率密度等概念;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杂化轨道理论及其与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概念。
2.理解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含义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关系;物质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熟练掌握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理,能写出一些常见元素的电子排布;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特点及相互区别。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内容
4.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4.2 核外电子运动的近代描述
4.3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 4.4 元素重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4.5 离子键
4.6 共价键
4.7 分子间力和氢键
4.8 晶体知识简介(自学)
教学重点
1.S、P轨道的角度分布图与四个量子数
2.周期表中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 杂化轨道理论
教学难点
1.对原子轨道概念的理解和两种角度分布图的异同
2.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考核要点
1.理解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含义
2.能说明物质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能写出一些常见元素的电子排布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基本概念,Ki、pH、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缓冲溶液、溶度积常数等。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值的计算、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3..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用溶度积原理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方向。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内容
5.1 酸碱质子理论
5.2 酸碱水溶液酸度的计算
5.3 酸碱平衡的移动
5.4 缓冲溶液
5.5 沉淀溶解平衡
教学重点
1.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2.沉淀—溶解平衡
教学难点
1.各类酸(碱)溶液的PH的计算
2.多重平衡的计算
考核要点
1.会写酸碱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2.掌握一元弱酸、弱碱溶液pH值计算方法
3.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缓冲原理及沉淀溶解平衡移动原理
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
教学目标
1.了解配合物的组成及有关基本概念,配合物键价理论的基本内容及配合物的应用 2.掌握应用配位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配合物命名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6.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6.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6.3 配位平衡
6.4 螯合物
6.5配合物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教学重点
1.配位平衡常数的计算
2.配合物命名
教学难点
配合物键价理论。
考核要点
1.能够用配位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配合物命名。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1.掌握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及电极电势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电极电势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次序方面的应用
3.掌握Nernst公式及其应用.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中指示剂类型及氧化还原滴定法特点、主要方法和应用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7.1 氧化还原反应
7.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7.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7.4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1.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
2.Nernst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Nernst公式及其应用
考核要点
1.掌握氧化数等基本概念及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应用
2.掌握Nernst公式及其应用
第八章 重要的生命元素(自学)教学目标
1.了解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2.了解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时数
自学
教学内容 8.1 概述 8.2 S区元素 8.3 P区元素 8.4 d区元素 8.5 f区元素
教学重点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和用途
教学难点
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和用途
考核要点
了解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和用途
第九章 分析化学概论
教学目标
1.了解定量分析的方法分类和一般程序
2.掌握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分类和减免措施
3.掌握有效数字的含义,正确取舍原则和运算规则
4.了解滴定分析方法的有关内容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9.1 分析化学的任务、方法及定量分析的程序 9.2 定量分析的误差 9.3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 9.4 滴定分析法概述
教学重点
1.误差的来源和减免措施
2.准确度、精密度及其关系
3.滴定分析的定量依据及计算通式
4.基准物质
教学难点
1.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与准确度、精密度的关系
2.用运计算通式进行各种计算 考核要点
1.有效数字的取舍
2.运用计算通式进行各种计算
第十章 滴定分析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点和变色范围;掌握强酸(强碱)滴定的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分类及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选择;理解三种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反应;掌握高锰酸钾法滴定条件的选择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了解沉淀滴定法的分类及指示剂的选择;掌握沉淀滴定中莫尔法和佛尔哈德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及其应用;掌握沉淀滴定法的操作
4.熟悉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掌握常见的配位滴定分析方法及计算结果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10.1 酸碱滴定法
10.2 配位滴定法
10.3 氧化还原滴定法
10.4 沉淀滴定法
教学重点
1.酸碱滴定曲线与滴定条件
2.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3.配位滴定曲线
4.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和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5.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6.沉淀滴定中莫尔法和佛尔哈德法德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多元酸(碱)滴定
2.酸效应曲线
3.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4.常用银量法的滴定原理及滴定条件。
考核要点
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测定计算
2.高锰酸钾法滴定条件的选择和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沉淀滴定中莫尔法和佛尔哈德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及其应用
第十一章 重量分析法(自学)
教学目标
1.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及一般程序
2.了解影响沉淀纯度和溶解度的因素
3.了解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与灼烧
教学时数
自学
教学内容
11.1 概述
11.2 沉淀的纯度及条件选择
11.3 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与灼烧
11.4 沉淀分离法
教学重点
1.影响沉淀纯度和溶解度的因素
2.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与灼烧
教学难点
1.影响沉淀纯度和溶解度的因素
2.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与灼烧
考核要点
影响沉淀纯度和溶解度的因素
第十二章 吸光光度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吸光度、透光度、摩尔吸光系数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熟悉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
4.熟悉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5.掌握标准曲线的绘制和应用。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2.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2.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2.3 吸光光度法的仪器
12.4 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12.5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
1.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2.吸光度、透光度、摩尔吸光系数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标准曲线的绘制和应用
4.难点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5.摩尔吸光系数的意义
考核要点
利用分光光度法绘制吸收曲线及标准曲线
第十三章 电势分析法(自学)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势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了解玻璃电极的膜电势及溶液PH的电极电势测定
教学时数
自学
教学内容
13.1电势分析法概述
13.2 电势分析法应用
教学重点
1.玻璃电极的膜电势
2.溶液PH的电极电势测定
教学难点
玻璃电极的膜电势
考核要点
溶液PH的电极电势测定
参考书目
[1] 黄蔷蕾,呼世斌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黄蔷蕾,呼世斌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张正奇编.分析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 刘约权编.现代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史启祯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 刘灿明,王日为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